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第1章 设施绪论

合集下载

设施环境调控

设施环境调控

第二节 设施光环境特征 一、与设施内环境相关的光、热辐射 1、电磁波谱 2、太阳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教材P144~150) 3、常温物体的热辐射
g 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X射线
红外线
10-8
10-6
10-4
10-2
1
102
太阳辐射 常温辐射
热射线
无线电波
104
106
波长( mm )
2500
辐射能(W/m2.mm)
光照 湿度
温度
CO2
水和肥 料
温室的环境调控应该实现以光照为主导因子的综合环境管理。
4、设施结构——环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外界环境
设施环境
设施结构
生物活动状态和代谢过程
设施结构决定了其环境性能,所以在设施环境调控之前,首先 确定好的结构,才能做到环境调控的节能、低成本。
5、设施环境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1)理论
2000 1500 1000
6000K黑体辐射 大气层外缘 地面
500
波长(nm)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80
760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8.7%
43.0%
48.3%
40 辐射力
(W/m2mm) 30
20
黑体常温下的热辐射波谱
300K ( 27℃ )
10
波长(mm) 0
0
20
四、设施光环境特点 第三节 进入设施内的太阳辐射计算
一、室外地面上太阳辐射照度的计算 二、 进入设施内的太阳辐射计算 第四节 设施光环境的调节 一、温室内的人工补光 二、人工光照的配置计算 三、光质调节 四、日长调节

环境工程概论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环境工程概论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第三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的影响及承载力 二、传统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众多;(2)资源相对短缺;(3)生态条件 恶化;(4)环境污染加剧;(5)资源利用效率低, 技术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二、生态系统的特征 • (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学单位,包括生物和非
生物成分; • (2)具有空间结构; • (3)具有时间变化; • (4)具有明确的功能; • (5)具有自动调控机能; • (6)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三、生态系统的功能
• 生态系统主要有生物生产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功能。
环境工程学基础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环境及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概述 1. 环境的定义
环境的简单定义是指某一中心以外的空间和事 物。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 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主要 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 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 造过的自然界众多要素,又包括经过人类社会加 工改造过的自然界。 2. 环境的承载力
• (2)人类活动改变环境因子,污染环境,从而导 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主要表现在:①人类在 工农业生产中把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或含量稀少 的、分散存在的化合物、元素等排入环境,这些 物质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参与各种物质循 环,并经过食物链各个环节的迁移、转化和富集 ,给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也给人类健 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②忽视综合效益的大规模 工程设施或工业过程,造成水、热、气等环境因 子的重大变化,从而破坏生态系的平衡。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章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课件 (一)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章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课件 (一)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章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课件 (一)《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章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课件包括了温室设施环境、温室设施的结构形式、温室设施的气候控制、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等内容。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温室设施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的知识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一章节介绍了温室设施环境,包括温室设施的概念、种类、结构和发展潜力等。

温室设施的种类很多,如塑料薄膜温室、玻璃温室、日光温室、伸缩膜温室等。

各种温室结构形式的优点不同,应根据生产需求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

第二章节介绍了温室设施的结构形式,包括传统温室和异形温室。

传统温室一般是近似矩形的形状,而异形温室则包括圆形、拱形、多面体等不规则形状,其优势在于可以提高温室的采光效果、增加温室的空气对流和降低构造成本等。

第三章节介绍了温室设施的气候控制,包括温室内外气象条件、温室对气象条件的影响、温室内气候要求和气候控制方式等内容。

在温室内,气候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气候影响着蔬菜、花卉和水果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气候控制包括三个方面: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

最后一章节是重点,介绍了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季节变化、温室建筑结构形式、种植作物的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温室设施内的环境,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环境调节与控制。

这种调节与控制主要是通过智能设备实现的,可以实时监控温室内的各项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环境。

总体来说,《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第章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课件全面介绍了温室设施的各个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温室设施的优缺点、结构形式、气候控制和环境调节与控制等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中的温室设施技术。

环境工程概论第四版第一章绪论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第四版第一章绪论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第四版第一章绪论答案。

环境工程是一个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对环境中或潜在污染源进行系统控制和治理的学科,涉及环境保护、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技术等领域。

从广义上讲,环境工程主要是指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有益或有害影响的工程,包括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管理三大类。

其中,环境工程又可分为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与环境管理工程两大类。

环境工程是通过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对影响环境质量及人类健康的污染源进行控制、治理和管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管理活动中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等目标所进行的过程管理和控制活动;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交叉融合为一个综合学科领域并构成一个独立学科即环境工程学科。

具体而言,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多方面的特点:它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它是一门技术科学;它为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并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交叉性等特点。

1.下列哪项是与环境工程有关?A.治理技术是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学科 B.污染防治是环境工程学科的核心学科 C.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是环境工程学科的主干学科 D.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环境工程学科的特色专业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1.环境工程的基本知识环境工程是一门系统的科学。

从自然科学角度看,它是指通过使用某种技术手段(如物理、化学等)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过程进行规划和治理。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质量:是指相对于人类生存状况而言。

(2)环境质量受自然因素控制情况:受气候、地理、土壤、水源地、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各种程度的质量和容量。

(3)人类健康直接关系到生存与发展。

(4)自然资源:地球物质循环规律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和生产条件,同时也影响到人类健康。

(5)自然遗产:通过自然系统保护、修复自然及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要素而形成;自然界中物质要素如空气、水等是环境工程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物质资源也是环境工程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二、专业对课程要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需要,掌握设施作物生产、管理、经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设施作物生产、经营、管理能力,面向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及示范、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及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和推广等岗位(群)“会生产、能经营、懂管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产、加工类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之一,从农业生态学和农业环境保护两大应用领域来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控,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植物保护、食品加工、食品检验、现代农业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明确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性质和任务,较好的掌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其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重视讲练结合,适当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向学生讲授生态学的概念、产生及发展、学科体系,让学生认识、理解农业生态学能广泛指导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农业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农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农业环境管理。

实训内容力争深入浅出,强调应用性,突出操作性,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以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 第1章 绪论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 第1章 绪论
• 生产活动中的技术: • 机械、设备、厂房、原材料、燃料与劳动力等物质形态技术。 • 工艺、方法、程序、配方、技能、经验、规划和谋略等管理能力的非 物质形态技术。
第一节 工程技术经济的有关概念
• 3.经济
• 生产关系,如“经济基础”、“经济关系”。 • 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运输
• 一般是指土木建筑或者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 行的工作,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
第一节 工程技术经济的有关概念
• 2.技术
• 狭义解释: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技能,包括劳动工具和人们具体使用、 掌控这些工具的能力。
• 广义解释: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和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及经验的劳动者,即生产力三要素。
第三节 工程技术经济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2.工程技术经济的内容
方案评价方法 投资方案选择
筹资分析 财务分析
经济分析 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建设项目后评估 技术选择
第三节 工程技术经济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3.工程技术经济的特点
尽量避免决策失误造成 的经济损失,预见性包
含一定的假设和近似性。 预测性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
前言:1.环境工程的任务
环境工程
运用工程、技术的方法和手段,控制 环境污染及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
环境工程的主要任务
• 保护自然资源和能源,消除资源 的浪费,控制和减轻污染。
• 研究防治环境污染的机理和有效 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护人 民身体健康。
• 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废渣,促 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前言:6.课程概况
• 课程目的 •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设施工程学绪论(设施用作业机械与设备)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设施工程学绪论(设施用作业机械与设备)
的机械化装备 工厂化育苗系统及其配套设备 设施农业中的人工智能及其他新技术
3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主 要 内 容
一、设施农业装备的基本概念 二、设施农业装备的分类 三、国内外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4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一、设施农业装备的概念
设施农业装备——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生 产和生产保障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施、机械、仪器仪
14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4)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 ,
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
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 (5) 发展温室生物防治技术,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
减少农药施量。
(6) 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15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7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三、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设施农业的发展简史
·第一、原始阶段:约2000年前,我国使用透明度高的桐油
纸作覆盖物,建造温室。古代的罗马是在地中挖成长壕或
坑,上面覆盖透光性好的云母板,并使用铜的烟管进行加 温,此时可以说是温室的原始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玻璃温室和塑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农业设施工程学
教材:《设施农业装备》
王双喜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5第1版
1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授课教师:王传化
南京农业大学
Email: zhilan@
2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绪 论 设施农业建筑材料 设施农业覆盖材料 简易农业设施 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 连栋温室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环境工程基本知识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

环境工程基本知识第二版课后答案解析

第I 篇 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 )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好的良种,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不 论 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科的任务
1. 研究生物体与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规 律、环境设施对环境的作用。
2. 开发和应用经济有效的环境调控工程技 术与设施,以有效控制环境,创造优于自然环 绪 境的条件,避免外界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利影 响,提高农业生物产品生产的效率。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2009年4月
绪论
绪 论
环 境


物理环境
化学环境 生物环境
空气温度 土壤温度 空气湿度 热辐射 气流 光照 水份
热环境(本课程的重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空气成份:O2、CO2、H2S、SO2、NH3 …
根圈物质:各种肥份、有害物质成份
同类生物群体(生物的社会环境) 空气、土壤与水中的微生物 其他生物
环境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
影响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决定其产品产量 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生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生物生长发育、产量高 低和产品品质等的潜在能力
环境:决定生物的遗传潜力能否实现或在多大 绪 程度上得以实现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四大部分): 一、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各应用领域共性技术知识
(第二章采暖、第三章通风与降温) 二、设施园艺环境工程(第四章) 绪 三、畜禽养殖环境工程(第五章) 四、畜禽废弃物处理工程(第六章)

三类设施
1. 各类农业建筑或构筑物(温室、畜禽舍、 果蔬贮藏库、水产养殖设施...)
2. 环境调控设备(加热、通风、降温、光 照、空气成份...等调控设备)

3. 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 突破地域与季节的自然条件限制,周年 均衡地进行农业动、植物产品生产
2. 实现农产品速生、高产、优质、低耗的 高效率生产

3. 提 高 农 业 资 源 的 利 用 率 , 发 展 生 态 农
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应用领域
1. 设施园艺环境工程 2. 畜禽养殖环境工程 3. 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与生态环境工程 绪 4. 果蔬贮藏保鲜环境工程 5. 设施水产养殖环境工程

设施农业与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设施农业:采用必要的设施、在农业生物环 境工程技术创造的优于自然气候的环境条件下, 以集约化、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的农业动植物产 品生产。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采用一定的建筑或构筑 物、环境调控技术与设施,创造更加适于动植物 绪 生长环境的工程技术。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是设施农业的主要技术手 论 段和科技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