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1500字]
名人勤俭节约小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小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名人都以其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美德。
以下为您讲述几个名人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周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
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
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
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
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在部队中,生活十分俭朴。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补丁摞补丁,也舍不得买新的。
他的搪瓷脸盆和漱口缸用了多年,上面的瓷掉了很多,也不舍得买新的。
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发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
雷锋却只领一套单军装,一件衬衣,一双鞋。
雷锋有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捡到的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等都放在里面。
遇到需要用的时候,他就从节约箱里找出来,不用去买新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在生活中也十分注重节俭。
苏轼被贬黄州时,生活拮据。
他规定自己每天的花费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文钱。
每月初一,他会取出四千五百文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挑下一份来用,用不完的就放到一个大竹筒里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她每天深夜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
洛克菲勒是美国的“石油大王”,但他在生活中却非常节俭。
他习惯到一家熟悉的餐厅用餐,每次用餐后,他只给服务生 1 美元 50 美分的小费。
有一次,洛克菲勒吃完饭,却给了服务生 5 美元的小费。
服务生非常高兴,以为洛克菲勒心情特别好。
没想到洛克菲勒却解释说:“因为我有一件特别的事情要请你帮忙,我今天忘了带钱包,所以多给你一些小费,你能帮我去我家取一下吗?”尽管洛克菲勒拥有巨额财富,但他从不随意浪费。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许多名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美德。
古代的司马光,虽出身名门望族,但生活却十分节俭。
他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时常教育儿子要节俭。
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俭朴的作风。
他居住的房屋简陋,室内陈设也极为简单。
有朋友来访,看到他的居住环境,不禁感叹他的节俭。
然而,司马光却认为,物质的享受并非生活的真谛,节俭能够培养人的品德和意志。
同样在古代,朱元璋的节俭也令人称道。
他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
成为皇帝后,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困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极为节俭。
他的饮食简单,常以蔬菜和粗粮为主。
在穿着上,也不追求华丽的服饰,而是注重实用和朴素。
朱元璋还严禁宫中的奢侈浪费之风,对那些违反规定的人予以严厉惩罚。
他的节俭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财富,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在近现代,周恩来总理的勤俭节约更是广为传颂。
周总理的饮食一直都很简单,常常是几个家常小菜,从不浪费食物。
他的衣服补了又补,却依然穿着。
有一次,他的衬衣破了,工作人员要给他换一件新的,周总理却不同意,说:“这件衬衣还能穿,补一补就行。
”周总理的住所也十分简陋,家具都是用了多年的旧物。
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俭节约的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在部队中,生活非常俭朴。
他的袜子破了,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扔掉。
他在工作中,也十分珍惜资源,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
他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体现了勤俭节约与关爱他人的完美结合。
还有一位值得称赞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尽管他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就斐然,但他在生活中却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
袁隆平经常穿着朴实的衣服,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他对待科研经费也十分珍惜,力求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为的是能够让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吃饱饭。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美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周恩来总理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他总是叮嘱工作人员要留着下顿吃,绝不允许浪费。
他的衣服也是缝缝补补,一件睡衣穿了多年,补丁叠补丁。
有一次,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趁他出差的时候,把他的旧睡衣换了下来,准备给他换一件新的。
周总理回来后,发现睡衣被换了,很严肃地批评了工作人员,并坚持让他们把旧睡衣换回来。
他说:“旧睡衣穿着舒服,还能再穿。
”周总理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俭节约的精神,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尽管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但在生活中却十分节俭。
他被贬黄州期间,生活拮据,但他没有抱怨,而是积极想办法节省开支。
他规定自己每天的花费不能超过一百五十文钱。
为了控制开支,他还把每个月的生活费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取下一份使用。
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苏轼以他的节俭和乐观,度过了人生的低谷,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楷模。
他在部队里,十分珍惜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直到实在不能穿了才舍得扔掉。
他的节约箱里装满了各种废旧物品,经过他的巧手改造,都能再次发挥作用。
雷锋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事事要精打细算。
”他的勤俭节约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一位以节俭著称的名人。
她经常穿着多年前的衣服出席活动,甚至会把旧衣服改一改继续穿。
在饮食方面,她也非常注重节约,从不铺张浪费。
她的这种节俭作风,不仅为国家节省了开支,也赢得了民众的尊重和爱戴。
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名人秉持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比如成龙大哥,虽然身家丰厚,但他在生活中非常节俭。
他在拍戏时,会要求工作人员把用过的道具和材料都保存好,以备下次使用。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8篇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8篇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精选篇1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烟鬼,烟抽得很凶。
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开了几小时车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
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凌晨两点钟,盖蒂醒来。
他想抽一根烟。
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抓睡前放在桌上的烟盒,不料里头却是空的。
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毫无所获,他又搜索行李,希望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又失望了。
这时候,旅馆的餐厅、酒吧早关门了,他唯一有希望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出去,到几条街外的火车站去买,因为他的汽车停在距旅馆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
越是没有烟,想抽的欲望就越大,有烟瘾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验。
盖蒂脱下睡衣,穿好了出门的衣服,在伸手去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停住了。
他问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自以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力量有多么强大?没多会儿,盖蒂下定了决心,把那个空烟盒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脱下衣服换上睡衣回到了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从此以后,保罗·盖蒂再也没有拿过香烟,当然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世界顶尖富豪之一。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人故事精选篇2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拥有的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饭店。
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
可最受欢迎的、也是客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鸡,仅此就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多年来,他的客人一直对他烹制的炸鸡赞赏有加。
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的生意突然间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关门歇业。
被逼无奈,桑德斯上校决定向其他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的配方,以换取微薄的回报。
在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的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许多名人所秉持的生活准则。
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节约的真谛,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周恩来总理是勤俭节约的典范。
他的饮食非常简单,经常是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从不允许倒掉,而是留到下一顿继续吃。
他的衣着也极为朴素,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了多年都舍不得丢弃。
周总理住的中南海西花厅,房屋老旧,潮湿阴冷。
工作人员多次提议修缮,他总是说:“这房子还能住,修它干啥?”周总理以身作则,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作风,这种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雷锋也是勤俭节约的楷模。
他在部队里,十分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买新的。
有一次,他参加运动会,大热天里,大家都买汽水喝,他却喝白开水。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买汽水,他说:“喝白开水一样解渴。
”雷锋把节约下来的钱用来帮助有困难的战友和群众,他的这种精神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在国外,也有许多名人秉持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比如,洛克菲勒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但他在生活中却极其节俭。
他从不随意浪费一分钱,对于每一笔开销都精打细算。
他教育子女要珍惜每一个硬币,从小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洛克菲勒的这种节俭作风,不仅为他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家族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股神巴菲特也是一位以勤俭节约著称的名人。
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但他仍然住在多年前购买的普通房子里,开着一辆并不豪华的汽车。
他在生活中从不追求奢华和浪费,而是注重实用和价值。
巴菲特经常穿着简单的衣服,吃着普通的食物。
他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
还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她在生活中也非常注重节约。
她经常穿旧衣服,甚至会把旧衣服改一改继续穿。
在一些活动中,她也会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她以身作则,向英国民众传递了节约的重要性。
这些名人的勤俭节约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拥有多少财富,都不能忘记节约的传统美德。
节约不仅仅是为了节省金钱,更是一种对资源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负责。
勤俭节约的伟人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伟人小故事勤俭节约,那可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今天我就给你讲讲那些勤俭节约的伟人们的小故事。
你知道周恩来总理吧,那可是举世闻名的大人物呀!周总理的饮食可简单了,经常就着几样家常菜吃得津津有味。
他的衣服也是补了又补,衬衣的领口和袖口都磨破了还在穿。
有人劝他换件新的,他总是笑着说:“这衣服还能穿嘛,干嘛要浪费呀!”这就像咱家里的长辈,东西没坏透就舍不得扔,多会过日子呀!还有雷锋,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
他在生活中处处节俭,一双袜子破了补,补了又穿,绝不轻易扔掉。
他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这是多么高尚的品德呀!想想我们现在,有时候袜子稍微有点破洞就不想穿了,和雷锋比起来,咱不惭愧吗?再说说焦裕禄,他在兰考工作的时候,一心扑在工作上,生活极其简朴。
他的办公室里,除了办公用品,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
他经常和群众一起劳动,吃的也是和大家一样的饭菜。
这就好比是我们身边那些踏实肯干、不讲究享受的人,他们的精神多值得我们学习呀!这些伟人不就是我们的榜样吗?他们虽然身处高位,却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这就好像一棵大树,虽然长得高大,但根基依然扎实地扎在泥土里。
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也不能忘了勤俭节约呀!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不珍惜资源,随意浪费,那我们的地球还能撑多久呢?我们每天在食堂吃饭,是不是会有剩饭剩菜?我们买衣服的时候,是不是会因为一时冲动买很多穿不了几次的衣服?这些小小的行为,日积月累可就是大问题啦!我们要向那些伟人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比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浪费食物。
这都是我们能做到的呀,而且也不难做到,对吧?勤俭节约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
就像把一块钱存起来,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呀!我们不能只追求眼前的享受,而忘了未来的长远利益。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
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呀!你说呢?难道你不想为了我们的未来出一份力吗?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勤俭节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1、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季文子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
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
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
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
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广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3、苏轼之房梁挂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勤俭节约的故事优秀5篇

勤俭节约的故事优秀5篇勤俭节约的故事篇一史载,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 。
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具备,汉代称之为“不藉” 。
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仍穿着草鞋上朝,做了节俭的表率。
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叫“绨衣” ,‘绨’在当时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
就是这样的龙袍,汉文帝也一穿多年,破了,打个补丁再穿。
后宫嫔妃也是朴素服饰,衣着不准长的下摆拖地。
帐子、帷子全没刺绣、不带花边。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一):周恩来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篇二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务必是国货务必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好处。
勤俭节约的故事篇三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
正如萨迪所说:“谁在平日里节衣缩食,在穷,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所以我时时刻刻都把勤俭节约这四个不引人注目的字牢记在心中。
有一次,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都出去玩了。
等到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回来的时候,我猛然听见厨房里有水流的声音。
我冲进厨房一看,天哪!我们走时水龙头没有关紧,此刻还在滴水。
我立刻关紧水龙头,生气地从厨房走出来,问:“是谁刚才最后一个用水?我们出去了那么长时间,水一向开着,都浪费了好多水了!不是说要勤俭节约么?”妈妈连忙说:“哦,是我刚才洗碗后太着急了,随手一关,没想到竟然没有关紧。
”“好吧好吧,没关系了,但是你下次注意点就好了,千万不能再这样了。
”我认真地对妈妈说。
“明白了,”妈妈说,“你可真是一个节约的小老师啊!”还有一次,我的小外甥女来我家玩,正巧妈妈做好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1、朱元璋
『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
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
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6、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
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
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浪费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浪费3至25立方米的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可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节水的小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节水,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爱惜水资源,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节水不是不用水
不明白“节水”二字真正含义的人,总是错误地认为,节水是限制用水,甚至是不让用水。
其实,节水是让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不会随意地浪费。
专家们指出,就目前到处存在浪费的情况来说,运用今天的技术和方法,农业可以减少10%-50%的需水,工业可以减少40%-90%的需水,城市减少30%需水,都丝毫不会影响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水平。
而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爆发了水战!点滴做起
一滴水,微不足道。
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
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
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
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
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
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