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农学植保考研知识点总结

农学植保考研知识点总结一、植保学的基本概念植物保护学(Plant Protection)是一门以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及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农业作物及其他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农产品产量及质量。
植保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病虫害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学研究2.农药的研发应用及环境毒理学3.生物防治技术4.植物免疫与抗病育种二、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1. 昆虫的形态学特征:头、胸、腹部的特征及功能2. 昆虫的解剖学特征:口器、呼吸、循环、内分泌、消化、神经、感觉器官等3. 昆虫的生殖生长发育4. 昆虫的行为生态学:求偶、交配、产卵、越冬、羽化、活动等5. 昆虫的分类学: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三、植物病原学基础知识1. 病原微生物类型:真菌、细菌、病毒、原核生物2. 病原菌的生长发育过程:孢子萌发、卵的释放、菌丝扩散等3. 病原微生物的生活史与生态:引起病害的生长环境、感染植物过程4. 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机制:侵染酶、毒素的作用5.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形态学特征、寄主范围四、植物草害防治基础知识1. 主要杂草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2. 杂草的生长发育特点、影响农作物的方式3. 杂草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4. 杂草防治的化学、生物、物理方法五、农药学基础知识1. 农药的分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2. 农药的制剂类型:液剂、固体剂、气体剂等3. 农药的毒理学:对人体、非靶生物的毒性4. 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农药的降解、迁移及对环境的影响六、植物免疫学基础知识1. 植物免疫体系:PTI、ETI等2.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及作用机制3. 与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关键蛋白4. 免疫识别机制的研究进展七、生物防治基础知识1. 生物防治的原理与应用2. 生物防治菌、病毒、线虫、昆虫等3. 非靶害生物的安全性评估4.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八、农业气象灾害及预防基础知识1. 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与趋势3. 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防措施4. 气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以上是农学植保考研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深入了解植保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保第四章复习资料

第四章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为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农药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学助剂包括在内。
2.除草剂:用来防除农田杂草,又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药剂。
3.原药:未经加工的农药。
4.原粉:农药的固体形态。
5.原油:农药的液体形态。
6.农药加工:将原药造成可以使用产品的过程。
7.农药制剂:农药加工后的产品。
8.剂型:制剂的具体形态。
9.农药助剂:凡为农药原药混用或通过加工过程与原药混用,能改善剂型的理化性质,提高药效的物质。
10.毒力:农业上习惯将对标靶生物的毒性,称为毒力。
11.毒性:对人畜等高等动物的损害则称为毒性。
12.急性中毒:指农药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内多次对生物体作用后产生的毒性。
13.致死中量:在供试动物实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剂量。
14.致死中浓度:在供试动物实验中,测出一次给药杀死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浓度。
15.亚急性中毒:指在较长时间内经常接触、吸入或食入某种农药部分,最后导致人、畜发生与急性中毒类似的症状,称亚急性中毒。
16.慢性中毒:指污染或残留食物中的微量农药,长期少量地被人、畜摄食,造成体内积累,引起的慢性毒害,称为慢性中毒。
17.农药残留:农药施用后,以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以极少原药或有毒的转化产物存在于环境与动植物和食品中。
18.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距作物收获的时间段,也称安全等待期。
二.填空题1.施用农药相对于其他防治措施,具有高效、速效、方便、适应性广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2.按防治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
3.杀虫剂按其成分来源分类,可分为四类无机杀虫剂、有机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植物性杀虫剂。
4.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分类,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驱避剂、拒食剂、引诱剂、不育剂、昆虫生长调节剂。
5.按杀虫剂的毒理作用分类,可分为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
农药植保知识复习题答案

农药植保知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农药的分类主要有哪几种?A.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B. 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C. 杀虫剂、除草剂、杀鼠剂D. 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答案:A2. 农药使用时应注意什么?A. 随意使用B. 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C. 根据经验使用D. 根据天气使用答案:B3.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可能引起中毒C. 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D. 有助于促进生长答案:B二、填空题4. 农药的“三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经营许可证5. 农药使用时的“三不”原则是:不使用未经登记的农药,不使用过期农药,不________。
答案:不滥用农药三、判断题6. 农药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工具,以防止农药残留。
()答案:正确7. 农药可以随意混合使用,以提高效果。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答案: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双手和工具,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眼睛。
同时,要妥善储存农药,远离儿童和家畜,防止误食。
9. 农药的合理使用有哪些基本原则?答案:合理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以减少抗药性的发展;避免在作物敏感期使用农药,以减少药害。
五、论述题10. 论述农药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答案:农药在控制病虫害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污染土壤和水源、影响非靶标生物等。
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实施农药减量增效策略,合理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推广精准施药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掌握农药植保的相关知识,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植保专业基本知识点

植保专业基本知识点植保专业是农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通过预防、检测、监控和治理病虫害等手段,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质量。
以下是植保专业的基本知识点:一、农作物病虫害的基本知识1.病害和虫害的定义、分类和特征;2.病害和虫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主要农作物的常见病虫害及其症状;4.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因素;5.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和生活习性。
二、植物病虫害的检测技术1.病虫害的外部症状识别和鉴定方法;2.病原菌和病虫的分离和纯化技术;3.常见病害和虫害的主要害虫和病原菌的形态与生物学特征;4.病原菌和昆虫虫害的分子诊断技术。
三、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技术1.病害和虫害监测网的建立和操作;2.病害和虫害的发展趋势预测;3.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病虫害监测技术;4.病虫害预测和预警模型的建立。
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技术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2.综合防治与精确防治的概念和实践;3.植物抗病虫性育种技术;4.抗病虫基因的发掘和应用;5.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生物控制和生态工程技术;7.转基因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8.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五、植物病虫害的综合管理技术1.农业生态系统的病虫害综合管理原理;2.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技术和措施;3.病害和虫害的防治策略和方案;4.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和调控方法;5.农作物病虫害综合管理的经济效益评价。
六、新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1.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2.RNA干扰技术在抗病虫性育种中的应用;3.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模拟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4.第四代农药和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
以上是植保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毕业生可以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
同时,植保专业也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推动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植保知识培训(完整版)

植保是植物保护的简称,是指研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林木、果树等植物的危 害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科学。
重要性
植保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保障农 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4/1/28
4
病虫害识别与分类
01
02
03
病害识别
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等, 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2024/1/28
12
农药选择与使用技巧
农药种类
了解不同农药的特性、作用机理 及使用范围。
选择原则
根据病虫害种类、发生时期及作 物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使用技巧
掌握农药的稀释倍数、喷雾方式 、使用时间等,确保防治效果。
2024/1/28
7
农业防治法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抗 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2024/1/28
合理轮作
通过轮作不同作物,减 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
深耕细作
加强田间管理
深耕可以破坏病虫害的 越冬场所,减少病虫害
基数。
8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合 理施肥和灌溉,提高作
物抗病虫能力。
生物防治法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 蜂、捕食螨等,控制害虫 数量。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植保领域将实现智能化识别和 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绿色植保理念推广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绿色植保理念的普及,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植保服务社会化
植保服务将逐渐实现社会化,专业的植保服务组织将为农业生产提供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的知识点科普常识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以下是关于农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科普常识:
1. 分类: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四大类。
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病害,除草剂用于消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
2. 作用方式:农药可以通过接触、胃毒或熏蒸作用来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或杂草的生长。
不同类型的农药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3. 安全使用:农药具有毒性,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使用者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农药必须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4.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产品上可能会留下残留物。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每个国家都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对超出限量的产品进行管控。
5. 抗性:由于长期、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害虫或杂草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该农药对害虫或杂草产生较低或没有效果。
使用者应轮换不同种类的农药,并结合其他防治措施,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6. 替代方法:除了使用化学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机械、合理的农业管理等方法来控制害虫、病害和
杂草,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和环境污染。
这些是农药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最全的农药基础知识培训

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毒害、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的药剂. 三唑\多菌灵\代森锰锌
杀菌剂主要品种
无机杀菌剂:矿物源杀菌剂石硫合剂,硫酸铜等 有机硫杀菌剂:福美双、福美锌、代森锰锌、代森锌、代森铵、克菌丹、灭菌丹 有机磷类: 稻瘟净、异稻瘟净、乙磷铝 苯并咪唑类:多菌灵、苯莱特、苯菌灵、噻菌灵、 麦穗宁、甲托、 二甲酰亚胺类:菌核净、腐霉利、嘧霉胺、异菌脲、乙烯菌核利、二甲菌核利。 三唑类:三唑酮、三唑醇、丙环唑、多效唑 、腈菌唑、戊唑醇、氟环唑、腈苯唑、恶醚唑。 苯基酰胺类:甲霜灵、恶霜灵、杀毒矾 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烯酰吗啉、十三吗啉、氟吗啉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杀菌剂作用方式:
铲除剂: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的药剂.一般只用于植物休眠期或只用于种苗处理.例:五氯酚钠,过氧乙酸,高浓度石硫合剂等
内吸性除草剂:草甘磷(农达)、苄嘧磺隆(农得时)
触杀性除草剂:百草枯(虎戈、克无踪)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01
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作物的毒性和防除杂草的种类有选择性的,它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单子叶除草剂,另一类是双子叶除草剂。
农药的定义(国际)
农药应用的最终价值在于,每投入1元钱用于防治害物,就可以帮助人类挽回4-5元钱以上甚至10元钱的损失。
如果不使用农药和非化学防治,每年由害虫引起的作物损失将更严重。如果没有人类对害物的直接防治,每年全球作物的损失将增加到70%,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到每年5250亿美元,更严重的是导致全球粮食供给不足,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营养不良(WHO,2004)。
02
灭生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很小,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之一发表于2008-11-30 08:27:45第一节、农药基础知识1、农药定义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1.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
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与植保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农药
农药是一种化学物质,是指将专门用于控制入侵的病虫害,从而防止
农作物损害的药物。
这是通过毒性,腐蚀性,胁迫性或体外作用的药物,
喷洒到农业作物表面,使其安全保护。
它是人类对除虫,但并不危害农作
物本身的手段。
二、植保的重要性
植保是人类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活动,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
要组成部分。
在植保过程中,除虫,抑制农林物种的繁殖,保护农作物营
养利用,防治败草病病害等。
此外,植保还可以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促
进农业生产增效,保证农作物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持续发展。
三、农药的分类
农药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来分类。
根据其毒性的强弱,农药可分为有毒农药和非有毒农药。
有毒农药的毒性很大,可以控制各种
病虫害,如杀虫剂、杀螨剂、抗真菌剂、除草剂和抗草酸类农药。
非有毒
农药是一种较弱的毒性农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胁迫性病虫害,如
抗病毒剂,生物农药,植物激素剂等。
四、农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