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优秀课件讲课稿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 优秀课件

朗读: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愁浩荡,白日西斜,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 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坠落的红花本不是无情之物,身化春泥,更 护新花。
思考以下问题
仍心系报国。
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 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 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 “落红”自喻,表达自己对社会、 对生活的眷恋深情,含意深刻,耐 人寻味。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
• 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 感叹。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花自 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 玉; •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 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时光易逝,日薄西山 落红并不无情
腐烂成泥养育春花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 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 运。
小结
•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以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自己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表现了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之情。 虽辞官归乡,
•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 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 前途命运的诗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愤然辞官,愁肠百结
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7张PPT)

明诗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拓展资料
清朝实行科举制,科举考四书五经主要是
考 “八股文”,内容只能在四书五经里面出。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读书人的言论和思维, 以达到思想专制。八股文题目,内容,格式 都限制太严。考生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 衍成文,因此扼杀了作者的创意。直到1905 年8月晚清政府才废止了这一制度。
拓展资料
清朝统治高压政策 官吏腐败 欺压百姓
拓展资料
1838年的冬天,钦差大臣林则徐 即将奔赴广东, 龚自珍给林则徐写了 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送钦差大臣侯官 林公序》。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拓展资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明诗意
批判现实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他会对当时的人们说···
12
诗词赏析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赏析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知诗人
龚自珍,号定庵,清 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 家。他精通经学、文字学 和史地学。力主改革弊政, 著有《龚定庵全集》。
明诗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悟诗情
哀
明诗意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明诗意
比喻人们沉默 不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雷厉风行的改革
拓展资料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 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 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 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己亥杂诗优质ppt(12页)

产生的 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
之情,更是离别京城,
离别 自己的事业 ,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
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
2、作者拿 落红 自比,表达了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3、诗中流露出诗人两种情感:舍与不舍。那么,舍的是什 么?不舍的又是什么?
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 家的前途命运 。
龚自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讲:
一、作者介绍:
(1792--1841)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 启蒙思想的先驱。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 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 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 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作诗文, 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 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 洋溢着爱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 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 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 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 全集》。
三、译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 朝廷远隔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 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四、逐句赏析:
1、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 极为凝练地写出离 愁的深广。
二、写作背景:
《已亥杂诗》这是龚自珍在已亥年48岁写的大型 七绝组诗,共315首。内容涉及范围极广。本诗是其 中的第五首,写作者辞官回乡离别京城的复杂矛盾的 心情,诗中作者以落红化作春泥自喻,抒发了不忘报 国的崇高胸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是说满怀无限的离愁别绪,在白日西斜时与久居的北 京城告别。“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意为广 大无边在此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愁不是指个 人私怨,而是对国事变法强国,但不为当朝权贵所容, 屡遭压抑和排挤,政治理想无法实现,48岁终辞官回 归杭州故里。可见这时作者心情是十分苦闷的。
《己亥杂诗》课件(共20张PPT)

己亥杂诗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代表作】《定庵文集》。
走近作者
写作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的他将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诗歌315首, 总称《己亥杂诗》。
理解哲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衍生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意:不怕浮云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衍生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也可编辑修改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1.背诵课文,用楷书默写。 2.摘抄积累诗文名句。
布置作业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己亥杂诗ppt优秀课件

朗诵技巧:语调、韵律、音韵、节奏等
01
1. 语调
在朗诵时,需要掌握每个字的 声调,根据情感和意思的转变 ,适时调整语调。例如,在表 达肯定和强调时,可以使用升 调;在表达疑问、惊讶或强调 某一信息时,可以使用降调。
03
02
3. 音韵
04
2. 韵律
古诗词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在朗 诵时需要把握住这种韵律。可以 通过了解诗歌的平仄、对仗和押 韵等规则来更好地把握。
古诗词中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音 韵,有些字可能发声比较尖锐, 有些则比较柔和。需要根据具体 的情境和情感,选择合适的音韵 。
4. 节奏
古诗词的节奏一般都比较舒缓, 但在表达情感高潮或转折时,需 要适时调整节奏。可以通过停顿 、延长音符或加快语速等方式来 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感悟:对诗词的理解、体验与思考
。
05 己亥杂诗的影响 与传承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己亥杂诗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新的表达方式,为当时的中国文学注
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
02 03
丰富了文学题材和表现手法
己亥杂诗涉及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多样,既继承了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先进元素,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 启示。
创作特点:用字精炼、构思巧妙、情感丰富等
用字精炼
诗人用字简练、精确,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韵味,使诗歌 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构思巧妙
诗人的构思精巧、新颖,将自然与人生、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融合 在一起,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情感丰富
诗人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包括欢乐、悲伤、忧愁、激昂等, 使诗歌更具有情感色彩和艺术价值。
己亥杂诗ppt课件

该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传统的古风体,但在内容上却展现出强烈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精 神,成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龚自珍作为近代文学的先驱,其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己亥杂诗》对后世的启示在 于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 考能力,这种精神在当时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该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许多 文学家、诗人、思想家都从中 汲取营养,推动了文学、艺术 和思想领域的发展。
龚自珍强调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关 注社会现实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 《己亥杂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6 结语
对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 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深 刻思考。
评价
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 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展望
总结词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 达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VS
详细描述
诗人认为社会现实存在许多不公和弊端, 需要加以改变。他通过描绘荒凉景象和表 达悲愤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 思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责任 感。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人介绍
龚自珍生平
龚自珍生于1819年,是清朝末年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诗 人和改革家。
龚自珍文学成就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诗歌内容解析
诗歌主题
主题概述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 对离别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对
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离别之情
诗歌中通过对离别时景物的描 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和不舍。
龚自珍作为近代文学的先驱,其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己亥杂诗》对后世的启示在 于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 考能力,这种精神在当时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该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许多 文学家、诗人、思想家都从中 汲取营养,推动了文学、艺术 和思想领域的发展。
龚自珍强调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关 注社会现实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 《己亥杂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6 结语
对诗歌的总结和评价
总结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 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百态的深 刻思考。
评价
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哲理, 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展望
总结词
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 达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
VS
详细描述
诗人认为社会现实存在许多不公和弊端, 需要加以改变。他通过描绘荒凉景象和表 达悲愤情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 思和批判。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责任 感。
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人介绍
龚自珍生平
龚自珍生于1819年,是清朝末年的杰出文学家、思想家、诗 人和改革家。
龚自珍文学成就
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诗歌内容解析
诗歌主题
主题概述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诗人 对离别和重逢的感慨,以及对
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离别之情
诗歌中通过对离别时景物的描 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 和不舍。
第21课《己亥杂诗》优秀PPT课件

一心奉献 化作春泥,护育新花(比喻、明志)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 情,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 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不 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想要为国效力 的奉献精神。
写法借鉴
这首诗构思新颖独特,一反历代文人 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 积极作用,从而表明自己虽然退出了官场, 但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献身的志向始 终不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把握本诗主旨,感悟 诗意。(重点)
2.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 的意境美和哲理美。(难点)
3. 学习诗人心忧天下的感情,树立爱我中华、兴 我中华的远大理想。(重点)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 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政论、抒情和艺术形象 统一,想象力丰富奇异,构成生动有力地形象。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广为 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自 喻,表明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会关心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国 家奉献一切的精神。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 象,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故被人们
结构梳理
︵己 其亥 五杂 ︶诗
浩荡离愁,辞官远行(叙事、抒情) 不甘沉沦
比喻
“更”字富有表现力、突出了诗人甘心奉献的情怀。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红” 自喻,表现出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哲理:落花作为个体,它的 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 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体 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使生命不 断延续!
主旨归纳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 情,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 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不 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想要为国效力 的奉献精神。
写法借鉴
这首诗构思新颖独特,一反历代文人 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 积极作用,从而表明自己虽然退出了官场, 但是为国家、为社会、为民众献身的志向始 终不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把握本诗主旨,感悟 诗意。(重点)
2.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 的意境美和哲理美。(难点)
3. 学习诗人心忧天下的感情,树立爱我中华、兴 我中华的远大理想。(重点)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 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政论、抒情和艺术形象 统一,想象力丰富奇异,构成生动有力地形象。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广为 传颂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句诗以“落红”和“春泥”自 喻,表明诗人虽辞官离京,但仍然会关心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国 家奉献一切的精神。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 象,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故被人们
结构梳理
︵己 其亥 五杂 ︶诗
浩荡离愁,辞官远行(叙事、抒情) 不甘沉沦
比喻
“更”字富有表现力、突出了诗人甘心奉献的情怀。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红” 自喻,表现出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哲理:落花作为个体,它的 生命是终止了;但当它化作春泥, 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体 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使生命不 断延续!
《己亥杂诗》超精美ppt课件

• 1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 12.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 1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 14.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白居易《买花》 • 15.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王贞白《芍药》 • 16.粉 英 含 蕊 自 低 昂 , 东 风 恼 我 , 才 发 一 衿 香 。 ——李 煜 《 结 •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 句为第二部分。
• 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 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 世之感。
• 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 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 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 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思考一:诗中作者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 答:1.白日点明了太阳此时的状态与颜色,白色的太阳 比残红的夕阳无疑更加具有画面感与沧桑感,而此时凄 惨的晚景更是让人想到了万马齐喑,破败衰落,死气沉沉 的清政府.而夕阳没有这种冲击力。
• 2.“夕阳”已包括“斜”之意,用“白日”既不重复又 可表达作者的豪放情怀.“夕阳”显然略有哀伤之意而 与主旨不合。
珍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 积累文学常识 •2.披文入情 赏析文本意境 •3.巩固练习 感悟内涵意义
目标一:知人论世 积累文学常识
• 龚自珍:
•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 人,号定盦(一作定庵) 。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 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 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淹《苏幕遮》 • 6、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原游》 • 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落花”和“春泥”为喻,表明 心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 离京,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 忘报国之志。
现在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 献身精神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描写落花的诗句
“流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 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李清照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 然
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 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 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即天涯。 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凋
落 的 花 朵
落 红 不
仍是
然无
有情
情物
有
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被广为传诵 的原因是什么?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字词解释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
行进,一边吟诗。 东指;出城门向东 天涯; 落红;落花,作者自喻。龚自珍因被迫
辞官离乡,故自比为落花
“浩荡”: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白日斜” :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来烘托离别之 苦。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 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
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 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 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 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 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 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龚自珍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 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 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 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 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 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 家。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 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 杂诗》共315首。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 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 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 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 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 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 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 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 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