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合集下载

资源储量估算

资源储量估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7 经济的基础储量:是由矿床工业指标圈定
的类型,121b、111b基于对应的331部分,122b基 于对应的332部分; • 对于无风险的地表矿产,简单勘查或调查即可达 到矿山建设和开采要求的,可直接确定为111b或 122b。 • (与本次勘查关系不大)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 1.5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 原则上没有工程间距要求,达到《《固体矿 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规 定的稀疏工程控制即可。在普查阶段,分布面积 较大的层状矿床,可采用2-3倍控制的工程间距 (视矿床稳定程度)估算333,以便区别334。
4
块段划分
• 4.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原则 • (1)块段内工程密度基本相同,则由各工程品位 和厚度加权平均求得; • (2)块段内工程密度不同,则应分别加权,然后 再平均计算; • (3)表内矿工程(工业品位)和表外矿工程(边 界品位)的块段平均品位计算。每个表内矿块段(1 品级)只允许携带一个表外矿工程。但前提是矿块平 均品位应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若矿块平均品位小于 工业品位,则应降为表外矿块(2品级)或者处理该 表外矿工程(适当去掉低品位样段或去掉整个工程)。
主要内容
• • • • •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3.矿体的圈定 4.块段划分 5.储量计算
1.资源储量基本概念理解
1.1 勘查阶段:是针对勘查区或矿床而言。在某一 勘查阶段内,不同地段存在不同的勘查程度,具有不 同的资源储量类型。如勘探阶段一般有探明的(331)、 控制的(332) 、推断的(333)资源储量类型。(田家 村详查有332、333)。 • 1.2 地质可靠程度:是针对勘查块段而言。每一块段 对应一种资源储量类型,应根据矿床具体特点、选矿 结果、开采技术条件等勘查和研究程度,参考勘查工 程间距综合确定。 • 1.3 经济意义:针对矿产开发投资项目而言。对于同 一个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分析在其论证 分析范围内只产生一种经济蕙义,即同一项目不应同 时出现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者次边际经济的经济结 论。论证分析范围外的部分,视为末开展可行性研究 或技术经济分析。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资源储量估算
(一)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方法
1、垂直平行断面法
利用相邻山垂直纵剖面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

2、水平平行断面法
利用相邻的水平投影面积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的方法。

3、两种方法对比
两种方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所用计算公式完全相同,这两种方法统称平行断面法。

平行断面法中所用的计算公式为:梯形公式、截锥公式、楔形公式、锥形公式及矩形公式。

(二)平行断面法计算公式
1、梯形公式
V=(S1+S2)L/2
V——矿体面积
S1——较大的截面积
S2——较小的截面积
L——两面积间的间距
其中(S1-S2)/S1<40%
2、截锥公式
(S1-S2)/S1>40%
V=(S1+S2+2
s )L/3
1s
3、楔形公式(梯形公式的特例)
只有一边有面积,另一边为一条线,矿体为楔形。

V=SL/2
4、锥形公式(截锥公式的特例)
一边有面积,另一边为一个点,矿体为锥形。

V=SL/3
5、矩形面积(梯形公式的特例)
相邻两剖面间矿体为规则的矩形柱体。

V=SL。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几种常见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固体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是几何法和统计分析法。

一、几何法(一)断面法(剖面法)原理就是当矿体被一系列勘查断面横切为若干块段,就可以以这些断面图为基础,估算相邻两断面间的矿块储量乃至整个矿床储量。

分为垂直断面法和水平断面法。

第一步:计算体积1、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S1-S2)÷S1小于40%时,用梯形体积公式V=(S1+S2)×L÷2。

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2、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S1-S2)/S1大于40%时,选用截锥体积公式,即V=(S1+S2+√S1×S2)×L÷3。

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3、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不同,不论面积相差多少,除油一对应边相等时,可用梯形体积公式外,其余均应选用似角柱体(辛浦生)公式,即V=[(S1+S2)÷2+2S m]×L÷3 =(S1+S2+4S m)×L÷6。

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S m为似角柱体的平均断面面积。

4、当在相邻的两剖面中只有一个剖面有面积,而另一剖面上矿体已尖灭,或矿体两段边缘部分的块段只有一个断面控制时,其体积计算可根据剖面上的矿体面积形状或矿体尖灭特点不同选择不同公式。

(1)当矿体作楔尖灭时,块段体积用楔形公式计算。

V=L×S÷2(2)当矿体作锥形尖灭时,块段体积可用锥形公式计算。

V=L×S÷3第二步,计算两剖面间块段的矿石储量Q=V×d。

其中Q为块段矿石储量,V为块段的矿体体积,d为块段矿石平均体重。

第三步,计算出两剖面间块段的金属储量P=Q×C。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国体矿产资源储量各估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1储量估算方法的定义:估算方法:是指矿产资源埋藏量估算过程中,各种参数及其资源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软件的统称。

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研究适合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划分为三大大类:第一类是固体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煤:第二类是石油天然气、天然气、煤层气资源;第三类是地下水资源。

2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放法的主要种类:(1)传统方法,据计算单元划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断面法和块段法两种。

断面法进一步分为:平行断面法、不平行断面法。

垂直断面法,有分为勘探线剖面法和先储量计算法。

块段法:依据块段划分依据的不同,分为:地质块段法。

开采块段法法、最近地区法、三角形法。

等值线法、等高线法等。

地质断块法,是勘探阶段计算资源储量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是将矿体投影到某个方向的平面上,按照矿石类型,品级,地质可靠程度的不同,并根据勘查工程分布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各块段,分别计算资源储量并累加。

这类方法,通常用于勘查工程分布比较均匀、勘查技术手段比较单一(以钻探为主)、勘查工程没有严格按照勘探线布置的矿区的资源储量计算。

地质块段发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还可分为垂直纵投影法、水平投影法和倾斜投影法。

垂直纵投影法适用于陡倾斜的矿体:水平投影法适用于产状平缓的矿体;倾斜投影法通常选择矿体倾斜面为其投影方向,理论上讲,适用中等倾斜矿体,但因其计算过程较为繁琐,一般不常应用。

(2)克立格法克立格法,是由南非地质学家克里格创立的,它以地质统计学理论为基础。

目前西方国家在矿业筹资、股票上市、矿业权交易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评价矿产资源,估计矿产资源储量。

地质统计学方法,是一套方法传统。

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有:二维及三维普通克里格法,二维对数正态泛克立格法、二维指示克立格法、二维及三维协同克立格法以及三维泛克立格法。

(3)SD法(最佳结构曲线断面积分储量计算法)SD法是在原国家科委和地矿部支持下,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PPT课件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PPT课件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各勘查阶段要求勘查和研究程度发现矿体化进行类比预测物化探异常查证矿体地质特征达到大致查明大致控制程度其余为大致了解异常查证控制矿体的总体分布其余为基本查明和基本控制描述矿床地质模型异常查证各项工作都要达到详细查明详细控制程度包括成矿地质条件和内在规律建立矿床地质模型工程控制程度可投入极少量工程追索验证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不要求系统工系统取样工程控制系统工程基础上加密工程及相应的工矿体连续性推断的基本确定的肯定的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334
精选PPT
3
1资源/储量分类
• 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特点 1 .1利用联合国分类框
• 架中三维的概念进行 • 分类。 • E轴-经济轴; • F轴-可行性轴; • G轴-地质轴 • 1.2 采用国际惯例的分类 • 1.3 增强了经济观念,强调了时效性 • 1.4《分类》中的三大类十六种类型概念界定清楚,不存在交叉现象 • 1.5 采用联合国分类框架中的编码制 • 1.6矿产勘查与可行性评价两者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关系 • 1.7 用途更加广泛,它将成为矿业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技术标准。
其处理方法是用特高品位所影响块段的平
均品位或单工程平均品位 (厚度较大时)
代替。
精选PPT
11
• 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
算术平均法:品位变化均匀 加权平均法:品位变化不均匀,与矿体厚度有关联。 • 断面平均品位计算:一般采用加权平均计算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 块段平均品位
• 品位变化不大的块段 采用算术平均法
可行性评价 SD法的精度
Ղ<10%
推断的(333) 资源量 类比、可选(冶) 性试验
概略研究
15%<Ղ<30%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资源储量计算方法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地质找矿,矿产资源勘查目的是找到符合当前工业要求的矿产资源,并通过勘查手段、选冶实验以及工业指标来确定矿体边界(即矿与非矿),并圈出达到经济技术指标的工业矿体,估算资源/储量。

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勘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矿山建设的依据,是矿政管理的基础,是矿权交易的标的物。

本文以最简单的层状固体矿床——煤炭为例,谈一下关于储量计算的东西。

本文的采用的案例为XX省XX县XX镇XX煤矿,数据也来源此。

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和工业指标资源储量估算必须在有效的矿权范围内进行。

矿权范围分为采矿许可范围、勘查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或矿业权设置方案。

采矿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或矿业权设置方案是三维的,其范围用拐点坐标和标高表示,勘查许可范围是二维的,只有平面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都是三维的,包括平面范围和标高范围,平面范围用拐点表示,以矿权证上载明的拐点和标高为准。

探矿许可证上没有载明标高,以实际估算煤层赋存标高为准。

关于资源储量估算的垂深,中、高山区以含煤地层或主要含煤段出露的平均标高起算,垂深为1 000m。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5751矿区范围内煤种主要为无烟煤,煤层一般倾角5-16°,平均8°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规定,确定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0m,煤层最高原煤灰分(Ad)40%,原煤全硫(St.d)≤3%,原煤全硫(St.d)>3%,最低发热量小于Qnet,d 22.1 MJ/kg的单独估算。

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经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研究验证,有可采煤层6层(17、18、19、22、24、26煤层)。

可采煤层参与资源储量的估算,可采煤层分为全区可采煤层、大部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

不可采煤层,是指在评价范围内其可采部分面积小于三分之一,或者虽然占有一定的面积,但分布零星,不便或不能被开采利用的煤层,过去通常不估算其资源储量。

金属、非金属、煤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金属、非金属、煤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2、最低工业米百分值
简称米百分率或米克/吨值,它是工业部门对 某些矿产,特别是工业利用价值较高的矿产所提 出的一项综合指标。它等于最低工业品位与最低 可采厚度的乘积,只用于圈定厚度小于可采厚度 而品位高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富而薄的矿层或薄脉 状矿体。
3、夹石剔除厚度
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它是工业部门根据 采矿技术和矿床地质条件对固体矿产提出的一项工业 指标。
边界品位的第二个用途是在普查阶段划分工 业矿体与低品位矿石界线,如果按边界品位圈定 的矿体,经处理后,其平均品位仍达不到最低工 业品位的要求,则对高于边界品位而又低于最低 工业品位的矿石,划为低品位矿石;反之,若平 均品位高于最低工业品位,则称之为工业矿体。
边界品位主要用于衡量单个样品。
2、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可采工业品位
二、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一定要依据矿产资源主管 部门核准的法定矿权范围,包括探矿权(勘查许 可证)范围,采矿权(采矿许可证)范围或划定 矿区范围所核准的矿界范围。应依法估算资源储 量,同时,对估算范围的确定还应注意矿权范围 的有效性,即在有效期内。
三、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是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 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也是 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估算资源储量 所依据的基本参数。
地质块段法 开采块段法
几何图形法 多角形法(或最近地区法)
断面法(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 等值线法
地质统计学法 SD法
1、地质块段法
原理:
是将一个矿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 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资源储量类别等地 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 块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 (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资源 储量。各部分资源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资 源储量。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主要依据XX公司《XXXX勘探报告》一、矿体的圈定和连接(一)单工程中划分矿段及低品位矿段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中对矿体圈定的规定,在《钻探基本分析结果表》中划分出矿体及低品位矿体样段。

1、规范表述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F中的表述,“F.1.2圈定矿体时,应在单工程中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将矿体中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无矿样品作为夹石圈出。

连续出现大于边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地段应作为低品位矿圈出。

矿体的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百分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

”“F.1.3在圈定矿体时,如果矿体边部一侧或两侧为厚大且成片分布的低品位矿时,应单独圈出。

在此种情况下,在单工程中圈定矿体时,边界附近允许将相当于夹石厚度的低品位矿体圈入矿体。

对夹在矿体中厚度不大,且分布零星难以分采的低品位矿,则无须单独圈出,而应圈入矿体中参与矿体厚度和平均品位估算。

”2、个人解读(1)任一种主矿元素达到工业品位且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的样段划分为矿体;(2)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百分值(厚度×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的样段可划分为矿体;(3)“穿鞋戴帽”:1)矿体边界一侧或两侧有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品位在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低品位矿体,则将其一同归入矿体中,且归入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2)若矿体中间存在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低品位样品或无矿样品,则将其一同归入矿体中,且归入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注:“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等参数见《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G表G.3、表G.9。

阿多得里呀山勘探区,为锌铅银硫化物矿床,取Pb边界品位0.3%,最低工业品位0.7%;Zn边界品位0.5%,最低工业品位1.0%;Ag边界品位40(g·t-1),最低工业品位80(g·t-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