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力敏传感器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液体表面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犹如张紧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

存在于液体表面上的这种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 L 的线段,线段两边的液面均存在与线段垂直且沿液面切线方向的拉力 f,拉力 f 的大小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σ,其表达式为:σ = f / L 。

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将一金属片框水平浸入液体中,然后缓慢向上提拉,在液膜即将破裂的瞬间,拉力 F 等于金属框所受的重力 mg 与液膜对框向下的拉力 f 之和。

由于液膜对框的拉力 f 等于表面张力系数σ 与所拉出液膜周长的乘积,即 f =2σ(L1 +L2) ,其中 L1 和 L2 分别为金属框的内、外边长。

当拉力 F 等于重力 mg 与液膜拉力 f 之和时,有:F = mg +2σ(L1 + L2) ,则表面张力系数为:σ =(F mg) / 2(L1 + L2) 。

在实验中,力 F 可以通过力敏传感器测量,金属框的质量 m 可以用天平称量,L1 和 L2 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

三、实验仪器1、力敏传感器及数字电压表。

2、铁架台。

3、金属框。

4、游标卡尺。

5、待测液体(如水)。

6、托盘天平。

7、烧杯。

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框的内、外边长 L1 和 L2 ,各测量 5 次,取平均值。

2、调节铁架台,将力敏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其测量端朝下。

3、将数字电压表与力敏传感器连接,调零。

4、用托盘天平称量金属框的质量 m 。

5、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将金属框水平浸入液体中,深度约为 3 5mm 。

6、缓慢向上提拉金属框,观察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当液膜即将破裂时,记录数字电压表的示数 U 。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在液体表面产生的结果,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一种特殊力。

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对于液体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准确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了解液体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测量液体表面降低高度法和测量液滴形状法。

本实验采用测量液滴形状法。

实验仪器和药品:1. 精密天平2. 滴定管3. 滴定管架4. 滴定瓶5. 蒸馏水6. 乙醇溶液实验步骤:1. 将实验室温度调至恒定,避免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用精密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滴定瓶。

3. 在滴定管架上放置一只干净的滴定管。

4. 将滴定瓶倒置并将液体滴入滴定管中,直到滴定管口外溢。

5. 记录液滴的质量和滴定管口外溢的时间。

6. 重复以上步骤3-5,每次使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γ =(4Mg) / (πd^2t)其中,γ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M为液滴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d为液滴的直径,t为滴定管口外溢的时间。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结果显示,乙醇溶液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大,说明乙醇溶液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而蒸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小,说明蒸馏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对于了解液体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液体的应用和研究也具有实际价值。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 实验过程中,滴定管口外溢的时间可能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2. 液滴的直径的测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结果。

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着重学习焦利氏秤独特的设计原理,并用它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原理: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若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液体就会沿固体表面扩展,这种现象叫润湿。

若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液体就不会在固体表面扩展,叫不润湿。

润湿与否取决于液体、固体的性质,润湿性质与液体中杂质的含量、温度以及固体表面的清洁度密切相关。

液体表层内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想象在液面上划一条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直线两侧的液体以一定的拉力相互作用。

这种张力垂直于该直线且与线的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表面张力系数。

把金属丝AB 弯成如图5.2.1-1(a)所示的形状,并将其悬挂在灵敏的测力计上,然后把它浸到液体中。

当缓缓提起测力计时,金属丝就会拉出一层与液体相连的液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测力计的读数逐渐达到一最大值F (超过此值,膜即破裂)。

则F 应当是金属丝重力mg 与薄膜拉引金属丝的表面张力之和。

由于液膜有两个表面,若每个表面的力为F ’,则由 '2F mg F += 得 2'mgF F -=(1) 显然,表面张力F ’是存在于液体表面上任何一条分界线两侧间的液体的相互作用拉力,其方向沿着液体表面,且垂直于该分界线。

表面张力F ’的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

即l F σ=' (2)式中σ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是N/m 。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的性质有关,密度小而易挥发的液体σ小,反之σ较大;表面张力系数还与杂质和温度有关,液体中掺入某些杂质可以增加σ,而掺入另一些杂质可能会减小σ;温度升高,表面张力系数σ将降低。

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关键是测量表面张力F’。

用普通的弹簧是很难迅速测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F的,应用焦利氏秤则克服了这一困难,可以方便地测量表面张力F’。

焦利氏秤的结构焦利氏秤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秤框、可升降的金属杆和锥形弹簧秤等部分组成,如图5.2.1-2所示。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液体种类等因素的关系,加深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在液体表面上的一层分子受到的合力,使得表面上的液体分子呈现出对内聚力的表现。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可以用下式表示:γ = F / L。

其中,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F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L为液体表面的长度。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来求得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二号烧瓶。

2. 纯水。

3. 毛细管。

4. 电子天平。

5. 温度计。

6.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将烧瓶内装满纯水,并在水面上插入毛细管。

2. 用电子天平测定毛细管上升的质量m。

3. 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T。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γ。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数据如下:水的质量m = 0.05g。

水的温度T = 25℃。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如下:γ = (2 m g) / (π d h)。

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d为毛细管的直径,取0.5mm;h为毛细管上升的高度。

经过计算,我们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约为0.072N/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γ约为0.072N/m。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越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种类有关,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不同。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液体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

1.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0 年 3 月 20 日
实验目的:通过液体表面张力法测试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工作流程;
2. 进行液体表面张力测试前的装备准备;
3. 由实验人员用勺子浇灌缸壁上的灌口,将实验液体倒入缸中,经过搅拌后至实验液体温度达到实验要求;
4. 选取液体表面张力仪的灌口,将实验液体装入仪器,并将灌口固定;
5. 选择液体表面张力仪的测量程序,在实验液体的水平表面上安装测量支架,并将重物支架抬起;
6. 当实验液体的表面被拉开(其间隙距离为 0.25mm),将测量仪器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并记录下参数和结果。

7. 将测量仪器的测量程序恢复,实验报告完成。

实验结果: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20.15 mN/m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测试得到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为 20.15 mN/m,符合实验要求,表明实验结果良好。

- 1 -。

6.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报告

6.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报告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时间:2020年9月8日周二一、实验内容:1. 利用毛细管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 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目的和误差限要求(1)利用毛细管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要求相对误差限不超过3% ,即δαα≤3%。

(2)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通过本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巩固所学的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器材读数显微镜(△x=0.01mm)-台;直尺(△x= lmm);玻璃皿一个; 毛细管;放大镜一个;橡皮筋二个;蒸馏水一瓶;温度计(△t=0.01℃)一个;有机玻璃支架一个。

四、实验原理把玻璃毛细管插入可浸润的液体(如水、乙醇等)中,则液体将沿毛细管上升;反之,插入不可浸润的液体(如水银)中,则液体将沿毛细管下降。

由实验得知,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不仅决定于液体的性质,还将决定于毛细管半径的大小。

可以证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公式为α=dℎρg 4cosβ其中,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β为接触角,对于水和玻璃,乙醇和玻璃,接触角近似为0;d 为管内弯曲面的曲径,当β=0时,d就是毛细管的直径;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上升高度。

本实验中β=0,ρ值可查表。

五、实验步骤1.练习切割毛细管:用砂轮在毛细管的某处环切一细痕,然后轻轻折断,使截面整齐,练习使用读数显微镜测毛细管内径。

2.初测水面上升高度和毛细管内径d(1)取四根毛细管,从中选一根截面较圆、粗细较均匀的毛细管,橡皮筋固定,并使毛细管下端超出直尺10mm左右。

(2)将待测蒸馏水倒人玻璃杯中,扭动螺旋使直尺下降,直到直尺尖端接触到液体表面。

实验装置如图2.12所示。

(3)液柱沿毛细管上升30min后,用放大镜观察水柱液面,在水柱停止上升以后,读取水柱高度h。

正确读法是眼睛视线与水柱凹液面底的切平面平齐。

记录水温,以便查水的密度表。

(4)在毛细管的凹液面底处用钢笔做记号。

(5) 在标记处用砂轮片划环状划痕,然后切断毛细管。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 姓名童凌炜学号201967025实验台号实验时间2019年12月03日,第15周,星期三第5-6节实验名称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表面张力现象。

(2)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主要仪器设备:FD-NST-I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砝码、镊子及其他相关玻璃器皿。

实验原理和内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它们以及它们合力的大小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和解释:在液体和气体接触的表面有一个薄膜,叫做表面层,其宏观上就好像是一张绷紧了的橡皮膜,存在沿着表面并使表面趋于收缩的应力,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

计算张力时可以做如下的假设:想象在表面层上有一条长度为L的分界线,则界限两端的表面张力方向垂直于界限,大小正比于L,即f=αL(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中,首先吊环是浸润在水中的,能够受到表面张力的拉力作用。

测定仪的吊环缓慢离开水面,将拉起一层水膜,并受到向下的拉力f拉。

由于忽略水膜的重力和浮力,吊环一共受到三个力,即重力W、液面的拉力f拉、传感器的弹力FF?f拉?W试验中重力是常量,而与表面张力相关的拉力却随着水膜的拉伸而增大。

水膜被拉断前瞬间的f拉,就是表面张力f。

圆环拉起水膜与空气接触有两个表面层,若吊环的内、外直径分别为D1、D2,则界限长度L=πD1+πD2。

根据界线思想定义的张力计算式得f=αL,则有F???(D1+D2)水膜被拉断前传感器受力F1F1???(D1+D2)+W在水膜拉断后传感器受力F2F2?W由上面两式得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D1?D2)步骤与操作方法:(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i. 开机预热10分钟。

ii. 将仪器调零后,改变砝码重量,再记录对应的电压值。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导致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现象。

在液体表面,靠近空气的分子受到的吸引力是其他分子所没有的,因此它们会被吸引向液体内部,形成一层相对稳定的表面。

表面张力系数是量化液体表面张力大小的常数。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液体表面张力来了解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物理性质。

具体的实验目标有:1. 掌握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和技巧;2. 了解不同条件对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3. 理解液体表面张力与液体分子性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本实验使用的是悬铂铁环法。

液体样品放置在一个玻璃片上,然后将铂铁环轻轻悬挂在液体表面上,通过调节悬挂的长度,使铂铁环在液体表面平衡,此时液体表面张力F为mg,其中m为铂铁环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通过测量悬挂铂铁环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2. 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素:液体表面张力受到温度、溶质浓度和杂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液体表面张力降低;溶质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液体表面张力增加;杂质的存在也会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片,确保其表面没有杂质。

2. 精密称量:使用天平和电子天平分别测量铂铁环的质量和液体样品的质量。

3. 处理液体样品:将液体样品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并待其静止片刻,让其温度稳定。

4. 实验操作:将磁力搅拌器调至适当速度,加热样品并保持液体温度稳定。

然后将玻璃片浸入液体中,等待液体温度均匀。

5. 开始测量:取出玻璃片,用吹气球将其吹干,再将其置于铂铁环上。

然后通过调节铂铁环长度,在液体表面平衡,记录铂铁环长度。

6. 实验重复:根据实验需要,重复测量多组数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7.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原理的公式,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如果有多组数据,则计算平均值。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液体样品溅出或对仪器造成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 姓名童凌炜学号 767025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8年12月03日,第15周,星期三第5-6节
实验名称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理解表面张力现象。

(2)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主要仪器设备:
D- -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砝码、镊子及其他相关玻璃器皿。

实验原理和内容: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它们以及它们合力的大小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对液体表面张力的理解和解释:
在液体和气体接触的表面有一个薄膜,叫做表面层,其宏观上就好像是一张绷紧了的橡皮膜,存在沿着表面并使表面趋于收缩的应力,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

计算张力时可以做如下的假设:想象在表面层上有一条长度为的分界线,则界限两端的表面张力方向垂直于界限,大小正比于,即 =α(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中,首先吊环是浸润在水中的,能够受到表面张力的拉力作用。

测定仪的吊环缓慢离开水面,将拉起一层水膜,并受到向下的拉力拉。

由于忽略水膜的重力和浮力,
吊环一共受到三个力,即重力、液面的拉力拉、传感器的弹力
? 拉?
试验中重力是常量,而与表面张力相关的拉力却随着水膜的拉伸而增大。

水膜被拉断前瞬间的拉,就是表面张力。

圆环拉起水膜与空气接触有两个表面层,若吊环的内、外直径分别为D1、D2,则界限长度 =πD1+πD2。

根据界线思想定义的张力计算式得 =α,则有
?(D1+D2)
水膜被拉断前传感器受力 1
1?(D1+D2)+
在水膜拉断后传感器受力 2
2?
由上面两式得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2
?(D1?D2)
步骤与操作方法:
(1)力敏传感器的定标
. 开机预热10分钟。

. 将仪器调零后,改变砝码重量,再记录对应的电压值。

得到- 关系,完成传感器的
定标。

(2)水的表面张力及吊环内外径的测量 . 测量吊环的内径D1和外径D2(各测量4次取平均)。

. 严格处理干净吊环。

先用 a 溶液洗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 在升降台上安放好装有清水的干净玻璃皿,并挂上吊环,调节吊环水平(此步重要,
细微的水平位置偏差将导致结果出现误差)。

. 升高平台,当吊环下沿部分均浸入水中后,下降平台。

观察环浸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
拉起时的物理过程和现象,记录吊环即将拉断液面前瞬间的电压表读数 1和拉断后的电压表读数 2(该步骤重复8次)。

数据记录与处理:以下为测量所得的直接数据(1)仪器的定标
(2)表面张力-电压的测量
(3)圆环的内外径
结果与分析:
一、张力仪的定标
a ? b
, ? ,得到一下结果从已知数据,令
?
设两者存在关系 = ,使用函数直接对数据进行直线拟合,得到 =3444.01203 接下来使用计算:
a _a ^2
=58.763
Δ ^2=0.8978 2
=0.358133547 0.003362
?
?
2
?6.176473639
= * 7=6.176473639*2.36=14.57647779 修约后的 =1*10 / 的最终结果为(3.4±0.01)*103 /
1
得到 - 关系方程为 =3400*
二、拉力电压数据的处理断膜瞬间电压 1
0.322067817
2.36
1b=0.1
a 1_a =96.0875
1 7 1a 1
Δ 1 ^2=5.80875
= 1* 7=0.76008 0.76663
0.8 96.1±0.8
修约后的 1 1的最终结果为
断膜后电压 2
2b=0.1
a 2_a =45.825
2 7 2a 2
修约后的 2
2的最终结果为
0.07007
2.36
= 1* 7=0.16538 0.19326
0.2 45.8±0.2
Δ 1 ^2=0.275
三、圆环内外径数据的处理 D1a =34.81 ,D2a =33.21 D1= D2=0.02 得到内外径的最终结果为四、水表面拉力系数的计算与处理根据以上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得到
2
2
1? 2
?(D1?D2)
2
2
?0.069251676
1? 2 2 D1? D2?()0.000250345 又 (1?2)2(1?2)2
修约后的α=0.0002
得到张力系数最终结果为α=(69.2±0.2)*10-3 /
讨论、建议与质疑:
(1)吊环刚刚接触水面时,电压读数会跃变至一个较大值,然后在慢慢变小。

因为在刚刚接触水
表面时,水和吊环产生了浸润的现象,在吊环壁产生了一圈水膜,此时即存在张力,表现为对吊环向下的拉力,所以吊环刚刚接触水面时,传感器所受拉力会突然变大。

(2)引起误差的原因会有一下几点:
1.定标时砝码盘摇晃,会使传感器受到大于砝码盘(含砝码)重力的力的作用,这会导致测得的电压值偏大,致使定标获得的过大,导致最后求得的结果偏小;
2.如果吊环不水平,则会导致水面在下降过程中,水膜并不是同时破裂,实际作用于吊环
篇二: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张力仪的定标
由已知数据,令=1+2
2
,= 得到以下结果:
得到线性函数 = +b的函数解析式为 =3616.69 -0.4006;即得到 =3616.69;b=-0.4006. 接下来计算;:
2 7()
=
6
=
=0(?)
= =0
+8=0.0472 )(?
1
=?6=2.3047*2.45=5.6465=?6=0.0472*2.45=0.1156 修约后的=6 / ;=0.1 . 故=(3617±6) / ;b=(-0.4±0.1)
得出 =(3617±6) +(-0.4±0.1).
. 表面张力—-电压数据的处理
断膜瞬间电压:
=?7
2 7(?)
7=2.36
?=0.1
=?2+?2=0.43 修约后的=0.4 故 =(92.9±0.4) .

断膜后电压:
′=′?7
′′2 7=0(?)
=0.07 7=2.36
′?=0.1
′=′?2+′?2=0.12 修约后的′=0.1 . 故′=(41.7±0.1) .
. 圆环内外径数据的处理
=34.90 ; =33.20
本次实验只测量一组数据,故?=?=0.
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5 ,故?=?=0.05 . 故=(34.90±0.05) ; =(33.20±0.05) . . 水表面张力系数的计算与处理
根据以上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得到=(
′ ?
1+2)
22+2?4?4= +(+×10 / ,修约为=6×10 / . ′) + )(
2+′2
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α=(660±6)×10?4 / .
讨论、建议与质疑
.思考题 (见实验预习报告) 对本实验的体会与改进建议:
本实验中最终要的测量步骤是测量吊环与水膜断开瞬间的电压值,由于是瞬时值,故对操作的要求很高。

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当液面从最高点(此时认为吊环已经浸润)开始下降时,传感器的电压示数呈现如下的变化规律:一开始电压随液面的下降而上升,此时可以较快地旋转升降螺母使液面下降;电压上升到某一较大值后,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不变,此时表明水膜的拉力以达到最大值,应放慢螺母旋转的速度,使水面缓慢下降;之后电压将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时说明水膜即将破裂,应极其缓慢地旋转螺母,保证液面平稳下降且不产生波纹,同时密切注意电压读数和水膜状态,一面观察水膜,一面逐个记忆读数,当水膜破裂瞬间得到的读数,即为所需的测量值。

做实验中发现:
①吊环仪器的制作比较粗糙,用于悬挂的金属丝长度不整且有较严重的扭曲,这些都不利于吊环的水平位置调节。

因此建议对吊环仪器应当精密制作,使用三根等长的金属丝,拴在吊环中心对称且等高的三个孔上,并且上端在同一长度位置上拧成一股,这样可以保证静止悬挂时,吊环即处在基本符合标准的水平位置上。

②吊环硬度不足导致长期实验致使圆环变形,原本的圆形变成不规则图形,依旧用圆的直径计算其面积误差较大,建议使用硬度更大的材料制作。

③部分设备工作台升降过程中严重晃动,对于水膜的破裂有较大的影响。

篇三:大物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数据记录
五、数据记录
D1?3.310c D2?3.496c
六、数据处理
《大连理工大学大物实验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出自:

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