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量估算表(终)
资源储量估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7 经济的基础储量:是由矿床工业指标圈定
的类型,121b、111b基于对应的331部分,122b基 于对应的332部分; • 对于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 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 122b。 • (与本次勘查关系不大)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5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 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达到《《固体矿 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规 定的稀疏工程控制即可。在普查阶段,分布面积 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 (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333,以便区别334。
4
块段划分
• 4.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 (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 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 (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 再平均计算; • (3)表内矿工程(工业品位)和表外矿工程(边 界品位)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每个表内矿块段(1 品级)只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但前提是矿块平 均品位应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 工业品位,则应降为表外矿块(2品级)或者处理该 表外矿工程(适当去掉低品位样段或去掉整个工程)。
主要内容
• • • • •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3.矿体的圈定 4.块段划分 5.储量计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1 勘查阶段:是针对勘查区或矿床而言。在某一 勘查阶段内,不同地段存在不同的勘查程度,具有不 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如勘探阶段一般有探明的(331)、 控制的(332) 、推断的(333)资源储量类型。(田家 村详查有332、333)。 • 1.2 地质可靠程度:是针对勘查块段而言。每一块段 对应一种资源储量类型,应根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 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和研究程度,参考勘查工 程间距综合确定。 • 1.3 经济意义: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 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 分析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蕙义,即同一项目不应同 时出现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者次边际经济的经济结 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末开展可行性研究 或技术经济分析。
资源储量估算

资源储量估算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已银洞坡⾦矿为例)第⼀节储量计算的⼯业指标及运⽤⼀、⼯业指标根据《岩⾦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圈定矿体和资源储量估算的⼯业指标确定如下:1.边界品位:1.00(310-6);2.块段最低⼯业品位:3.00(310-6)3.矿区最低⼯业品位:5.00(310-6);4.最低可采厚度:0.80⽶;5.夹⽯剔除厚度≥2.00⽶;6.⽆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5⽶,上下坑道不对应时≥25;7.在三个以上(含三个)⼯程计算的块段内,只允许代⼊⼀个⼤于边界品位,低于块段最低⼯业品位的⼯程参与计算,其余⼯程品位均应⼤于、等于块段最低⼯业品位。
⼆、⼯业指标的运⽤运⽤上述⼯业指标,对矿区西段主要⼯业⾦矿体,按照控矿条件和地、物、化依据进⾏了反复对⽐圈定和储量试算、现就有关原则阐述如下:(1)由于西段⾦矿体较多,运⽤单⾦⼯业指标,只圈定有⼯业价值的⾦矿体,并尽量使其形态完整。
为减轻图⽽负担,突出重点,对⽆⼯业意义的⼩⾦矿体不单独圈出,仅在剖⾯中标注各见矿点⾦品位、厚度、采取率等要素。
(2)在运⽤上述⼯业指标第7条时,为保持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个别块段因见矿⼯程较多⽽⼜⽆法剔除时,代⼊了两个不相邻的⼤于边界品位⽽低于块段最低⼯业品位的⼯程参与计算。
(3)根据上述指标第七条,本次核查依据银洞坡⾦矿要求,没有对Pb、Ag进⾏资源储量估算。
第⼆节储量计算⽅法的选择及主要参数的确定⼀、储量计算⽅法的选择矿区西矿段勘探⼯程按⼀定⽹度布置,选择坑、钻为主要探矿⼿段,探矿⼯程布置在相互平⾏的勘探线上,部分加密⼯程位于勘探线之间;矿体形态总体鞍状,并随背斜倾伏沿⾛向向北西倾斜,矿体在背斜两翼呈似层状、脉状展布,产状陡,厚度薄。
根据上述因素,同时也考虑未来矿⼭开采利⽤⽅便,因⽽选择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
鉴于矿体平均倾⾓>45度,故在矿体垂直纵透影图上进⾏储量计算。
地质块段法的体积计算公式: V=S 2M式中:V —矿体块段体积(⽴⽅⽶);‘ S —矿体块段真⾯积(平⽅⽶); M —矿体块段真厚度(⽶)。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表 平行断面法适用

平均值s
h
15025.5
10
6724
25
块段体积(m3)
v
150255.00 168100.00
662664.46
溶洞率(%) f
0 0
原始数据
318355.00 计算结果
原始数据
实际矿体体积(万立 方米) V 15.29 1.31 46.10 134.10
矿石体重(吨/ 立方米) d 2.6 2.6 2.6 2.6
16.6727
原始数据
42.4056 计算结果
溶洞裂隙率(%)
f
8 8 0
矿体体积(万 m3)
V1
60.71 0.15 0.12
矿石体重 (t/m3)
d
2.6 2.6 1.97
资源储量(万t)
Q
157.84 0.38 0.24
60.97
158.46
块段矿体体积(m3) 矿石体重(t/m3)
V-1
d
150255.00
溶洞裂隙率 (%) f 0.00 0.00 0.00 0.00
始数据
1968024 计算结果
断面相对面积误差<40%时的块段体积、矿石量计算式
断面积(2)(平方 米)
面积之和
S2
S1+S2
32348.00
58405.00
1246.32
2301.60
611.40
1537.56
10954.00
22443.00
原始数据
剖面法-斜楔形尖灭块段体积、矿石量计算式
尖灭端边长(米) 有矿端边长(米)
h1 197.40 315.80
h2 150.17 296.63
资源量(333、3341)估算要求

9 其它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未明确规定的其它地质工作
要求和资源量估算要求,按相关技术标准、 规范执行。
本技术要求2002年11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 局专题业务会议通过,11月26日发布执行。
平均 C
算术:1.83%
100m
加权:1.91%
25m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3 特高品位处理
单样品位达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者即为特高品位,当 矿体品位变化系数较大时,采用上限值,变化系数较小 时采用下限值。在资源量估算时,对特高品位应进行处 理。首先应对该样品的副样作内检分析,证明原分析结 果可靠后,用原分析结果作为特高品位值。处理的办法 是,以特高品位所在工程或所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代替 该样品的品位值,如仍大于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时, 应再次按上述方法处理。如矿体中有特高品位样品构成 的连续富矿体时,应单独圈算。
2.13
1.20
0.55
1.00
0.60
8 资源量估算— 8.5 平均品位计算
8.5.2 块段平均品位或矿体平均品位
当各单工程见矿平均品位变化不大时, 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当各单工程见矿 平均品位变化较大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 应采用工程影响面积或长度加权计算。
18m 1%
50m
25m
4%
1m
0.5%
● 地质填图应达到相应比例尺地质 测量简测的精度要求。
● 工程和重要地质点用仪器法或符 合相应精度要求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简称GPS)进行测定。
● 地理底图可采用相近的小比例尺 地形图放大,并在地质填图工作中配合 GPS测量进行校正。
6 勘查工程质量— 6.2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量质量
资源量估算

第七章资源量估算第一节工业指标及资源量估算范围一、工业指标的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资源量估算相关要求,同时考虑到矿床类型与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类似,结合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确定采用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床工业指标进行中、低矿体圈定和估算: 中品位TFe≥30%低品位TFe≥20%最低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2m二、资源量估算范围本次估算范围在56-76勘探线之间,东西长约600米。
经钻探工程控制,圈定矿体6条,地表前人有槽探工程控制并且进行过小规模开采。
由于深部矿体基本为单孔控制,没有形成规范网度,因此仅可求得推测的内蕴经济储量333资源量。
第二节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一、估算方法的选择矿体形态比较简单,呈近东西向似层状产出,倾角较大,厚度较稳定,故选用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量。
二、计算方法基本计算方法为: V=S×mQ=V×d式中:V—块段体积S—块段实际面积m—块段平均真厚度Q—矿石量d—矿石平均体重第三节主要参数的确定一、矿体真厚度的确定本次普查仅采用了钻探工程控制,因此仅有钻孔矿体真厚度计算。
1、钻孔矿体真厚度的确定钻孔中矿体倾角的确定:在勘探线剖面上直接量取。
由于勘探线基本垂直矿体走向,厚度计算统一采用下列公式:真厚度计算公式:H=L·(COSα-β)公式中:H—矿体真厚度(m)L—钻孔截穿矿体视厚度(m)α—矿体倾角(度)β—钻孔见矿处顶角(度)当矿体中出现夹石时,采用压缩法计算厚度。
2、块段厚度的确定块段中所有单工程厚度进行算术平均求得。
二、平均品位的计算1、单工程平均品位在单工程中按圈入矿体的样品品位与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2、矿体、块段平均品位按矿体、块段中所有参加计算单工程的平均品位与单工程中矿体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三、块段面积的测定各矿体块段的垂直纵投影面积(S′)是在计算机上利用Mapgis软件量取,块段实际斜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S′/sinα求得。
SD法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

SD法资源储量估算部分的编写提纲(以勘探报告为例)1 估算对象、范围资源量和储量估算截至日期;估算矿种、矿体(矿层、矿化域)及其编号;估算最高标高和最低标高、最小埋深和最大井埋深、估算面积(平面最大投影面积)和拐点坐标;估算范围与矿业权范围的关系(插叠合图)。
矿业权范围内未估算资源量和储量的地段地质勘查工作开展情况及资源赋存情况。
2 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说明采用的SD估算方法及相应软件版本,论述选择SD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合理性。
3 工业指标叙述资源量和储量估算所采用的工业指标,说明工业指标的来源或确定的依据,论述工业指标的合理性。
4 估算基础资料来源详细列出本次资源量和储量估算利用的有效工程数、样品数等以及其他相关原始资料的具体来源。
5 SD计算单元划分论述计算单元划分的原则,叙述计算单元总数及各计算单元的命名规则,列表表示各计算单元的计算范围、计算对象(矿带、矿体、矿石类型、矿种等)。
6 计算方案类型确定按计算类型、数据类型、坐标选取、形质方案四个应用参数分别论述各计算单元的计算方案及确定依据。
7 数据准备7.1 基本情况叙述矿床成因、矿体规模、矿石体积质量及计算方式等。
7.2 断面线叙述断面线的选取原则,依次选取了哪些断面线,是否需要设置辅助断面线,各断面线的命名及断面线坐标的确定,走向上有无限外推者,需说明无限外推距离及依据。
7.3 计算点叙述各断面线上计算点的选取原则,计算点的顺序,是否需要设置辅助计算点,各计算点的命名规则及计算点坐标的确定。
辅助计算点设置有控制点者,需叙述控制点的求取方式。
有无限外推者,需说明无限外推的距离及依据。
当选择标准型数据计算时,需叙述工程的终孔深(槽探、坑探的长度)、测斜(位置、方位、倾角)、样品分析数据的利用,当伴生组分为组合分析时,应明确组合分析的组分、数量及具体处理方式。
若为综合型数据计算,则叙述各计算点的单工程品位、厚度的取值情况。
7.4 投影基岩界线、投影地形数据(矿体露头线数据)当矿体出露或接近地表时,若采用B型计算时需叙述投影基岩界线、投影地形数据的具体取值情况,若为A、C型则叙述矿体露头线数据的具体设置。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法总结案例资源储量估算⽅法总结——主要依据XX公司《XXXX勘探报告》⼀、矿体的圈定和连接(⼀)单⼯程中划分矿段及低品位矿段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中对矿体圈定的规定,在《钻探基本分析结果表》中划分出矿体及低品位矿体样段。
1、规范表述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F中的表述,“F.1.2圈定矿体时,应在单⼯程中从等于或⼤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将矿体中⼤于夹⽯剔除厚度的⽆矿样品作为夹⽯圈出。
连续出现⼤于边界品位、⼩于最低⼯业品位的地段应作为低品位矿圈出。
矿体的厚度⼩于最⼩可采厚度,但品位较⾼,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百分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
”“F.1.3在圈定矿体时,如果矿体边部⼀侧或两侧为厚⼤且成⽚分布的低品位矿时,应单独圈出。
在此种情况下,在单⼯程中圈定矿体时,边界附近允许将相当于夹⽯厚度的低品位矿体圈⼊矿体。
对夹在矿体中厚度不⼤,且分布零星难以分采的低品位矿,则⽆须单独圈出,⽽应圈⼊矿体中参与矿体厚度和平均品位估算。
”2、个⼈解读(1)任⼀种主矿元素达到⼯业品位且厚度⼤于最⼩可采厚度的样段划分为矿体;(2)厚度⼩于最⼩可采厚度,但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百分值(厚度×品位≥最低⼯业品位)的样段可划分为矿体;(3)“穿鞋戴帽”:1)矿体边界⼀侧或两侧有⼩于夹⽯剔除厚度的、品位在边界品位与最低⼯业品位之间的低品位矿体,则将其⼀同归⼊矿体中,且归⼊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业品位。
2)若矿体中间存在⼩于夹⽯剔除厚度的低品位样品或⽆矿样品,则将其⼀同归⼊矿体中,且归⼊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业品位。
注:“最低⼯业品位”、“边界品位”、“最⼩可采厚度”、“夹⽯剔除厚度”等参数见《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G表G.3、表G.9。
阿多得⾥呀⼭勘探区,为锌铅银硫化物矿床,取Pb边界品位0.3%,最低⼯业品位0.7%;Zn边界品位0.5%,最低⼯业品位1.0%;Ag边界品位40(g·t-1),最低⼯业品位80(g·t-1)。
地质统计学资源量估算

7 报表生成
对数据库中矿体储量进行统计,生成统计报表。
8 块体品位模型应用
1.矿块模型显示与查询 2.矿块模型切割 3.基于矿块模型计算采空区动用储量
8 块体品位模型应用
1.矿块模型显示与查询
矿块模型可以与原始勘探工程数据、 矿体约束信息组合显示
选择数据源
空块显示
8 块体品位模型应用
最佳步长大小。
• 最佳步长为20m
4 实验变差函数计算及拟合
变差函数分析
计算变差函数(短距离变差函数) 点击上一步选择“短距离变差函数”,双击列表
控件设置步长大小,一般情况下步长大小为组合样样 长。
• 块金值为0.3
4 实验变差函数计算及拟合
变差函数分析
计算变差函数(计算三个相互垂直的变差函数)
5 克里格品位估值(示例)
克里格品位估值结果
三维图形显示,用户可以查询任意块体模型属性信息。
6 资源量计算
用户输入矿石比重,更新数据库,重新计算储量。
6 资源量分级
两种方式:一种根据估值过程中用到的样品个数、工程个 数以及搜索次数进行区分,用户可修改分级名称以及区分 范围;一种根据克里格估值方差进行分级。
4 实验变差函数计算及拟合 变差函数分析
计算变差函数(全方向变差函数)
步长总间距
• 步长数目*步长大小=区域长度的一半 • 方位角,倾角均为0度。 • 方位角容差,倾角容差均为90度。
4 实验变差函数计算及拟合 变差函数分析
计算变差函数(全方向变差函数) 点击“计算变差函数”按钮,观察图形,寻找
8 块体品位模型应用
3.基于矿块模型计算采空区动用储量
4 实验变差函数计算及拟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
甘肃省环县沙井子西部矿区钱阳山井田煤炭勘探报告煤4-1层资源量估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