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第三课_华夏意匠—建筑艺术(学案)

第三课_华夏意匠—建筑艺术(学案)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时间:2009.10.14)【学习目标】1.通过故宫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点。

2.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单体风格特点、装饰特点等,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

3.了解掌握中国园林艺术的造园原则和特点;理解“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原则。

【助学资料】1.建筑艺术是由空间和实体构成的艺术,它包含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并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是科学、艺术、实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2.中国古代的建筑屋顶样式:3.中国建筑的主要特征:(1)以木结构为主要构材(2)构架制结构原则(3)以斗拱为结构关键(4)外部轮廓之特异:a.翼展之屋顶部分b.崇厚阶基之衬托c.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d.院落之组织e.颜色之施用f.绝对对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g.用石方法之失败4.中国古典园林构成部分山石:或自然之山,或师法自然,叠石成山水景:应和自然,水形曲折,极富层次与韵致植被:模仿自然,顺应规律,多为自然之形,错落有致建筑:院落布局,形式多样,灵活布置,封闭、自由5.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之比较【课堂教学】 一、情境导入同学介绍对故宫的总体印象,展示故宫图片二、学导结合 1.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之关键。

2.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制主要有 、 、攒尖顶和圆攒尖等; 殿是皇城全部建筑的核心,也是最大的宫殿;它的屋顶形制为最高规格,是 顶。

3.中国古建筑的彩画主要有 、 和 ;其中,以 彩画为最高等级。

4.中山陵的设计者为 ,俯视中山陵,其布局在整体上呈 形。

5. 两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 为造园的鼎盛时期。

6.中国古代园林主要有 和 两大类。

皇家园林代表作包括 、 、圆明园和北京西苑;私家园林代表作中苏州的有 、 和网师园。

7.中国古代园林的主要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8.植物中“四君子”指 、、、 ;“岁寒三友”指、 和 。

三、探究深化甲 乙 丙 丁1.上图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四种屋顶形制,下面说明正确的是 :A 、甲是庑殿顶,乙是四角攒尖顶,丙是圆攒尖顶,丁是歇山顶。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美术《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三课。

我的教学设计为本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故宫、天坛等宫殿式建筑,引导学生了解宫殿式建筑在布局、结构、建筑、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熟知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感悟传统建筑的美,学会鉴赏建筑艺术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

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宫殿建筑的特点,认识故宫在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中国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故宫的欣赏、描述、分析、讨论,体会宫殿式建筑的特点及其皇权的集中体现,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代宫殿建筑的恢弘气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重点:北京故宫的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宫殿建筑与皇权的关系。

难点:故宫与文化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与更新着教学理念。

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美术学习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因此,我将基于以上的考虑,并结合美术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华夏意匠__建筑故宫

华夏意匠__建筑故宫

内廷: 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 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 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 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 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 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 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 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 地方,称为“后寝”。
乾清宫是后 三宫的主要 大殿,是内 廷的正殿, 殿内的正中 有宝座,内 有“正大光 明”匾。两 头有暖阁。 清康熙前此 处为皇帝居 住和处理政 务之处。清 雍正后皇帝 移居养心殿, 但仍在此批 阅奏报,选 派官吏和召 见臣下。
回音壁就是皇穹 宇的围墙,是用磨 砖对缝砌成的, 墙头覆着蓝色琉 璃瓦。因圆周曲 率精确,墙面极 其光滑整齐,因 墙体坚硬光滑, 声波可沿墙内面 连续反射,向前 传播。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 的艺术 (二)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 术 (三)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 的艺术
中 和 殿
中 和 殿 内
中和殿是一座 平面呈中方形, 深、广各三间, 周围加廊的建 筑,面积580平 方米。屋顶为 单檐攒尖式、 铜胎鎏金宝顶, 是皇帝到太和 殿上朝时的小 憩之所和演习 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 是每年除 夕皇帝赐 宴外藩王 公的场所。 在清朝时 期是举行 殿试的地 方。
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坛而来。中国古 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 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 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中国古代天 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 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 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有“紫微正中”之说。
紫禁城城南 北长961m, 东西宽753m, 占地面积达 720,000㎡。 有房屋980座, 共计8704间。 四面环有高 10m的城墙 和宽52m的 护城河。 (紫禁城位 于北京都城 正中,中轴 线穿过皇城 正中,也就 是穿过紫禁 城中三大殿、 后三宫。 )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 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 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 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 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 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 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 场伟大的胜利!
圆明园远赢观遗址
圆明园复原全景图
太和殿是 最富丽堂皇的 建筑,室内面 积2377平方米, 有24根立柱, 其中6根做成 沥粉贴金龙柱。 是皇帝登基、 完婚,寿宴、 重大节日受百 官朝贺,赐宴 的地方。 殿高28米,东 西63米,南北 35米,有直径 达1米的大柱
92根。
汉白玉台基 前后各有三级 台阶,中间为 御道。 刻有高浮雕的 九龙戏珠和宝 山,即五岳。 其珠为吉祥如 意珠,双龙之 中,一个代表 天帝,另一个 代表帝王,帝 王受天之命, 合天之意,务 使国中风调雨 顺,国泰民安 双龙下面的山 海图案乃象征 江山永固。
私家园林一般来说空间有限,规模要比皇家园林 小的多,又不能将自然山水圈入园内,因而形成了小 中见大、掘地为池、叠石为山,创造优美的自然山水 意境,造园手法丰富多彩的特性。 游赏和休养等多种功能,可以算作一种天然山
离天最近的地方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 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 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 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 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 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 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 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 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 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 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 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古建筑屋顶上的小兽
脊兽: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 脊上所安放的兽件。
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 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 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 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探究与发现
➢ 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 ➢ 建筑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左图中的这座庄严巍峨的塔没 有用到一根钉子,经历了诸如地震、 大风、雷击的灾害却屹立了近千年; 这座建于辽代的塔高67.31米,底 层直径30.27米,是世界上现存最 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这就是 被称为“天下第一塔”的山西应县 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为什么能屹立不倒?
硬山式木构架,沿进深方 向共有四排柱子。前后两排为 檐柱,内侧两排为金柱。檐柱 与金柱之间为廊。在檐柱和金 柱之间柱头部位架设抱头梁, 梁下设穿插枋。金柱之间承接 五架梁,梁下设随梁枋,梁上 立瓜柱,瓜柱之上架设三架梁, 然后再止脊瓜柱,柱顶直接承 托承托脊檩。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主 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次,这种结构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是构成中国古代建 筑结构美的重要因素。
斗拱(枓拱)
斗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 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 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 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宫殿、住宅、官衙、寺 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 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第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和玺彩画,又称 宫殿建筑彩画, 这种汉族宫殿建 筑彩画在清代是 一种最高等级的 彩画,大多画在 宫殿建筑上或与 皇家有关的建筑 之上。一般都用 “金龙和玺大点 金”,特别是在 主梁上大都用这 种彩画,而且也 只在皇宫这样的 地方能见到,普 通建筑是没有这 样高级的彩画装 饰的。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 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之一,是皇城的北门, 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 位于皇城北垣正中, 南对景山,北对鼓楼,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清顺治 九年(1652年)七月 重建,并易名为地安 门。1955年被拆除。 1909年拍摄的地安门
1912年拍摄的什刹形 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至 高无上的建筑形式。在封 建 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 经成为皇家建筑之外,其 它官府、衙属、商埠、民 宅 等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 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 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 决 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 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 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 值。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大 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 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 后 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 故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 殿。唐代以前,正脊短小, 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 加长。
斗拱,是中国古代 建筑上特有的构件, 是由方形的斗、升、 拱、翘、昂组 成。按使用部位分, 它可以分为内檐斗 拱、外檐斗拱、平 座斗拱。外檐斗拱 中,又可分为柱头 科斗拱(用于柱头 位置上的斗拱)、 角科斗拱(用于殿 堂角 上的斗拱)和平身 科头拱。
举架: 中国古代建筑中确定屋 顶曲面曲度的方法。古 代建筑梁架层叠加高时, 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 度越往上越陡,呈凹曲 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 檐下采光。在北方宫式 建筑中,规定各种大小 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架 (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 度之比等于 5∶10) , 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 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 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 多少。采用举架方法建 造的屋顶在古代建筑中 独树一帜

高一美术鉴赏,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高一美术鉴赏,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太和殿 皇权的象征艺术 承德避暑山庄 苏州古典园林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 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 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 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 的形制。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 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 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 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 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 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 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 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 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 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 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 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 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到故宫参观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内廷 里不少宫门的门槛被锯掉了,使人感到出入 很方便,而那些被锯下的门槛有的被放置在 大门后面的汉白玉石座上,这是为什么呢?
辛亥革命之后,宣 统皇帝溥仪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 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 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 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 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 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 有色。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教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欣赏古代建筑的同时,增强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因为那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的艺术瑰宝。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
一、通过对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
二、天坛祈年殿建筑的多种寓意,建筑物与空间环境、园林的配合,强化了建筑物的视觉形象。
二、屋顶的类别及基本的木架结构(展示图片和结构框架)提出问题:看图思考屋顶的形式为什么有区别?
(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三斗五升的木架结构。)
三、观看纪录片《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片段》并回答问题。
1、天坛是皇帝的什么场所?
2、天坛布局有什么特点?
(位于北京崇文区,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是北京最大的园林景观,坛内祈年殿成为古都北京的象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布局特点]天坛由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组成。天坛的建筑可以总结为:一条中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石,九座坛门。
题目
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学科
美术
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这节课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和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成就,并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想着问题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欣赏能力的目的。
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彩画的• 和玺彩画: 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 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 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 等。

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 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多少 ,分为六个等级,用在不同等级的建筑上。
祈年殿
皇穹宇
圜丘
圜丘
皇 穹 宇
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 宗的牌位的地方,砖木结构,殿内 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 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 运用了力学原理。三层天花藻井, 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 少有。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 有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 缝的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 顶的蓝宝石巨伞。 殿外就是著名的 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祈 年 殿 藻 井
• 小结
• 故宫布局 • →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 体现思想 • →皇帝为中心→等级制度严格 和皇权威严
谢谢
• 随着建筑物地位的变化,建筑的屋顶样式也随之 变化,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性的鲜明体现。此 外,建筑的彩画也是同样的制作方式。 •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 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 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 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 所说的“雕梁画栋”。 •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 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 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 现得尤其明显。
太和门
是皇帝平时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
重 檐 歇 山 顶
金水桥
太和殿
太和殿是皇城建筑核心,规格最高,面阔十一间
是皇帝登基,完婚,寿诞,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 赐宴的地方。
重 檐 庑 殿 顶
太和殿垂脊上的仙人走兽装饰
垂 兽
中和殿
临朝前准备和休息之所,平面为正方形 四 方 攒 尖 顶
中和殿内
保和殿
•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 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 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 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例:北京四合 院
北京四合院
故宫全貌


• 你们知道紫禁城一共有多少间 房子吗?
天 坛 祈 年 殿
祈 年 殿-------三重檐圆形大殿 .中央四柱代表四季 .外围两排柱子 各有12 根 , 分別代表12 個月及12 時辰 .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尖顶圆形大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皇帝祈祷五 谷丰登的所在。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纯系砖木结构,直 径32米,高38米,白墙、红殿、蓝檐、金顶,纯系砖木结构,祈年殿 建筑独特,殿顶无大梁长檩,全靠28根楠木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内 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围12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 个月;外层12根“檐柱”表示一天十二时辰,共计二十八根柱,代表天 上28星宿。藻井由两层斗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 构精巧,富丽华贵。
• 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 、花卉、翎毛、福寿字等 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 在园林建筑中。
1. 太和殿的屋顶样式( A单檐庑殿顶 C攒尖顶
B
) B双檐庑殿顶 D双檐歇山顶
2〃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城中心是( A〃紫禁城 C〃京城 B〃皇城 D〃外城
A)
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 年),是明清两 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 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是 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 270万平 方米。 主要建筑物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 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 来。我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所以主要建築平面均為圓形, 以象徵天。
故宫建筑群
0.0故宫建筑艺术的特点: 木结构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 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那么 它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从三个方面 来讲,首先看它的整体布局。
总体规划 屋顶样式 建筑彩画
0.0代表建筑—— 故宫
故宫的整体布局
• 0.0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 旧城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 的古建筑群。四周有城墙和护城河相围绕, 城墙的四角还分别建有角楼,组成一座森 严的城堡。它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 格的作品。
皇权的象征
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古代建筑
• 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 • 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 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 木结构
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 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 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不 塌”之妙
攒尖
中国古建筑中屋顶的一种 结构形式。平面为圆形或 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 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 于上端。一般亭、阁、塔 常用此式屋顶。
午门
重 檐 庑 殿 顶
• 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午门的平面呈“凹 ”字形,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 下为墩台,高12米,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 称“明三暗五”。
庆宴和殿试之所,面阔九间,规格仅次于太和殿
重 檐 歇 山 顶
保和殿内
保和殿北面御路
这是故宫里其中最大 的一块石雕,清朝乾 隆年间,将原来明代 所雕刻的花纹去掉, 重新雕琢。石雕高 16.57米,宽3.07米, 厚1.7米,重达200多 吨。在石雕四周都是 卷草纹,下端是海水 江牙纹,中央是飞云 簇拥的九条龙。其中 九条游龙,五座浮山 ,寓意:? 九五之尊
角楼
护城河
内廷主体
外朝三大殿
紫禁城全貌


布局:
故宫沿着南北中轴线排开,左右对称,是典型的庭 院式组群布局。
体现思想:
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建时代一切以 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屋顶样式
• 0.0我们从建筑的屋顶样 式来分析它是如何体现等 级制度的
屋顶样式繁多,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 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 级的排列如下:
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攒尖顶、
硬山顶。
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 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 又称四阿顶,俗称”四大坡 “,是 “四出水”的五脊四 坡式,又叫五脊殿。
歇山顶 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 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 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 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 为垂脊和戗脊,好像 “歇”了一歇,故名歇 山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