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保健以及免疫程序

鹌鹑的保健以及免疫程序
鹌鹑的保健以及免疫程序

在预防工作中,首要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加强饲养管理,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笼舍的通风,给鹌鹑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该病一旦发生,应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

为了防止本病的继发感染,可适当投药加以控制。治疗原则应考虑发病鹌鹑的数量,数量少时以个别治疗为主。当发病数量多,外界诱因无法立即去除时,可考虑大群给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治疗药物的选择:个别鹌鹑的治疗可用链霉素,成年每只鹌鹑每天20万单位,分2次注射,或用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天1万单位,分2次注射,连续注射3天。全群给药可用链霉素、红霉素、恩诺沙星等饮水,连用4天。

鹌鹑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乌洛托品(或小苏打)和抗生素,主要是有利于排出肾脏中沉积的尿酸盐和防止继发感染。预防可用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发生本病后,可给鹌鹑群投服抗生素,控制鹌鹑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

对本病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鹌鹑群的免疫工作。鹌鹑50日龄时免疫一次,9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鹌鹑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强,鹌鹑免疫后有一定的反应,用磺胺药物不要超过5天。

为了防止继发症,可以投以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哌酸、恩诺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所在地区本病经常发生,可考虑使用油苗在鹌鹑开产前免疫,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免疫程序表

日龄工作重点方案

1开口5%葡萄糖饮水5小时,后用世纪维他饮水

2--5防沙门氏杆菌,大肠杆

杆净饮水

6--10提高疫苗效价黄芪多糖+世纪维他饮水

7预防新城疫,传支H120疫苗2倍量饮水13--1

6

防上架应激VC饮水

15上架

17--1 9上架应激的拉稀及过

料,球虫

肠毒速治饮水,清瘟败毒散拌料

26--2 9提高疫苗效价及增强体

黄芪多糖+世纪维他饮水

28预防新城疫新城疫四系2倍量饮水

30驱虫左旋米唑

32--3

6

平稳上产蛋高峰增蛋绝招+金蛋多拌料,正源卵舒饮水三天40预防新城疫清瘟败毒散拌料

45-47保肝护肾肝泰乐,健肾宝拌料

90预防新城疫克隆30,2倍量饮水

120--

125

延长产蛋高峰维持时间增蛋宝+金蛋多拌料,正源卵舒饮水5天150预防新城疫新城疫四系2倍量饮水

第八个月修复老化的产道,减缓

高峰下降速度

增蛋绝招+金蛋多拌料,世纪卵舒饮水5天

备注:预防用药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做适当调整,如出现疫病及时反映,第一时间诊断以后做出针对治疗方案,以确保鹌鹑高效、高质量生产。

热应激对种公猪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热应激对种公猪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耿建新 (硕腾(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河北省香河县065400) 摘要:夏季天气炎热,如果超过公猪等热区就会发生热应激,引起公猪的繁殖障碍,公猪在猪群中虽然比例很小,但影响面大,特别是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公猪发生热应激后主要表现为性欲低下,精液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配种不能按照原定的选配计划进行,母猪返情率高于正常水平,产仔数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公猪发生热应激的原因,以及降低热应激的措施。 关键词:种公猪;热应激;精液质量 环境温度是影响种公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公猪的等热区为14~25℃,当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时,就会发生热应激。表现为繁殖能力降低,易患睾丸炎,精液质量下降,使得受胎率下降,胚胎成活数减少。如何缓解热应激对动物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本文主要探讨公猪发生热应激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睾丸(图1)是生产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睾丸生产的精子转移到睾丸上半部分,并在此处实现成熟、提供营养和保存起来。睾丸上半部和尿道之间由输精管相连接,精子与副生殖腺产生的分泌物相混合后形成精液。每个精细胞都需历经30~50天的精子发生周期才能成为精子。在此过程中,营养、环境、动物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均会对精子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图1 公猪的生殖器官 热应激是能阻碍身体正常散热,引起热紧张的条件刺激,其本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热调控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夏季的高温很容易引发猪的热应激反应。 精子对热敏感,一旦精囊的温度上升就会大大减弱其功能。因此,为了不受体内热量的影响,猪的阴囊会露出腹腔并在肛门的正下方呈半球形隆起。阴囊扮演着一个“散热器”的角色。正常情况下,公猪阴囊内睾丸温度比深部体温低2~3℃,当环境温度高于34℃,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2]。卢绪秀等[3]报道,公猪在热应激条件下,平均采精量有所下降,精子平均活率和平均密度下降,精子平均畸形率显著升高。Larssom等将公猪饲养在33~35℃环境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 .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配种前1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20-30配种前倍量肌注。联苗),4 1次。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每年春天(3-4 1次伪狂犬疫苗。配种前1个月接种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4倍量肌注。年后可不注。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 年后可不注。1次乙脑苗,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产前2 大肠杆菌苗。、、K99987P天,分别注射产前45天、15K88 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45 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产前猪配套免疫程序 . . 方式日龄疫苗种类剂量商13日龄头份伪狂犬滴鼻肌注10日龄1头份喘气病品猪链球菌1头份17日龄肌头高效价猪瘟活疫2日肌肌头喘气3日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头6日肌肌口蹄头7日 肌头口蹄疫二10日

方剂日疫苗种肌头8日龄左乙脑月或月 备肌注头份90日龄左右伪狂犬2 1头份乙脑二免(2月或者100日龄8月)肌注种细小病毒灭活苗肌注1个半月龄6 头份1细小病毒灭活苗二免个半月龄头份肌注7 猪配种前肌注头份4 高效价猪瘟活疫苗 方疫苗种类剂量时间生 式 肌头大肠杆菌1产前40天、20天各一次(种公猪不用)产苗份注 肌断奶前3天(第2胎以后不用)头1细小病毒 公注份 肌乙脑月各一次月、每年28 1头注份母肌月各一次月、3每年9 猪瘟4头 份注猪肌9月、每年33头天后进行)月各一次(猪瘟免疫7口蹄疫 份注. . 肌头2 伪狂犬月、每年410月各一次注份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保健措施如何实施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保健措施如何实施? 当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猪的生产性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猪的体质、抗逆性等也相对有所下降,对营养、饲养、管理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更加敏感。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此相关的疫情也变得更加复杂,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可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开,会造成经济损失,猪只发育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药物、人力等方面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并还会给猪场留下病根,成为后患。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生产优质猪肉。 一、猪群的健康监测 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群随时都可能发生传染病,一旦发生,规模越大,损失越惨重。因此,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及时发现亚临床症状,早期控制疫情,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监测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猪群饲养员对自己所养猪只要随时观察,如发现异 常,及时向兽医或技术员汇报。猪场技术员和兽医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遍,并经常与饲养员取得联系,互通信息,以掌握猪群动态。不管是饲养员还是技术人员,观察猪群要认真、细致,掌握好观察技术、观察时机和方法。生产上可采用“三看”,即“平时看精神,喂饲看食欲,清扫看粪便。”并应考虑猪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季节,温度,空气等,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对观察中发现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属一般疾病,应采用对症治疗

或淘汰,如是烈性传染病,则应立即捕杀,妥善处理尸体,并采取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措施,防止其蔓延扩散。 对异常猪只及时淘汰,可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耗料和用药,更有利于维护全群的安全,因为这些猪往往对传染病易感或是带菌带毒,是危险的传染源或潜在的传染源。 (二)测量统计特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要求特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并同时表现特定的生产水平。通过测量统计,便可了解饲养管理水平是否适宜,猪群的健康是否在**状态。低劣的饲养管理,发挥不出猪的**遗传潜力,同时也降低了猪的健康水平。猪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反应饲养管理好坏和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例如,猪的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往往与配种技术不佳、饲养管理不当和某些疾病有关; 出生重低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良有关;21天窝重小、整齐度差与母乳不足、补料过晚或不当、环境不良或受到疾病侵袭有关;肉猪日增重低、饲料报酬差有可能是猪群潜藏某些慢性疾病或饲养管理不当。 (三)病猪剖检通过对病猪的剖检,观察各器官组织有无病变或病变的种类、程度等,了解猪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猪场全面的保健方案

猪场全面的保健方案 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方案 为了防止母猪在产仔、哺乳过程中把过多的病原菌传染给仔猪,必须在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强力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泰乐菌素、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为了增加抗菌素的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可进行适当的药物配合使用,如四环素类配合磺胺增效剂、阿莫西林配合氟甲砚霉素、泰乐菌素配合磺胺药等。 在天气变化快的季节或外界猪病流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感染猪群的机会。 仔猪的保健方案 为了防止或减少仔猪在出生后发生腹泻以及断奶仔猪发生腹泻、发热、消瘦等,仔猪在出生后应采取“注射+饮水加药+饲料加药” 的保健方案,即选用长效抗菌药物,如长效土霉素、氟甲砜霉素针剂、第三代头孢等及注射铁剂,提高仔猪铁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在1、3、7 日龄进行肌肉注射以防止仔猪早期感染细菌性疾病;在诱食阶段,在仔猪的饮水中添加可溶性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以防止呼吸系统的早期感染; 断奶前后的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等以防止断奶仔猪衰弱综合症的发生。 由于多数中小型猪场或养殖专业户没有设置保育床,保育条件差,所以在断奶后3~4周需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以防止因仔猪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猪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病等。 猪场的驱虫方案

目前猪场内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渗出性皮炎等疾病大面积的发生,都与寄生虫有着重要的关系。以往人们仅仅注重寄生虫对猪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很少关注寄生虫在疾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小型猪场和养猪专业户对驱虫工作认识不足,而导致猪场的附红细胞体等疾病连绵不断,无法控制,**终导致死淘率大大增加,经济效益直线下降。 1.母猪的驱虫方案。 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驱虫1次,即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2PPM,连喂7天,也可用左旋咪唑按10mg/kg体重进行驱虫;怀孕母猪于产前2~6周进行两次驱虫,即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2PPM,连喂7天,间隔两周后再连喂7天。当然,运用伊维菌素针剂进行皮下注射驱虫,效果也十分明显。 2.商品猪的驱虫方案。 仔猪在45~60日龄和75~85日龄分别进行1次驱虫,每次在饲料中添加阿维菌素2PPM连喂一周。 如果育肥猪的体表寄生虫明显时,也可以用1%的敌百虫进行喷雾驱虫,但在使用时应注意先清洗圈舍与猪只,待干燥后方可进行喷雾驱虫。

猪热应激的保健措施

猪热应激的保健措施 猪是恒温动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温度中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是靠其体热调节机能保持体热平衡来完成的,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出机体的适应和调节范围时,体热平衡将被破坏,出现体内积热过多,引起体温升高,生命机能随之发生障碍,将导致猪的生长缓慢,种猪生产力下降,甚至出现中暑死亡等,因此夏季预防热应激应成为养猪管理之重点。 1 热应激对猪的影响 1.1 对肥育猪生长的影响 在高温条件下,猪的采食量减少,以减少因采食和消化食物而引起的食后体增热,从而影响猪的生长肥育和饲料转化率,温度越高,其影响越大。当猪为加大散热而使产热增多,使猪的维持需要增加,不仅饲料转化率降低,也加剧了高温对生长和增重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采食量减少和热应激加剧,可导致生长增重停滞甚至减重。高温虽然会提高饲料消化率,但其升高部分不足以弥补获取营养的减少。 1.2 对种猪繁殖率的影响 1.2.1 对种公猪繁殖力的影响 公猪通过阴囊热调节机制保持睾丸温度比肛温低2―

3℃,当环境温度高于33℃~35℃,就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精细管上皮变性,影响精子生成,使精子数减少。在附睾中发育的精子会受到损害,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比例增加。高温引起的精液品质变差,与配母猪的受胎率降低。热应激也使公猪性欲降低,无性欲的比例增加。 1.2.2 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 高温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均有一定的影响。高温使性激素分泌减少,母猪发情率下降,母猪配种前、后各1~3周内遭受热应激,卵子的形成、发育、排卵以及早期胚胎的着床都会受影响,从而使乏情率上升,发情周期延长,受胎率下降,早期胚胎死亡和吸收的比例增加,产仔数减少。妊娠期的后三分之一是胎儿体重增加的关键时期,高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加之高温使母猪采食量减少,营养不足,同时大量血液流向皮肤以增加散热,使胎儿供血和营养供应不足,从而造成胎儿初生重小,出生后生长缓慢。此外,母猪妊娠后期经过热应激,对母猪经胎儿的被动免疫传递也有一定影响,使新生仔猪对某些特定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1.3 对猪健康的影响 持续的高温作用,猪的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加快以促进散热,而这种调节又会使体内某些组织的氧化作用加强,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快,产热量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快而浅的呼吸又使体内供氧不足,导致氧化作用不完全,未完全氧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猪配套免疫程序

注:什么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有些养殖场超剂量多次注射免疫,这样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麻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猪瘟是商品猪免疫的重点,很多猪场为什么注射猪瘟疫苗还会发生猪瘟呢?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占很大因素,试验表明,在猪瘟疫苗中添加特福(猪用转移因子)能有效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的发生,快速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 要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免疫失败的发生必须制定一个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切勿滥用、乱用疫苗,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浪费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一、猪场免疫的目的: 一是控制或净化"猪场内"危害大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二是产生或加强“猪群对外界”流行疾病的抗体。 二、制作免疫程序的原理: 1、后备猪: 在配种前,产生一些主要繁殖疾病的抗体,为了减少微生物繁殖病的发生。主要免疫对象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猪瘟、乙脑和口蹄疫。 2、经产母猪: 一般在怀孕后期接种常见病(非繁殖性病苗)的疫苗,可以提高初乳中的抗体;使乳猪在哺乳期不易发病,主要的免疫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支原体、放线杆菌。 3、空怀母猪:免疫繁殖性的疫苗,避免在怀孕期使用繁殖性疫苗引起严重后果。主要的免疫对象:蓝耳、伪狂犬、猪瘟、细小。 4、季节:每年的3—4月、10--11月份天气好,也是猪群体质最好的时候。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较高,公猪所要免疫的苗,都安排这断时间,一年两次。主要免疫的苗(猪瘟、蓝耳、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连苗、伪狂犬、乙脑、),母猪: 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乙脑)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1]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 陈泽金 南安市畜牧兽医站 362300 中图分类号:S8581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331(2006)05-002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食品的生产成为社会发 展的趋势,消费者对动物性食品所关注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残留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饲养业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在畜牧生产中规范用药。 重视保育猪群用药保健、减少出栏前用药成为必然趋势。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现代化养猪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而推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但是早期断奶也给仔猪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疾病控制等方面带来新难题,特别是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仔猪断奶后的保育阶段(通常指断奶后至8周龄这个时期)提供适当用药保健,能够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猪群生长性能。1 概 念1.1 仔猪免疫抗体消长曲线 图1显示:仔猪从母 猪初乳中获得的免疫抗体在2周龄时已下降至免疫不足区,而其自身之免疫功能需至8周龄才能发育完善,说明仔猪在14日龄到56日龄特别容易感染 疾病,为保证其健康生长,必需为其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力或用药保健。 图1 仔猪免疫抗体消长曲线 1.2 仔猪暴发疾病机制 (1)环境病原数大于猪只 抵抗力时,猪只表现生病(图2a );(2)降低病原或提 高抗病力,则能保障健康生长(图2b );(3)相反,提高病原量或降低抗病力,猪只表现生病(图2c )。 1.3 用药保健可控制的疾病 包括(1)大肠杆菌;(2)沙门氏菌;(3)猪痢疾密螺旋体;(4)原虫(如弓形 体等);(5)霉菌;(6)猪链球菌II 型;(7)猪肺炎支原体;(8)猪鼻支原体;(9)多杀性巴氏杆菌(10)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1)副猪嗜血杆菌;(12)化脓放线菌。2 保育舍内常见病症2.1 消化系统疾病 (1)转群后3~5d 内腹泻:主要是断奶应激及与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有关,减少应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断奶后严重腹泻及溶血性大肠杆菌性腹泻: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保育猪,长期零星发生急性猝死。临床上少部分下黄色 痢便,大部分死亡前均无明显下痢症状,但眼窝下陷,死亡猪外观生长状况良好,但耳翼、鼻端、腹部及四肢末端均有红紫色的发绀现象,主要病变为典型的卡他性肠炎。(3)腹泻:黑绿色或水泥样灰色稀软粪便,持续2周,与管理及肠道细菌感染有关。(4)拉黄色水样饲料粪:肛门及周围地方出现过敏性红肿,饲料采食量正常,可能与饲料中的T2霉菌毒素含量过高有关。2.2 呼吸系统疾病 (1)打喷嚏:每年10月份至第2年4月份多见,多由于重视保温效果舍内门窗关闭,通风不良,舍内环境中氨气(NH 3)及硫化氢 62福建畜牧兽医 第28卷 第5期 2006年

规模化猪场日常生产例行保健方案

规模化猪场日常生产例行保健方案 1 配种怀孕舍 1.1 后备母猪、待配或妊娠母猪 1.1.1不定期抗生素保健 根据猪群的生产状况,饲料中不定期添加抗生素进行保健。每次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保健时,配种怀孕舍所有后备母猪、待配或妊娠母猪同时进行,连用7天。抗生素添加方案如下(添加剂量按每吨饲料添加量计算): (1)母猪流产增多,且子宫炎、关节肿大(甚至有个别母猪出现神经症状)情况比较严重时,选用: 1)阿莫西林[1]500g+氟苯尼考[2]200g 2)四环素[3]500g+磺胺嘧啶500g+TMP100g 3)阿奇环素[4]1000g (2)母猪流产增多,且能观察到部分母猪低烧、皮肤苍白,怀疑存在弓形体感染时,选用: 四环素500g+磺胺嘧啶500g+TMP100g (3)气温急剧下降,或个别母猪出现胃肠胀气急性死亡时,应及时有效预防梭菌性肠炎,选用: 阿莫西林500g+甲硝唑250g 1.1.2定期驱虫 每4个月定期进行1次,每吨饲料中添加:胖可求[5]2500g+阿散酸[6]250g,连用7天。 如猪群正好需要进行抗生素保健,可考虑与抗生素保健同时进行,饲料中按抗生素保健要求,同时加入相应的抗生素。 1.2 公猪 不定期抗生素保健及定期驱虫与后备母猪、待配或妊娠母猪同时进行,抗生素保健及驱虫选用的抗生素或驱虫药种类亦与后备母猪、待配或妊娠母猪相同。 因公猪使用的是粒料,抗生素和驱虫药不能通过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加药的方式添加,可考虑在喂料时直接在喂给公猪的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或驱虫药添加剂量(按

日喂2餐,每头公猪每餐投入量计算)如下: 1.2.1 不定期抗生素保健 1)阿莫西林2.5g+氟苯尼考2.5g 2)阿奇环素5g 3)四环素5g+磺胺嘧啶5g+TMP1g 4)阿莫西林2.5g+甲硝唑1.25g 1.2.2 定期驱虫 胖可求3.0g+阿散酸1.0g 2 分娩猪舍 2.1 母猪 分娩母猪使用粒料,抗生素和驱虫药不能通过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加药的方式添加,可考虑在喂料时直接在喂给母猪的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或驱虫药添加剂量,按日喂2餐,每头母猪每餐投入量计算。 2.1.1 产前产后抗生素保健 分批次进行,同一批次分娩母猪进入产房待产(一般为预产前4天)的次日起,饲料中投入抗生素和复合多维连续保健10天。可选择的方案: 1)阿莫西林2.5g+氟苯尼考2.5g+拜康宁[7]5g 2)阿奇环素5g+拜康宁5g 3)四环素5g+磺胺嘧啶5g+TMP1g+拜康宁5g 4)阿莫西林2.5g+甲硝唑1.25g+拜康宁5g(发现母猪胃胀气或子宫炎症比较多时优先选用) 2.2.2母猪产后补液和注射催产素 (1)补充体液和预防产道感染。应尽可能在母猪产出第3头小猪后开始进行,时间不好安排时适当顺延。静脉注射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1瓶:5%葡萄糖500mL 第2瓶:0.9%生理盐水500mL+注射用阿莫西林2500mg+科特壮[8]10mL (2)肌肉注射催产素。分娩母猪所有小猪产出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

母猪热应激的解决方案1

解决母猪热应激的方案 妊娠母猪受热可发生严重问题,配种受胎率降低,采食量降低、分娩率降低,仔猪初生重降低,窝产活仔数减少,死胎数提高,返情数增高,管理费用增加。因此我们要尽量减少因为热应激造成的基础群母猪及生产成绩的损失。 一.母猪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主要是母猪要在高温环境时机体对热环境做一系列生理反应,猪汗腺不发达,散热区较少,对热的敏感性较高致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 二.表现症状 体温升高42度以上.全身发红.呼吸急促.张大口喘气.严重时尖叫站立不稳、拉干粪豆、不食等热表现。严重时会因心衰死亡。 三.发病猪治疗方法 可用解热药.抗生素.抗应激药物结合的方案治疗 方案1:双黄连注射液(安乃近)20ml+头孢3支+地米10ml 方案2:柴胡注射液(安乃近)20ml+头孢3支+Vc10ml 方案3:双黄连(安乃近)20ml+头孢3支+科特壮15ml(拜耳) 以上三种方案可选其一进行治疗 四.如何防止热应激的发生 1.水帘和风机组合或冷风机降温 每天检查舍内电路安全,水的供应,保证水帘和风机的正常工作,使用时关闭栋舍所有门窗。将风机温控器的温度调至母猪比较舒适的

温度(20度),当舍内温度超过20度时风机自动运转。水帘时间定时器调为每5分钟供应5分钟水,保证水帘使用时全部打湿并且有水珠向下流。也可以通过冷风机降温。 2.冲水降温 1、中午下班前按排专人值班巡察、给舍内每一头母猪冲水;要求将限位栏内地面及母猪身体全部冲干净,发现有膘情较好且微喘的母猪对其头部浇水1分钟。 2、下午下班前按排专人值班巡察、给舍内每一头母猪冲水;要求将限位栏内地面及母猪身体全部冲干净,发现有膘情较好且微喘的母猪对其头部浇水1分钟。 3.饲喂方法 干料改为水泡料,改善猪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降低体能消耗。4.保证清洁饮水 喂料后饲槽内剩料分给舍内体型较瘦猪,清洁饲槽后再放入足够清洁饮水。 5.药物预防 每日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碳酸氢钠+电解多维。提高猪群抗应激能力,额外补充能量,弥补母猪体力消耗。 6.及时清理舍内产热的热源等(粪便、尿液、保温灯等) 五、值班制度 中午饭后12:00--14:30安排人员在各栋舍巡查。保证风机和水帘的供电.供水,饲槽内清洁足量饮水,圈舍内冲水,异常猪只的发现

规模化种猪场猪群保健方法与方案

中国养猪业的养殖模式多样化,猪群分散度为世界之最,4 000余万个的母猪群,每天产出数百万之多的庞大易感个体,兽医工作的滞后等原因致使无法做到这一庞大易感群体同步免疫,故尔难以消灭国外可以消灭的疫病,如猪瘟、口蹄疫等。至于那些本来就与猪群共生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更不待言,因此,中国猪群要做到整体净化几乎类似天方夜谭。由带毒带菌的种猪把病毒细菌带到广大的商品猪场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作为养殖场不能坐视自己的猪场受到病毒疾病的威胁,必须要依靠现代的防治手段对猪群做病毒净化,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种猪场比较成功的净化配伍方案总结如下: 一、复方花青素1000克+泰妙菌素150克+盐酸多西环素300克拌1000公斤饲料。(用于母猪配种后107—122天) 处方剖析: 1.复方花青素主要成分:金银花、槐花、连翘等多种植物、花蕾复合提取抗病毒、高免成分。 产品特点:纯中药复合提取物,产品中主要含绿原酸、花青素、黄酮、植物血凝素、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 2.泰妙菌素(支原净):为半合成多烯类抗生素,是通过发酵培养和半合成生成的一种双萜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有特效,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多种霉形体和某些螺旋体具有较强的作用。它的抑菌机制是在核糖体水平上抑制微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的。它仅作为兽用药,人畜共用药的危害性,有效的减少了人类交叉耐药菌株的产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由泰妙菌素敏感菌引起的猪和家禽的腹泻、肺炎和支原体感染等疾病。泰妙菌素的抗菌效果明显,长期应用本品,在体外极少产生耐药菌株,在体内不易产生耐药性(霉形体和G+对本品可缓慢产生耐药性,与泰乐菌素和红霉素间呈部分交叉耐药)。本品与呋喃类.喹乙醇类和四环素类配伍,可扩大抗病原体范围。 3.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为高效、广谱、低毒的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内服吸收良好,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长。本品毒性在四环素类药中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菌群失调,但长期大剂量的使用会导致维生素缺乏。 配伍功效:用于净化猪群慢性病毒后的继发感染。如:支原体、胸膜性肺炎、副红细胞体等病原的控制净化。 二、复方花青素1000克+泰乐菌素500克+金霉素200克拌1000公斤饲料。(用于仔猪出生25-35天) 处方剖析: 1.复方花青素:含有绿原酸、花青素、黄酮、植物血凝素、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修复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复方花青素是国内最安全的抗病毒天然提取物。 2.泰乐菌素:是畜禽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G+和G-都有很好的效果,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毒副反应小.对猪胸膜性肺炎、支原体和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猪群的健康监测和保健措施 当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猪的生产性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猪的体质、抗逆性等也相对有所下降,对营养、饲养、管理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更加敏感。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与此相关的疫情也变得更加复杂,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可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开,会造成经济损失,猪只发育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药物、人力等方面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并还会给猪场留下病根,成为后患。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主动措、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生产优质猪肉。 猪群的健康监测 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群随时都可能发生传染病,一旦发生,规模越大,损失越惨重。因此,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及时发现亚临床症状,早期控制疫情,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监测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猪群饲养员对自己所养猪只要随时观察,如发现异常,及时向兽医或技术员汇报。猪场技术员和兽医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遍,并经常与饲养员取得联系,互通

信息,以掌握猪群动态。不管是饲养员还是技术人员,观察猪群要认真、细致,掌握好观察技术、观察时机和方法。生产上可采用“三看”,即“平时看精神,喂饲看食欲,清扫看粪便。”并应考虑猪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季节,温度,空气等,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对观察中发现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属一般疾病,应采用对症治疗或淘汰,如是烈性传染病,则应立即捕杀,妥善处理尸体,并采取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措施,防止其蔓延扩散。 对异常猪只及时淘汰,可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耗料和用药,更有利于维护全群的安全,因为这些猪往往对传染病易感或是带菌带毒,是危险的传染源或潜在的传染源。 (二)测量统计特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要求特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并同时表现特定的生产水平。通过测量统计,便可了解饲养管理水平是否适宜,猪群的健康是否在最佳状态。低劣的饲养管理,发挥不出猪的最大遗传潜力,同时也降低了猪的健康水平。猪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是反应饲养管理好坏和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例如,猪的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往往与配种技术不佳、饲养管理不当和某些疾病有关;出生重低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良有关;21天窝重小、整齐度差与母乳不足、补料过晚或不当、环境

养猪必要的保健方案

规模猪场药物保健的必要性 一、母猪产前保健的原因 为了防止母猪在产仔、哺乳过程中把病原菌传染给仔猪,必须在母猪产前7天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药物,而这些药物必须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能通过母乳进入仔猪体内。 二、母猪产后保健的原因 母猪产后极易感染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并因此导致母猪无乳综合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仔猪的健康成长。 1、母乳是仔猪出生后15日龄前唯一的营养来源,母猪无乳综合症是造成仔猪死亡或僵猪的最主要原因。 2、猪的胎盘构造特殊,大分子免疫球蛋白不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因而初生仔猪不具备母源免疫保护,必须通过充足的母乳获得免疫力。 3、初生仔猪肠道上皮20小时内处于原始状态,免疫球蛋白很容易渗入血液,30-60小时后这种渗透性显著降低,因此,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 母猪发生无乳综合症的严重后果: 1、仔猪无法获得充足的母乳,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下痢、发育不良或死亡。 2、母猪繁殖性能降低,加速母猪的淘汰率。 3、如果发生无乳综合症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按下述保健实施方案常规预防,可杜绝无乳综合症的发生。 三、哺乳仔猪保健的原因 仔猪出生后面临着各种不良因素威胁: 1、仔猪出生后5天内,抵抗力很弱,很容易被营养及低温等不良环境所影响。 2、各种应激接踵而来,剪耳、断尾、剪牙、注射疫苗等。 3、仔猪出生后通过初乳而获得对疾病的抵抗力将随着日龄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而自身的疾病防御系统尚未建立起来。 四、仔猪断奶保健的原因 饲料在猪的体内主要靠肠道内的微生物来分解并被消化吸收,刚断奶的仔猪肠道内菌群不平衡,加上离开母亲的应激往往是腹泻、圆环病毒、血虫病及副嗜血杆菌发病的导火索,所以断奶药物保健非常必要。 五、13、18周龄药物保健的原因 由于近几年呼吸道病的泛滥,使得保育猪的饲养越来越难,尤其13、18周龄仔猪的呼吸道病综合症更是让养殖同仁头痛,故13、18周龄墙之说应运而生,究其原因此阶段的仔猪母源抗体逐渐消失,自身抗体尚未完善,加上这阶段生长较快,所以抵抗力非常弱,一旦有应激出现很容被感染或激发自身隐性疾病。 六、驱虫保健 集约化养猪的出现使得寄生虫对猪群的侵害也逐渐体现出来,体内寄生虫让仔猪皮毛干燥生长缓慢,体外寄生虫增加了、也缩短了疾病传播的途径,使许多靠血液传染的疾病从夏天多发转变成全年都发。 规模猪场必要药物保健方案 母猪产前保健: 怀孕母猪产前7天在每吨饲料内添加50%复方黄芪多糖300克,秋冬季节配合菲严康康每吨饲料500克;春夏季节配合多益康每吨饲料添加250克,泰妙龙150克,混合拌料连用15天。或者单用沃妙先500——750克每吨饲料。 母猪产后保健 为防母猪产后感染,在母猪产后12小时内肌肉注射新奥米先10—15毫升一次或阿莫泰能3次即

商品猪场免疫程序

商品猪场免疫程序 程序适合于50头以上的防治母猪群的猪场。猪场在执行本程序时必须进行免疫同步操作。猪场在进行程序操作中如需加防其它疾病必须进行调整。另外猪场药物预防也需和程序配套使用。 一、预防疾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大肠杆菌、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萎缩性鼻炎、口蹄疫、繁殖呼吸综合征。 二、使用疫苗: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丹毒、肺疫二联活疫苗、链球菌多价油剂灭活苗、口蹄疫O型油剂灭活苗、大肠杆菌七价苗、萎缩性鼻炎油剂灭活苗、繁殖呼吸综合症征油剂灭活苗、伪狂犬基因工程缺失油剂灭活苗、细小病毒、乙脑二联油剂灭活苗、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活苗。 三、种公猪免疫: 1、每年春秋两季用猪瘟疫苗免疫两次,4头份/头。 2、每年春秋两季用猪丹毒、肺疫二联苗免疫两次,2头份/头。 3、每年春秋两季用链球菌疫苗免疫两次,2头份/头。 4、伪狂犬疫苗每年免疫两次,1头份/头。 5、细小病毒、乙脑二联苗每年免疫一次,后备公猪配种前间隔10—15免疫两次,1头份/头。 6、萎缩性鼻炎疫苗每年,1头份/头。 7、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每年十月和次年一月各免疫一次。1头份/头。 8、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每年免疫两次,1头份/头。 9、口蹄疫苗每年免疫四次。1头份/头。 四、种母猪免疫: 1、猪瘟疫苗产后7天到断奶前注射一次,5头份/头。 2、丹毒、肺疫二联苗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2头份/头。 3、链球菌疫苗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2头份/头。 4、伪狂犬疫苗每年免疫一次,产前十五天加强一次,1头份/头。 5、细小病毒、乙脑二联苗每年四月免疫一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间隔十天免疫两次,1头份/头。 6、萎缩性鼻炎疫苗产前三十天免疫一次,1头份/头。 7、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二联苗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期间的母猪于产前十天免疫一次,并在十月和次年的正月各免疫一次,1头份/头。 8、口蹄疫疫苗每年四次免疫注射,1头份/头。 9、大肠杆菌七价苗母猪产前21天免疫一次,2头份/头。 10、繁殖呼吸综合征疫苗产后七天到配种前与猪瘟间隔五天免疫一次,1头份每头。 五、商品猪免疫: 1、猪瘟疫苗,乳猪吃奶前45分钟超前免疫。2头份/头。45日龄二免,5头份/头。 2、链球菌疫苗,15—35日龄首免,70—100日龄二免,2头份/头。 3、萎缩性鼻炎疫苗,28日龄免疫,2头份/头。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

---------------------------------------------------------------最新资料推荐------------------------------------------------------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 育成猪的饲养管理与保健育成猪的饲养管理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 3570 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 35 天左右。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 抗寒能力差: 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对温度较为敏感,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生长发育快: 这期间仔猪的食欲特别旺盛,常表现出抢食和贪食现象,称为仔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管理得法,仔猪生长迅速,在4060 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 1 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对疾病的易感性高: 由于断奶而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主动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 工作要点: 1 / 7

采取各种方法以减少仔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渡、猪群管理、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 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做到物见本色)、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工作合理组群: 为了提高仔猪的均匀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体质等进行合理组群,并注意观察,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对于个别病弱猪只要进行单独饲养特殊护理。 卫生定位: 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此项工作一般在仔猪转入 13 天内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栏都形成采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定位,从而为保持舍内环境及猪群管理创造条件。 环境的控制: 注意通风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般控制在22℃28℃,湿度控制在 60%65%,由于保育舍内的猪只多、密度高,在寒冷季节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

保育猪群的用药保健概念 --------------------------------------------------------------------------------------------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对动物性食品,消费者所关注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残留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饲养业的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在畜牧生产中规范用药。重视保育猪群用药保健,减少出栏前用药已成为很多猪场管理的重点。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现代化养猪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而推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但是早期断奶也给仔猪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疾病控制等方面带来新难题,特别是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表现得尤为突出。有关资料显示,不论是连续生产、全进全出管理系统,还是药物早期断奶(mew)或隔离早期断奶(sew),在仔猪断奶后的保育阶段(通常指断奶后至8周龄这个时期)提供适当用药保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 1.仔猪体内抗体抗体消长曲线图显示:仔猪从母猪初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在2周龄时已下降至免疫不足区,而其自身之免疫功能需至8周龄才能发育完善,此说明了仔猪在14日龄到56日龄特别容易感染疾病,为保证其健康生长,必需为其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力或用药保健。 2.仔猪爆发疾病的机制: 3. 保育猪群用药物可控制的疾病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 附红细胞体霉菌ii型猪链球菌 猪肺炎支原体猪鼻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化脓放线菌 转群后3-5天内腹泻:主要是与断奶应激及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有关,减少应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断奶后严重腹泻及溶血性大肠杆菌性腹泻: 主要发生于4-7周龄的保育猪,长期零星发生急性猝死。临床上少部份有黄色下痢,大部分死亡前均无明显下痢症状,但眼窝下陷,死亡猪外观生长状况良好,但耳翼、鼻端、腹部及四肢末端均有红紫色的发绀现象。主要病变为典型的卡他性肠炎。 腹泻,黑绿色或水泥样灰色稀软粪便,持续2周,与管理不良及肠道细菌感染有关。

母猪的猪场保健以及预防程序

母猪的饲养管理包括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泌乳期母猪饲养管理和空怀母猪饲养管理,各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 后备母猪目的是保证品种留选,防疫,控制体重,健全健康猪群 饲养流程:选留→前驱宽,后驱平,无遗传疾病,有效乳头不少于12个的二元商品代→一般是长达或大长→选种后进行分群→体型相似的猪8-10头份一群→分群在夜间进行→分群时水中加入点解多位+维生素C+水溶性阿莫西林→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强力霉素→连用一周→后备母猪专栏后→进行湿料饲喂【比例是1比1】→限饲1.8-2kg/d→体重在80kg时停止限喂→进行疫苗接种:猪瘟、猪丹毒、肺疫、蓝耳、链球菌、伪狂犬、气喘、口蹄疫、传胸→以上疫苗间隔接种,口蹄疫间隔7d,其他间隔3d【猪丹毒、猪瘟、猪肺疫可以同时注射】→接种后→体重过达到110kg-120kg,7.5-8.5月龄→进行配种→进入妊娠期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期是114天带117天之间,母猪妊娠认为前期,中期,后期,可以把114天分成3份,头35天为妊娠前期,36天到80天的时候为妊娠后期,在80天后为妊娠后期

饲养流程:适时配种→提高产子数及受孕率→进行双重配种【不同住两次配种】→配种后5-7天以1.8-2.0kg/d饲料→可以提高产仔数【促进胚胎着床】→有条件时9-13d减少运动→配种后7d 饲喂2.1-2.2kg/d→至配种后35d结束【妊娠前期】→进入妊娠中期饲养管理【分娩前35d】→做妊娠鉴定→在配种后18d-19d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d没有怀孕的发情,但怀孕的不表现情况】→妊娠中期饲料加到 2.2-2.5kg/d→可以防止母猪咬架保证营养→进入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分娩前35d】→产前42和21d是注射大肠杆菌疫苗→此阶段饲料加止2.8-3.0kg【促进胎儿生长,提高仔猪出生体重,提高泌乳期母猪营养】→产前7d进产房→产前3-7天饲料减到2.1-2.2kg【为子宫上提做准备】→在预产期2-3d 进行控制分娩→分娩当天为0.5kg稀饭→进入生产阶段→进入泌乳期饲养管理阶段 母猪妊娠期用药 母猪生理阶段配种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 期 分娩 前7 天 保健药品配种完 肌注头 孢黄芪多 糖,阿莫 西林 青蒿散, 清瘟败毒 散 金维他母子 克 痢,

猪热应激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猪热应激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本文概述了热应激以及在热应激条件下对猪的生产 性能、采食量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及营养两方面因素的调控,减少或消除猪只热应激的发生。 1 病历 某猪场157 头三元杂交育肥猪平均体重50 kg 左右, 饲喂全价饲料,每天每头平均采食量2.6 kg,每天早、中、晚各喂1 次。2012 年9 月2 日个别猪开始食欲不振,不愿站立或不能站,个别食欲废绝,粪便干燥,呈球状,尿量少,呈黄色。病猪被毛粗乱,消瘦,体温40℃左右,呼吸急促。后来逐渐扩展到全群90%以上,采食量明显减少。起初认为软骨症,维丁胶性钙肌肉注射,口服葡萄糖酸?}、骨粉。连续治疗3 d 不见效。后经观察,猪舍为单列式,坐北朝南,猪舍低矮,而且北墙没有通风窗口,运动场受太阳直射,热应激可能性大。 2热应激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 .1热应激对猪体的影响 北方夏季,高温影响主要表现: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进而造成母猪受胎率降低,空怀及后备母猪乏情或行为乏情(发情表现

不明显但是可以排卵);妊娠母猪采食量下降,进而仔猪的初生重下降,也可造成母猪的流产、早产、弱产、死胎、木乃伊。育成育肥猪采食量低下,增重缓慢等。 2.2 热应激对猪采食量的影响。 猪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而下降,初生仔猪为27~29℃,20 kg猪为21~24℃,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0~16℃,生长育肥猪为18~21℃。当舍内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采食中枢兴奋受到部分抑制,维持需要的能量降低,从而导致猪的采食量下降。研究表明,气温每升高1℃,猪的日采食量约下降40 g。 2.3 热应激对猪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环境温度变化可剌激肾上腺素等内分泌腺的活动,引起体液及细胞内的pH值、渗透压的代偿性调节,从而导致矿物质需要的改变。高温时,机体内的钾和碳酸盐排出量增加,氯和钠的排出减少,对体内矿物质平衡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研究表明发现,日粮中硫胺素需要量在30℃和35℃时可能大于等热区温度时的需要量。高温条件下,在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作用下,机体代谢速度可增加2倍,意味着猪需要耗费2倍的能源和其它辅助因子,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CO2等。 3 减少猪只热应激的环境和营养调控对策 3.1 营养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