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腮腺肿瘤治疗原则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腮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腮腺内的肿瘤,主要包括良性腮腺瘤和恶性腮腺癌两种类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
首先,手术切除是腮腺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对于良性的腮腺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完全切除肿瘤,并且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对于小型良性腮腺瘤,可以采取局部切除术,只切除肿瘤本身而保留正常腺体组织。
对于大型腺体瘤和部分恶性腺体癌,通常需要采取全切除术,包括切除腮腺、淋巴结和周围肌肉等组织。
手术切除后,还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从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其次,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对于高危恶性腮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常常和手术切除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残留肿瘤的复发风险。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以破坏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和DNA,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进行,通常需要多个周期的治疗。
此外,化学药物治疗也常常用于恶性腮腺癌的治疗。
化疗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和防止复发。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化合物(如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柔红霉素等。
化疗通常以周期性给药,间隔几周或几个月进行。
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激素治疗等。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则是利用特定的药物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激素治疗则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激素,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综上所述,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每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类型、分级和扩散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此外,提醒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监护,同时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复发或并发症。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文章目录*一、腮腺肿瘤治疗方法*二、腮腺肿瘤严重吗*三、腮腺肿瘤的形成原因腮腺肿瘤治疗方法1、腮腺肿瘤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唯一有效的手段,首次术式是否正确彻底是治愈的关键。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证面神经不受损伤,特别是颞面干;二是禁忌弄破肿瘤包膜,否则会导致瘤细胞种植复发。
腮腺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是保存面神经,将腺叶及肿瘤一并切除。
由于腮腺外形不规则,具有多个突起,不可能把腺叶组织全部切除。
因此常需依据肿瘤在腺体内的位置及术中情况来决定切除范围。
在手术前可从腮腺导管注入1%亚甲蓝染色,使腺体呈淡蓝色,而神经呈银白色,极易辨认。
手术时绝对禁忌作顺包膜剥离的肿瘤剜出术。
混合瘤包膜厚薄不一,常不完整,包膜内常有瘤细胞侵入。
顺包膜剥离切除混合瘤,常可导致肿瘤复发。
腺淋巴瘤本身具有多灶性特点,它的发生和淋巴结有密切关系,腺淋巴瘤手术时应同时切除部分腺叶的淋巴结。
另外,有些腮腺恶性肿瘤临床表现颇似良性,也不允许简单地沿肿瘤包膜剥离,将肿瘤摘除。
2、什么是腮腺肿瘤腮腺肿瘤良性者以多形性腺瘤为最多,约占腮腺肿瘤的80%,恶性者以乳腺表皮样癌居首位,约占腮腺肿瘤的10%。
绝大多数腮腺肿瘤患者在无意中发现以耳垂为中心出现无痛性缓慢增长的肿块。
间叶组织良性肿瘤主要是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其次为脂肪瘤,少数为发生自面神经的神经纤维瘤,腮腺内也可原发恶性淋巴瘤其他类型恶性肿瘤均少见。
3、腮腺肿瘤有何症状表现腮腺肿瘤以发生在面神经浅层的腺叶组织者居多,约占80%以上。
绝大多数腮腺肿瘤患者在无意中发现以耳垂为中心出现无痛性缓慢增长的肿块。
病期不定,长者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腮腺肿瘤的表现为疼痛尤其持续性痛并进行性加重,或面神经功能障碍或麻痹,是腮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但并非所有恶性肿瘤都有此症状。
恶性肿瘤合并面神经麻痹者颈淋巴结转移率增加,预后也较差。
约10%的腮腺肿瘤发生在腮腺深层组织。
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1.手术治疗腮腺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应根据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恶性程度来决定手术切除范围。
低度恶性(高分化型)仅需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而对高度恶性(低分化型)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尚应给予辅助放疗、全身预防性化疗以及免疫治疗。
(1)手术方法:有由前向后,先分离腮腺导管的方法和由后向前,先解剖面神经总干的方法2种。
前法适用位于耳下的混合瘤,后法适用于腮腺前部的混合瘤。
(2)手术注意事项:①由于肿瘤包膜不完整及浸润性生长,常难以确定其边界,故首次手术时应在距肿瘤1cm以上将正常组织一并作广泛切除,将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措施。
如切除不完全彻底,易于复发,虽再次手术,常不能获得满意效果。
②手术中切忌切破肿瘤包膜,否则将使肿瘤组织外溢,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
③如术中需作冰冻切片检查,应在肿瘤完全切除后,再切取组织送检。
送检组织应注意边界组织有无癌细胞,以确定切除范围是否完全彻底干净。
④分离面神经时应在浅面沿其走向逐步分离,切忌在深面分离,切勿伤及面神经鞘膜。
⑤遇有出血,应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轻拭血液,严禁用力摩擦止血及钳夹止血。
⑥术中涉及面神经处理时,应根据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而定,不应单纯为了保留面神经而冒复发的危险,但术前亦应根据临床表现有所估计,以利手术进行。
若肿瘤是恶性程度高的腺样囊性癌、低分化黏液表皮癌、腺癌、鳞癌、未分化癌、恶性混合瘤侵及面神经或与之粘连者,应连同肿瘤一并作腮腺全叶切除。
若肿瘤处面神经粗大、变硬、色泽暗紫或面神经贯穿于肿瘤中者,应将受累部分与肿瘤一并切除。
⑦面神经部分切除后可酌情在无张力情况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或副神经近端与面神经周围吻合。
对缺损较大者,可应用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移植。
如面神经切除可同时用筋膜悬吊或咬肌转移,以及眼内眦、外眦缝合来改善畸形,恢复功能。
⑧对低度恶性肿瘤,如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只要与面神经有一定距离,或面神经虽与肿瘤轻度粘连,但其间尚可分离,则应尽量分离保留。
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637000摘要:腮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腮腺内的肿瘤,即腮腺组织中的异常肿块。
腮腺是人体口腔内最大的唾液腺,分为颌下腮腺、颌下腺和耳下腺。
腮腺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腮腺肿瘤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腺体内的细胞突变和增殖引起的。
腮腺肿瘤的症状包括腮部肿块、面部疼痛或不适、咀嚼困难、面部表情改变、口腔干燥等。
对于腮腺肿瘤的治疗,一般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良性腮腺肿瘤通常能够完全切除,并有较好的预后。
而恶性腮腺肿瘤则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如术后放疗、化疗等,以提高生存率和防止复发转移的发生。
在腮腺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腮腺肿瘤;治疗方法;护理措施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适症状,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提供心理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要注意的是腮腺肿瘤的治疗和护理应由专业医师和护士团队进行,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方案。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介绍,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一、腮腺肿瘤的危害腮腺肿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功能受损腮腺肿瘤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腮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唾液的分泌和排泄。
由于肿瘤的阻塞或侵犯,唾液无法正常流入口腔,导致口干舌燥,进食困难,消化不良等问题。
2.面部功能障碍腮腺肿瘤的生长会使腮部出现肿块,导致面部形态发生改变,造成面容不对称甚至畸形。
这会给患者的外貌美观和自信心带来困扰,影响其社交和心理健康。
3.周围器官受压腮腺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或其他组织,导致相应的功能异常。
例如,压迫面部神经可能会引起面部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压迫颈动脉可能导致头晕、头痛等症状。
4.恶性转化风险尽管大多数腮腺肿瘤是良性的,但一些肿瘤可能会发展为恶性肿瘤,即腮腺癌。
恶性腮腺肿瘤具有明显的转移和侵袭能力,易于扩散到淋巴结和其他远隔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腮腺腮腺肿瘤治疗原则

腮腺腮腺肿瘤治疗原则良性肿瘤:完整切除,保留面神经。
恶性肿瘤:黏液表皮样癌:高分化:良性肿瘤中低分化:恶性肿瘤腺样囊性癌:恶性肿瘤扩大切除范围,术后放疗。
不保留神经。
有骨浸润的要切骨。
腺泡细胞癌:低度恶性治疗原则:保留面神经的腺叶和肿瘤切除术。
手术后放疗非必须,但病变广泛,切缘阳性或破损,术后放疗。
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时并疑为转移时再作颈清。
乳头状囊腺癌作腺叶和肿瘤切除,面神经保留与否同其他恶性肿瘤处理原则。
切缘阴性可完全治愈,切缘阳性术后可放疗。
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作选择性颈清。
涎腺导管癌类似乳头导管癌,高度恶性肿瘤。
病理常归入腺癌。
可伴有神经症状,病程短,颈淋巴结转移常见。
应在正常组织内将肿瘤,腮腺组织,面神经一并大块切除。
必要时切除咬肌和下颌支。
预后差,三年生存率低,远处转移常见,转移到肺和骨。
上皮,肌上皮癌极少见低度恶性肿瘤。
一般主张腮腺全去除。
面神经保留与否看和肿瘤的距离关系,放疗效果不清楚。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只发生于小涎腺。
是生长缓慢,潜在性的,恶性程度很低的肿瘤。
在治疗后很长时间复发。
可区域淋巴结转移,未见远处转移。
首次手术彻底可以根治。
癌在多形性腺瘤都有肿块缓慢无痛性生长数年到30年,近期生长加快的病史。
生长加快阶段可以神经症状。
腺癌:不能归入以上种类,称为非特异性腺癌。
预后报道不详细,鳞癌:局部广泛切除,根治性颈清,术后放疗。
手术失败原因是复发加转移。
5年生存率24,。
未分化癌:低度恶性:预后极好,高度恶性:预后极差。
治疗手段:手术大块切除,牺牲面神经,根治性颈清,放疗。
涎腺良性肥大:非肿瘤、炎症性肥大。
可能与糖尿病、营养代谢障碍,肥胖有关。
小手术要在急性炎症期以后。
舌下腺囊肿:囊壁要切除干净。
有残留不致复发。
缝合不易过紧,3,5针。
从颌下腺导管开口外侧至第二磨牙,囊肿与粘膜粘连紧密,不要切的过深。
成人局麻,小儿全麻。
分离舌下腺内侧时注意导管和舌神经的关系。
如果不慎将导管剪断,应在做开口到粘膜。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腮腺组织中的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将根据病情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来确定。
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这个手术涉及到从腮腺中完全切除肿瘤组织。
对于良性肿瘤,一般能够通过手术将其完全切除,不会再复发。
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结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放射治疗也是一种腮腺肿瘤治疗方法。
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
或其他射线,放射治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以达到控制或消除肿瘤的目的。
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后用于杀灭残余的肿瘤细胞,或者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来减小肿瘤的大小。
化学治疗是使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予患者。
化学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靶向治疗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而免疫疗法则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总之,腮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一些新兴的治疗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需求来制定。
及早诊断和治疗腮腺肿瘤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腮腺恶性肿瘤怎样治疗?

腮腺恶性肿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治疗腮腺恶性肿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腮腺恶性肿瘤应该吃什么药。
*腮腺恶性肿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手术治疗:腮腺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应根据病变大小、病理类型、恶性程度来决定手术切除范围。
低度恶性(高分化型)仅需行局部扩大切除手术,而对高度恶性(低分化型)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尚应给予辅助放疗、全身预防性化疗以及免疫治疗。
1)手术方法:有由前向后,先分离腮腺导管的方法和由后向前,先解剖面神经总干的方法2种。
前法适用位于耳下的混合瘤,后法适用于腮腺前部的混合瘤。
2)手术注意事项:①由于肿瘤包膜不完整及浸润性生长,常难以确定其边界,故首次手术时应在距肿瘤1cm以上将正常组织一并作广泛切除,将是提高远期疗效的重要措施。
如切除不完全彻底,易于复发,虽再次手术,常不能获得满意效果。
②手术中切忌切破肿瘤包膜,否则将使肿瘤组织外溢,极易造成种植性复发。
③如术中需作冰冻切片检查,应在肿瘤完全切除后,再切取组织送检。
送检组织应注意边界组织有无癌细胞,以确定切除范围是否完全彻底干净。
④分离面神经时应在浅面沿其走向逐步分离,切忌在深面分离,切勿伤及面神经鞘膜。
⑤遇有出血,应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轻拭血液,严禁用力摩擦止血及钳夹止血。
⑥术中涉及面神经处理时,应根据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而定,不应单纯为了保留面神经而冒复发的危险,但术前亦应根据临床表现有所估计,以利手术进行。
若肿瘤是恶性程度高的腺样囊性癌、低分化黏液表皮癌、腺癌、鳞癌、未分化癌、恶性混合瘤侵及面神经或与之粘连者,应连同肿瘤一并作腮腺全叶切除。
若肿瘤处面神经粗大、变硬、色泽暗紫或面神经贯穿于肿瘤中者,应将受累部分与肿瘤一并切除。
⑦面神经部分切除后可酌情在无张力情况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或副神经近端与面神经周围吻合。
对缺损较大者,可应用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移植。
如面神经切除可同时用筋膜悬吊或咬肌转移,以及眼内眦、外眦缝合来改善畸形,恢复功能。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中医治疗方法腮腺肿瘤是指腮腺部位发生的肿瘤,主要包括腮腺腺瘤和腮腺腺癌两种。
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
首先,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腮腺肿瘤的发生与体内的阻滞、瘀血有关,中药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肿瘤症状,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赤芍、黄芪、桃仁等。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散作用。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腮腺周围的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大椎、足三里、合谷等。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腮腺肿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中医理疗来治疗腮腺肿瘤。
中医理疗是指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刺激腮腺周围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消除肿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常用的中医理疗方法有推拿、拔罐、艾灸等。
中医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肿瘤吸收和消退,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治疗腮腺肿瘤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非常重要,腮腺肿瘤的发生也与饮食有关。
中医建议患者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此外,中医还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加强自身的抵抗力。
总之,中医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中医理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缓解肿瘤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效果。
当然,腮腺肿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中西医治疗,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腮腺腮腺肿瘤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完整切除,保留面神经。
恶性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高分化:良性肿瘤
中低分化:恶性肿瘤
腺样囊性癌:恶性肿瘤
扩大切除范围,术后放疗。
不保留神经。
有骨浸润的要切骨。
腺泡细胞癌:低度恶性
治疗原则:保留面神经的腺叶和肿瘤切除术。
手术后放疗非必须,但病变广泛,切缘阳性或破损,术后放疗。
颈部触及肿大淋巴结时并疑为转移时再作颈清。
乳头状囊腺癌
作腺叶和肿瘤切除,面神经保留与否同其他恶性肿瘤处理原则。
切缘阴性可完全治愈,切缘阳性术后可放疗。
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可作选择性颈清。
涎腺导管癌
类似乳头导管癌,高度恶性肿瘤。
病理常归入腺癌。
可伴有神经症状,病程短,颈淋巴结转移常见。
应在正常组织内将肿瘤,腮腺组织,面神经一并大块切除。
必要时切除咬肌和下颌支。
预后差,三年生存率低,远处转移常见,转移到肺和骨。
上皮,肌上皮癌
极少见低度恶性肿瘤。
一般主张腮腺全去除。
面神经保留与否看和肿瘤的距离关系,放疗效
果不清楚。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只发生于小涎腺。
是生长缓慢,潜在性的,恶性程度很低的肿瘤。
在治疗后很长时间复发。
可区域淋巴结转移,未见远处转移。
首次手术彻底可以根治。
癌在多形性腺瘤
都有肿块缓慢无痛性生长数年到30年,近期生长加快的病史。
生长加快阶段可以神经症状。
腺癌:不能归入以上种类,称为非特异性腺癌。
预后报道不详细,
鳞癌:局部广泛切除,根治性颈清,术后放疗。
手术失败原因是复发加转移。
5年生存率
24,。
未分化癌:
低度恶性:预后极好,
高度恶性:预后极差。
治疗手段:手术大块切除,牺牲面神经,根治性颈清,放疗。
涎腺良性肥大:非肿瘤、炎症性肥大。
可能与糖尿病、营养代谢障碍,肥胖有关。
小手术要在急性炎症期以后。
舌下腺囊肿:囊壁要切除干净。
有残留不致复发。
缝合不易过紧,3,5针。
从颌下腺导管
开口外侧至第二磨牙,囊肿与粘膜粘连紧密,不要切的过深。
成人局麻,小儿全麻。
分离舌下腺内侧时注意导管和舌神经的关系。
如果不慎将导管剪断,应在做开口到粘膜。
神经剪断应作神经吻合。
舌下腺的小血管要止血彻底。
术后流质,洗必太漱口。
手术先解剖出颌下腺导管。
颌下腺导管结石摘除术
控制急性炎症。
舌神经麻醉即可。
圆针黑丝线穿过口底组织,提起结石后方导管。
切开结石表面粘膜,钝分离粘膜下组织,再沿导管长轴切开导管。
口底粘膜与导管切口不大,无需缝合。
总结:注意在口外将口底推起。
儿童涎腺上皮性肿瘤
5岁以下幼儿的涎腺上皮性肿瘤少见,如果有则多为恶性。
治疗以手术为主。
面神经解剖位置表浅,举面部皮肤0.5cm. 低度恶性肿瘤:术前无面瘫,术中肿瘤与面神经无粘连,可以保留。
如果相反,不保留面神经,术中作神经即可修复。
术后放疗对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不好。
尽量避免。
术后预后都较好。
儿童腮腺血管瘤:
可以手术治疗,同一般血管瘤治疗方法。
舍格伦综合症
是慢性、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进行性的淋巴细胞浸润涎腺和泪
腺,导致口干,眼干。
30,60,的病人合并腮腺和泪腺肿大。
多伴发结蒂组织病和类风湿关节炎。
属于良性的淋巴上皮病,可以转变为恶性。
可长达20年。
假性淋巴瘤是从良性转变为恶性的中间阶段。
恶性淋巴上皮病是指良性的淋巴上皮病的上皮发生恶变。
治疗:
眼干:人工眼泪对证治疗。
口干:人工唾液,新斯的明。
胸腺肽4mg肌注,隔日一次,3月一个疗程。
有效率66.7,。
中医:属于血脉淤滞。
局部保健极其重要,多为排泄不畅,按摩腺体,一日数次,睡前进行。
效佳。
抗感染治疗,可以手术切除。
涎腺肿瘤的放疗和化疗
涎腺恶性淋巴瘤:一旦确诊,应遵循淋巴瘤的一般治疗方法。
以化疗和放疗为主。
手术次要。
面神经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激素类药物地米 10mg.
维生素B12和B1,常规量,肌注,10天一疗程,共3疗程。
物理疗法: 表情肌功能锻炼:可以用手配合。
早期
离子导入:维生素B12和B1以及碘离子。
早期
神经电刺激 : 中晚期
手术治疗
静态矫治手术:筋膜悬吊,真皮悬吊,肌瓣转位,
邻近神经移植
自己作的一例腮腺的感触,以前都是在别人的带领下作腮腺手术,今天自己作一例感觉和别人带着真是不同,从前到后都是自己设计。
从每一个细节都要自
己亲自思考,从画线到打麻药,垫肩到放托盘,现在明白托盘,麻醉车的位置,尤其对打麻药颇有认识,像今天的手术出血很少,暴露清析。
有几点体会:
1.术前诊断重要,该患者69岁,位于腮腺下级,不太大2cm3,质软。
疼痛,近期增大,考虑是肿瘤伴炎症,或者肿瘤恶化。
如果为第一种情况,腺淋巴瘤可能性最大。
第二种情况则腺样囊性癌。
2.术中果然为有感染,因此诊断为腺淋巴瘤。
3.术中分离面神经,分离的太靠前,致使颊支暴露,事实上自己并不想找颊支,从手术来说,找颊支也好,可以将肿瘤从中间剖开,但是在找到颊支,并追到颈面干时,应该找下颌缘支,并将腮腺的下级和后方分离出来,这样可以清楚的分出。
在腮腺深叶有颌内动脉,因此这个部位要小心,用指头感觉动脉的深度,如果要进行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的治疗分离髁状突时一定不要着急,不要损伤颌内动脉,否则止血困难。
作耳屏前切口时也要注意这些问题,危险部位要钝分离。
4.寻找颧支和颞支是第一次,以前都不寻找这两支,今天第一次清除的看到面神经的所有分支,过瘾。
颧支和颞支位置很表浅,位于皮下脂肪内,从耳屏前切口的1cm。
因此注意,颧支和上颊支都较粗大,在脂肪中走行的位置非常表浅,只要不靠前,翻瓣在颞深筋膜浅层既是安全的。
为头皮冠状切口的使用大下基础。
5.腮腺导管位于神经的深面,总导管位于上下颊支之间,非常清除,面神经位于颊肌和嚼肌的浅面,因此再行口内切口时,不要突破颊肌,就不会损伤面神经,再行颊脂垫摘除术时,一般不会损伤神经,切开粘膜和粘膜下,颊肌,就会暴露颊支垫,然后钝性分离,并选择好要去除的范围,颊脂垫去除不要太多。
对位缝合,不用放置引流。
6.从口外切口容易损伤面神经,但口内切口安全,在切开颊肌后,选用钝分离,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结构。
颊支相互交叉最多,有5支,而其他分支之间交叉很少。
7.下颌角整形术,切开时适当远离牙龈,这样剥离时较容易。
骨膜没有让性,应该将骨膜剪开一部分,增加让性,该原则在所有需要骨膜下剥离的手术都有意义,但是要注意骨膜的表面有无主要结构,以及解开的骨膜的层次不要太深。
磨除的骨质包括肥大的外斜脊,先用水平裂钻,均匀磨除,然后用倒椎钻磨除。
高度为颌平面,麻药达到骨膜下,因为其他地方不需分离。
肿瘤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