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偏振的研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光偏振现象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的现象。

光偏振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光学原理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偏振方向下透射光强度的变化,探究光偏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原理1. 光偏振概念当一束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只在一个平面内时,称为偏振光。

如果此时所选平面与传播方向垂直,则称为线性偏振光。

2. 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能够选择或制造出特定偏振方向的器件。

常见的有各种材料制成的线性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和半波片等。

3.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指出:当线性偏振光通过另一个线性偏振片时,透射光强度与两者间夹角θ满足cos2θ关系。

4. 假设条件本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器件均为理想器件,忽略了实际器件的各种不完美因素。

三、实验装置1. He-Ne激光器2. 偏振片(线性偏振片、四分之一波片、半波片)3. 透镜4. 探测器四、实验步骤1. 将He-Ne激光器放置于台架上,开启电源,调节激光束方向,使其垂直于偏振片的传播方向。

2. 将线性偏振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3. 将四分之一波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四分之一波片和线性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4. 将半波片插入激光束路径中,并旋转半波片和线性偏振片,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

5. 通过探测器测量不同角度下透射光强度,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偏振片当线性偏振片与激光束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强度为0。

随着偏振片旋转,透射光强度呈现出cos2θ的变化规律,符合马吕斯定律。

2. 四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能够将线性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

当线性偏振片与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轴和慢轴夹角为45°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夹角为0°或90°时,透射光强度为0。

3. 半波片半波片能够将线性偏振光转化为相反方向的线性偏振光。

当线性偏振片与半波片的快轴和慢轴夹角为45°时,透射光强度最大;当夹角为0°或90°时,透射光强度为0。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光的偏振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动方向可以在空间中任意方向上振动。

然而,当光经过特定的材料或通过特定的装置时,它的振动方向会受到限制,这就是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研究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实验一:偏振片的特性实验一旨在研究偏振片的特性。

我们使用了一块线性偏振片和一个光源。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线性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旋转线性偏振片,观察光的强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线性偏振片的振动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而当线性偏振片的振动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光的强度最大。

这表明线性偏振片可以限制光的振动方向。

实验二:双折射现象实验二旨在研究双折射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块双折射晶体和一个光源。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双折射晶体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观察光通过双折射晶体后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光通过双折射晶体时,光线会分为两束,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传播。

这表明双折射晶体可以将光分解为两个不同的振动方向。

实验三:偏振光的旋转实验三旨在研究偏振光的旋转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个旋转的偏振片、一个光源和一个偏振光旋转仪。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旋转的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通过偏振光旋转仪观察光的旋转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当旋转的偏振片的旋转角度改变时,光的振动方向也会相应改变。

这表明偏振光的旋转角度与偏振片的旋转角度有关。

实验四:马吕斯定律实验四旨在验证马吕斯定律。

我们使用了一个光源、一个偏振片和一个检偏器。

首先,我们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并将偏振片放在光源前方。

然后,我们在光源后方放置一个检偏器,并旋转检偏器的角度。

实验结果显示,当检偏器的角度与偏振片的角度相同时,光的强度最大;而当检偏器的角度与偏振片的角度垂直时,光的强度最小。

这验证了马吕斯定律,即光通过偏振片后,只有与偏振片相同方向的光能通过检偏器。

偏振光的研究_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研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偏振性质的认识。

2. 学习并掌握偏振光的产生、传播、检测和调控方法。

3. 理解马吕斯定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4. 掌握使用偏振片、波片等光学元件进行偏振光实验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1. 光的偏振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性质。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矢量的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可以保持不变(线偏振光)、绕传播方向旋转(圆偏振光)或呈现椭圆轨迹(椭圆偏振光)。

2. 偏振光的产生: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可以产生线偏振光。

当自然光入射到某些光学各向异性介质(如偏振片、波片等)时,由于不同方向的光矢量分量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导致光矢量振动方向发生偏转,形成偏振光。

3. 马吕斯定律:当一束完全线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片时,透射光的光强与入射光的光强和偏振片透振方向与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θ之间的关系为:\( I = I_0 \cdot \cos^2\theta \),其中\( I \)为透射光的光强,\( I_0 \)为入射光的光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自然光源(如激光器)2. 偏振片(两块)3. 波片(1/4波片、1/2波片)4. 光具座5. 光屏6. 光电探测器7.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四、实验步骤1. 观察线偏振光:将自然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偏振片,观察光屏上的光斑。

然后逐渐旋转偏振片,观察光斑的变化,验证马吕斯定律。

2. 观察圆偏振光:将1/4波片放置在偏振片和光屏之间,使1/4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为45°。

观察光屏上的光斑,验证圆偏振光的产生。

3. 观察椭圆偏振光:将1/4波片的光轴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夹角调整为22.5°,观察光屏上的光斑,验证椭圆偏振光的产生。

4. 测量偏振片透振方向:利用光电探测器测量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5. 分析实验数据:使用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偏振光的特性,验证实验原理。

光偏振实验的实验报告

光偏振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偏振光的理解。

2. 掌握偏振片和波片的工作原理。

3. 验证马吕斯定律,了解偏振光在不同角度下的光强变化。

4. 学习使用偏振光相关仪器,如偏振片、波片和分光计等。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横波性质。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可以发生改变,形成偏振光。

偏振光是指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在某一特定平面内振动的光。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偏振片和波片来观察和验证偏振光的相关现象。

偏振片可以使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而波片可以改变光的偏振态。

根据马吕斯定律,当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或波片时,其光强与偏振片或波片的透振方向与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有关。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 偏振片2. 波片3. 分光计4. 激光器5. 光屏6. 透明玻璃板7. 导线8. 电线夹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偏振片,使光成为线偏振光。

2. 将线偏振光照射到透明玻璃板上,观察光屏上的光斑。

3. 将透明玻璃板旋转,观察光屏上的光斑变化,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4. 在光屏上放置一个波片,调整波片的透振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斑变化。

5. 使用分光计测量偏振片和波片的透振方向,记录数据。

6. 根据马吕斯定律,计算不同角度下的光强,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透明玻璃板旋转时,光屏上的光斑会发生明暗交替变化,验证了光的偏振现象。

2. 当波片的透振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光屏上的光斑最亮;当两者垂直时,光屏上的光斑最暗。

这符合马吕斯定律。

3. 通过分光计测量偏振片和波片的透振方向,计算不同角度下的光强,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基本吻合。

六、实验结论1. 光具有偏振现象,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在某一特定平面内振动。

2. 偏振片和波片可以改变光的偏振态。

3. 马吕斯定律适用于偏振光的传播和检测。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器发出的光具有高度的单色性和相干性,有利于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 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 实验报告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的偏振特性的理解。

2、掌握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原理,学会用马吕斯定律测量偏振光的强度。

3、了解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特性,以及布鲁斯特角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1、光的偏振态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相互垂直且都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

一般情况下,光的电场矢量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是各个方向都有的,这种光称为自然光。

如果光的电场矢量只在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则称为线偏振光。

还有部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等偏振态。

2、偏振片偏振片是一种只允许某一方向振动的光通过的光学元件。

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偏振片透振方向相同的光振动能够通过,从而变成线偏振光,这个过程称为起偏。

当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时,透过光的强度取决于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这个过程称为检偏。

3、马吕斯定律当一束强度为 I₀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其强度 I 随检偏器透振方向与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夹角θ 的余弦平方成正比,即 I = I₀cos²θ,这就是马吕斯定律。

4、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当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一般都是部分偏振光。

当入射角等于布鲁斯特角时,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其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折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

三、实验仪器偏振片、激光光源、光功率计、玻璃砖、旋转台等。

四、实验步骤1、观察激光通过偏振片的现象打开激光光源,让激光束垂直照射在偏振片上,旋转偏振片,观察透过偏振片的光强变化。

可以看到,当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激光的振动方向平行时,光强最强;当两者垂直时,光强最弱,几乎为零。

2、验证马吕斯定律将两个偏振片分别安装在旋转台上,使激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

固定第一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旋转第二个偏振片,每隔 10°测量一次透过第二个偏振片的光功率,并记录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光强 I 与cos²θ 的关系,验证马吕斯定律。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互联网类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互联网类

光的偏振实验报告-互联网类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仪器4、实验步骤5、实验数据及处理6、实验误差分析7、实验结论1、实验目的11 深入理解光的偏振现象及其特性。

12 掌握偏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13 学会测量偏振光的相关参数,如偏振度、偏振方向等。

14 探究光的偏振在互联网通信中的应用。

2、实验原理21 光的偏振态211 自然光: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在各个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212 线偏振光:光矢量只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振动。

213 部分偏振光:光矢量在某一方向上的振动较强,而在与之垂直的方向上振动较弱。

22 偏振片221 偏振片是一种只允许某一方向振动的光通过的光学元件。

222 其透振方向表示允许光通过的振动方向。

23 马吕斯定律231 当一束线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片时,其强度 I 与入射光强度 I₀之间的关系满足马吕斯定律:I = I₀cos²θ,其中θ为入射光偏振方向与偏振片透振方向的夹角。

3、实验仪器31 光源(如激光)32 两个偏振片33 光功率计34 旋转台4、实验步骤41 搭建实验装置411 将光源固定在合适位置,使其发射的光能够水平传播。

412 在光源后依次放置第一个偏振片和第二个偏振片,并将它们安装在旋转台上,以便能够独立旋转。

413 将光功率计放置在第二个偏振片后,用于测量光的强度。

42 测量自然光的强度421 旋转第一个偏振片,使其透振方向任意。

422 记录光功率计的读数,作为自然光的强度 I₀。

43 测量线偏振光的强度431 旋转第一个偏振片,使其透振方向确定。

432 旋转第二个偏振片,从 0°到 360°,每隔一定角度(如 10°)记录光功率计的读数 I。

44 改变第一个偏振片的透振方向,重复步骤 43。

5、实验数据及处理51 以第二个偏振片的旋转角度θ为横坐标,光强度 I 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光偏振实验报告

光偏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的偏振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2. 掌握使用偏振片观察和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3. 了解马吕斯定律在光偏振中的应用。

4. 掌握不同类型偏振光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E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振动。

当光矢量保持一定振动方向时,称为偏振光。

根据振动方向的不同,偏振光可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偏振片是一种具有选择性透过特定方向光线的材料。

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与其偏振方向一致的光线能够透过,其他方向的光线被吸收或反射。

马吕斯定律描述了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的光强变化。

当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强最大;当两者垂直时,透射光强为零。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具座2. 自然光源3. 偏振片4. 波片5. 检偏器6. 白屏7. 量角器8.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将自然光源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其位置,使光线垂直照射到偏振片上。

2. 将偏振片放置在光具座上,使其透振方向与光源方向垂直。

3. 在偏振片后放置一个白屏,观察白屏上的光强变化。

4. 旋转偏振片,记录光强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5. 在偏振片与白屏之间插入一个波片,观察光强变化情况。

6. 旋转波片,记录光强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7. 将检偏器放置在波片与白屏之间,观察光强变化情况。

8. 旋转检偏器,记录光强变化情况,并验证马吕斯定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光源方向垂直时,白屏上的光强为零;当两者平行时,光强最大。

2. 当波片的光轴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白屏上的光强为零;当两者平行时,光强最大。

3. 当检偏器的透振方向与波片的光轴方向垂直时,白屏上的光强为零;当两者平行时,光强最大。

实验结果验证了马吕斯定律,即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的光强与入射光强、偏振片透振方向与入射光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

六、实验结论1. 光的偏振现象是由于光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振动而产生的。

光偏振实验报告实验记载

光偏振实验报告实验记载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横波性的认识。

2. 理解并验证马吕斯定律,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 掌握起偏器和检偏器的使用,熟悉不同偏振态光的产生与转换。

二、实验原理1. 光的偏振现象: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当光波通过某些特定介质或器件时,其振动方向发生改变,形成偏振光。

2. 马吕斯定律:当一束完全线偏振光通过一个偏振器时,透射光的光强与入射光的光强成正比,且透射光的光强与偏振器的偏振方向和入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有关。

3. 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利用起偏器和检偏器可以产生和检验偏振光。

起偏器可以使自然光变为线偏振光,检偏器可以检验光是否为偏振光。

三、实验仪器与用具1. 光具座2. 半导体激光器3. 偏振片4. 1/4波片5. 激光功率计6. 光屏四、实验步骤1. 将半导体激光器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激光器的光束方向,使其垂直照射到偏振片上。

2. 将偏振片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其偏振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

3. 在偏振片后放置1/4波片,调整1/4波片的光轴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

4. 将检偏器放置在1/4波片后,调整检偏器的偏振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

5. 改变偏振片和1/4波片的相对位置,观察光屏上的光强变化,验证马吕斯定律。

6. 利用偏振片和1/4波片产生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观察光屏上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平行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大;当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垂直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小。

2. 当1/4波片的光轴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大;当1/4波片的光轴方向与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时,光屏上的光强达到最小。

3. 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偏振片和1/4波片的相对位置,验证了马吕斯定律。

4. 通过实验观察,产生了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并观察到了相应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2.改变偏振态的方法和器件
常见的起偏或检偏的元件构成有两种:
1.光学棱镜。

如尼科耳棱镜、格兰棱镜等,它是利用光学双折射的
原理制成的;
2.偏振片。

它是利用聚乙烯醇塑胶膜制成,它具有梳状长链形结构
分子,这些分子平行排列在同一方向上,此时胶膜只允许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因而产生线偏振光.
实验报告内容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在1809年发现,完全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可表示为I1 = I0 cos2α,其中的α是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和入射线偏振光的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
本次实验中我们用两块格兰棱镜充当起偏器和检偏器,通过硅光电池的响应电流检测偏光强度的方法来验证马吕斯定律。

由于
r
n
i
n
r
i sin
2
sin
1
,2/
0=


1
2
cos
sin
cos
sin
tan
n
n
i
i
i
i=
=
=
γ
若n1为空气,则tg i0 = n2,这样,当介质折射率一定时,i0就唯一地被确定。







波晶片:又称位相延迟片,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行平面板,由于波晶片内的速度v o ,v e不同,所以造成o光和e光通过波晶片的光程也不同.当两光束通过波晶片后o光的位相相对于e光多延迟了Δ=2π(n0-n1)d/λ,若满足(n e-n o)d=±λ/4,即Δ=±π/2我们称之为λ/4片,若满足(n e-n o)d=±λ/2,即Δ=±π,我们称之为λ/2片,若满足(n e-n o)d=±λ,即Δ=2π我们称之为全波片。







3.借助检偏器和1/4波晶片检验光的5种偏振态
1. 只用检偏器(转动):
对于线偏光可以出现极大和消光现象。

对于椭圆偏光和部分偏光可以出现极大和极小现象。

对于圆偏光和非偏光各方向光强不变。

2. 用1/4波晶片和检偏器(转动):
对于非偏光(自然光)各方向光强不变。

对于圆偏光出现消光现象(原因)。

实验报告内容
对于部分偏光仍出现极大和极小现象。

对于椭圆偏光,当把1/4波晶片的快慢轴放在光强极大位置时出现消光现象(原因)。

本实验原理共分三项:
(1) 偏振光原理
演示各种相位差的椭圆运动,可以调节X方向和Y方向上的振幅。

按下“暂停”键可以暂停动态演示,按下“继续”键可以取消暂停。

观察完毕后,按“返回”键退回主窗口。

(2) 偏振片性质
演示没有偏振片和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成不同角度下,光波通过的动态图象,按下“暂停演示”可以暂停动态的演示。

(3) 椭圆偏振光
演示光波通过波晶片后的出射的光波的图象,可以调节波晶片的快轴和慢轴的旋转角度。

按下“动态演示”键后,进入三维的动态演示画面,在动态画面上任意点击鼠标可以暂停或继续画面的动态演示。

看完波晶片的性质的演示之后,按“返回”键回到主窗口。

四、实验步骤:
内容一:起偏
将激光束投射到屏幕上,插入一偏振片。

使偏振片在垂直与光束的平面内旋转,观察光强变化,判断从激光器中出射的光的偏振状态。

内容二:消光
在第一片偏振片和屏幕之间加入第二块偏振片,将第一片固定,旋转第二片,观察实验现象。

是否能找到一个位置使光完全消失,此时两片偏振片之间有什么关系?鉴别线偏振光的方法你可以总结出来吗?
内容三:三块偏振片的实验
使两块偏振片处于消光位置,再在它们之间插入第三块偏振片,解释为什么这时有光通过,第三块偏振片取什么位置时能使光最强?最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