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第2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地质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课件湘教选修5

我国的渤海是风暴潮发生较多的海域,渤海风暴潮属于哪种类型? 提示渤海发生的风暴潮是由温带气旋引起的,属于温带风暴潮。
热带风暴潮与温带风暴潮的区别
热带风暴潮
温带风暴潮
发生季 节
夏秋
春秋
海水上 涨动力
热带气旋
温带气旋
来势猛,速度快,
特 点 强度大,破坏力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强
发生地 受热带气旋影 区 响的沿岸地区
(4)雨涝灾害等级划分: 雨涝等级 轻涝中涝重涝
积水深度/厘米 <3 3~5 >5 积水时间/天 <1 1~2 >2
4.热带气旋。 (1)概念: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强烈的热带 气旋不但形成狂风、巨浪,而且往往伴随发生暴雨、风暴潮,引起 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筑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 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2)等级划分:热带气旋可以划分为四级,填下表。
生在岩体比
较破碎、地
势起伏较大
的山区;②地 表植被条件: ①山高沟深、地形陡峻,利于水流汇集;②有大量的 植被覆盖较 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差;③气候条 件:降水较丰
富,降水变率
较大的湿
润、半湿润地区来自滑坡泥石流结 构
典型泥石流示意图
山地丘陵
区、工程建 设频繁区都 是滑坡多发
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 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3.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 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 瑞士、奥地利、印度等国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2)泥石流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 特殊洪流。全球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有泥石流发生。 (3)危害:滑坡的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 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泥石流除这些危害外,更严重的 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1课时气象灾害课件湘教版选修5

的地区。
2.旱灾只发生在干旱气候区,湿润地区不可能发生 旱灾吗? 提示:不是。气候干旱不等于发生旱灾,气候湿润也不意味 着没有旱灾。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从气候角度来看并不干 旱,但是由于降水时间分配不均匀造成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 期降水不足,也会形成旱灾。
旱灾易发生地区的判断 最关键的标准是降水不稳定。不管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还是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只要降水不稳定就特别容易出现 旱灾。例如在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虽在 2 000 mm 左右,但 季风活动的异常特别容易引起降水的异常,从而导致旱灾时 常发生。
【跟踪训练】 2014 年云南省遭遇大旱天气,截至当年 5 月 22 日,云南省 16 个州市不同程度受旱,有 106 条河道断流、76 座水库干涸, 因旱造成 138 万人、69 万头牲畜饮水困难、270.32 万亩农作 物受旱。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洪涝 【自主学习】 1.洪涝灾害:包括_洪__水__灾 ___害__和_雨__涝__灾__害___两种主要自然灾 害类型。 2.洪水灾害:是指由于_暴__雨___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 等原因引起的_江__河__湖__泊___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 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3.雨涝灾害
者 密切的关系;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
联 在同一地区,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和区别
系
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区分析 从气候因 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季风气候区、亚
素看 热带湿润气候区等 从地形因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
素看 区。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1课时课件湘教版选修5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美国东海岸。
(2)广州距海较近,地形低洼,灾害强度大;广州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灾害造成 的损失更大。 (3)同意。 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对台风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大气运动的规 律;台风的能量巨大,如果能够开发利用,效益很大。
教材P9活动 提示 如下表:
自然灾害类型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分类依据 发生领域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 生。 读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解析 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天气
系统、地形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
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 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二、热带气旋
1.热带气旋 空气涡旋 发展而成。 (1)成因:由热带海洋上的___________
风暴潮 。 (2)成灾形式:狂风、巨浪、暴雨、__________ 孟加拉湾 东南 沿海、日本和东 (3)主要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 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_____ 加勒比海 地区和美国_______ 东部 海岸。 南亚国家、____________ 大风 、冰雹、低温冷冻、雪灾、干热风、龙卷风、雷暴、沙尘 2.气象灾害还有________ 暴、连阴雨、冻雨、雾等。
3.洪涝 (1)洪水灾害: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而引起江河湖泊 增加 ,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水量迅猛_______
持续 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 ______ 渍水 的现 (2)雨涝灾害:是指由大雨、暴雨或______ 减产 甚至______ 绝收 ,破坏_________ 农业生产 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______ 沿河 、沿湖、______ 沿海 地区,往往是雨涝灾害的 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陆地______ 多发地区。
【教育资料】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素材湘教版选修5学习精品

3.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是指⑰________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⑱____________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⑲________、⑳________、日本、 ________、瑞士、奥地利、印度等国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方法技巧练
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方法 图表法对比分析滑坡和泥石流
新学期教学工作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数学题目大全带答案
挫折作文材料(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智慧树《管理学》答案
极昼的知识(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_______。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⑧________。可以用⑨____________的记录推算得出。
(2)烈度: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⑩____________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可以分为⑪________度。一般情况下,震级⑫,震源⑬________,烈度越大。距离⑭________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
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2课时地质灾害
1.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
知识清单
地质灾害
1.地质灾害是指由①__________作用所导致的②__________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及③__________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主要的地质灾害有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__、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_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教案湘教版选修51

1.2 自然灾祸的种类与散布( 一 ) 知识与技术1.说出自然灾祸的种类,解说每种自然灾祸产生的原由及危害。
2.运用地图能够说出生界和我国主要自然灾祸的地区散布。
( 二 ) 过程与方法1.经过洪涝、地震、海啸、蝗灾等灾祸图片、音像资料、动画课件的体现,使学生对自然灾祸的危害有着感性的认识,从而培育学生对实用信息的提取、剖析、整理概括的能力。
2.经过对气象灾祸和地质灾祸的成因和散布规律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虑,培育学生多角度思想和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3.利用地图进行自然灾祸种类及散布的学习,培育学生“以文释图”或“以图释文”的能力;利用表格概括自然灾祸的特色、成因和防守,培育学生剖析对照和概括的能力。
( 三 )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洪涝、地震等灾祸图片和影像资料的体现,刺激学生的感官,震惊学生的心灵,达到加强学生灾祸意识和忧患意识的目的。
2.经过对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灾祸及其关系性的学习,培育学生辩证地剖析问题的能力。
3.经过小组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并建立全世界合作,共同防灾、减灾的思想。
(1)气象灾祸的灾因、灾兆和散布(2)地质灾祸的灾因、灾兆和散布各样自然灾祸的成因多媒体课件3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生计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屡次发生的自然灾祸不停威迫着人类生命财富的安全,灾祸与资源、环境、人口被以为是限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四个主要因素。
在与自然灾祸作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更好地认识自然灾祸,才能使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
你认识各样自然灾祸的成因、危害及其地区散布吗?【板书】第二节自然灾祸的种类与散布【叙述】自然灾祸的种类区分,因为分类的角度不同,种类也就不同样。
【思虑活动】下边是研究者对自然灾祸进行的一些其余分类。
你知道这些分类的依照是什么? 请把它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自然灾祸种类分类依照陆地灾祸、大海灾祸全世界性灾祸、地区性灾祸山地灾祸、平原灾祸、滨海灾祸原生灾祸、次生灾祸地史灾祸、历史灾祸、今世灾祸、将来灾祸特大灾祸、大灾祸、中灾祸、小灾祸【点拨】自然灾祸的种类分类依照陆地灾祸、大海灾祸地球表面海陆散布全世界性灾祸、地区性灾祸自然灾祸涉及范围山地灾祸、平原灾祸、滨海灾祸陆地地形种类原生灾祸、次生灾祸自然灾祸出现时问的先后和灾因地史灾祸、历史灾祸、今世灾祸、将来灾祸自然灾祸出现期间特大灾祸、大灾祸、中灾祸、小灾祸自然灾祸造成的损失( 灾度 )【叙述】自然地理环境共有四大圈层,每一个圈层因素发生异样变化都会形成灾祸,依照与人类生计活动关系亲密的四大圈层及成灾原由来区分,大概能够把自然灾祸分为气象灾祸、地质灾祸、大海灾祸和生物灾祸四大种类。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素材湘教版选修5-word文档

1.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1课时 气象灾害
(1)概念:因①____________而导致的灾害。
(2)种类(最重要的)⎩⎪⎨⎪
⎧
干旱洪涝
②
(1)概念: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2)危害⎩⎪⎨⎪⎧
导致③ 、林木干枯死亡
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
造成人畜用水和④ 用水困难
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3)分布:干旱气候出现的区域称为⑤____________或干旱区。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⑥________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
(1)类型⎩
⎪⎨
⎪⎧
洪水灾害
雨涝灾害
(2)洪水灾害的概念: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⑦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干旱造成植物缺水有两种类型:
①④说法正确,②③说法错误。
雨涝等级是根据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来划分的。
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亚、
1.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三个地区分别是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
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课件湘教版选修5

(2)分类温热带带风风暴暴潮潮::由由温热带带气气旋旋引引起起的的风风暴暴潮潮
[教材问题提示]
P17(上)活动提示 在地震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浅源地震的破坏性 最大。
P17(下)活动提示 1.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2.受神户地震影响较小的岛屿是北海道和九州岛。 3.A、B 两地测得的震级相同,A 地的烈度比 B 地的烈度大。 P18 活动提示 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 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 2.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1)伊朗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发大火、 水灾、有毒气体泄露,以及海啸、崩塌、地裂缝等其他次生灾害。
3.干旱 (1)原因:长期降水 偏少 或无降水。 (2)危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可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 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 干涸 ,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 水困难,还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 社会动荡 。 (3)分布: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 季风 气候区。
4.洪涝 洪涝灾害包括 洪水灾害 和雨涝灾害。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6 年 6 月 4 日东南商报报道 俄罗
斯每年都会遭遇来自北非的蝗虫袭击,但是 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温暖的天气可能加剧了 本次蝗灾的危害。近日,俄罗斯南部爆发了 一场 30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此次受灾面积高达 7 万公顷,至少 有 10%的农田被毁。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遮天蔽日的蝗虫成 群飞过,司机们不得不转弯躲避,场面骇人,宛如末日。
2.读全国高温预报图,回答问题。
(1)请说出此时造成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及高温天 气对农作物的危害。 (2)图中乙地纬度较高,但气温高达 40 ℃以上,请分析其原因。
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课件中图版

南北纬5°~20°水温较高的洋面上 北半球: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南半球: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
图表导读读教材图1-2-7“世界热带气旋的分布”时,可思考下列问题: (1)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2)根据热带气旋移动路线,说出世界上受其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 区。 (3)南北半球热带气旋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相同吗? (4)热带气旋就是台风吗? (5)如何确定受热带气旋影响某地的风向及变化? (3)台风。 ①概念: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达12级及其以上的热带气旋。
3.风暴潮 (1)成因: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气压骤变、寒 潮过境等。 (2)表现: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潮位大大偏离平常潮位。 (3)类型:热带气旋风暴潮(其中由台风引起的又叫台风风暴潮)、 温带气旋风暴潮。 (4)台风风暴潮多发区: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沿岸。 (5)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孟加拉国、美国。 4.海啸 (1)概念: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2)多发区: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
②青海湖渔船上的渔民只感到上下颠簸,没感觉到水平晃动。
(
)
③对北川建筑物破坏更严重的是纵波。(
)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解析:第(1)题,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只有一个震级, 但不同地点、不同仪器间存在测量误差,因此检测到的震级数值可 能不同。第(2)题,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云南的震中距远大于 北川,因此烈度小得多;震级、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状 况等与烈度也有密切关系。第(3)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横 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 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地质灾害
1.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重难点)
2.掌握主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
(重点)
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地震
阅读教材P15第2段~P19第3行,完成下列问题。
1.地质灾害概念
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
2.地质灾害类型
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3.地震
(1)概念:大地突然发生的震动。
(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
(3)危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还可以引起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4)烈度
①概念: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的指标。
②影响因素:震级越高,烈度越大;距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浅,烈度大;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牢固程度。
(5)主要分布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正误判断:
(1)地震释放的能量用烈度表示。
( )
(2)海啸能引发地震等次生灾害。
( )
(3)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 )
【提示】 (1)×地震释放的能量用震级表示。
(2)×地震能引发海啸、滑坡等次生灾害。
(3)×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教材整理2滑坡和泥石流
阅读教材P19第2段~P20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滑坡
(1)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
(2)频发区:山区。
(3)危害: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
2.泥石流
(1)概念: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分布:山区。
(3)危害:除具有滑坡的危害外,更严重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
正误判断:
(1)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 )
(2)泥石流的发生必须有短时大量降水才能引发。
( )
(3)滑坡比泥石流的危害大。
( )
【提示】 (1)×地震可能引发滑坡,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泥石流发生的水流可能是降雨,也可能是冰雪融水、水库溃坝水流等。
(3)×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对人类危害很大的灾害。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2016年2月
发国家,且在2019年和1960年,曾发生过8.8级和9.5级的超级大地震。
探讨: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智利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探讨: 7月26日的地震可能引发哪些次生地质灾害?
【提示】滑坡、崩塌、地裂缝等。
1.地震的基本概念
2.地震强度的划分
3.震级和烈度的区别
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据此回答(1)~(3)题。
(1)
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
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2)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3)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
A.震源深浅B.释放能量多少
C.破坏程度大小D.震中距远近
【解析】第(1)题,表中的强烈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发生地震的国家多位于消亡边界;印度、巴基斯坦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第(2)题,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②、③,应选择C选项。
第(3)题,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答案】 (1)B (2)C (2)B
体滑坡,造成交通堵塞,车辆无法通行,三明市公路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抢险。
探讨:滑坡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
探讨:滑坡与泥石流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1.滑坡
(1)滑坡的形成分析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顺坡下滑的地质现象。
如下图(甲图表示“滑坡发生区的俯视图”,乙图表示“滑坡发生区的剖面图”,剖面线是甲图中的虚线)。
(2)影响滑坡强度的因素
2.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其特征是突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
如下图所示:
3.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比较
(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山脉分布区,但为什么是泥石流多发地?
(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但却是泥石流多发地,为什么?
【解析】在山区、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因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多,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
【答案】 (1)山地坡度陡,泥石易被雨水冲走。
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
(2)小雨时,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泥石逐渐积累。
一遇暴雨,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形成泥石流。
(3)这里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在干旱地区,往往降雨变率大;干旱地区地表缺乏植被。
(4)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
【提示】西南地区。
探讨:地中海沿岸泥石流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提示】冬季。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
第一,明确该图是用点阵的方法表示泥石流的分布。
点数越多越密集的地方,泥石流分布发生越频繁。
第二,按大洲、国家看,泥石流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和欧洲,泥石流最少的是大洋洲、南极洲。
第三,从地形看,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山地、坡度较陡的地区。
3.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各地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处B.丙处
C.戊处D.壬处
(2)甲处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 )
①地形平坦②地形陡峻③松散物质丰富
④松散物质稀少⑤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⑥短时间内无大量水流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②③⑤D.①④⑥
【解析】第(1)题,泥石流是特殊的洪流,容易发生在陡峻的山地。
甲处等高线密集,又位于河谷处,符合条件。
第(2)题,甲处自然灾害为泥石流,其形成条件为地形陡峻、松散物质丰富、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答案】 (1)A (2)C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地震
读下面的等震线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震源B.在震中附近
C.烈度最小D.震级最大
2.若甲地为震中,则(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受到地震
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解析】等震线是烈度相等的点所连成的线,震中是地震烈度最高区,位于等震线的中心位置。
在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距离越远,烈度就越小。
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等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答案】 1.B 2.D
对点训练2滑坡和泥石流
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降低滑坡的发生频率
【解析】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内力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
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滑坡。
地震也可能诱发滑坡灾害,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
【答案】 3.D 4.D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