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

《苏州平江路城市分析》城市设计论文桂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论文“梦里水乡,再续前生”——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分析【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大众的重视,同时它们也是见证城市变迁的“空间化石”。

苏州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但是如何进行更新开发改造则成为了重中之重。

而平江路采取以居住为主,商业旅游为辅的“稳静态”更新改造模式成为了全国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争相模仿的对象。

正确处理好居住、商业和旅游三者的关系,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在价值得以延续的关键。

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形态本身要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得到极大的关注。

【关键词】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稳静态;更新改造1研究背景苏州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集中体现古城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区域,成为了古城保护的重中之重。

除物质因素的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外,历史文化街区还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城市生活中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是“活”的历史地段。

当前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模式基本上是以保护、延续、展示其独特的风貌和特色为指导思想来实现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

文化、商业和旅游成为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三大主要手段,这样的开发模式必然会对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为主、以商业休闲为辅的原始形态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形态作为最主要、最基本的“原生态”之一,对于整个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和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开发更新过程中,居住形态的变化对开发效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正是因为平江路对居住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人本身的情感方面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稳静态”更新模式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分析价值。

平江路历史风貌2历史形态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是苏州一条历史攸久的经典水巷。

早在南宋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

调研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汇报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调研的成果——苏州历史文化街区文商旅调研。

这次调研可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发现了好多有趣的地方呢!
我们来到了平江路。

这里可是苏州的一条老街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走在这条街上,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气息。

路边的小店琳琅满目,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也有卖美食的。

我们尝了一些当地的小吃,味道真是棒极了!而且价格也很亲民哦。

不过要小心人多的地方,有时候会有点挤。

接下来,我们去了拙政园。

这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园林,也是苏州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有清澈的湖水、古色古香的建筑、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我们还在园里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不过要注意保护环境哦,不要
乱扔垃圾。

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

这里是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好地方。

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州的发展历程。

当然啦,还有很多有趣的展品等着我们去发现。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地方哦!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还亲身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希望大家有机会也能来苏州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美丽与魅力!。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

平江路店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平江路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条历史文化名街,被誉为“一街十景”。

这条街道两旁有众多的商铺,包括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纪念品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平江路上的店铺情况,本次调研对该地区的商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了店铺种类、商品价格、消费者群体、店铺评分等问题,并亲自前往平江路实地进行观察和记录。

3. 调研结果3.1 商铺种类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统计了平江路上各种类型的店铺。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问卷结果,平江路上的店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特色小吃店:涵盖了苏州本地特色小吃,如苏式月饼、鸭血粉丝汤等。

- 手工艺品店:出售一些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和纪念品,如刺绣、剪纸等。

- 茶馆:提供各种茶叶品味和茶具的销售服务。

- 服装饰品店:销售一些时尚服装和饰品。

- 老字号:有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店铺,如陶瓷店、药店等。

3.2 商品价格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平江路上的商品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是平江路地理位置独特,游客众多,商铺租金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店铺的零售价格也会随之提高。

3.3 消费者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平江路上的消费者主要来自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其中,年轻人购买时更加注重潮流和时尚,中老年人则更关注商品的实用价值和品质。

3.4 店铺评分我们根据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为平江路上的店铺进行了评分。

评分综合考虑了店铺的服务态度、商品品质、价格合理性等因素。

根据评分结果,我们选取了评分较高的三家店铺进行了推荐。

- A店:该店铺为一家老字号陶瓷店,经营了几十年的陶瓷工艺品,产品质量可靠,店主热情好客。

- B店:这家小吃店提供了正宗的苏式月饼和红糖糕点,食材新鲜,口味独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 C店:这家茶馆提供了各种茶叶品味和茶具的销售服务,茶叶品质上乘,店内环境舒适,是品茶休闲的好去处。

平江路调研分析

平江路调研分析

平江路 水巷 商业街 原型
平江路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

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全长1606米。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

风格疏朗淡雅。

苏州宋元时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800多年前南宋《平江图》上,平江路是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

经历史文化街巷保护改造,现在的平江路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商业街。

一、水岸关系
1、建筑——街道——河道
多层次的铺地将较宽的街道限定出不同层次:
绿化(休憩)——慢行停留——主街——慢行停留——店前区
2、街道——建筑——河道
二、线性空间
沿街界面连贯,多有小超市、饮食摊或中低定位的小店。

稍微的退进形成店前区,多为露天茶座和餐饮,消费档次不一。

建筑间距离拉开成为小巷,气氛立刻由闹转静。

里面有很多小旅馆,过渡商业街和本地居民的生活区。

间隙中的美景,里外隔巷相望。

里面感觉大隐于市,世外高人。

三、空间节点
沿河一侧的小型空地,是适宜人们三两聊天的休憩场所。

尺度较大的广场有大量的种植,与对岸产生视线交流,适宜小群体在户外吃饭喝咖啡。

观光游船码头,白天接待大量游客,位于街口,位置和外形易于识别。

拱桥衔接两岸处产生缓冲空间,适当结合亲水景观,可达性与亲水性提高了周边商业的品质。

四、不足之处…
1、沿河东侧商业发达,但西侧商业零散。

两岸连系需要加强。

东岸河道西岸
2、河边沿街面商业发达,小巷方向人烟稀少。

街区纵深方向发展不足。

沿街巷口
巷内。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

平江路改造再利用分析平江路现状分析经过对苏州平江路为期一天的考察及搜集资料,我对平江路的改造和再利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有一些具体的分析与看法。

最近这些年,因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城市传统民居今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古城千百年来幸存下的传统民居正遭受着所谓的旧城改造带来的建设性破坏.。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人们不惜破坏掉传统民居来提高居住水平。

但这样却使我们失去了一些历史上的瑰宝,也会逐渐忘却先人们的思想结晶。

苏州也不例外,先前进行了很多改造,导致原来古色古香的古城变得十分的商业化,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对于现在唯一的水韵古街平江路的保护与改造,这使得我们今天仍能欣赏到河路并行的格局,小桥流水的美景·····现在我就具体谈谈平江路的改造与再利用。

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改造项目整体启动之前, 街区的衰败程度已相当严重。

由于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条件及方式的追求, 带有阴暗潮湿等先天不足的传统民居无疑无法满足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 以致于最终留守在传统民居中的往往以中老年人居多,这样虽然保护了民居但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才决定开始做改造。

但是苏州平江路就像是一副另类的“双面绣”:一面是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一面是破旧、狭窄、拥挤、落后的状况,我们得权衡好其中的关系。

实际上政府是站在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了一些保护。

政府没有只把平江路当作文物来保护,而是保护了它有用的合理的部分,同时更新了它的一些不符合现在生活需要的部分。

比如说居住环境差,政府就着力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对房子进行了认真的整修,是采用了很独特的“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简言之就是整旧如旧,让平江路不是没用的老古董,而是在保存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有个新兴的发展,这一点很是令人赞同。

具体一点说,在房屋的外观上,政府对已经变形难用的门进行了全面的更换,以满足现代建筑门窗的节能与密闭要求;再通过重新粉刷墙体, 修复原有屋顶形式与屋面构造, 修复屋面小青瓦等措施, 基本恢复了建筑原有的外观与风貌。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我们小组选的课题“各地保护传统文化的举措及成果调查”,我们立足“就近、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调查了‘平江路’到‘忠王府’这一段。

平江路作为苏州古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气息浓重,是苏州传统的代表,但是随着苏州城市化快速的发展,难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如何处理好本地区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2003年开始,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平江路风貌与环境整治工程。

总长1700米的平江路,纳入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的约1090米,共有475户人家先后搬离平江路历史街区,动迁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平江路民居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通过修缮民居继续发挥它原有居住作用,并且通过改造使其更适合现实的使用;二是充分利用平江区浓重的历史氛围发展旅游业,不仅带动本区的经济的发展同时避免了原有建筑的的破坏。

通过将沿路的房屋改造成商业店面,既利于保护了旧民居又利于平江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平江路已经成为苏州著名的的旅游景点,为苏州传统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作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的保护措施就很复杂了,大体归类为以下类:周边环境的整修、古树的保护、古建筑的保护、名胜的复原与优化。

作为世界闻名的名胜,拙政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正是因为如此,拙政园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而通过保护拙政园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又利于拙政园的保护。

忠王府的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修缮本身,二是建设新馆。

忠王府本是作为苏州博物馆使用,随着新馆的建成,忠王府作为博物馆的功能下降,但正是如此才使得忠王府得到更好的保护,既满足苏州对于博物馆的功能要求,又不使展品掩盖忠王府自身的魅力,可以说十分成功。

除以上措施以外,苏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和国家多次立法保护苏州古城,并且给予其他大量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所在地苏州人民政府,坚持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以及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将保护工作纳入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并安排专项保护经费。

平江路实习调研

平江路实习调研

资源评价实习报告2014年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习地点苏州·莫干山·溧阳目录一、平江历史街区的调研地区基本情况介绍-----------------3二、调研结果(用数据说明)------------------------------------4 1)地理位置2)历史背景3)旅游价值4)商业价值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5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感想----------------------------5 附件平江特色历史街区旅游资源及旅游吸引力问卷截图-----8一、平江历史街区的调研地区基本情况介绍1)地理位置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临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座—藕园,文化保护单位9处,控保建筑43处,以及为数众多的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至今还保留着古城墙遗址。

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曾生活于此,至今,区域内的居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2)历史背景平江,原为苏州府名。

据历史载: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赦升苏州为平江府,平江之名自此始。

元至元十二年(1276),以苏州为平江路治所。

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后,改设苏州府。

在二百五十多年中,苏州城作为平江府、路所辖若干县的统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称。

街名平江路即源于此。

3)旅游价值大家都说苏州是江南水乡,你去如周庄和同里,你会发现那里如此的喧闹,一点也不像水的安静,最近才发现苏州最美的地方,就是平江路历史街区,很有江南水乡的韵味。

小桥流水人家,你还可以选择乘摇橹船,那里给人的感觉就是宁静祥和。

寻踪掠影团队日志 7月1日

寻踪掠影团队日志 7月1日

走进平江,走向民居
炎炎夏日,顶着骄阳,我们寻踪掠影团队7点准时在东门口集合,拉开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

此次社会实践的首站是平江路,平江路是苏州历史文化名街,有着众多极具苏州传统特色的民居。

今天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有关民居的调查,通过向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和询问等方式来了解民居情况。

平江路是苏州古民居保护比较完好的一处文化遗址,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古色古香的气息和当地淳朴的民风。

在做问卷调查过程中尽管会遇到部分居民不愿配合或不识字等困难,但我们还是一一努力克服了。

整个上午我们忍受着烈日的炙烤,可以说是挥汗如雨,但付出的汗水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回报。

我们一共做了近200份的问卷,拍了好多真实反映当地民居情况的有力照片。

与此同时,通过居民的对话了解到一些富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好几对情侣在这充满古典韵味的江南古镇拍摄婚纱照,让我们一饱眼福,也给此次调查添加了几许情趣。

中午11点30 左右,我们乘车去石路吃了午饭。

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来到山塘街继续我们的民居调查之旅。

下午相对于上午来说比较有趣,在走访过程中我们顺便观赏了许多景点。

下午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各自对应的甲骨文写法,很是形象生动。

由于天气过于炎热,为了防止中暑,下午3点左右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乘着公交车返回学校。

总的来说,尽管阳光强烈得仿佛是烈焰将我们吞噬,但今天的结果还是挺令人满意的,总体效果较好,可以说“首战告捷”,所以流再多的汗也值了。

今晚大家会好好休息,调整好心态,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天,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平江路的调研报告
一、摘要
本次调研利用周末时间,对平江路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周边交通,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及各店铺分布和特色。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要初步了解苏州地区的基本特色,文化氛围,及古街的商业模式,以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二、关键词
历史文化,周边交通,地理位置,店铺分布、特色。

三、调研正文
1、历史文化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

其河名为平江河。

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

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2、周边交通
紧邻苏州博物馆、拙政园。

可步行约10分钟即到。

拙政园可乘游1、游2、游5线,202路(原2路)、313路(原3路)、923路(原23路)、529路(原29路)、40路、78路拙政园站下。

3、地理位置
平江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隅观前街东区。

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较早出现了1834年的《吴门表隐》中,说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华阳桥南一,奚家桥南一,苑桥北一”,很详尽。

平江路是沿河的路,这条路我去走的时候,看看地图,全长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长,两侧的横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狮子寺巷、传芳巷、东花桥巷、曹胡徐巷、大新桥巷、卫道观前、中张家巷、大儒巷、萧家巷、钮家巷、悬桥巷等等。

3、店铺分布及特色
1. 稻驿亭
地址:苏州平江区平江路151号推荐理由:藏在巷子里面的卖红豆沙小铺,感觉就像以前那种挑着担子穿街走巷,有人要的话就放下盛一碗给你的那种小摊。

红豆沙很细腻,绵绵的口感,淡淡的甜,很窝心。


子应该就是外面买来的成品,有点粉,不过很糯,配上红豆沙很赞。

2. 明堂咖啡馆
地址:苏州平江区平江路23号(近干将路) 推荐理由:由旧宅改造而成,路过时不曾留意,进去后却别有洞天。

几根红柱子圈起中间的吧台,上方是很大的玻璃缸,透过流水依稀可见蓝天。

座位设置巧妙,靠
窗位能欣赏古旧的石板路,体验旧时苏州的感觉;天井位能观摩写满历史的斑驳墙面,猜想庭院深处的故事。


情此景,任何东西送进嘴里,都很有味道。

• 3. 姑苏特色小吃店
地址:苏州平江区大儒巷(近平江路) 推荐理由:以前应该没怎么吃过蟹壳黄,这次吃了热热的觉得很美味。

吃多了北京厚厚的火烧吃到脆薄的酥饼和甜甜的芝麻馅很感动啊,没想到评价那么高,感觉就是普通的
老店啊,在平江路这种地方还能找到价格那么正常的不容易。

四、个人感想
周日,天空又飘起了小雨,这样的天气确实不是个逛街的好天气,可是却带来了另一番感觉。

我们小组一行六人,从校东门乘坐313公交,52分钟的路程让原本高兴地心情变得略带
厌倦,但看到平江路那原汁原味的江南小街
的建筑后,心情又不觉得好了起来。

来了苏州这么久,以为梦中那种水乡天堂的
地方原来真的只是梦,因为着实没有见过,
我非唯心。

但如今看来我错了,而且错得很
彻底,几个人在细雨绵绵中,撑着伞在街道,
在桥上漫步,画面如诗如画。

不觉想起周杰
伦《雨下一整晚》的一句歌词“你撑把小纸
伞,叹姻缘太婉转、、、”,烟雨中的江南,让
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她也有有着江南的桥,江南的水,江南的桥,而恰是少了江南的烟雨蒙蒙,少了江南的人文特点。

若是把烟雨中的江南比作含蓄婉转的姑娘话,那我的家乡定是粗犷豪迈的山野大汉,家乡太粗犷了些。

我前些日子发了一段微博,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夏天是最早的
秋天,而冬天却是最后的秋天。

一朋友评论道,是没有秋天吧。

确实,江南是没有秋天的吧,树叶还未凋零,节气却已悄然过
了小雪,刚巧天空的小雨让我在这已是冬天的秋天里,领略了
苏州的情调。

五、小组成员
葛志忠张守强于吉祥熊媛张婷顾祥晟
六、参考
百度百科
葛志忠
2012年11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