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李氏宗祠的倡议书
李氏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

李氏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
敬爱的各位乡亲:
大家好!我是李氏宗亲会的会长,今天我代表宗亲会向大家发出一封倡议书。
我们由衷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在我们村庄的中心地带,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祠堂,是我们李氏宗族的重要精神家园,也是凝聚我们宗族情感的象征。
多年来,这座祠堂见证了我们村庄的兴衰和宗族的传承。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风化等原因,祠堂的建筑已经出现了一些破损和衰老的迹象。
为了保护我们的祖先文化遗产,加强宗族凝聚力,宗亲会决定发起一次李氏祠堂修建的捐款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位村民的力量,共同改善祠堂的状况,为下一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完整的宗族交流和纪念场所。
诚挚地邀请你们大家积极参与捐款活动,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对祠堂修建进行一份爱心的贡献。
我们将严格按照捐款数额建立捐款名单,并在祠堂内特设墙壁,铭记每一位善心人士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会定期公开捐款使用情况,确保捐款得到透明公正的管理。
无论你是在家乡还是远离家乡,我们都希望你能对我们的倡议给予支持和帮助。
如果大家对捐款活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随时与宗亲会联系,我们会尽力解答并协助你们。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我们村庄的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李氏宗亲会会长
日期。
李氏祖屋修缮倡议书怎么写

李氏祖屋修缮倡议书怎么写
亲爱的乡亲们:
大家好!作为我们乡村的一份子,我们都有一份责任来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李氏祖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屋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来进行修缮和保护。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了解和感受我们的历史文化,我特别倡议大家积极参与祖屋修缮的工作。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祖屋是我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座房屋,更是我们先祖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通过修缮,我们可以保护祖屋不仅是一种家庭情感的延续,更是对我们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让我们的祖屋成为我们乡村文化的见证,让我们自豪和振奋。
其次,修缮祖屋也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一种福祉。
当我们修缮并保护好祖屋时,我们给予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机会来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
这样他们将能够建立起对自己祖辈的尊重和热爱,并承接我们的历史文化。
通过修缮祖屋,我们为他们铺路了,打造了一个可以深入了解我们历史的平台。
最后,我希望我们能够发起一场共同的修缮活动,众志成城。
我们可以根据祖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详细的修缮计划。
我们可以倡议乡亲们积极参与修缮工作,无论是通过资金支持、物质捐赠还是劳动力的贡献,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还可以邀请专业的修缮团队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祖国李氏祖屋,为我们后代留下一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让我们的乡村文化在祖屋修缮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祖屋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感谢大家!
李氏一份子
日期。
李氏家族修缮祠堂倡议书

李氏家族修缮祠堂倡议书尊敬的各位李氏宗亲:你我是李氏家族后人,族谱是记录下祖先和家族辉煌的历史。
祠堂、宗族议事、集会和祭祖的场所。
如果祠堂被毁,不仅不利于家族凝聚力的凝聚与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家庭亲情和道德文化的传承。
祠堂是家族、宗族、社会之重要历史遗存。
一、祠堂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祠堂是祖先祭祀先贤、祈求福佑的地方,在中国封建社会,祠堂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的祠堂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维系家族成员之间情感纽带的一种特殊的宗族活动场所。
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宗祠文化——祠堂是家族成员联系的纽带,是家族精神的寄托空间。
如汉代为缅怀先祖而建的宗祠;汉代祠堂多为大户人家修建;唐朝是大家族中的大祠堂;宋朝后为国家对大祠堂的修缮和完善;明朝以后为国家对大祠堂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祠堂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祠堂是李氏家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寄托,它不仅见证了李氏家族的兴衰轨迹和家族历史发展的历程,而且将家族精神深深根植于每一位后人心中;祠堂也是家族情感的纽带和团结宗族力量的中心,对每一位后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祠堂是家族维系精神文化和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不可缺少的场所。
二、有了古祠堂,才知道祖上是谁,家世和辈分的关系。
我们家族的始祖是唐开元年间从陕西凤翔迁徙至此,历经三十余代,繁衍至今。
李氏起源于宝鸡凤翔县金鸡乡安阳村(今属铜川市),先祖从宝鸡兴平迁至金鸡,由当地迁移来西安兴平县。
始祖李敬龙公为大唐宰相,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太师。
李姓在唐代为大族,唐以后才有李姓,所以在关中地区很早就有了李氏宗祠,到了宋代已经有祠堂的记载。
从我们祖辈繁衍至今的辈分中可知:李氏第一代起于唐末,世居关中安乐县。
宋朝时李敬龙公之子李天柱迁居金鸡乡安阳村落户于此繁衍子孙至今。
现在的安义县大池乡北台子村就是李姓迁往当地的一个代表人物。
三、建立宗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我们的祖先历经五千年风风雨雨,他们是炎黄子孙,经历了战乱与灾荒,但是在我们的祖先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优良传统。
重俢李氏宗祠倡议书

重俢李氏宗祠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
大家好!重俢李氏宗祠作为我们李氏宗族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凝聚力源泉,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洗礼,如今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李氏宗族的优秀传统和家风家训,我们特发起此次宗祠倡议活动,旨在凝聚集体智慧,推动宗祠事业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们希望通过倡议活动,进一步完善宗祠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
宗祠作为李氏宗族的精神家园,应当确立公正透明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决策流程,促进族亲们的参与和共治。
我们需要大家的智慧和意见,一同设计出一个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确保宗祠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我们要努力加强宗祠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
宗祠不仅仅是一个传承先祖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弘扬李氏家风的基地。
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先贤的品德和事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要鼓励族亲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如编纂族谱、传统文化讲座、书画展览等,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记忆。
最后,我们要倡导宗祠的公益价值和社会责任。
宗祠以其独特的地位和资源优势,应当更加积极地回馈社会,为村庄和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鼓励并支持宗祠与其他公益机构合作,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李氏宗族的美好价值观。
通过本次倡议活动,我们希望李氏宗族的各个成员能够加强沟
通交流,共同努力,提升宗祠的形象和实力。
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宗祠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李氏祠堂捐款倡议书范文

李氏祠堂捐款倡议书范文尊敬的各位同仁:大家好!近日,我们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我们所敬爱的李氏祠堂急需资金支持。
为了维护祠堂的正常运营和传承李氏家族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发起了一项捐款倡议活动,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李氏宗祠,李氏祠堂在传承家族文化、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变迁,祠堂的维护和管理变得愈发困难。
当前,李氏祠堂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修缮重建、收入不足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困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发起一次募捐活动,旨在筹集资金以支持祠堂的修缮、维护和发展。
这次捐款倡议活动将采取公开透明、自愿捐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不分大小,不拘泥于金额。
无论是旧金、银币,还是现金、转账,我们都会欢迎,感谢您的慷慨捐助。
捐款将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发挥最大的价值。
其中,资金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修缮及维护:修复祠堂建筑的老化、损坏部分,确保祠堂的安全与整洁;2. 文化传承:举办文化活动,如庆祝李氏家族传统节日、演讲讲座等,以传承和弘扬李氏文化;3. 基金设立:设立长期基金,用于祠堂未来发展的资金储备。
我们希望广大家族成员、员工、朋友和社会爱心人士能够共同参与这项募捐活动,无论是在经济上的支持还是宣传上的帮助,都能够给予我们宝贵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我们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祠堂的日常事务,推动祠堂的各项工作更好地展开。
让我们一同努力,为李氏祠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祠堂繁荣昌盛,让李氏文化代代相传!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李氏祠堂捐款倡议活动组织委员会敬启。
李氏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

李氏修建祠堂捐款倡议书
敝姓李氏,自古以来在各地繁衍生息,为了弘扬李姓族谱及弘扬李氏家族文化,特发起修建祠堂的捐款倡议书。
祠堂,是我们李氏宗亲的文化传承之地,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座完善的祠堂不仅能彰显李氏家族的历史渊源,更能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家族凝聚力。
因此,我们诚挚邀请身处各地的李氏宗亲们,共同参与祠堂建设,为李氏家族留下永久的文化遗产。
在此,我们郑重承诺,捐赠款项将用于祠堂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确保每一分捐赠都能得到透明而负责任的使用。
无论数额大小,每一位捐款者都将成为祠堂建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我们将在祠堂内,永远留下您的姓名,用以纪念您对李氏家族文化传承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祠堂建设添砖加瓦,共同见证李氏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信在您的支持和参与下,祠堂的建设将更加顺利,成为我们永恒的家族纽带。
愿我们李氏家族的祠堂,成为子子孙孙心灵的栖息之地,成为我们共同家族情感的寄托之所。
期待您的慷慨捐助,共同谱写李氏家族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谨启
李氏宗亲会敬上。
李氏家族修祖坟维修倡议书范文

李氏家族修祖坟维修倡议书范文亲爱的李氏家族的亲人们:大家好!咱老李家那祖坟,就像一本无声的家族史书,静静矗立在那片土地上,见证着咱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兴衰荣辱。
可是现在啊,这本“史书”有点破旧啦,就像一件穿了很久的衣服,满是岁月的痕迹,急需我们动手修补一下。
咱们想想,祖坟那可是咱家族的根源所在。
它就像大树的根,我们这些子孙后代就是树枝和树叶。
要是根都不好好维护,那咱这棵家族大树怎么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呢?咱老祖宗在地下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安息之地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呀。
目前呢,祖坟因为风吹雨淋,还有一些年久失修的原因,出现了不少问题。
有的地方砖头都松动了,就像摇摇欲坠的牙齿,看着就让人心疼;还有些地方杂草丛生,感觉就像一个很久没人打理的头发乱糟糟的老人。
这可不行啊,这不是咱李氏家族的风格。
现在我发起这个修祖坟的倡议,希望咱们家族里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出一份力。
这不是什么强制的任务,而是咱们对家族的一份热爱和责任。
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都代表着您对老祖宗的敬意和对家族的深情。
如果您经济条件比较宽裕,那您多捐点钱,就当是给老祖宗的一份厚礼。
哪怕您只能拿出一点小钱,那也是您的心意,就像涓涓细流,汇聚起来也能成为大海。
要是您时间比较多,能来帮忙做些体力活,那也是非常棒的。
大家一起搬搬砖、除除草,就像咱们小时候一家人一起干活那样热闹,还能增进咱们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呢。
咱也不是没有计划就瞎干。
咱们可以推选几个比较有经验、有威望的长辈或者兄弟姐妹来负责这个事。
从筹集资金到工程监督,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每一笔钱怎么花,都会清清楚楚地记下来,就像记家庭账本一样,公开透明,让大家都放心。
修祖坟这件事,是咱们家族的大事。
它不仅是对先人的敬重,也是为了给咱们后代树立一个家族团结、重视家族传承的好榜样。
咱们一起努力,把祖坟修好,让它重新焕发光彩。
到时候,咱老李家在村里、在亲戚朋友面前那可都是倍儿有面子。
亲人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携手为家族的根源添砖加瓦,让李氏家族的祖坟成为我们家族荣耀的新起点。
重修宗祠倡议书

重修宗祠倡议书重修宗祠倡议书1x大宗祠,是我xxxx的象征,亦是我族根之所在!宗祠稳固,始祖公安坐其中,佑我族人长安,是我族人的共同夙愿。
追溯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距今已历172载!翻开族谱的扉页,从字里行间渗出馨香,当年我们的先贤,经过多番的努力,筹备近五十年,才完成族人的心愿,兴建起大宗祠,过程可谓艰辛重重。
随着岁月的流逝,宗祠已经变得木朽墙残,加上白蚁的蛀蚀,后座祖堂的上盖,已于上世纪80年代坍塌,后用锌铁瓦重盖,一直沿用至今。
宗祠的前座金中架杉桁等,亦惨遭白蚁、水渍的遗祸,居左边的金中架现已约莫下沉十几公分,凡落雨天,杉桁俱湿,墙体剥落,整座大宗祠,大有不胜岁月的重负,行将倒塌之虞!大宗祠曾在上世纪20~40年代间用作办学,培育村中子弟,校名唤作“崇德学校”,而当年上学最年幼的学子,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八旬老翁了。
曾记得2019年8月,旅居加拿大的我族宗亲古大彦先生(版画家古元之子)回到故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大宗祠向始祖进香。
步入祖祠,醒目的“崇德堂”牌匾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他眼眶都濡湿了,似乎怅然若有所思。
后来古大彦先生告诉我们:“父亲古元曾告诫他,家乡的‘崇德学校’就是他当年的启蒙学校。
”虽事隔数十年,古大彦先生一直将这番说话铭记于心。
今日有幸目睹父亲的启蒙摇篮,更是思绪万千,对“崇德”二字有进一步的理解。
现在和那些硕果仅存经已是凤毛麟角的当年学子闲话家常,说起崇德学校的旧事,他们都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告诉你:当年的后门山古树参天,有两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林中茂密,四时水果应有尽有,生态盎然。
更是雀鸟繁衍的理想场所。
他们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去掏鸟蛋、捉雀仔、采野果,然后又结伴偷偷去大碑沟冲凉,捉鱼摸虾,后来又不知怎样被老师、父母知道,又如何处罚他们,忆述起来事情恍如发生在昨日,但一讲起现今的大祠堂,却残破不堪,修缮乏力,一个个都黯然伤神,嗟叹不已!他们更担心的是,随着他们逐一的物故凋零,大宗祠亦跟着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繁衍六百多年的xxxx,究竟何处是根,何处是家?漂泊海外的游子,午夜梦回,魂归故里时,他们又情系何处?去年大寒,我们几叔侄萌生奇思妙想,回故乡古劳寻根问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授公后裔重建李氏宗祠的
倡议书
一、事由
我大授公宗祠于一九零二年吉日由老前辈经过千辛万苦、费尽了多年心血为后代建立了我们的老宗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由于经过了数年数月的风霜雪雨洗礼,至今变成了过时的宗祠。
二、具体事项
二零一二年,经过父老乡亲和叔侄兄弟召开会议,决定重建新宗祠。
大家决心已定,会议特作出以下事项:
1、新建宗祠范围总面积:大约320平米;
2、资金来源问题:按现有人口每人缴纳现金1500元;
3、人口变动问题:凭结婚证或行成事实婚姻者按现有人口交现金;
4、凡属增加人口,新宗祠成功做酒日起(晚上12时前)按每人1500元计算(新宗祠未成功时,如有百岁老人临终者可以退回本人现金,也可以转捐款);
5、新宗祠成功,未办理成功酒席期间,红、白两喜不能进入新宗祠;
6、为了新宗祠扩建需要,占用老宗祠两边的老地基,
按照每平米18元计算;
7、新宗祠建设如有不缴钱者,经后不论红喜、白喜,不准占用宗祠摆酒宴席;
8、如有新宗祠成功以后,要求加入新宗祠者,需要大授公后裔商量决定。
以上倡议希各位父老乡亲、叔侄兄弟参照执行,谢谢合作!!
李氏宗祠理事会
二零一二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