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是指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对农产品进行追溯管理的一种编码规范。
该导则主要包括农产品追溯编码的构成、编码方式、编码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一、农产品追溯编码的构成
农产品追溯编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区编码、企业编码和产品编码。
其中,地区编码是指生产农产品的地区代码,企业编码是指生产农产品的企业代码,产品编码是指生产的农产品代码。
二、编码方式
农产品追溯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方式进行编码。
其中,地区编码采用数字编码,企业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编码,产品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编码。
三、编码标准
农产品追溯编码的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各地区和企业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编码。
编码标准包括编码长度、编码规则、编码格式等方面
的规定。
四、应用范围
农产品追溯编码适用于所有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企业。
企业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编码,并将编码信息上传到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
五、作用
农产品追溯编码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可以通过追溯编码快速定位问题产品,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六、总结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的实施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信任度、促进农产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和企业应该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农产品追溯编码的有效实施。
农产品溯源方案

第1篇
农产品溯源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日益受到关注。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合法合规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与管理。
二、方案目标
1.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信心。
2.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3.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4.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内容
1.溯源体系建设
(1)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详细记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
(2)制定农产品追溯编码:为每个农产品分配唯一追溯编码,确保农产品身份的唯一性。
3.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方案设计
1.溯源体系架构
-建立农产品身份标识系统,确保每批农产品具有唯一标识。
-构建涵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的信息记录与共享平台。
-设立溯源查询服务系统,便于消费者、监管机构实时查询农产品信息。
2.关键环节控制
-生产环节: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
3.溯源信息查询与公开
(1)开发溯源查询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溯源信息查询服务。
(2)公开溯源信息:在农产品包装、销售场所等显著位置标注溯源信息,提高透明度。
4.监管与评估
(1)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溯源体系的有效运行。
(2)定期开展评估:对溯源体系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2篇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由于农产品在种植、管理、采摘、贮运和销售等各环节均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食品的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农产品溯源管控机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可根据标签上的二维码信息对农产品进行信息追溯,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做好农产品监管工作,从而确保农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都能实现溯源跟踪和质量管控。
关键字:农产品溯源,监管,二维码The design & imple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Traceability system Abstract:Since crop planting, management, harvesting, storage, marketing and other aspects exist in avariety of potential risks, there are various factors threaten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Therefore,this paper aims to establish an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ceability of control mechanisms,and gives a complete system solution for traceability of agricultural rmation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fa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label information by consumer.At the same time,government can manage the produce well, ensure that the traceability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out the supply chain can be control.Key words: Agricultural Traceability;Regulatory;Two-dimensional code1.引言近几年,国际和国内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如国内的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以及国际上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奶粉问题,这些问题使人们对所购买的农产品如蔬菜等心存疑虑。
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

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日益关注,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是追溯体系的核心,通过为农产品生成唯一的编码,可以实时记录产品的生产信息、加工流程、运输轨迹等,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自我辨别和溯源服务,加强监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监控,从而促进农产品行业的安全发展。
在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上,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和设计:2.编码信息内容:农产品追溯编码应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生产信息、加工信息、运输信息和销售信息等。
生产信息包括种植或养殖的基本信息,如种植地点、育苗情况、施肥情况等;加工信息包括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和环节,如清洗、包装、贮运等;运输信息包括农产品的运输轨迹和包装方式,如运输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销售信息包括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终端消费者信息,如销售商的信息、销售地点和销售数量等。
编码信息的内容应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和追溯需求确定,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编码管理系统:为了管理和维护农产品的编码信息,需要设计和建立一个编码管理系统。
编码管理系统应具备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可以实时记录和更新农产品的编码信息,并提供查询和分析功能。
编码管理系统还可以与各个环节的农产品信息采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农产品追溯信息的全程可溯。
5.编码查询和溯源系统:为了方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查询农产品的追溯信息,需要设计和建立一个编码查询和溯源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快速的查询速度,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和查询结果的展示方式,以方便消费者获取农产品的溯源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作和共享的方式,将农产品的追溯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价值。
6.安全防伪措施:农产品追溯编码涉及到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伪措施来保证编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可以使用防伪编码和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对编码和编码信息进行加密和认证,以提高编码的安全性和防篡改能力。
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

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
第一概述
第二农产品追溯编码的目的
1、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安全有效的发布和流通;
2、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质量不合格和污染;
3、以防止农产品犯罪活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以及追查犯罪分子
的责任溯源;
4、降低农产品的风险,确保生产者权益;
5、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追溯编码系统,为农产品安全检测,质量检
测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农产品追溯编码的设计
1、编码标准设计:建立稳定的工业标准体系,明确农产品追溯编码
的标准,使其能够与国家标准一致;
2、编码体系设计:建立完善的编码体系,将农产品追溯的信息记录
在编码中,并使其能够与国家追溯编码标准一致,以便查询和管理;
3、编码卷宗设计:按照流程构建编码卷宗,每一种农产品生产总体
上都有专属的编码卷宗,当农产品经历了各个阶段的处理。
产品追溯条码方案设计

题目名称GS1标识系统在圣桑果汁产品追溯中的应用条码技术与应用任课教师物流贸易学院二0—四年十二月物流贸易学院二0—二年五月二十四日GIS标识系统在供新矿泉水追溯中的应用1、前0506 结.目录1=1圣桑公司内部运作流程及 GS1 码解01020304GS17摘要: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国家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事关食品加工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本论文通过讨论通过查询商品条码,实现圣桑果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保障圣桑果汁饮品的质量安全。
GS1 标识系统在圣桑果汁产品追溯中的应用、前言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
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战略问题,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较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食品进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政府国际声誉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采用完善的可追溯标识体系的食品企业少之又少,特别是附加值偏低的农产品企业,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从源头控制。
杨凌圣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桑葚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桑椹研发、种植、生产与销售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主要以生产桑椹果汁饮品为主,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放心,以GS1标识追溯体系全程追溯产品质量安全。
本论文通过GS1标识系统对圣桑果汁产品的追溯,通过查询商品条码,实现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圣桑果汁运作流程要实现圣桑果汁的可追溯性,首先分析圣桑果汁的整个供应链流程。
第一节点:注册果园种植,采收,加工果汁,并保留农药化肥使用记录。
第二节点:注册收购站到注册果园收购桑果,并要求供应果园手工填写申报货物清单, 清单上注明产品来源,产品种类,数量及产品初次农残检测信息,注册收购站将货物申报清单运输至圣桑果汁加工厂,同时申报货物数据。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追溯体系建设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追溯体系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2)1.3 适用范围 (2)1.4 名词解释 (2)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 (3)2.1 标准制定原则 (3)2.2 标准制定程序 (3)2.3 标准修订与更新 (4)2.4 标准体系构建 (4)第三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4)3.1 检测方法与手段 (4)3.2 检测机构与人员 (5)3.3 检测设备与设施 (5)3.4 检测数据管理 (5)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设计 (6)4.1 追溯体系架构 (6)4.2 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 (6)4.3 追溯信息采集与传输 (6)4.4 追溯体系管理与维护 (7)第五章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 (7)5.1 生产环境与条件 (7)5.1.1 生产环境要求 (7)5.1.2 生产条件保障 (7)5.2 生产技术与工艺 (8)5.2.1 生产技术选择 (8)5.2.2 生产工艺优化 (8)5.3 生产记录与档案 (8)5.3.1 生产记录制度 (8)5.3.2 档案管理 (8)5.4 生产过程监管 (8)5.4.1 监管机构 (8)5.4.2 监管措施 (8)5.4.3 违法行为查处 (8)第六章农产品流通与销售管理 (9)6.1 流通环节监管 (9)6.2 销售渠道与方式 (9)6.3 销售环境与条件 (9)6.4 销售记录与追溯 (10)第七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0)7.1 监管体制与机制 (10)7.2 监管手段与措施 (11)7.3 监管人员与培训 (11)7.4 监管效果评价 (12)第八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12)8.1 风险监测体系构建 (12)8.2 风险监测方法与手段 (12)8.3 风险监测数据管理 (13)8.4 风险预警与应对 (13)第九章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 (13)9.1 宣传教育与培训计划 (13)9.2 培训内容与方法 (14)9.2.1 培训内容 (14)9.2.2 培训方法 (14)9.3 培训对象与范围 (14)9.3.1 培训对象 (14)9.3.2 培训范围 (14)9.4 培训效果评价 (15)第十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与法规保障 (15)10.2 资金与投入保障 (15)10.3 技术与人才保障 (15)10.4 国际合作与交流 (15)第一章引言1.1 编制目的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本方案旨在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及实施步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科学、规范、系统的指导。
农产品追溯系统方案

农产品追溯系统方案第1篇农产品追溯系统方案一、背景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追溯体系,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心,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步都可追溯、可查询。
二、目标1. 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追溯信息管理。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任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 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内容1. 追溯系统架构本方案采用层级式架构,分为四个层次: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应用层。
2. 数据采集层(1)生产环节:采集农产品种植、养殖、投入品使用等信息。
(2)加工环节:采集农产品加工工艺、加工设备、产品质量检测等信息。
(3)流通环节:采集农产品运输、仓储、销售等信息。
(4)消费环节:采集消费者反馈信息。
3. 数据传输层采用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如VPN、SSL等,确保追溯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处理层(1)建立追溯信息数据库,存储各环节采集到的数据。
(2)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追溯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决策提供支持。
(3)建立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追溯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5. 数据应用层(1)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2)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产品质量追溯服务,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3)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质量查询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
6. 追溯系统实施(1)制定追溯系统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步骤和预期目标。
(2)开展追溯系统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追溯意识。
(3)建立追溯系统运维团队,确保追溯系统稳定运行。
(4)加强追溯系统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认知度。
四、合规性分析1. 法律法规依据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研究背景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促进中国农产品安全体系搭建是保障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统一编码是实现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基础。
关于追溯码编码的研究,国外多采用EAN.UCC系统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溯源,EAN.UCC系统(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开发、管理和维护的全球统一标志系统和通用商业语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运输业、物流等领域,其编码由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属性代码(如批次、有效期、保质期等)、全球位置码(GLN)、物流单元标识代码(SSCC-18)、储运单元标识代码(ITF-14)等构成;欧盟等国已采用EAN.UCC系统成功对牛肉、蔬菜等开展了食品跟踪研究。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参考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出版了《牛肉产品追溯指南》、《生鲜农产品追溯指南》和EAN比利时/卢森堡2003年版的《EAN.UCC 规范用于水果、蔬菜和马铃薯的标识与追溯》,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出版了《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和《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中国农业部于2002年颁布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动物免疫标识的编码、标准由农业部统一设计,编码全国统一,为8位阿拉伯数字,分上下两排,上排6位编码为免疫工作所在地,使用本地邮政编码,下排2位编码为防疫员的编号。
除了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指南和办法外,一些学者也对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设计方案。
如杨信廷等通过对果蔬物流情况的分析以及编码标准的研究,采用全球贸易代码+产品日期+产品产地相结合的条码设计方案,该研究团队从分析水产养殖品的业务流程入手,提出了一种产品编码与过程编码相结合编码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国情同时又符合国际标准的水产养殖产品质量追溯编码方案;Qu等在剖析蔬果物流可追溯地理空间特性基础上,采用位置编码+地块编码+生产日期+生产批次+校验码的编码方式设计追溯码,其中位置编码采用省级、县级、基地代码相结合;邓勋飞等对种植区域进行产地划分,采用以行政区划码和地块编号为主体的方式进行统一编码。
综合分析目前已有的农产品追溯码编码方式,存在着长度较长、加密较弱、所有追溯信息的获取必须依赖数据库、遇到质量安全问题不能迅速定位到产品来源地等问题。
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位置码、产品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多重校验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设计农产品追溯码,其中位置码以精确到秒的经纬度表示;考虑到加密性和编码长度,在满足追溯要求和可扩展性的前提下,采用编码算法将26位编码压缩为20位编码。
同时可在脱离数据库情况下快速定位到企业。
编码构成追溯码编码除遵循商品条目编码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要考虑追溯信息的全面性,也要尽量缩短追溯码的长度,这样既是为了条码打印的方便,也是为了在使用短信方式追溯查询时尽量占用较少的字符空间,方便用户输入;同时为了防止追溯码被私自修改,在设计追溯码时要采取一定的防伪和加密技术。
本编码中以批次作为追溯单元,同一批次是指同一责任主体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产品,考虑到认证类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较重要,因此编码一般由产地位置码、产品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等26 位数组成。
产地位置码产地位置码13位数字,经度7位,纬度6位,可精确到秒,其中经度的度为3位(L1L2L3)、分为2位(L4L5)、秒为2位(L6L7),纬度的度、分、秒均为2位(L8~L13)。
产品码产品码6位数字,由3部分组成,其中类别2位(P1P2),名称2位(P3P4),从01~49,包括每个大类下的50种类,采用流水自动增加的方式编号;品种2位(P5P6),从01~99共99个品种分类。
以蔬菜为例,按其农业生物学的特性作为分类依据,共分为11类,即根菜类、白菜类、绿叶蔬菜、葱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和食用菌类,而中国栽培的蔬菜有一百多种,其中普遍栽培的有40~50种,蔬菜相对与其他农产品又是属于品种较多的,因此采用此产品编码能保证在中国农产品的多样性和多品种性的问题下能覆盖绝大部分农产品,即使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品种增加,编码中也有扩展备用的。
生产日期码生产日期码6位数字,由3部分组成,其中年2位(YY),编号范围为00~50,实际表示则为2000年到2050年;月2位(MM),编号范围为01~12;日2位(DD),日的编号范围为01~31。
认证类型码认证类型码1位数字(A),认证类型包括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及其他认证,分别编码为1、2、3、4。
改进的产地位置码设计本编码的特点是直接用经纬度表示产地位置,这样便于在农产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在脱离中心数据库的情况下直接定位到产品来源地,以利于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内采取相关措施控制不安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但由于13 位的经纬度长度较长,且直接用经纬度进行编码也不利于防伪,因此对产地位置码进行改进。
对产地码的改进思路如下:划分区域。
中国地理位置的四至点为,最东端东经135°2′30″、最西端东经73°40″、最南端北纬3°52'、最北端北纬53°33'[12-13],其中经度跨度约为62°、纬度跨度约为50°。
考虑位长和加密的需要,将经度和纬度分别用5 位表示,由于99999 秒可表示的经纬度跨度约为27 度,因此将经度划分为3 个带、将纬度划分为2 个带,这样整个中国地图被划分为6 个区域。
确定区域。
在划分出6 个区域的基础上,进行编码换算前,先需要确定某生产基地的坐标属于哪个区域,确定区域时参考表3 的原则;确定农产品产地区域后,查找其对应的换算数值,如果产地区域为1,经度减去110、纬度减去28;如果产地区域为2,经度减去110、纬度为原值;如果产地区域为3,经度减去85、纬度减去28;如果产地区域为4,经度减去85、纬度为原值;如果产地区域为5,经度减去73、纬度减去28;如果产地区域为6,经度减去73、纬度为原值。
编码换算。
根据中产地位置所在的产地区域确定其换算数值,将产地位置的经纬度减去换算数值,再进行相对位置换算,经度的换算方法如下:经度的度×3600+经的分×60+经度的秒,如此得到的数值即为相对位置值,如果此值不够5 位在得到的数值前面补充0;纬度相对位置的计算方法也一样。
转换后的5 位经度相对位置值加5 位纬度相对位置值即为10 位改进后的产地位置码,而对应产地区域则为位置标识码。
基于多重加密的追溯码设计在对产地位置码进行改进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到码长和防伪的需要,还要对生产日期码、产品码及认证类型码进行压缩和加密。
生产日期转换:生产日期加密是通过划分相对时间单元的方法实现的,其具体方法为以2008 年1 月1 日为基准,到2018年12 月10 日为一个大周期,将其间的时间以999 d 为时间间隔划分为4 个子周期,4 个子周期的起止范围分别为:2008 年1 月1 日到2010 年9 月26 日、2010 年9 月27日到2010 年2013 年6 月21 日、2013 年6 月22 日到2016年3 月16 日、2016 年3 月17 日2018 年12 月10 日,这样就将6 位的日期转化为3 位的时间间隔期和1 位的时间标识码。
如2008 年10 月20 日生产的产品,其时间落在第1 子周期(2008 年1 月1 日到2010 年9 月26 日)内,因此其时间标志码为1;而2008 年10 月20 日与2008年1 月1 日的差值为293 d,因此转换后的日期码为293。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生产记录保存时间为2 a,而本编码的时间跨度为10 a,因此采用本压缩算法可满足对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要求。
产品码转换:考虑到目前常用农产品的品种要求及编码的可扩展性,将存在冗余的6 位产品编码转换为流水号的5 位产品编码,该编码根据产品先后顺序生成的,不足5 位的前面补零。
验证码的生成与转换:在产地位置码、生产日期码的转换中均存在着标识位,其中产地位置码的标识码为1~6 的数字、生产日期码的标识码为1~4 的数字,由于这2 个标识码的信息关系到产地位置码的区域范围及生产日期码的时间区间,因此将标识码与产品认证类型一起组成两位验证码,这样既利于防伪也可缩短码长。
验证码的生成规则如下:将位置标识码(1~6 的数字)、生产日期标识码(1~4 的数字)和认证类型码(1~4 的数字)进行排列组合,共有96 种组合。
产品追溯将追溯码反演算法用计算机语言设计为一个动态链接库,其具体反演流程为:提取20 位的追溯码,分离出第19、20 位,根据其值得到位置标识码、生产日期标识码和认证类型码的验证码组合;提取编码中的前10 位,其中前5 位为经度相对值,后5 位为纬度相对值,将5 位相对值换算为度、分、秒;根据第1 步得到的位置标识码得到经纬度换算数值,并将第2 步得到的值加到经纬度换算数值上,即得产地位置;与位置反演类似,可根据生产日期标识码和追溯码中的第16~18 位的时间相对值反演出生产日期;可根据认证类型码反演出认证类型。
由于反演算法和相关数值作为方法和参数被设计成一个动态链接库,任何程序只要引用此动态链接库即可将符合本编码设计的产品追溯出相关信息;在脱离数据库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上述反演流程得到产地位置、生产日期、认证类型等重要信息。
本文采用经纬度地理坐标作为追溯码中的产地位置码部分,并根据中国经纬度坐标的跨度特点将中国划分为6 大区域,通过编码换算将13 位的经纬度地理坐标位置码转换为10 位的相对产地位置码和1 位位置标识码,这样既在保证实用和可扩展的条件下缩短了码长,也起到了加密的功能。
分别对生产日期码、产品码进行转换,转换后的生产日期码变为3 位相对日期码和1 位时间标识码,变换后的产品码为5 位;将位置标识码、时间标识码和认证类型码这3 个“加密钥匙”进行排列组合,根据不同数值得到2 位的验证码,这样就又进行了一次编码长度压缩和加密。
将本编码方案设计的20 位追溯码应用于农产品溯源中,可实现在脱离数据库的情况下追溯出产品来源地位置、生产日期、认证类型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为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精准定位到企业、快速采取应急措施奠定了基础。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