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2.在以下实数1.212, 1.010010001…,2π34中无理数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3=±B .3=C 3=-D 2=-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2B .﹣2C .﹣2与-12D .﹣2 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是( )A .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左拐120°B .第一次左拐60°,第二次右拐60°C .第一次左拐60°,第二次左拐120°D .第一次右拐60°,第二次右拐60° 6.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 )A .∠1=∠2B .∠3=∠4C .∠B =∠DCED .∠D +∠DAB =180° 7.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3个B.2个C.1个D.0个8.如图,AB∥CD,DB⊥BC,∠1=40°,则∠2的度数是()A.40°B.45°C.50°D.60°9=()A.0.006356 B.0.6356 C.63.56 D.635.610.若∠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60°,则∠B=()A.30°B.60°C.30°或150°D.60°或120°11.如图,AB∥EF,∠C=90°,则α、β和γ的关系是()A.β=α+γB.α+β+γ=180°C.α+β﹣γ=90°D.β+γ﹣α=180°12.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1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A.105°B.120°C.135°D.150°二、填空题13.我们规定向东和向北方向为正,如向东走4米,向北走走6米,记为(4,6),则向西走5米,向北走3米,记为_______;14的平方根是.15.将“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16.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17.已知,如图,直线a∥b,则∠1、∠2、∠3、∠4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EAC、∠ABC、∠ACF,以下结论:①AD∥BC;②∠ACB=2∠ADB;③∠ADC=90°-∠ABD;④BD平分∠ADC;⑤∠BDC=1 2∠B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 ((填序号)三、解答题19.计算:(1(2)||)﹣2|.20.解下列方程(1)4x 2﹣16=0 (2)(x ﹣1)3=﹣12521.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DE ∥BC ,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可推得∠FDE=∠DEB 的理由:∵DE ∥BC (已知)∴∠ADE= .( )∵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ADF=12 ,∠ABE=12 .( ) ∴∠ADF=∠ABE∴DF ∥ .( )∴∠FDE=∠DEB . ( )22.若2a-5和a+8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那么这个正数是多少?.23.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29y =,求2()x a b x ++的值.24.如图,12180AGF ABC ∠=∠∠+∠=,.()1试判断B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2150∠的度数.BF AC,,求AFG⊥∠=25.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它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叫无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1,那么有谁能说出它的小数部分是多少”,小明举手回﹣1来表示它的小数部分,张老师夸奖小明真聪明,肯定了他的说法.现请你根据小明的说法解答:(1的小数部分是a b,求a+2b的值.(2)已知,其中x是一个整数,0<y<1,求2x+(y)2018的值.26.如图,已知l1//l2,射线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A,B,射线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C,D,点P在射线MN上运动(P点与A,B,M三点不重合),设∠PDB=α ,∠PCA=β ,∠CPD=γ .(1)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外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对顶角的概念可知,A. B. C 中的∠1与∠2都不符合对顶角的特征,而D 图中的∠1与∠2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属于对顶角. 故选D.2.B【解析】解:无理数有:1.010010001…,22,π,共3个.故选B . 3.D【解析】解:A 3=,故A 错误;B .3=± ,故B 错误;C 3=,故C 错误;D 2=-,正确.故选D .4.D【解析】解:∵|﹣2|=2,∴|﹣2|与2相等;2=-,∴﹣∵(﹣2)×(﹣12)=1,∴﹣2与﹣12互为倒数;2=,∴﹣2故选D.5.C【解析】试题分析:两次拐弯以后方向相反,那么2次同方向拐弯之和是180°.故选:C.6.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直接判定.【详解】选项A中,∵∠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A正确;选项B中,∵∠3=∠4,∴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不能判断AB∥CD,故B 错误;选项C中,∵∠B=∠DCE,∴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C正确;选项D中,∵∠D+∠DAB=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D正确.故选B.【点睛】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7.A【解析】解:①对顶角既要考虑大小,还要考虑位置,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①错误;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②正确;③互补的两个角也可以是两个直角,故③错误;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平行公理,故④正确;⑤邻补角的平分线的夹角正好是平角的一半,是直角,所以互相垂直,故⑤正确.所以真命题有②④⑤三个.故选A.8.C【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BCD=∠1=40°,再根据DB⊥BC,得出∠BCD+∠2=90°,通过角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详解】∵AB∥CD,∠1=40°,∴∠BCD=∠1=40°.又∵DB⊥BC,∴∠BCD+∠2=90°,∴∠2=90°-40°=50°.故选C.【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直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BCD=∠1=40°.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9.B【解析】解:,=0.635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用到的知识点是被开方数向左移动两位,则它的算术平方根向左移动一位.10.D【解析】解:如图(1).∵AC∥BD,∠A=60°,∴∠A=∠1=60°.∵AE∥BF,∴∠B=∠1,∴∠A=∠B=60°.如图(2).∵AC∥BD,∠A=60°,∴∠A=∠1=60°.∵DF∥AE,∴∠B+∠1=180°,∴∠A+∠B=180°,∴∠B=180°﹣∠A=180°﹣60°=120°,∴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60°或1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分两种情况讨论,不要漏解.11.C【解析】【分析】构造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建立角之间的关系【详解】延长DC交AB与G,延长CD交EF于H.在直角△BGC中,∠1=90°-α;△EHD中,∠2=β-γ,∵AB∥EF,∴∠1=∠2,∴90°-α=β-γ,即α+β-γ=90°.故选C.【点睛】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C【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DEF=15°,∴∠EFB=∠DEF=15°,根据折叠得:∠CFE=180°﹣15°﹣15°﹣15°=13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能根据折叠性质得出∠CFE=180°﹣3∠EFB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5,3);【解析】解:∵向东走为+,向北走为+,∴向西走为﹣,向南走为﹣,∴向西走5米,再向北走3米,记作(﹣5,3).14.±2.【解析】【详解】解:±2.故答案为±2.15.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解析】【分析】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详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点睛】考查命题的定义,根据命题的定义,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16.125°【解析】试题分析:Rt△ABE中,∠ABE=20°,∴∠AEB=70°,由折叠的性质知:∠BEF=∠DEF,而∠BED=180°﹣∠AEB=110°,∴∠BEF=55°,易知∠EBC=∠D=∠BC′F=∠C=90°,∴BE∥C′F,∴∠EFC′=180°﹣∠BEF=125°.故答案为12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7.∠1+∠4=∠2+∠3【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a∥b∥c∥d,则∠2=∠6+∠7,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5,∠6=∠7,∠4=∠3+∠7,由此可知∠1+∠4=∠5+∠4=∠5+∠3+∠6=∠2+∠3.故答案为∠1+∠4=∠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解题关键是合理添加辅助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可求解.18.①②③⑤【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BC=2∠ABD=2∠DBC,∠EAC=2∠EAD,∠ACF=2∠DCF,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AC+∠ABC+∠ACB=180°,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ACF=∠ABC+∠BAC,∠EAC=∠ABC+∠ACB,根据已知结论逐步推理,即可判断各项.【详解】∵AD平分∠EAC,∴∠EAC=2∠EAD,∵∠EAC=∠ABC+∠ACB,∠ABC=∠ACB,∴∠EAD=∠ABC,∴AD∥BC,∴①正确;∵AD∥BC,∴∠ADB=∠DBC,∵BD平分∠ABC,∠ABC=∠ACB,∴∠ABC=∠ACB=2∠DBC,∴∠ACB=2∠ADB,∴②正确;∵AD平分∠EAC,CD平分∠ACF,∴∠DAC=12∠EAC,∠DCA=12∠ACF,∵∠EAC=∠ACB+∠ACB,∠ACF=∠ABC+∠BAC,∠ABC+∠ACB+∠BAC=18 0°,∴∠ADC=180°-(∠DAC+∠ACD)=180°-12(∠EAC+∠ACF)=180°-12(∠ABC+∠ACB+∠ABC+∠BAC)=180°-12(180°-∠ABC)=90°-12∠ABC,∴③正确;∵BD平分∠ABC,∴∠ABD=∠DBC,∵∠ADB=∠DBC,∠ADC=90°-12∠ABC,∴∠ADB不等于∠CDB,∴④错误;∵∠ACF=2∠DCF,∠ACF=∠BAC+∠ABC,∠ABC=2∠DBC,∠DCF=∠DBC+∠BDC,∴∠BAC=2∠BDC,∴⑤正确;即正确的有①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②③⑤.【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察推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19.(1)1;(2)﹣2.【解析】试题分析:(1)先把各部分利用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再进行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号,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试题解析:(1)原式=2﹣32﹣12+1=1;(2)原式﹣2.20.(1)x=±2;(2)x=﹣4.【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4x 2=16,x 2=4,x=±2;(2)x ﹣1=﹣5,x=﹣4.21.∠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ADE ;12∠ABC ;角平分线定义;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E=∠ABC ,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DF=12∠ADE ,∠ABE=12∠ABC ,推出∠ADF=∠AB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F ∥BE 即可.【详解】∵DE ∥BC (已知),∴∠ADE=∠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F 、BE 分别平分ADE 、∠ABC ,∴∠ADF=12∠ADE , ∠ABE=12∠ABC (角平分线定义), ∴∠ADF=∠ABE ,∴DF ∥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FDE=∠DE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是:∠AB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E ,∠ABC ,角平分线定义,B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2.这个正数为441或49【解析】试题分析: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试题解析:解:由题可知:①当2a-5=a+8时,解得:a=13,那么a+8=21,∴正数为441;②当2a-5+a+8=0时,解得:a=-1,那么a+8=7,∴正数为49.∴这个正数为441或49.23.3或9【解析】【分析】首先根据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可得:a+b=0,cd=1;然后根据x,y2=9,分别求出x、y的值各是多少,再代入x2+(a+b)y,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由题可知:,y2=9则y=3,-3,∴①原式=6+0-1×3=6-3=3∴②原式=6+0-1×(-3)=6+3=9∴式子的值为3或9.【点睛】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24.(1)BF∥DE,理由见解析;(2)60°.【解析】【分析】(1)由∠AGF=∠AB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GF∥BC,从而可得∠1=∠3,再根据已知条件∠1+∠2=180°,利用等量代换可得∠3+∠2=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BF//DE;(2)由BF⊥AC,可得∠AFB=90°,根据∠1+∠2=180°,∠2=150°,可得∠1=30°,从而即可求得∠AFG=60°.【详解】(1)BF∥DE,理由如下:∵∠AGF=∠ABC,∴GF∥BC,∴∠1=∠3,∵∠1+∠2=180°,∴∠3+∠2=180°,∴BF∥DE;(2)∵BF⊥AC,∴∠AFB=90°,∵∠1+∠2=180°,∠2=150°,∴∠1=30°,∴∠AFG=∠AFB-∠1=90°-30°=6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1)12;(2)15.【解析】【分析】(1的大致范围,然后可求得a、b的值,然后再求代数式的值即可.(2)先求得x的值,然后再表示出【详解】解:(1)∵22 <7<32a,又∵72 <51<82的整数部分是b为7∴a+2b=12(2)∵,其中x是一个整数,0<y<1,∴x=7,y=6∴2x+(y2018=2×7+2018=14+1=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求得26.解:(1)γ=α+β;(2)(2)点P在射线AN上时:γ=α-β,点P在射线BM上时γ=β-α,理由见解析.【解析】(1)过点P作PF∥l1,根据l1∥l2,可知PF∥l2,故可得出∠α=∠DPF,∠β=∠CPF,试题分析: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点P在A、B两点之外运动时,分点P在MB上运动与点P在AN上运动两种情况讨论.试题解析:解:(1)∠γ=α+∠β,理由:过点P作PF∥l1(如图1).∵l1∥l2,∴PF∥l2,∴∠α=∠DPF,∠β=∠CPF,∴∠γ=∠DPF+∠CPF=∠α+∠β,即γ=α+β;(2)当点P在MB上运动时(如图2).∵l1∥l2,∴∠β=∠CFD.∵∠CFD是△DFP的外角,∴∠CFD=∠α+∠γ,∴γ=β-α;同理可得,当点P在AN上运动时,γ=α-β;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含数学答题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2.1B.0C.D.﹣32、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C.D.3、已知点P在第四象限,且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距离是4,则点P的坐标为()A.(4,﹣2)B.(﹣4,2)C.(﹣2,4)D.(2,﹣4)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B.同位角相等C.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D.81的算术平方根是95、如图,能判定AD∥BC的是()A.∠1=∠2B.∠1=∠3C.∠3=∠4D.∠B+∠BCD=180°6、估计+1的值()A.在1和2之间B.在2和3之间C.在3和4之间D.在4和5之间7、已知:≈0.71,≈2.24,≈7.1,≈22.4,请根据以上规律得到的结果()A.0.071B.0.224C.0.025D.0.02248、如图:一块直角三角板的60°角的顶点A与直角顶点C分别在两平行线FD、GH上,斜边AB平分∠CAD,交直线GH于点E,则∠ECB的大小为()A.60°B.45°C.30°D.25°9、如图,在△ABC中,∠ABC=90°,AB=5cm,AC=4cm,BC=3cm,则点C到AB的距离为()A.4cm B.3cm C.2.4cm D.2.5cm10、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放置,其中∠B =∠C =45°,∠E =60°,∠D =3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BAE +∠CAD =180°;②如果∠2与∠E 互余,则BC ∥DA ;③如果BC ∥AD ,则有∠2=45°;④如果∠CAD =150°,必有∠4=∠C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比较大小: 3.(填“>”、“=”或“<”) 12、6的平方根是 .13、1﹣的绝对值是 .14、如图,将周长为18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15、如图,如果AB ∥CD ,则角α=140°,γ=20°,则β= .16、如图,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该圆上的点A 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将该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圈,点A 到达A '的位置,则点A '表示的数是 .第8题图 第16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答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计算:.18、求下列各式中实数x的值(1)(x﹣1)3=8;(2)25(x+1)2﹣36=0.19、如果一个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3和a﹣9,n是﹣1的立方根.(1)求m和n的值.(2)求m﹣11n的算术平方根.20、如图,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三角形ABC各顶点的坐标;(2)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21、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B,C分别表示实数a,b,c.(1)化简:(2)若,b=﹣z2,c=﹣4mn,且满足x与y互为相反数,z是绝对值最小的负整数,m,n互为倒数,试求98a+99b+100c的值.22、如图,已知∠1=∠2,∠C=∠D.(1)求证:BD∥CE;(2)如果∠DEC=115°,求∠C的度数.23、已知点P(2a﹣2,a+5),解答下列各题:(1)若点P在x轴上.求出点P的坐标;(2)若点Q的坐标为(4,5),直线PQ∥x轴,求出点P的坐标;(3)若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求出点P的坐标,并说出P点所在的象限.24、如图,PQ∥MN,A、B分别为直线MN、PQ上两点,且∠BAN=45°,若射线AM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AN后立即回转,射线BQ绕点B逆时针旋转至BP后立即回转,两射线分别绕点A、点B不停地旋转,若射线AM转动的速度是a°/秒,射线BQ转动的速度是b°/秒,且a、b满足|a﹣5|+(b﹣1)2=0.(友情提醒:钟表指针走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1)a=,b=;(2)若射线AM、射线BQ同时旋转,问至少旋转多少秒时,射线AM、射线BQ互相垂直.(3)若射线AM绕点A顺时针先转动18秒,射线BQ才开始绕点B逆时针旋转,在射线BQ到达BA之前,问射线AM再转动多少秒时,射线AM、射线BQ互相平行?25、已知AB∥CD,直线MN交AB、CD于点M、N.(1)如图1所示,点E在线段MN上,设∠MBE=x°,∠MND=y°,且满足+(y﹣60)2=0,求∠MEB的度数;(2)如图2所示,点E在线段MN上,∠MBE=∠MEB,DF平分∠ED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试找出∠DEF、∠END、∠ED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所示,点P在射线NT上运动时,∠PCD与∠TM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求的值.。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的绝对值是()A.3B.﹣3C.D.﹣2.如图,将左图中的福娃“欢欢”通过平移可得到的图为()A.B.C.D.3.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B.∥B=∥DCE C.∥1=∥2D.∥D+∥DAB=180°4.下列各数是4的平方根的是()A.±2B.2C.﹣2D.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直线AB垂直于CD吗?C.若|a|=|b|,则a2=b2D.同角的补角相等6.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⑤若a∥b,b∥c,则a∥c.A.1个B.2个C.3个D.4个8.实数,π2,,,,其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5=50°,那么AB∥CD B.如果∥4=130°,那么AB∥CDC.如果∥3=130°,那么AB∥CD D.如果∥2=50°,那么AB∥CD10.计算8的立方根与的平方根之和是()A.5B.11C.5或﹣1D.11或﹣7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4是的算术平方根.12.的相反数是.13.已知,则.14.若x,y为实数,且+|y+2|=0,则xy的值为.15.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则CD<CA,理由是.16.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38°,则∥AOC=度.19.如图,若AB∥CD,那么∥3=∥4,依据是.20.已知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b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0分)21.计算:(1)+(2)|﹣|+2.2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2﹣4=0(2)27x3=﹣125.23.如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试求这个数.24.如图所示,已知∥1=72°,∥2=108°,∥3=69°,求∥4的度数.25.如图,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关系.解:AB∥CD,理由如下:过点E作∥BEF=∥B∥AB∥EF∥∥BED=∥B+∥D∥∥FED=∥D∥CD∥EF∥AB∥CD.26.如图,EF∥AD,∥1=∥2.求证:DG∥AB.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的绝对值是()A.3B.﹣3C.D.﹣【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首先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化简,然后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3|=3.故选A.2.如图,将左图中的福娃“欢欢”通过平移可得到的图为()A.B.C.D.【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平移的定义可得左图中的福娃“欢欢”通过平移可得到的图为C,故选:C.3.如图,点E在BC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3=∥4B.∥B=∥DCE C.∥1=∥2D.∥D+∥DAB=180°【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解答】解:∥∥3=∥4,∥AD∥BC,故A错误;∥∥B=∥DCE,∥AB∥CD;故B正确;∥∥1=∥2,∥AB∥CD,故C正确;∥∥D+∥DAB=180°,∥AB∥CD,故D正确;故选A.4.下列各数是4的平方根的是()A.±2B.2C.﹣2D.【考点】平方根.【分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据此求出4的平方根是多少即可.【解答】解:∥±=±2,∥是4的平方根的是±2.故选:A.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直线AB垂直于CD吗?C.若|a|=|b|,则a2=b2D.同角的补角相等故选B.6.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A.50°B.60°C.140°D.160°【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分析】因∥1和∥2是邻补角,且∥1=40°,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40°=140°.【解答】解:∥∥1+∥2=180°又∥1=40°∥∥2=140°.故选C.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⑤若a∥b,b∥c,则a∥c.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相交线;垂线.【分析】根据平行公理,垂线的定义,相交线的性质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①同位角相等,错误,只有两直线平行,才有同位角相等;②应为: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本小题错误;③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本小题错误;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一个交点或三个交点,故本小题错误;⑤若a∥b,b∥c,则a∥c,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⑤共1个.故选A.8.实数,π2,,,,其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实数,π2,,,中,无理数有:π2,共2个.故选B.9.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5=50°,那么AB∥CD B.如果∥4=130°,那么AB∥CDC.如果∥3=130°,那么AB∥CD D.如果∥2=50°,那么AB∥C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1=∥2=50°,∥若∥5=50°,则AB∥CD,故本选项正确;B、∥∥1=∥2=50°,∥若∥4=180°﹣50°=130°,则AB∥CD,故本选项正确;C、∥∥3=∥4=130°,∥若∥3=130°,则AB∥CD,故本选项正确;D、∥∥1=∥2=50°是确定的,∥若∥2=150°则不能判定AB∥C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10.计算8的立方根与的平方根之和是()A.5B.11C.5或﹣1D.11或﹣7【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利用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8的立方根是2,=9,9的平方根是±3,则8的立方根与的平方根之和为5或﹣1,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4是16的算术平方根.【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42=16,∥4是16的算术平方根.故答案为:16.12.的相反数是.【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13.已知,则 1.01.【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移动规律,把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移动两位,结果移动一位,进行填空即可.【解答】解:∥,∥ 1.01;故答案为:1.01.14.若x,y为实数,且+|y+2|=0,则xy的值为﹣2.【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分析】首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x、y的值,进而可求出xy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x﹣1=0,y+2=0;即x=1,y=﹣2;因此xy=1×(﹣2)=﹣2,故答案为:﹣2.15.如图,∥ACB=90°,CD∥AB,垂足为D,则CD<CA,理由是垂线段最短.【考点】垂线段最短.【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垂线段,且垂线段最短.据此作答即可.【解答】解:∥CD∥AB,∥CD<CA(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16.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4.【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原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12∥4===4,故答案为:4【解答】解:题设为:对顶角,结论为: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1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38°,则∥AOC=52度.【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得∥AOE=90°,根据角的和差,可得∥AOD的度数,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OE∥AB,∥∥AOE=90°,∥∥AOD=∥AOE+∥EOD=90°+38°=128°,∥∥AOC=180°﹣∥AOD=180°﹣128°=52°,故答案为:52.19.如图,若AB∥CD,那么∥3=∥4,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0.已知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b的值为.【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只需首先对估算出大小,从而求出其整数部分a,再进一步表示出其小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3;所以a=2,b=﹣2;故ab=2×(﹣2)=2﹣4.故答案为: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0分)21.计算:(1)+(2)|﹣|+2.【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1)原式利用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1;(2)原式=﹣+2=+.22.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2﹣4=0(2)27x3=﹣125.【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1)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2)先系数化为1,再开立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x2=4,x=±2 ;(2)x3=﹣,x=﹣.23.如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a﹣15,试求这个数.【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这个数的平方根,再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等于0,可得平方根,再根据平方,可得这个数.【解答】解:∥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3a+2和a+14,∥(a+3)+(2a﹣15)=0,a=4,a+3=4+37.7的平方是49.∥这个数是49.24.如图所示,已知∥1=72°,∥2=108°,∥3=69°,求∥4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此题要首先根据∥1和∥2的特殊的位置关系以及数量关系证明c∥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即可.【解答】解:∥∥1=72°,∥2=108°,∥∥1+∥2=72°+108°=180°;∥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69°,∥∥4=69°.25.如图,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关系.解:AB∥CD,理由如下:过点E作∥BEF=∥B∥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ED=∥B+∥D∥∥FED=∥D∥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D平行公理的推论.【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填空即可.【解答】解:AB∥CD,理由如下:过点E作∥BEF=∥B∥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ED=∥B+∥D∥∥FED=∥D∥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CD(平行公理的推论).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26.如图,EF∥AD,∥1=∥2.求证:DG∥AB.【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求出∥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EF∥AD,∥∥2=∥3,∥∥1=∥2,∥∥1=∥3,∥DG∥AB.第11页共11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1.计算:(12)﹣1=()A.2B.-2C.12D.﹣122.地球是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还住着许多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微小生命,在冰岛海岸的黄铁矿粘液池中的古菌身上,科学家发现了基因片段,并提取出了最小的生命体,它的直径仅为0.00 000 002米,将数字0.00 000 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x10﹣7B.2x10﹣8C.2x10﹣9D.20x10﹣83.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A. B. C. 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6+a2=a8B.a6÷a2=a3C.a6·a2=a12D.(a6)2=a125.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x+a)(x-a)B.(a+b)(-a-b)C.(-x-b)(x-b)D.(b+m)(m-b )6.如果"□×2ab=4a2b”,那么"口"内应填的代数式是()A.2bB.2abC.aD.2a7.如图,某污水处理厂要从A处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渠PQ,为了节约用料,铺设垂直于排水渠的管道AB.这种铺设方法蕴含的数学原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第7题图) (第10题图)8.如果a=(﹣2024)0,b=(﹣2022)﹣1,c=(-2)2024.则a ,b ,c 三数的大小关系是( ) A.c>a>b B.a>b>c C.a>c>b D.c>b>a9.若(3x+2)(3x+a )的化简结果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常数a 的值为( ) A.-2 B.-1 C.0 D.210.如图有两张正方形纸片A 和B ,图1将B 放置在A 内部,测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图2将正方形AB 开列放置后构造新正方形,测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0,若将3个正方形A 和2个正方形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正方形如图3,(图2,图3中正方形AB 纸片均无重叠部分)则图3阴影部分面积( )A.22B.24C.42D.4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 11.计算:a(a+3)= .12.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出直线AB 、CD ,得到AB ∥CD 的理由是 .(第12题图) (第15题图)13.若x 2-kx+4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 14.42020×(﹣0.25)2021= .15.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比∠2大50°,则∠1= . 16.观察下列运算并填空: 1×2×3×4+1=25=52; 2×3×4×5+1=121=112; 3×4×5×6+1=361=192;根据以上结果,猜想并研究:(n+1)(n+2)(n+3)(n+4)+1= . 三.解答题(共16小题) 17.(12分)计算:(1)(﹣1)4+(3.14-π)0+(﹣13)﹣1 (2)(-1)3+(3+π)0-|﹣2|+(13)-2(3)(-1)2023-(3.14-π)0-(12)﹣2+|﹣3| (4)﹣12023×|﹣34|+(3.14-π)0-2﹣118.(12分)(1)(a+2b)(3a -b) (2)(12m ³-6m 2+2m)÷2m(3)x 2·x 6-(2x 2)4+x 9÷x (4)m 2·m 4+(m 3)2-m 8÷m 219.(12分)用乘法公式进行简便运算:(1)102x98 (2)10032(3)20242-20232 (4)20232-2023×2048+20242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x+y)(2x -y)-(2x -y )2,其中x=﹣2,y=﹣1221.(4分)如图,已知∠2=∠3,求证:AB∥CD.证明:∵∠2=∠3(已知)又∠1=∠3()∴= ()∴AB∥CD()22.(6分)如图,CE平分∠ACD,若∠1=30°,∠2=60°,求证:AB∥CD.23.(10分)观察以下等式:(x+1)(x2-x+1)=x3+1(x+3)(x2-3x+9)=x3+27(x+6)(x2-6x+36)=x3+216...(1)按以上等式的规律,填空:(a+b)(a2-ab+b2)= ;(2)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说明(1)中的等式成立.(3)利用(1)中的公式化简:(x+y)(x2-xy+y2)-(x+2y)(x2-2xy+4y2)24.(12分)实践与探究,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证方形,把图1中的阴影部分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分析】根据线段、垂线段的公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补角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原命题是假命题;
C、等角的补角相等,是真命题;
D、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6.(3分)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选项C中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12(3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AB=6,第一次平移长方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1B1C1D1,第2次平移长方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2B2C2D2,…,第n次平移长方形An-1Bn-1Cn-1Dn-1沿An-1B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长方形AnBnCnDn(n>2),若ABn的长度为2 026,则n的值为().
2022年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数 学试 题
满 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3分)49的算术平方根是( )
A.±7B.7C.± D.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A .50°B .60°C .140°D .160°2.如图,AB ∥CD ,∠A=80°,则∠1的度数是( )A .70°B .100°C .110°D .130°3.已知:如图, 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 .相等B .互补C .互余D .互为对顶角 4.如图所示,下边的4个图形中,经过平移能得到左边的图形的是( )A .B .C .D . 5.下面的语句是假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B .钝角的补角是锐角C.垂线段最短D.直角的补角是直角⊥,则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的长.6.如图,PO OR⊥,OQ PRA.OQ B.OR C.OP D.PQ7.如图,a∥b,∠1是∠2的3倍,则2∠等于()A.45︒B.90︒C.135︒D.150︒8.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 C.∠3+∠4+∠5+∠6=180°D.∠4=∠8 9.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A.180°B.360°C.270°D.540°10.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A.4cm B.2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二、填空题1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ABC沿着直线BC的平移,使点B移到点E,若∠ABC=40°,∠ACB=60°,则∠DEF= _________ .m n,∠2=50°,那么∠1=______°,∠3= ______°,∠4=______°.13.如图,//14.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中,题设是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此命题是_______命题.15.如图所示,BE是AB的延长线,量得∠CBE=∠A=∠C.由∠CBE=______,可以判断AD∥BC,由∠CBE=______,可以判断AB∥CD,由∠ABC + ______=180°,可以判断AB∥CD.16.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2=____.三、解答题17.读句画图,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18.推理填空:如图:①若∠1=∠2,则∥()若∠DAB+∠ABC=180°,则∥()②当∥时,∠ C+∠ABC=180°()当∥时,∠3=∠C ()19.如图,AB∥CD,∠3=115°,求∠1的度数.20.如图,已知∠1=50°,∠B=50°,∠D=50°,求∠C的度数21.如图,已知∠AGD=∠ACB,∠1=∠2.求证:CD∥EF22.如图,已知//AM BN ,60A ∠=︒.点P 是射线AM 上一动点(与点A 不重合),BC 、BD 分别平分ABP ∠和PBN ∠、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 ,D .(1)①ABN ∠的度数是________;②//AM BN ,ACB ∴∠=∠________;(2)求CBD ∠的度数;(3)当点P 运动时,APB ∠与AD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23.3是2x ﹣1的平方根,y 是8的立方根,z 是绝对值为9的数,求2x+y ﹣5z 的值.24.已知2a b +(1)求2a -3b 的平方根;(2)解关于x 的方程2420ax b +-=.参考答案1.C【详解】∵直线a,b 相交于点O ,若∠1=40︒,∴∠2=(180-40)°=140 °;故选C.2.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B ∥CD ,∴+2=180A ∠∠︒,又∵∠A=80°,∴2=100∠︒,又∵1∠与2∠是对顶角,∴1=100∠︒.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应用,准确理解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互余的定义,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详解】∵AB CD ⊥,∴∠BOC=90°,∴∠1+∠COE=90°.∵∠2=∠COE,∴∠1+∠2=90°,∴1∠与2∠互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以及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4.A【分析】根据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解答.【详解】解:A、经过平移能得到左边的图形,故符合题意;B、经过平移和旋转才能得到左边的图形,故不符合题意;C、经过平移和轴对称变换才能得到左边的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经过平移和旋转才能得到左边的图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5.A【分析】根据直角、垂线段、锐角和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直线平行,才会同旁内角互补,故原命题是假命题;B、钝角的补角是锐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C、垂线段最短,故原命题是假命题;D、直角的补角是直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直角、垂线段、锐角和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不大.6.A【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结合图形判断即可.【详解】解:∵OQ⊥PR,∴点O到PR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OQ的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A【分析】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1是∠2的3倍以及邻补角的概念,得4∠3=180°,由此可以求出∠2=45°.【详解】解:如图,∵a∥b,∴∠2=∠3,而∠1是∠2的3倍,∴∠1是∠3的3倍,而∠1+∠3=180°,∴4∠3=180°,∴∠3=45°,∴∠2=4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邻补角的定义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结合已知条件列方程进行求解.8.D【详解】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3=∠7,∠2=∠6;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3+∠4+∠5+∠6=180°.而∠4与∠8是AD和BC被BD所截形成得内错角,则∠4=∠8错误,故选D.9.B【分析】首先作出PA∥a,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得出∠1+∠2+∠3的值.【详解】解:过点P作PA∥a,∵a∥b,PA∥a,∴a∥b∥PA,∴∠1+∠MPA=180°,∠3+∠APN=180°,∴∠1+∠MPA+∠3+∠APN=180°+180°=360°,∴∠1+∠2+∠3=36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作出PA∥a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D【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与直线上垂足间的线段的长,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答案.【详解】当PC⊥l时,PC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2cm,当PC不垂直直线l时,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PC的长,即点P到直线l的距离小于2cm,综上所述: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不大于2cm,故选D.【点睛】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11.相交或平行【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详解】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2种位置关系,它们是相交或平行.故答案为:相交或平行.【点睛】本题是基础题型,主要考查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12.40°【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AB∥D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EF的度数.【详解】解:∵△DEF由△ABC平移得到,B和E为对应点,∴AB∥DE,∴∠DEF=∠ABC=40°.故答案为: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根据平移得出AB∥DE是解题的关键. 13.50 50 130【分析】∠1与∠2是对顶角,∠2与∠3是内错角,∠3与∠4是邻补角,据此回答.【详解】解:如图,∵∠2=50°,∴∠1=∠2=50°,∵m∥n,∴∠3=∠2=50°,∴∠4=180°-∠3=130°.故答案为:50;50;1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性质定理得出各对相等的角.14.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真.【解析】【分析】根据题设是前提条件,结论是由前提条件得到的结果作答即可得题设和结论,再判断命题真假即可.【详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写成:“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旁内角互补”,∴题设是两直线平行,结论是同旁内角互补,此命题是真命题,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真.【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中题设与结论的判断,真命题与假命题的判断,用到的知识点为:所有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15.∠A ∠C ∠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完成填空.【详解】解:由∠CBE=∠A可以判断AD∥BC,根据是同位角相等,可得两条直线平行;由∠CBE=∠C可以判断AB∥CD,根据是内错角相等,可得两条直线平行;由∠ABC+∠C=180°,可以判断AB∥CD,根据是同旁内角互补,可得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C,∠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弄清两个角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的角.16.54°【分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FEB,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BEG,然后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2.【详解】∵AB∥CD,∴∠BEF=180°−∠1=180°−72°=108°∠2=∠BEG,又∵EG平分∠BEF,∴∠BEG=12∠BEF=12×108°=54°∴∠2=∠BEG=54°.故答案为54°.17.(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过点P作∠PQA=∠DCA即可.(2)过点P作∠QPR=90°即可.试题解析: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18.见解析【分析】①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即先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AB∥CD,然后再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AD∥BC.②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两角互补.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3=∠C.【详解】解:①若∠1=∠2,则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DAB+∠ABC=180°,则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当AB∥CD时,∠C+∠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当AD∥BC时,∠3=∠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B∥C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D∥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1)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6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AB∥CD,∴∠3+∠2=180°,∠2=∠1,∴∠1=∠2=180°-∠3=180°-115°=6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0.130°【分析】根据题意可得∠1=∠B,得到AD∥B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详解】解:∵∠1=∠B=50°,∴AD∥BC,∴∠C=180°-∠D=180°-∠50°=13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AD∥BC.21.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首先得出DG∥CB,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2,进而得出CD∥EF.【详解】解:证明:∵∠AGD=∠ACB,∴DG∥CB,∴∠3=∠1,∵∠1=∠2,∴∠3=∠2,∴CD∥EF.【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定理是解题关键.22.(1)①120°,②∠CBN;(2)60°;(3)不变,∠APB:∠ADB=2:1.【解析】【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内错角相等可得;(2)由(1)知∠ABP+∠PBN=12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知∠ABP=2∠CBP、∠PBN=2∠DBP,可得2∠CBP+2∠DBP=120°,即∠CBD=∠CBP+∠DBP=60°;(3)由AM∥BN得∠APB=∠PBN、∠ADB=∠DBN,根据BD平分∠PBN知∠PBN=2∠DBN,从而可得∠APB:∠ADB=2:1;【详解】解:(1)①∵AM∥BN,∠A=60°,∴∠A+∠ABN=180°,∴∠ABN=120°;②∵AM∥BN,∴∠ACB=∠CBN,故答案为:120°,∠CBN;(2)∵AM∥BN,∴∠ABN+∠A=180°,∴∠ABN=180°-60°=120°,∴∠ABP+∠PBN=120°,∵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CBP,∠PBN=2∠DBP,∴2∠CBP+2∠DBP=120°,∴∠CBD=∠CBP+∠DBP=60°;(3)不变,∠APB:∠ADB=2:1.∵AM∥BN,∴∠APB=∠PBN,∠ADB=∠DBN,∵BD平分∠PBN,∴∠PBN=2∠DBN,∴∠APB:∠ADB=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时,一定要找准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23.-33或57.【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先求x和y,再根据绝对值的求法计算出z的值,最后再求2x+y﹣5z的值.【详解】解:∵3是2x﹣1的平方根,y是8的立方根,z是绝对值为9的数,∴2x-1=9,y=2,z=±9,∴x=5.当z=9时,2x+y-5z=2×5+2-5×9=-33.当z=-9时,2x+y-5z=2×5+2-5×(-9)=57.【点睛】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的理解,熟练掌握它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x=±.24.(1)23a b-的平方根为4±;(2)3【分析】(1)先由相反数的定义列出等式,再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出a 、b 的值,然后代入,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2)先将a 、b 的值代入,再利用平方根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1)由相反数的定义得:02a b =+由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得:203120a b b +=⎧⎨+=⎩ 解得24a b =⎧⎨=-⎩则23223(4)41216a b -=⨯-⨯-=+=故23a b -的平方根为4±;(2)方程2420ax b +-=可化为224(4)20x +⨯--=整理得22180x -=29x =解得3x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平方根的定义等知识点,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求解是常考知识点,需重点掌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3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9的平方根为()A.3 B.﹣3 C.±3 D.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邻补角一定互补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下列实数:π、、、、0.1010010001,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则这个数为()A.0 B.1 C.0或1 D.0或±1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方向上平行前进,两次拐弯的角度是()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D.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6.若|m+2|+(n﹣1)2=0,则m+2n的值为()A.﹣4 B.﹣1 C.0 D.47.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且AB=AC,则点C表示的数是()A.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01是0.1的一个平方根B.64的立方根是±4C.如果a+b=0,那么D.﹣1的平方根是±19.如图,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指()A.线段AC的长度B.线段CD的长度C.线段BC的长度D.线段BD的长度10.如图,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3=∠7 B.∠2=∠6C.∠3+∠4+∠5+∠6=180°D.∠4=∠811.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则a=b B.若|a|=()2,则a=bC.若a>b,则a2>b2D.若()2=()2则a=b12.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1)∠C′EF=32°;(2)∠AEC=148°;(3)∠BGE=64°;(4)∠BFD=116°.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3﹣π的相反数是;的值是.14.自来水公司为某小区A改造供水系统,如图沿路线AO铺设管道和BO主管道衔接(AO⊥BO),路线最短,工程造价最低,根据是.15.比较大小:﹣3﹣2,(填“>”或“<”或“=”)16.如图所示,已知a∥b,则∠1=.17.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a+b=.18.如图,一个零件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现已测得拐角∠ABC=120°,则∠BCD=零件才合格.三.计算题和解答题:(共58分)19.(8分)计算.(1);(2)+|1﹣|+﹣.20.(10分)解方程:(1)(3x+1)2﹣1=0;(2)2(x﹣1)3=﹣.21.(6分)将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22.(7分)推理填空:已知,如图∠1=∠2,∠3=∠4,求证:BC∥EF.证明:∵∠1=∠2∴∥()∴=∠5 ()又∵∠3=∠4∴∠5=()∴BC∥EF ()23.(9分)已知: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AGE=50°,求:∠BHF的度数.24.(8分)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25.(10分)类比平方根(二次方根)、立方根(三次方根)的定义可给出四次方根、五次方根的定义:①如果x4=a(a≥0),那么x叫做a的四次方根;②如果x5=a,那么x叫做a的五次方根;请根据以上两个定义并结合有关数学知识回答问题:(1)81的四次方根为;﹣32的五次方根为;(2)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若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4)解方程:①x4=16②100000x5=24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π、,﹣,,3.1416,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个B .2个 C.3个 D.4个2.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总共有对顶角()A.8对 B.10对C.4对 D.12对3.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1)两个无理数的和必是无理数;(2)两个无理数的积必是无理数;(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A.1 B.2 C.3 D.45.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2°,则∠2等于()A.37°B.28°C.38°D.47°6.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前进的方向仍与原来相同,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A.先右转80°,再左转100°B.先左转80°,再右转80°C.先左转80°,再左转100°D.先右转80°,再右转8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B.一个数的立方根和这个数同号,零的立方根是零C.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负数没有立方根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50°,∠2=65°,则∠3的度数为()A.110°B.115°C.120° D.130°9.已知n(n≥3,且n为整数)条直线中只有两条直线平行,且任何三条直线都不交于同一个点.如图,当n=3时,共有2个交点;当n=4时,共有5个交点;当n=5时,共有9个交点;…依此规律,当共有交点个数为27时,则n的值为()A.6 B.7 C.8 D.910.如图,下列图形均是完全相同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所组成的,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3个点,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8个点,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5个点,…,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9个图形中点的个数是()A.80 B.89 C.99 D .10911.如图,已知AB∥CD,AD∥C,∠ABE 是平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3 B.∠1=∠2>∠3C.∠1+∠2<∠3 D.∠1+∠2与∠3的大小没有关系12.如图,数轴上的点A 所表示的数为x,则x的值为()A.B.+1 C.﹣1 D.1﹣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倒数是.14.如图,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处,可过D点引DC⊥AB于C,然后沿DC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15.如果+(2x﹣4)2=0,那么2x﹣y=.16.如图,两条平行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若∠1=118°,则∠2=°.17.已知a、b为有理数,m、n分别表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amn+bn2=4,则2a+b=.18.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三、解答题:(58分)19.(16分)计算或求值:(1)(x﹣3)3=27(2)÷﹣×+.(3)|﹣|﹣|﹣2|﹣|﹣1|;(4)﹣12016++3﹣27﹣|2﹣|++﹣.20.(8分)若A=为a+3b的算术平方根,B=为1﹣a2的立方根,求A+B的值.21.(10分)如图,DE∥BC,CD是∠ACB的平分线,∠ACB=60°,求∠EDC的度数.22.(12分)如图,已知AD⊥BC,EF⊥BC,∠3=∠C,求证:∠1=∠2.23.(12分)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BF,DF分别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请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4分)1.π、,﹣,,3.1416,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总共有对顶角()A .8对 B.10对C.4对 D.12对3.(3分)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4.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20°5.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2°,则∠2等于()A.37°B.28°C.38°D.47°6.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7.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AC所截,AB∥CD ,E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 不在直线AB、CD、AC上),设∠BAE=α,∠DCE=β.下列各式:①α+β,②α﹣β,③β﹣α,④360°﹣α﹣β,∠AEC的度数可能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B.负数没有立方根C.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D .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的数共有三个9.已知n(n≥3,且n为整数)条直线中只有两条直线平行,且任何三条直线都不交于同一个点.如图,当n=3时,共有2个交点;当n=4时,共有5个交点;当n=5时,共有9个交点;…依此规律,当共有交点个数为27时,则n的值为()A.6 B.7 C.8 D.910.如图,下列图形均是完全相同的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所组成的,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3个点,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8个点,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5个点,…,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9个图形中点的个数是()A.80 B.89 C .99 D.10911.如图,已知AB∥CD,AD∥C,∠ABE是平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3 B.∠1=∠2>∠3C.∠1+∠2<∠3 D.∠1+∠2与∠3的大小没有关系12.如图,数轴上的点A 所表示的数为x ,则x 的值为()A.B.+1 C.﹣1 D.1﹣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倒数是.14.如图,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处,可过D点引DC⊥AB于C,然后沿DC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15.如果+(2x﹣4)2=0,那么2x﹣y=.16.如图,两条平行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若∠1=118°,则∠2=°.17.已知a、b为有理数,m、n分别表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amn+bn2=4,则2a+b=.18.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23,33和43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裂”成2个、3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即23=3+5;33=7+9+11;43=13+15+17+19;…;若63也按照此规律来进行“分裂”,则63“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三、解答题:(共78分)19.(10分)计算或求值:(1)(x﹣3)3=27(2)÷﹣×+.20.(7分)如图,已知AD⊥BC,EF⊥BC,∠3=∠C,求证:∠1=∠2.21.(7分)若A=为a+3b的算术平方根,B=为1﹣a2的立方根,求A+B的值.22.(10分)如图,AD∥BE,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F,∠CFE=∠E.求证:AB∥CD.23.(10分)某种水果的价格如表:购买的质量(千克)不超过10千克超过10千克每千克价格6元5元张欣两次共购买了25千克这种水果(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款132元.问张欣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了多少千克这种水果?24.(10分)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BF,DF分别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请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25.(12分)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不难求得方程x +=3+的解是x 1=3,x 2=; x +=4+的解是x 1=4,x 2=; x +=5+的解是x 1=5,x2=;(1)观察上述方程及其解,可猜想关于x 的方程x +=m +(m ≠0)的解是 . (2)试用“求出关于x 的方程x +=m +(m ≠0)的解”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3)利用你猜想的结论,解关于x 的方程=m +.26.(12分)如图,已知直线l 1∥l 2,且l 3和l 1、l 2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在AB 上.(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3)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 和A 、B 不重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范围: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六章《实数》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若∠1=∠2,∠3=125°,则∠4的度数是()A. 65°B. 60°C. 55°D. 75°2.如图,AB//CD,∠FGB=154°,FG平分∠EFD,则∠AEF的度数等于()A. 26°B. 52°C. 54°D. 77°3.下列语句正确的是()A. 4是16的算术平方根,即±√16=4B. −3是27的立方根C. √64的立方根是2D. 1的立方根是−14.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bB. |a|<|b|C. ab>0D. −a>b5.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DF的是()A. ∠A=∠3B. ∠A+∠2=180°C. ∠1=∠4D. ∠1=∠A6. 如图摆放的一副学生用直角三角板,∠F =30°,∠C =45°,AB 与DE 相交于点G ,当EF//BC 时,∠EGB 的度数是( )A. 135°B. 120°C. 115°D. 105°7. 若a 2=4,b 2=9,且ab <0,则a −b 的值为( )A. −2B. ±5C. 5D. 58.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数轴上任意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有理数B. 数轴上任意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无理数C. 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D. 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还有无数个点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①任何数都有算术平方根;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③a 2的算术平方根是a ;④(π−4)2的算术平方根是π−4;⑤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0. 如图,AF//CD ,CB 平分∠ACD ,BD 平分∠EBF ,且BC ⊥BD ,下列结论:①BC 平分∠ABE ;②AC//BE ;③∠CBE +∠D =90°;④∠DEB =2∠ABC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1. 若√3a −23与√2−b 3为相反数,且b ≠0,则ab 的值为________. 12. 已知y =√x −3+√3−x +1,则x +y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13. 如图,有下列3个结论:①能与∠DEF 构成内错角的角的个数是2;②能与∠EFB 构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是1;③能与∠C构成同旁内角的角的个数是4,以上结论正确的是______.1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点O,∠COE:∠BOD=2:3,则∠AOD=______.15.若√2a−2与|b+2|互为相反数,则(a−b)2的平方根=______.16.一个正数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是2a−3和5−a,则x的值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AB//CD,EC⊥CD.若∠BEC=30°,则∠ABE的度数为______.18.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BAC=30°),并且顶点A,C分别落在直线a,b上,若∠1=22°,则∠2的度数是______.19.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45°的三角尺ADE固定不动,将含30°的三角尺ABC绕顶点A顺时针转动(旋转角不超过180度),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2:当∠BAD=15°时,BC//DE.则∠BAD(0°<∠BAD<180°)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_____.20.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a+1和a+11,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0分)21.(12分)计算:3;(1)(−1)3+|1−√2|+√8(2)(−3)2+2×(√2−1)−|−2√2|.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4<√7<√9,即2<√7<3,∴√7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7−2).规定实数m的整数部分记为[m],小数部分记为{m).如:[√7]=2,{7}=√7−2.解答以下问题:(1)[√10]=________,{√5}=________;(2)求{√5}+{5−√5}的值.23.(12分)工人师傅准备从一块面积为1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工料上裁剪出一块面积为12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的工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E
D
A C
F
8
7
6
5
43
2
1
D
C
B
A
白果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共120分)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①同位角相等 ②对顶角相等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 . 1, B. 2, C. 3, D. 4 2、 如图1,AB DE ∥,65E ∠=,则B C ∠+∠=( )
A .135
B .115
C .36
D .65
图1 图2 图3 3、如图2,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 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 )
A .右转80°
B .左转80°
C .右转100°
D .左转100° 4、如图3,如果AB ∥CD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3=∠7;
B .∠2=∠6
C 、∠3+∠4+∠5+∠6=1800
D 、∠4=∠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是9的平方根
B .5的平方等于5
C .1-的平方根是1±
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6、相反数、平方根、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A 、-1 B 、1 C 、0 D 、±1
7、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3355-=-
B.6.06.3-=-
C.13)13(2
-=- D.63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120° α25°
C D
A
B C a
b 1 2 3 8、如图4,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 A .50° B .60° C .140° D .160°
图4
9、如图5,已知AB ∥CD ,∠A =70°,则∠1的补角的度数是( )
A .70°
B .100°
C .110°
D .130°
10、如图6,已知: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 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 B .互余 C .互补 D .互为对顶角
11、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互相重合 D、 以上均不正确 1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③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如图,如果AB ∥CD ,那么A C ∠∠与_______________。
2、如图,∠1+∠2=240°,b ∥c ,则∠3=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70°,∠2=110°,∠3=80°,则∠4=_______________。
4、如图,已知a b ∥,170∠=,240∠=,则3∠ 。
第4题图 D
B A
C 1 图5 a b
1 2 O
A B C
D E F 2 1
O
图6
①
2121
②
1
2
③
12
④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1
2
3 A B D
C
1 3
2
a
b
3l 4l
1l
4
6、如图已知∠C =25º ,∠B =120º 则∠a=_________。
7、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绝对值是__________。
8、16的平方根是 , ()2
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9、已知1)12(2-++b a =0,则-2004
2b a +=_______。
10、若y=41441+-+-x x ,则
x
y
=_______。
11、150-的小数部分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3分,共9分)
1;3264
3+-- 2;
36.009.0-+16
7
1-
3; 33
841627-+-+
四、求x 的值 (每小题4分,共12分)
1;
1142=-x 2; -3x 3+81=0 3; 22)5()12(-=-x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1、 若041)27(22
=-+-++z y x ,求23y z x +-
-的值。
2、已知a 是15-的整数部分,b 是111-的小数部分,求b a 22
+的值。
3、若3a 与3
92-a 都是b 的两个根,求b a +的值。
六、证明题(第1题6分,第2题7分,第3题8分,共21分)
1、如图,EF ∥AD ,∠1 =∠2,∠BAC = 70°。
求∠AGD 的大小。
2、已知:如图∠1=∠2,∠C=∠D ,请证明:∠A=∠F 。
3、如图,B 、C 、E 三点共线,A 、B 、F 三点共线,∠1=∠2,∠3=∠4, 且AB 平行CD ,求证AD 平行BE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
H
G
2
1
F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