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分期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一)近代时期[上](1840—1919),即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教材称做上编“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又分为四个阶段:(1)1840——1860年,即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到《北京条约》的签订;(2)1860——1901年,即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1901——1911年,即从晚清新政到辛亥革命的爆发;(4)1911——1919年,即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兴起(二)近代时期[下](1919——1949年),即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教材称做中编“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又分为四个阶段:(1)1919——1927年,即从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失败;(2)1927——1937年,即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3)1937——1945年,即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4)1945——1949年,即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现代时期(1949——2007年),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教材称做下编“辉煌的历史进程”,又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6年,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1956——1966年,即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3)1966——1978年,即从“文化大革命”爆发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1978——2007年,即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2年8月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一、主题及历史分期:
㈠轰出中世纪的彷徨(两次鸦片战争:1840—19C60、70S)㈡民族危机的加剧(19世纪中期)
㈢世纪之交的震荡(19C末—20C初)㈣近代化的新曙光(五四与中共成立之初:1919—1923)
㈤兄弟联手“打倒列强,除军阀”(大革命时期:1924—1927)㈥兄弟反目,外族侵入(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㈦“筑成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抗日战争:1937—1945)㈧“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
一、历史分期:
㈠共和国初期(1949新中国成立—195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㈡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㈢文革十年(1966—1976)*徘徊时期(1977—1978)㈣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现今)。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1、中国近现代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因此,它是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的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其中有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产家。

他们是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没有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4、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队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第一章6、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一、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正压中国人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7、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8、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第二章9、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没有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

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
会矛盾(民族、阶级矛盾并存)中国人民同 美蒋反动派的矛盾 禁烟,战争 鸦片战争 中 积极防御等 国 不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抗击洋枪队 反 没 断华 侵 有 加 民 略 阿古柏侵占新疆 抗 灭 收复新疆 深族 亡 危 甲午中日战争 机 邓世昌等抵抗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抗击
中 国 现 代 史
新中国成立和过渡时期 (1949——1956年底) 任务: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 进1956底——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至今) 任务: 探索 社会 主义 建设
近代史线索:1列强的侵略(鸦、二鸦、边 疆、甲午、八国、日本侵华) 2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主观努力) 近代化的探索(客观发展)(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等)
中国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 (反侵略)实 现民族独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现代史: 1949年——至今 国家富强 (伟大复兴)
任务: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 (1840年鸦片战争— 国 —1919年五四运动) 中共创立和国民革命时 近 期(1919——1927)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 代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1919 年 — 史 无 —1949新中 (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国成立) (1937——1945) 新旧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民主革命:反帝反封 民主革命 (任务相同) (性质相同)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分期课件-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分期课件-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中历史

中国近代史概述
二、两个阶段
1840
约80年
1919五四运动约30年 1949
三、两对主要矛盾
1.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2.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两大任务
1.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史概述
五、四条线索
1.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
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49—56年)
社会主义社会(56—今)
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49—56年)
先进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56—今)
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生产力
历史 分期
过渡时期(49—56年) 曲折发展(56—76年)(全面探索十年、“文
建设新时期(78—今)(76—78徘徊时期)
文 革 爆 发
文 革 结 束
十一 届三 中全 会
南方 谈话 十四 大
十 五 大
1949
53 56 58 60 66 76
78
92 97
分期 过渡时期 十年探索 文革 徘徊 新时期
政治 建设
经济 建设
基本构建 曲折发展
伟大 转折
起步
曲折发 展十年
动乱 十年
伟大 转折
健全 发展
新阶 段
中国现代史(1949——今)导论
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6_47.7) 2.战略反攻(1947.7_48.9)——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1948.9_49.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进 程 4.渡江战役的胜利(1949.4)——解放南京 ,推翻国民党政权
5.新中国成立(1949.10)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知识点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知识点有哪些

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知识点有哪些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知识点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4.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840—1842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赔款2100万元(单位不是两)6.近代史上,使北京沦陷的事件: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再次沦陷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沦陷(北平、天津)7.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矛头对准中国。

8.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9.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10.1862年,在慈溪(注意错别字)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

1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联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夸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12.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影响:①侵略者以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侵略需求。

②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4.《马关条约》中增辟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15.《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1-2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年代-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3-6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教师点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抗日战争时期:193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1945、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

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的历史应如何细分为若干阶段、若干时期的问题。

本文中对这个问题的建议是把中国近代史分成七个阶段:在太平天国起义发动前为第一个阶段,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期为第二个阶段,此后直到中日战争为第三个阶段,中日战争后到义和团起义与八国联军之役为第四个阶段,第五个阶段是同盟会成立前的几年,由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是第六个阶段,最后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间就是第七个阶段。

为什么要进行分期?为什么要这样分期?以下将提出一些说明。

这些说明和这个建议本身是否恰当,都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问题的提出我所看到的较早出版的一部近代历史教科书(李泰芬:《新著中国近百年史》,1924年)把辛亥革命以前的历史按照皇位的更迭而分成“道光时代”、“咸丰时代”、“同治时代”等,对于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也同样依照北洋军阀的当权者的更换来划分时期。

——当然,这样的分期是毫无意义的,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也有别的书用另外的办法来分期。

例如有一种旧的教科书(孟世杰:《中国最近世史》,1926年)把鸦片战争到戊戌维新前称为“积弱时期”,把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称为“变政时期”,而把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共和时期”。

这种分期方法也是不足取的。

这样地划分时期,并没有反映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本质的东西。

用资产阶级的观点和方法不能正确地说明近代历史,往往只是看到历史发展中某一片面,而忽略了许多带有重大意义的历史现象。

例如上述的那种把鸦片战争至戊戌维新前的时期称为“积弱时期”的看法,很分明地,是把发生于这一期间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成长等看做是不关重要的事情。

许多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包括企图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说明历史的书在内)放弃了分期的办法。

它们逐一地叙述中国近代史中的若干突出的主要大事件,而在叙述每一大事时,附带述及与之有关的前后各方面的事情。

这种叙述方法大致上可说是类似于“纪事本末体”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