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电力系统的概念
电力系统概述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将电能传输到用户终端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定义、组成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设施和用户终端组成的一套供电网络。
其主要功能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变电和配电过程分配到用户终端,以满足各种用电需求。
二、电力系统的组成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点,主要通过燃煤、水力、核能、风力等方式转换其他形式的能源为电能,并输入到电力系统中。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通过变电站进行升压、降压和分配,然后经由输电线路传输到各个地区的变电站。
3. 变电系统:变电系统起到升压、降压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将输电线路输入的高压电能逐级降压,然后通过配电线路分配到用户终端。
4.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变电站输送过来的低压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终端,通过配电线路和变压器实现对电能的进一步调整和分配。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1. 并联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多个发电厂以及输电、变电和配电设备可以进行并联运行。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供电容量的增加、设备备份和网络可靠性的提高。
2. 平衡运行:电力系统需要保持供需平衡,发电厂实时调整发电量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通过自动化监控和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
3. 运行调度: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进行统一的调度和控制,通过对发电厂和输变电设备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4. 保障措施: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设置各种保障措施,如备用电源、事故应急预案和设备检修计划等,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保障用户的供电需求。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供电网络,由发电厂、输电、变电和配电设施以及用户终端组成。
通过并联运行、平衡运行、运行调度和保障措施来保证电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
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基础。
(完整版)电力系统知识介绍

原理图一、电力系统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电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二次能源,它方便、经济地从蕴藏于自然界中的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水力、风能等)转换而来,并且可以转换为其他能量供人们使用。
电能是由发电厂生产的,大容量发电厂往往建在燃料、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而用户往往远离发电厂需要建设较长的输电线路进行输电,建设升压和降压变电所进行变电,通过配电线路向各类用户供电。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连接成的统一整体。
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庞杂的系统工程之一电力网-由输电、变电、配电所组成的部分。
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的输电线路。
它的任务就是把远处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同是还联系区域电力网行程跨省、跨地区的大电力系统,如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和南方电网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动力网-在电力系统的基础上,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和水力发电厂的水库、水轮机以及核动力发电厂的反应堆等)包含在内的系统2、电力系统组成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升压及降压变电设备、电力网及电能用户(用电设备)组成的系统统称为电力系统。
(1)发电厂:生产电能。
(2)电力网: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
输电网:以高压甚至超高压电将发电厂、变电所或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输电网络,所以又称为电力网中的主网架。
配电网:直接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网络。
它的作用是将电能分配给各类不同的用户,变换电压、传送电能。
电力网按电压等级分类:低压网:电压等级在1kV以下;中压网:1~35kV;高压网:高于35kV、低于330kV;超高压网:低于750kV;特高压网:1000kV及以上。
(3)用电设备:消耗电能。
二、大型电力系统的优点:1、提高供电可靠性;2、减少系统的备用容量;3、降低系统的高峰负荷;4、提高供电质量;5、便于利用大型动力资源三、电力生产的特点:1、同时性,电能不能大量存储,各环节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过渡过程非常迅速,瞬间生产的电力必须等于瞬间取用的电力,所以电力生产的发电输电、配电到用户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2、集中性,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无论多少发电厂、供电公司、电网必须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组织纪律,职业品德都有严格的要求;3、适用性,电力行的的服务对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所有人群,电能质量,电价水平与广大电力用户的利益密切相关。
电力系统的概念

电力系统的概念:由发电机,输配电线路,变配电所以及各种用户用电设备连接起来所够成的整体电网的概念:由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变配电所构成的网络电力系统的作用:1.减少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2.装设大型机组。
3.充分利用动力资源。
4.提高供电可靠性。
5.提高电能质量。
6提高运行经济性。
特点:电能不能大量存储,电磁变化迅速,紧密联系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动态,暂态稳定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微小扰动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有运行状态,暂态稳定:受到大的扰动后经历一个短暂的暂态过程从原来的运行状态过渡到新的稳定运行的能力。
动态稳定: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大扰动后在较长的动态过程中不失步由衰减的同步振荡过程过渡到稳态运行的能力。
电能的质量指标:频率,电压,波形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满足供电可靠性,满足电能质量,运行的经济性常用的电压等级: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最高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水电站在电力系统的作用:调频,调相,调峰,以及事故备用调向电力系统的方式:直接接地,不接地和经消线圈接地方式。
电力网:作用配电网 220kv以下输电网 200kv以上。
电压:地方电力网35kv 区域电力网110kv—220kv 超高压电力网 330kv 以上。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1.有备用 2.无备用短路的含义:相与相,相与地之间不正常的接触。
短路的分类:1.对称短路2.不对称短路a.三相短路b.两相短路c.单向短路d.两相接地。
短路计算的假定条件:1,所有发电机电势的相位及大小均相同,2不计负荷电流的影响3不计变压器励磁电流4不计磁路保护5系统中所有元件只计入电抗6短路为金属性短路冲击电流:周期分量为负的最大值而非周期分量则为正的最大值使合成短路电流从零开始,迅速增大,在t=0.01s是出现一个最大的短路全电流瞬时值发热状态:1长期发热2短时发热短时发热的特点:导体中流过的是短路电流,数值大,但维持的时间很短,来不及散热。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它由电力设备,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络等组成。
这个网络被设计用来满足人类对电能的不断需求,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是指用于发电、输电、配电和使用电能的一整套设施、设备和管理机构。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至用户,以便满足用户所需的各种电力需求。
电力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1. 发电部分:发电部分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形式的发电厂,如火力、水力、核能等。
发电厂是将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设备。
2. 输电部分:输电部分是指用来输送电能的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设施。
它负责将发电厂所产生的电能从中心节点输送到繁忙的城市或工业区等。
3. 配电部分:配电部分是将电能分配到各个客户终端的设施,如住宅、办公楼、商店和工厂等。
它们使用的电力会比较低压,通常都是三相四线配电网络。
二、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1. 复杂性: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和子系统,例如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络等。
因此,电力系统需要一个高度协调和管理来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
2. 可靠性:电力系统必须始终对各种故障保持敏感,并能够以最短时间内响应相应的故障。
为了确保可靠性,电力系统部署了各种保护装置和后备系统,如备用变压器、电池组、发电机和其他电力设备。
3. 负载均衡:电力系统必须在各个部分之间实现均衡负载,以确保每个区域的电力需求平衡,并防止过载和电力损失。
均衡负载对最终用户的稳定供电至关重要。
4. 安全性:电力系统必须保证运行时有较高的安全水平,以确保不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
电力系统必须适应各种情况,如人员误操作、自然灾害、短路故障等。
三、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是电压、电流和功率。
电压是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参数,它是将电能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所需的能量。
什么是电力系统?

什么是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的能量传输和分配网络。
它是现代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定义、构成、运行原理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电力系统的定义和构成1.1 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等组成的能量传输和分配网络。
它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经过输电网输送到用户,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电能供应。
1.2 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第一,发电厂。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发电源,它通过燃煤、核能、水能等方式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第二,输电网。
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不同地区的配电站,起到长距离传输电能的作用。
第三,配电网。
配电网将输电网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通过变压器等设备降压、分配到各个用户,为城市、工厂、住宅等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2.1 发电原理发电厂运用燃煤、核能或其他能源转化成机械能,再经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发电技术的进步,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高效和可持续的发电方式,例如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应用。
2.2 输电原理输电网将发电厂产生的高压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到配电站。
输电线路采用高压交流或直流方式,通过降低输电损耗和提高输电效率,确保电能稳定可靠地输送到用户。
2.3 配电原理配电网负责将输电网输送过来的高压电能降压、分配到各个用户。
通过合理的配电网络规划,可以保障城市、工厂、住宅等不同场所的电能供应,并提供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3.1 智能电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采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电能的优化分配和管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2 新能源的应用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电力系统正积极推广利用新能源。
例如,通过大规模建设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等,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绿色升级。
第1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我国的电力发展:缺电依然严重,前景更 美好。
电气设备
1.1 电力工业的发展
世界之最
长江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总装机容量为22400MW)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总装机容量:240万kW) 西藏的羊卓雍湖水电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 站 甘肃的河西走廊世界是最大的风电基地, 2010年底实现装机5504.5MW,预计2020 达到20000MW。
分为:输电线路、配电线路
电气设备
1.3 电气设备概述及额定参数
1.3 电气设备概述及额定参数
1.3.1 主要电气设备
1.一次设备
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进行能量转换的设备: 发电机G、变压器T、电动 机 接通和开断电路的开关设 备:断路器QF、隔离开关 QS、熔断器FU、负荷开 关Q 通过强电流,传递功率的 载流导体:母线、 绝缘子、 电缆等
电气设备
1.2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1.2.4发电厂、变电站的类型及其生产过程
2、水力发电厂(包括抽水蓄能电站) (利用水的落差、流量) 水能→ 机械能 → 电能 优点:其生产过程简单、污染小、发电成本低。 缺点:建设投资大、工期长、受气候、水文条件 影响大,分丰水期和枯水期。
电气设备
1.2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2.合理利用动力资源,充分发挥水力发电厂的作用 3.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4.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电气设备
1.2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1.2.2 电力系统联系的优越性与存在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可以通过在各发电厂之间合理地 分配负荷,使得整个系统的电能成本降低。另外, 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大,则有可能采用单台容量较大 的大型发电机组,从而降低了单位千瓦的设备投资 和运行损耗。以上这些因素都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 济性。 发生事故后波及面扩大,造成大面积停电; 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大,甚至达到设备所不能容许的 程度。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1.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1电力系统及电力网1.1.1.1电力系统的定义把发电、变电、电网、配电和用电等各种电器设备相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作电力系统。
它包含发电厂的电气部分、降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及各类用电设备等。
1.1.1.2电力网的定义、作用、分类1.定义:由相同电压等级的变电所和输配电线路形成的网络结构称作电力网。
2.作用:汇聚、传输、变换、分配电能。
3.分类:为了分析排序电力网可以分成地方电网、区域电网和远距离输电网。
地方电网电压较低(110kv以下),运送功率较小,线路较短(100km以下),排序时可以搞较多精简;区域电网电压较低(110kv-330kv),运送功率很大,线路较长(100km-300km),排序时就可以搞一定精简;远距离输电网(电压在330kv及以上),运送线路少于300km,排序时无法精简。
按电压多寡,电力网可以分成扰动电网,(1kv及以下)、中压电网(3、6、10kv)、高压电网(35、60、110、220kv)、超高压电网(330kv、差值500、差值600、差值750)、特高压电网(差值800、1000kv)。
按接线方式,电力网分成一端电源可供电网、两端电源可供电网、多端电源可供电网。
1.1.2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做为一种特定的商品,它的生厂、运送、分配和采用同时展开;生产与国民经济及人名生活关系密切;电力系统运行的过度过程非常短暂。
要求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需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投入,实施实时监控。
1.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建议;2.安全、平衡、可信的供电;3.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电能;4.满足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应考虑合理分配各个发电厂的负荷、降低发电厂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降低电力网的电能损耗和管理成本。
1.2电能质量的标准良好的电能质量可以使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简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简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是指由发电厂、输电系统(包括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以及配电系统(包括配电变压器、低压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的一个整体,用于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个终端用户。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电厂: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源,通过使用不同的能源(如化石燃料、水力、核能等)转化成电能。
发电厂可以分为火力发电厂、水电站、核电站等。
2. 输电系统:输电系统是连接发电厂和终端用户的一系列设施和设备。
其中包括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
变电站负责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升压至更高的电压,以减小输电损耗。
高压输电线路负责将电能远距离输送。
变电设备则用于在不同电压之间进行电能转换。
3.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将输电系统输送的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终端用户的低压电能。
配电系统主要由配电变压器、低压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组成。
配电变压器将高压电能降压至适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用电的低压。
4. 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是电力系统的最终使用者,包括家庭、商业和工业用户等。
终端用户通过接入配电系统来获得所需的电能。
电力系统的运行是通过协调发电厂的输出、输电系统的传输和配电系统的分配来实现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确保电能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供应。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国家能源规划和管理领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电力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组成1 发电部分(Generation ):发电厂,将燃料(煤炭,燃油)的化学能,核燃料的原子能,水库的水能等转化为电能。
(1) 一次能源转换:水库锅炉核反应堆(核锅炉)水电厂:利用水的势能发电(可再生能源),必须有很大的水库蓄水,受气象与季节影响大。
火电厂:能源为煤、油、天燃气(不可再生),还需要空气和水。
核电站:能源为核燃料(铀),还需要空气和水。
抽水蓄能电站:同步电发电机与电动机合一,峰谷调节,快速备用。
在电网负荷高峰时作为发电 机运行,将上游水库的水放到下游水库。
在电网负荷低谷时作为同步电动机发电机运行,将下游 水库的水吸到到下游水库。
(2) 原动机:水轮机汽轮机(3) 发电机2 输配电部分 (Power TransmissionGrid ) : 输电网络,通过高压输电网络将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负荷中心VA " 石口 …用户10KV110KV 110KV 380V 10KV 10KV 1110KV /i-\-f * 4 r 、 1______ 380V 口口 □ □, 380V 380V 500KV 火电厂汽轮机锅炉库220KV 35KVF 220KV i 00:配网 10KV 10KV 380V □ □r 电网 电力系统 动力系统 地调市调8网调省调 水电厂水轮机水n380V — 占220KV\ -JL, IV A V A 亠"•二 : 一 500KV 串补 ,丄it■ 10KV(1)输电线(2)变电站2.1一次设备变压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限流电抗器(电感)载流导体(母线/输电线)CT/PT (Current Transformer/ Potential Transformer)绝缘子接地装置补偿装置(调相机/电容/静补装置)中性点设备避雷设备2.2二次设备控制系统:直流电压,控制短路器开合信号系统:警报音响,位置信号(断路器开合)测量系统:测量表计同步系统:保证同期操作(同压,同频,同相)用的设备测量设备保护设备控制设备监视设备(包括故障录波)3配电部分(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电压等级与调度范围的划分1. 电网与电压等级国家规定的等级:3、6、10、35、110、220、330、500、750(KV)1、3.5、11、22. 、33.、50.、75 (万伏)其中:500,330,220KV 用于大电力系统主干线,330KV 文革期间建成的西北电网。
准备提高一个电压等级750KV ,330KV 首先上升为750KV ,其余为新建。
世界最高电压等级1100KV 。
电压等级为500/220/110(KV )的设备升压变压器(发电机—变压器组)降压变压器线路串联电容补偿静止无功补偿 还有母线、开关和刀闸。
110KV 用于中小电力系统地调市调主干线,和大电力系统的二次网络35KV 用于大城市或大工业内部网络,以及农村网络,将改造成 110KV10KV ( 1万伏)为最常用的更低一级配电网络,即配电网使用的电压等级。
中等容量(1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 QFS-110-2 100;属于10KV 电压等级范畴的还有大容量发电机额定电压;6KV (6千伏)小容量发电机额定电压,还有负荷中高压电动机比重很大时才用6KV 电压 3KV (3千伏)用于工况企业内部的大功率高压异步电动机。
除家用电器外不用伏(V )做电压单位。
在大型企业供电系统中还有220KV 降压变压器 220/6KV 变压器由6KV 电压等级供大型异步电动机。
110KV 降压变电站 110KV/27.5KV 变压器,供电气机车。
220KV 或110 KV 的电炉变压器(电弧炉)三电力系统的行业标准与电能质量首先说明:4中国计数的习惯10为一阶跃:万(104)、亿(108)…… 1电力系统的单位首先说明:中国计数的习惯104为一阶跃:万(104)、亿(108)……3欧美计数的习惯10为一阶跃:千(K 、103)、兆或百万(、M 、106)、千兆(十亿、 G 、109)…列表说明如下:1.1电功率与电能量单位欧美的单位: KW/MW/GW 即103KW/ 106KW ,即千瓦/百万千瓦/十亿千瓦。
中国的单位: 千瓦/万千瓦/亿千瓦 即KW /10MW/100000MW 因此中国的单位与欧美的单位对照 :万千瓦为10MW 、亿千瓦为100GW 、千万千瓦为10GW 。
除家用电器外不用瓦(W )做功率单位。
无功功率单位为:千乏 /万千乏/亿千乏Kvar/10MV ar/100000Mvar13.8KV 15.75KV 18.0KV 20.0KV 125MW 发电机组 200MW 发电机组 300MW 发电机组 600MW 发电机组 QFS-125-2 125 ;QFQS-200-2 200 ;QFS-300-2 300 ;QFN-600-2 600。
视在功率单位为:千伏安 /万千伏安/亿千伏安KVA/10MV A/100000MV A 。
例如:全国装机容量 4.15亿KW 、即415GW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 1820万KW 即18.2GW电能量是指一段时间内电功率的积分,电量的统计过程是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的得到的,如 图1所示。
最基本的电能量的单位为A h (t): KW.H ,即千瓦时(1千瓦X i 小时),向大扩展就是万 千瓦时(10000 KW.H = 104KW.H )、亿千瓦时(108 KW.H )。
科学单位制中取消“电度”的单位, 我们的文档中不能用“度”。
在状态估计与 AGC 当中,电能量的单位为 An(t)“兆瓦分”,即千千瓦分(MW.M 。
将一小时 内的分钟电量An(t) 相加,得到每小时有功电量 A h (t), 单位为千千瓦时(MW.H ,或100万千瓦 时(MW.) 将一天内的小时电量 A h (t)相加,得到每天的有功电量 A day (t),单位为千千瓦时(KKW.H 。
最后,将一月、一年内的每天、每月电量相加,得到每月、每年的有功电量: A mon (t)、Ayear (t), 单位仍为千千瓦时(KKW.)或100万千瓦时(MKW.H 或10亿千瓦时(GKW.)。
1.2频率单位:现有的电力系统是三相正弦交流电源,交流电压、电流的波形如图 3所示。
我国电网电压正弦交流的周期T =0.02秒,其频率f=50 H z.。
注意,频率的单位为赫兹即(周/秒),这是由科 学单位制定义的。
现已取消“周波”的单位,我们的文档中不能用“周波”。
标准频率f=50 H z 周/秒标准角频率 3 =2 n f=314弧度/秒1.3电压的单位:(KV)或万伏)在电路原理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或KV 、万伏。
电压等级的数值是交流 上标称的额定电压是有效值,在量测与计算过程中所用的电压值也是有效值。
1.4电流的单位:安(A 。
与千安(KA )有效值是幅值的关系同上。
在所有电气设备上标称的额定电流是有效值,在量测与计算过 程中所用的电流值也是有效值。
特别要注意,只有电流、电压有有效值,三相功率是实际值,不是有效值。
因为功率不是 交变的正弦函数,而是一个常量。
2电能质量及运行标准在以上数据的基础上可说明电能质量及运行标准如下:2.1频率的运行标准电网容量超过 3000MW 时为50 土 0.2HZ ,电压的有效值而不是幅值,有效值是幅值的 :0.7071,如图3所示。
在所有电气设备解列后的电气孤岛(子系统)容量不超过 3000MW 时为 50 土 0.5Hz , 例如:华北电网频率标准 50土 0.2Hz , 实际执行频率标准 50土 0.1Hz 其中京津塘地区的 AGC 与抽水蓄能机组按 FFC 调频, 其他地区 AGC 按 FTC 方式调联络线 潮流,按与各省(地区)网交换功率的计划曲线调整。
华北与东北联网后,两地区联络线潮流按 络线功率偏差的规定调整。
频率考核标准(频率合格率的规定) 。
3000MW 以上的系统,频率偏差超过 系统频率事故。
3000MW 以下的系统,频率偏差超过 系统频率事故。
不论容量如何,频率偏差超过 1Hz 时,超过10分钟为不合格,超过15分钟算事故。
2.2 频率运行极限的保护措施2.2.1 高频切机保护 当频率超过50H z 时,切除系统部分机组( 1)保护定值为 51.5 ( 2)机组自身保护定值为 2.2.2 低频保护(目标 DL ( 1 ) 低频减载保护 频率 时间 切 符荷比例49.0 0.2S 7%48.8 0.2S 7%48.6 0.2S 7%48.4 0.2S 7%48.2 0.2S 7%49.0特一 轮 15S 7%以上共切 6X 7%=42%的负荷2)低频减载切机当电网频率低于 46.5,电压低于 0.7,0.5S 后发电厂与电网解列,保证厂用电安全。
2.3 电压电质量及运行标准 (电压允许偏差值 )2.3.1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母线电压允许偏差值(1) 500(330) 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 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使用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向空载线路充电,在暂态过程衰减后线路末端电压不应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15倍,持续 时间不应大于 20min.(2) 发电厂和 500 kV 变电所的 220 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 5%~+10%。
(3) 发电厂和220( 330)kV 变电所的110~35kV 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电压允许偏差为相应系统额定电压的- 3%~+7%;事故后为系统额定电压的± 10%。
(4)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 10(6) kV 母线:应使所带线路的全部高压用户和经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用户的电压,均符合 4.1.2、4.1.3、4.1.4、4.1.5各条款中的规定值。
2.3.2 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允许偏差值TBC 方式进行 AGC 调整,即同时按频率偏差与联0.2H Z 时,超过 30 分钟为不合格,超过 60分钟为 0.5H Z 时,超过 30 分钟为不合格,超过 60 分钟算 H Z 2S55.00H z OS (汽轮机)428-91)(1)35 kV及以上用户的电压变动幅度,应不大于系统额定电压的10%。
其电压允许值,应在系统额定电压的90%~110%范围内。
(2)10 k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土7%。
(3)380V电力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土7%。
⑷ 220V用户的电压允许偏差值,为系统额定电压的+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