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

1.课程要求系统介绍欧洲﹑美洲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要求学生了解欧美文学发展概况,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点,学会分析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教程讲授一学年,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发展情况,列入选修课《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讲授。因课时的原因,亚非文学部分也列入选修课《东方文学研究》中讲授。

3.本大纲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外国文学教学大纲》(1982),根据我院教学实际拟订。作为参考性文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完成部分教学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作出调整。

二、教学大纲

1.教学进度

本课程总授课时数为144学时。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章——第5章,第二学期讲授第6章——第10章。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古代文学 18学时

第二章中古文学 8学时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8学时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10学时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16学时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16学时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34学时

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4学时

第九章苏联文学 6学时

第十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0学时

4学时机动(备作期中考查和专题讨论用)

该计划应尽可能准确实施。必要时(如遇法定假日、停课开运动会等),可作适当调整,允许有少量伸缩。

2.教学内容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概述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8世纪处于氏族社会,史称“荷马时代”,约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奴隶社会在希腊建立起来,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是希腊奴隶制走向衰亡的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的开端。古希腊文学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

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希腊神

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包括旧神谱系和新神谱系。希腊神话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神人同形同性的神祗形象;想象丰富而美丽,采取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后世许多欧洲文学作家从希腊神话中汲取养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希腊神话及其艺术形象。

奴隶制全盛时期(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希腊抒情诗代表作家:萨福(公元前612—?)﹑阿拉克瑞翁(公元前550?—465?)和品达(公元前522?—442)。伊索与《伊索寓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古希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对欧洲文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第二节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伊利昂纪》)和《奥德赛》(《奥德修纪》)是欧洲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之作。关于荷马与“荷马问题”。荷马史诗的形式和内容。《伊利亚特》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描写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故事,突出“阿咯琉斯的愤怒”。史诗反映了以战争为中心的“荷马时代”的社会生活。史诗歌颂英雄行为,格调悲壮,具有“阳刚之美”。《奥德赛》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还乡时的海上经历和家庭生活,突出海上冒险行为。史诗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的斗争以及奴隶制逐渐形成时期的权力斗争和社会生活。《奥德赛》歌颂勇于进取的精神品质,格调平静,具有“阴柔之美”。

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历史文献价值。荷马史诗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阿喀琉斯、赫克托尔、奥德修斯形象。荷马史诗的艺术技巧。规模宏伟﹑结构巧妙﹑语言朴素﹑风格崇高﹑情节富于戏剧性,细节描写生动,表现手法多样化,兼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因素。荷马史诗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杰作,后世叙事诗和长篇小说的典范。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就是雅典戏剧的繁荣时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活动中的“酒神颂”。

亚理斯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古希腊悲剧不着意于悲而重在描述严肃事件,展现崇高的英雄主义。在题材方面,大多取材于神话和英雄史诗,极少数取材于当代最大事件。悲剧冲突表现为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古希腊悲剧内容丰富,主题严肃,哲理性突出,更多地强调人的力量,人的意志,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

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456),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形成时期的悲剧作家,希腊“悲剧之父”,他的生平和创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描写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肯定雅典的城邦民主制,赞美法制精神。三部曲反映了诗人的思想矛盾。《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仅存《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诗人的杰作,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而受到宙斯惩罚的神话。悲剧的崇高的主题,庄严的风格,热情讴歌民主派和民主斗争。普

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为人类的生存和幸福而斗争,不畏强权,勇于牺牲。他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恩格斯)。宙斯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雅典僭主暴君的特征。悲剧的结构形式。埃斯库罗斯对古希腊悲剧发展的贡献,他的悲剧艺术特征。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407),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繁荣时期的悲剧作家,提倡民主精神。其代表作《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和主人公形象。亚里士多德的评价,弗洛伊德从中获得的启示——“俄狄浦斯情结”,索福克勒斯悲剧的结构艺术。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发展的贡献。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406),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衰落时期的悲剧作家,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代表作《美狄亚》为当时受压迫的妇女鸣不平。美狄亚的复仇性格。欧里庇得斯的艺术形式,写实手法和心理分析。高乃依﹑歌德﹑拜伦对欧里庇得斯的推崇。

古希腊喜剧的起源于酒神祭祀活动中的歌舞表演。古希腊喜剧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古典的旧喜剧、中期喜剧、“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喜剧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形式。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385?),希腊“喜剧之父”。生平和创作。他的喜剧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衰落时期的社会生活。《阿卡奈人》的主题,反对战争,主张和平。《鸟》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的产生与发展。新喜剧代表作家米南德(公元前342?—292?)。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特点。罗马文学在希腊文学与后世欧洲文学之间起“中介”作用。罗马文学发展,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共和国中期,戏剧繁荣,以喜剧为主。共和国末期和屋大维执政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雄辩术﹑散文和诗歌繁荣。西塞罗(公元前106—43)的演说辞风格遒劲,讲究词章修辞,注意抑扬顿挫,重视激动人心的效果。这种风格为后世作家所趋奉。维吉尔(公元前70—19)的《农事诗》,反映了屋大维执政时期的农业政策。史诗《埃涅阿斯纪》(《伊尼德》)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它的主题和主人公。贺拉斯(公元前65—8)的《诗艺》与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8)的《变形记》。罗马文学对文艺复兴至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中古文学

第一节概述

欧洲中古文学包括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它和封建社会形成﹑繁荣的历史阶段相适应。欧洲中古时期的社会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封建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矛盾是基本的社会矛盾,封建庄园是基本的经济组织;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

欧洲中古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英雄史诗和民谣、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教会文学垄断中古初期文坛,宣扬“原罪”﹑“禁欲主义”思想。教会文学的基本主题和体裁。

骑士文学盛行于12至13世纪的西欧,它是反映骑士阶层思想感情的封建世俗文学。骑士抒情诗以普罗旺斯为中心。骑士传奇分为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骑士文学的艺术虚构与心理描写。

人民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英雄史诗与民间传说,一部分反映氏族社会末期情况(《贝奥武甫》﹑《埃达》﹑《萨加》等),一部分反映蛮族封建化过程中的荣誉感和国家观念(《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等)。西欧城市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城市文学反映市民生活思想,现实主义风格和讽刺手法。讽刺叙事诗《列那狐传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和教会的罪恶,赞扬市民智慧﹑勇敢。列那狐形象的复杂性。中古文学的象征﹑寓意﹑梦幻手法。中古文学,特别是人民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但丁

十三﹑十四世纪之交,意大利城市的兴起。佛罗伦萨文化发达,学术派别对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中世纪意大利文学的代表作家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1265—1321)的生平与创作。佛罗伦萨资本主义主义萌芽和社会阶级矛盾。佛罗伦萨的党派斗争和但丁的政治活动。但丁的早期文学创作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抒情诗与散文合集《新生》,爱情的主题与象征的艺术手法。《飨宴》、《论俗语》展示了人文主义思想。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采用中古梦幻的文学形式,中古神学体系的框架,展示人们从迷惘和错误中解脱出来,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历程,作者意在揭露﹑批判黑暗的现实,从政治上﹑道德上给意大利民族指出复兴之路。维吉尔和贝亚德的象征意义。作品中爱国主义热情﹑对封建贵族和教会的抨击,与基督教神学观点交织在一起。作品的矛盾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

《神曲》构思宏伟,想象丰富。结构的严密性与完整性。象征﹑寓意﹑梦幻的表现手法。现实主义倾向与浪漫主义精神。用意大利语写作,语言丰富﹑生动。《神曲》是中古文化的哲学﹑艺术的综合,欧洲近代文学的“序曲”。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初在西欧和中欧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一词的来历。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哲学基础。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智”反对“神智”。他们借用古代文化的“外衣”,“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语)。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是主流,还有封建文学和民间文学。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文学在各国发展的状况。

一、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的发源地。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是欧洲人文主义作家的先驱。人文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弗兰齐斯科·彼得拉克(1304—1370)和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彼得拉克的《歌集》及其艺术特色。彼得拉克的抒情诗,开了欧洲近代抒情诗的先河。《十日谈》(约1350—1353)是薄伽丘成熟时期的杰作。《十日谈》提倡人性﹑人道﹑反封建﹑反教会,宣扬“幸福在人间”思想内容,反映了意大利的市民生活。《十日谈》发展了中古短篇故事的传统。框形结构精巧,概括现实深切。讽刺与幽默。对比手法。丰富的语言。《十日谈》奠定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基础,对欧美散文作家﹑诗人的创作深有影响。

二、西班牙文学。

十六世纪中叶以后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日趋繁荣,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和戏剧。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与中世纪城市文学的关系。流浪汉小说的特点。流浪汉小说《小癞子》(1553)。西班牙的戏剧。洛卜·德·维伽(1562—1635)是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代表作《羊泉村》(1609—1613)的主题。维伽对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戏剧发展的影响。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作家是塞万提斯。

三、英国文学。

十五至十六世纪英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封建贵族在“玫瑰战争”以后衰败势微。中央集权的都铎王朝的建立。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1558—1603)王权的加强。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杰弗利?乔叟(1340—1400)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利用“框形故事”传统,广泛反映十四世纪英国社会现实。乔叟的作品达到高度技巧和艺术的多样化(人物塑造、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双韵诗体)。

托马斯·莫尔(1478—1535)是英国重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他的著作《乌托邦》(1516)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小说。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最新时代的一般实验科学的始祖”(马克思语)。

斯宾塞(1552—1599)在十六世纪诗歌改革中的作用。长诗《仙后》(1589,1596)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斯宾塞诗体”对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

十六世纪英国戏剧的发展。莎士比亚以前的“大学才子”剧作家为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约翰·李利(1554—1606)喜剧中的贵族人文主义倾向。托马斯·基德(1558—1594)的《西班牙悲剧》(1589)对莎士比亚创作的影响。罗伯特·格林(1558—1592)曾和莎士比亚合作写剧。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公开宣传无神论和共和政体。本·琼生(1573—1637)是莎士比亚以后重要的戏剧作家。他的戏剧对社会弊病的批评,对市民上层勤劳发家的歌颂。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莎士比亚。

第二节塞万提斯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的生平。塞万提斯从骑士文学传统走向现实主义创作。塞万提斯的诗歌和小说创作。

代表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第二部(1605,1616)的创作出版过程。小说的情节与主题。小说“前言”与“结尾”中论全书的写作“宗旨”。小说广泛地反映西班牙封建社会生活。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是一个矛盾复杂的艺术形象,可笑可悲可爱可敬的人物。喜剧人物的悲剧成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优秀品德(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向往自由、勇往直前)。他的脱离历史进程的主观唯心主义精神。堂吉诃德的矛盾反映了塞万提斯世界观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堂吉诃德的典型意义。桑丘·潘沙是西班牙劳动农民的形象。他讲求实际,头脑清楚,聪明能干,忠于职守。桑丘·潘沙的形象和堂吉诃德形象互相映衬,相辅相成。小说的艺术特征。“戏拟手法”,对骑士小说结构的讽刺性模仿。从发展和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生动深刻的民间俗语和谚语。讽刺艺术。《堂吉诃德》标志了欧洲长篇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节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的生平。莎士比亚创作的分期,按其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1590—1600)的创作主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乐观主义情绪占主导地位。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写爱神对阿都尼的热恋。《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写罗马暴君塔昆因其子奸污了鲁克丽丝而受到惩罚的故事。154首《十四行诗》(1592—1598)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表达友谊、爱情和美的主题。莎士比亚历史剧探索了英国三百年的历史进程,再现了英国封建史上富有喜剧性的场面,反对封建暴君、封建集团的血腥战争,拥护“开明君主”和国家统一。《理查三世》(1592—1593)、《亨利四世》(上、下)(1596—1597)、《亨利五世》(1598—1599)是历史剧的佼佼之作。恩格斯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婚姻和友谊。喜剧的浪漫主义的抒情气氛。喜剧中的正面人物问题。喜剧中的女性形象。《威尼斯商人》(1597)写友谊、爱情、仁慈和贪婪、嫉妒、仇恨之间的冲突,反映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矛盾。夏洛克的形象。鲍西娅的形象。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69)反映了人文主义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喜剧性与抒情性。

第二时期(1601—1608)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悲剧。悲剧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描写人文主义者的斗争生活及其失败的悲惨结局。《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奥瑟罗》(1604)是一出由“家庭悲剧”改造为富有社会意义的悲剧,写人与人“真诚相待”的关系在冷酷无情的现实面前遭到毁灭。《李尔王》(1605)描写李尔王把国土分给女儿们后,受到女儿、女婿虐待的悲惨故事,揭示了权威与爱、真诚的爱与虚假的爱之间的矛盾。《麦克白》(1606)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权欲的野心家,“一个具有深刻而强大的灵魂的坏蛋”(别林斯基语)。悲剧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个人野心对人起的腐蚀作用。《雅典的泰门》(1606?)揭发金融的罪恶,“绝妙地描绘了货币的本质”(马克思语)。

第三时期(1609—1612)主要作品是传奇剧。传奇剧中的人文主义信念与“人性感化”方式。传奇剧中的梦幻世界。《暴风雨》(1661)是传奇剧的代表作。剧本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和解与“恕道精神”。普洛士丕罗的形象与莎士比亚晚年的思想矛盾。

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戏剧艺术的贡献。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幻想与现实相结合。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融合。个性化的戏剧人物。戏剧的形式、表现手法的革新。关于“莎士比亚化”。

《哈姆莱特》的题材、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和反动的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哈姆莱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典型的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家。哈姆莱特的性格发展史。“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行动的王子”是统一的。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的意义。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是富有感情和思想,勇于探索,善于分析,但思虑多于行动,剖析偏于哲理。脱离群众的孤军作战是哈姆莱特悲剧的重要根由。哈姆莱特的典型意义。“血腥的国王”克劳狄斯的形象、奥菲丽亚的形象以及雷欧提斯的形象。《哈姆莱特》的艺术特征。莎士比亚在中国。关于莎士比亚的评论。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十七世纪欧洲进入近代史时期。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平衡,文化发展也不平衡,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英法两国文学得到迅速的发展与繁荣。十七世纪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文学衰落,俄国文学发展缓慢。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文学中的反映。诗人和政治家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三部杰作,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悲剧《力士参孙》。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与宫廷颓废文学的斗争。约翰·班扬(1628—1687)的梦境寓言小说《天路历程》(1678—1689)。约翰·屈莱顿(1631—1700)是王政复辟时期官方的“桂冠诗人”、文艺批评家。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潮是古典主义文学。法国古典主义以笛卡儿(1596—1650)的唯理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唯理主义哲学直接影响文艺理论家制定文学理论和创作法则。法国古典主义创始人、诗人法兰索亚·德·马雷伯(1555-1628)主张文学为王权服务,讴歌君主专制制度。他的改革与主张得到当时的枢机大臣黎塞留的支持。

古典主义文学兴起的原因和基本特征。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分期。三、四十年代为前期,六、七十年代为后期。前期代表作家毕尔·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者。《熙德》(1636)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作。法兰西学士院对《熙德》的批评。后期代表作家若望·拉辛(1639-1699)的悲剧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安德洛玛克》(1667)是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拉辛和高乃依悲剧艺术风格的比较。文论家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的《诗的艺术》(1674)被人们称作法国古典主义的文艺法典。若望·德·拉·封丹(1621—1695)的《寓言诗》被誉为“巨型喜剧”,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

第二节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杰出的喜剧诗人,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莫里哀的生活。

早期创作:风俗喜剧《可笑的女才子》(1659)、《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太太学堂》是莫里哀性格喜剧和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开端。莫里哀从资产阶级观点出发,论喜剧反映生活、喜剧的教育作用等问题(《太太学堂的批评》)。

1664—1669年是莫里哀创作的繁荣时期。讽刺喜剧《伪君子》(1664—1669)、《堂·璜》(1665)、《恨事者》(1666)、《屈打成医》(1666)、《悭吝人》(1668)、《乔治·唐丹》(1668)。《堂·璜》对十七世纪法国封建贵族生活腐化、堕落的辛辣讽刺。“恶棍大贵人”堂·璜的形象。《悭吝人》的题材与主题。守财奴阿巴公的形象。

晚年创作,充分运用民间戏剧体裁。芭蕾舞喜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1670)、《心病者》(1673)以及具有滑稽剧特色的“情节喜剧”《史嘉本的诡计》(1671)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

《伪君子》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典范作品。《伪君子》的情节结构与主题思想。喜剧的“楔子”(第一幕),喜剧的开端(第二幕),喜剧的发展(第三幕),喜剧的高潮(第四幕),喜剧的结局(第五幕)。

《伪君子》的人物形象。答尔丢夫是喜剧的中心人物。答尔丢夫是教会势力和封建贵族的代表。答尔丢夫作为宗教骗子的伪善本质与作为没落贵族的腐朽本质。答尔丢夫的典型意义。侍女桃丽娜是作者歌颂的正面人物。奥尔恭的形象。

《伪君子》的艺术特点。戏剧结构精巧,情节发展紧凑,人物刻画深刻。喜剧性的戏剧冲突与悲剧的场面相交织。喜剧的夸张手法和讽刺效果。《伪君子》与古典主义法则。《伪君子》的局限性。

莫里哀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十八世纪是欧洲反封建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欧洲各国的历史情况,具有全欧性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和政治革命运动。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资产阶级革命作思想准备,为新的社会经济关系而斗争。

各国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历史特征。启蒙思想家用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以“理性”为武器批判旧世界,争取建立新世界。启蒙纲领的虚幻性和阶级局限性。启蒙时期欧洲文学中各种流派之间的斗争。启蒙文学是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启蒙文学的政论性和民主性。启蒙文学的新题材、新人物、新思想的教育意义。启蒙文学的体裁。启蒙运动美学的现实主义原则。

启蒙文学的发展状况:

一、法国文学

法国启蒙文学。“百科全书派”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准备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法国启蒙文学在同古典主义文学的斗争中发展。法国启蒙文学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丑恶的封建社会,富于哲理性、政论性,善于分析社会,勇于坚持反对古典主义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孟德斯鸠(1689—1755)和《波斯人信札》。伏尔泰

(1694—1778)和哲理小说《老实人》(1759)。德尼?狄德罗(1713—1784)和《拉摩的侄儿》(1762)。若望—雅克?卢梭(1712—1778)的感伤小说《新爱洛伊丝》(1761)和教育小说《爱弥儿》(1752)。戏剧家博马舍(1732—1799)的“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1772)、《费加罗的婚姻》(1778)、《有罪的母亲》(1792)。

三、英国文学

英国启蒙文学:社会背景、分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十八世纪初期: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的新古典主义,丹尼尔?笛福(1661—1731)和江奈生?斯威夫特(1661—1745)的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9)塑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歌颂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格列佛游记》(1726)的讽刺艺术。十八世纪中后期的小说创作:赛缪尔?理查生(1689—1761),《帕米拉》(1740)的问世,近代小说的滥觞;亨利?菲尔丁(1707—1754),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弃儿汤姆琼斯传》的基本内容。乔治?斯摩莱特(1741—1771)。劳伦斯?斯特恩(1713—1768)与奥列佛?哥尔德思密斯(1730—1774)的感伤主义,《感伤旅行》(1768)与《威克菲牧师传》(1768)。哥特式小说。十八世纪中后期诗歌:前浪漫主义与感伤主义。托马斯?格雷(1716—1771)的墓园哀歌。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1759—1790)。

四、德国文学

十八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妥协性与思想软弱性。

十八世纪德国文学的三个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1700—1770)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约翰?克里斯托佛?高特舍特(1700—1766)的文学主张。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的文艺理论著作和美学思想。莱辛的戏剧创作和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

“狂飙突进”时期文学(1770—1785)。文艺理论家约翰?高特夫利特?赫尔德尔(1744—1803)是“狂飙突进”运动纲领的制订者。“狂飙突进”运动是一次全德性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过积极作用。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是它的代表作家。

“古典”时期(1786—1805)是德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歌德和席勒。约翰?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的精神”(恩格斯)。《强盗》(1780—1781)的批判精神和抗暴精神。《阴谋与爱情》(1784)反映了封建贵族和市民阶级的冲突,真挚的爱情与宫廷政治阴谋的矛盾。恩格斯认为,《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第二节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的生平与创作道路。其创作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政治倾向,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也有妥协思想和悲观情绪。歌德的抒情诗是近代德国抒情诗的开端。哲学诗剧片段《普罗米修斯》(1773),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当时德国的积极意义,小说的局限性与“维特热”。小说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歌德在魏玛公国(1775—1832)。歌德的思想矛盾。悲剧《哀格蒙特》(1775—1788)标志着歌德从“狂飙突进”到“古典”主义的过渡。歌德与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歌德与席勒的十年合作(1794—1805),对德国“古典”文学时

期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歌德重视东方文学研究,并为创作世界文学而努力《歌德谈话录》。晚年歌德的重要作品:小说《亲和力》(1809)、自传《诗与真》(1811—1814)、《西方与东方诗集》(1814—1815)、《意大利游记》(1829)、《维廉?迈斯特》(1795—1829)、《浮士德》等。

悲剧《浮士德》(1808—1832)取材于德国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概括了德国的全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具有广泛的历史意义。

情节与艺术结构。《浮士德》是抒情诗、叙事诗、诗剧的结合。情节丰富生动,结构庞大复杂,人物众多,场景奇幻。诗剧由两个赌赛和五个阶段的悲剧组成。《浮士德》第一部写知识悲剧和爱情悲剧。第二部写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的悲剧。

悲剧的思想意义。《浮士德》通过浮士德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断探索真理、追求美的过程,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内在的与外在的矛盾,创建理想的资产阶级王国的启蒙思想。歌德论《浮士德》(《歌德谈话录》)。《浮士德》概括了自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的精神面貌。《浮士德》反映了歌德世界观的两面性。

悲剧的人物形象。浮士德是十八世纪后半期和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开明君主的象征,是永远前进的“人类”的代表。浮士德在探索中的思想矛盾性。浮士德的典型意义。靡非斯特是同浮士德对立的反面人物,否定精神的具体化,恶的代表。浮士德和靡非斯特的辨证关系。玛甘泪的形象。

悲剧的艺术特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以浪漫主义为主体。结构的片段性与统一性相结合,以主题思想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辨证的对立关系、人物关系的变化来刻画人物性格。象征、比喻、暗喻等手法。诗剧中的哲理说教和抽象化的描写。

歌德的评价问题。歌德的世界意义。歌德与中国。歌德论中国和中国文学。鲁迅论歌德,郭沫若评价歌德,歌德的作品在中国。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的主要潮流是浪漫主义思潮。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波旁王朝复辟、“神圣同盟”的统治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是浪漫主义思潮的社会基础。德国唯心主义的影响。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否定。

浪漫主义作家和作品政治倾向的不同,构成浪漫主义思潮的两个不同流派。浪漫主义在艺术风格上的共同特点。(1)浪漫主义创作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强调主观情况的真实性以及同现实社会的对立。(2)浪漫主义“回归自然”的口号,对大自然美的描绘和对丑恶现实的否定。(3)浪漫主义对民间创作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视。(4)浪漫主义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创作的主要体裁是诗歌。

浪漫主义文学在欧洲主要国家发展状况。

(一)德国。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政治分裂、经济落后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德国浪漫主义的保守性和消极倾向。“耶拿派”和“海德堡派”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早期代表作家诺瓦利斯(1772—1801)的《夜的颂歌》(1800)的浓厚神秘主义色彩。雅阔布?

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的童话创作中的自由主义倾向和封建宗教色彩。格林兄弟童话的世界意义。霍夫曼(1776—1822)创作的两重性:对现实丑恶的反映和浓厚的阴暗神秘气氛。

(二)英国。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的特点,其兴衰分期。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43)骚塞(1774—1833),他们的生活道路、政治倾向与审美追求。《抒情歌谣序》。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拜伦、雪莱(1792—1822)、济慈(1795—1821)。两代浪漫主义作家的内在联系。

雪莱的无神论的自由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麦布女王》、《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雪莱创作中的乐观主义。雪莱诗作的象征手法,梦幻和寓言形式、抒情性和强烈的色彩感。济慈诗作的唯美倾向。

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欧洲历史小说的奠基者。《艾凡赫》。简?奥斯汀(1775—1817)的现实主义小说。《傲慢与偏见》。

(三)法国。法国大革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激烈斗争和法国文学斗争的复杂性。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同古典主义思潮的激烈斗争。法国浪漫主义倡导者史达尔夫人(1766—1817)的文学论文《论文学》(1800)和《德意志论》(1810)的内容和意义。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1827)是积极浪漫主义纲领。雨果的《欧那尼》(1830)的上演是浪漫主义最后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

法国最早浪漫主义代表瑞奈?德?夏多布里昂(1768—1848)。小说《阿达拉》(1800)描写宗教对爱情的胜利,宣扬原始罪恶,歌颂基督的伟大。《勒内》(1801)则反映贵族阶级没落情绪和旧生活的留恋。夏多布里昂作品中的异国情调和神秘主义。马克思对夏多布里昂的严肃批判。阿勒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和阿勒弗莱?德?维尼(1797—1863)作品中的消极没落情绪和对象征主义的影响。后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阿勒弗莱德?缪塞(1810—1857)和乔治?桑(1804—1876)。缪塞的作品反映了对复辟政权的不满。乔治?桑的田园小说《魔沼》(1846)、《小法岱特》(1849)和《弃儿弗朗沙》(1850)中对农村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农村生活的美化。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1780—1857)在法国文坛的重要地位

(四)俄国。俄国进步文学与俄国人民解放运动的密切关系。十九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和农奴制的危机。一八一二年的俄法战争促进了俄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人民的觉醒。反拿破仑战争胜利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内对外的反动政策。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西欧启蒙思想影响下,一些进步贵族青年的革命活动。十二月党人的武装起义开始了俄国解放运动的贵族革命阶段。列宁论十二月党人的武装起义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随着人民的觉醒和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反对专制农奴制为主要内容的俄国进步文学迅速形成。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文学中新的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十二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1795—1826)和创作南方诗篇时期的普希金,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雷列耶夫的创作中反对专制暴政、争取自由的思想(《致宠臣》、《公民》、《伊凡?苏萨宁》等)。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克雷洛夫(1768—1844)的寓言和格利鲍耶陀夫(1795—1829)的喜剧《智慧的痛苦》(1824)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所做的贡献。普希金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并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中欧、东南欧诸国的民族独立斗争对浪漫

主义的影响及其紧密联系。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1798—1855)创作的全欧影响。《青春颂》、《塔杜施先生》和《先人祭》等作品,表达了争取祖国独立和解放的爱国激情。

第二节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生平与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1812—1818)。长诗政治抒情诗的性质。恰尔德形象的意义:忧郁而孤独的漂泊者,“世纪病”家族的一员,反映了欧洲一代知识分子的失落情绪。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东方叙事诗与“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的时代意义与局限。长篇诗体小说《唐璜》(1818—1823)。拜伦创作中的双重音符:高昂的战斗性与低沉阴郁的虚无主义。拜伦世界观的矛盾。拜伦诗歌的艺术特征,与雪莱诗歌的比较。

第三节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生活和创作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丰富性。二十年代从保皇主义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变。《欧那尼》的反封建暴君的主题和反封建的妥协性。三十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的主题。小说对教会黑暗、僧侣的虚伪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性的揭露。小说反映了人民的力量和良好愿望。爱斯梅拉达是人性美的象征。作品对加西莫多灵魂美的描绘,反映了作者的美好理想和对爱的力量的夸大。四十年代的思想矛盾和创作的失败。五十年代从君主立宪向共和主义的转变。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和创作。《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和《笑面人》(1869)的人道主义理想。七十年代的生活和创作。《九三年》(1783)中的人道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雨果创作的世界意义。

《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小说对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社会生活面貌的描绘,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小说对资产阶级法律的虚伪性、反动性及司法机关腐败内幕的揭露。小说的宽恕、仁慈和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小说中六月起义的描绘的文献价值。冉阿让的典型意义。冉阿让的悲惨命运和性格的发展。这一形象的积极意义和浪漫主义的幻想性。德纳第是资本主义罪恶的象征。

《悲惨世界》中的道德抽象性,宣扬“爱”的力量和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小说规模庞大、情节曲折、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小说的世界意义。

第四节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十九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又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

皇村学校时期(1811—1816),他的社会政治观点和进步文学观点的初步形成。在彼得堡外交部供职期间(1817—1820)所写的一些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表现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明朗清新的抒情风格。

流放南俄期间(1820—1824)是诗人积极浪漫主义叙事诗创作的高潮。“南方诗篇”(《高加索俘虏》、《巴赫契萨拉伊的喷泉》、《强盗兄弟》、《茨冈》)反映了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青年寻求社会出路的情绪。《茨冈》是“南方诗篇”的代表作,也是诗人由浪漫主义过渡到现实主义的标志。

贵族革命的思想在普希金创作中的反映。普希金是十二月党的歌手。

在米哈依洛夫斯科依村幽禁时期(1824—1826)。诗人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形成和确立。《鲍利斯?戈都诺夫》透过历史事件本身表现中央集权和分封制之间的矛盾,敏锐地抓住人民和专制主义的冲突,指出人心向背是改朝换代的决定因素,这部历史悲剧在俄国戏剧史上的重大革新意义。

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失败后的普希金(1826—1837)。献给十二月党人的著名诗篇《先知》、《阿里昂》、《致西伯利亚囚徒》、《乌云》等。

在波尔金诺村创作上的丰收(1830年秋)。完成了在南方已开始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别尔金小说集》是俄国现实主义散文的开始。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第一篇描写“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

三十年代,诗人对农民起义主题的重视。《上尉的女儿》(1836)特别鲜明而完整地展开了农民起义的主题。小说中对农民起义的原因的揭示。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鲜明、动人的形象。普加乔夫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普希金创办进步刊物《现代人》。诗人总结自己创作道路的著名短诗《纪念碑》(1836)。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过程。它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社会心理小说。别林斯基称它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于人民性的作品”。诗体小说的基本主题是描写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奥涅金是“多余人”的典型。奥涅金悲剧的根源。这一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的意义。达吉雅娜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妇女形象。她性格中美的素质来自人民和民族优良传统对她的培育。连斯基和奥丽嘉两个形象在作品中所起的性格对比作用,作品的体裁和结构特点。长诗中拜伦的影响和普希金的独创。“奥涅金诗节”。

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潮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尔基最初提出“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批判现实主义在西欧(英、法等国)是资本主义胜利、巩固时期的产物,在俄国则是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资本主义逐渐兴起时期的产物。激烈的阶级斗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与哲学基础。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三十、四十年代为第一阶段,五十、六十年代为第二阶段。三十年代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时期。法国第一部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是司汤达的《红与黑》(1830),英国第一部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是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1836—1837)。巴尔扎克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西欧批判现实主义在第一阶段达到极盛时期。俄国批

判现实主义在第二阶段迅速发展。中欧、东南欧文学的发展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关系。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这一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当代欧美文学的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状况:

一、法国文学

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社会历史状况。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于三十年代初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并迅速趋向高潮。五、六十年代,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整体看比前一阶段逊色,但在艺术发展方面有进步。

这一历史时期,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才辈出,代表作家是斯汤达和巴尔扎克。

普罗斯贝尔?梅里美(1803—1870)的中短篇小说创作《高龙巴》、《嘉尔曼》。《嘉尔曼》(1847)描写吉普赛女郎和兵士育才从相爱到决裂的悲剧。小说中女主人公嘉尔曼的形象,追求个性解放和“绝对自由”。小说构思巧妙,风俗描写别致。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的早期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五十年代起开始创作现实主义小说。第一部长篇《包法利夫人》(1856),描写法国内地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爱玛悲剧的一生。小说对法国庸俗腐朽的社会生活的揭发。小说的悲观主义情调。福楼拜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二、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是英国中等阶级的典型产物,共同的价值观与情节模式。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人道主义、感伤主义、改良主义,小人物的命运,小资产阶级的奋斗史。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查理?狄更斯。

威廉?萨克雷(1811—1863)的讽刺小说《名利场》(1848)与社会评论。勃朗特姐妹的创作生涯。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与《简?爱》(1847)简?爱的形象。爱米莉?勃朗特(1818—1848)与《呼啸山庄》(1847)。《呼啸山庄》的主题与叙述方法。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91810—1866)与《玛丽?巴顿》(1848)。

三、德国文学

德国革命运动对文学的影响。德国革命运动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的创作成就。亨利希?海涅(1797—1856)海涅的早期生活与浪漫主义诗歌。《歌集》(1827)汇集了一八一六年以来的诗作,自然与爱情的主题,拜伦式的孤独情调和不满现实社会的阴郁。二十年代后期走向现实主义。《论浪漫派》(1832—1834)提倡文学与生活相结合。海涅与马克思的交往。政治抒情诗《时代的诗》不少篇章是“宣传社会主义的”(恩格斯)。政治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内容。《童话》的革命号召和革命预见。《童话》的艺术特征。抒情与叙事结合、整体与个别结合,夸张的讽刺,丰富的幻想,形象的比喻和民间文学传统。

维尔特(1822—1855)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杰出的作家、革命家,“第一个最重要的德国无产阶级诗人”(恩格斯)。维尔特的生平与创作。

四、俄国文学

十二月党人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强化专制统治。四十年代,俄国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解放运动中的民主力量不断增长。俄国先进思想的卓越代表别林

斯基和赫尔岑。

三、四十年代,莱蒙托夫(1814—1841)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他的诗歌和小说(《悼诗人》、《恶魔》、《当代英雄》)充满反叛的激情和个人的孤独感,表达了当时贵族进步青年的愤懑和追求。

四十年代,果戈里追随普希金之后,确立了俄国文学新流派——“自然派”,属于“自然派”的作品和特点。

别林斯基(1811—1848)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文学批评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和人民性是别林斯基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别林斯基对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使命,以及关于典型化问题的论述。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取代了贵族革命家,成为俄国解放运动的领袖,成为俄国思想界和文学界的领导力量。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0和杜勃洛留波夫(1836—1861)对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文学批评的新贡献。《现代人》杂志对俄国解放运动的领导和对文学创作的推动作用。

五、六十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著名作家和作品: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1859),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1859)。

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屠格涅夫是一位异常敏感的作家,他的优秀作品往往以当代的重大主题吸引读者。《猎人笔记》(1852)的出版,标志着作家坚定地走上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猎人笔记》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反农奴制思想。屠格涅夫在俄国文学中第一个表现了俄国农民的聪明才智和精神世界的美。《罗亭》(18560中的主人公罗亭是四十年代俄国贵族知识分子中“多余人“的典型。《贵族之家》(1859)是对正在崩溃的贵族阶级的一曲挽歌。拉夫列茨基的形象表明贵族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消失。《前夜》中新人的形象:性格坚强、具有崇高理想的姑娘叶琳娜和保加利亚革命青年英沙罗夫的形象。屠格涅夫同《现代人》的决裂。《烟》(1867)中表现的作家的思想危机。《处女地》对俄国七十年代民粹派的革命运动的反映。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父与子》。小说中反映的农奴制改革前夕两种社会力量、两个社会阵营——革命民主主义者和贵族自由主义者之间的激烈思想斗争。“虚无主义者”巴扎洛夫的形象。贵族自由主义者巴威尔的形象。作家的思想矛盾及其在《父与子》中的表现。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6)和《白痴》(1868)。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1863)所塑造的“新人”形象和所展示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理想生活图景。涅克拉索夫(1821—1878)的长诗《严寒,通红的鼻子》(1863)和《谁能在俄罗斯过好日子》(1863—1876)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社会生活的描写和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的歌颂。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司汤达

司汤达(1783—1842)的生活和创作。司汤达的创作包括游记、传记、随笔、文艺评论和小说。他们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反封建教会,反“神圣同盟”,反复辟王朝,追求平等自由的民主主义思想。

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1817)。《意大利绘画史》(1817)主张把艺术当作科学来研究,《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规定了基本路线。

小说《阿尔芒斯》(1827)是《红与黑》(1830)的“前奏”。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1839)。长篇《帕玛修道院》(1839)写贵族青年法布利斯从投效革命到隐退修道院的一生。未完成的长篇《吕西安?娄凡》,对七月王朝的揭发批判。

代表作长篇小说《红与黑》的素材,从《于连》到《红与黑》。关于“红”与“黑”的含义。长篇小说的基本情节。丰富的社会内容。长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的政治历史意义:广泛地描绘复辟时期最后阶段的法国社会面貌,如实地反映贵族与资产阶级、教会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强烈地抨击专横的封建贵族、贪婪的资产阶级和伪善的神父,竭力抒发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形象地预示七月革命即将到来的政治形势。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于连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是拿破仑帝国时期、封建复辟时期交迭阶段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的典型。于连的政治观点、英雄主义和生活原则。于连悲剧的社会意义。司汤达论于连。关于对于连这一形象的有关评论。其他人物形象。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情节集中,经(政治)纬(恋爱)交织而分明。人物心理分析与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相结合。

第三节奥诺瑞?德?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1850)的生平与创作。巴尔扎克青少年时代。公证人事务所是巴尔扎克的“社会大学”。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之交,巴尔扎克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巴尔扎克于一八三一年参加保王党,“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恩格斯)。巴尔扎克思想、立场、政治主张实际上属于当时中小资产阶级范畴。巴尔扎克在三十年代中期开始构思《人间喜剧》,一八二四年作出宏伟计划。

《人间喜剧》(1829—1848)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恩格斯)。《朱安党》(1829)的问世标志着巴尔扎克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高利贷者》(1830)、《夏倍上校》(1832)、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欧也妮?葛朗台》以外省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繁荣家庭生活与剥削活动为主架,以欧也妮的婚事为中心事件,展开各个场景。小说通过葛朗台|欧也妮等人物的活动史,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单纯的金钱关系,金钱成为“社会权力的主要杠杆”(恩格斯)。《纽沁根银行》(1838),揭发银行家纽沁根的发家史。《幻灭》(1837—1843)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马克思)。《贝姨》(1846)。《农民》(1844—1852)。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人间喜剧》的人物。《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艺术。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和创作的辨证关系。

《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它是过去作品的总结,未来作品的基石。小说的两个主要故事情节紧密交织。小说通过高里奥的遭遇和拉斯蒂涅的经历,揭露讽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统治力量、拜金主义的罪恶。金钱关系撕毁了家庭的温情脉脉的纱幕,金钱关系对人的腐蚀作用。

《高老头》的人物形象。高里奥的生活史和他的复杂矛盾性格。高里奥“父爱”的人道精神及其实质。高里奥悲剧的社会意义。拉斯蒂涅是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拉斯蒂涅的性格在三次“人生大课”中形成。拉斯蒂涅的典型意义。伏脱冷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掠夺者。他对社会的揭发与抗议。其他人物形象。

《高老头》的艺术特征。人物性格的典型化,人物性格的个性化。环境描写

为人物刻画服务。《人间喜剧》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在小说中初露头角(拉斯蒂涅、纽沁根、伏脱冷、皮安训等)。

《高老头》的思想意义和阶级局限。

第四节查理?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的生平与创作活动。狄更斯的创作分期。从青年期的乐观主义到中期的激动愤怒到后期流露出的悲观主义。

《奥列佛?退斯特》91837—1838)描写资本主义地狱中儿童的悲惨生活,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董贝父子》91848)塑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2—1853)对英国司法系统的揭露,对英国议会政治与政府制度的嘲讽。《艰难时世》91854)揭示了劳资矛盾,对功利主义的嘲笑。

《双城记》(1859)的写作时代和创作意图。狄更斯的历史观与现实感。《双城记》的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

狄更斯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感伤主义、改良主义。狄更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成分,夸张、渲染,用漫画手法塑造人物。狄更斯的幽默。

第五节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

生平和创作。早期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1832)。《夜话》中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对统治者的揭露和鞭挞。《夜话》中的传奇和浪漫主义色彩。

《密尔格拉得》(1853)和《彼得堡故事集》(1835—1842)对俄国现实生活的广泛描写。《密尔格拉得》中对地主猥琐生活的揭露(《旧世地主》、《两个伊凡吵架的故事》)、《塔拉斯·布尔巴》中对民族英雄的歌颂。彼得堡故事中对大都市社会矛盾的深刻揭露(《涅瓦大街》、《狂人日记》、《外套》)。《狂人日记》和《外套》对描写“小人物”的题材的深化。《外套》在俄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喜剧《钦差大臣》(1863)的上演,标志着果戈里讽刺批判倾向的进一步确立。剧中对俄国专制官僚制度的深刻揭露和讽刺。以市长为首的一群官吏所统治的小城市的黑暗王国,是沙皇整个官僚统治的缩影。市长和赫列斯塔科夫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喜剧的艺术特点(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对人物复杂心理活动的剖析、辛辣的“笑”)。

果戈里出国。在国外写成长篇名著《死灵魂》(第一部1842)。《死灵魂》(第一部)是果戈里创作的高峰。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五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地主典型: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多愁善感的马尼罗夫;愚蠢守旧,但却善于经营田庄和积财的地主科罗皤契加;粗暴放荡、蛮横无耻的恶棍罗士特莱夫;又笨拙又狡猾、又贪婪吝啬的梭巴开维支;冷酷的利己主义者和病态的守财奴泼留希金。新兴资产阶级投资家的典型乞乞科夫。《死灵魂》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必将崩溃的历史命运。

小说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典型化手法(环境描写、肖像描写、人物个性化语言)。

小说中对俄国人民巨大潜在力量的歌颂。小说中人民对压迫者的仇恨和反抗。果戈里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俄国前途的信念(抒情插笔)。

果戈里的思想和创作危机。《与友人书信选集》中的反动思想。别林斯基给

果戈里的信。

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的文学

第一节概述

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巴黎公社起义。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各种社会哲学思潮的出现,马克思注意的传播。革命中心转移至俄国。复杂的政治形式、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多种文学流派的出现。

资产阶级消极颓废文学流派的产生。对现实的茫然、悲观和对现实主义传统的怀疑。象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若望·莫瑞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1886)。象征主义的美学特征。象征主义的神秘气氛和悲观情绪。象征主义代表作家马拉美(1842-1889)的创作。唯美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唯美主义的美学主张:反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片面追求艺术技巧。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王尔德(1856-1900)的创作。自然主义理论的倡导和创作。自然主义的美学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繁荣。

各国文学状况:

一、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政治文化背景。共同价值标准的崩溃与现代意识。乔治·爱略特(1856-1900)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亚当·贝德》(1859)、《织工马南传》(1861)。乔治·爱略特创作的伦理与心理性。

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威塞克斯小说。《喀斯特桥市长》(1886)、《德泊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哈代创作中的宿命论思想。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的创作,《福尔塞世家》三部曲(1906-1921)。

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乔治·泊纳·肖(1856-1950)的早期创作,《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巴巴拉少校》(1905)对资产阶级的揭露。康拉德(1857-1924),现代主义的兴起,康拉德的创作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揭露。康拉德创作中的道德探索与心理探索,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对传统的叙述方法的扬弃。《吉姆爷》(1900)。

唯美主义文学。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1854—1900)为代表的唯美主义文学。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创作与现实生活无关的“纯粹美”。其最早的鼓吹者是法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他的代表作《珐琅与雕玉》(1852)只是写景咏物,对自然美,人体美和艺术美反复赞叹,而没有丝毫时代的影子。王尔德的艺术主张。其代表作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1891),它通过怪诞的情节,描写主人公格雷的堕落过程。

二、德国文学

德国文学的各种流派。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是从自然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的作家。亨利希·曼(1871-1950)和托马斯·曼(1895-1955)是德国现代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希·曼的《臣仆》(1912-1914)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的一家》(1901)反映了德国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三、法国文学

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第二帝国的崩溃。巴黎公社起义极其历史意义。资产

阶级及新文学流派的形成和早期无产阶级的诞生。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创始者爱米尔·左拉(1841-1902)。自然主义美学的基本内容:主张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文艺创作;纯客观的态度;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者爱德蒙·龚古尔(1822-1896)和于勒·龚古尔(1830-1870)的创作。阿尔封斯·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的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的技巧。左拉长篇小说《德莱丝·拉甘》是自然主义理论的体现。多卷集《卢贡——马加尔家族》(1871-1893)的主要内容。左拉创作中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矛盾。左拉创作的意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特点:对现实丑陋的无情揭露和浓厚的悲观情绪,以及自然主义的影响。莫泊桑的创作。莫泊桑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的重要作家。莫泊桑的生平。莫泊桑学习写作时受福楼拜的严格指导及左拉的影响。成名作《羊脂球》、《两个朋友》(1883)等,以普法战争为题材,以妓女、工匠、农民为主人公,揭露普鲁士军队的侵略暴行,歌颂了普通法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作品对贵族和资产者的自私、怯懦和庸俗的无情讽刺。名篇《项链》(1883)、《骑马》(1883)中,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种种灾难和不幸。小说对他们的苦恼和贫困生活的同情,对他们爱好虚荣的庸俗习气的嘲讽。在《遗产》(1884)等作品中,作者无情地揭露了资产者丑陋灵魂和贪婪本质。莫泊桑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文笔简洁,人物鲜明,故事曲折,善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风格明快而含蓄,耐人寻味。莫泊桑长篇小说主要内容。《她的一生》(1883)的情节。小说通过约娜一生的遭遇,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虚伪关系和道德堕落。《漂亮朋友》(1885)通过乔治·杜洛阿的肮脏发迹史,揭开了第三共和时代的腐朽的政治内幕,剖析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丑陋灵魂。作品的自然主义色彩。

阿拉托尔·法朗士(1844-1824)《企鹅岛》(1908),及《诸神渴了》(1912)的积极意义。罗曼·罗兰(1866-1944)是近现代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生平和创作。长篇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1904-1912)的情节和内容。小说的批判意义和个人反抗的主题。克里斯朵夫形象的典型意义。克里斯朵夫的结局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英雄的悲剧。小说的艺术风格。《约翰·克里斯多夫》在中国。

巴黎公社文学。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文学是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巴黎公社文学的主要内容:描绘了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的英雄气概,放映了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理想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巴黎公社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路易斯·米歇尔(1830-1905)的创作。欧仁·鲍狄埃(1816-1887)是巴黎公社文学的伟大代表。鲍狄埃的革命活动和创作。《国际歌》(1871)是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表达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鲍狄埃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列宁对鲍狄埃的评价。《国际歌》的伟大的世界意义。

象征主义文学。于19世纪40-50年代在法国出现,80年代让·莫雷亚斯(1856—1910)发表《象征主义宣言》而正式得名,并得到承认,九十年代传到英美德俄等国。象征主义的基本主张。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是诗人魏尔伦、兰坡和马拉

美。他们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为象征主义作出了表率。魏尔兰(1844—1896)早年思想颓废,在法兰西的风雨历程中,也曾在革命来临时焕发出热情。但由于颓废成性,在其诗作中,可以听到一个被社会毁弃的诗人真诚而痛苦的声音。兰波(1854—1891)的诗充满反抗的激情,包括早年用写实手法写成的诗作。他的十四行《母音》中,五个母音竟各代表一种颜色,A代表黑色,E代表白色,I代表红色,U 代表绿色,O代表蓝色。在另一首诗《醉舟》中,时间和空间概念都已消失,船幻想自己是波浪,滚流到天涯海角,见到无数的太阳与海怪,实际上写了一连串混乱的幻象。马拉美91842—1898)对象征主义理论上阐述较多。他一生都在努力揭示隐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绝对世界”。其《牧神的午后》被公认为象征主义的杰作。

四、北欧文学

北欧各国共同的政治形势、文化传统和文学潮流,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特色的文学区。北欧经济发展缓慢,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十九世纪上半叶文学主潮是浪漫主义,下半叶文学主潮是批判现实主义,二十世纪初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

丹麦的汉斯·克利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贫困家庭出生和他的学徒生活。他的刻苦自学和创作生活。安徒生童话的主要内容:描写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作者对不幸的劳动群众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虚伪、淫乐生活的揭露和讽刺;对美好生活的揭露和幻想。童话创作中的改良色彩。《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话创作的代表之一。童话通过因贫穷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生活,强烈地抨击了社会的黑暗,表现了社会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和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丹麦的盖奥尔格·勃兰兑斯(1842-1927)是北欧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家,他的著作《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1-1888)对推动北欧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北欧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易卜生和斯特林堡。

北欧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无产阶级作家尼克索(1869-1954)的生平和创作。早期创作批判意义和自然主义色彩。尼克索的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克莱――人的女儿》(1917―1921)和《红色莫尔顿》(1945)。小说通过贝莱和莫尔顿的生活的对比描写,反映了丹麦工人阶级的斗争历史,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丹麦革命指明了方向。小说的历史意义。

五、俄国文学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反抗怒潮的掀起和知识界革命活动的加强。七十年代民粹派发动“到民间去”的运动。八十年代工人运动的逐步高涨。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的成立(1883)。列宁领导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建立”(1895)。

这时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贵族地主的统治和资本主义势力提出了更为强烈的批判,更加注意反映城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长篇小说继续繁荣。谢

外国文学史自考大纲(2017年版)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识记:古希腊、罗马文学就是欧洲文化与文学得发源地 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与早期基督教文学就是欧洲文学得两大源头.古罗马文学就是古希腊与后世欧洲文学之间得桥梁。古罗马文学得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古希腊文学得三个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 理解 4、《埃涅阿斯纪》得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伊索寓言"; 应用:古希腊文学得特征。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 识记:奥林波斯神系。英雄传说。 理解:希腊神话得内容与艺术价值。 应用:希腊神话得特点。 第三节荷马史诗 识记:《伊利昂纪》得主要英雄人物。《奥德修纪》得主人公. 理解:荷马史诗。 应用:荷马史诗得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 识记: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与喜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古希腊戏剧得起源。古希腊悲剧与喜剧得基本特征。 应用:古希腊戏剧中得命运观念与人本思想。三大悲剧诗人对希腊悲剧得发展做出得重要贡献。 第二章中古文学 第一节概述 识记:中古各种类型文学得代表作品。 理解: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市民文学。《罗兰之歌》。《列那狐传奇》。 应用:中古文学得主要特征与价值. 第二节但丁

识记: 1.但丁就是“中世纪得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就是新时代得最初一位诗人”. 2.《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得形式,梦游“地狱"、“炼狱”与“天堂”. 3.诗集《新生》。 理解:《神曲》得主题思想。 应用:《神曲》得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1、识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与英国文学得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大学才子派;七星诗社 3、应用:人文主义文学得基本特征;《十日谈》得思想内容;《巨人传》中得巨人形象 第二节塞万提斯 1、识记:历史剧《奴曼西亚》;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堂吉诃德》中得主要人物形象,小说在文学史上得地位与影响。 2、理解:《堂吉诃德》得主题及艺术成就。 3、应用: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得形象. 第三节莎士比亚 1、识记: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成就及在文学史上得地位;其历史剧、喜剧、悲剧与传奇剧得代表作;四大悲剧: 2.理解:喜剧得主题与主要特征。悲剧得主题与主要特征. 3、应用:哈姆莱特形象分析.《哈姆莱特》得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1、识记:巴洛克文学得代表作家作品:“马里诺派",“贡哥拉派”;卡尔德隆与《人生如梦》.弥尔顿得《失乐园》等三首长诗;高乃依于《熙德》;拉辛与《安德洛马克》。 2、理解:“三一律”。 3、应用:古典主义文学得基本特征。 第二节莫里哀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外国文学史自考考试大纲

西方文学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1、识记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 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 2、理解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 伊索寓言 《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应用 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第二节古希腊神话 1、识记 奥林波斯神系 英雄传说 2、理解 希腊神话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3、应用 希腊神话的特点 第三节荷马史诗 1、识记 《伊利昂纪》的主要英雄人物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 2、理解 荷马史诗 3、应用 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四节古希腊戏剧 1、识记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喜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 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征 3、应用 古希腊戏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三大悲剧诗人对希腊悲剧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二章中古文学 第一节概述 1、识记 中古各种类型文学的代表作品 2、理解 教会文学 骑士文学 英雄史诗 市民文学 《罗兰之歌》 《列那狐传奇》 3、应用 中古文学的主要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但丁 1、识记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 诗集《新生》 2、理解 《神曲》的主题思想

3、应用 《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1、识记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流浪汉小说 大学才子派 七星诗社 3、应用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十日谈》的思想内容 《巨人传》中的巨人形象 第二节塞万提斯 1、识记 历史剧《努曼西亚》 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到前4世纪初(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外国文学史自考试题2012版

外国文学史自考试题2012版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 A .《神谱》 B.《工作与时 日》 C.《酒神颂》 D.《胜利颂》 2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突出描写的是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赫克托耳的勇敢

C. 阿伽门农的专横 D. 奥德修斯的智慧 3 .《神曲》中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是 A .奥维德 B. 贺拉斯 C. 维吉尔 D. 贝雅特丽齐 4 .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结构上采用的是 A .单线结构 B. 框形结构 C. 双线结构 D. 环形结构 5 .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 A .马洛 B. 乔叟 C. 拉伯雷 D. 维加 6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的代表作是 A .《安德洛玛克》 B. 《熙德》 C. 《伪君子》 D. 《诗的艺术》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 A .莫里哀 B. 约翰?弥尔顿 C. 高乃依 D. 约翰?班扬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9 .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 .夏多布里昂 B. 斯达尔夫人 C. 缪塞 D. 大仲马 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 A .《红字》 B. 《草叶集》 C. 《白鲸》 D. 《见闻札记》 11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被抛弃的贵妇是

《外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外国文学史》是大学本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古希腊罗马至二十世纪欧美等国家及地区文学的发展史,主要的文学现象、文化思潮予、重要的作家及作品的赏析。要求考生熟练了解其文学发展的基本概貌,文学史上一些重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及思潮,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了解文学史上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及其各自的特点;了解各个时期英法俄、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较具影响力的作家及其作品,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宽阔视野鉴赏解析外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 1.古希腊罗马文化特征 2.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3.古希腊悲剧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家、作品 4.《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5.古希腊戏剧 (二)中世纪文学 1.中世纪文学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 2.骑士文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英雄史诗的基本特征 4.但丁《神曲》的主题内涵及艺术成就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流思潮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 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人物、主题内涵及艺术成就 3.莎士比亚的戏剧及戏剧艺术

(四)17世纪文学 1.古典主义文学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2.巴罗克风格 3.古典主义悲剧艺术 4.莫里哀喜剧艺术成就 (五)18世纪文学 1.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论主张 2.启蒙文学的概念及特点 3.卢梭启蒙思想及艺术成就 4.歌德《浮士德》的艺术成就及思想内涵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思想艺术特点 2.雨果艺术主张及小说艺术成就 3.拜伦及其艺术成就 4.麦尔维尔及其艺术成就 (七)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2.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的思想艺术成就 3.狄更斯、哈代的思想艺术成就 4.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的思想艺术成就5.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的思想艺术成就 6.易卜生的戏剧及其成就 (八)19世纪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 2.唯美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 3.象征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点 4.左拉、莫泊桑的思想艺术成就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自考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含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具有浓郁的人本色彩;艺术手法浪漫夸张。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2、荷马史诗:含《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两部,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取材于古代的特洛伊战争,主题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歌颂英雄。它是人类历史童年时代的杰作。 3、《旧约》:犹太教的经典,又是希伯来人的文学作品总集。全书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基督教兴起后,将之收入《圣经》中,称之为《旧约》,以区别于基督教所编写的《新约》,对后世影响巨大。 4、《新约》:基督教的正典。摩西代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史称旧约。耶稣通过殉难,代上帝与人立约,史称“新约”。其主要内容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四类。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5、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盛行的正统文学,作者多为僧侣,取材于圣经,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艺术手法以梦幻、象征、寓意为主。公式化、概念化严重,不代表进步文学的方向。 6、骑士文学:骑士制度的产物,分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主,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在法国成就最高。 7、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采用讽刺手法来揭露封建主和教会的罪恶,赞颂市民的才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特点,如《列那狐的故事》。 8、《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通过但丁幻游三界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表达出人类在迷惘和错误中,只有通过信仰(贝亚特丽齐)和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光明、真理和至善的境地。它代表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又开启文艺复兴之先声。 9、文艺复兴: 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现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文化为标志,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它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内容是:用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思想来自于基督教精神。 11、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第一个文学团体。以龙沙为首的七位诗人组成而得名,具贵族倾向。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革新法国诗歌,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一部分。 12、流浪汉小说: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采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以城市下层人物为中心,并以其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广泛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是《小癞子》。 13、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形象。他是封建制度崩溃时期没落骑士典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具有资产阶级冒险家特色。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2020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31+外国文学史】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外国文学史 科目代码:831 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050108) 一.考试性质 外国文学史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外国文学史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文学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外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和突出的专业能力。 二.考查目标 外国文学史考试涵盖高等学校外国文学史这一课程的全部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现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有关论断。 2.准确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同阶段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各国别文学的主要成就、各国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结合文学理论与方法,恰当地分析和评价外国文学史中有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及作品。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西方文学史100% 4.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 单项选择题15分(15小题,每小题1分)

名词解释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简答题45分(3小题,每小题15分)分析题60分(2小题,每小题30分)Ⅳ.考查内容 一、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述 1.古希腊文学特征、各阶段主要成就 2.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历史、特征、影响 (二)古希腊神话 1.古希腊神话的谱系 2.古希腊神话特征、与其他国家神话的比较 (三)荷马史诗 1.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思想艺术特征 2.两部史诗的比较 3.荷马史诗的地位及其影响 (四)古希腊戏剧 1.古希腊戏剧的产生环境、特征 2.古希腊戏剧发展历史 3.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及特点 4.古希腊喜剧 (五)维吉尔的创作 1.维吉尔创作的主要作品、特征 2.《埃涅阿斯纪》分析 二、中世纪文学 (一)中世纪文学概述 1.中世纪文学发展、分期 2.《圣经》文学及其影响 3.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 (二)但丁与《神曲》 1.但丁的创作

00540外国文学史_16.10自考真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文学史 (课程代码005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希腊神话中地母的名字是 A.该亚 B.该隐 C.赫拉 D.瑞亚 2.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A.《贝奥武甫》 B.《尼伯龙根之歌》 C.《熙德之歌》 D.《罗兰之歌》 3.但丁的爱情诗集是 A.《神曲》 B.《飨宴》 C.《新生》 D.《歌集》 4.《巨人传》的作者是

A.但丁 B.拉伯雷 C.龙沙 D.薄伽丘 5.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讽刺的是A.新兴资产阶级 B.教会文学 C.封建贵族 D.骑士小说 6.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走向成熟的作家是A.布瓦洛 B.拉辛 C.莫里哀 D.高乃依 7.18世纪英国作家菲尔丁的代表作是A.《感伤的旅行》 B.《格列佛游记》 C.《鲁滨逊漂流记》 D.《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8.德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A.耶拿派 B.海德堡派

C.湖湖畔派 D.自然派 9.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 A.普希金 B.雷列耶夫 C.茹科夫斯基 D.菜蒙托夫 10.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作者雪菜是A.法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 11.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代表作是 A.《九三年》 B.《悲惨世界》 C.《笑面人》 D.《巴黎圣母院》 12.法国小说《茶花女》的作者是 A.大仲马 B.梅里美 C.小仲马 D.福楼拜

13.狄更斯的成名作是 A.《老古玩店》 B.《双城记》 C.《远大前程》 D.《匹克威克外传》 4.马克·吐温讽刺美国“民主”选举欺骗性的小说是A.《镀金时代》 B.《王子与贫儿》 C.《竞选州长》 D.《败坏了赫德菜堡的人》 15.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 A.现代主义先驱 B.自然主义先驱 C.现实主义先驱 D.浪漫主义先驱 16.《安娜?卡列尼娜》中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是A.安德烈 B.彼埃尔 C.列文 D.卡列宁 17.肖洛霍夫闻名世界的宏伟悲剧史诗是 A.《青年近卫军》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提纲(改后版)上课讲义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填空题1.()被伍尔芙称为“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3. 哈代小说(《》)的副标题是“一幅荷兰派的写生画”。 4.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的名字分别是夏洛蒂、艾米莉和() 5. 19世纪英国第一部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6.长篇小说《双城记》的“双城”指()和()。. 7. ()称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等作家是现代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9.俄国十九世纪三大文艺理论家是杜勃罗留波夫、()()。 10.由果戈理和别林斯基所开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被称为“”派。 11.与贵族革命时期相对应的系列化文学形象是();平民知识分子时期的文学以塑造()形象为主。 12.俄国第一部写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是()。 13.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美学著作是()。《怎么办》的副标题是()。 14.俄国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 15.屠格涅夫在()中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新人的形象。 20.被称为俄国戏剧史上里程碑的作品是果戈理的()。 2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是()。 22.巴赫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小说的经典论著是()。他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为()。 23.托尔斯泰平最早表现平民化思想的长篇小说是()。 27.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是( )。 29.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的小说家是()。 30.被林肯总统称为“以一本书引起一场战争的小妇人”指的是美国作家()。 31.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32.“现代美国诗歌之父”指的是《草叶集》的作者()。 37.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经典概括为“除( )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8.( )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 39.( )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宣言。 40.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42.《红与黑》的副标题是( )。 43.《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 )。

(完整版)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整理

外国文学史 一、考试范围: 本门课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 本大纲在每个章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记忆,并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理解”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熟知其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联系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及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简略说明。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察。总之,学生要在“识记”、“理解”、“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概述 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

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最著名的诗人→萨福)和寓言; 3)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历史上又称“雅典时期”,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散文(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和演说辞→苏格拉底)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4)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理解: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3.掌握: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神话 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 1.识记:希腊神话中主要神的名字,尤其是古罗马神名。(注意区分古希腊神话名和古罗马神话名) 2.理解:俄林波斯神统。(从宙斯到赫斯提亚统称“俄林波斯圣山上的12主神”) 3.掌握:希腊神话的特征;希腊神话的价值,希腊神话不只是“希

外国文学史 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H i s t o r y o f t h e F o r e i g n L i t e r a t u r e)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生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三年级 学时:72 编者:张世君教授 1.教学规定 《外国文学史》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三年级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每周4学时,一学期18周。大学三年 级开设。 考试为闭卷考试,分A、B卷。 本课程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点·外国文学教研室承担。 关于资源共享课学时的说明: 作为资源共享课,本课程的教学录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时分 配比例是1:1。即36节录像课+36节自主学习=72学时。 在36节录像课之外,第11章还有5讲文本分析录像课。所涉 及的作家有4讲包含在前面的36节录像课中的19世纪文学里。之 所以单独提取出5讲文本分析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外国 文学史,学会细读文本,欣赏、分析、评论外国文学作品,掌握分 析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视角,提供一种示范性的案例分析。 相对于72学时之外多出的5学时文本分析方法论教学录像,可以看作是本课程派发的一个“福利”,供有兴趣和需求的学生、听 众学习与分享。 2.教材选用与建设

主教材: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辅助教材: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多媒体课件》,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 3.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 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课堂教学采用电子教案,课后学生自主学习采用网络课程。在课程的讲授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超越课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坊活动,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本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提供的拓展学习资源和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并以撰写论文、课堂演剧、制作多媒体汇报作品来呈现其学习成果。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点击鼠标,旋转课堂,让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文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图像,隐含的思想变为直观把握;化繁为简,把复杂变简单;生动活泼,把枯燥呆板的文学史资料变为动感的视觉、听觉艺术。在讲授外国文学史的时候,为勾勒出一个简略的电影改编史、音乐史、歌剧史、建筑史、绘画史的线索,绘声绘影,图文并茂,让思想展开金色的翅膀,在快乐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阅读文学原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 建立教学工作坊,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通过教学工作坊活动进行自主发现和知识重构的参与式学习。教学工作坊的具体活动如下: 一是强化专业基础的训练,要求学生写作外国文学论文。 二是开展课堂剧演出,把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和实践表演相结合。学生改编世界文学名著,演出世界文学名著。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繁盛)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对个人的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主义把创作视为一种自我表现,一种个性的外化和一种情感的宣泄,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对“异国情调”的浓烈兴趣。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自然的崇高和“异国情调”与都市文明的庸俗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种“中世纪精神”(Medievalism),它表现为对基督教的美化、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发现、对非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的浓厚兴趣 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倡导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色彩,强调情感、想象、天才、灵感和无意识。 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 早期浪漫主义( 1797至1802) 1、“耶拿派”:是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核心人物是施莱格尔兄弟,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

2、“耶拿派”的另一作家是诺瓦利斯,诗的内容多为赞美死亡,描写黑暗,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如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另一作家则是蒂克,他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中期浪漫主义(1803至1815 ) 1、“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是布仑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关注现实,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间诗歌,编纂了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

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他们厌恶都市文明,反对资产阶级文明,致力于描写远离现实斗争的题材,讴歌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描写神秘而离奇的情节和异国风光。 2、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构思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在英国正式出现。1800年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写序言,主张“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想象力是诗歌的灵魂”。1815年又从诗集中抽出自己的诗作单独成册,又附加一篇序言,这一前一后两篇序言,后来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第二代诗人:(拜伦、雪莱)恶魔派/积极浪漫主义 拜伦 拜伦式英雄: 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烫烙着拜伦的思想个性气质。孤傲的反叛者,心怀人间悲哀同整个社会抗争 代表作品: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主要内容:通过对哈洛尔德游历生活的叙述和抒情主人公的议论、抒情,反映了19世纪初期欧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思想:渴望自由、反对侵略、憎恨专制统治、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反暴政、反侵略) 第一章主要写主人公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2、《新约》的史传体作品只有一卷,就是路加写的(《使徒行传》)有“基督教史诗”之称。 3、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并称“四大悲剧”。 4、丹尼尔·迪福是英国18世纪第一个重要的长篇小说家。他的代表作(《鲁 滨逊漂流记》)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作。 5、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他创作的高峰,也 是他浪漫主义诗歌的杰作。 6、(斯丹达尔)是法国批评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小说《红与黑》的 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7、(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8、托尔斯泰在其代表作品《复活》中,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来描写法庭 审判。 9、唯美主义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戈狄耶最早提出 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10、美国杰出作家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他的作品具有(简 洁)的风格。 11、古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12、(《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有欧洲古代新时期的荷马之称。 13、《尔李王》、《奥塞罗》、《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4、18世纪的英国文学以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成就最高。 15、《唐璜》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一部长篇诗体小说。 16、斯丹达尔的小说《红与黑》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开了(批判现实主义) 主义的先河。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7、果戈理的(《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水 平的长篇小说。 18、托尔斯泰在其代表作《复活》中,塑造了两个丰满而复杂的形象:聂赫 留朵夫与(玛丝洛娃)。 19、(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20、超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在创作中深受(弗洛依德)学说影响,执意追求的 是现实与梦幻的结合。 21、希腊民间流传着许多以动物生活味主要内容的小寓言,其中最有名的是(《伊索寓言》)。 2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并存着三种文学,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 23、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在(戏剧)方面的成就最为卓著。 24、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是“(浪漫主义) 主义运动之父”。 25、雨果的(《悲惨世界》)是他的代表作,是法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26、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 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27、《包法利夫人》是使(福楼拜)赢得巨大声誉,标志其文学成就的作品。 28、易卜生是挪威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模拟及答案

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

外国文学史- 4月-真题及详解 一单选 1. 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正确答案 C 知识点名称 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 难易程度 简单 小袋讲解 亚里士多德代表作是<诗学>、柏拉图(<理想国>、<裴德若篇>、<伊安篇>、<会饮篇>). 小袋统计 刷题次数: 9078 错误率: 26% 2. 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是() A.《理想国》 B.《会饮篇》 C.《诗艺》 D.《歌集》 正确答案 C 知识点名称 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难易程度 简单 小袋讲解 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称之为《诗艺》。 小袋统计 刷题次数: 12189 错误率: 53%

3. 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正确答案 A 知识点名称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和喜剧作家及代表作品 难易程度 简单 小袋讲解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_前456)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作品:<普罗米修斯>(包括<被缚的普罗米隆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 小袋统计 刷题次数: 6069 错误率: 32% 4. 16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 A.《羊泉村》 B.《小癞子》 C.《巨人传》 D.《堂吉诃德》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流浪汉文学 难易程度 简单 小袋讲解 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小袋统计 刷题次数: 4896 错误率: 16% 5.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大学才子派”的是() A.约翰·李利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外国文学》(一)是汉语言文学的必修基础理论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文学成就,以提高其整体文化水平。通过外国文学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掌握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极其意义;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外国文学史》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牢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理论,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外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前沿。 (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外国文学史》问题的能力;学习掌握从《外国文学史》的发展实践中探索文学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三、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外国文学(一)即欧美文学,具体章序如下: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 第九章 20世纪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重要作家

外国文学的教学,除了应当遵循一般的原则之外,尤其应当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阅读、欣赏、分析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四、课程教学条件 (一)师资 授课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者研究生学历,并具有外国文学学习的指导能力。师生比1:45,合班开课:两个班合班为宜。 要求有两名及以上《外国文学史》课程的主讲教师。 (二)教材 《外国文学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图书资料 《外国文学史》课程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思潮、著作等。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赏析法、提问法、作业法等教学方法。手段才用传统与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环境要求理论知识课在普通教师上课,讨论课在小教室进行,如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需配备:电子计算机、投影仪、扩音机、光碟、桌椅等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按教学计划的规定为一学期,计划学时64学时,安排在第3学期64学时(16×4),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阅读作品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环节,要求在听课前按教学进度阅读作品,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 本课程的考核方法为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占30分(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论文、考勤等),期末卷面成绩占70分。 七、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古代文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的概况,重点掌握荷马史诗,希腊戏剧。 第一节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概述(1课时)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文学院《外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文学院《外国文学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欧美文学(西方文学)史110分 亚非文学(东方文学)史4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外国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现当代文学(特别是文艺复兴到20世纪)的发展态势,各阶段的重要情况,各主要国家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和代表。 3、掌握东方文学古代阶段的印度文学、希伯来文学,中古阶段的日本文学、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近现代阶段的印度文学、日本文学的重要情况和重要作家作品。 考试内容: 一、西方文学(欧美文学) (一)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 1、古希腊文学的人本主义精神、现世主义特点、成就突出的几大门类; 2、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和奥林匹斯神系的主神; 4、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创作及其代表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5、罗马文学与希腊文学的关系及其黄金时代的名家名作。 (二)中世纪文学 1、教会文学的概念,英雄史诗的概念和代表作,市民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 2、骑士文学的概念、类型、思想艺术特征、意义影响、代表作; 3、但丁的地位、创作概况,在文学史、思想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意义影响; 4、《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二重性。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人文主义文学) 1、人文主义思想要点,人文主义文学特征; 2、大学才子派、流浪汉小说、七星诗社等名词概念; 3、彼得拉克、薄伽丘的创作,《十日谈》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其意义、影响; 4、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的二重性; 5、拉伯雷《巨人传》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 6、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时期的概况,莎士比亚在欧美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莎士比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