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加极性、减极性)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互感器极性判断方法

互感器极性判断方法

注意:
1、我在外地网吧,可能逻辑性差,见谅。
2、用上述方法还不准确,还要看“干电池”拉开是否向反启。
3、若无反映,检查接线,对设备容量大的,如变比大的CT可用9V的电池串起来点极性。
4、点、拉等手段应该成为过去。现在现场大多使用三合一(点极性、二次绕组伏安特性)一次升流CT试验仪,太方便了。
互感器的极性如何判断?如何避免其极性接反?
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它承担着高、低压系统之间的隔离及高压量向低压量转换的职能。其接线的正确与否,对系统的保护、测量、监察等设备的正常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安装PT、CT投运或更换PT、CT二次电缆时,利用极性试验法检验PT、CT接线的正确性,已经是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
5、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和方法是一样的。
6、对了,“点”和“拉”是瞬时的事,时间不能太长,对CT来说,一次绕组相当短路,时间长了电就放光了,且只有交流才能由互感器反映,点上一瞬间后,就变成直流了。
7、一定要用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的不行。
电流互感器的加极性和减极性是什么意思?
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时,二次电流自K1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2。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极性端。
反之,就是加器
差动保护因为要在事故的时候检测电网的大电流(接地或短路的时候一次电流会很大,所以二次电流也要持续增长)。通常用上10P10或者10P15 还有10P20也有5P10
10P10级 前面的10P是测量等级,后面的10是准确限值系数,也就是说在二次电流可以持续增长10倍(二次额定电流是5A,那么增长10倍就变成50A了)而测量不超过偏差。

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变电管理一所)摘要:电流互感器是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之间的联络元件,将一次侧的大电流变成二次侧标准的小电流(5A 或1A),用以分别向测量仪表、继电器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供电,使二次电路正确反映一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分类接线方式一、电流互感器的主要技术数据(-)电流互感器分类(1)电流互感器按用途可分为两类:一是测量电流、功率和电能用的测量用互感器;二是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用的保护控制用互感器。

(2)根据一次绕组匝数可分为单匝式和多匝式(3)根据安装地点可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4)根据绝缘方式可分为干式、浇注式、油浸式等。

(5)根据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光电式、电子式等电流互感器。

(二)电流互感器的型号规定目前,国产电流互感器型号编排方法规定如下:产品型号均以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字母含义及排列顺序见表4-l所示(三)电流互感器的主要参数1.额定电流变比额定电流变比是指一次额定电流与二次额定电流之比,额定电流比一般用不约分的分数形式表示。

额定电流,就是在这个电流下,互感器可以长期运行而不会因发热损坏。

当负载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叫作过负载。

2.准确度等级国产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有0.01、0.02、0.05、0.1、0.2、0.5、1.0、3.0、5.0、0.2S 级及0.5S级。

3.额定容量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就是额定二次电流I2e通过二次额定负载Z2e时所消耗的视在功率S2e。

4.额定电压是指一次绕组长期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有效值),它只是说明电流互感器的绝缘强度,而和电流互感器额定容量没有任何关系。

5.极性标志(1)一次绕组首端标为L1,末端标为L2。

当一次绕组带有抽头时,首端标为L1,自第一个抽头起依次标为L2,L3……(2)二次绕组首端标为K1,末端标为K2。

当二次绕组带有中间抽头时,首端标为K1,自第一个抽头起以下依次标志为K2,K3……(3)对于具有多个二次绕组的电流互感器,应分别在各个二次绕组的出线端标志“K”前加注数字,如1K1,1K2,1K3……;2K1,2K2,2K3……(4)标志符号的排列应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端时,二次电流自K1流出,经外部回路流回到K2。

电流互感器基础知识

电流互感器基础知识
17
RWL
LC
S
式中,γ为导线的导电率,铜线γ=53m/ (Ω·mm2),铝线γ=32m/(Ω·mm2);S为导 线截面(mm2);Lc为导线的计算长度(m)。 设互感器到仪表单向长度为l1,则:
Lc
l1 3l1
Hale Waihona Puke 2l1星形接线 两相V形接线 一相式接线
18
保护用互感器的准确度选10P级,其复合误差限 值为10%。为了正确反映一次侧短路电流的大小, 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成线性关系,也需要校验二次 负荷。
荷; (4)比较实际二次负荷与允许二次负荷。如实际二次负荷小于允许二次负荷,表示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超过10%,如实际二次负荷大于允许二次负荷,则应采取下述措施, 使其满足10%误差:
① ①增大连接导线截面或缩短连接导线长度,以减小实际二次负荷; ②选择变比较大的电流互感器,减小一次电流倍数,增大允许二次负荷。
I1N >I30
S2N
一般: I1N =(1.2~1.5)I30
4). 电流互感器准确度选择及校验
准确度选择的原则: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选0.2~0.5级,测量用的电流互感 器的准确度选1.0~3.0级。为了保证准确度误差不超过规定值,互感器二次侧负荷S2 应不大于二次侧额定负荷S2N ,所选准确度才能得到保证。
(3) 变流比与二次额定负荷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有多种规格可供用户选择。 电流互感器的每个二次绕组都规定了额定负荷,二次绕组回路所带负荷不应超过额定负 荷值,否则会影响精确度。
1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1). 电流互感器型号的选择
根据安装地点和工作要求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型号。 2).电流互感器额定电压的选择

【电力技术】电流、电压互感器极性的规定意义及检测方法

【电力技术】电流、电压互感器极性的规定意义及检测方法

【电力技术】电流、电压互感器极性的规定意义及检测方法1相量的起因大家知道,我们的发电机原理是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动势,而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三相排列是按照三相平均分360度排列的,随着发电机转子的转动,感应出三相电动势。

发电机顺时针转动,就产生了A相超前B相1200的相位,B相超前C相1200的相位,C相超前A 相1200的相位,发电机每分钟转动3000转,那么每秒转数就是3000/60秒=50周,这个就是我们说的50HZ的来由,反过来,每转一周的时间(T=1/f)就是1/50=0.02秒就是20毫秒,也就是说完成一个360度的变化需要20毫秒。

下面我们可以形象的从相量图和波形图看出相位关系。

当电动势作用在负载上时,由于负载的性质由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阻抗决定,使得电流与电压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位: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个主线进一步分析相量在保护中的应用2电流、电压互感器减极性标记的含义及意义1电流、电压互感器减极性标记的含义及意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及极性是保证全站所有保护相量正确的最基本的因素,所有需要判断方向的保护都必须首先要求电压极性正确,为了统一标准,我们现在规定:所有电压互感器不论是新投,还是因某种原因检修更换二次线,都必须保证电压互感器二次从极性端正出,也就是说电压互感器正极性。

请看如下示意图1-1:保证了电压互感器的正极性,就为我们在考虑变电站内各个保护装置的方向以及在带负荷测相量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基础,因为就算有的保护装置不需要判别方向,也需要通过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来确定电流互感器极性是否正确,当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流经保护安装处的负荷性质、潮流流向、电压互感器极性,只有采集好全部信息,才能确定保护二次回路的接线的正确性。

因此,我们规定:要求电压互感器的正极性。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电压互感器一次电流从一次线圈的极性端流入,这个不是刻意做的,而是一次必须要这么接线,这是一次安装的工艺所必须的,那么二次线圈的引出线就必须从极性端引出,非极性端结成N线在主控室一点接地,这样就能保证电压互感器UA、UB、UC的正极性。

电流互感器介绍(典藏版)

电流互感器介绍(典藏版)

电流互感器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基本概念互感器:一种变压器,供测量仪器、仪表、继电器和其它类似电器用。

电流互感器:一种互感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二次电流与一次电流实质上成正比,而其相位差在联结方法正确时接近于零的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主要分为两大类:测量级互感器和保护级互感器。

电力线路中的电流各不相同,通过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匝数比的配置,可以将不同的线路电流变换成较小的标准电流值,一般是5A或1A,这样可以减小仪表和继电器的尺寸,简化其规格,有利于这些设备的小型化、标准化,所以说电流互感器的主要作用是:a. 传递信息供给测量仪表、仪器或继电保护、控制装置;b. 使测量、保护和控制装置与高电压相隔离;c.有利于测量仪器、仪表和保护、控制装置的小型化、标准化。

测量级互感器:专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能的电流互感器。

如:3、1、0.5、0.2、0.1、0.5S、0.2S、0.1S、0.3、0.6、1.2、1M、2M保护级互感器:专门用于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电流互感器。

如:5P、10P、C类互感器(如C800)、5PR、10PR、PX、X、PS、PL 、TPX、TPY、TPS铁心开气隙的目的:控制剩磁铁心需开气隙的电流互感器:5PR、10PR、TPY执行标准:国标: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GB 16847-199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国际标准:IEC 60044-1、IEC 60044-6其它国家标准:IEEE/C57.13、CAN3-C13、AS 60044.1、BS等600/1A的CT二次匝数为600÷1=6003.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参数及基本常识3.1 额定电流比:例1:300-400-600/5A,即表示此互感器有三个变比,其额定一次电流分别为300、400及600A,额定二次电流为5A,二次匝数应分别为60、80及120匝。

S1-S2:300/5、60匝S1-S3:400/5、80匝S1-S4:600/5、120匝例2:600/5MR、C800 (美国标准IEEE Std C57.13-1993)MR:多变比C类互感器:相当于10P20800:二次端电压(V)C800:相当于10P20、200V A出线标记――X2-X3 50/5 10匝X1-X2 100/5 20匝X1-X3 150/5 30匝X4-X5 200/5 40匝X3-X4 250/5 50匝X2-X4 300/5 60匝X1-X4 400/5 80匝X3-X5 450/5 90匝X2-X5 500/5 100匝X1-X5 600/5 120匝20匝10匝50匝40匝X1X2X3X4X53.2 准确级要求3.2.1保护级互感器:3.2.1.1标准准确限值系数ALF:5、10、15、20、30、40等。

电流互感器极性、接线方式及其应用

电流互感器极性、接线方式及其应用

电流互感器极性、接线方式及其应用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将连接在继电器及测量仪器仪表的二次回路与一次电流的高压系统隔离,并将一次电流变换到5A 或1A 两种标准的二次电流值。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与电流保护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农电系统中,电流保护起主导作用,因此必须掌握好极性与保护的关系。

本文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和常用电流保护的关系,以及易出错的二次接线。

2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电流互感器在交流回路中使用,在交流回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在改变。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指的是某一时刻一次侧极性与二次侧某一端极性相同,即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称此极性为同极性端或同名端,用符号"*"、"-" 或"."表示。

(也可理解为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的方向关系)。

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首端标为L1,尾端标为L2;二次线圈的首端标为K1,尾端标为K2。

在接线中L1 和K1 称为同极性端,L2 和K2 也为同极性端。

其三种标注方法如图1 所示。

电流互感器同极性端的判别与耦合线圈的极性判别相同。

较简单的方法例如用 1.5V 干电池接一次线圈,用一高内阻、大量程的直流电压表接二次线圈。

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可判定 1 和 2 是同极性端,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可判定1 和 2 不是同极性端。

3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与常用电流保护以及易出错的二次接线3.1 一相接线图1 电流互感器的三种极性标注图2 一相接线一相式电流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对称三相负载或相负荷平衡度小的三相装置中的一相电流。

电流互感器的接线与极性的关系不大,但需注意的是二次侧要有保护接地,防止一次侧发生过电流现象时,电流互感器被击穿,烧坏二次侧仪表、继电设备。

但是严禁多点接地。

两点接地二次电流在继电器前形成分路,会造成继电器无动作。

因此在《继电保护技术规程》中规定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装置,则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

电流互感器相关知识汇总

电流互感器相关知识汇总

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知识汇总2014年3月15日电流互感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铁心、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

由于铁心磁阻的存在,电流互感器在传变电流的过程中,必须消耗一小部分电流用于激磁,使铁心磁化,从而在二次线圈产生感应电势和二次电流,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就是由于铁心所消耗的励磁电流引起的。

由于激磁电流和铁损的存在,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和二次电流的差值是一个向量,误差包括比值差和相角差。

影响误差的因素:1、电流互感器的内部参数是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主要因素。

⑴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对误差的影响: 当R2增大时比差和角差都增大; X2增大时比差增大,但角差减小,因此要改善误差应尽量减小R2和适当的X2值。

由于二次线圈内阻R2和漏抗X2与二次负载Rfh和Xfh比较而言值很小,所以改变R2和X2对误差的影响不大,只有对小容量的电流互感器影响才较显著。

⑵铁芯截面对误差的影响:铁芯截面增大使铁芯的磁通密度减少,励磁电流减小,从而改善比差和角差。

没有补偿的电流互感器在额定条件下铁芯的磁通密度已经很小,所以减少磁通密度也相对减小了导磁系数,使励磁电流减小不多,而且磁通密度越小效果越差。

⑶线圈匝数对误差的影响: 增加线圈匝数就是增加安匝,增加匝数可以使磁通密度减小,其改善误差的效果比增加铁芯截面显著得多。

但是线圈匝数的增加会引起铜用量的增加,同时引起动稳定倍数的减少和饱和倍数的增加。

此外,对于单匝式的电流互感器(如穿心型或套管型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只允许一匝)不能用增加匝数的办法改善误差。

⑷减少铁芯损耗和提高导磁率。

在铁芯磁通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铁芯励磁安匝和损耗安匝也将改善比差和角差,因此采用优质的磁性材料和采取适宜的退火工艺都能达到提高导磁率和减少损耗的目的。

铁芯磁性的优劣还影响饱和倍数,铁芯磁性差时饱和倍数较校。

2、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当电流互感器已经定型,其内部参数就确定了,那么它的误差大小将受二次电流(或一次电流)、二次负载、功率因数以及频率的影响。

电流互感器极性讲解

电流互感器极性讲解

1电流互感器极性定义1.1什么是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首先为什么电流互感器会有极性这样的概念,电流互感器相当于小的变压器,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一次电压/电流经过变比感应出小的二次电压/电流,用于测量、计量、保护等的作用。

•在一次二次线圈只有少量的匝数缠绕,我们可以通过右手螺旋定则判定出二次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但是电流互感器一次二次线圈是多匝数的,而且外部又有绝缘材料的覆盖,所以是不能看出一次和二次电流的走向的和关系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专业的方法去测量确定二次电流和一次电流的方向关系,所以我们把电流互互感器的方向关系称为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1.2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分为几种,叫什么?•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就清楚了互感器的极性概念,那么也就能想到有几种了,对,就是两种,一种一次和二次电流方向是一致的,一种是相反的,叫加极性和减极性。

1.3电流互感器极性的测量。

•上面了解到了极性的概念,那应该怎么测量呢,我想大家应该都想到了最简单和最早期的做法了,是对的,就是那样的,给一次侧通流,然后用电流表去测量二次侧的方向,就能确定一次二次电流的方向关系,后来为了方便,电力测试厂家发明了电流互感器综合测试仪,这个可以比较快、比较方便的测量出极性,但其实原理还是一样的,大家看他是怎么测量的,是给电流互感器一次电缆两端夹上夹子给他通流,然后将二次对应端子接入综合测试仪对应端子,就能测出极性,其实里面就是一个电子回路模拟万用表测出二次电流的方向,然后将结果经过对比打印出来,这样的设备操作非常简单,我相信大家用一次就会使用,很多工程测试人员是不明白其原理的,但是会用,能测出来,这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作为运维人员还是要清楚真正的原理的。

• 2 差动保护中极性的使用2.1差动保护原理•差动保护很多人都知道是两侧的电流做对比来定位故障点是区内还是区外,一些学过保护原理的同事知道差动保护中有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差动电流等于两侧电流相量相加的绝对值,制动电流一般是两侧电流相量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也有用单侧电流最大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

时,二次电流自K1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2。

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极性端。

反之,就是加极性。

低压电流互感器实用技术问答30例(之一)
刘国宏马晓文河北省康保供电分公司(076650)
1.电流互感器铭牌上额定电流比的含义是什么?
答:额定电流比系指一次额定电流与二次额定电流之比。

通常用不约分的分数表示。

所谓额定电流就是在这个电流下互感器可以长期运行而不会同发热损坏。

2.何为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等级?
答:电流互感器变换电流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根据电流互感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产生的变比误差规定了准确等级。

0.l级以上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试验,进行精密测量或者作为标准用来校验低等级的互感器,也可以与标准仪表配合用来校验仪表,常被称为标准电流互感器;0.2级和0.5级常川来连接电气计量仪表;3级及以下等级电流互感器主要连接某些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

3.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志是怎样规定的?
答: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
使一次电流自L
1端流向L
2。

时,二次电流自K
1
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
2。

L
1
和K
1

L 2和K
2
分别为同极性端。

4.电流互感器额定容量的含义是什么?
答: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容量就是额定二次电流I
2e 通过额定负载Z
2e
时所消耗
的视在功率,即S2e=。

一般I
2e =5A,因此S
2e
=25Z
2e。

在电流互感器的使用中,二次连接及仪表电流
线圈的总阻抗不超过铭牌上规定的额定容量(伏安数或欧姆数)时,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

5.什么是电流互感器误差?
答:由于电流互感器铁芯的结构以及材料性能等原因的影响,电流互感器存在着激磁电流Í
,使其产生误差。

从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Í
1和折算后的二次电流Í
2
’的向量图来看(如图 2
所示),折算后的二次电流旋转180˚后一Í
2’,与一次电流Í
1
相比较,不但大
小不等而且两者相位不重合,即存在着两种误差,称为比差(比值误差)和角差(相角误差)。

6.电流互感器铭牌上标有10%倍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按规定继电保护装置所用的电流互感器数值误差不允许超过10%,两角度误差不应超过7˚。

10%倍数就是在指定的二次负载和任意功率因数下,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为10%时,一次电流对其额定值的倍数。

10%倍数一般只与继电保护装置有关。

7.影响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一次电流的影响。

当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很小时,引起的误差增大;当一次电流长期大于额定电流运行时,也会引起误差增大,因此,一般一次测电流应大于互感器额定电流的25%,小于120%。

(2)二次负载的影响.当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增大时,误差(、比差和角差)也随着增大.故在使用中不应使二次负载超过其额定值(伏安数或欧姆数)。

此外电源频率和铁芯剩磁也影响互感器误差。

8.为什么电流互感器二次不可开路?
答:因为当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闭合时,一次、二次绕组的磁势相互抵消,铁芯中的磁通很小,两边的感应电势很低,因此不会影响负载的工作。

若二次绕
组开路,则一次绕组的磁势将使铁芯磁通剧增,而二次绕组的匝数又多,故使二次统组的感应电势很高,就会击穿绝缘,损坏设备并危及测量人员的安全。

9.怎样判断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答:电流互感器在投入运行前应当校验极性,常用的直流法校验接线如图3所示。

当开关DK合上瞬间,毫安表或万用表指针向“+”端子方向偏转,则表明毫安表或万用表“+”端子所接的互感器二次端子K
1
与接在电池匝极的互感器
一次端子L
1
为同极性。

若开关DK合上瞬间,毫安表或万用表指针向“一”端
子方向偏转,则表明L
1与L
2
两点的极性相反。

10.为什么要装测量用电流互感器?
答:当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电度表和其它测量仪表应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电路,使测量仪表及工作人员避免与大电流回路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仪表及人身的安全。

在仪表制造方面也易做到标准化,且可利用互感器任意扩大测量范围,仪表的准确度也容易提高。

11.怎样选择电流互感器?
答:对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除考虑使用场所外还应根据以下几个参数进行选择:
(1)额定电压的选择。

要使被测线路线电压U
x 与互感器额定电压U
e
相适应,
要求U> U
x。

(2)额定变比的选择。

应按照长期通过电流互感器的极大工作电流Iz选择
其额定一次电流I
le ,应使I
le
≥1,最好使电流互感器在额定电流附近运行,这样
测量更准确。

(3)准确等级的选择,一般电度表及所有测量仪表均选择准确等级不低于0.5级电流互感器。

(4)额定容量的选择。

为了准确计出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必须在额定容量(阻抗)以下,其误差才不会超过给定准确等级。

12常用的低压电流互感器有哪些?
答:LQG-0.5,户内装置线圈式,适用于500伏及以下的交流电。

LMZ
1-0.5、LMZJ
1
-0. 5、LMM
1
—0.5为户内母线式树脂浇注绝缘,适用
于500伏及以下的交流回路中的电能计量、继电保护,尤其适用于季节性负荷变动较大的农村线路,且耐潮能力较强。

L—电流互感器 M——母线式
Q—线圈型 G——改进型
Z—浇铸绝缘 J——加大容量
13.电流互感器有那些使用特性?
答:(1)一次电流不随二次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2)一次电流取决于系统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3)二次线路所消耗的功率随二次阻机的变化而变化;
(4)二次测阻抗很小,近似短路状态;
(5)二次额定电流为5安培。

14.电流互感器常用的有哪几种接线?
答:(l)一只电流互感器,如图4所示,主要用于测量负荷平衡的三根电力装置中的一相电流。

(2)星形接线,如图5所示,主要用于测量负荷不平衡的三相电力装置三相四线装置的三相电流。

(3)不完全星形接线,如图6所示,主要用于测显三相三线电力装置中的三相电流。

(4)两相电流差接线,如图7所示,要用于6一10千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保护容量较小的高压电机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