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预习课程第一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生版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说课)(课件PPT)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说课)(课件PPT)
ii搞一次关于《低碳经济》的辩论赛 iii到社区搞一次《低碳生活》的宣传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作业设置分 层次,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 识。
4.板书设计
〖处理方案〗
即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与理论依据:遵循简洁、清 晰、突出重点、提纲挈领的原则,优 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教学后记:
阅读第3页体系与环境的关系,借助图1-2, 讨论△H的“+”与“-”的理解。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突破强化重难点2 建构主义强调应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 “学” 。
思维导图
△H 吸
定义、符号 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
能量大于反应物键
反应热产 吸收的总能量
=
焓 变 恒
生的微观 原因
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 能量小于反应物断键 吸收的总能量
初中
高中必修2
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伴随 着能量变化
从化学键的断裂 和生成说明化学 反应中能量变化 的原因
给出反应热概念(焓变)
从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计算 定量说明反应热产生的 原因
(三)课标中的内容
必修二
选修四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
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 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
∆H= H生成物的焓- H反应物的焓
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固模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优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础巩固
〖处理方案〗
固模 设教计材意课后图习和题理:1论、2依据: 幻灯片
根1.据H12m(og学l)C,与生需1m要的ol吸H认2收O(1g知3)1反.规5应kJ生律的成热,l量mo,进l 该CO一反(g应)步和的1反mo应l 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高中(新课标)】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高中(新课标)】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一切活动(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从社会生产到科学 研究等)都离不开能量,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 关。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提供的热能,到各种化学电池提供的电能,都是 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二、推进新课
二、推进新课
反应物 酸 及用量 碱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结论
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
HNO3 50 mL 0.5 mol/L NaOH 50 mL 0.55 mol/L
室温t0
HCl 50 mL 0.5 mol/L HCl 50 mL 0.5 mol/L
NaOH 50mL 0.55 mol/L KOH 50mL 0.55 mol/L
三、课堂练习
【例1】(2011 年广东广州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1 mol 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C.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参加反有时也需要加热才可发生
二、推进新课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化学反应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
误区警示: 反应条件和该反应的能量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1.放热反应往往也需要加热 2.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
二、推进新课
一些物质溶于水,也会有吸热和放热现象 1.浓H2SO4、NaOH(s)等溶于水要放热 2.NH4NO3(s)、KNO3(s)、NH4Cl(s)等溶于水要吸热 3.NaCl、酒精等溶于水则热效应不大
三、课堂练习
3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C )

高二预习课程第一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生版

高二预习课程第一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生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之美人类第一个化学发现——火的利用和掌握火能带来巨大灾难,也能带来光明和温暖,火可以驱走野兽,烧烤后的食物更加可口并可促进智力发展,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人类的祖先正是从对火的惧怕之中,逐步认识和利用了火。

森林大火火山爆发火的利用为实用化学工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利用和控制了火,可以实现许多物质变化。

古代化学采用的全部方法,如燃烧、锻烧、煮沸、蒸馏、升华、甚至溶解,都无不与用火直接或间接地有关。

这些方法至今仍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

取火方法解决了,能源问题自然成了人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最先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树枝、柴草,后来学会烧制木炭,并用来冶炼青铜。

然而用木炭做燃料,达不到很高的温度,因此后来人类又认识利用了煤、石油和天然气。

煤、石油和天然气并称为三大重要的天然能源。

人们冬天时想吃得热一些,夏天时想喝得冷一些,于是发明了微波炉、冰箱等设备,但这些设备太大,不方便携带。

现在就有了一拉就会热的食品,摇一摇就会冷的食品,非常方便,也非常有趣。

一拉热摇摇冰你能解释上面两个商品的原理吗课堂探究1.吸放热反应上面我们提到的反应从能量变化上看是物质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根据化学能与热能间的转化,我们会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有哪些那有哪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呢2.为什么化学变化中会有吸放热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键能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气态AB分子生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叫做AB 间共价键的键能。

单位:kJ•mol-1以H2为例:H2+ 436kJ → H + HH + H → H2 + 436kJ思考:键能: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含有该键的分子越。

试比较氯化氢与碘化氢的稳定性,解释原因。

化学键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测得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的热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新的化学键形成时,要放出能量。

高二化学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化学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化学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 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效应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难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H 的“+”与“-”。

【教学方法】: 视频引入,逐步抽象,揭示实质,清晰脉络关系,结合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包含的信息[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

[分析]给出反应热的定义[质疑]Q是什么?H又是什么?△H又是什么?[分析]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分析反应热之前,先弄清楚两个概念:环境和体系[举例]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板书]放热反应:体系环境H△H < 0 为“-” Q > 0 [结论]△H 和Q的角度不同,△H从体系的角度Q从环境的角度[提问]看看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反应,这一段差值表示什么?A B[提问]考考大家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预测生成2molHF 和2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并说出你的理由?[评价]非常好,同学知道从物质活泼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非常好。

[提问]如何验证你们的预测呢?这里老师提供键能的数据。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PPT课件(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PPT课件(第一课时)
因此C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的差值, 也可以根据断键时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时放出的能量大小判断,D项正确。
典例精析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ΔH = – m kJ/mol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一、反应热 焓变
从能量角度看: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放热
△H<0
生成物
吸热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反应物 反应过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宏观)
一、反应热 焓变
从键能角度看: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 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 HCl时的反应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高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第一课时 焓变反应热
焓变 反应热
焓变 反应热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 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归根结底,都和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这一章研究 的主要是物质的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来。让我 们共同学习、研究化学反应与能量,做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工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高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20171212239.doc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20171212239.doc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高二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高二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班别姓名序号评分一、基础落实1、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2、△H<0时反应热;△H > 0时反应热。

3、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4、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

6、在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过关作业(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表中)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 .当△H <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3. 下列有关反应:4NH 3 (g)+5O 2 (g) === 4NO(g)+6H 2O(g) △H (298K)= -905 kJ· mol -1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该反应中每4 mol NH 3(g)被氧化,放出905 kJ 热量4. 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 === H 2(g)+21O 2(g) △H =+242kJ•mol -1B. 2H 2(g)+O 2(g) === 2H 2O(l) △H =-484kJ•mol -1C. H 2(g)+ 21O 2(g) === 2H 2O(g) △H =+242kJ•mol -1 D. 2H 2(g)+O 2(g) === 2H 2O(g) △H =+484kJ•mol -15. 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A(g)+B(g) === 2C(g) △H<0B. 2A(g)+B(g) === 2C(g) △H>0C. 2A+B === 2C △H<0D. 2C === 2A+B △H<06. 已知:H 2(g)+F 2(g) === 2HF(g) △H=-270 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氢气与1L 氟气吸收270kJ 热量B .1 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 热量7. 已知1 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 ,且氧气中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 ,则氢气中1 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B. 557 kJC. 436 kJD. 188 kJ8. 已知 :(1)H 2(g)+21O 2(g) ===H 2O(g) △H 1=a kJ•mol -1 (2)2H 2(g)+ O 2(g) ===2H 2O(g) △H 2=b kJ•mol -1(3)H 2(g) +21O 2(g) === H 2O(l) △H 3=c kJ•mol -1 (4)2H 2(g)+O 2(g) ===2H 2O(l) △H 4=d kJ•mol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 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 2(g)+3H 2(g) === 2NH 3(1) △H =2(a-b-c)kJ·mol -1B. N 2(g)+3H 2(g) === 2NH 3(g) △H =2(b-a)kJ·mol -1C.12N 2(g)+32H 2(g) === NH 3(1) △H =(b+c-a)kJ·mol -1 D. 12N 2(g)+32H 2(g) === NH 3(g) △H =(a+b)kJ·mol -1 10. 在一定条件下A 与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图:(1)下列有关反应A+B ===C+D 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1.易误诊断 (1)反应热、焓变、热量的单位相同,均为 kJ·mol-1。( ) (2)ΔH<0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表现出来的。( ) (4)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 【答案】 (1)× (2)× (3)× (4)√
C.反应物 H2 和 O2 所具有的总焓等于生成物 H2O 所具有的 总焓
D.反应物 H2 和 O2 比生成物 H2O 稳定
【解析】 反应物总焓高于生成物总焓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反应物总焓低于生成物总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值越低,物质 越稳定。
【答案】 B
4.下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 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 应。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 成下列问题:
【 解 析 】 H2O(g)===H2O(l) 是 物 理 变 化 , A 错 误 ; 2HI(g)===H2(g)+I2(g) ΔH>0,为吸热反应,B 错误;由于旧键断 裂时吸收的能量未知,故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 应,C 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 反应,D 正确。
学生分组探究一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第 1 步探究——问题引入,自主探究 1.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吸热反应吗? 【提示】 不是。该过程为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
2.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常温下进行 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吗?
【提示】 (1)有些放热反应常温下就能进行,如酸碱中和反 应。有些放热反应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碳的 燃烧反应。
第 3 步例证——典例印证,思维深化 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第一个化学发现——火的利用和掌握火能带来巨大灾难,也能带来光明和温暖,火可以驱走野兽,烧烤后的食物更加可口并可促进智力发展,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人类的祖先正是从对火的惧怕之中,逐步认识和利用了火。

森林大火火山爆发火的利用为实用化学工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利用和控制了火,可以实现许多物质变化。

古代化学采用的全部方法,如燃烧、锻烧、煮沸、蒸馏、升华、甚至溶解,都无不与用火直接或间接地有关。

这些方法至今仍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

取火方法解决了,能源问题自然成了人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人类最先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树枝、柴草,后来学会烧制木炭,并用来冶炼青铜。

然而用木炭做燃料,达不到很高的温度,因此后来人类又认识利用了煤、石油和天然气。

煤、石油和天然气并称为三大重要的天然能源。

人们冬天时想吃得热一些,夏天时想喝得冷一些,于是发明了微波炉、冰箱等设备,但这些设备太大,不方便携带。

现在就有了一拉就会热的食品,摇一摇就会冷的食品,非常方便,也非常有趣。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之美一拉热摇摇冰你能解释上面两个商品的原理吗课堂探究1.吸放热反应上面我们提到的反应从能量变化上看是物质具有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根据化学能与热能间的转化,我们会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有哪些那有哪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呢2.为什么化学变化中会有吸放热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键能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气态AB分子生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叫做AB 间共价键的键能。

单位:kJ?mol-1以H2为例:H2+ 436kJ → H + HH + H → H2 + 436kJ思考:键能: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含有该键的分子越。

试比较氯化氢与碘化氢的稳定性,解释原因。

键键能kJ/mol 键键能kJ/molH-H 436 C-H 413Cl-Cl 243 O-H 463Br-Br 193 N-H 393I-I 151 H-Cl 431C-C 348 H-I 298化学键与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测得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的热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新的化学键形成时,要放出能量。

1molH2断裂需要吸收436kJ/mol能量,1molCl2断裂需要243kJ/mol能量,生成1molHCl需要吸收431kJ/mol能量。

(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吸收总能量为:(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3)反应中热量变化:,表现为反应前后放出183kJ的能量3.怎样描述这种化学反应间的能量变化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1)反应热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有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通常叫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也可称为反应热。

一般用符号Q来表示,单位为kJ·mol-1(2)焓变的概念定义:“焓”是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常用符号H表示。

而“焓变”则是描述反应热的物理量,用符号ΔH表示,符号是kJ·mol-1。

(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ΔH是化学反应在恒定压强下(即敞口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且不与外界进行电能,光能等其他能量交换时的反应热,即此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就是焓变。

高中阶段二者通用,且用ΔH表示反应热。

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而使得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符号为“-”,所以,上述反应的反应热:ΔH=-kJ/mol。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为“+”。

例如,1molC与1mol水蒸气起反应,生成1molCO和1molH2,需要吸收的热量,即该反应的反应热为ΔH=+kJ/mol。

综上所述,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

反应热计算公式:ΔH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例1】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A .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B .Ba(OH)2·8H 2O+2NH 4Cl====BaCl 2+10H 2O+2NH 3↑C .C+CO 2△2COD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答案】B【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焓变是指1 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答案】D【例3】 已知Cl Cl -键的键能为1247kJ mol -⋅。

下列有关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要拆开1mol Cl Cl -键需吸收247kJ 能量B .要形成1mol Cl Cl -键需吸收247kJ 能量C .要拆开1mol Cl Cl -键需放出247kJ 能量D .要形成1mol Cl Cl -键需放出247kJ 能量【答案】AD【例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来源于对反应的加热B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发生能量变化C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都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变化的表现D .化学反应总是放出热量【答案】B【例5】 已知:①21mol H 分子中化学键断开时需要吸收436kJ 的能量;②21mol Cl 分子中化学键断开时需要吸收243kJ 的能量;③由H 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mol HCl 分子时释放431kJ 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2H (g)+Cl (g)=2HCl(g)B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1183kJ mol H -=⋅Δ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1=183kJ mol H -⋅Δ-D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1183kJ mol H -=-⋅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标明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外,还必须标明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的热量变化值,A 不正确;由已知条件知生成2molHCl 气体时的反应物基础演练的总键能为436kJ+243kJ=679kJ,而2molHCl的键能为2×431kJ=862kJ,所以生成2molHCl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ΔH=679kJ·mol-1-862kJ·mol-1=-183kJ·mol-1。

【答案】C【例6】已知1mol N2(气态)与适量H2(气态)反应,生成NH3(气态),放出92kJ的热量,且形成1mol N—H 键时放出391kJ的热量,完全断裂1mol H—H键吸收436kJ的热量,则1mol N2断键时吸收热量的()A.946 kJ B.135 kJ C.1130 kJ D.780 kJ【答案】A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形成原因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表示方法图示实例H2(g) + Cl2(g) === 2HCl(g)ΔH = kJ·mol-1C(s) + H2O(g) === CO(g) +H2(g)ΔH = + kJ·mol-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课堂探究探究整个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2)观察以上两图可以得出什么结论Ea是什么观察下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基础演练【例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化学反应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答案】AC【例8】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①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②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④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与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放热反应不一定不需要加热;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一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能发生例如Ba(OH)2与NH4Cl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答案】C【例9】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放热的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一般地说,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质多少有关【解析】A错。

在放热反应中有一些需加热以提供必需的能量来引发反应,如煤的燃烧。

C错在有些吸热反应并不需要加热,如Ba(OH)2晶体与NH4Cl的反应,HAc的电离等吸热过程,均不需要加热。

【答案】AC【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解析】此类题可举例证明。

A.煤的燃烧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但,煤燃烧放热。

B.也可用A的例子说明。

C.当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答案】CD【例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只有在点燃条件下才能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决定的【答案】D【例12】已知:H2(g)+ O2(g)=H2O(g),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

问:(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bc(2)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ΔH大于0还是小于0【例13】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ΔH= -9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还是“降低”),Δ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2)图中ΔH= kJ·mol-1;知识导图1.化学反应中除了物质的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还可以分为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