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概论题

合集下载

地球物理学概论(重力勘探)

地球物理学概论(重力勘探)

2、火成岩(2.5~3.6 g /cm³)
(1)主要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的百分比,由 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随着密度大的铁镁 暗色矿物含量增多密度逐渐加大。
(2)成岩过程中的冷凝、结晶分异作用也会造成 同一岩体不同岩相带,由边缘相到中心相, 密度逐渐增大;
(3)不同成岩环境(如侵入与喷发)也会造成同一岩 类的密度有较大差异,同一成分的火成岩密 度,喷出岩小于侵入岩。
attraction.
To the left is a “gravimeter” which measures the force of
gravity in the earth.
(一)重力仪分类:
石英弹簧重力仪 机械式重力仪 金属弹簧重力仪
按结构分
振弦重力仪(海上)
电子式重力仪
超导重力仪 (实验室)
地球物理学概论 地球重力场
中国大陆地区布格重力异常
中国大陆地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中国区域地质图
第一节 重力勘探理论基础
一、重力场(gravity field)
(一)重力 (gravity)
P F C
P—重力
C—惯性离心力,
F—地球质量对物体m的引
力,
而引力 F 服从万有引力定律,即:
器 的干涉条纹数目直接代表下落距离(即S=Nλ/2,N为
干涉条纹数)。这些干涉信号由光电倍增管接收,转换
成电信号,放大后与来自石英振荡器的标准频率信号
同时送入高精度的电子系统,以便计算时间间隔与干
涉条纹数目,从而精确得到S1、S2、S3、 S4 。
2
上抛下落对称观测可避免残存空气阻力、时间测
定、电磁等影响带来的误差,物体被铅垂上抛后,

地球物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球的物理性质B. 地球的化学性质C. 地球的生物性质D. 地球的气象现象答案:A2. 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和实验B. 理论计算C. 数学建模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什么?A. 地球的温度B. 地球的密度C. 地球的组成物质D. 地球的重力答案:C4.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多少?A. 5公里B. 10公里C. 30公里D. 50公里答案:C5. 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内核C. 地球的大气层D. 太阳风答案:B6. 地球物理学中,用于探测地下结构的常用技术是什么?A. 重力测量B. 磁力测量C. 地震波勘探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地球物理学中,地热能的来源是什么?A. 太阳辐射B.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C. 地球的自转D. 地球的重力答案:B8. 地球物理学家如何确定地球内部的构造?A. 通过地面观测B. 通过卫星数据C. 通过地震波的传播特性D. 通过钻探答案:C9. 地球物理学中的“地壳”是指什么?A. 地球的最外层B. 地球的内核C. 地球的外核D. 地球的地幔答案:A10. 地球物理学中,用于测量地球重力场变化的技术是什么?A. 重力梯度测量B. 重力加速度测量C. 重力差分测量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物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地震学、地磁学、地热学2. 地球的内核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答案:铁、镍3.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的部分。

答案:地壳4.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______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答案:地震波5.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

地球物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地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地球的内部结构B 地球的表面形态C 地球的大气圈D 地球的水圈2、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瑞利波3、地球磁场的主要来源是()A 地球内部的电流B 地球表面的电荷C 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D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4、重力测量中,自由空气异常主要反映了()A 地形的影响B 中间层物质的影响C 地壳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D 地幔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5、地磁要素中,用来确定磁北方向的是()A 磁偏角B 磁倾角C 水平分量D 垂直分量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研究地球内部的热状态()A 地热测量B 重力测量C 地磁测量D 地震测量7、地球内部的莫霍面是()A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B 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C 外核与内核的分界面D 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8、大地电磁测深法主要利用的是()A 高频电磁波B 低频电磁波C 直流电D 交流电9、岩石的剩余磁性主要包括()A 热剩余磁性和化学剩余磁性B 感应磁性和剩余磁性C 稳定磁性和不稳定磁性D 原生磁性和次生磁性10、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可以用于探测地下水资源()A 重力勘探B 磁法勘探C 电法勘探D 地震勘探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地球物理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分支学科。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这是利用________进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

3、地球的重力场可以通过________测量来获取。

4、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两者的夹角称为________。

5、热流值是衡量地球内部________的重要参数。

6、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法勘探中,根据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一单选题1.1921年国际地球物理联合会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地球参考模型,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种级别的圈层结构,其中一级圈层为:.A.地壳,地幔和地核B.岩石圈,地幔和地核C.地壳,软流圈,地幔和地核D.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和地核[答案]:A2.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由地磁要素来描述,地磁要素有()个.A.3B.4C.6D.7[答案]:D3.地球上之所以存在海陆地形的差异,是()的结果.A.地球收缩B.板块运动C.地球膨胀D.行星撞击[答案]:B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石等介质的()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基础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找矿为目的.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相态D.类型[答案]:A5.利用地震波的波速特征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时,在()出现P波而不见S波.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答案]:C6.利用地震波的波速特征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时,在外核部分出现P波而不见S波,因此推测外核为().B.固态C.固熔态D.不清楚[答案]:A7.利用质子磁力仪测量地磁场值,从中计算磁异常时不需要进行的校正处理有()A.日变校正B.混合校正C.正常场校正D.正常梯度校正[答案]:B8.推算地球内部的()状况,是分析地球内部物理结构和物质分布特征的最基本的依据.A.速度分布B.密度分布C.磁性分布D.电性分布[答案]:B9.在地震波中,()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慢,仅能在固态中传播.A.纵波B.横波C.瑞利面波D.勒夫波[答案]:B10.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A.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地震带C.欧亚地震带与海岭地震带D.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海岭地震带[答案]:A11.()是沉积岩的一种,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组成.A.火成岩B.玄武岩C.碎屑岩[答案]:C12.标准测井一般不包括的曲线为().A.电阻率C.自然电位D.声波[答案]:D13.波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波长数目,叫做().A.波长B.周期C.波数[答案]:C14.波在()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A.一定时间B.一个周期C.一种介质[答案]:B15.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该时刻().A.基准面B.反射面C.波前面D.波尾面[答案]:C16.沉积岩的粒度和成分是由于搬动过程中的()作用决定的.A.地质B.搬运距离C.分选[答案]:C17.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称为().A.地质作用B.构造作用C.沉积作用[答案]:A18.当入射角增大到i,透射角增加到90°时,这时的透射波叫().A.面波B.多次波C.折射波D.滑行波[答案]:D19.地层的电阻率随地层中流体电阻率增大而().A.减小B.增大C.趋近无穷大D.不变[答案]:B20.地层埋藏越深,地震波时差().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答案]:B21.地壳表层及浅部,由原岩经过风化剥蚀作用,搬运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答案]:A22.地壳的平均厚度为().A.6--16公里B.15--17公里C.30--40公里[答案]:B23.地壳的下界面称为().A.硅铝层B.硅镁层C.莫霍面[答案]:C24.地球内部的莫霍面是()分界面.A.地幔与地核B.地壳与地幔C.上地幔与下地幔D.内核与外核[答案]:B25.地球物理学是利用仪器观测和分析()随时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A.地质露头B.地表的岩石C.地表的地质构造D.地球物理场[答案]:D26.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岩石是().A.花岗岩B.变质岩C.粘土D.页岩[答案]:A27.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A.真速度B.视速度C.假速度[答案]:B28.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原地层形成().A.透射波B.反射波C.滑行波[答案]:B29.地震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A.垂直B.一致C.相同D.相反[答案]:C30.地震勘探最主要的是()地震法.A.折射波B.透射波C.反射波[答案]:B31.电导率与电阻率的关系是().A.线性B.指数C.正比D.反比[答案]:D32.电法勘探的物质基础是岩,矿石的电学性质差异,其中表示介质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参数是()和电导率,它们互为倒数.A.电阻率B.极化率C.导磁率D.介电常数[答案]:A33.费马原理认为波前面地震波沿射线传抑的时间与沿其它任何路程传播的时间比较为().A.最大B.最小C.一样[答案]:B34.横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A.垂直B.不垂直C.相同D.不相同[答案]:A35.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A.SSPpC.SPD.Ed[答案]:A36.面波的传播速度比折射波的传播速度().A.低B.高C.相等[答案]:A37.射线和波前的关系是().A.相互平行B.相互斜交C.相互垂直D.无关联[答案]:C38.碳酸盐岩是属于()成因的一类沉积岩.A.化学生物化学B.沉积作用C.构造运动[答案]:A39.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A.一条条射线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C.一种波动D.面波[答案]:C40.物体的弹性和塑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A.物理B.化学[答案]:A4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去掉后,物体立刻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A.塑性B.弹性[答案]:B42.物质的弹性和塑性是相对的().A.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B.是不变的[答案]:A43.下列几种不属于沉积岩的是().A.碎屑岩B.变质岩C.粘土岩D.碳酸盐岩[答案]:B44.岩石的()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A.地震B.岩性C.运动学[答案]:B45.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A.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B.岩石密度越大C.岩石密度越小D.有效孔隙度一定大[答案]:C46.岩石埋深越大,其().A.密度越大B.密度越小C.孔隙度增大D.孔隙度不[答案]:A47.岩石密度增加,地震波速度().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答案]:A48.以下几种只有()才是内力地质作用.A.剥蚀作用;B.沉积作用;C.岩浆活动D.成岩作用[答案]:C49.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勘探.A.地震B.重力C.电法D.磁法[答案]:A50.由视速度定理可知,真速度()视速度.A.不大于B.不小于C.永远等于[答案]:A51.油层电导率()水层电导率.A.小于B.大于C.等于D.正比于[答案]:A52.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60年-1970年的国际上地幔计划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地球的圈层划分B.研究地球起源C.提出”板块大地构造假说”D.全球地学大断面[答案]:C53.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就是有效波.A.多次波B.反射波[答案]:B54.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地下单一水平界面上的折射波时距曲线为().A.过原点的直线B.不过原点的直线C.双曲线D.高次曲线[答案]:B55.在反射定律中,入射角()反射角.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关系[答案]:B56.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A.传播时间长B.反射能量强[答案]:A57.直达波就是从震源()到达检波器的波.A.反射B.折射C.滑行D.直接[答案]:D58.质点在一秒钟内()叫振动频率.A.行的距离B.振动次数[答案]:B59.质点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叫振幅.A.时间B.最大位移[答案]:B60.质点振动一次所()叫振动周期.A.行的距离B.需的时间[答案]:B二判断题1.”盲区”就是不能接收到任何地震波的区域.[答案]:F2.把记录道按反射点进行组合,就可得到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答案]:T3.背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起的部分.[答案]:T4.闭合差一般不能大于该标准层的反射波波长的一半.[答案]:T5.波的到达时间和观测点距离的关系曲线,叫做时距曲线.[答案]:T6.不同波的迭加叫做波的干涉,迭加部分叫做干涉带.[答案]:T7.不整合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它不一定有沉积间断.[答案]:F8.沉积岩是由地下深处高温高压岩浆上升到地壳中或喷出地表,冷疑结晶而形成的岩石.[答案]:F9.当地下界面倾角较大时,由速度谱求的平均速度为等效速度.[答案]:F10.当岩石密度增加时,地震速度不变.[答案]:F11.到一个新工区为了搞准资料,一般先搞小折射,后搞地震.[答案]:T12.地槽内接收区厚沉积.[答案]:T13.地槽是地壳上活动校稳定的地区.[答案]:F14.地槽是地壳上活动性不太强烈的地区.[答案]:F15.地球物理是通过观测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答案]:T16.地台是地表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答案]:T17.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仅与岩石的密度有关.[答案]:F18.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弹性系数和波的类型.[答案]:T19.地震波的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地震速度.[答案]:T20.地震波的振幅是由激发条件确定的.[答案]:F21.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视速度.[答案]:T22.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波前面位置和该时刻的等时面不重合.[答案]:T23.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便会产生波的反射.[答案]:T24.地震实质上就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波.[答案]:F25.地震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答案]:F26.电阻率测深法有利于解决具有垂向电性差异,产状近于水平的地质问题. [答案]:T27.电阻率剖面法通常需要和电阻率则深法结合使用.[答案]:T28.断层是发生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现象.[答案]:F29.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相同,称为走向断层.[答案]:T30.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相交,称为斜断层.[答案]:F31.对比时间剖面的三个标志是反射波的振幅,波形[答案]:T32.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叫做静校正.[答案]:F33.反射波的振幅与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无关.[答案]:F34.反射界面倾角越大,记录点与反射点位置偏移越大.[答案]:T35.反射系数不能说明反射波的强度.[答案]:F36.反射系数有突变的界面,在突变点上不会产生绕射波.[答案]:F37.公式H=Vt0/2.中V为平均速度.[答案]:T38.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时间,经过动校正后都校正成为垂直反射时间.[答案]:T39.界面与地面的夹角,叫真倾角.[答案]:T40.静校正是消除地层地形影响地震记录的过程.[答案]:F41.局部地形校正值总是正的.[答案]:T42.空校速度是平均速度.[答案]:T43.孔隙度越大,地震波的速度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答案]:F44.描述质点位移随时间和空间位置变化的叫做波形.[答案]:F45.平界面反射波的t0X)曲线为一条抛物线.[答案]:F46.剖面是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数字处理后得到的.[答案]:F47.其它条件相同时,变质岩和火成岩的地震波速度小于沉积岩的地震波速度. [答案]:F48.任意一个振动的波形,无论怎样复杂,都可以看成是许多正弦或余弦)波,迭加而成.[答案]:F49.如果在O点放炮,在同一点接收,就会得到地下反射界面的铅直反射波.[答案]:F50.石油勘探中,主要是地震法.[答案]:F51.凸型反射界面反射波在水平迭加时间剖面上形态扩大.[答案]:T5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答案]:F53.向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曲的部分.[答案]:F54.向斜在水平迭加时间剖面上一定表现为一向斜.[答案]:F55.岩石的结构单元是岩石骨架和充填物.[答案]:F56.沿测线方向反射界面的倾角,叫视倾角.[答案]:T57.野外放炮记录,一般都是共中心点记录.[答案]:F58.已知重力随高度的变化率是3.086g.u./km,欲根据实测布格异常求不同高度()的重力异常值,只须用这个变化率换算即可,没有必要采用解析延拓.[答案]:F59.有波阻抗就会产生反射波.[答案]:F60.在两极附近,地磁场不存在水平分量,因而该处的磁体也不产生水平磁异常.在赤道附近,不存在垂直分量,因而该处不产生垂直磁异常.[答案]:F。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

地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的什么特性?A. 物理特性B. 化学特性C. 生物特性D. 经济特性答案:A2.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哪一种?A. 纵波B. 横波C. 面波D. 体波答案:A3. 地球的外核主要由什么物质构成?A. 铁B. 硅C. 氧D. 氢答案:A4. 地球磁场的产生主要与地球内部的哪个部分有关?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答案:C5. 地球物理学中,用于探测地下结构的技术是?A. 遥感技术B. 重力测量C. 地震勘探D. 地磁测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6.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地震学B. 气象学C. 地热学D. 地磁学答案:ACD7. 以下哪些是地球物理学中常用的勘探方法?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遥感勘探答案:ABC8.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A. 岩石类型B. 温度C. 压力D. 湿度答案:ABC9. 地球物理学家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B. 预测地震C. 寻找矿产资源D. 研究气候变化答案:ABC10. 地球物理学中,下列哪些是地球磁场的异常现象?A. 磁偏角B. 磁倾角C. 磁极漂移D. 磁暴答案:A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物理学中的“三极”指的是地壳、地幔和______。

答案:内核12.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波是唯一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波。

答案:纵波13. 地球物理学家通过______测量来研究地球的重力场。

答案:重力测量14. 地球物理学中,______是研究地球磁场变化的学科。

答案:地磁学15. 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______。

答案:地震预测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地震波的类型及其传播特点。

答案: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

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

下面为大家带来地球物理学概论的练习题,欢迎阅读!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是()分界面。

A、地幔与地核 B.地壳与地幔 C.上地幔与下地幔 D.内核与外核2、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勘探。

A、地震B、重力C、电法D、磁法3、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原地层形成()。

A、透射波B、反射波C、滑行波4、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岩石是()。

A、花岗岩B、变质岩C、粘土D、页岩5、重力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6、地壳的下界面称为()。

A、硅铝层B、硅镁层C、莫霍面7、波在()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

A、一定时间B、一个周期C、一种介质8、纵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A、垂直B、不垂直C、一致D、不一致9、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

A、一条条射线B、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C、一种波动D、面波10、岩石埋深越大,其()。

A、密度越大B、密度越小C、孔隙度增大D、孔隙度不变11、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

A、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B、岩石密度越大C、岩石密度越小D、有效孔隙度一定大12、地震勘探最主要的是()地震法。

A、折射波B、透射波C、反射波。

13、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

A.SSP B、 UspC、 SPD、 Ed14、横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A、垂直B、不垂直C、相同D、不相同15、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称为()。

A、地质作用B、构造作用C、沉积作用二.判断题1、地球物理是通过观测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地球物理概论4

地球物理概论4

周波跳跃
§2.1
•质量要求
声速测井
1、渗透层不得出现无关的跳动,出现周波跳跃测速应降至 1000m/h以下,重复测量。
2、声波时差数值应符合地区及岩性规律,并与补偿中子、补偿
密度孔隙度相对应,不得低于对应的岩石骨架值。 3、重复误差在渗透层不得大于±10μ s/m。
4、测后有套管声波时差记录,误差范围: 187 μ s/m±5μ s/
扩散电位
+ -
泥岩
+ + + — — — — — + + +
Na+
+ — — + Cl + Na+ + + — —
Na+
砂岩与泥岩的自然电位分布
§1.1
•曲线特点
砂泥岩剖面: 泥岩处 砂岩处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平直(基线) 负异常(Rmf > Rw )
负异常幅度 与粘土含量 成反比,Rmf / Rw 成正比
§1.2
•微电极测井应用
普通电阻率测井
1、详细划分地层剖面; 2、判断岩性,划分渗透层; 3、精确划分储层有效厚度; 4、确定冲洗带电阻率。 5、分析储层非均质性
§1.3
•基本原理
侧向(聚焦)测井
盐水泥浆、高阻薄层条件下, 普通电阻率测井失真,· · · · · · · ·
屏蔽电极
增加屏蔽电极,
泥浆 地层
2、垂直入射
V1
Vp,Vs
幅度反射、 折射系数
Z 2 Z1 RPP , Z1 1V 1, Z 2 2VP Z 2 Z1 2 Z1 2 TPP , VP , VS Z 2 Z1 Z 2 Z1 4 Z 2 Z1 RPP Z Z , TPP ( Z Z ) 2 2 1 2 1

同济大学2013级地球物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题(DOC)

同济大学2013级地球物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题(DOC)

第一部分地球的物理结构和物理演变离子态:物质以等离子体的方式存在的聚集状态。

等离子体是由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宏观电中性物质。

电离层:习惯上把70---1000km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电离大气叫做电离层。

磁层:1000km以上完全电离的大气。

黄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面:地理坐标系上赤道所在的平面。

地平面:大地的水平面,与地球半径成直角的平面。

天顶、天底:将观察点的铅垂直线无限延伸后与天球交于两点,向上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顶,而正对向下延伸与天球的交点,称为天底。

天球是一个想象的旋转球,理论上具有无限大半径,与地球同心。

天极:地球的自转轴与天球的交点叫天极。

黄极:过天球中心并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与技术,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自身产生的物理现象,间接地认识地球的一门现代应用物理学。

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物理手段是探索地球内部的高科技比如对地震波的研究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构造,知道了莫霍面的存在,软流层的存在,如果不是地球物理的应用分析,凭人类现有的技术仍无法直接钻入地球更深处研究,从这点看地球物理的确是探索地球内部的高科技。

2、你现在较以前对地球的物理认识有哪些方面的提高地球的整体物理特征:起源,年龄,自转和形状。

基本物理性质:速度分层,电磁性质,密度分布,热学性质。

地球物理的应用:板块构造学说,油气勘探,环境与工程地质勘查。

3、结合实例谈地球物理场和场源的关系场源是地球物理场存在的基础,场源的变化是地球物理场发生变化的唯一决定因素。

天然场的场源是地球本身,天然场的正异常是由地球本身因素(整体或局部)决定的;人工场的场源是由地球本身与人工工作共同组成的,人工场的正异常由地球本身和人为因素共同决定。

例如由地震波触发形成的弹性力场。

4、结合实例谈地球物理学的模型和正演模拟,异常和干扰模型是将真实系统简化的描述,保留真实系统的重要特征,是模拟的基本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从固体内核至大气圈边界的整个)地球。

2.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得出的波速分布特征。

3.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4.地球表面的形态可分为海洋、大陆边缘、陆地,海陆地形的差异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5.天然地震按地震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

6.描述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的地磁要素有七个。

二.选择题
1. A 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快,且能在固、液、气中传播。

A.纵波B.横波C.瑞利面波D.勒夫波
2.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地下单一水平界面上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为: C
A.过原点的直线B.不过原点的直线C.双曲线D.高次曲线3.重力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 D 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
4.地球内部的古登堡面是 A 分界面。

A.地幔与地核B.地壳与地幔C.上地幔与下地幔D.内核与外核
5.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为: A
A.过原点的直线B.不过原点的直线C.双曲线D.高次曲线
6.电法勘探是基于岩矿石的 C 差异,通过观测重力场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及寻找矿产能源的。

A.弹性B.磁性C.电性D.密度
三.简答题
1.地球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不少于3个)?
答: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区域和深部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能源、解决工程与水文地质中的问题、用于军事与考古等。

2.简要说明地震波传播所遵循的三大规律?
答:地震波传播主要遵循惠更斯原理、费马定理、snell定理等。

惠更斯原理:任意时刻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点源,由它产生二次扰动,形成元波前,而以后新波前的位置可以认为是该时刻各元波前的包络,由波前面形成的新扰动在观测点上相互干涉叠加。

费马定理:波从一点到另一点沿费时最少的最佳路径传播。

Snell定理:地震波透射线(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和透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一、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之比。

3.什么是剩余磁化强度?岩石的剩磁分为几类?
答:是指岩矿石在生成时,处在一定的条件下,受当时的地磁场磁化、成岩后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所保留下来的磁化强度。

岩石的剩磁包括热剩磁、碎屑剩磁、化学剩磁、等温剩磁、粘滞剩磁。

4.地磁要素有哪些?地磁场垂直分量Z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答:1) 地磁要素有磁偏角D、磁倾角I、总磁场强度T、垂直磁场强度Z、水平磁场强度H、水平X分量(北向)、水平Y分量(东向)。

2) 垂直强度Z大致与等倾线分布相似,近乎与纬度线平行,在磁赤道上Z=0,由此向两极其绝对值逐渐增大,在磁赤道以北Z>0,表示垂直分量向下,在磁赤道以南Z<0,表示垂直分量向上。

5.什么是视电阻率?
答:视电阻率:当地面水平、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时,按
MN
s
U
K
I
ρ

=
计算的结果称为
视电阻率。

视电阻率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而是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一种综合反映。

四.论述题
1.如果你在解决地质问题时,需要借助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其地下或地球内部的信息。

你选择某一地学问题,试述以地球物理中任一种或多种方法解决此问题的过程。

评分标准(可根据学生的答题要点来评分):
答题要点:考生能够从所地质问题出发,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地球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其解题基本步骤如下:
地质问题的概括描述;
简化为合理的物理模型;
选择对应与物理模型相对应的地球物理方法,并说明地球物理方法的工作过程。

总结或结论
2.任选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如重、磁、电、震),简述其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该方法在解决地学问题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考生能够从所地质问题出发,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地球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其解题基本步骤如下:
地质问题的概括描述;
简化为合理的物理模型;
选择对应与物理模型相对应的地球物理方法,并说明地球物理方法的工作过程。

总结或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