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资料分析总结

资料分析总结

资料分析总结资料分析是一种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获得信息和洞见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

在各个领域,资料分析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市场调研、商业决策、社会科学研究等等。

以下是对资料分析的总结。

首先,资料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过程。

它要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提炼信息和形成结论等步骤。

这些步骤都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次,资料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关系。

这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现象的本质,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第三,资料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数据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人们可以找出潜在的问题和矛盾。

这使得人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优化流程和提高效率。

第四,资料分析可以支持科学研究。

在社会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者需要进行实证研究,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和论点。

资料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数据驱动的研究,从而增强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第五,资料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商业决策。

在市场调研和销售分析中,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竞争情报和顾客反馈等。

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顾客偏好,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

第六,资料分析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数据收集不准确或数据样本不具代表性,分析结果就可能失真。

其次,数据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很难正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此外,由于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多时候人们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而这对于分析人员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最后,资料分析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企业决策、社会调查还是科学研究,在处理大量数据和识别信息方面,资料分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准确解读题干要求判断考查的是哪个具体概念,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题干涉及的数据。
2.整合数据关系进行列式,观察列式和选项设置判断是否能够运用计算技巧解题,计算技巧包括首(尾)数法、取整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差额法、范围限定法等,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3.注意避免误用计算技巧导致计算结果与正确选项偏差过大。
【例题1】
表中海拔高度位居第三的城市,其最湿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
A.15.6% B.17.7%
C.18.9% D.31.5%
【名师解析】D。由表可知,海拔高度位居第三位的城市为北京,其最湿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182÷578,由首数法可知,答案的首数为3,故正确答案为D。
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重要题型,资料分析考核的是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比较,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任何一种考试的复习,采取专项突击都是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面对公务员考试庞杂的知识体系,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帮助考生总结精华拨出难点,全面突击,避免考生在复习时走弯路,针对考生在考试中集中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在这里通过对资料分析的几方面介绍,一方面加深考生对资料分析的理解,提高综合答题能力。另一方面也以此为例,向考生传授怎么才能将教材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物尽其用,才是明智之举。
2348.79÷(1+46.3%)=2348.79÷=2348.79×=≈
专家提示:这是直除法的第三层,通过上面的演算过程可以看出,第三层此类的计算又回归到第一层的计算形式:被除数2348.79保持不变,除数146.3四舍五入取前三位146,商最后取前两位,16开头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了。
专家提示:上述式子中繁琐的推导过程只是想帮助大家充分理解此题目的计算,考生在实战考试中无需如此麻烦,如果知道某项目的总量是2348.79,又知道这类总量比上年增长46.3%,求上年数量只需用≈16。因为时间的紧迫性,对此类问题的程式化、简约化是考生需要做到的。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46.3%这样的比例,前面加一个1变成146.3,如果选项A、B、C、D差距比较大的话,2348.79除以14或者15都是可以的;但如果选项A、B、C、D差距很小很接近的话,2348.79除以前三位146就一定没有问题了。所以在此类计算中,不是我规定除以前两位还是前三位,而是选项之间的差异度决定前两位还是前三位。

资料分析的步骤和技巧

资料分析的步骤和技巧

资料分析的步骤和技巧资料分析是一种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的过程。

在各个领域,如市场调研、学术研究和商业决策中,资料分析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资料分析的适当步骤和运用有效技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和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采取相应的行动。

本文将探讨资料分析的步骤和技巧。

一、数据收集资料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如调研问卷、市场报告、统计数据、采访记录等。

在收集数据时,应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并且数据样本具有代表性。

此外,应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和范围。

二、数据整理和清洗在资料分析之前,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

这包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标准化。

对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或专业软件进行整理和清洗。

此外,还需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排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

通过整理和清洗数据,可以使数据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三、数据探索和描述在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探索数据并进行描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视化和描述性统计,可以得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这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绘制柱状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等。

通过数据探索和描述,可以对数据的分布和关系进行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四、数据分析和解释在数据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是资料分析的核心。

在这一步中,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巧,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文字分析等。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推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解释,可以揭示数据中的潜在关系、趋势和结果,进而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五、结果验证和评估在得出结论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比较数据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一致性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使用交叉验证、敏感性分析和模型评估等方法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果验证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并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资料分析是一种获取、整理和解释数据的方法。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模式、趋势和相关信息,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资料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概述资料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收集、组织、解释和评估信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意义和关系。

通过资料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象、探索问题、预测趋势,并支持决策制定。

二、数据收集资料分析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数据可以来自多种来源,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记录、统计数据等。

数据的类型有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可以量化和测量的,如数字、百分比等;定性数据则是以词语或描述性的方式表达的,如分类、观察记录等。

三、数据整理和清洗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这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数据、校正错误数据等,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整理和清洗是确保分析的基础,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四、数据分析方法资料分析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内容分析、质性研究、因果关系分析等。

统计分析是通过统计指标、图表和推断进行数据的整理、总结和解读;内容分析是通过对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内容进行编码和解读;质性研究则强调对个例和个体的深入理解;因果关系分析是研究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法。

五、数据解释和评估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后,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数据解释是将分析结果与研究问题联系起来,解释数据的意义和现象的发生原因;数据评估是对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确保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六、资料分析的应用领域资料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市场调研、社会科学研究、医学研究、金融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到市场趋势、消费行为、社会问题等重要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总结:资料分析是一种获取、整理和解释数据的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和模式,辅助决策制定。

资料分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步骤,需要运用不同方法和技术。

资料分析的总结

资料分析的总结

资料分析的总结简介: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资料分析成为了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我们能够从中发现规律、洞察问题的本质,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对资料分析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一步。

在进行资料收集时,我们需要明确数据类型和收集方式。

数据类型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定量数据以数字呈现,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定性数据以文字或图像呈现,需要使用文本分析或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

收集方式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文献研究等多种途径进行。

二、资料整理资料整理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归类和存储的过程。

在整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剔除错误或矛盾的数据,进行缺失值填充,标准化数据格式等。

同时,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存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数据整理需要仔细、耐心和专业的态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在资料分析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分析方法,例如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适用性。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能够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揭示问题的本质。

四、资料解读资料解读是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在资料解读中,我们需要将分析结果与问题背景进行对比和结合,从而得出科学和合理的结论。

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思考数据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资料解读需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和洞察力。

应用领域:资料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以下以几个典型领域为例来介绍。

1. 商业领域:在商业领域,资料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定价等决策。

同时,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和销售数据分析,企业能够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升销售额。

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通过对患者病历和医疗数据的分析,医生能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是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通过对已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的过程。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研究对象中,资料分析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

首先,定性分析是一种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文字、图片、声音等非数值型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主题、模式、趋势等信息。

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内容分析、文本分析、质性研究等,它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其次,定量分析是另一种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数值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和规律。

定量分析的方法有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它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除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混合分析也是一种常见的资料分析方法,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达到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目的。

混合分析的方法有案例研究、跨学科研究、多方法研究等,它适用于复杂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如跨学科综合研究、实证研究等。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严格按照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操作。

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因数据错误或缺失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

此外,研究者还应该注重对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讨论,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总之,资料分析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信息,为科学研究的进行和结论的得出提供了重要支持。

因此,研究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资料分析方法,并在实际研究中灵活运用,以期取得更加准确、可靠的研究成果。

《资料分析讲义》课件

《资料分析讲义》课件

SPSS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词
界面友好、统计分析功能强大、适合专业分 析
详细描述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款专门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 人员设计的统计分析软件。它具有友好的用 户界面,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 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 。适用于需要进行深入统计分析的场景,是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多元统计 分析方法,用于检验和估计一 组关于特定理论或假设的因果
关系。
它结合了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 的功能,同时考虑了测量误差
和复杂因果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能够估计一组潜 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关 于这些关系的假设。
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 市场营销等领域,结构方程模 型被广泛应用于理论构建和实 证研究。
06
数据分析软件介绍
Excel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词
功能强大、普及度高、适合初学者
详细描述
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 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它提供了丰 富的函数和工具,可以进行数据清洗、整理 、可视化以及简单的统计分析。由于其普及 度高,操作简便,成为许多数据分析初学者 的首选工具。
索潜在的结构和关系。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用 于将相似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不 同的群组或聚类。
常见的聚类方法包括层次聚类、K均 值聚类和密度聚类等。
它基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 行分组,使得同一聚类中的对象尽可 能相似,不同聚类之间的对象尽可能 不同。
聚类分析在数据挖掘、市场细分和图 像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频数分布直方图
将频数分布的结果以直方 图的形式呈现,可以更直 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数据已经成为决策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掌握有效的资料分析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资料分析方法,希望能够为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来谈谈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指对资料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过程,常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等领域。

在定性分析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通过分类、整理和解释来得出结论。

定性分析方法注重对资料的深度理解和内在联系的挖掘,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丰富的描述和解释。

其次,我们来介绍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指对资料进行数量化和统计分析的过程,常用于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研究等领域。

在定量分析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数据、统计资料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来得出结论。

定量分析方法注重对资料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结论。

除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有一种常用的资料分析方法是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指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或不同群体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的过程,常用于历史研究和跨国比较等领域。

在比较分析中,研究者通常会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资料的对比和分析来得出结论。

比较分析方法注重对资料的差异性和共性的把握,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多角度的分析和全面的结论。

综上所述,资料分析方法是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分析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问题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应该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和有效的决策。

希望本文介绍的资料分析方法能够为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第一节速算技巧一、计算型1.速算技巧:(1)一个数*1.5→本身+本身的一半。

例:86.4*1.5=86.4+43.2=129.6。

(2)一个数*1.1→错位相加。

例:12345*1.1=12345+1234.5=13579.5。

(3)一个数*0.9→错位相减。

例:12345*0.9=12345-1234.5=11110.5。

(4)练一练:①124.6*1.5=124.6+62.3=186.9。

②13579*1.1=13579+1357.9=14936.9。

③13579*0.9=13579-1357.9=12221.1。

2.截位直除:(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截几位:(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

①选项首位不同。

②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2)选项差距小,截三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总结:(截位直除)(1)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

(2)一步除法,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

注意:除前看选项,差距比较大,存在10倍以上的差别,位数和小数点不能忽略,保留两位计算。

二、比较型1.分数比较(1)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分数大;(2)同大同小,竖着直接除,横着看速度(倍数)。

谁快谁牛皮,慢的看成 1。

例:①7/24和 3/12如何比较。

分子:7>3,分母:24>12,分子大分母也大,同大同小。

方法一:竖着直接除,看首位商几。

方法二:横着看速度,速度相当于倍数,24是 12的 2倍,7是 3的 2+倍,分子的倍数大,慢的看成 1,即分母看成 1,7/1>3/1,因此 7/24>3/12。

②3/5和 6/15横着比较。

分子:3和 6之间为 2倍的关系,分母:5和 15之间为 3倍的关系,谁快谁牛皮,分母快,把分子看成 1,分母小的分数大,1/5>1/15,因此 3/5>6/15。

第二节快速找数1.文字材料就找关键词(1)5~10秒内,每段总结出 1~2个关键词。

(2)要求:与众不同的。

(3)举例:商场的负一层是停车场,一层卖化妆品、手表,二层卖男装,三层卖装,四层卖运动装,五层卖吃的。

如果要买女装,不需要逐层爬,可以坐直梯直奔三楼,这样速度更快,想找吃的到五楼,想找运动装到四楼,想看男装去二楼,直奔题。

即:标记段落主题词,与题干进行匹配;注意相近词、时间、单位等。

2.表格材料:横纵标目、标题、单位、备注。

3.图形材料:标题、单位、图例。

(饼形图构成原则:12点钟方向顺时针依次排布)4.综合材料: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结构。

【注意】坑点:1.表格材料,“总计”坑。

例:材料四中,按消费类别分,增长率大于 7%的有几个,类别不包含总计,总计大于 7%也不能算,共 5个。

2.单位坑(民航、人口)。

(1)运输方式有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飞机比较少,运输量小,故而民航的运输单位通常是万吨,其他运输方式的单位通常是亿吨,相差较大,需要留意。

(2)人口:涉及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人口量较多,通常按照千分比计算(不是百分比)。

第三节基期与现期基本术语:1.基期量与现期量资料分析中常涉及两个量的比较,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对应的量称为基期量;而相对于基期的为现期,所对应的量称为现期量。

2.增长量与增长率(1)增长量用来表述基期量与现期量变化的绝对量。

(2)增长率用来表述基期量与现期量变化的相对量。

3.同比与环比(1)同比:一般和上年同一时期相比较。

(2)环比:与相邻的上一个时期相比较。

4.基期公式:(1)基期=现期-增长量。

(2)常考/必考:基期=现期/(1+r)。

速算技巧:|r|>5%,截位直除;|r|≤5%,化除为乘。

即:求基期,选项差距小,|r|≤5%。

A/(1+r)≈A*(1-r)=A-A*r,A/(1-r)≈A*(1+r)=A+A*r。

(下降的时候用最好)【拓展】(2014年山东)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全年累计多少亿元:A.12392.3B.12637.9C.12410.0D.10321.0【解析】拓展.材料时间是 2013年,问题时间是 2012年,求基期。

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利润,已知现期和增长率,列式为:12385.2/(1-0.2%)=12385.2/99.8%,选项差距小,保留 3位,12385.2/998,直接除不好算,化除为乘:12385.2+12385.25*0.2%,去掉百分号,原式≈12385.2+124*0.2≈12385.2+25≈12410。

【选 C】【注意】化除为乘的用法:求基期,选项差距小,|r|≤5%,r下降的时候用。

例如 A/1.0+,一个数除以 1开头的数,直除很简单。

如果换成一个下降的数,例如 A/90%,选项差距小,需要保留 3位,变为 A/9XX的数,直除不好除,可以用化除为乘。

拓展术语: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即:顺差:出口-进口>0。

逆差:出口-进口<0第四节增长率基本术语:1.增长率:增长率表述基期量与现期量变化的相对量。

增长率又称增速、增幅或者增长幅度、增值率等,增长率为负时表示下降,下降率也可直接写成负的增长率。

2.百分数与百分点:(1)百分数用来反映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百分点用来反映百分数的变化。

3.增长率与倍数:(1)增长率指比基数多出的比率,倍数指两数的直接比值。

(2)若 A是 B的 n倍,则 n=r+1(r指 A与 B相比的增长率)。

4.成数与翻番:(1)成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2)翻番:翻一番为原来的 2 倍;翻两番为原来的 4 倍;依此类推,翻 n番为原来的2n倍。

5.增幅、降幅与变化幅度:(1)增幅一般就是指增长率,有正有负。

(2)降幅指下降的幅度,降幅比较大小时,前提必须为下降。

(3)变化幅度指增长或下降的绝对比率,变化幅度比较大小时用增幅(降幅)的绝对值。

【知识点】常见词语辨析:1.百分数与百分点:都是表示“变化”。

(1)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用除法计算;百分点表示百分数的变化,用加减法计算(百分点是由两个百分数做差得来的)。

(2)考试形式:给一个百分数和一个百分点,求另一个百分数。

(3)引例 1:2017年同比增长 30%,增速比上年上升 10个百分点,问:2016年的增长率?答:已知一个百分数和一个百分点的关系,求另一个百分数。

2017年上升,说明2017年大,所求的 2016年小,求小数用减法,列式:2016年的增长率=30%-10%=20%。

(4)引例 2:2017年同比增长 30%,增速比上年下降 10个百分点,问:2016年的增长率?答:2017年下降说明 2017年小,则 2016年大,求大数用加法,列式:2016年增长率=30%+10%=40%。

(5)方法:遇到“提高”就减,遇到“回落”就加,简称“高减低加”。

(6)练一练:(2017 国考)2015 年我国钟表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 675亿元,同比增长 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1.7个百分点。

求:2014年的增长率。

答:根据高减低加,提高用减法,列式:2014年增长率=3.2%-1.7%=1.5%。

2.增长率与倍数:(1)增长率:①识别:增长+比例(相对量,常见有百分数、倍数、成数),又名:增速、增幅、增值率。

②公式:增长率=(现期- 基期)/基期。

(2)倍数:①识别:A是 B的几倍,A比 B多几倍。

②公式:是几倍=A/B,多几倍(增长率)=(A-B)/B=A/B-1。

如问 500 是100的几倍?列式:500/100=5倍。

问 500比 100多几倍,列式:(500-100)/100=4倍。

“多”即为增长,倍数为比例,因此多几倍即为增长率的表述,增长率=(现期- 基期)/基期=现期/基期-1,“是几倍”=现期/基期=增长率+1。

(3)两者关系:倍数=增长率+1。

如 2018 年比 2017 年私房钱增长了 50%,问 2018年私房钱是 2017年的几倍?列式:倍数=增长率+1=1+50%=1.5倍。

一、普通增长率r=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现期- 基期)/基期(1)“增速”直接带符号用“高减低加”。

(2)“降幅”先不带符号算“高减低加”,后加上“负号”。

【知识点】比较类:1.识别:增速最快/最慢、增长幅度最大/最小。

2.已知现期、基期,比较增长率→r=(现期- 基期)/基期=现期/基期-1。

比较时都有“-1”,因此可以直接比较现期/基期。

3.方法:看现期和基期的倍数关系是否明显。

当现期/基期=1+(不明显),用(现期- 基期)/基期比较。

当现期/基期=2+(明显),用现期/基期比较。

二、间隔增长率中间隔一年的增长率,今年与前年公式:间隔 r=r1+r2+r1*r2(和+积)。

速算:若 r1、r2绝对值均小于 10%时,r1*r2,可忽略;不能忽略时,一个不变,另一个百化分。

(乘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即可)例:①5%+8%+5%*8%≈?答:5%、8%均小于 10%,可以忽略 r1*r2,则原式≈5%+8%=13%。

②5%+36%+5%*36%≈?答:36%>10%,r1*r2 不能忽略,一个不变,另一个百化分,即百分数转化成分数。

把 5%化成分数,5%≈1/20,36%/20=1.8%,则原式=41%+1.8%=42.8%。

③17.9%+20.2%+17.9%*20.2%≈?答:17.9%+20.2%=38.1%,17.9%、20.2%都大于 10%,r1*r2 不能忽略,计算乘积时考虑凑整,17.9%≈18%,20.2%≈20%=1/5。

18%/5,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约为3%,则原式≈38.1%+3%=41.1%。

【知识点】间隔增长的题型:1.间隔增长率:间隔 r=r1+r2+r1*r2(和+积)。

2.间隔倍数:间隔倍数=间隔 r+1。

比如问 2017 年是 2015 年的多少倍,中间隔了2016年,即间隔倍数。

3.间隔基期:间隔基期=现期/(1+间隔 r)。

比如给出 2018年的值,问 2016年的值,中间隔了一年,即间隔基期。

三、年均增长率1.公式:(1+r)n=现期/基期(n为现期和基期的年份差)。

2.速算:(1)比较时,n相同,直接比较“现期/基期”(常考)。

(2)计算时,居中代入(很少考)。

2011年~2015年:基期:2011年,现期:2015年,年份差 4。

如 2010年~2017年,基期是 2010年,现期是 2017年。

五年规划:十二五期间(2011 年~2015 年),基期:2010 年,现期:2015年,年份差 5(基期往前推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