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练习

合集下载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恰当选项)1.如果两个思想的表达具有相同的思维形式结构,则()A.它们表达相同的思维内容。

B.它们具有相同的自然语言表达。

C.它们具有相同的逻辑常项。

D.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值。

E.它们具有不同的逻辑变项。

2.“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E.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3.下列命题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的有()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C.要是寒潮到来,气温就会下降。

D.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E.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4.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A.有些花是红的。

B.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只要甲来,乙就来。

E.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二判断下列判定的正误1.每个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

2.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3.一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

4.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

5.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6.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

7.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三.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涂色的词语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3.人贵有自知之明。

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5.(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王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

一、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答:思维逻辑是从具体思维内容抽象出来的各个部分的联接方式,即不同具体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结构。

如:“所有的商品时劳动产品”。

“如果你做的是对的,我就支持你。

”二、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集合意义下使用)2.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非集合意义下)3.人贵有自知之明。

(非集合意义下使用)4.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集合意义下使用)5.(1)甲班同学从华东六省来的;(集合意义下使用)(2)小王是甲班同学;(非集合意义下使用)(3)甲班同学都应该努力学习。

(非集合意义下使用)6.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集合意义下使用)7.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集合意义下使用)四、分析题(试从概念角度分析下列表述中的逻辑错误)1.一个青年……物欲的恶性膨胀仍与日俱增,终于,他于今年5月25日凌晨40分伸出了一双脏手。

答:“凌晨”这一概念模糊,表达不明确。

2.在我国现代散文的灿烂星空中,独树一帜的“冰心体”散文,是一颗美丽而明亮的星座。

答:“星座”是集合概念,不应该是“一颗”,属于误用集合概念。

3.植物的生长,都要吸收土壤里的水分、氮、磷、钾等肥料。

答:“水分”和“肥料”是全异关系,而这里把它们当成属种关系。

4.这些商品除了正常的渠道外,有不少是商店千方百计到外地自行采购来的。

答:“正常的渠道”和“到外地自行采购来的”为交叉概念,这里误用为全异概念。

5.行凶、盗窃和用刀子捅人的事件,过去在这个城市经常发生。

答:“行凶”和“用刀子捅人”是属种关系,这里不该并列使用。

6.广大医务人员不管是中、青年,还是老年医师、护士或后勤人员都踊跃捐款。

答:误将交叉概念“中青年”和“护士、后勤人员”并列使用。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其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

2. 运用简单枚举法要注意避免或的逻辑错误。

3. 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同法的特点是,求异法的特点是4. 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表面的某些相同情况而类推另外某一情况也相同,其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1. “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重要原因。

”上述因果关系的判明是用()得出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剩余法D. 求同求异并用法2. 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A. 同中求异B. 求同求异相继运用C. 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 两次求异一次求同3. “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

由此可知,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

”这一结论的得出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A. 求同法B. 求异法C. 共变法D. 剩余法三、双项选择题1. 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的是()。

A.天下乌鸦一般黑B. 事物都可认识C. 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D. 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E. 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2.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的共同点是()。

A. 都是不完全归纳推理B. 都是或然性推理C. 都是必然性推理D. 前提考察的数量愈多结论愈可靠E. 前提考察的数量多少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不大四、多项选择题1.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有明显的区别,表现为()。

A. 思维进程不同B. 结论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C. 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性质不同D. 对前提真实性要求不同E. 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同2.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点表现为()。

A. 前提中所考察的一类事物的对象是全部对象B. 前提考察了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C. 适用于具有无穷对象的类D.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E. 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五、案例分析题1. 有人作过一项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稣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逻辑学》课程练习题

《逻辑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引论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一定向前发展。

2、根据他的逻辑,你这么说就是错误的。

3、人们说:“要当好一个企业家,必须研究市场经济的逻辑”。

4、一个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多学一点逻辑。

5、使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是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染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6、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三个文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合乎逻辑的发展。

7、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是只留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论法。

二、请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命题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1、凡演绎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演绎推理,所以,二难推理不是或然性推理。

2、小工作既认真又努力。

3、凡唯心主义理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经验批判主义是唯心主义理论,所以,经验批判主义不是科学理论。

4、如果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那么就还存在着产生战争的根源。

5、某人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

6、某县今年渔业获得丰收,或是提高了饲养技术,或是扩大了养鱼水面。

7、如果火箭的速度超过9.8公里/秒,那么它就会飞出地球的引力场。

8、英或者获得数学竞赛第一名,或者获得化学竞赛第一名。

三、单项选择题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b、逻辑变项c、语言表达形式d、思维容2、形式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a、前提的真假b、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c、结论的真假d、前提与结论容间的联系3、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a、“有些大学生是党员”与“有些青年不是团员”b、“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与“所有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c、“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与“有些中学生是学俄语的”d、“我班所有同学是学英语的”与“我班有同学是学英语的”4、人们常说:“演讲、辩论要讲究逻辑”。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

逻辑学练习题命题逻辑一、是非题1、“不但…而且…”是联言命题形式()2、“如果不…那么(不)…”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3、“如果…那么(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4、“只有…才…”是充分条件命题形式()5、“只要…就…”是必要条件命题形式()6、“…除非…”属于必要条件命题形式()7、“…当且仅当…”,“只要并且只有…才…”,属于充要条件命题 --()8、具有“除非…否则…”形式的句子属于充要条件命题9、“或者停电了,或者灯泡坏了”是不相容选言命题10、“敦煌或者在甘肃,或者在新疆”是相容选言命题()11、具有“不是…就是…”形式的句子属于不相容选言命题()12、具有“虽然…但是…”形式的句子属于必要条件命题()二、选择题不相容选言推理:1、在讨论一项提案时,会议的主持者说:“每一个与会者,要么支持甲提案,要么支持乙提案,决不允许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从主持者的话中,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是:A.如果支持甲提案,那么就不支持乙提案。

B.如果支持乙提案,那么就不支持甲提案。

C.或者支持甲提案,或者不支持乙提案。

D.如果不支持甲提案。

那么就支持乙提案。

E.如果不支持乙提案,那么就支持甲提案。

2、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系或属于粤菜系,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

以下哪项最能增强上述论证? ( )A.餐馆规定,点粤菜就不能点川菜,反之亦然。

B .餐馆规定,如果点了川菜,可以不点粤菜,但点了粤菜,一定也要点川菜。

C .张先生是四川人,只喜欢川菜。

D .张先生是广东人,他喜欢粤菜。

E .张先生是四川人,最不喜欢粤菜。

相容选言推理:3、从赵、钱、孙、李、周、吴六个工程技术人员中选出三位组成一个特别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研制开发公司下一步准备推出的高技术拳头产品。

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赵、孙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2)钱、周两个人中至少要选上一位。

(3)孙、周两个人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要与钱共同入选。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

《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1.逻辑形式“只有P,才q”中的逻辑变项是 P、q,逻辑常项是只有,才。

2.同素材的I命题和O命题之间是不可同假、可以同真的下反对关系。

3.关系命题的两种重要的逻辑性质是对称性和传递性。

4.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限制与概括的逻辑依据。

5.如果用真值表的形式计算(p∨q)∧p→ ¬q的真值,则该真值表应为五行六列。

6.假言命题前后件之间有着固有的逻辑关系。

如果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那么后件就是前件的充分条件。

7.命题“SEP”换质后得到SA-P,命题“SAP”换位后得到PIS。

8.如果aRb真并且bRc真,则aRc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传递性关系。

9.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主项、关系项和量项。

10.相容选言推理只有一种有效式,即否定肯定式_;不相容选言推理有两种有效式,即__肯定否定式__和__否定肯定式__。

11.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为 PEM,结论为 SEP,那么小前提应为SAM。

12.当“当且仅P才q”为假时,“PVq”为真。

13.按思维进程的不同,推理可分为_演绎_推理、_归纳_推理和_类比_推理和回溯推理四类。

14.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肯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周延,表明其量项是全称的。

15. 一个性质命题的谓项是周延的,表明这个命题的质是否定的。

性质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表明其量项是特称的。

16. 假言命题“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 的负命题等值命题是没有多喝水,也减了肥。

17.如果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为A命题,那么其前提都应是_A_命题。

18.为了确保运用推理获得真实结论,在逻辑上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前提真实;第二,推理有效。

19.命题按其是否包含其他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20.在逻辑结构上,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

21.如果aRb真,则bRa一定真,这样R表示的是_对称性_关系。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习题(附案例分析)

《逻辑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部分构成的。

2、判定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根据是_________。

3、“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4、“有的s是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5、“所有的事物都不是不发展的”和“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这两个判断所共有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6、“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会发热”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7、“只有p,才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8、“并非p并且q”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9、“或者p,或者非p”这一判断形式的逻辑常项是_________,变项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2、“p并且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表达形式④思维内容4、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5、如果A与B两个命题具有等值关系,则它们必具有()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②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③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6、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是()①¬p∨p与p∨q ②p∧¬q与r∧¬s③SAP与SEP ④L p与¬M¬p7、A与B是两个逻辑形式不同的直言命题,因此,它们的()①主项和谓项都不同②主项相同,谓项不同③量项和联项都不同④主项不同,谓项相同第二章必然性推理(上)一、填空题1.命题的逻辑特性是。

《逻辑学》部分练习

《逻辑学》部分练习

《逻辑学》部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有些S是P”和“所有S不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_____________。

A、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B、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C、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D、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2、SOP的矛盾命题是_____________。

A、SEPB、PASC、SAPD、SIP3、概念A和B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二者属概念的全部外延,则A、B概念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

A、交叉关系B、反对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真包含关系4、“有些公务员不是共产党员”这一判断是_____________。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5、“并非日光灯不亮是因为线路故障且日光灯损坏”,由此可以得到_____________。

A、日光灯不亮不是因为线路故障B、日光灯不亮不是因为日光灯损坏C、日光灯不亮或不是因为线路故障或不是因为日光灯损坏D、日光灯不亮既不是因为线路故障也不是因为日光灯损坏6、两个概念之间的矛盾关系是_____________。

A、对称且传递的关系B、非对称且传递的关系C、反对称且传递的关系D、对称且非传递的关系7、“有些S不是P”与“所有的S都是P”这两个逻辑公式中,它们_____________。

A、变项和逻辑常项均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是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均不同8、如果有a是b,有a不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这两个概念具有_____________。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9、“有些偶数不能被3整除”这一判断是_____________。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10、与SOP具有矛盾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

A、SAPB、PESC、SIPD、SEP11.“并非小张既懂英文又懂德文”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述断定必定为真的是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前练习的逻辑题2010.7.4阅读(304)∙一、运用三段论的有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 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堤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这样的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并写出其推导过程及依据。

2.结论为全称命题的有效三段论,为什么它中项不能周延两次。

3.以特称否定命题作为小前提的三段论能否必然推出结论,为什么?4.以特称否定命题作为大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5.为什么三段论的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结论只能是特称?6.一个三段论的结论若为全称否定命题,该三段论可以是哪些结构形式?其前提必须符合哪些要求?7.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作主项的有效三段论,为什么其结论只能是特称命题?8.以PIM为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以MOP为前提的有效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9.已知A、B、C分别为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和结论,且D为B的矛盾命题。

试求证,“(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

解答9题:(1)因为“(A∧B)→C”为一个有效三段论,则其结论C只能为肯定或否定命题。

(2)若结论C为肯定命题,根据三段论规则“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必为否定”,所以A、B前提均为肯定,但B、D为矛盾关系,D为否定命题,则违背了“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必为否定”规则,所以,“(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

(3)若结论C为否定命题,根据规则“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必为否定”,则A、B必然一个为肯定一个为否定命题。

第一,若小前提B为否定,大前提A为肯定,但B和D为矛盾关系,D为肯定,则,“(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违背了“结论是否定前提必有一否定”;第二,若小前提B为肯定,大前提A为否定,但B和D为矛盾关系,D为否定,则大小前提均为否定,违背了“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性结论”,“(A∧D)→C”也是一个无效三段论。

综上所述,,“(A∧D)→C”是一个无效三段论判断之间的等值式和推理有效式2010.6.25阅读(127)∙1.综合推理中常用的等值式(1)双否律:~~p←→p(2)德·摩根律:~(p∧q)←→(~p∨~q)~(p∨q)←→(~p∧~q)(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值式:~(p→q)←→(p∧~q)(4)蕴析律:(p→q)←→(~p∨q)(p∨q)←→(~p→q)(p∨q)←→(~q→p)(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负判断等值式:~(p←q)←→(~p∧q)(6)逆蕴析律:(p←q)←→(p∨~q)(p∨q)←→(p←~q)(p∨q)←→( q ←~ p )(7)假言易位律:(p→q)←→(~q→~p)(p←q)←→(~q←~p)(8)假言命题之间的等值式(p←q)←→(q→p)(p←q)←→(~p→~q)(p→q)←→(q←p)(p←q)←→(~p→~q)2.综合推理中常用的有效式(1)联言推理分解式(分析律)p∧q→q ,p∧q→q(2)联言推理组合式(拼合律)p∧q→(p∧q)(3)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否析律)(p∨q)∧~p→q,(p∨q)∧~q→p(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分离律)(p→q)∧p→q(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否后律)(p→q)∧~q→~p(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p←q)∧~p→~q(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p←q)∧ q → p(8)二难推理复杂的构成式(A→B)∧(C→D)∧(A∨C)→(B∨D)(9)二难推理复杂的破坏式(A → B)∧( C →D)∧(~B∨~D)→(~A∨~C)(10)假言联锁推理的有效式(p→q)∧(q→r)→(p→r)(11)归谬律(p→q)∧(p→~q)→~p(12)附加律(析取引入律)p→(p∨q)(13)输出律[﹙p∧q)→r]→(p→(q→r)或:[﹙p∧q)→r]→(q→(p→r)(14)输入律(p→(q→r)→[﹙p∧q)→r]或(q→(p→r)→[﹙p∧q)→r]演绎推理分析推理题2009.12.26阅读(174)五、案例分析题在皖、浙两省交界处某一偏僻山沟里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尸体用石块整齐地覆盖着,中心现场离山路15米,地上灌木丛生,无拖拉、搏斗痕迹,尸检发现,死者身穿红色海马毛毛衣,下穿深白色直条深色裤子,衣着鲜艳、完整,身长160厘米,25岁左右,尸体无抵抗伤,现场勘查确认,死者系他杀无疑。

在进行案情分析时,侦查员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走访获取的情况,推断本案或者是抢劫杀人,或者是案犯跟踪强奸后杀人灭口,或者是熟人预谋杀人。

而如果是抢劫杀人,则案犯不必采用氰化物杀人这一特殊手段,也不必用石块覆盖尸体,可见不是抢劫杀人;而如果是案犯跟踪强奸杀人灭口,则现场必有搏斗、拖拉痕迹,但从现场情况看,死者衣着完整,中心现场无拖拉、搏斗痕迹;再说案犯为用氰化物杀人也不好解释,可见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能解释得通的只能是:熟人预谋杀人。

问:上述案情分析运用了哪些推理?是怎样运用的?写出其推理形式和推理过程。

六、写出下列推理由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过程及依据:1.已知:①或者A懂英语,或者B懂日语;②如果C不懂英语,那么B懂日语;③只有E懂俄语,才D和C都懂英语;④如果A懂英语,则D懂英语;⑤B不懂日语所以,E懂俄语所以,E懂俄语。

2.已知:①王某和李某都有重大嫌疑;②如果赵某没在现场并且刘某也没在现场则本案是外盗;③只有李某无重大嫌疑才会赵某在现场;④如果本案是外盗则或是杨某作案或是胡某作案;⑤只有王某无重大嫌疑才会刘某在现场;⑥杨某没作案。

所以,一定是胡某作案。

3.已知:①这次出差或派甲去或派乙去;②如果派甲去则能催回欠款;③如果不采购钢材,那么就不催回欠款。

所以,或是派乙去,或是要采购钢材。

七、试用综合推理方法解答下列各题:1.某单位有采购员A、B、C、D、E五人,已知:1)或者C去上海,或者B去上海;2)如果A不去北京,则B去上海;3)只有E去广州,D和A才能去北京;4)如果C去上海,则D去北京。

5)B不去上海请根据上面提供条件,推知E是否去广州。

由5和1得,B不去上海,C去上海;由5和2得,B不去上海,A去北京;由于C去上海与4知,D去北京;有A去北京和D去北京和3得,E去广州2.已知下列情况为真:①本案作案人只能或是赵某,或是钱某,或是孙某;②只有孙某不是本案作案人,周某的证词才正确;③并非只要周某的证词正确,钱某就是本案作案人。

试问:谁是本案作案人?请写出推理过程。

3.某公安局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在甲、乙、丙、丁、戊这五名侦查员中挑选两人去执行任务,人选的配备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乙不去,则甲也不能去;②只有当丙去时,乙才跟着去;③若丁去,则戊也去;④甲去或丁去;⑤因为种种原因,丙不能去执行这项任务。

试问:公安局长应挑选哪两人去执行任务?请写出推理过程。

4.由下列前提出发,能否推出~R?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写出推导过程。

①A→B②A∨C③~B∧D④~C←R5.假设下列前提是真实的:①如果甲队是第一名,则乙队是第二名;②或者甲队是第一名,或者丙队是第一名;③如果丁队是第三名则乙队不是第二名;④丁队是第三名。

试问:哪个队是第一名?并请写出推理过程。

6.已知下列情况是真实的:①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人;②只有甲和丙都不是作案人,甲的证词才正确;③并非如果甲的证词正确则乙是作案人。

问:谁是作案人?请写出推理过程。

八、论述题1.结论为全称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其中项为什么不能周延两次?2.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项在前提中周延而在结论中不周延,这样的三段论属于何种结构形式的三段论?请写出你的推导过程及依据演绎推理简答题2 2009.12.26阅读(114)∙4.恢复下列省略三段论,并说明其是否正确。

(1)他是名医,所以他是不会误诊的。

(2)执法者都应模范地遵纪守法,所以公安人员都应范地遵纪守法。

5.下列推理是什么类型的?写出它的推理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的理由。

(1)如果一部作品是优秀的,它一定如实反映了生活,这部作品如实反映了生活,所以,它是优秀的。

(2)只有能被2整除的数,才能被4整除,8是能被2整除的数,所以,8是能被4整除的数。

(3)一个结论假的演绎推理或是前提假或是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结论假的演绎推理是前提假的,所以,它不是推理形式不正确的。

(4)只有小王或者不是干部或者不是先进工作者,小李才是重庆人,小王并非既是干部又是先进工作者,所以,小李不是重庆人。

(5)本案作案人只能或是某甲或是某乙或是某丙,经查,本案作案人不是某丙,所以,本案作案人是某甲和某乙。

(6)只有某甲是工人,某甲才既不是工程师又不是车间主任;某甲不是工人而是工程师,所以,某甲不是车间主任。

(7)本案可能是某甲或某乙作的,也可能是某丙或者某丁作的;但已查明:假如能排除某丙作本案那么某丁一定作本案”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再查出某甲没作本案的话,就一定是某乙作的。

(8)只要抓住了某甲或某乙,就能或者知道赃物下落或者确定主犯逃向,现抓住了某甲,但仍不能知道赃物去向,所以一定能确定主犯逃向。

(9)只有王某到过现场或者李某到过现场,才会抽屉是用钥匙打开的并且保险柜也是用钥匙打开的;但并非只要王某没有到过现场则李某就到过现场,并且抽屉是用钥匙打开的,所以,保险柜不是用钥匙打开的(10)如果天下雨,那么他就不去市中心,如果天下雨或者家务事太多,那么他就不去看电影,现在他刚看了电影,所以,他不去市中心。

演绎推理练习1 2009.12.26阅读(120)∙多项选择题:2.以MAP为大前提,SIP为结论的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可以是()。

①M1S ②MAS ③SAM ④SIM ⑤SOM3.对于小前提为SAM,结论为SEP的正确三段论,其大前提可以是()。

①MAP ②MEP ③MOP ④POM ⑤PEM4.若一个正确三段论的结论为SIP则其大、小前提的组合可以是()。

①MAP;SOM ②MIP;MIS ③MAP;SIM ④MIP;MAS ⑤PIM;MAS5.要推出“张某是本案罪犯并且刘某也是本案罪犯”,前提可用()。

①“张某是本案罪犯”及“或者张某是本案罪犯,或者刘某是本案罪犯”②“张某是本案罪犯”及“如果张某是本案罪犯,那么刘某也是本案罪犯”③“刘某是本案罪犯”及“只有张某是本案罪犯,才刘某也是本案罪犯”;④“刘某是本案罪犯”及“只有张某是本案罪犯,才刘某不是本案罪犯”;⑤“刘某是本案罪犯”及“只有张某不是本案罪犯,才刘某不是本案罪犯”。

6.以(~p→q)为大前提,则()。

①若加上小前提~p,则能推出~q ②若加上小前提~p ,则能推出q③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推出~p ④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推出p⑤若加上小前提~q,则能推出p7.以“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不是知情人”和“丙是知情人”这两个命题为前提,能必然推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