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
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高二数学试卷分析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重点难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3教学过程
1【导入】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前面我们说到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在很多方面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朽的贡献,在建筑艺术方面也同样如此: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具代表性,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2【活动】1.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大家花8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
3【讲授】故宫简介
2.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改为“故宫博物院”。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1420年落成。
美术鉴赏《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
-建筑艺术的构成元素,如屋顶、斗拱、彩画等。
-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如唐代的宏伟、宋代的精致、明清的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
2.教师结合实例,分析中国建筑艺术的美学特点,如对称、和谐、寓意等。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4.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建筑艺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华夏意匠建筑艺术》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品质,提高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华夏意匠建筑艺术》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此阶段开展建筑艺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其艺术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艺术创作题目,如“设计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亭子”。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并绘制出设计草图。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建议和帮助。
4.学生完成设计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评价、学习。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三课。
我的教学设计为本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故宫、天坛等宫殿式建筑,引导学生了解宫殿式建筑在布局、结构、建筑、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熟知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感悟传统建筑的美,学会鉴赏建筑艺术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宫殿建筑的特点,认识故宫在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中国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故宫的欣赏、描述、分析、讨论,体会宫殿式建筑的特点及其皇权的集中体现,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代宫殿建筑的恢弘气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北京故宫的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宫殿建筑与皇权的关系。
难点:故宫与文化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与更新着教学理念。
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美术学习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我将基于以上的考虑,并结合美术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皇权的象征 ——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 2、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3、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4、色彩 :黄色最富贵,建筑彩画色彩丰富,所谓“雕梁画 栋”。
5、优美的复杂多变的屋顶。
6、精美的建筑雕塑
天 坛
祈 年 殿
相关链接:
第三课 华夏意匠 ——建筑艺术
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 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 体系。其中尤其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 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 煌。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
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 居和园林建筑等。
其中宫殿建筑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 突出。
你认为哪些地方的古建筑保护得不错?哪些 地方还存在着不足?
中山陵
1925年5月,国民政府 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向 海内外征集中山陵设计 图案,吕彦直的设计获 头奖,被聘为中山陵建 筑师。中山陵于1926年 3月12日奠基,1929年 建成。
中国美术馆
思考与探究
天安门广场建筑在故宫建筑群中有么作 用?它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哪些重要变化?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认为怎样才能保护好 古建筑?
第三课_华夏意匠—建筑艺术(学案)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时间:2009.10.14)【学习目标】1.通过故宫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
2.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单体风格特点、装饰特点等,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3.了解掌握中国园林艺术的造园原则和特点;理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原则。
【助学资料】1.建筑艺术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包含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是科学、艺术、实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2.中国古代的建筑屋顶样式:3.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1)以木结构为主要构材(2)构架制结构原则(3)以斗拱为结构关键(4)外部轮廓之特异:a.翼展之屋顶部分b.崇厚阶基之衬托c.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d.院落之组织e.颜色之施用f.绝对对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g.用石方法之失败4.中国古典园林构成部分山石:或自然之山,或师法自然,叠石成山水景:应和自然,水形曲折,极富层次与韵致植被:模仿自然,顺应规律,多为自然之形,错落有致建筑:院落布局,形式多样,灵活布置,封闭、自由5.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之比较【课堂教学】 一、情境导入同学介绍对故宫的总体印象,展示故宫图片二、学导结合 1.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之关键。
2.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制主要有 、 、攒尖顶和圆攒尖等; 殿是皇城全部建筑的核心,也是最大的宫殿;它的屋顶形制为最高规格,是 顶。
3.中国古建筑的彩画主要有 、 和 ;其中,以 彩画为最高等级。
4.中山陵的设计者为 ,俯视中山陵,其布局在整体上呈 形。
5. 两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 为造园的鼎盛时期。
6.中国古代园林主要有 和 两大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包括 、 、圆明园和北京西苑;私家园林代表作中苏州的有 、 和网师园。
7.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8.植物中“四君子”指 、、、 ;“岁寒三友”指、 和 。
三、探究深化甲 乙 丙 丁1.上图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四种屋顶形制,下面说明正确的是 :A 、甲是庑殿顶,乙是四角攒尖顶,丙是圆攒尖顶,丁是歇山顶。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寺观园林(城郊景区和山林名胜……)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代表: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
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
代表:苏州园林、上海豫园……
人
江
间 天
苏南 园
堂 , 园
州 园 林林 甲 天
林 之
甲 江下 ,
城
南 。
苏州古典园林 拙政园
中苏苏 国州州 园最园 林大林 之的的 母园代
林表
春
色
如
许
几何图案 人工美
自然山水 意境美
人对自然的控制 和改造
天人合一,道法 自然
欧洲古典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周
秦汉
隋唐
唐宋
明清
萌芽 生成
成熟
提升
精深
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规模 山水 建筑
植物 ……
规模宏大
真山真水 体型高大 富丽堂皇 高大乔木 奇花异卉
规模较小
假山池沼 小巧玲珑 淡雅素净 松竹梅莲 清新风雅
中国古代园林之美 自然美 虽由人造,宛自天开 空间美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人文美 诗情画意,寄情山水
自然美
自然美
源于自然,超越自然
空间美
步移景异、步步为景
空间美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空间美
框景
构
漏景
景 方
分景
法
借景
障景
……
空间美
框景
空间美
漏景:园墙上的各种图形的漏窗,往往通
人文美
疏朗平淡,近乎自然。
《文 拙徴 政明 园诗 图画 》拙 三政 十园 一 景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建 筑 艺 术
中国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的原因?
一.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 二.垫灰之恶劣
中国古代建筑
以木结构为主要特色的中国古 代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其 主要代表是北京故宫、天坛、圆明 园、颐和园、北海、河北承德避暑 山庄、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
皇权的象征 ——
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北京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 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 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 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 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 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角楼
北京故宫
金 碧 辉 煌 的 色 彩 组 合
金 碧 辉 煌 的 色 彩 组 合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
金 碧 辉 煌 的 色 彩 组 合
金碧辉煌的色彩组合
龙的世界
龙在故宫是无所不在的形 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是保和殿北面御路上的“九 龙戏珠”和宁寿宫琉璃九龙 壁。
宫城外为皇城,中、南、北三海 纵贯其西侧。前方御路两旁为社稷坛、 太庙。在南、北、东、西城,郊建有 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这些封建王朝的祭祀场所合称 “坛庙”。
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颐和园
总体上也 是前朝后寝 的布局。
佛香阁
颐和园长廊
私家园林
明代私家古典园林集中于北 京、南京和苏州、扬州、杭州、 松江、嘉兴等地,私家园林以苏 州地区造园艺术成就最高,存留 下来的苏州著名园林有留园、拙 政园、网师园等。
苏州古典园林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前言建筑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技术等方面的自然反映。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存在的华夏意匠,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华夏意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华夏意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华夏意匠在古代建筑中的常见形式和特征。
3.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华夏意匠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华夏意匠的概念和定义。
•分析华夏意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部分:华夏意匠的常见形式和特征(30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讲解中国古代建筑中存在的常见华夏意匠的形式和特征,包括“螭蛴(chī qí)”、“门楣(mén méi)”、“荷花(hé huā)”等。
•给学生呈现不同形式和特征的华夏意匠的图片,让学生自主欣赏并分析其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欣赏古代建筑中的华夏意匠(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古代建筑中存在的华夏意匠,通过欣赏描摹建筑中的华夏意匠来观察和分析华夏文化的内涵。
•学生自主选择古代建筑中的华夏意匠,进行简单的描摹练习。
鼓励学生体验描摹华夏意匠带来的艺术体验和感觉。
第四部分:课堂练习和总结(20分钟)•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测试学生对华夏意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堂内容,总结学习效果和体会。
教学方法•图片示范法: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华夏意匠的概念和特征。
•分组讨论法: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某个华夏意匠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思考鉴赏能力。
•观察描摹法:通过观察描摹古代建筑中的华夏意匠,提高学生对华夏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效果•学生了解了华夏意匠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华夏意匠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和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三课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2.了解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3.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重点
1.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故宫体现古代礼制思想、帝王的绝对权势,给人予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3、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
难点:
古代建筑和园林建筑中有较多专业的术语,需要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中国造园艺术的精神非常深奥。
教具资料多媒体投影课件欣赏图片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你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9999.5间)
紫禁城屋顶瓦基本上是黄色的,(皇帝、皇后)个别也有绿的,(嫔妃)为什么?
(一)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位于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占地七十二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
四周有高达10多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相围绕,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严的城堡。
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作品。
1.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
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例:北京四合院
2.中国古代建筑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故宫的总体规划(图示)请同学们观察,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中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
)(问?)请思考: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总结):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2)故宫的屋顶样式的等级区别: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欣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门、太和门、等,教师讲解,学生体会建筑的重要性与屋顶样式的关系。
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
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准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
(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
此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3)故宫中建筑彩画的等级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
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
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
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
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
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彩画的分类:A.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
其中金龙和玺使用大量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凸起线,上覆明亮的颜色,以加强彩画立体感、层次感的手法)贴金,最为富丽。
B.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C.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
(二)赏析天坛和其他建筑:
1.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1894年-1929年)字仲宜,又字古愚,天津人,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13年公费派赴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深造五年。
1921年回国,先在上海中南建筑公司任职,后自设彦记建筑事务所。
1925年5
月,国民政府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征集中山陵设计图案,吕彦直的设计获头奖,被聘为中山陵建筑师。
中山陵于1926年3月12日奠基,1929年建成。
2.贝聿铭和香港中银大厦贝聿铭,华裔美籍建筑师。
1917年生于广州,1935年赴美国留学,194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
1946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58年在纽约成立个人的建筑师事务所,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会金奖、日本帝赏奖。
1983年获代表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建筑奖,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自由奖。
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特色是简洁利落、合理,有秩序性。
他的代表作品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台湾东海大学卢斯纪念教堂、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新加坡中国银行办公楼、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北京香山饭店、巴黎卢浮宫入口玻璃金字塔大厅、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82年-1991年)等。
香港中银大厦高70层,岿然耸立于密密麻麻的高楼群之上,楼体结构每13层以斜构件加固,使大楼纵向和横向的负荷全部转移到四根角柱上,它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建筑。
雨后春笋般的建筑形象,象征着香港美好的前景。
(三)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
二、内容结构
①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②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
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问)你们游览过哪些园林?去过苏州园林吗?
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者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这比西方18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大约要早两千多年。
著名的圆明园,它的一百余个景区之中约半数是自成一体的小园林,因此而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过去的造园匠师们口授心传,多少都接受一些诗画方面的陶冶,而著名的造园家如计成、张南垣父子、戈裕良等更是精于此道。
历来的文人画家也多有直接参与园林规划设计的,其中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赵佶、司马光,元代的倪元镇,清初的石涛、李渔等人,为了渲染园林的诗的情调,常常借助于各种音响效果。
寄畅园“八音涧”、谐趣园“清琴峡”的流水丁冬,沧浪亭“听橹楼”的欸乃桨声,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音”入景。
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凰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园林浓郁的诗情画意。
播放课件:读图认识感知江南水乡---苏州及园林
1.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出她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呢?
讨论,指名说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林艺术的构成
A.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B.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C.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D.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
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有何差异。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
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
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课堂总结:
1.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2.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了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和自然美为一体。
作业:
中国古代建筑如何体现皇权大一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