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合集下载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素材事例5篇_勤俭节约相关故事内容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素材事例5篇_勤俭节约相关故事内容

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素材事例5篇_勤俭节约相关故事内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让我们重温那些厉行勤俭的故事,传承这一美好德行。

更多关于勤俭节约故事的相关内容推荐↓↓↓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1】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政策上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辉典范。

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注意勤俭节约,处处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浪费,这都是来自人民,是劳动人民流血流汗生产的果实,如果浪费了,就是白白丢了人民的劳动果实和自己手里的财富,影响我们国家财富的积累,万万不可这样做”,“几颗小麦做一个馒头?几株稻子做一碗米饭?有谁算过这笔账?”又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

这样,八亿人民一年浪费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救济很多灾民。

如果八亿人民每人每天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就可观了吗?实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高。

”他说:“只要大家注意,处处都可以节俭,积少成多嘛!节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的一条。

”毛泽东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身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

他的饮食生活素以简单随意著称,一日两餐或三餐,最多不过是四菜一汤的家常菜。

平日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将一天仅有的两顿正餐都省了,饿了时常以烤芋头、麦片或压缩饼干等充饥。

196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毛泽东给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这一年,毛泽东连续7个月没有吃一口肉。

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毛泽东和许多群众、干部一样得了浮肿病。

他说:“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

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打印

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打印

古今中外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一、古代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1.孔子的节约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非常注重勤俭节约,他经常告诫学生要节约用钱和物品。

据传,孔子曾经去拜访一个富有的人,看到他们家里的金银珠宝非常华丽,但是家里却缺乏一些日常用品。

孔子见状,对他们说:“你们应该先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再去追求奢华。

”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勤俭节约的原则。

2.刘备的节约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节俭品质为后世所称道。

刘备在任官时,非常节约,以居住简陋、衣着朴素为标志,他从未追求奢华的生活。

他把节约的精神灌输给自己的子嗣和身边的人,影响了很多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勤俭节约的榜样。

二、外国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1.约翰·洛克菲勒的节约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

尽管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他却保持了节俭的生活方式。

他戒烟、戒酒,每天吃简单的饭菜,从来不追求奢华。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勤俭节约是成功的基石,也是实现财务自由的途径。

2.安妮·贝塞特的节约安妮·贝塞特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她以创作《简·爱》而闻名于世。

安妮·贝塞特从小就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中,因此她对节俭有着深刻的理解。

她从不浪费任何一分钱,注重自己的穿着和饮食节制,用勤俭节约的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近代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1.李光耀的节约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初代总理,被誉为新加坡的缔造者。

他非常注重节约,从工作生活到国家经济建设,他都力求以简约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李光耀深知勤俭节约是国家富强的基石,他带领新加坡走出了一条以勤俭节约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之路。

2.斯蒂夫·乔布斯的节约斯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其对产品设计的苛刻要求和强烈的节俭意识而闻名。

乔布斯在个人生活和商业活动中都展现了勤俭节约的原则,他追求简约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卓越的产品,对于消费者利益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关注和努力。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以其勤俭节约的品质而受到赞赏。

以下是其中一些名人的故事:1.韩非子-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非常节俭,不论富贵贫贱,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据说,他在攻读学问时,为了省钱,每天只用一碗饭和一盆水。

他认为勤俭节约是品德高尚的表现,可以为国家和民众作出榜样。

2.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勤俭节约。

据说,孔子每天只吃简单而清淡的食物,并常常穿着旧衣服。

他强调通过勤俭节约来培养身心的健康和提高道德品质。

3.文天祥- 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在官场上从未受贿,以节俭著称,经常以办公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节约而示范他的廉洁。

他还经常自己动手做衣服,修理日常用品。

4.朱德- 朱德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伟大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以其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而闻名,坚决抵制奢华和享乐主义。

他在军队中倡导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军事生活。

5.罗斯福- 富兰克林·D·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总统之一。

尽管他拥有强大的权势和财富,但他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他喜欢自己开车,修理家具,穿旧衣服,并在办公室中使用简单的家具,以显示他的朴素和谦虚。

6.冯·克拉芒- 冯·克拉芒是德国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勤俭节约的形象而闻名。

他非常注重军事资源的合理使用,提倡军事供应的自给自足,并鼓励军队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

7.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任总统。

他以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尽管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一直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财富和资源,并将自己的个人财产捐赠给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

8.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著名的投资家和慈善家。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1、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季文子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3、苏轼之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

关于勤俭的名人素材以下是一些名人勤俭节约的例子:1.朱元璋:明朝的创始人,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他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和鞋子,对于食物也从不铺张浪费,而是以蔬菜和粗粮为主。

他还在皇宫里亲自种菜,以倡导勤俭节约的风尚。

2.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虽为高官,但生活极其简朴,每天只吃咸菜和粥。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去看他,发现他的饭食非常简单,就偷偷给他买了一斤肉。

范仲淹看到后说:“你给我买肉了,那我的粥也喝不成了。

”然后他把肉放在一边,没有吃。

3.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非常珍惜物品,即使是废弃的物品,他也会尽量加以利用。

他还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种菜,以节约粮食。

4.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他以清廉著称,从不接受贿赂。

他的生活也非常简朴,经常穿破旧的衣服和鞋子。

他的诗作“吃亏是福”、“难得糊涂”等更是传世名言。

5.曾国藩:晚清重臣,他的家训一直被后人传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勤俭持家。

他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衣服要干净整洁,饮食要清淡可口,房屋要简单实用。

他还强调要勤俭持家、积德行善,以培养良好的家风。

6.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为一代名相,但他生活简朴,家无余财。

他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7.陶渊明:东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生活非常简朴,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和鞋子。

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勤俭节约的崇尚和追求。

8.文天祥:南宋著名文学家、民族英雄,他的生活非常清廉简朴,从不铺张浪费。

他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对勤俭节约和忠诚报国的坚定信念。

9.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虽为宰相,但生活非常简朴,从不奢华浪费。

他主张变法革新,推行勤俭节约的政策,深受后人尊敬。

10.戚继光:明朝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他治军严明,生活简朴,深受士兵和百姓的爱戴。

他在抗倭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节俭的名人例子

节俭的名人例子

节俭的名人例子
1.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以忠诚和节俭著称,常常精打细算,为士兵们着想,号称“关云长”。

2.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勤俭节约,关注民生,经常助人为乐。

他曾经说:“节俭可以重用,浪费必定灭亡。


3. 齐白石:中国近代艺术大师,他一生深知艺术家的生存不易,节约資源,创作材料多以自然取材,以物征形,形尽意达。

4. 钱钟书:知名文学家、教授,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俭朴的生活方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强调人应当保持勤俭持家的精神。

5. 贝聿铭:中国著名建筑师,他的设计作品不但致力于文化保护和传承,更注重简洁精致、节约环保的设计理念,提出“不浪费时间,不浪费材料”的口号。

中国勤俭节约的故事

中国勤俭节约的故事

勤俭节约,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勤劳致富、节俭持家,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了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宝贵品质。

本文将围绕中国勤俭节约的故事,阐述勤俭节约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以唤起人们对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视和传承。

一、诸葛亮:卧龙先生的勤俭节约之道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被誉为“卧龙”。

他不仅才华横溢,英勇善战,更是一位勤俭节约的楷模。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的日常生活非常简朴,寝衣破旧,食物简单。

尽管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保持着勤劳节约的品质。

在一次战役中,蜀军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大量战利品。

诸葛亮命令将战利品全部上缴国库,不得私自留用。

他教导士兵:“勤俭节约是传家宝,只有珍惜每一份资源,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诸葛亮的言行深受士兵爱戴,也为蜀国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司马光:千古廉臣的勤俭节约典范北宋名臣司马光,一生致力于国家政治、教育和文化事业,成就卓著。

他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据《宋史·司马光传》记载,司马光家居简朴,日常饮食简单,衣服破旧。

他教导子女:“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保持勤劳节俭的品质,才能为国家、为家族创造美好未来。

”在司马光的教导下,子女们养成了勤劳节约的习惯,家族日益繁荣。

三、林则徐:一代廉吏的勤俭节约风范清朝名臣林则徐,以反腐倡廉、勤俭节约著称。

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始终保持勤劳节约的品质。

在担任江苏巡抚期间,林则徐严禁下属送礼,提倡勤俭节约。

他曾在府衙门上贴有一副对联:“勤政爱民,造福一方;廉洁奉公,两袖清风。

”这副对联不仅彰显了林则徐的高尚品质,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

在林则徐的领导下,江苏地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四、毛泽东:伟人楷模的勤俭节约精神毛泽东,我国伟大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作为国家领导人,他始终保持勤俭节约的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良好榜样。

在毛泽东的日常生活中,他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古代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事例_作文

古代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事例_作文

古代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事例1、苏轼之古代勤俭节约的事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2、季文子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1、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

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3、雷锋叔叔
一个星期天,雷锋叔叔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叔叔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

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这么舍不得买一双袜子。

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叔叔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

"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叔叔的节约精神。

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奖金,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

雷锋是多么节约啊!
雷锋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的时候,一次他看见路上有一颗螺丝钉,踢了一脚就走开了。

书记却把钉子拾起来,装进衣袋。

几天后,雷锋要到一家工厂去送信,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小雷,把它送到工厂去吧。

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呀。

”雷锋听了,顿时明白了。

后来他到了部队,用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捡到的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装进去。

许多次,雷锋就是从这个“节约箱”里找到了要用的材料。

4、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他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

我国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的。

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
带头艰苦奋斗。

5、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6、李嘉诚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

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

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
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