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2019年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9年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城市管理学作业 1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2.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进行改革3.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城市管理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以上 3 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 500 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一、个人的讨论提纲(30 分)提交的个人提纲字数不少于 350 字。
二、联系实际的例子(30 分)允许黏贴打印稿,或者黏贴裁剪的报纸与杂志。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40 分)字数不低于 500 字。
参考答案:个人的讨论提纲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
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
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三、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弊端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转轨性改革,要求市政职能要有相应的巨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热烈庆祝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

广州市城市规 划编 制研 究中心逐 步建立起 了一支学历
■■i 黛
- . 蝴 潮 一
层次 、年龄 层次 、职 称结构和专 业结构都 比较 合理 的、在
国 内外 规划领域具 有一定影响 的科研学术 队伍 ,专业涉 及 城市规 划 、建筑 、交通 、市政 、环境 、经济等 领域 。十 年
翩
一 … 1 l 一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0 年度广东省优 秀城 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9 } 2 l 年度全 国优 秀城 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09 1 2 n 年度广 东省优秀城 乡规划设计二等奖 05 2 0 年度全国优秀城 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07
琶 洲 一 员 村 地 区 城 市设 计 ( 化 深
2 0 年度 广东省优 秀城 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o9 20 年度全国优 秀城 乡规 划设计二等奖 09
广 州 市城 市规 划编制研 究中心
成立十周年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 制研究 中心成立于2 0 年6 ,是隶属于 00 月
广州市规划局的副局级规划政策研究机构 ,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
代表市人民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研究及编制组织的单位。广州市城 市规划编制研究 中心的成立是广州市城 乡规划机构建设的一项重
在广州2 2 多年城市建设历史的肩膀上 ,凭借十年辉煌历程所 0 2 积累的经验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将会描绘出一幅未来
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提名名单

陈建华、蔡云楠、方浩、王国恩、马向 明、李鹏、陈戈、李枝坚、杨玉奎、蔡 倩瑜、陈晓青、霍舜、周永标、梁晓翔、 卓蕾 李晓江、朱力、尹海林、徐会夫、师武 军、刘成哲、潘哲、殷广涛、王纯、张 永波、周长林、魏东海、张帆、韩宇、 李潇 韦明杰、王军、胡淑彦、潘一玲、申碧 峰、贾海峰、杨东方、刘荣华、杨鸣蝉、 魏保义、马洪涛、刘素芳、王绍斌、段 昌和、唐颖 郑德高、李晓江、蔡震、朱子瑜、杨保 军、张晋庆、杜宝东、赵一新、袁海琴、 王明田、张全、王贝妮、靳东晓、朱莉 霞
4
5
6
7
8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
9
成都市中心城应急避难 场所布局规划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
拉萨主城控制性详细规 划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1
2010 年亚运会 (广州) 亚 运城规划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 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 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北京市水利规划设 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 京市海淀区水务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
22
23
24
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提 名地保护管理规划 北京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年度实施计划(2008 年 -2009 年) 陆家嘴功能区域社区公 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与 建设研究 武汉市生态框架保护规 划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 究院
25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
26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 计研究院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 大地天方建筑设计有限 公司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杭州市城市规划编 制中心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
天河区三旧改造规划文本

目录一、规划背景与改造范围 (1)(一)规划背景 (1)(二)编制依据 (2)(三)改造范围 (3)(四)规划期限 (3)二、改造指导思想与原则 (4)(一)指导思想 (4)(二)改造原则 (4)三、改造目标与改造方向选择 (6)(一)改造目标 (6)(二)改造方向选择 (6)四、改造规模调控 (8)(一)城市发展目标保障 (8)(二)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9)(三)政策机遇导向 (10)五、改造功能引导 (12)(一)功能分区 (12)(二)功能分类 (13)六、改造分类引导 (16)七、改造强度引导 (18)(一)强度控制依据 (18)(二)强度分区划定 (18)(三)强度分类控制 (20)八、改造时序引导 (23)(一)时序安排原则 (23)(二)改造计划 (23)九、分区引导 (26)(一)中央商务提升区 (26)(二)科教文化配套区 (35)(三)高唐高科技产业升级区 (42)(四)文体休闲综合居住区 (48)(五)北部生态控制区 (56)十、实施保障 (60)(一)组织计划安排 (60)(二)规划设计引导 (60)(三)土地政策支持 (61)(四)资金政策支持 (61)(五)制度创新保障 (62)十一、改造实施效果 (64)(一)经济影响分析 (64)(二)社会影响分析 (65)(三)环境影响分析 (66)附表 (68)附件:现状调研报告图纸目录(1)区位图(2)改造项目分布图(3)现状分析图(4)土地利用现状图(5)改造模式图(6)功能指引图(7)强度指引图(8)改造时序图一、规划背景与改造范围(一)规划背景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建设节约集约示范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进行“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重要决策。
“三旧”改造工作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的重大举措和积极探索,是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境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技术指引(试行)》的通知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技术指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2.09.29•【字号】粤建规函[2012]793号•【施行日期】2012.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 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技术指引(试行)》的通知(粤建规函〔2012〕793号)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市人民政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的重要工作部署,根据省政府《关于完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机制的意见》(粤府函〔2012〕16号)关于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统筹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要求,结合《城乡规划法》、《广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商省有关部门,现印发《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技术指引(试行)》以进一步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明确站场TOD规划的编制主体和对象(一)规划编制主体。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城际轨道站场所在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是单个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论证及经费安排等工作。
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省铁投集团)、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下称珠三角城际公司)配合参与。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以及省有关部门按职能予以督促和指导。
(二)规划对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线位及站场位置稳定后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应及时启动相应站场的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的全覆盖。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

中轴线南段将打造成为岭南印象花城绿轴——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6月8日下午,万庆良市长主持召开市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下简称“中轴线南段地区”)北接珠江新城、南望番禺洛溪岛,是广州市实现“中调”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
为把该区域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提升广州中心区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何要选择中轴线南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一是落实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要求。
中轴线南段地区是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
二是落实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战略部署的要求。
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三是落实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示范区的要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正是按照上述要求,以努力打造示范区为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广州市政府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广州市琶洲_员村地区城市设计

广州市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 王 玉、黄敏恩、梁智锋、周 文、Frederic Schwartz1背景与思路广州珠江新城建设已有十多年,CBD轮廓基本形成,但在功能和规模上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从纽约曼哈顿、巴黎拉德方斯等世界级CBD的发展经验来看,广州迫切需要建立次一级的副CBD区,与珠江新城共同代表广州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
珠江新城—琶洲—员村地区,处于广州市“东进南拓”战略轴线交汇点的良好区位,在发展阶段上面临着城市“中调”战略起点的良好契机,将有条件发展成为一个空间集聚、形象鲜明、功能复合的大CBD地区。
方案深入地发掘地方传统和地域文脉发展演变形式,集中体现广州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借鉴“足迹”这一理念,将琶洲—员村地区的贸易、人居、产业及历史文化特质予以发展和延续,以此塑造CBR的文化特色。
[编者按]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的规划建设量之巨大,让世界瞩目。
我国规划界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应对,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规划实践经验。
其中大量的优秀成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凝结着规划人的智慧与心血,是成绩的记录,也是继续前行的启明灯。
《规划师》特开设“优秀作品鉴析”栏目,举优荐良,推广成果,期望为优秀设计团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读者奉献更丰盛的知识盛宴。
从广州新电视塔450m高平台上俯瞰琶洲—员村地区(注:*该项目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优胜方案,编制单位为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美国FSA建筑师事务所)2目标与定位2.1发展目标:建立现代服务体系,创建广州“首善之区”从琶洲—员村地区的区位及世界城市发展经验的角度出发,该地区将与珠江新城共同形成CBR—中央商务带,成为广州城市建立现代服务体系、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核心区域,以及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的引擎、城市发展的“首善之区”!2.2总体定位 :中央商务带CBR(Central Business Region)(1)广州建立现代服务体系,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核心区域。
今日蚂蚁庄园答案最新_整理2019年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9年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2019年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城市管理学作业 1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2.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进行改革3.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城市管理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以上 3 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 500 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一、个人的讨论提纲(30 分)提交的个人提纲字数不少于 350 字。
二、联系实际的例子(30 分)允许黏贴打印稿,或者黏贴裁剪的报纸与杂志。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40 分)字数不低于 500 字。
参考答案:个人的讨论提纲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体制上过度集权。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长期以来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管得过多、过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城市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从纵向关系来看,中央集权过多,上级政府集权过多,城市政府缺少独立自主权。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种状况逐渐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市政职能的范围和重心来看,职能界定不合理、不科学。
从政府与社会、与市场的关系来看,政府职能范围过大,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如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一些该管的事务则未管好或没有管,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从纵向关系看,城市政府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事权即职能范围缺乏科学、合理的划分。
从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来看,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以多层次行政系统的“条块”和指令性的计划来管理城市事务,管理企业经营,而不是采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3日【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以国家中心城市高度规划建设未来广州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大都市最核心区域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已经于近期编制完成。
这两个地区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核心职能聚集最为重要的地区,规划建设好琶洲—员村地区是为对于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背景和意义按照市政府2008年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打造五大功能区的要求,市规划部门立即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首先邀请了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前来参加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为广州的重点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出谋划策,并在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中确定了深化方案。
在深化方案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分析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各项核心职能以及区位特征,综合考虑珠江两岸的生态功能与滨水景观营造,对用地功能布局、综合交通组织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进行了重点研究。
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和修改论证,最终编制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广州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提升本规划区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
2009年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城市发展提出“将广州打造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
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的新要求。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珠三角地区核心城市,必须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下承担更多责任,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结合《纲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新要求,结合琶洲—员村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发展条件,规划上将着力完善广州的国际化、现代化服务功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局、市土地开发中心和市规划编研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五大功能区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深化工作,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师为广州发展献计献策。
二、规划编制过程介绍2008年3月,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广州市琶洲-员村地区城市设计竞赛”活动,经过技术审查、专家评审,选出两家优胜方案。
此后,在市规划局编研中心的组织下,由竞赛优胜方案设计单位(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和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组成联合深化工作小组,正式开展城市设计的深化工作。
2009年6月1日,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经过多次论证、完善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审查,并成为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
随后,市规划局根据城市设计深化成果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2010年3月19日通过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
该规划以“总体发展战略-地区发展策略-城市设计方案-行动计划”为技术路线。
深入开展现状调查、综合分析建设实施条件、CBD量化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会展交通、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开发强度与建筑高度研究、历史文化保护等一系列专题研究以及国内外案例比较分析。
明确该地区的发展定位和所承担的战略目标分解下的城市职能,从功能构成、产业体系发展、人口疏解、综合交通组织、社区发展住房建设、公共中心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旧城改造、文化风貌营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地区发展策略和城市设计空间形态总体控制目标,并以此指导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同时结合地区现状建设条件和土地出让计划,提出分区建设与行动计划。
三、规划的设计范围(分三个层次)(一)整体研究范围:东至琶洲岛东端,西至广州大道,南至黄埔涌,北至黄埔大道。
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二)详细规划范围:包括琶洲岛A、B2、C区和员村D、E、F区,总面积约13.5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三)核心区范围:包括琶洲岛A区、B2区及员村D1区新开发用地集中区域。
四、本次规划主要特点和亮点——“强化核心地位、打造集聚功能区”市委、市政府确定把建设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作为新时期重点发展战略之一,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规划区的功能定位。
为落实《纲要》把广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广州新时期“加强中心城区职能的优化、集聚与提升,从区域、市域向中心城区的重点功能区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建设服务中心、金融中心、决策管理中心、消费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的重点发展战略,并决定在中心城区,重点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员村地区(中央商务区)、琶洲地区(国际会展商务区)、白云新城地区(宜居文化新城)、白鹅潭地区(国际商业中心)、中轴线南段地区(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等集聚高端职能的五大功能区。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是广州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而高标准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实现城市核心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一般性功能有机疏解,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和具体实践。
通过率先建设五大功能区,进一步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强化城市核心功能,优化功能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空间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盘活中心城区土地,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并将五大功能区打造成为广州“首善之区,宜居城市”的示范区。
本次规划以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重点打造城市核心地区,以城市与自然共生为基本思路,重视人与自然资源、滨水景观与功能的有机融合,以“宜居”和“创业”为目标、以“强化核心地位、创建城市名片、构筑水岸生活”为规划理念。
打造规划区的自然、人文格局、功能与形象高度统一的“电视塔、会展中心、珠江东门户”三大新标志性景观区。
本次规划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集聚高端服务要素,形成三大核心功能《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广州主城区内打造“城市中心—副中心”的多中心结构,强化区域带动、辐射与综合服务职能。
广州通过五大功能区的区域服务能力建设,在中心城区为高端服务职能提供了100多平方公里的增长空间和展现舞台,实现广州“多中心、主次分明、各具特色、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目标,强化广州产业服务腹地的拓展和区域中心地位。
琶洲—员村地区位于广州城市“东进”和“南拓”轴的起点,也是“中调”战略的核心地区,是多中心结构中的城市级中心,将承担广州市高端服务职能。
本次规划在竞赛成果的评估总结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六个参赛方案的可取之处,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建设开发条件的调查和评估,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
规划通过对产业与CBD研究、整体空间形象研究和综合交通研究,将琶洲—员村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会展、金融、商贸三大引擎合力推动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实力、活力、魅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市滨水中心区。
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要素,琶洲-员村地区形成了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核心功能。
国际会展商贸中心——按照国家中心城市职能,琶洲地区具体承担国际商贸会展中心这项职能,是国家对外商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重要展会的主要举办地之一,其功能定位为国际会展商务区,重点发展会展、商贸等核心功能,配套功能为会展配套、研发办公、酒店、餐饮、休闲、文化旅游、居住。
规划区分为总部商贸区、国际会展区、会展配套区、文化休闲及研发办公区等四个功能片区。
目前以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的B1区已建成和运营,规划着重会展商贸和配套,在会展中心东西两翼规划和储备用地约9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约450万平方米的商贸办公和酒店商业设施。
区域金融中心——员村与珠江新城地区共同承担起广州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责任。
区域金融中心具体包括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商务配套区、员村金融服务区、员村创意产业区和滨水休闲区五个功能片区。
其中珠江新城规划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为广州国际金融商务核心区,主要承担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功能,是广州未来都市形象的代表性地区。
员村定位为国际金融区,并作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拓展区,以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为主体,是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建设现代化服务业城市的核心载体之一,国内著名服务业机构的企业总部的主要集聚区,主要承担商务金融、文化创意、时尚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功能。
珠江新城经过10年多的规划和建设,为国际金融商务提供办公和商业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和近30万个就业岗位。
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在员村规划储备办公商业用地74万平方米,提供办公和商业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
文化创意中心——琶洲-员村地区将继承与弘扬传统的岭南文化,塑造具有时代特点鲜明、国际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鼓励多样的创意文化的发展,重视地区传统特色,保护历史文脉,突出城市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相互呼应,同时营造现代特色风貌区,打造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心功能区和城市门户形象地区。
引领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广州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创意中心。
琶洲-员村地区规划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秀工业遗产,突出现代国际会展文化,传承和发扬广州历史悠久的对外贸易文化,将黄埔古港、村进行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恢复港村一体的历史风貌,提升文化活力。
同时将工业文化遗产融入城市发展,催化地区活力。
规划区内的工业建筑充分反映工业时代独特魅力。
在延续传统的工业文明的同时注入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旅游等功能。
如打造"广州北岸文化码头",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加快珠江新城-员村地区建设,未来也使得珠江新城-员村地区成为最有文化特色的城市CBD地区。
(二)优化空间布局,创建城市名片、构筑水岸生活创建城市名片:珠江是广州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两岸功能发展的纽带,规划优化珠江两岸城市景观,构建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新形象。
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东西塔、省博物馆、歌剧院等与南岸的新电视塔共同组成新城市中轴线的核心,同时也是珠江滨水地区空间形象的最高潮。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是广州最有国际化气息的地标,规划在其珠江对岸的员村地区打造未来的金融服务区,两者隔江呼应,形成未来另外一条重要的城市空间轴线。
在珠江纽带和两道轴线骨架的统领下,规划组织了总部商贸、会展配套、创意研发、休闲旅游等10个功能组团,打造拥珠江发展、井然有序的整体功能结构。
构筑水岸生活:规划以生态优先、滨水特色为原则,营造宜居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休闲的人文环境和公共空间。
广州母亲河珠江自西向东穿越琶洲和员村地区,与珠江连通的河涌多达13条,南部是中心城区的“绿肺”万亩果园,北部是广阔的天河公园,自然条件优越。
规划利用河网纵横、地形多样的自然资源,使绿脉延伸贯通、蓝脉连成网络,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出发点,建构水绿纵横的生态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