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站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汽车客运站设计ppt课件

汽车客运站设计ppt课件
• 学习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资料拟定建筑设 计任务书。
建筑规模及设计内容
• 总用地面积20430 m2总建筑面积3500m2。车站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为6000 人次。按15个有效车位计,其中长途发车位10个,到车位3个,短途班车 发车位2个;停车场停车数量不少于50辆。
• 站前广场面积自定,要求布局合理适用,便于人流集散。 • 旅客站房按二级站设置,包括:
• (3) 停车场:是客运站总平面图上占地面 积最大的部分,供客运站车辆的接送旅 客、停放调转和维修清洗的场地,其主 要内容有车辆停放区、车行通道、出入 口、辅助设施和绿化等部分,广义地讲 也可包括有效发车位。
• (4) 附属建筑:一般系指维修车间、锅炉 房、浴室、备用发电机房、食堂、洗车 设施及司乘公寓等,按不同的功能独立 或组合设置,其中有的也可与站房组合 在一起。至于加油站、加气站总图上一 般不予考虑,因为站内设加油站,消防 要求较高,占地较多。一般多在客运站 区外单独设置,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环 境保护和防火安全的要求,选在交通便 利的地方。
第一部分 任务书解读
设计要求
• 初步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掌握场地设 计知识;
• 掌握交通建筑设计特点,学习通过处理复 杂的流线关系进行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 处理好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结合 建筑的空间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和构 造形式,掌握车辆停放的相关技术指标;
• 认识建筑的相关技术性问题,包括建筑覆 盖率、绿化率、容积率等以及消防疏散等 要求;
第二章 汽车客运站场地设计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2. 利用地形,功能分区与布局合理: • 合理分区,妥善安排站前广场、客运站房、停车
场、附属建筑等的位置 • 人、车、物合理分流,防止干扰;满足消防、停

武功县汽车客运站设计说明2

武功县汽车客运站设计说明2

武功县汽车客运站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2)武功县人民政府《关于武功县交通局征地的批复》(武字1996年65号文)3)武功县交通局《关于筹建武功县汽车站基建计划的报告》4)《汽车客运站建设规划与建设要求》(JT/T200—95)5)《武功县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依据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

二、建资内容、规模武功县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3209.29m2,其中主体建筑(包括站务用房、管理用房、配套服务设施、单身职工宿舍等)面积2986.90m2,辅助生产设施(包括维修车间、安检台及停车台)面积250 m2,三、基地概况及总体布局根据武功县城市规划,客运站西邻交通主干道邰城路,南邻建设路,建设场地宽阔、地理位置优越。

根据客运站的一般功能要求,客运站是由站房、发车位、停车场、站前广场、维修车间、生产辅助设施、行政办公用房以及职工生活用房等部分组成。

按照总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保证功能区划分明确,车辆流线畅通合理,并与旅客进出流线互不干扰,以“大停车场、小候车室”的布局思路,将站务综合大楼设计在场地西南部,位于邰城路与规划中的建设交叉处,使客运站处于显要的位置,并在此交叉口设置站前广场,作为旅客的集散地,进出车站的人流、行包流均在此区域流动;车辆进站从建设路驶入,车辆出站从邰城路驶出。

场地内合理布局其它与站务综合大楼相配套的其它辅助设施。

售票、进站、休息、商服综合的进站大厅设计,这个大厅并不是单一功能的进站大厅,它包含四项内容,进站旅客服务、售票、中转旅客休息及站分商业服务。

这四项内容分别被安排在大厅的不同部分。

这种综合空间的构思来源于我们对实际调研的结果分析。

从分析中可以发现,长途汽车客运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差别很大。

高峰期客流量大约是平常的2倍左右。

由于电脑售票被广泛采用,售票速度大大加快,很多客运站在非高峰期售票厅内人员很少,而到了高峰期又很拥挤,造成了平时空间利用率不高,高峰期空间不够用的状况。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条文说明)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条文说明)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是安全的有效保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本条提山的各项要求是对设计提出的原则要求,设计单位和具体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加油加气站时,还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的具体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条文中提出的要求。

1.0.2 考虑到在已建加油站内增加加气站的可能性,故本规范适用范围除包括新建外还包括加油加气站的扩建和改建工程及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的工程设计。

1.0.3 加油加气站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接触的面也广,本规范只能规定加油加气站特有的问题。

对于其它专业性较强、且已有国家或行业标难规范作出规定的问题,本规范不便再做规定,以免产生矛盾,造成混乱。

本规范明确规定者,按本规范执行;本规范未做规定者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一般规定3.0.1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气母站)所用天然气现在基本上是采用管道供气方式,利用市区已建供气管网时,由于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用气量较大,且是间断用气,所以要求设站或引气时不要影响管网其它用户正常使用。

3.0.2 本规范允许汽车加油站和汽车加气(LPG、CNG)站合建。

这样做有利于节省城市用地、有利于经营管理,也有利于燃气汽车的发展。

只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油站和加气站合建是可以做到安全可靠的。

国外燃气汽车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普遍采用加油站利加气站合建方式。

从对国内外LPG加气站和CNG加气站的考察来看,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需求很少,所以本规范没有制定LPG加气站与CNG加气站联合建站的规定。

3.0.3 加油站内油罐容积一般是依其业务量确定。

油罐容积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越高。

为区别对待不同油罐容积的加油站,本条按油罐总容积大小,将加油站划分为二个等级。

与1992年版《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相比,本规范增加了各级加油站的油罐总容积,这是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所做的调整。

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

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

汽车客运站建设标准汽车客运站是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形象。

本文将从设计规划、建筑结构、设施设备等方面,介绍汽车客运站建设的标准。

首先,汽车客运站的设计规划应当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交通流线。

客运站的选址应当方便乘客出行,同时要考虑到周边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流量,避免交通拥堵。

在设计布局上,要合理规划候车大厅、售票厅、候车室、出发大厅等区域,确保乘客的出行流程顺畅。

其次,建筑结构方面,汽车客运站应当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

建筑结构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抗风能力,保证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建筑外观要与城市风貌相协调,体现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和耐久性,确保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设施设备是汽车客运站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候车大厅应当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清洁的卫生间,为乘客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

售票厅要配备先进的售票系统,方便乘客购票和查询信息。

候车室要配备清晰的候车信息显示屏和便利的饮水设施,提高乘客的候车体验。

出发大厅要配备行李寄存处和安检设备,确保乘客的行李安全和出行顺利。

总之,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标准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规划、建筑结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才能保证汽车客运站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城市交通运输和乘客出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希望各地在建设汽车客运站时,能够充分重视建设标准,为城市交通运输和乘客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设计】北海南珠汽车客运站设计说明

【设计】北海南珠汽车客运站设计说明
绿地率:15.3%
发车位::30个
停车位:239个
客车停车位:121个
的士及社会车辆:118个(生态停车位)
第二篇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建筑法规及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6
小计
1059.6
7
同期系数K∑
0.8
847.6
8
变压器安装容量
1000
3)电源:
正常电源:由市政电网提供一路10kV电源,满足客运站正常情况下的供电要求。
应急电源:设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做备用电源,做为客运站主站房及消防设施等二级负荷的应急电源。容量约为200kW。
4)10/0.4kV变配电所
由用电负荷表可知,估算负荷约为848Kva,变压器容量1000kVA,拟在站内设一座10/0.4kV变配电所,内设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干式变压器等变配电设备。
100
10
4
修理用水
50L/人.班
10
1.5
5
办公用水
50L/人.次
166
8.3
6
绿化及浇洒
2L/m2.d
5980m2
11.96
7
未预见水量
按总量10%计
7.1
8

78.24
3、用水计量
各市政给水引入口处设总水表计量。
四、排水系统设计
1、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排除及降雨雨水排除。
2、设计采用雨污分流排放制。
1、本工程设室内自动喷淋给水系统,设计流量30L/S,给水系统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南昌西客站设计说明

南昌西客站设计说明

第一篇建筑设计说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彩星驰……豫章,水路四通,山川特秀,咽扼荆楚,翼蔽吴越。

江西,作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古称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充分说明了江西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

作为江西省的省会,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具有2200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赣江之滨,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经济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

京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是我国44个重要铁路客运站之一,是我国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处在京九、浙赣铁路两条大动脉的交汇处。

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车站规模将很难满足铁路高速运营的需要。

我国铁路车站定位已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客运作业场所和“城市的形象大门”向多元开放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转变。

和整个城市、整个区域的交通规划融为一体,既是区域内外交通联系的纽带,也是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换乘节点。

西客站,将作为门户站,在向莆线、航南长快速客运专线是长江三角地区、闵东南地区进入南昌的主要通道。

新建向莆南昌西站位于南昌都市区的西南部,距生米大桥以南约1.5公里,属大昌北新城,处于主城区西南,区域条件十分优越。

周边地势平坦,自然环境良好。

它将进一步强化南昌的交通枢纽地位,交通地位提升将有效带动城市空间整合,带动城市功能及产业发展,加快一江两岸,以赣江为住轴,南北两城,向南延伸发展的战略。

向莆南昌西站,根据客运量和客流量分析,到2020 年南昌站全年旅客发送量为2340万人。

平均日发送量为6.41万人,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为6282人。

汽车站设计说明

汽车站设计说明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 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 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 m2, 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 m2, 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 m2, 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 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 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吉安汽车城说明

吉安汽车城说明

吉安汽车城详细规划说明书一、背景和现状概况近年来,吉安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购买私家车的居民越来越多,汽车消费市场日益火爆。

吉安的交通在江西省内综合运输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赣粤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穿境而过。

发达的交通为汽车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汽车城能够极大地推动吉安经济的高速发展。

据专家调查,发达国家汽车利润售前与售后的比例为3:7,也就是汽车售后的利润空间远大于售前,而在我国,这一比例却在6:4左右,中国汽车后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而吉安的汽车数量正急剧增长,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有合适的载体,肯定会有更多的汽车业投资商前来发展。

该项目建成后,集汽车销售、配件、维修、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五位于一体,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综合服务能力强,能起到很好的载体作用,并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能带动吉安相关行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吉安汽车城的建成,必将开创吉安汽车业规模大、品位高、系统化、服务优的新局面,整合吉安汽车市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使这一朝阳产业在吉安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支柱作用。

吉安汽车城位于吉安县城赣中大道西侧,君山大道及原井冈山大市场居住区北侧,兴华路东侧,井冈山建材大市场南侧,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37-90)4、《吉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5、吉安汽车城规划设计条件吉安县建设局6、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管理、建设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和相关部门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规划原则和设计理念1、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产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用地原则;优化发展环境原则。

2、设计理念①吉安汽车城采用“4S”布局模式,即汽车销售、配件、维修、售后服务共同配套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兰州市靖远县汽车客运中心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JGJ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2068—2012(8).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二、背景分析本项目位于甘肃省靖远县,本项目用地面积为34686.21m2,地块四面邻城市规划道路,交通便利,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为商业交通用地提供地域优势。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靖远县。

场地内比较平坦,地块不规则多边形,建筑布局采用环抱式布置,为精品商业及交通便利提供前提,本案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旅馆及写字楼为辅。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34686.21m2,用地面积48223.17m2,占地面积10146.41m2,地上停车位215个,其中小型车辆停车位98个,大型车辆停车位117个,地下停车位50个。

地块由1#旅馆,2#、3#商业门面,4#写字楼及客运中心组成。

其中1#旅馆占地面积991.60m2,总建筑面积5946.60m2;2#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914.24m2,总建筑面积6899.65m2;3#商业门面占地面积1745.30m2,总建筑面积5129.00m2;4#写字楼占地面积1477.36m2,总建筑面积5929.80m2;客运中心占地面积4017.91m2,总建筑面积7498.16m2。

1#旅馆建筑布置为6层,一层为商业网点,二至六层为旅馆,2#、3#商业门面建筑为2层商业,2层门面组成,4#写字楼一层为维修库房,二至六层为写字楼。

四栋建筑把客运中心围绕,使得交通与商机联动为一个整体,各面满足消防车辆通行和扑救。

停车位主要以大车停于地块东北部,小车分于客运中心两次及地下停放。

本案为多层公共建筑,建筑耐火极限二级;汽车客运中心为一级客运中心。

四、设计原则1.尊重甘肃省城市总体规划;2.充分结合地形,展现典型的客运中心建筑空间格局;3.着重解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4.提供实施方案与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

5.场地现状分析6.该用地内自然环境极好,视野开阔。

五、设计构思(1)总体规划建筑与景观区域总体规划上,确立“以客运中心为主;商业与写字楼直为辅,以欧式建筑风格使坡屋面及钟楼尖顶自然形成高低错落使建筑富有层次感,并融入中式四合院的理念,营造出一种环抱庄重的气氛。

整体方案立足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生态绿化作为设计主旨,追求时代精神和整体气势,力争创造出高品质的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满足人民日常购物,住宿的需求。

(2)地块本着“四合院”的设计思路1)“四合院”是以方正环抱的造型,营造出稳重端庄的视觉感受,四个功能各异的建筑有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构架,出了交通地理优势。

六、总体布局根据本项目的地形特点,进行场地总体的合理规划布置,地块间建筑布局为开放式处理,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乘车,购物住宿为一体的便利环境。

车行道系统在紧邻规划干道的有力条件下,合理布置人行出入口,满足消防应急要求。

景观绿化系统在“四合院”总的规划指导思想下,统一规划布置,以客运中心为主体,多角度的进行景观树阵列设计:入口广场绿化:商业街周边绿化:本方案通过三段的设计方式以达到多平台、多视角、多维度,全方位观景。

七、建筑设计“地域特征,时代特色;以人为本,力求创新;服务意识,换位思考”是项目单体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地域特征,时代特色”是指在设计中,立足本案的具体条件,兼顾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精神,力争创造出既有地方性又有时代气息标志性的建筑新形象。

人本主义是一切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做到“以人为本,力求创新”,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研究人的心理和需求,精心设计,在满足人的各项需求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不断求新。

建筑设计终究要服务于业主,服务于客户。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始终站在服务对象的立场,从另一种角度考虑思考问题。

本方案的功能定位决定本方案的设计应该与众不同,应该是个全新概念的建筑设计,本方案建筑外观设计上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欧式风格,重点表现建筑的体量感,强调以大块面的主色块为主形成整齐划的建筑立面形象,客运中心部分利用主体相同的设计手法,不繁琐,简洁大气,为了配合这个设计主导思想外墙面材料选用高级外墙漆与文化石组合,以暖色调为主色调,灰色为辅助色调,体现建筑的轻盈简洁明快。

写字楼及商业部分独具匠心,每房间均能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

旅馆厨房均为明厨,卫生间为明卫。

八、节能设计篇1、外填充墙采用空心砌块;外墙保温材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传热系数为0.80(W2/m·k)2、居室外门窗玻璃均采用9厚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为2.8(W2/m·k)。

3、屋面保温材料采用泡沫混凝土。

4、选用塑钢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为2.8(W2/m·k),满足不同朝向,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包括阳台门),其传热系数的要求。

九、结构篇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本工程主要采用我国现行规范和重庆市有关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疑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甘肃省现行有关技术规程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值:0.3KN/m2抗震设防烈度:8度工程地质:暂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待勘3.设计要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地震作用: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计算抗震措施:提高一度为9度二、结构样式1.写字楼:框架柱及小墙肢剪力墙结构,尽可能避免房间露梁、柱(墙),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要求。

对下部需要大空间的建筑,采用钢筋混疑土框架柱结构并结合上部建筑尽量加大下部大空间建筑使用。

2.多层建筑:采用钢筋混疑土框架及异型柱框架结构。

3.楼盖结构体系:均采用现浇钢筋混疑土梁板结构体系。

三、基础形式待场地勘探后确定。

对建筑按地下室埋深与地面以上总高度之比满足1:15确定地下室埋深。

初步估计应为桩基础。

四、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1.所有单体建筑原则上相互独立以形成明确的结构单元,相连建筑设结构缝分开。

将原本体型复杂(平面不规则结构)调整为平面简单传力明确的标准结构体。

2.当单体建筑较长时,设温度缝(伸缩缝)划分结构单元。

3.对单体建筑较长的建筑,在施工时设后浇带以解决混凝土的温度伸缩问题。

五、砌体材料对建筑围护及分隔用的砌体,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可减轻结构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从而达到减小结构构件断面配筋及减少基础材料消耗,实现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六、环境结构对建筑物周围环境边坡及挡墙,由于场地高差不大(10米以内),尽量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挡墙或格构土钉、土工加筋土与自然放坡相结合,可减少环境结构的投资,格构土钉、土工加筋土和自然放坡区域可作为绿化用地,实现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十、给排水篇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8.国家和行业的其他现行有关标准9.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内容建筑红线内的生活给水、热水、雨水、污水、空调冷凝水及消防给水系统。

三、生活冷水给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水源由市政生活给水管网提供,从市政给水管网上各引入一根DN200、DN200给水管,并沿院区内道路呈环状布置。

2.用水量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130m3/d,最大时用水量为14.5m3/h。

3.生活给水系统本工程生活给水由市政水压直接供给。

4.管材生活给水主管采用PSP钢塑复合管,DN<100时,丝口连接,DN≥100mm时,卡箍连接;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管,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热熔连接。

四、雨、污水系统1.排放方式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合流排放方式。

2污废水排水量最高日生活污水量为120m3/d。

经生化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3.雨水系统建筑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设计降雨历时5min,设计重现期10a;.室外场地、绿地、道路等地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3a。

院区内雨水经室外雨水管网收集后集中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4管材室内雨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一般污废水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排水管。

十一、电气篇一、设计依据:1、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方案图。

2、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住宅设计规范》GB50056-2011(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或规范》GB50067-97(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1)《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6(1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二、变配电系统1.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用电和生活水泵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为三级负荷。

2.负荷估算1)商业用房(含空调负荷):80~100W/m²2)住宅:套内面积小于等于60m²取4KW/户,套内面积大于60m²小于等于90m²取6KW/户。

3)车库:5W/m2;4)设备房照明插座:8~10W/m²5)动力设备:按实耗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