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第18课材料的导热性同步练习(含解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第18课材料的导热性同步练习(含解析)18 材料的导热性一、选择题1.将三种大小、形状和厚度都相同材料缠在不锈钢杯子外壁上,高度相同,杯子中倒入热水1分钟后,这些材料外层的温度各为75℃、60℃、40℃。
这说明()。
A.温度为40℃的材料导热性能好B.温度为75℃的材料导热性能好C.这三种材料导热性相同2.下列物质中热传导能力最强的是()。
A.铝B.胶皮C.泡沫3.热水倒在_______里面凉得快。
A.塑料碗B.铁碗C.陶瓷碗4.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做锅身的是()。
A.铁B.塑料C.木头5.下列物体导热性最强的是()。
A.钻石B.铁C.铜6.将3个长短、粗细相同的塑料勺、木勺、钢勺的勺口同时浸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勺柄,可以感觉到()最热。
A.塑料勺B.木勺C.钢勺7.做饭的锅用金属做锅身是利用了金属()的性质。
A.不易生锈B.容易导热C.耐高温8.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装置是()的。
A.白色B.黑色C.红色D.绿色二、填空题9.热可以在不同的固体材料中。
不同的材料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
10.通常情况下,( )比非金属导热快。
11.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等。
(排序:铁、铝、铜)三、判断题12.夏天人们喜欢穿白衣服的原因是看起来干净漂亮。
( ) 13.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都很弱。
( )14.只有金属材料才可以导热。
( )15.锅身一般用铁或铝是因为它们的导热性差。
( )16.平底锅利用了金属材料热传导能力强的特性制造的。
( )四、简答题17.锅铲的铲头和铲柄分别是什么材质的?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材质呢?18.把铝勺和瓷勺同时放入热水中,用手捏住两个勺柄的一端1分钟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五、实验题19.比较金属材料导热的实验实验要求:(1)实验前后,检查和整理实验器材(2)观察三种材料上火柴掉落顺序(3)实验现象。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四、科学探究: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综合训练(含答案)

16.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现象,传播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到中。
17.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是由平面镜构成。
18.晴朗的天气里,用喷壶在阳光下喷水后,背对太阳能看到。
三、判断题
19.雨后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这是因为太阳出来后,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很快蒸发了。( )
29.光污染一般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30.彩虹为什么总在雨后天晴的时候才会出来?
31.“猴子捞月”寓言故事里的猴子始终不明白月亮是如何掉进井里的。你能利用所学光的相关知识给它解释一下吗?
参考答案:
1.C
【详解】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形成强烈的反射光、聚集光,对人体产生异常影响;在此环境下生活,让人感到热得难受,眼睛受到刺激,使人头昏目眩、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因此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反射光线较强,容易导致光污染,所以建筑常采用表面粗糙的建材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排纵队时,如果后面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9.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广告牌、霓虹灯等将夜间照射得如同白日,属于人工白昼;舞厅、歌厅里安装的旋转灯会构成彩光污染。
【详解】光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的弊:光也可能伤害我们的身体。如: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会伤害眼睛;城市的玻璃幕墙会反射阳光产生光污染等。玻璃幕墙等反射的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广告牌、霓虹灯等将夜间照射得如同白日,属于人工白昼;舞厅、歌厅里安装的旋转灯会构成彩光污染。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水循环》综合训练(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单元水循环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云中的小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掉落下来,这就是(A.雨B.雪C.冰雹2.雨的形成不需要的是()oA.大量的水蒸气B.对水蒸气加热C.小水滴不断聚集3.冬天把开水倒入杯中会产生“白色的雾”,这()。
A.是新物质B.不是新物质C.无法判断4.江河的水日夜不停流入海洋,但江河的水一直流不完,海洋的水也不会溢出来,这其中的原因是()oA.雨和雪为江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所以一直流不完B.冰川把水都冻结了,所以海洋的水不会溢出来C.因为水会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形成完整的循环D.地球上的水存入了地下,形成地下水5.霜和露的相同之处是()oA.形成于春秋夜晚B.水蒸气遇冷形成C.无色无味的6.地球上的水()oA.陆地水会进入水循环B.海洋水不会进入水循环C.大气中没有水D.水不能循环往复7.寒冷冬天的早晨,我们常常会看到地面上物体的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的小冰晶,那些白色的小冰晶就是“霜”,它是由()受冷变成的。
A.空气B.灰尘C.水蒸气8.“露水起晴天”是说()。
A.天空中有露水B.露水能预报天气,早晨有露,这天可能是晴天C.晴天一定有露水出现9.()的形成与凝结无关。
A.云B.雾C.霜D.露10.雨和雪都是()遇冷形成的。
A.云B.水蒸气C.空气二、填空题11.雨来自O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落下来。
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O12.做饭时,锅盖内壁上的小水珠是由于水蒸气遇冷()而成的。
13.雾和霾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从持续时间上看,()持续的时间更长;从危害程度看,()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14.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
15.天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下来,如果降落下来的是水滴,就是()。
16.探究“霜''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
17.在、季节的早晨,或者在 ______________ 的清晨,打开窗户,眼前会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人们常说这是了。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练习题全册

科学练习题一、填空1、()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食物来自()。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和()。
3、()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的气味。
4、由实验可知,()、()、()可以加快溶解。
5、()、()、()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6、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种。
7、“保护植物就是()”让我们共同爱护植物,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8、像向日葵、凤仙花、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有()、()、()、()、()、()六部分。
9、根主要是靠()伸进土壤吸收水分10、根的作用主要是()、()。
11、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告诉我们叶子中有()。
1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提供的。
13、根吸收来的水分是通过()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筛管是()运输养料的。
14、()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
15、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千米厚。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
大气压力来自()。
16、(2002)年夏季,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17、热在水中主要是以()的方式传递的。
18、黑深色的物体比白浅色的物体吸收的辐射热()。
19、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和()等组成。
()是接受太阳辐射热并传递热量的装置,它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元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20、瓶吞鸡蛋是利用()。
21、火箭升空是利用()的原理。
二、判断1、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食品将由工厂生产。
所以,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大自然。
()2、密封包装的食品即使过了保质期,只要时间不长,仍可以吃。
()3、光挑自己爱吃的食物吃,会对健康不利。
()4由冰到水的过程叫做溶解。
()5、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虽然看不到了,但并没有消失。
()6、面粉和食盐都可以用搅拌的方法来加快溶解。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创新与发明》练习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知识再现。
(把答案写到相应的括号里,共12分)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了圆筒结构的物品,这就是( )。
2.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被普遍使用。
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时期印的()。
3.20世纪80年代,以王选为首的科研团队推出(),使印刷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被公认为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4.仿生一般要经历发现生物性能、()、()、()的过程。
5.提高材料的承重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6.VR眼镜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二、明辨是非。
(对的在括号里划“√”,错的划“×”,共12分)1.鸟巢是仿照鸟窝来设计的。
()2.壳状、拱形结构的物体的承受能力比较强。
()3.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我国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
()4.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是宋代的沈括发明的。
()5.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6.我们可以长时间用VR眼镜来观察。
( )三、对号入座。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2分)1.“神州九号”飞船座舱内的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是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仿制而成的,该生物技术属于()A.克隆技术B.仿生技术C.转基因技术2.利用生物反应器为人类服务,可以()。
A.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B.降低效率C.生产的产品效果一般3.在宋朝要印司马迁主编的《资治通鉴》,既经济又实惠的办法应该是采用()。
A.雕版印刷B.活字印刷C.转轮排字印刷4.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的发明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指南针的发明5.下列哪一项不是应用仿生学的例子?()A.模仿海豚的形体轮廓及比例设计的“核潜艇”,船速比原来提高20%以上B.豆科植物的根瘤细菌含有固氮基因,把它的固氮基因转移到非豆科植物,使非豆科植物也含有固氮基因C.“电子蛙眼”是模仿青蛙的眼睛对运动物体能明察秋毫而研制出来的6.体验活字印刷术时,我们应该()。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的上册的练习题及答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时练习、期中练习题及答案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 .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 )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 )千米。
2.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 5 — 70 )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 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答: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3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 地核,厚 3400 多千米,温度可达、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多千米,温度在1200 ℃到 2000 ℃之间;地幔下面是5000 ℃。
千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2、1980 年 5 月 18 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
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案案案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或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_____ 产生的。
5、噪声与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6、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声波通过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 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7、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_____ 和______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8、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9、水的沸点是_____,水的冰点是______。
10、_______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俗称勺子星。
二、判断。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4、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5、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6、抬头仰望北天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7、一天中,星座在天空中有东升西落现象。
(8、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9 9、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所以()3、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4、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5、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6、抬头仰望北天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7、一天中,星座在天空中有东升西落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内部有什么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四、科学探究: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
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一、我来填一填: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
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堆成的锥形山。
3.有的火山喷发后一直没有再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有的火山喷发后隔一段时间还会喷发,这样的火山叫做,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山叫做。
4.火山喷发给我们造成灾难,也给我们带来益处,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等矿藏。
5.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那里的物质热得像烧熔了的玻璃一样,叫做。
二、当好小法官:1.我国现已发现的600多座火山,全部是死火山。
()2.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火山活动的星体。
()3.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4.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5.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我来选一选:1.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 B.死火山2.地壳厚薄不均,高山处地壳较厚,海洋下面地壳较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千米。
A.20 B.30 C.403.地球内部的温度。
A.很低 B.与地面一样高 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4.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
A.与岩石接近 B.与岩石完全一样5.火山喷发是,岩浆是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自己的力量 B.靠地球的引力作用 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3.地震1.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作用下,会不断发生。
2.地壳中岩层,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压力,又受到来自侧面的推挤压力,使岩石有的地方,有的地方,形成褶皱,在这个过程中,岩层本身也储存了巨大的。
3.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这时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大地震动,这就是。
4.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
二、当好小法官:1.构成地壳的岩层厚薄是均匀的,所以它们受到的压力也是均匀的。
( )2.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3.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4.地震现象可以说明地壳的岩层也是在不断变动着的。
()5.凡是地震,人都能感觉得到。
()三、我来选一选:1.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弯曲 B.岩层断裂2.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
A.进入室内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3.地震发生前,常有或等前兆。
A.井水突然升降B.天气转暖C.动物惊慌D.天降大雨四、科学探究:如果你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请你与家人制定一个抗震方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如何关闭煤气管道4.做一块卵石1.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上游、中游、下游。
石头的形状特点是:上游、中游和下游。
2.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
3.植物的根伸进石缝,不断生长,这时根会对岩石产生作用,使岩缝扩大。
4.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作用。
5.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这叫做磨圆作用。
二、当好小法官:1.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膨胀或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3.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4.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5.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三、我来选一选:1.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B.缩小C.不变2.属于风化作用。
A.流水冲击B.温度变化C.生物破坏D.碰撞磨圆3.岩石在受到烈日暴晒时,它的表层和内部受热情况是。
A.一样的B.不一样的4.高山上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变成。
A.碎石B.卵石5.各种各样的矿物一、我来填一填:1.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3.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地球上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二、当好小法官: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2.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3.“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4.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5.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6.地表的变化一、我来填一填:1.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二、当好小法官:1.地球内部和表面都在时刻不停地变化着。
()2.所有生物死后都能变成化石。
()3.人类活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的形态。
()4.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三、我来选一选:1.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A.地震 B.火山喷发C.修路架桥D.板块的挤压2.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7.声音的产生一、我来填一填:1.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说话声是由产生的,琴声是由产生的,风声是由产生的,流水声是由产生的。
二、当好小法官:1.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2.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而气体、液体振动都不能发出声音。
()3.大海的波涛声是由海水振动而产生的。
()4.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5.自然界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三、我来选一选: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振动产生的。
A.瓶子B.空气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A.耳朵的错觉B.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3.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
A.水面十分平静B.水向一个方向流C.水面会振动起来四、科学探究: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那么人说话的声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呢请试着解释一下。
2.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呢3.怎样让鼓、锣、小提琴等物体发出的声音立即停止8.谁能传播声音一、我来填一填:1.、、都能传播声音。
2.任何声音都是以的形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
的。
4.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5.在游泳池中潜水时,能听到岸上的人们说话的声音,这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6.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二、当好小法官:1.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都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的,这是各种声音的共同之处。
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与我们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水波向外扩散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
()4.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三、我来选一选:1.我们听到打雷声,是把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水B.空气B.大地2.我们在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B.空气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3.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B.水蒸汽C.墙壁4.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水波B.声波四、科学探究:1.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2.当闹铃在真空密闭的容器中振动时,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铃声9.怎样听到声音一、我来填一填:1.耳朵分为、、三部分。
2.和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3.外耳由和组成。
中耳由、等构成。
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内耳由等构成。
耳蜗与相连。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耳朵是人体的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甚至。
二、当好小法官:1.鼓膜被震碎后,声波就不能传到中耳、内耳,人就聋了。
()2.遇到巨大的声响,要紧闭住嘴,以保护鼓膜不受伤害。
()3.当想听的声音很远很微弱时,把手放在耳后,手可以帮助耳廓收集声波,声音就听得比较清楚了。
()三、我来选一选:1.耳廓的作用是。
A.收集声波B.传递声波2.外耳道的作用是。
A.收集声波B.传递声波3.鼓膜的作用是。
A.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把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B.收集声波四、填上耳朵的各个部分名称:五、科学探究:哪些动物的耳廓很大很长这对这些动物有什么作用10.各种各样的声音一、我来填一填:1.生活中,我们处处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打雷时我们听到了,刮风时我们听到了,唱歌时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2.声音有和的不同。
3.、、都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现在我们知道声音与有关系,没有就没有声音。
4.当物体振动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当物体振动慢时,我们到的声音就。
5.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
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赫兹。
因此,当物体的震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