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word版本

合集下载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

A市长途汽车站设计说明书交运72 段文芳 3027227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A市公路交通客运量成倍增长,原有客运站的规模及运送旅客的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

现拟在该市中心边缘接近国道附近,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对该客运站进行总体平面设计和布置。

一、规模确定1.1客运场站的规模指标客运场站的规模,以站场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和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依据,结合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规模经济原则确定。

已知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为3000人次,日发车量80辆,停车场驻车40辆,规模属三级站。

1.1.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指全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平均一昼夜候车厅内出现的候车旅客人数,包括送车人数。

按照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D c=a F/ bF-----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单位人次;其中F=3000(人次)a,b,c-----待定常数。

查图4.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与车站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1]可知D c=600(人次)[1]张远、顾正洪《运输港站与枢纽》P62;1.1.2站级划分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1000人次级以上的车站。

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大中型工矿区,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在600人次以上,不足1000人次的车站,属三级车站。

二、设计内容2.1选址选址原则:(1)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2.2总平面2.2.1总平面设计涉及问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环境-----相对简单;由于停车数量为40辆,可只设一个出入口。

2.2.2总平面设计需注意的几点原则2.2.2.1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⑴预留一定面积的站前广场;⑵进出车的通道一般出站口安排在城市次干道上右转弯较好一些,如果只有城市主干道,一般要再设引道(通路);⑶当基地处于城市干道转角时,避免与城市转角处过多的机动车流短距离内相遇;2.2.2.2布局紧凑,合理利用地形,满足站务功能要求2.2.2.3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2.2.3分区通常分为站前广场、站房和站内停车场等几大部分。

汽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33页)

汽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33页)

汽车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33页)————————————————————————————————作者:————————————————————————————————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原则第三节编制范围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项目主要情况第二节项目承包范围及主要工程范围第三节其他应说明的情况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第一节宏观部署第二节对项目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简要分析第三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第一节主要办公设施第二节主要生活设施准备第三节主要生产设施准备第四节施工便道第五节现场排水第六节机械设备布置第七节临时用水、用电第八节现场管理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第二节施工方法第三节进度保障措施第六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第一节劳动力投入计划第二节保证措施第三节材料投入计划第四节保证措施第七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定位测量放线第二节土方工程与降排水措施第三节基础施工第四节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第五节装饰工程第六节屋面工程第七节门窗工程第八节给排水工程第九节电气工程第十节消火栓及消防管道安装第十一节外墙外保温工程第十二节外墙装饰工程第八章本项目施工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工艺要求第一节本项目招标对施工重点、难点及关键技术工艺要求第二节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常见问题第三节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漏措施第四节混凝土工程防止开裂的措施第九章质量保证和质量违约责任承诺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节质量保证的总体措施第三节质量控制意义与要求第四节质量保证管理制度第五节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第十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一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第十二章冬雨季施工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第二节冬季施工措施第十三章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第十四章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依据1、有关国家法律、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及管理规定。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书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书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书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

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

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

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应满足安全、便捷、舒适和美观等各方面的要求。

2. 设计目标客运站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为乘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和交通服务。

具体的设计目标如下:•提供高效的交通接驳方案,包括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以及足够的停车场容量。

•提供舒适的室内外公共空间,以满足乘客在候车和换乘过程中的需求。

•保证乘客的安全,包括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设施的规划。

•运用可持续设计原则,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设计美观大方的外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 设计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基于上述目标,提供了以下具体方案和设计原则:3.1. 交通接驳方案客运站的交通接驳方案应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整合,并提供便利的接驳和换乘体验。

客运站应设有地铁、公交和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站点,以及足够数量的停车场供自驾乘客使用。

3.2. 公共空间设计客运站的公共空间设计应注重乘客的舒适感和便利性。

大厅和候车区域应宽敞明亮,配备舒适的座椅、自助贩卖机和充电设施等。

同时,室外候车区应设置防晒设施和遮雨棚,以便乘客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等候。

3.3. 安全设施规划客运站的安全设施规划应包括火灾预防和灭火设备、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灯光等。

此外,应为乘客提供紧急报警设备和医疗急救设施,以应对突发事件。

3.4. 可持续设计原则在客运站的设计中应采用可持续设计原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例如,可以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用于照明和供电系统。

另外,应优化建筑外墙和屋顶的绝缘设计,以降低能源消耗。

3.5. 美观设计客运站的外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体现城市的审美价值。

建筑设计应注重线条的简洁和流畅,色彩的搭配和比例的合理性。

此外,应采用合适的照明设计,使夜间客运站具有独特的魅力。

4. 实施计划为了高效地实施客运站建筑设计方案,建议采取以下步骤:•完成项目计划和需求调研,明确设计目标。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汽车客运站方案文本设计说明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汽车客运站设计word资料16页

汽车客运站设计word资料16页

汽车客运站设计word资料16页汽车客运站设计建筑设计(二)A -2第一部分任务书解读设计要求初步理解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掌握场地设计知识;掌握交通建筑设计特点,学习通过处理复杂的流线关系进行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处理好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结合建筑的空间要求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和构造形式,掌握车辆停放的相关技术指标;认识建筑的相关技术性问题,包括建筑覆盖率、绿化率、容积率等以及消防疏散等要求;学习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资料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

建筑规模及设计内容总用地面积20430 m2总建筑面积3500m2。

车站年平均日发送旅客量为6000人次。

按15个有效车位计,其中长途发车位10个,到车位3个,短途班车发车位2个;停车场停车数量不少于50辆。

站前广场面积自定,要求布局合理适用,便于人流集散。

?旅客站房按二级站设置,包括:候车厅1000 售票厅100 售票房25 票据室10 行包房(托运、提取)100-150小件寄存处15 站台问讯处15 广播室25 调度室30 医务室15 站务员室30 值班站长室30 司助休息室30 电话亭厕所其它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包括:(500m2)包括:党政办公室财务办公室会议室门卫值班室厕所辅助用房:洗车台浴室、厕所(男、女比例2:1)其它服务设施:(300m2)快餐厅小卖部出租店面若干设计要点注意交通建筑的城市象征形象;应在设计中同时考虑洗车、检修、停车场、车辆进出口等;站前应考虑出租车停车点;建筑密度不超过40%,绿地率不小于30%;所有面积均以轴线计,总建筑面积误差应小于5%。

注意站房部分的无障碍设计。

进度安排(至诚)?10.27讲题、布置任务10.27——11.10一草阶段10.27-11.3调研11.3交调研报告11.10交一草草图,做一草方案汇报(要求总平面、各层平面、工作模型、主要立面、剖面、表达设计概念的透视图、简要设计说明)11.10——11.24二草阶段11.24交二草草图,做二草方案汇报(要求总平面、各层平面、工作模型、主要立面、剖面、表达设计概念的透视图、设计说明、必要的分析图等)11.24——12.8定稿图12.8交定稿图,做定稿汇报(要求按正式图比例要求绘制:总平面、各层平面、各立面、剖面、大样图、透视图、设计说明、必要的分析图、经济技术指标、制作正式模型等)??12.8——12.18绘制正式图纸,要求彩色手绘A1图,适当构图,将模型照片(不少于3张)组织进图幅中12.21 下午16:00交图、交正式模型。

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

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

汽车客运站设计任务书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交通建筑中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要点和相关规范。

2.本课题的主题是要解决建筑设计中的组合问题。

这里所说的“组合”包括多个功能单元体的组合及建筑形体的群体组合两个主要方面。

通过“组合”的设计训练,学习在较大规模的建筑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从中建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3.培养独立调研的能力,学习倾听使用者的声音。

让复杂的社会及人为因素介入设计过程,从而强化“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

4.开阔眼界,对建筑进行具有新意的探索,借鉴有益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亲切、活泼、多变的娱乐教育空间环境。

5.训练和培养学生处理好车流、人流等流线关系,同时反映现代交通建筑快速、方便、安全、舒适的要求。

6.进一步熟悉建筑设计的思考方法和工作方法。

7.了解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条例。

二.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某市一新镇为发展市镇交通拟新建一座长途汽车客运站,基地位于该市西北角,是该镇连接市区和其它县镇的交通枢纽,建设用地约1.5公顷。

该长途汽车客运站规模按四级站规模等级考虑,日发送旅客数为2000人,5-6个待发车位(其中至少有一辆可以停靠大巴士)。

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200平方米以内。

室外停车场至少考虑能容纳20辆过夜车的停放(其中至少有5-6辆为大巴士),站前广场要求考虑能停靠10辆出租车的出租站点。

2.空间组成及建筑面积(表1)表1备注:始发站台、到达站台、门卫、建筑小品以及联系廊等面积由个人自定,且不计入建筑面积。

三.设计要求(1)合理安排汽车进、出站口,布置停车场和有效发车位;(2)建筑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3)站前广场应明确划分车流路线、客流路线、停车区域、活动区域及服务区域;(4)内部功能应明确,流线短捷清晰,使用舒适方便,规划应留有发展余地。

同时,设计应考虑残疾人使用要求。

(5)结构选型合理;(6)造型新颖、美观;(7)防火等级:二级。

四.地形及技术条件建设基地条件见附图1,2,任选一个地形设计。

客运站设计说明

客运站设计说明

. .. .一站址与建设条件1.1 社会环境概况安县位于盆地西北部(104°E,31°N)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辖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等18个乡镇。

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1-1 安县行政区划图安县与市、涪城区、江油市,北川县毗邻,与德阳市绵竹市,阿坝州茂县接壤。

距省会110公里,距市区、火车站、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

县境大道、成青路、辽安路构架起安县境新的交通体系。

为方便大众出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拟新建一座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旨在为新建汽车客运站提供参考方案。

.. .. .. ..1.2 选址条件1、站址应该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2、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换乘次数;3、与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其他运输方式站场衔接良好,与城市主干道密切衔接,尽量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4、具备必要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5、具备足够场地,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1.3 站址定位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于以上选址条件,站址定位于花荄镇好医生大道、兴民街之间。

如图1-2所示。

站址图1-2 安县汽车客运站站址定位图该处交通便利,可依靠塔九路、花兴路、好医生大道、兴民街、罗胜街等道路组织站外交通,客运班车进出站方便;该处临近学校、工厂、办事机构、商业市场,建设车站方便大众出行,且客源充足。

本站将发送去往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市区等地的旅客;中转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去往市区等地的旅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建设地点1.2 项目名称1.3 建设单位1.4 工程地址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第三章规划篇3.1 规划定位3.2 规划结构与布局3.3 道路交通规划3.4 绿地景观规划3.5 技术经济指标第四章建筑篇4.1设计要求4.2 内部功能设计4.3 外部造型及风格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建设地点:山西省大同市1.2 项目名称:恒岳汽车客运站1.3 建设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建设厅1.4 工程地址:本工程基地位于大同市城区西北角,城市红旗广场的北侧,东接云城旅馆,北面与大同一中相邻,西面与华林新天地购物商场隔街相望,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0㎡。

1.5 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规模:建筑物性质为交通类的公共建筑,属于城市二级汽车客运站,总建筑面积为8383.08㎡,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5052.75㎡,二层建筑面积为3330.33㎡。

第二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地形图;(2)现有的规划设计条件;(3)有关国家及省级设计规范及规定;2.2 设计原则:(1)坚持现代性与高起点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当今比较前沿的先进交通类建筑片区进行规划设计理念与成果表达,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城市片区。

(2)坚持“品牌性”的原则以建设大同市最具特色的公路汽车站片区为目标,设计有鲜明的时代感与超前性的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树立品牌形象,使其成为该市的一个地标,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以提高人们的出行为始发点,在规划设计中应用先进的理念,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建立高效的道路安全系统,同时注重步行系统的建构与静态交通的安排,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流线明确快捷的现代汽车客运枢纽。

(4)坚持“绿色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条件,合理规划基地内的道路与绿地的配置,同时在场地周边种植各种乔灌木,鲜明突出“阳光、空气、绿色”的生态主题。

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旅客活动空间与交通流线空间,敲掉绿化空间与旅客活动空间的融合,形成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

构筑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并重的城市交通站场。

第三章规划篇3.1规划定位:该基地位于城市西北角,是大同市连接其他城市和县镇的交通枢纽,是大同市的一个门户,对该市的风貌起着代表性的作用,规划设计定义为中高档,规划风格定义为简约现代,概括起来就是:(1)中国风----简单现代,轻盈透明,坐落云城,大同市的精品雕塑(2)园林生态化----大绿化恢宏,小绿化雅致,为塞北大同增绿(3)服务人性化----快捷、方便、高速,规划设置以人为本,让旅客享受旅行3.2规划结构与布局基地规划布局依据尊重现状,科学合理的规划原则,在仔细分析城市与规划地的区位关系及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根据规划片区的定位、现状地形以及城市发展,确定小区的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整个基地从南到北依次布置有入口处的花坛、景观喷泉、站前广场、站房及站场和后期预留地。

基地的用地结构可概括为“一水四池两站场”。

----“一水”大同市位于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都降雨量很少,这次在基地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大型的水上喷泉,既可以为整个广场增添一份色彩同时也为夏季出行的人们带来丝丝凉意,美化环境的同时为旅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四池”规划设计在主入口的正面大面积的种植各色的花卉,可以称为整个汽车客运站的一个景观绿化带,四个花池围绕中心的水池形成一个观景绝佳点,同时也为在此候车、接站的人们带来一个身心休憩的场所。

----“两站场”两个站场主要是指供大巴车停放的站场和供临时客车、出租车停放的站场,规划设计在主入口的左侧布置临时车的停放点这样既方便了它们的出行,同时也避免了更多的与人流的交叉。

基地北侧为主要站场,内部流线采用半环式的交通,这样既方便了进站的客车也使得出站的客车更加便捷。

3.3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

小区地块南临大西街,西依魏都大道,交通极其便利。

基地主入口设于南侧大西街,次入口设于西侧魏都大道。

(2)道路系统与分级。

基地采用“一主两环”的道路结构,沿公共核心带环路设置为,站前广场采用人车分流,人车各自分开在出口处形成一环,而战场部分采用同样的方法将进出站客车流线分开,出口处形成一环,这样的布局形成高效安全、顺畅便捷、层次分明的道路系统。

基地车行道路分两级:主要站场道路环道道路宽度12米;站前广场临时车进出道路宽度7米。

(3)静态交通为适应汽车交通的发展,静态交通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基地充分安排了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

在站前广场集中布置有供临时出租车、私家车以及夜间大巴车停放的场所,同时在入口的右侧分散有自行车的停车位,整个基地的停车位总数达141个。

(4)基地步行系统与游线组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基地力求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并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旅客活动的体系,形成“人车局部分流”的交通组织。

基地的步行系统由景观漫步道、功能步行道和步行广场共同组成。

3.4绿地景观规划规划着力创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交通枢纽、创造人文绿化,以满足本地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多元需求。

基地规划在建筑布局,空间序列、景观构成上具有流动的空间特征,运用建筑、绿化、各类景观元素把独特城市韵味结合到基地规划之中,以自然为线索,在流动的序列中缔造一个主题鲜明的城市风景一隅。

整个基地采用分散与集中布置绿地的形式,在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在基地的中部形成核心的公共绿地景观带,以公共核心为轴,多方向联系周边的零星绿化,同时整广场的视觉中心与植被融会贯通,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3.5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总用地面积(㎡)36000.00总建筑面积(㎡)8383.08建筑基地面积(㎡)5052.75首层建筑面积(㎡)5052.75第四章 建筑篇4.1 设计要求(1)寻找文脉与和谐在大同,老建筑主要为采用土石、清水砖墙,路网为南北向棋盘布局,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消失经历了沧桑巨变。

但中国本土文化内敛 含蓄、主次分明的生活形态一直延续至今。

淳朴的民风和素雅的民居,积淀着传统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的建筑创作,应从传统建筑 中去寻找建筑素朴的文脉与苍古的意境,挖掘和提炼出建筑文化及建筑符号的逻辑元素,将这些资源通过剖析、割裂、连续整合到现代建筑 中形成新的秩序,并从现代建筑中折射出传统建筑的神韵,追求神似,使建筑的总体构思、空间序列、建筑尺度、单体风格以及材料肌理与 传统建筑相和谐,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气质和涵义,延续好这一带的建筑风貌。

(2)把握空间及尺度新建筑的肌理应渗透着传统建筑的脉络。

新与旧的融合,是对建筑发展的一种延续和对城市肌理的契合。

在总体布局中,把握好空间尺 度最为关键。

基地综合当地元素与中国现代公建的特点,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做到适用经济,有艺术感和现代感,追究建筑环境 的内涵,追求其蕴含的“品格、性格和风格”。

品格实现着使用价值,性格附着情感价值,风格体现着文化价值。

因此规划着重营造合适的空二层建筑面积 (㎡) 3330.33 规划预留地面积(㎡) 1740.73 建筑密度 (%) 14.04 容积率 0.23 绿化率 (%) 17.78 停车位 (个) 141其中大巴车车位(个) 96 含站前广场临时大巴车位出租车车位 (个) 15 自行车车位(个)30间尺度,从地块区位,视觉检验等方面对规划进行多向校核,使建筑布局与大同建筑格局相吻合。

4.2 内部功能设计交通类的建筑主要是处理好流线的关系,当我们规划了外部的流线,同时更应该为站房内部的流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此次设计采用的是“半开半闭”的设计思路,候车厅与售票厅呈串联式的布置,而对于主要使用空间------候车厅,采用的是中空式的大厅,上部为大面积的玻璃顶,同时在候车厅的东侧为售票和行包拖运中心主要服务于进站的旅客,在其西侧为出站口和行包提取中心主要服务的是出站的旅客,这样进出站分开设置,避免了人流的聚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车站的运行效率。

在二层主要布置的是客运管理部分和行政管理部分,同时旅客也可通过开敞的大厅内部的直跑楼梯进入二层,这样既满足了少数旅客的需求也避免了过多的人流交叉。

4.3 外部风格设计在建筑风格上,采用简约的手法而不是将传统建筑形式简单的装饰在新建筑的表面。

新的建筑,以传统灰白墙为基调,与现代建筑玻璃幕墙、金属框架结构相呼应。

在造型上采用几何块体相互组合,高低错落;在材质上,采用玻璃与实墙的虚实对比,相互借景;在色彩上表达出传统建筑黑、灰、白基本色调,同时在新建筑中能够留下传统建筑的痕迹。

灰色墙面的厚重,白墙面的素朴、清澈透明的玻璃,金属材料的精美,均使整个建筑组群在保留了传统建筑材料的同时,赋予现代新材料的肌理,新旧材料的融合。

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中塑造出新的建筑形象,将我们所熟悉的生活和文化填充到建筑形体中去,在建筑构架体系中营造人文气息。

从建筑外表反映出建筑鲜明的个性和气质,同时又不过分炫耀,清新典雅、超凡不俗。

规划方案图纸目录01.区位图02.规划总平面图03.鸟瞰图04.人视效果图05.总平面定位图06.平面功能分析图07.道路交通分析图08.空间景观分析图09.日照分析图10.停车规划图11.环卫规划图12.景观意向图建筑方案设计图纸目录01.体块构思分析图02.垂直流线分析图03.首层平面图04.二层平面图05.屋顶平面图06.南立面图北立面图07.东立面图西立面图08.1-1剖面图2-2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