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制作工艺---细镶绲

合集下载

中式女旗袍制版及制作工艺教程

中式女旗袍制版及制作工艺教程

中式女旗袍制版及制作工艺教程来源:山本服装打版学院一、旗袍(上衣)款式图及规格设计二、旗袍(上衣)排料及裁剪1、材料准备:面料:棉布长1.5m里料:细棉布长1.5m辅料:蓝色2.5cm宽斜条、黄色1.1cm宽斜条、1cm宽衬条、衬布、白色隐形拉链、浆糊、铁钩等2、排料及裁剪第一步:铺料需要注意的地方:辅料时注意面料的平服,不能有交叠,注意面料的倒顺和正反面,最好的方式是横铺,反面朝上,这样方便画板。

-山本服装打版第二步:排料需要注意的地方:排料时尽量沿布边排版,可以节省面料;排版时,把样板的前后中心线与面料的经向平行,因这是条纹面料,故衣片的前后中心线应定在其中一条纹的中心点上,这样较为美观。

需要注意的地方:画板时,先确定前中心点,中心线、胸围线、腰节线、臀围线这些部位定位准确,之后从上向下开始画板,画板时的笔可以使用水溶性笔芯,也可以使用肥皂薄片画,这样的工具画的线迹清楚,也容易消失。

技巧:定位时可以使用锥子定点,为何不使用划粉、铅笔呢?因为划粉画的线迹太厚,定位不准确,而铅笔虽然线迹准确,但是难以消去,故这两种都不采用。

第四步:裁剪需要注意的地方:衣片布边整齐、顺滑。

面布裁剪:面布完全按样板裁剪就可;里布裁剪:里布裁剪时,下摆开衩部位直接顺下去,不需要向里拐。

因里布比面布要稍大些。

领子裁剪:领子全部用面料裁剪,领面按净版,只在领围线上留1cm的缝份,领里在制作领子时再修剪。

袖子裁剪:面布袖子使用毛版裁剪就可;里布袖子裁剪时,袖口留1cm缝份,袖山用毛版或稍大0.3cm也可。

前右小襟片裁剪:里面布一致。

3、烫衬条:为了保持面料边线的稳定,可以在前片、后片、门襟、袖片的边缘都要烫上衬条。

在前片的胸省部到腰臀部这段暂时先不烫衬条,等会还要归拔,等省道和归拔做完后再烫上衬条。

技巧:烫衬条时,在弯曲较大的地方可打剪口,剪口不要剪断,也不要剪得太小,剪断不方便稳定布边,太小不容易拐弯。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1、领子的制作工艺及分析1.1制作嵌条第一步:裁斜嵌条镶条:1.1cm宽嵌条:2.5cm宽技巧:因斜条是斜丝裁剪,易变形,故用斜条使用时可以在反面刷上浆糊,等晾干后使用。

传统服饰工艺_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传统服饰工艺_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传统服饰工艺_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编织材料经历的演变顺序是丝、麻、棉。

参考答案:错误2.织布工艺中最早的织布机是斜织机。

参考答案:错误3.下面属于蜀锦纹样制作工艺有参考答案:挑花结本_上机装吊_配色4.下列哪种织布机被称为织布工具的重大革新:参考答案:斜织机5.狭绲又称细绲:绲条宽度一般为()厘米,通常称一线绲。

参考答案:0.2厘米6.直针绣法的总体特征是绣制的每一针都是直线条。

参考答案:正确7.改良旗袍引入西方元素、风格,开始注重人体曲线。

参考答案:正确8.以后的彩色夹缬工艺逐渐失传。

参考答案:宋代9.云锦中的妆花采用通梭织彩技法,用多种颜色彩色绒线一起织造。

参考答案:错误10.库缎包括哪些品种参考答案:起本色花库缎_妆金库缎_金银点库缎_妆彩库缎11.软盘是在软盘材料的基础上内嵌一根可以固定形状的细铜丝或者细铁丝,它的特点是挺括,比较适合带有尖角的或者比较硬朗的图案。

参考答案:错误12.粤绣包括的两大分支是:参考答案:广绣_潮绣13.1938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是。

参考答案:黄梅挑花14.适合绣制日常用品和小件绣品的绣绷。

参考答案:手绷15.济南发丝绣的特点是参考答案:风格粗犷中见精微_绣品清隽淡雅、质感逼真_擅长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效果_擅长再现动物的皮质感16.我国植物染料的发现和使用,与化学及医学发展没有什么关联。

参考答案:错误17.下面哪些属于盛唐时期流行的印染图案。

参考答案:鱼子缬_醉眼缬_鹿胎缬_团富缀18.镶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哪几种?参考答案:镶拼_镶贴19.苗绣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的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参考答案:正确20.从功能上,刺绣分为纹绣和画绣两类,纹绣多为衣服或物件做装饰,画绣是独立的艺术陈设品。

参考答案:正确21.中国传统服饰缘边装饰的面料,在制作前要经过()处理。

中国式服装的制作— 女旗袍的设计及工艺技术

中国式服装的制作— 女旗袍的设计及工艺技术

第六步:斜条与袖面: 利用斜条的拉伸力在袖子的前后定段部分均匀的分布袖子 的缩量。 第七步:绱袖子 把缩好的袖子与衣片的袖子辑缝在一起。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八步:贴衬: 把袖头上下3cm的距离打上 剪口,分缝烫好,再贴上小衬。 第九步:合袖里 把袖里与袖里相合,因袖子与 衣片袖山相差2.5cm左右,里片也 是一样,但袖里的工艺要求不是太 高,所以在合缝时,可以使用手工 直接缩进就可以。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4拉链的制作工艺:
正面效果
反面效果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5面里固定工艺:
第一步:合肩 分别把面与面,里与里的肩 部缝合。后肩一般比前肩稍大 0.4cm左右,缝合时在颈肩点 2cm到肩端点4cm之间,把这些 多量归到前肩上。 第二步:合侧缝 合侧缝时,也是面面相合,里 里相合,里子要合到开衩部位。 第三步:翻烫面里 把里子反过来后,先烫整细部, 再烫整大片。
第三步:手扦下摆、门襟 用手针把下摆、门襟里子扦在面 料向里0.3cm左右的距离,距离要一致。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一步:辑嵌条与袖口
嵌条与袖口边对齐辑缝,辑缝时还在原镶条的线 上或外偏0.1cm进行,辑完后把缝份清剪成0.3cm。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3.袖子制作工艺及分析:
第二步:缝合拉链与衣片里布 缝合拉链与里布时可以不 使用单边压脚,缝线距离也可 稍大些,0.4cm左右可以。
三、旗袍(上衣)制作工艺流程展示
2、衣身的制作工艺及分析: 2.4拉链的制作工艺:

旗袍缝制工艺[业界特制]

旗袍缝制工艺[业界特制]

扶风书苑
2
一、旗袍简介
1、起源 清朝 清末——现代——款式不断改良
扶风书苑
3
2、款式分类(按时代分) 旧式旗袍 手工精细 运用各种刺绣、镶、滚等工艺 新式旗袍 缝纫机操作 重视外形轮廓曲线
扶风书苑
4
3、旗袍款式变化
袖型
宽袖型、窄袖型 长袖、中袖、短袖、无袖பைடு நூலகம்
大襟
圆襟、方襟、直襟 双襟、琵琶襟
长短 领口
扶风书苑
10
4、嵌边制作方法
嵌边种类
外嵌 里嵌
制作方法
斜纹滚条 对折嵌条,缉缝于正确位置 缉衣身 反衣身,熨烫平复
扶风书苑
11
嵌边制作工艺
扶风书苑
12
四、传统旗袍缝制工艺
1、旗袍款式结构分析
款式:大圆襟贴,右侧拉链 特点:前后腰省,两侧胸省、两侧下摆 开叉等
扶风书苑
13
扶风书苑
14
2、旗袍缝制工艺流程图
扶风书苑
26
OP12.处理里料衣片的下摆底 边及摆缝叉位
• 在里料摆缝开叉的转角处对角 剪一个刀口
• 将开叉位的止口劈烫
扶风书苑
27
OP13.折烫里料门襟边的止口
• 在门襟边的转角处对角剪个刀口,刀 口深度距完成线位0.2~0.3cm
• 注意折烫时只宜压烫,不宜推拉
扶风书苑
28
OP14.缝制底襟
OP7.缝合侧缝并劈烫
• 前、后身衣片面对面叠齐, 对齐腰位
• 拉链开口位、摆缝叉位,从 摆缝叉位的扼位开始车缝
扶风书苑
22
OP8.折烫下摆与摆缝叉位
• 按规定边宽将下摆及叉位劈开 折倒、烫平
• 两叉位折边各摺一褶,折烫好 后用衍缝固定

旗袍的制作技艺

旗袍的制作技艺

旗袍的制作技艺旗袍与唐装中式服装界最有影响的组成部分,需要精湛的技术,精致细腻的手工工艺,旗袍配上“镶、嵌、滚、宕、盘、绣”的制作工艺成为了一件具有华丽夺目的中式旗袍。

上衣,通过“镂、雕"制作工艺成为了一件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式上衣。

钮扣,通过龙凤呈祥、花、鸟图案,字型图案相配在中式旗袍,中式上衣更加显得锦上添花的感觉,通过不断的拓展设计风格,当前又形成了,即有中式服装线条美,又有现代流行服装造型美,新一代的中式服饰。

旗袍的技艺特点,主要体现在“镶、嵌、滚、岩、盘、绣”的制作工艺,在“镶、嵌”的选材时,因根据主材面料特点搭配匀称,层次分明。

在“滚”的过程中,必须宽狭粗细要一致,并有厚实饱满的感觉。

在宕的采用时,因根据款式的要求必须合理运用,经过“宕”的工艺体现了传统元素的内涵。

纽扣的制作称之为“盘”,在利用盘扣时因根据主面料的衣型图案选用不同盘扣造型,给人一种锦上添花的感觉。

在“绣”的采用时,必须体现以手工苏绣工艺为特征,图案大小、颜色搭配,整体部位必须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既有艺术的享受,同时又有收藏的价值。

手工旗袍与机制旗袍的十点不同1.版型不同。

机制为了节约成本,只有数量有限的几个版型,然后利用其批量制作的优势,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比较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体型各不相同,机器做出来的衣服无法兼顾各种体型,所以不可能做到非常贴身。

手工制作单件起做,为每一位顾客量身打版,可以充分展露其优点,并弥补身材上的不足,做到无论什么样的身材都可以穿着起来合身,美丽。

2.绲边不同。

机器制作绲边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制做时间短,一条三米长的绲边拿机器制作也就需要2分钟时间,因此成本比较低。

而手工制作一道绲边,卷布,缝线都需要人工来做,而且做工讲究的旗袍,其布卷出来的松紧程度,以及针脚的均匀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即使是熟手,制作一条三米长的绲边也至少需要花半天功夫,成本也自然要比机制来的贵很多了。

机器制作的绲边通常是由衣服本身的料子折叠后,用机器扎成的,目的是为了收边,只能满足基本的审美需要。

旗袍缝制工艺

旗袍缝制工艺
7
三、旗袍缝制的工序特点与方法
1、总体工艺特点


常用于大襟、下摆、袖口、领子边位等

2、滚的制作工艺
滚边种类
窄滚、宽滚 单滚、双滚
制作方法
斜纹滚条 缉缝0.5CM子扣(注意转角位的控制) 暗线挑缝反面子口
8
滚的制作工艺
9
3、镶边制作方法
镶边种类
嵌镶 夹镶
制作方法
斜纹滚条 定镶边宽度,eg.2CM宽 对折嵌条缉缝(注意熨烫)
OP2.定位(打线钉或打粉印)
• 在衣片的省道、缝口和摺边等位置用画粉 • 画位功打线钉,作为缝制标记
OP3.缉前、后衣片省道并扣烫
• 缉前衣片的横胸省、腰胁省 • 后衣片的后肩省、后腰省 • 熨烫省道
18
OP4.归拨衣片
• 归拨的目的是要使前、后衣片的胸、 腰、臀、背等
• 各部位的曲线符合人体的体型,使衣 服穿起来更贴服美观
27
OP13.折烫里料门襟边的止口
• 在门襟边的转角处对角剪个刀口,刀 口深度距完成线位0.2~0.3cm
• 注意折烫时只宜压烫,不宜推拉
28
OP14.缝制底襟
• 缉面、里料、底襟、省道及折 烫
• 缝合及翻烫面、里底襟
29
OP15. 缝合底襟、衣片侧缝、肩缝 及折烫
• 缝合及劈烫面料底襟与后衣片侧缝、 肩缝
32
OP18. 固定面、里料的摆缝叉 位
• 将已折烫好的里料摆缝叉位覆在 面料摆缝叉位上,铺平衣片,各 位置对准确
• 用衍缝将面料、里料开叉位折边 暂时固牢,再用缲针把面料、里 料的开叉位固定
33
OP19. 做领子
• 将一片无缝份的实样树脂领衬放 在丝绸粘合领衬的面上(即没有粘 胶的一面)

苏南水乡妇女服饰中的镶滚工艺

苏南水乡妇女服饰中的镶滚工艺

万方数据第2期张竞琼,等:苏南水乡妇女服饰巾的镶滚工艺一37一价.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已对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并发表了若干学术成果,本文是专门针对装饰工艺的后续研究.1“镶”、“滚”与“镶滚结合"的装饰工艺1.1镶“镶”是“镶拼”与“镶嵌”两种T艺手段的结合.镶拼,指在服装制作丁艺中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布片连缀成一片.往往在裁剪时,根据需要分解裁片,化整为零;在缝纫时又有目的地通过连合T艺将其变零为整,工艺上通常采用最为普通的平缝.镶嵌,指一布片嵌于另一布片上,在制作时,往往是将一块面积较小的布片,覆在较大的布片上,重叠缝纫,工艺则以平缝、包缝为主.“镶”的设计工艺在江南水乡妇女服饰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就苏南水乡地区妇女上衣的主要品种——大襟衫而言,其拼接的部位主要是在领、襟、后背与袖子上,基本是两种颜色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拼接.拼接形式有“竖”、“横”两种.“竖”者,在出手的1/2处作垂直线破缝,左右襟两色相异,另左襟大致以腰节线为界仍然上下两色相异;也可破缝后左右两襟仍用一色.“横”者如图l所示,几乎在腰节线处作一水平线破缝,上下两色相异.竖式拼接常见,而横式拼接不常见.图1大襟衫结构图Fig.1Structurechartofbigpiececlothes1.2滚“滚”是针对服装边缘的一种处理方法,一般用斜纹布条作为滚条布,夹在两层布之间,以包缝形式与布边拼接,贴缝于服装表面.衣服的滚边有多种形式,可以用本色布,也可以用其他颜色的布或花布“】.滚边主要用于衣服的领口、领圈、门襟、下摆、袖口与裙边等部位,既用来装饰,同时也是加固服装的一种手段.在苏南水乡,不同宽度的滚边名称也不相同:如细香滚,宽1.0.1.3cm,直接滚一次,成型后如极细的香火,故名“细香滚”;又如花鼓滚,宽9em左右,直接滚一次,成型后根据需要形成多条宽窄不一的边.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细香滚.无论是三角包头的边缘线还是大襟衫的领口线、领圈、下摆,一般情况下都运用的是细香滚.其他不同滚边的应用一般根据服装的面料以及服装用途来设计.花鼓滚的制作工艺相比之下T序较多,一般不应用于田间劳作的服装上,而在外出礼仪服装上做装饰用.滚边布材质的选用一般与服装主体布料相关,水乡服饰中多见棉布.以“三角包头”为例(如图2),其拼接部位在头巾两端及两角,滚边部位在两边.主体部位为矩形,两旁常用白、蓝等浅色面料以直角梯形的形式拼接,以这种形式拼接出的头巾称为“两色拼角”;如果在直角梯形的边缘镶嵌一小块三角布料(有时以刺绣装饰),这种头巾称为“三色拼角”.两色拼角与三色拼角重叠,边沿均有滚边设计,起固定与装饰作用.三角包头上的滚边,均为细香滚,出于设计上的考量,滚条的面料、颜色各不相同.图2三角包头结构图Fig.2Structurechartofheadciothattachedbygussets1.3镶滚结合在苏南水乡妇女服饰的装饰T艺上,有独立的“镶”与独立的“滚”,也有“镶”与“滚”相结合的装饰方式.镶滚结合的丁艺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将所需镶拼的布片连缀成一片后,在整片布边上采用滚边工艺处理;二是将所需装饰的布料进行滚边处理后,再与衣片整体进行镶嵌.这种镶滚结合的工艺方式是由当地妇女创造的特色工艺,在服饰上大量应用,可谓“有镶必有滚”.1.3.1“镶滚结合”裁剪工艺分析裁剪是服装制作的第一道丁序.关于苏南水乡妇女服饰中的裁剪工艺,本文以图3所示的束腰为例来做分析.如图3所示,束腰分上下2层,上层为翻盖部分, 万方数据一38一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28卷E(a)不同面料的拼接效果D(b)结构网的详细数据图3束腰的结构图Fig.3Structurechartofwaistband下层为束腰的本体,均为等腰梯形,与真正的“腰”拼接.无论是上、下层,通常都要作竖式的2次镶拼而成为3段梯形,旁边两段完全相等.那么,束腰的裁剪步骤为:(1)定出拼接布片的数量,以图3(a)为例.面料:①裁剪一块独立的A,作为“腰”;②裁剪两块相同的B与一块独立的c,作为翻盖;③裁剪两块相同的D与一块独立的E,作为束腰本体.里料:①裁剪一块独立的A,作为“腰”;②裁剪面积为B+C+B的一块整料,作为翻盖;③裁剪面积为D+E+D的一块整料,作为束腰本体.共计7片面料布j3片里料布.(2)根据所设计裁片大小,进行剪裁,以图3(b)为例.面料:①“腰”为45cmx6cm的矩形;②翻盖为两块上底8cm、下底10cm、高28em的等腰梯形与一块独立的19cm×28cm的矩形;③束腰本体为两块上底9cm、下底12cm、高31cm的等腰梯形与一块独立的23cm×3lcm的矩形.里料:①“腰”为45cm×6cm的矩形;②翻盖为上底35cm、下底39cm、高28cm的等腰梯形;③束腰本体为上底41cm、下底47cm、高31cm的等腰梯形;“腰”、翻盖及束腰本体的里料大小均比面料大小多lcm.滚条:宽度为做成宽度的4~5倍,即1cm.排料时,首先注意面料的丝缕方向,除滚条均为45。

旗袍制作工艺

旗袍制作工艺
后片下摆及开衩处滚边 滚边方法如下:
(1)滚边布按宽度方向对折,烫平。
(2)滚边布与开衩部位对齐,0.4cm缝份。圆 角部位滚边布要留一定的吃势量,里片剪 口以上部分不缝。
(3)修剪缝份, 使之均匀一致。
(4)翻折滚边布, 在面料滚边折痕处缉“明线”, 或在里片手针缲缝滚边布, 见图。
6.缝合右身止口部位 缝份1cm。将缝份修剪 成0.4cm,翻折烫平,见图。

7、合肩缝 分别缝合衣片和里片肩缝, 劈缝。
8、手针固定领窝及偏襟部位 缝份0.7cm, 防止弧线部分拉长。
9、偏襟及领窝部位滚边 方法同下摆。偏襟 部位滚边布稍拉紧, 防止外翘, 见图。
10、领子上口线滚边 方法同下摆, 见图。
11.绱领 要求领下口净份和领窝滚边布对齐, 在领口滚边布折痕处缉明线。
二、弊病现象之二
1.外观形态 (1)胸部绷紧。 (2)胸部周围有斜向皱纹。
2.产生原因 (1)前腰节长度不足。 (2胸围加放量不足或胸围前片分配量不足。
3.修正方法
(1)增加前腰节长度,加大腋下省量。
(2)胸围加放量增大或前胸围分配量加大,可 以采用B/4+1cm分配,见图。
三、弊病现象之三
四、弊病现象之四
1.外观形态 (1)两侧腰围与臀围之间隆起,不服帖。 (2)臀围部位偏紧。
2.产生原因 (1)制图时臀围线位置偏高。 (2)臀围加放量不足。
3.修正方法 (1)下落臀围线,与人体凸起部位相符。 (2臀围加放量适当增加,见图。
五、弊病现象之五
1.外观形态 (1)两侧开衩点处豁开。 (2)开衩不直,里搅外豁。 (3)下摆圆角外翘。
二、旗袍的制作工艺
1.粘领衬
2.做领子 缝合领下口,修剪缝份成0.5cm, 熨烫翻折,领上口缉0.3cm明线固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袍制作工艺---细镶绲
旗袍制作工艺---细镶绲(传统手工旗袍)
因为这种绲边完成后特别细,所以在缝制的时候容易露出毛边,所以面料和绲边布都要扣回毛边之后再车缝。

今天讲讲单旗袍下摆的细镶绲缝制方法:
1.将开衩和下摆的缝份向内回扣,在折边宽完成线上画线,涂0.5公分宽浆糊,把折边毛边折进烫平。

2.细绲边的面料裁成1.7公分宽,一边水线0.4公分宽,另一边水线0.3公分宽,向内折进。

3.绲边折0.4公分的一边与大身边沿对齐,车0.1-0.15公分线。

注意绲边和大身的面和面相对
4.绲边向内折进,注意绲边要有立体感,把绲边0.3公分的缝份与大身折边斜向缭针固定(下摆拐角处的折角方法见阿俊说版相关文章,这里不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