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概述
防御性驾驶你了解吗

防御性驾驶,你 了解吗?
XXXXX
时间:20XXXX.XX
-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防御性驾驶简介 防御性驾驶的核心理念 防御性驾驶的实践方法 防御性驾驶的优点
1
第1部分
防御性驾驶简
介
防御性驾驶简介
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 行车过程中,预判风险、 提前采取行动、避免事故 的主动安全技能
4
第4部分
防御性驾驶的
优点
防御性驾驶的优点
防御性驾驶具有以下优点
提高行车安全性:通过提前 预测和化解风险,防御性驾 驶能够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 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
节约维修成本:由于减少了 事故和刮蹭等损坏情况的发 生,因此可以有效降低车辆 维修成本
-
谢谢观看
XXXXX
XXXXX
合理使用灯光
驾驶员要根据天气和路况合理使 用车辆灯光,比如雾灯、示廓灯 等,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避免 滥用远光灯
遵守交通规则
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 闯红灯、不逆行、不违规变道等。 在遇到交通拥堵时,要保持冷静, 避免出现急躁和抢行的情况
保持良好心态
驾驶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情绪波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遇 到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应对,不 惊慌失措
提前减速:在遇到路口、弯道、行人等潜在危险源时,驾驶员要提前减速,做好应对 突发情况的准备
保持安全车距:驾驶员要时刻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避免急刹车或被追尾。在高速 公路上行驶时,安全车距还应该相应增加
防御性驾驶的实践方法
注意盲区
驾驶员要时刻注意车辆周围的盲 区,在倒车或转弯前要特别留意 盲区内是否有行人或车辆
危险源
防御性驾驶概念、守则、措施及驾驶员需具备的能力

防御性驾驶概念、守则、措施及驾驶员需具备的能力日趋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
交通安全工作影响因素既有车辆设备因素,既有驾驶员本身的驾驶素质与安全技能的因素,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驾驶员本身的驾驶素质与安全技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流行于英、美等国家,现广为世界性所采用,成效显著。
它不是套教人开车的技术,而是一套技巧,系统地令驾驶者在路上面对不同环境,具备判断路上危机的能力,使自己处于一个安全有利位置。
通俗地说,就是将不可能发生的事当作有可能发生,提前预防。
如,我们驾车和坐车时经常性遇到非机动车、五小车辆、行人横过马路于交叉路口抢行,机动车辆超速、强超、强会、超载、疲劳驾驶、占道行驶、违法乱停、交叉路口抢行等行为导致恶性事故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和损失。
二、防御性驾驶的守则1、观望远方: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距离,也就是只能观察到车在3~6 秒后将要行驶到的道路的路况。
在日常的驾驶中应平时多注意培养,将观望距离延长到15秒以上,变道时要保证视野开阔。
2、洞悉四周:行车时每5〜8秒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情况,留意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
注意“盲区”位置,轻度左右摆头观察四轮汽车的死角很多,单靠后视镜判断安全是不够的,还应该轻度摆头用眼睛直接确认安全。
在查看盲区安全时要迅速确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倒车时若察觉到潜在危险,应下车查看,必要时要请人指挥倒车,恶劣天气、夜问驾驶时更要增大横、纵向安全距离。
3、视线灵活:开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避免发呆和专注凝视;不能紧盯同一目标超过2秒;不能被路边景物、车内事物、身体状况、精神状况所分心。
4、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在车群中行驶;提前判断周边人和车的行为,如,变道、刹车等;倒车时要留足够的空间。
行驶中要留足安全的横向、纵向安全距离。
恶劣天气、夜间两车交会时要提前看清行进路线的状况并减速,囚视线不清不能正确判断时更要减速慢行,甚至必要时停车让行。
防御性驾驶知识.doc

防御性驾驶知识一、什么是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随时针对路况、行人及环境与交通有关的迹象进行分析判断更准确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作出预测估计,及时采取避让减速或停车等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做到以下方面:1、要求驾驶员在驾驶时规范操作,尽量不犯错误和少犯错误,确保自己驾驶的车辆不会主动发生交通事故。
2、在别人犯错误时要能够及时发现并宽容合理对待处理,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避让确保不出现被动性的交通事故。
3、通过有效的看、听等感觉预测及认识可能发生的情况而预先采取措施,预防因为别人的失误或环境因素而造成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4、防御性驾驶是预测危险并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和哲学,也是驾驶员的驾驶态度、安全意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
二、防御性驾驶培训教育的目的?1、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安全驾驶的意识、安全驾驶的习惯,不主动造成事故,不被动涉及到事故,目标是安全导向而非责任导向。
2、形成科学、安全的驾驶体系,驾驶员要了解自身的因素,全面观察了解环境及车辆的性能技术状况,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三、防御性驾驶培训教育的目标让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形成良好的安全理念,增强驾驶员防范意识,提高驾驶员行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尽早识别并有意识的抉择准确而又迅速的动作,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四、一般驾驶员分为哪几种类型?1、攻击性:车速快猛,横冲直闯,频繁变道,刹车急而次数多。
攻击性驾驶员动作快、车速快注重操作,但不能全面考虑潜在的危险,使乘客心惊胆怕没有安全感。
2、防御性:车辆稳当,遵章守法,注意力集中,操作平稳有序,车速快慢控制适当,有效抉择避免危险,积累驾驶经验技术,不断提高熟练驾驶技巧,乘客乘车舒服有安全感。
3、平庸性:该走不走、该停不停,行车无规律,顾前不顾后,看左管不了右,乘客安全感不强。
防御性驾驶 预测和远离危险

防御性驾驶预测和远离危险一、防御性驾驶简介防御性驾驶培训最早由哈罗德.史密斯开发,经过快速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已有过半数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采用了防御性驾驶培训。
多数道路上的*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由于操作失误所发生的事故占事故发生的70%.采取防御性驾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驾驶当中发生多种多样的由于操作失误所引发的事故。
二、防御性驾驶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将所有交通参与者都想像成随时可能违规的人,在开车时给自己留下较大的处置意外情况的空间的驾驶方法。
防御性驾驶包括四个过程:(一)辨别:驾驶员必须及时发现行车路线上的任何情况(二)预测:行驶道路所发生的状况(三)决定:采取正确措施(四)动作:对所驾驶车辆操作是否正确三、防御性驾驶的做法(一)了望远方--瞄向驾驶高处。
向前看至少15秒的车程(二)洞悉四周--清晰宽广的画面。
与前车保持4-6秒的车程,每5-8秒观察一次反光镜(三)视线灵活--观察全部区域。
避免盯住某一目标超过2秒。
(四)留有余地--足够的空间。
保持前后左右的空间(五)引人注意--确保他人看见。
用目光与对方司机或行人交流四、防御性驾驶的守则守则一:保持良好车况。
保持良好的车况是安全驾驶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制动系统,转向、灯光信号系统等与车辆安全直接关联的系统要时刻保证处于正常状态。
雨刮、车窗除霜除第装置、后视镜等附件也不能容忍有任何毛病。
安全带、气囊、ABS.EBD.ESP等被动、主动安全装置当然也不例外。
轮胎、悬挂系统也事关安全,需经常检查其状况,如有不良,及时处置。
守则二:了解车辆性能。
要熟悉自己所驾车辆的性能,即使是借车或租车,也应当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试试这车的制动、加速、转向等主要性能,这对于处置紧急情况相当重要。
不同型号的车辆在性能方面可能藏然不同,例如你驾驶一辆重心低,而且轮距宽的轿车可能能从容地高速变线躲避障碍,但是如果你驾驶一辆重心很高的越野车则可能就会出现侧超的危险,也许此时急刹车才是避开障碍的更好办法。
客运驾驶员防御性驾驶的概念和重要性

03
防御性驾驶技是一种驾驶理念和技巧,它强调驾驶员在行车过程 中应始终保持警惕,预测并应对潜在的交通危险。对于客运驾 驶员来说,掌握防御性驾驶技巧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肩负着乘 客的安全责任。通过运用防御性驾驶,客运驾驶员可以降低事 故风险,确保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
提升驾驶员职业素养
责任感增强
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对乘客和自身安全负责 ,从而增强驾驶员的职业责任感。
提高驾驶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防御性驾驶技巧,驾驶员能够提升自己的驾驶技能 ,更加熟练、准确地应对各种道路和交通状况。
优质服务
驾驶员作为客运服务的重要一环,通过防御性驾驶确保乘客安全和舒 适,有助于提升整体客运服务质量,展示驾驶员的职业素养。
防御性驾驶的原理
安全意识
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始终保持 高度的安全意识,时刻关注道路 环境和周边交通参与者的动态。
守法遵规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 如限速、超车、变道等规定,避
免产生违法行为和交通冲突。
风险评估
驾驶员需要对道路和交通情况进 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因 素,如不良天气、道路障碍、其
他驾驶员的异常行为等。
防御性驾驶的应用范围
01
城市道路驾驶
在城市道路上,客运驾驶员需要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多样的交通参与
者,防御性驾驶有助于提前发现和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02
高速公路驾驶
高速公路行车速度较快,事故风险相应增加。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保
持安全车距、合理控制车速,并时刻注意前方和后方的交通状况。
稳定行驶
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始终保持稳定 的车速和车距,降低发生碰撞和追尾 事故的风险,进一步保障乘客安全。
防御性驾驶

63
超车
不宜超车的路况
警告标志, 路口, 弯道, 视野有障碍的 路段
不宜超车的时机
前方车突然减速时
超车
冒险行为
超车的步骤
1. 2. 3. 4. 5. 6.
防御性驾驶培训
中德安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谢晓奇
1
目录
一、防御性驾驶的定义 二、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
2
一、防御性驾驶的定义
它是预测危险,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
也是一种哲学思想。
3
4
知识改变命运!
态度决定一切!
安全源自遵守规则
德国人因为遵守规则成为世界上唯一道路不限速 的国家。深入的理解规则,才能改变态度!有两个德 国的故事(道路等级和钓鱼):
制动
51
二、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
4.留有余地 (5)观察你的前后左右360度全范围 • 夜间行车时要观察灯光以外的地方; • 要使自己视野更宽广,争取得到足够的信息; • 你能预见其他物体的移动, 有时间给自己反应。
52
二、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
5.引人注意 ——要注意到别人,也要让别人注意到你!
53
77
Thanks!
78
68
二、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
8.有备无患 ——永远不让自己措手不及,有条不紊,始终如一。
69
二、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
8.有备无患 (2)调整跟车距离
70
二、八大防御性驾驶技巧
8.有备无患 (3)避免并排行驶和视觉盲点,留有逃生通道
71
防御性驾驶技术

防御性驾驶技术一、防御性驾驶概念什么是防御性驾驶呢?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准确的“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而引发的危险,并能及时地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即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防御性驾驶背景知识介绍在国外:1952年,防御性驾驶培训最早由美国人哈罗德·史密斯开发,经过快速的发展,已有过半数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采用了防御性驾驶培训。
如:联邦快递,埃克森美孚,强生等全球著名企业。
他们的司机在上岗前都要经过防御性驾驶培训和评估,并且每隔三年还要做一次加强的培训。
在中国大陆:防御性驾驶是个“舶来品”,有一个从“引进”到“接受”,再到“推广”的过程,一般认为起源于本世纪初。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无论你在哪里驾驶,也无论你驾驶何种车辆,这些因素都将永远存在。
当驾驶员掌握了如何有效、及时地观察、预测和行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理念时,就可以防止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中发生交通事故。
二、防御性驾驶核心理念安全第一:一切行动以生命健康安全为核心目标,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主动引发事故,不被动卷入事故,实现零事故。
预见风险:在开车过程中,公路上随时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这就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性,对道路、车辆、行人等诸多情况随时做出判断,提前做好风险预见,实施避险措施。
提前应对:提前检查车辆,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预防、准备,避免紧急情况的出现。
文明行车: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攻击性驾驶行为,追寻行人先行,友好对待其他交通参与者。
三、防御性驾驶技术道路运输驾驶员在每天的驾驶过程中,要进行成千上万次操作,每一次驾驶操作时间虽然只有几秒,但却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驾驶员进行的每一个操作都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观察与感知、分析判断、决策、采取行动。
观察与感知所谓观察与感知能力,即驾驶员通过感知器官对外部客观事物的要素及特性在头脑中所做出的反映,是人的察、感觉系统对事物做出的综合判断。
防御性驾驶知识

防御性驾驶知识一、什么是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随时针对路况、行人及环境与交通有关的迹象进行分析判断更准确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作出预测估计,及时采取避让减速或停车等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做到以下方面:1、要求驾驶员在驾驶时规范操作,尽量不犯错误和少犯错误,确保自己驾驶的车辆不会主动发生交通事故。
2、在别人犯错误时要能够及时发现并宽容合理对待处理,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避让确保不出现被动性的交通事故。
3、通过有效的看、听等感觉预测及认识可能发生的情况而预先采取措施,预防因为别人的失误或环境因素而造成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
4、防御性驾驶是预测危险并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和哲学,也是驾驶员的驾驶态度、安全意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
二、防御性驾驶培训教育的目的?1、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安全驾驶的意识、安全驾驶的习惯,不主动造成事故,不被动涉及到事故,目标是安全导向而非责任导向。
2、形成科学、安全的驾驶体系,驾驶员要了解自身的因素,全面观察了解环境及车辆的性能技术状况,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三、防御性驾驶培训教育的目标让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形成良好的安全理念,增强驾驶员防范意识,提高驾驶员行车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尽早识别并有意识的抉择准确而又迅速的动作,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四、一般驾驶员分为哪几种类型?1、攻击性:车速快猛,横冲直闯,频繁变道,刹车急而次数多。
攻击性驾驶员动作快、车速快注重操作,但不能全面考虑潜在的危险,使乘客心惊胆怕没有安全感。
2、防御性:车辆稳当,遵章守法,注意力集中,操作平稳有序,车速快慢控制适当,有效抉择避免危险,积累驾驶经验技术,不断提高熟练驾驶技巧,乘客乘车舒服有安全感。
3、平庸性:该走不走、该停不停,行车无规律,顾前不顾后,看左管不了右,乘客安全感不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御性驾驶概述在开始讲防御性驾驶之前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1914年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总共3000多万人伤亡。
1939年到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在9000万左右,这个伤亡数据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我们身边还有比战争更可怕的事情--公路上永不停息的战争,自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同时,奔驰的另一位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到目前为止的不完全统计,汽车每年造成120万左右的人亡,5000万左右的人伤。
而且这个数据在以秒为单位的速度恐怖的增长中,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单拿我国来举例,平均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
那么造成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事故是否可以避免呢?作为驾驶人、车勤分队领导和车管助理,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呢?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防御性驾驶,它是预测危险,认知危险源,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不是改善基本开车技术的方法而是改善一些影响驾驶安全的人类习惯行为。
防御性驾驶的定义为: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针对道路情况、交通状况、周围环境以及气象条件进行主动观察、分析、判断,准确预见其他车辆、行人、不良气候或路况可能引发的危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因本人因素主动引发或其他因素被动卷入的交通事故。
简单来说,防御性驾驶就是将所有参与交通的因素都想象成随时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简单来说,防御性驾驶就是将所有参与交通的因素都想象成随时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在行车前和行车过程中要采取防范措施,避免这些因素触发事故的驾驶方法。
防御性驾驶是一种预见性的驾驶,要求驾驶员能对各种潜在危险和危及生命的驾驶状况做好应急准备,做出正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它能确保自己不发生事故,也不让事故找上你!防御性驾驶包含以下四个过程辨别、预测、决定和动作。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简单地了解下防御性驾驶。
范例1. 当你超越一辆停靠在路边的公共汽车时,你要想到公共汽车前面很有可能会窜出刚下车的乘客,因此采用拉大与公共汽车的横向距离、降低车速、鸣喇叭等防范措施。
范例2.看见一辆尾随自己的汽车在自己车内后视镜中消失,又未在左后视镜中出现时,你要警惕他正从右边超车,此时需保持在自己车道行驶,不要盲目靠右。
另外还有有好多事故属于事故双方互相猜错了对方的动作而导致的,比如在狭窄的道路上两辆车相向而行,面对面时,两车驾驶员都认为对方会主动避让,结果两车都没避让最终撞到一起的情况;此时,如果有一个驾驶员果断地停车避让,另外一辆车的判断也就不会错了,问题就解决了。
果断不光只是要果断加速、果断超车,也要果断停车、果断避让……第一节人、车、环境的关系车辆是由人驾驶,通过一系列操作行驶于道路上的,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驾驶员眼睛、耳朵了解外界状况后,再经由加速踏板、制动踏板与转向盘等人车接口采取必要的控制动作而改变车辆行驶状态,三者互动会产生令人满意的驾驶结果,也可能产生令人惋惜痛心的交通事故。
人、车、环境的关系可以用这张图简单的概括,驾驶员通过目视、耳听来认知、判断情况。
通过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盒转向盘、灯光开关等部件操作汽车,这样一个过程所能导致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种就是达到我们满意的驾驶效果,比如超车成功、安全会车、成功避险等等,而另一种结果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就是出现了交通事故,不管是自身的交通事故还是与其他驾驶者发生的交通试过,或者是我们被他人的交通事故波及到。
车辆、道路设计虽说是影响安全的一个层面,但若驾驶员欠缺安全认知或做出不正确的操作,就算是设计得再先进、再安全的车辆,也无法避免驾驶员因错误认知、动作导致意外。
也就是说,在行车的交通环境中,驾驶员不做出不适合(危险)的动作是确保行车安全的第一步。
车辆配备的任何安全装置(主动的和被动的)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管它是如何先进。
要想确保行车安全,最关键的主动安全装置是:我们的大脑在指挥手脚操控车辆的时候,是否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我们能够始终遵守交通法规,保持防御性驾驶,那么就拥有了更多的安全。
戴安娜王妃之死虽然外界各种说法扑朔迷离,我们现在只单纯来分析这起交通事故,就能更好的理解车和人的关系。
当时这辆车应该是奔驰S级,是改装过的。
当时媒体报道后轮已经不能转动了。
这辆车应该是后驱车,在撞击之后传动轴已经扭曲变形了,而且整个后桥前移卡到了叶子板上,所以导致了这个轮胎不能再旋转了。
这么大的一个撞击力度戴安娜王妃死了她的保镖好事植物人。
那么大家想一下,就这么一辆改装过的奔驰S级的车,撞成这样,它当时撞击隧道墙壁的速度有多快?实际只有90多公里每小时。
当180的时候车应该只剩后备箱了。
车上的司机也是喝了一些酒的,在隧道中躲避其他车辆的时候装上了隧道墙壁。
所以说,不管你的车配有什么安全装置如,ABS ESP EBD ACC BSD胎压监控倒车影像自动感应大灯保险杠安全气囊安全带无缝焊接车身侧窗气帘等等等等,当时速超过60公里造成撞击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车就跟它一样,是个鸡蛋。
在人、车、环境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驾驶人。
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先不一一追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事故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避免的。
这样的事故意味着什么?只有1名司机死亡?一个孩子没有了父亲?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第二节防御性驾驶的目的及核心理念防御性驾驶是预测危险、进而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及驾驶哲学。
对于人、车密度极度拥挤的国内交通而言,防御性驾驶理念和方法的导入,除了可以帮助驾驶员免除本身引起的危险外,还可以远离因其他交通参与者引起危险而导致的事故。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防御性驾驶知识,其目的如这张图所示。
防御性驾驶的核心理念是预防,真谛是礼让,它将“要我这样做”上升为“我要这样做”,是将观察环境、预测险情、提前预防、正确决策、果断操作等进行科学运用的安全驾驶体系,是对现行交通法规的全面诠释和拓展。
无论你驾驶的是何种车辆,即使是一辆摩托车,潜在的风险也是永远存在的。
学习防御性驾驶可以通过灌输驾驶员正确的安全理念,使驾驶员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降低卷入交通事故的概率;降低油耗及车辆日常维修费用;减少保险索赔,降低保费支出;减少驾驶带来的焦虑和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车辆利用率等等。
第三节防御性驾驶技术防御性驾驶强调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要遵守八守则。
放眼远方、洞悉四周、实现灵活、留有余地、引人注意、众醉独醒、轻车熟路和有备无患。
我们先来看放眼远方。
坐得“高”未必看得“远”,看得“高”才能看得“多”。
通常驾驶员只有 3 ~ 6s 的观望距离,防御性驾驶要求你延伸观望距离达到15s 以上(视力引导时间≥ 15s)。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获取行车信息尤为关键。
如果你看不到 15s 以后车将到达的地方,说明你应当放慢车速了。
视力引导时间为 15s,这非常有必要。
也就是要让你的眼睛往前看至少 15s 的距离:50km/h 车速时,你必须能看到前 1 个或 1 个半路口;80km/h 车速时,你必须能看到前两个以上路口。
可能的话,将视距延伸至 30s,这样你能看远 3 个路口,或者约 800m 的前方距离,千万不要让近距离目标分散注意力。
这样做的好处有:一则,能预见下一步会发生的事以及警惕可能发生的危险;二则,你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应,采取防范措施。
同时,你反而会比较轻松,你的车辆会节省成本,你也会更安全。
具体要求:(1)视力引导时间至少 15s,若有可能30s。
(2)接近路口信号灯时,合理调整车速,以不停车最佳。
(3)注意车载重量、净高与前方悬挂物体高度的关系。
(4)夜间行车时,要观察前照灯覆盖以外的区域。
第二个守则洞悉四周为什么要使自己视野更宽广呢?(1)确保你能获取足够的信息。
(2)你能预见其他物体的动作。
(3)给自己预留作出反应的时间。
(4)如果你跟前车太近,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你将措手不及。
(5)如果你保持适当的距离,你就能轻松地按自己的意愿去驾驶。
如有必要,驾驶员须不断改变车辆位置以增大视野,应当每隔 5 ~ 8s 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的情况,留意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的车况都要留意,只有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才好应变,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至少4s的跟车距离。
我们来看这几个例子。
这辆小型客车在经过公交车的时候没有能洞悉左前方的情况,没有提前减速,所幸的是这辆小型客车速度不快。
这个例子是在高速公路出口的位置,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视角是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如果你是这辆车的驾驶员你会怎么处理?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大家认为这张图片里面哪辆车的处境比较危险?第三个守则视线灵活如果你使用了前面两把钥匙,你就能够看到前后左右,但这还远远不够。
保持眼睛移动至关重要。
人的视觉能力分为边缘视觉和中心视觉两种。
边缘视觉很宽广,可高达180°。
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可以用边缘视觉来感觉物体或现象的存在,即预警系统:再用中心视觉来辨别是否有危险,即辨别系统。
中心视觉非常狭窄,只有3°,可用来辨明物体的特征。
长时间使用中心视觉凝视某一物体,人会产生“凝视”或“盲视”状态,从而失去边缘视觉。
这是非常危险的!具体要求:(1)总是不停地东看西看。
避免发呆凝视和专注凝视。
比如在红绿灯路口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红绿灯的读秒,也不要低头玩手机。
(2)用中心视线扫描以获得较宽的视野。
(3)快速浏览你能看到的所有的物体。
(4)不要看某一种物体超过 2s。
(5)当你要经过路口时,不停地看的同时别忘了观察后视镜。
同时开车的时候也要避免分心。
第四个守则留有余地前面三守则旨在培养驾驶员看远看宽的好习惯。
这第四把钥匙能让驾驶员远离麻烦。
紧急情况发生时,你的周围要足够安全,现实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驾驶员经常让自己钻在“笼子”里或者尽管有空间,但驾驶员不知道在哪及有多大。
当然,要营造足够的空间是非常难的,这要求我们做到:避免在车群中行驶、保持四周合适空间、预估他人的行为、容忍礼让其他车辆及行人。
(1)前方:确保 15s 视力引导时间和 4s 跟车距离。
(2)左右:适当调整车速、车道,避免“凑堆”。
(3)后方:礼让后方的车辆超车。
(4)路口停车时,如果处于第一位,应当距停车线半车距离;处于中间或后面位置时,离前车一车距离。
当绿灯亮起启动车辆时,最好比其他车辆慢 2s。
首先要避免在车群中行驶,尤其当你驾驶一辆小型客车的时候尽量避免夹在两个大车中间行驶。
要确定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留好逃生路线。
在两个大车中间行驶,一旦有任何情况,前方大车紧急刹车,你接收刀信息也紧急刹车,也许你能保证不追尾,但是你们保证后面的大车刹车性能跟你一样好?万一你被追尾,这可比你追尾别人危险的多,尤其后面还是辆大车,对着你的车屁股亲密的来一下,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