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报警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合集下载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A A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 不确定度评定,秦昀亮,宏 岩心 (陕西 西安 710018)摘 要 运用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结合长庆油田的实际,利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知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各输入量的 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给出测量不确定度报告,以达到对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 的不确定度评定的目的。

关键词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评定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angqing Oilfield, the standard certainty, the resultant standard certainty and the ex - panded certainty of all the inputs of the alarm are analyzed by establishing mathematical model and us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mea - surement uncertainty evaluation, and the report on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is presented to evaluate the uncertainty of indication error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 alarm.Key words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 alarm; indication error; standard uncertainty; uncertainty evaluation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 一氧化碳气体 检测报警器在长庆油田全部油区范围内配备。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适用范围适用于采用气体物质标准对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检定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

2 依据文件JJG 915—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JJF 1059—200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X/19/200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实施细则 3 测量方法和数学模型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检定,即输入一氧化碳标准物质直接读出检测仪的示值,根据示值A 与标准值s A 即可得到示值误差检定结果Δe 。

Δe =100⨯-SSA A A %仪器检定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应该按照检定的实际结果进行,本文以检定规程规定的允许值进行分析评定。

评定结果是合格的检测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最大值。

在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检定中,影响示值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 ⑴ 计量标准器的不确定度, ⑵ 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 ⑶ 环境条件的影响, ⑷ 人员操作的影响, ⑸ 被检验仪器的变动性。

由于采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检定,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可以不予考虑;在规程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定,⑶、⑷等对检定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气流稳定性、人员操作的影响和被检定仪器的变动性体现在测量的重复性中。

因此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检定用标准气体引起的不确定度和测量变动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4 分量标准不确定度4.1 计量标准器即气体标准物质的定值标准不确定度u 1一氧化碳气体一級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为1 %,二級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为2 %属正态分布,包含因子k =2。

标准气体的定值不确定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一级标准物质u 1=2%1=0.5 % 二级标准物质u 1=2%2=1.0 %4.2 测量变动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 2测量变动性引起的不确定度由规程规定的重复测量的重复性限指标来评估。

规程规定测量的重复性限用6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表示,相对误差由3次测量平均值得到,则测量变动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32RSD u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6 扩展不确定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检定是等精度直接测量,其测量结果接近正态分布,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必计算自由度后用U p 表示。

CO、CO2分析仪、测报仪检定装置操作规程

CO、CO2分析仪、测报仪检定装置操作规程

1编制依据依据JJG635—201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JJG915—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编制计量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2适用范围2.1适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检定、操作及维护保养、意外情况的处理等。

2.2 检测项目及允许误差检测项目及允许误差依据检定规程要求。

3 计量标准或所用标准仪器设备4 检定系统CO、CO2分析仪、测报仪检定系统图依照量值溯源图进行。

5 检定前、后应注意事项的检查和记录内容5.1检测前应检查被检仪器是否具有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时间和仪器编号。

仪器及附件的所有紧固件应紧固良好,气体管路连接部位应连接良好,运动部件应平稳,活动自如;仪器的开关、旋钮及按键应能正常工作。

5.2检测前后应检查计量标准是否完好,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开机前连接好样品气、稀释气,检查管路,调整压力,注意被检器电源电压有无特殊要求。

提前计算好检定所需的标准气体浓度及配气装置两路气体的流量,管路应充分吸附饱和后再进行检测。

被检器预热 30min以上,配气装置调零、管路清洗。

根据检定需要调节流量控制器,流量调整到检定所需的气体流量。

仪器检定完毕后,关电源、关气瓶压力阀。

6 与被检测仪器的连接、调试等要求仪器及附件的所有紧固件应紧固良好,连接件应连接良好,运动部件应平稳,活动自如;仪器的开关、旋钮及按键应能正常工作。

7 检定环境条件7.1 温度: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7.2电源:电压为(220±22)V;频率为(50±1)Hz。

7.3仪器不得有强光直射,附近无强电磁场干扰,无强气流及腐蚀性气体。

8 检定程序8.1依据JJG635—201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JJG915—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仪器的检定。

8.2 按照规程要求确定检定点、检定气体浓度,调整配气装置样品气、稀释流量,调整流量控制器流量。

211167274_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比对结果与分析

211167274_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比对结果与分析

一氧化碳(CO)气体无色、无味,能高度抑制血液的携氧能力,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氧而无法自我察觉,直至昏迷甚至死亡,被称为“隐形杀手”[1]。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是用于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危险场所检测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计量器具,能有效地避免因一氧化碳气体泄漏而引起的中毒、爆炸等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其测定结果是否准确与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加强全省检定机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标准的监督管理,使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一致、准确和可靠[2],了解各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专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省内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工作的发展,在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对陕西省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计量比对。

省内已建立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标准,经过考核授权的18家计量技术机构作为参比实验室参加了这次计量比对。

1 比对方案1.1 技术依据这次比对根据JJG 915—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JJF 1117—2010 《计量比对》、JJG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117.1—2012 《化学计量比对》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范进行。

1.2 比对项目根据JJG 915—2008编写了2021年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比对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对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后续检定,并确定示值误差为比对项目。

各参比实验室按照比对实施细则要求,对传递标准进行计量比对[3]。

1.3 传递标准这次比对的传递标准由主导实验室提供,对多种型号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长时间的重复检定工作,并考察其稳定性,最终选取HFT系列3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作为传递标准(其中编号为210628163和210628165的报警器作为传递标准,编号为210628164作为备用传递标准)。

按照 GB/T 15000.3—2008/ISO Guide 35:2006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中稳定性考核方法,对3台HFT系列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相对时间的变动性进行考察。

一氧化碳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报警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u : : 0. 0 05%
符 合上述条件的测量 , 一般 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 的评定方 法, 对于通用仪器采用一氧化碳为标准气体 。
2 数 学模 型
AC = C— C
3 . 3 被检仪器的分辨力 引入 的不确定 度 u 的评定 由于被检一氧化碳报警 器的最小分辨率为 0 . 5 ,其数值 为均 匀分布 , 包含 因子 k = 、 / 丁
3 . 2 一氧化碳报警器示值测量误差引入 的标准不确定度 u R l 的评 定 输入量 U 。 的标准不确定度主要是所购置 的标 准气体引起 的 不确定度。经 国家计量科学院标物 中心配置的标 准气体经配置合 格并 给出 的 3 0 % ̄ J 量范 围上限值给 出的不确定度 为相对 扩展不 确定度 所 以, 由此引起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 为
民营 科技 2 0 1 4 年第7 期
科技 论坛

氧化碳报 警器示值误 差测量结果 的 不确 定度评定
闵 璐 陈 雷 ( 齐 齐哈 尔 市质 量技 术监 督 检 验 检 测 中心 ( 计量所 ) , 黑 龙 江 齐 齐哈 尔 1 6 1 0 0 0 )
摘 要: 主要 对 一 氧 化 碳 报 警 器 示值 误 差测 量 结 果 的 不 确 定度 进 行 评 定 。 关键词 : 一 氧化 碳 ; 误 差; 报 警 器

式 中: A C 一 浓度示值误差 ; C 一 检测报警器浓度示 值 ;
c 标准气 体浓度 ;


0 . 。 2 9 %
3 输 入 量 的档 准不 确 定 度 评 定 3 . 4 一氧化碳报警器示值 的标准不确定度 u 和被检仪器 的分辨 3 . 1 输入量 c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U ( C ) 的评定 率 的不确定度 u 互不相关 , 标准不确定度采用方和根 方法合成 输入量 c的标准不 确定度主要是 检测报警器 的测量不 重复 Us =" V ̄ U 2 b l +L i 2 6 2=%/ 00 0 5 2 + 0 . 2 9 2= 0 . 2 9 %p p m 引起的 , 可通 过 连 续 测 量 得 到 的 测 量 列 用 A类 方 法 评 定 。其 中被 4 合 成 标 准 不确 定度 评 定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 测量方法(按JJG 915-2008)待被校准的仪器稳定后,依次通入仪器满刻度25%,50%,75%左右的CO 气体标准物质重复3次,分别在连接通气状态下读取仪器的稳定示值,求其算术平均值为C ,按公式分别计算上述3种浓度下仪器的示值相对误差△C ,取其中最大的△C 代表仪器示值误差检定结果。

2 数学模型A =100%C Cs R-⨯ 其中:C ——被校仪器3次示值的平均值Cs —-CO 气体标准物质的浓度值R ——仪器的满刻度3 方差及传播系数方差: u c 2(A)= c 2(B)u 2(B)+ c 2(B 0)u 2(B 0)传播系数:c(B)=1 ; c(B 0)=-1。

则: u c 2(A) = u 2(B)+u 2(B 0)4标准不确定度分析及评定4.1 测量重复性估算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A在规程要求的环境条件下,通入标称值为750×10-6mol/mol 的标准一氧化碳气体以10次测量计算其重复性,10次测量的数值分别为762 756 758 760 762 773 772 774 778 775μmol/mol ,由下式计算s =X ×100%由上述结果可知:u A =s =1.06%4.2 仪器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B1仪器分辨力为1×10-6mol/mol得 u B1=0.5×10-6100%=0.000029%4.3标准物质证书给出不确定度U =2.0%(k =2)u B2=2%/2 =1%4.4 流量计准确度引入的不确定度:证书给出不确定度为U =0.32%(k =2)u B3=0.32%/2 =0.16%5合成不确定度c u =6 最后得出仪器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 (取k =2) U rel = k .·C u=2×1.48%=3.0%。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栗洋洋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06期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1.2 测量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85%;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场干扰。

1.3 测量标准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其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2.0%(k=2)。

1.4 测量对象用于检测非矿井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其测量范围为(0~2000)µmol/mol。

1.5 测量方法用零点气调整仪器的零点后,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记录仪器的实际读数。

重复测量3次,分别记录仪器示值Ai,按公式计算示值误差和,取绝对值最大的作为仪器的示值误差。

2 测量模型×100%式中:——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仪器示值的算术平均值;As——标准气体的浓度值。

3 方差和灵敏系数由于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且不相关,则方差:灵敏系数:以相对误差作为示值误差:以绝对误差作为示值误差:4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4.1 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主要来源于一氧化碳报检测报警的测量重复性,因此可以通过连续重复测量得到,采用A 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选取一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在实验条件下,选择约为仪器满量程70%(1392µmol/mol)的标准气体,连续进行10次测量,所得结果为:1390、1390、1393、1391、1392、1390、1394、1393、1392、1394,则=1391.9µmol/mol单次实验标准偏差:1.60µmol/mol根据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的要求,在重复性实验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取这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0.92µmol/mol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数显仪器应该考虑其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0.29δx,δx为仪器的分辨力。

一氧化碳自动监测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一氧化碳自动监测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周边的空气质量。

通过借助一氧化碳自动监测仪构建数学模型,然后对测量与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清楚掌握一氧化碳自动监测仪中不确定度中有关的分量值,对于提高监测质量与改善空气质量都有显著的帮助。

关键词: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自动监测仪不确定度评定0引言根据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升级监测因子,实现在线质量控制与监督,并将监测数据实时对外公布。

但实际在日常监测中,往往存在监测到的数据伴随着不确定性,只有对不确定度进行有效的评定,才能保证监测到的数据真实有效,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度以及可靠度。

下文将通过分析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以及自动监测过程中数值不准确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试验模型对一氧化碳自动检测系统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1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另一种是大气中存在一氧化碳。

前者主要是人们在吸烟过程中烟草燃烧所产生的,后者来源一方面是机动车辆尾气排放中包含一氧化碳气体,另一方面是工业区在进行加工制造与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含量,且后者产生的一氧化碳的含量较高。

2一氧化碳自动检测过程中数值误差分析2.1环境温度对监测仪器的影响无论是在试验中还是在实际的监测操作中,监测人员都应该将选择的测量仪器妥善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

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仪器精度有影响,当温度过高时甚至会使仪器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监测出来的数值有较大的误差,而当温度过低,特别是在零摄氏度以下时会导致仪器出现凝露等现象,从而影响监测结果。

2.2周边电磁对站房的影响在进行一氧化碳自动监测系统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中,周边磁场会对站房存在一定的干扰,导致监测的数值存在误差。

所以在进行监测时可以在距离电磁干扰辐射较远的位置建设站房,减少电磁因素的影响。

如果站房已经在会受到电磁辐射干扰的范围之内建立,则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对电磁干扰进行屏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氧化碳报警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发表时间:2019-12-30T13:13:48.56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 15期作者:杨科峰[导读] 氧化碳(CO)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法用感官感知的有毒气体摘要:一氧化碳(CO)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无法用感官感知的有毒气体,会抑制血液的携氧能力。

因此一氧化碳报警器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醒气体的泄露,依据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要求,对QB3000T型一氧化碳报警器示值进行重复性测量,结合各种因素对示值的影响来分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一氧化碳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一)检定过程
(1)依据规程: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检定标准器:氮气中一氧化碳气体标准物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GBW(E)060364,浓度为378(×10-6mol/mol), Urel=1.5% k=2;
(4)检定对象:一氧化碳报警器,仪器型号:QB3000T,仪器编号:32048765,制造厂家:河南驰诚;
(5)检定方法: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连续进气中读取被测报警器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3次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实际值的差值,即为该一氧化碳报警器的示值误差;
(二)数学模型:
式中:----一氧化碳报警器的示值误差;----一氧化碳检测报警的示值算术平均值; ----标准气体浓度值
灵敏系数:
(三)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1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1.1标准不确定度源于报警器的测量不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的测量数列,用A类评定。

使用100μmol/mol浓度的样品在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上,连续测量10次,得到测量列(μmol/mol):378,378,379,379,378,378,380,380,379,378。

单次实验标准差
实际测量3次,以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为检定结果,则可得到:
1.2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仪器分辨力,由仪表分辨力b: 1μmol/mol导致的的示值误差区间半宽
度为,B类方法评定。

1.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
2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主要来源于标准气体的定值不确定度,由标准样品证书给出,相对不确定度为1.5%,包含因子k=2,B类。

本次所用的标准气体浓度为:378μmol/mol。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汇总:
以上各分量互不相关,故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