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小手拉大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小手拉大手“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8班《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交警动作,学习掌握一些交通安全常识。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学生在合作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推进交通文明行为,珍爱生命,快乐成长。

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爱护,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关心,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我们应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如饮食安全、外出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等,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交通安全。

二、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我们先来看这样几则案例(一)2013年4月3日下午,南方某市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因为学校校车下午送学生孩子,在小同学过马路途中,一个小孩子不幸被马路中过往的车辆撞在了马路中间后又被车带起摔在马路崖上,这个孩子至今生死未卜。

(二)2013年4月22日,深圳市某镇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校车与停在路边的集装箱车架发生碰撞,校车严重损毁,事发时校车内约有12、13名学生,事故造成校车上学生一人死亡,三人受伤较重。

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告诉我们,如果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身安全,就会给生命带来危险。

同学们,一切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有的时候危险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三、寻找身边的交通安全隐患下面让我们想一想,一起来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在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路上,在我们每天生活的区域内,都有哪些交通安全隐患呢?交流、回答(上学要迟到了横穿马路、放学门口拥堵、过路口不看信号灯、下雨天雨伞遮挡视线、没有及时到达校车上在车下逗留玩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做游戏……)同学们,有这么多危险因素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保护好自己呢?四、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学们说的很对,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护自己的好方法。

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四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环保的意义,培养环保行为。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让他们自觉践行环保行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如垃圾堆积、水资源污染等,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和看法。

二、讲解环保知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学生互动讨论,分享环保小窍门。

三、观看环保视频(10分钟)1. 教师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四、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准备垃圾分类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

2. 学生代表分享活动心得,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五、发起环保倡议(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起环保倡议,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爱护花草树木等。

2. 学生签字承诺,表示自己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收获,反思自己在环保方面的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计划,激发大家一起为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分享内容以及课后环保行为的改变,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延伸活动,如绘制环保宣传画、编写环保口号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环保理念。

七、环保故事分享(10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关于环保的真实故事或寓言故事。

2.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环保行为,从中汲取启示。

八、参观环保设施(课下进行)1.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

九、环保主题活动(课下进行)1. 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社区垃圾等。

小手拉起大手,家书传递平安主题班会

小手拉起大手,家书传递平安主题班会

小手拉起大手,家书传递平安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挂图四幅,红绿灯标牌各一个。

视频资料活动过程:(一)导入:幼儿观看视频,引起幼儿注意。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二)认识交通标志。

1、出示挂图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

2、通过游戏《猜猜看》,来巩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3、提问:如何过马路?安全过马路有什么好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学说儿歌《红绿灯》大马路,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

(四)游戏小朋友们想不想玩红绿灯的游戏,师幼一起玩游戏。

老师扮成交警叔叔,出示红绿灯标志让幼儿进一步巩固认识红绿灯及其作用。

活动延伸:绘画红绿灯。

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信号灯、斑马线、天桥等交通设施的功能,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在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安全通行。

2、能在游戏中巩固基本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1、信号灯、斑马线、天桥图卡。

2、在教室里布置道路场景,包括若干辆小汽车、用纸画出的斑马线、信号灯、用平衡木充当过街天桥。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卡,唤起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些东西?(2)这些都是在马路上经常看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帮助和保护人们安全通行,叫做交通设施。

二、使用道具布置道路场景,引导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常见交通设施的功能。

教师:爸爸送丫丫去幼儿园,他们一路上会经过哪些交通设施呢?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吧。

(1)在情景表演中了解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作用。

旁白:爸爸和丫丫站在那路边,他们想过马路。

马路对面有个信号灯,这个信号灯是帮助我们过马路的,他会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绿灯亮啦可以走了,等等你看地上有什么?好多白线好像斑马身上的花纹一样。

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愿意为家庭和谐做出贡献的意识。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2. 家庭和谐对社会的影响3. 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4. 学生为家庭和谐可以做些什么5.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亲子互动的小游戏,让学生感受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家庭和谐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学生为家庭和谐可以做些什么。

5.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亲子关系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庭和谐对社会影响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对如何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参与分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建议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亲子互动小游戏材料2. 家庭和谐案例分享素材3. 分组讨论问题清单4. 教学PPT六、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 在分享家庭和谐案例时,注意保护当事人隐私。

3. 在分组讨论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避免偏题。

4.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活动1. 亲子游戏体验: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亲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感受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2. 家庭故事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和家长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特别是家庭和谐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启发。

3. 家庭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通过表演来展示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6篇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1、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关于中学生礼仪的音像、文字材料。

2、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3、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主持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革除五陋习》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一)、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放完录像)主持人: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呢?看了下面的表演的小品,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下面请欣赏由高红波等表演的小品:《快乐的小伙伴》(表演结束)主持人:通过这个小品,大家认为该如何与小伙伴相处?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家里来客了》(二)、校园文明礼仪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华国,诗礼传家”,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

下面我们来看古人们在待人接物等方面有什么要求?(观看录像资料)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

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手拉大手、清洁跟我走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行动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如何让学生将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2. 讲解:教师讲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环保知识,讨论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实践:教师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操作。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三、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将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了解学生是否将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结合学生的环保日记,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班会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如何将环保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环保知识问答比赛2. 活动目的:通过问答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系列关于环保的问题,分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几个方面。

4. 活动过程:a. 教师向学生介绍问答比赛的具体规则。

b.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c.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进行评分。

d. 比赛结束后,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对参赛学生进行表彰。

5.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强调环保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的行为都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沟通和交流技巧,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关心家人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小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等。

3. 实例讲解:通过一些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关爱家人。

5. 分享感悟: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6.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关爱家人。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小事,如帮父母做饭,给兄弟姐妹洗衣服等,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游戏或比赛,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2. 开展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增进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和关爱家人的情感。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为家人做的小事和感受,评估他们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和实践。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关心家人并主动为家人做小事。

2. 学生通过家庭角色扮演活动,更好地理解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小手牵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牵大手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牵大手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小手牵大手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通过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情境导入:播放一段感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小手牵大手的力量。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小手牵大手的含义和作用。

3.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设计小手牵大手的合作活动并进行实施。

4.主题班会:分组展示活动成果,并进行班会交流。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感人的小视频,例如孩子牵着父母的手,或者兄弟姐妹手牵手的画面。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画面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力量。

2.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手牵大手的含义和作用。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你知道小手牵大手的含义吗?- 小手牵大手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力量?- 在生活中,你们是如何帮助朋友或者家人的?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来,激发学生对小手牵大手的思考和理解。

3.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活动任务。

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帮助他人、协作完成任务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有趣、有意义的活动。

4.主题班会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设计的小手牵大手活动,并分享实施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互动和给予反馈。

教师在班会结束时进行总结,强调小手牵大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小手牵大手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小组活动设计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小手牵大手活动是否有创意、有趣、有意义。

2.展示评价:评价学生在班会展示时的表现和主题班会的整体效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们对小手牵大手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乐于助人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学生们通过小组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分工合作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展示和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其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手牵小手,共创文明城”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的:
1、使学生对文明礼仪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人人争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

2、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三、活动重点: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

四、活动难点: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活动准备:
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搜集文明礼貌儿歌、歌曲。

活动过程:
师: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知书达礼的好少年,让“文明之花”开在我们的校园。

同学们,大家好!“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的人。

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行为,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习惯。

(一)、看一看
1、学生认真阅读《中小生礼仪常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2、观看升国旗仪式课件。

这样,图文并茂,给枯燥的理论知识以生命。

挑选重要的,难理解的知识,结合实践给以适当的举例加以解释。

(二)、测一测
1.你平时说脏话吗?A.不说B.很少说C.常说
2.升国旗时,你能敬礼、肃穆,行注目礼吗? A.能B.有时C.不能
3.进入老师的办公室,你先敲门、喊报告吗? A.是B.有时C.不
4.你在家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洗碗,叠被子?A.是B.有时 C.不
5.瞻仰烈士荣誉室时,你能保持肃穆吗? A.能B.一会儿C.不能
6.离开家时,你会关好门、熄灯、再走吗? A.会B.有时C.不会
7在学校餐厅就餐打饭时,你能按顺序排队吗?A.能B.有时C.不能
8你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作业吗?A.能B.有时C.不能
9.在校园遇见外国人(或外来的人),你会好奇地盯着他们看,对他们指手画脚吗? A.不会B.有 C.会
10.班里如若有同学生病,你会主动帮助他到医务室看病吗?
A.会
B.有时
C.不会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说明:
①选择“A”得3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1分。

②等级统计:
A、分数为30-24 分:你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举止言谈文明,与老师、父母、同学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好,是个受欢迎的人!
B、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C、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一定很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2、出示几幅多媒体图片,让同学从中选出属于文明的行为。

(三)、说一说
1、多媒体提供漫画。

如①随地吐痰;②尊敬老师;③不乱倒垃圾;④尊老爱幼;5践踏花草等等
让学生先看图片说说这种行为的对与错,错的应怎样做,也可说说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想想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能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

2、交流心得体会。

(四)、议一议
1、怎样文明用语?
文明的环境需要文明的语言,让文明语言把我们装扮,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不讲脏话粗话是对我们每个小学生提出的警言,我们文
明少年应像幼苗棵棵茁壮成长。

时时清理身上的蛀虫,时时改正我们身上的不文明习惯。

列举3-5例,说明在不同的场合,应怎样文明用语?在当今社会有许多的语言垃圾,许多粗话脏话等,不但不符合语言规范,在思想上也是不健康的,让学生了解其危害性,文明用语。

2、如何尊敬师长?
主持人:父母老师是一棵棵大树,为我们撑起一把爱的保护伞。

我们在长辈的呵护下快乐成长,我们要做尊敬长辈的孩子。

那么我们该如何尊敬长辈?
3、在升国旗时应遵循什么礼仪?
(1)使学生明确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爱护国旗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标志。

(2)使学生明确,升旗不但是一种制度,而且是进行爱国教育的一种方法。

(3)使学生掌握升旗仪式的整个程序及要求,为未来参加工作后组织仪式打基础。

4、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礼仪常规,文明的小学生?
5、文明用语再学习:
见到老师同学问声好。

分离时候别忘把手招。

影响别人,“对不起”,
回答要说“没关系”
从小讲文明,懂礼貌,
大家夸我是个好苗苗。

6、文明行为再多点:
每天早晨起早点儿,胸牌领巾戴齐点儿。

见到老师礼貌点儿,打扫卫生积极点儿。

楼道走路安静点儿,上课听讲专心点儿。

发言声音洪亮点儿,作业写得工整点儿。

帮助同学热心点儿,同学之间友善点儿。

接受批评虚心点儿,改正错误及时点儿。

益智游戏多玩点儿,课外好书多读点儿。

爱护花草主动点儿,文明歌谣记牢点儿。

(五)、写一封承诺书:
争做“创文明城区”活动文明带头人承诺书
为全心践行“创城”号召,争做“创城”活动文明带头人,我愿承诺以下责任与义务:
一、从我做起,提倡生活和行为文明。

身为学生就应该遵守学校各项纪律,不但要做个爱学习、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学生,还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学生。

二、从创建文明个人、文明家庭和文明社会做起,把良好的文明习惯带进家庭、带进学校,自觉监督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和不良文明习惯,如对行人乱丢乱吐、乱贴乱画、违章停车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三、从小事做起,加强社会公德,自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安全规程系生命,自觉遵守是保障。

过街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遵守交通信号。

五、与家长一同做文明市民,为“创城”尽一份力。

(六)、活动总结
主持人讲话:“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印度名言,它说明良好的行为训练,对形成习惯,培养性格,把握命运非常重要。

在本次主题活动中,从生活到学习的每一环节里都有逐渐渗透着文明礼仪、遵守规范的内容,目的在于完善自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建设文明县城而努力吧!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
A.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
B. 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大
C. 抽样误差越大
D.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
E. 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
B. 测量不准确
C. 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 个体差异
E. 统计指标选择不当
3. 对于正偏态分布的的总体,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 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 t分布
E. 标准正态分布
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
B. 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
C. 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 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E. 检验样本的P值是否为小概率
5.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L~9.1×109/L,其含义是
A. 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
C. 样本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E.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答案:E D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