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检查正常值
常用辅助检查

血液一般检查一、血红蛋白(Hb)的正常值:成年男性:120g∕L――160g∕L。
成年女性:110g∕L――150g∕L。
新生儿:100g∕L――190g∕L。
二、红细胞(RBC)计数的正常值:成年男性:4---5.5×1012∕L。
成年女性:3.5---5×1012∕L。
新生儿:6---7×1012∕L。
三、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一)两者增高:1、相对性RBC增多:出汗、连续呕吐、大面积烧伤等,2、绝对性RBC增多:新生儿、高山居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二)两者减少:轻度:男性低于120g/L,女性90—11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提示: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造血原料不足;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药物性:氯霉素、苯;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如蚕豆病、输血错误;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
四、白细胞(WBC)计数:(一)正常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二)病理性临床意义:1、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
2、减少:化疗、白细胞减少症。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一)粒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N):⑴中性杆状核:1%――5%。
⑵中性分叶核:50――70%。
2、嗜酸性粒细胞:0.5---5%。
3、嗜碱性粒细胞:0%――1%。
(二)淋巴细胞(L):20%――40%。
(三)单核细胞:3%――8%。
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病理性临床意义:(一)嗜中性粒细胞升高:1、化脓性感染:为最为常见的原因――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
2、白血病:白细胞某一系列细胞异常肿瘤性增生。
3、急性心肌梗死:为严重组织挫伤。
4、急性大出血、溶血。
减少:1、病毒感染:SARS,H5N1,流感,水痘,风疹,伤寒,疟疾;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3、药物及理化因素:氯霉素、抗结核药物、X线等;4、自身免疫性疾病:SLE;5、脾亢:肝硬化;(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白血病;减少:伤寒、副伤寒等。
常见急诊辅助检查指标和意义及危急值范围

3.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增多:病毒感染尤化脓,损伤出溶血, 中毒白血病,消化道肿瘤, 移植寄生虫。
降低:伤流麻肝痘,病毒与原虫,理化和药品, 再障粒乏症,本身免疫病,脾功效亢进。
常见急页
(2)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 一些血液病
片状渗出性病灶。
常见急诊辅助检查指标和意义及危急值范围
第30页
支气管肺炎
常见急诊辅助检查指标和意义及危急值范围
第31页
中心型肺癌
1、瘤体征象:肺门肿块 2、阻塞征象: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
塞性肺不张
3.转移征象: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周围型肺癌
1、瘤体征象:肺内出现肿块,边缘不规则(分 叶征、切迹征、毛刺征、兔耳征)
(3)肾后性—尿路梗阻(结石、肿瘤
常见急诊辅助检查指标和意义及危急值范围
第43页
尿颜色和透明度
尿比重
1、正常值:1.015~1.025
2.病理性意义:升高—急性肾炎、糖尿病、蛋 白尿等
性肾炎
降低—尿崩症(<1.003)、慢
损害
等张尿(1.010)—肾实质严重
尿蛋白
1、定义:24小时>0.15g/24h
降低: 伤寒、应激状态、休克等
(3)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少见)一些血液病
常见急诊辅助检查指标和意义及危急值范围
第40页
(4)淋巴细胞 增多: 一些病毒或杆菌感染,血液病,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降低: 应以皮质激素、接触射线、免疫缺点
(5)单核细胞 增多: 感染、血液病
常见急诊辅助检查指标和意义及危急值范围
(1)升高—肾功效不全、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 缺氧、
代谢性酸中毒
辅助检查分析

血常规1.红细胞计数升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降低: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消除学,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2.血红蛋白90/60/30 轻中重度贫血3.红细胞压积升高: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降低: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4.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5.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降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
6.血小板计数升高: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细胞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
降低:(1)遗传性疾病;(2)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3)脾、肾、肝、心脏疾患。
(4)阿司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7.白细胞计数升高:感染引起的炎症为主降低: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败血症、严重感染等。
也可与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糖尿病药物等有关。
8.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急性化脓性感染,各种中毒,组织损伤降低: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涉嫌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降低: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降低:0%-1%均为正常。
淋巴细胞升高: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辅助检查

腰椎穿刺的适应症
1. 2. 3. 4. 5. 6. 7.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和 脑炎; 临床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头颅CT尚不能证实时或与脑 膜炎等疾病鉴别有困难时; 脑膜癌病的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脱髓鞘疾病及颅内转移瘤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脊髓造影和鞘内药物治疗等; 怀疑颅内压异常。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辅助检查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 的统辅助检查
一.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二.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三.神经电生理检查 四.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 六.活组织检查 七.基因诊断技术
一、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对脑和脊 髓具有保护、支持和营养等多种功能。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可使脑脊液 的生理、生化等特性发生改变,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和脑 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和脱髓鞘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部分疾病特殊治疗的入径。 • 脑脊液产生的主要部位是侧脑室脉络丛,约占脑脊液的95%左右,其 余来源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等部位。脑脊液经室间孔(Monro孔) 进入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最后经第四脑室正中孔 (Magendie孔)和两侧侧孔(Luschka孔),流到脑和脊髓表面的蛛网 膜下腔和脑池。大部分脑脊液经脑穹窿面的蛛网膜颗粒吸收至上矢状 窦,小部分经脊神经根间隙吸收。 • 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10-200ml,平均为130ml。其生成速度0.3-0.5ml/min, 每日生成400-500ml。即人体的脑脊液每日可更新3-4次。
脑脊液特殊检查
• 寡克隆区带(OB)CSF寡克隆区带测定也是检测鞘内Ig合成的重要
临床基本技能——第二章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临床基本技能——第二章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考试模式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分值/时间第一站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体格检查、急救技术)操作+口述25分/20分钟第二站公共卫生案例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口述(考官提问)40分/20分钟第三站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场检测/样品采集、卫生处理/个人防护)操作+口述(考官提问)35分/20分钟如何应考?1.抓住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2.牢记辅助检查的正常值。
第一节胸部X线片一、正常胸片二、肺部感染三、肺结核病四、肺占位性病变图中可见肺门不规则肿块,根据部位诊断中央型肺癌图中可见右下肺分叶状肿块,根据部位诊断周围型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①结节型表现为单个的圆形阴影。
②弥漫型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大小不等的结节第二节实验室检验结果判读一、血常规检测(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1.参考值人群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成年男性120~160g/L (4.0~5.5)×1012/L 成年女性110~150g/L(3.5~5.0)×1012/L 新生儿血红蛋白170~200g/L(6.0~7.0)×1012/L怎么考?患者,男性,2岁,突然发热、咽部不适、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
服镇咳药、抗感冒药无效。
发热3天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被母亲带到门诊。
既往体健,未接种过麻疹疫苗,14天前曾接触麻疹患者。
查体:T 38.8℃,P 106次/分,R 24次/分,BP 120/80mmHg。
急性热病容,颜面和躯干可见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口腔黏膜处见到麻疹粘膜瓣。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结膜充血,咽充血。
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Hb 124g/L,WBC 6.4×109/L,N 68%,L 32%,PLT 200×109/L。
麻疹抗体IgM 阳性2.临床意义(二)白细胞1.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2.各种白细胞的临床意义(三)血小板1.参考值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2.临床意义(1)血小板减少:可见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等疾病。
医学知识之舒张压

舒张压舒张压介绍:舒张压是用于检查血压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
舒张压就是当人的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时,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又叫低压。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病变部位及相对应的病征。
舒张压正常值:成人正常的舒张压为<90mmHg(12kpa) , 血压的单位为千帕,1千帕=7.6mmHg。
舒张压临床意义:异常结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舒张压≥95mmHg(12.6kP a)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介于二者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
不少青中年人,由于工作劳累压力大,活动偏少;测血压收缩压正常,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有时脉压差很近,如:130/110毫米汞柱,病人主观感觉头晕、胸闷不适。
这是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所致。
是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
需要检查的人群:常规体检内容,血管异常者。
舒张压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严重的血管及心功能不全者。
检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时间。
检查时要求:被检者半小时内禁止吸烟和饮用咖啡,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检查时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时不宜过度紧张,以免影响结果。
舒张压检查过程:方法: 1.病人应保持安静,测前应休息五分钟以上。
2.脱去被测肢体的衣袖使血循环通畅(一般为右上肢)。
3.肘部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坐位时约与第四肋软骨同高,卧位时与腋中线同高,并外展450C 4.血压计袖带宽12-14cm,测时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2-3cm,气袋内空气全部放出,其中部对着桡动脉,缚于上臂,松紧适宜。
听诊器胸件不要压在袖带下面,而是放在袖带下缘肘窝处肱动脉上。
向袖带内打气,待触诊肢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提高20-30mmHg缓慢放出袖带中空气,使汞柱缓慢下降(以2mm/秒为宜)以便正确读出结果,听到第一声音所示的压力值是收缩压,舒张压判定取动脉音消失时的压力值。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一、血、尿、粪常规1.血常规1红细胞RBC参考值成年男性:~×1012/L成年女性:~×101/L新生儿:~×1012/L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加:先天性发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障,过度破坏溶贫和各种原因的失血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2.血红蛋白Hb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3.血细胞比容HCT参考值男性:40%~50%女性:35%~45%临床意义增加: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减少:见于贫血患者;4.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参考值82~95fl1L=1015 fl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7~31pg1g=1012 pg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g/L临床意义MCV、MCH和MCHC三项指标主要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MCVflMCHpgMCHCg/LRDW常见疾病正常82~9527~31320~360<15%大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叶酸及维生素B12 缺乏巨幼红细胞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贫和再障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慢性感染、尿毒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正常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7.红细胞体积分别宽度RDW参考值<15%临床意义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8.白细胞WBC参考值1 白细胞计数成人:~×109/L;新生儿:~×109/L2 白细胞分类D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粒性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可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5单核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9.血小板PLT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度,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小板消耗过多,如DIC;10.血小板比积PCT参考值%~%临床意义增多: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减少: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临床意义MPV的临床意义需要结合PLT计数讨论;①PLT↓,MPV↑:骨髓自身正常,但外周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巨核细胞数及大小均增加;②PLT↑,MPV→:骨髓增生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③PLT↓,MPV↓:骨髓抑制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骨髓瘤或白血病化疗后、再障、AIDS 病人;④PLT→,MPV↑: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某些血红蛋白病;12.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8%临床意义PDW反应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即大小不等性的参数,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二尿常规1.酸碱度pH参考值5~8临床意义pH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2.比重SG参考值~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降低:临床意义更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糖尿病和尿崩症均有尿量增加,但前者尿比重升高,后者降低,以之区别;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参考值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24h临床意义1功能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2体位性直立性的蛋白尿以青少年多见;3病理性蛋白尿分为溢出性:如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肾性:如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炎症、血管病变、中毒等;肾后性:如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炎症,肿瘤、结石等;4.葡萄糖Glu参考值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4小时24小时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尿糖饮食性尿糖一次大量摄取糖类、持续性尿糖如糖尿病、其他原因,包括甲亢、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2血糖正常性尿糖,如家族性尿糖;5.酮体Ket参考值阴性neg临床意义下列情况下酮体阳性: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非糖尿病酮症,如感染、饥饿、禁食过久;③中毒;④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降糖灵;需要注意的是尿化学方法不能检测β-羟丁酸,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由于酮体主要以β-羟丁酸为主,可能造成酮体估计不足;6.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参考值均为阴性neg临床意义下列情况下阳性:①溶血性黄疸:Bil阴性,Ubg阳性;②肝细胞性黄疸:Bil和Ubg均为阳性;③阻塞性黄疸:Bil为阳性,Ubg阴性;7.亚硝酸盐Nit参考值阴性neg临床意义阳性为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阴性不能排除,因为Nit阳性需要三个条件,即食物中有硝酸盐,尿液标本在膀胱停留时间超过4小时和感染的细菌有硝酸盐还原酶;8.白细胞Leu参考值<25.μl临床意义高于参考值应考虑尿路感染;需要注意的是:①尿干化学分析仪白细胞检测与尿沉渣镜检没有对应关系,尿白细胞增加应做尿沉渣镜检;②尿干化学检测的原理是检测粒细胞胞浆内的酯酶,不能与淋巴细胞反应;因此,在肾移植排异反应时或其他原因的淋巴细胞尿可能为阴性;9.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参考值≤10.μl临床意义>10.μl应考虑血尿,也应做尿沉渣镜检;与尿沉渣镜检相比,尿干化学检测Ery的优势在于它可检测红细胞形态遭到破坏后的血尿;10.尿沉渣镜检参考值白细胞<5/HP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HP临床意义同8和9;三粪常规1.颜色黄褐色成型便;2.镜检①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②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③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④虫卵;四粪便潜血试验occult blood test,OBT参考值潜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少,肉眼无法观察到红色,且被消化液分解又在显微镜下不能发现红细胞;目前OBT广泛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影响;正常粪便OBT阴性;临床意义潜血阳性见:①消化道溃疡,呈间歇性;②消化道肿瘤,呈持续性间歇性;③其他,任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药物、肠结核、Crohn病等;二、痰液检验1.一般性状检查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化脓性感染时呈黄色;绿脓杆菌感染时呈黄绿色;大叶性肺炎时呈铁锈色;急性左心衰时呈粉红色泡沫样痰;阿米巴肺脓疡时呈咖啡色;呼吸系统有病变时痰可呈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2.显微镜检查1不染色涂片①红细胞:正常痰液无红细胞,脓性痰可见少量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痰液可有少量白细胞,呼吸道感染时可见大量白脓细胞;③肺泡巨噬细胞,见于肺淤血、肺栓塞和慢性肺出血患者;④寄生虫及卵:如肺吸虫卵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⑤夏科-莱登结晶:见于支气管哮喘和肺吸虫患者痰液;⑥柯什曼螺旋体:见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2染色涂片①脱落细胞检查:巴氏染色查肺癌细胞;②细菌检查:革兰染色可见许多致病菌;③分枝杆菌检查:抗酸染色及金胺O荧光染色;3.病原体培养根据可能的疾病进行不同病原体培养,如一般细菌、结核杆菌、肺炎支原体、真菌及厌氧菌等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培养需环甲膜穿刺取痰,由于存在口咽污染的可能性,痰液培养结果不一定反应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新生儿降低,女青年和孕妇增高;2.病理性变化①降低: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肿瘤及非缺铁性贫血等;②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和妊娠后期;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和肝细胞坏死;九、血清总胆固醇TC参考值<L<200mg/dl为合适水平,~L200~250mg/dl为轻度升高边缘水平,≥L≥250mg/dl为高胆固醇血症,≥L≥300mg/dl为严重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1年龄和性别70岁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但50岁以后高于男性;2饮食: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和热量饮食TC升高;3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运动TC升高;2.病理性变化;。
医学常见正常值

血常规:RBC(红细胞计数)男(4-5.5)×10 女(3.5-5.0)×10HCT(红细胞压积)男40-50% 女37-48%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2-92flHGB(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10-150g/L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7-31pg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0-350g/LPLT(血小板计数)(100-300)×10MPV(平均血小板容积)7-11flWBC(白细胞计数)(4-10)×10LYM(淋巴细胞)20-40%MID(单核细胞)1-8%GRA(中性粒细胞)50-70%血沉:(ESR)男0-15mm/h 女0-20mm/h凝血四项: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1-14秒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男37±3.3秒,女37.5±2.8秒TT(凝血酶时间测定) 16-18秒纤维蛋白原测定2-4g/L(200-400mg%)尿常规:GLU(尿糖)BIL(胆红素)KET(酮体)SG(比重)1.020PH(酸碱度)PRO(蛋白质)URO(尿胆原)NIT(亚硝酸盐)BLO(潜血)LEU(白细胞)注:Negative(-)Trace(±)Small(+)Moderate(++)Large(+++)Positive(阳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12g/日正常人总尿量:1000-2000ml/日空腹血糖:(BS)3.9-6.1mmol/L空腹(或餐后小时)胰岛素(INS):4.0-15.6IU/LC肽:0.55-3.8ng/ml肝功能:AST(谷草转氨酶)5-40u/LALT(谷丙转氨酶)0-40u/LTTT(麝香草酚浊度实验)1-6u乙肝五项(二对半):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注:其中抗HBs、抗HBe为有益指标;抗HBc提示正在复制或既往已感染而现在已停止复制,故应结合其他标志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