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4.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重点难点】领悟寓言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流程】课前交流:1、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下面请你们静静欣赏这几幅图片,看谁能猜出图画上的故事。
(生说)同学们看这些故事都是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故事?(生说)板书:小故事大道理。
3、让我们记住这些小故事(齐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寓言故事。
(上课)一、聚焦课内,引出学法1、这是我们学过的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天的大小)他们是怎么争论的?你们能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吗?(自由读),谁愿意来读一读?他们读的好吗?还要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呀,我们一起来一遍,老师来当旁白,男生:青蛙,女生:小鸟。
读完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说)2、孩子们,你们看,我们读着读着就把故事的道理读出来了,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读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像本文一样抓住他们的对话,多读几遍(读对话)。
读通了,读好了,自然就知道了文章的内容,(知内容)明白了文章的道理。
这就是学习的好方法,老师把这几把学习寓言的金钥匙送给大家,(读)下面你们就拿着这几把钥匙走进今天的寓言吧。
3、出示读书提示:师读1.2.4、教室里渐渐没有了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看来同学们已经读完了。
三、再读寓言故事,明道理(一)1、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则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
2、请同学们再次读故事,出示读书要求,完成学习单,概括故事内容。
3、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对话,生读(出示提示语)(1)生读句子,体会从蚊子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骄傲,得意,悲哀)(2)配乐读对话,(得意,骄傲的蚊子说:俗话说乐极生悲呀)4、读完故事,你读懂了什么?明道理(你从哪里知道的,你真会读书,这也是学习寓言的一种方法,抓住文章的中心段)板书。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选择五个寓言故事,每个故事用时约20分钟。
2. 故事主题涵盖友谊、诚信、勤奋、勇敢等方面。
3. 故事难度适中,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五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
3. 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4. 教师点评: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内容,针对每个故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与寓言故事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喜爱程度。
3. 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五个寓言故事文本。
2. 相关寓言故事的图片或插图。
3. 学生阅读记录表。
4. 小组讨论记录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运用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4.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每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3.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和启示。
4. 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理解寓意。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检查学生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讨论记录和读后感,分析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教案:走进寓言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阅读并理解几则寓言故事;3.掌握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寓言故事的阅读理解;2.如何理解和分析寓言故事中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寓言故事教材或绘本。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引入寓言故事的概念,问学生对寓言故事是否有了解,是否读过或听过寓言故事。
2.通过展示一些寓言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寓意。
Step 2:讲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讲解寓言故事的定义:寓言故事是通过对动物、植物或非人物等形象化的生物或事物所进行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通常带有智慧和道德的寓意。
2.继续通过PPT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短小精炼,语言简练,结构紧凑,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简单但意义深远。
Step 3:阅读和理解寓言故事(30分钟)1.分发或展示寓言故事教材或绘本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故事。
2.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等等。
3.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寓意,帮助他们理解每个故事的含义和道德意义。
Step 4: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其他寓言故事(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和分析。
2.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寓意、道德教育和人生启示,并准备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
3.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Step 5:总结和归纳(10分钟)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各个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形成总结表格或概要。
3.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寓言故事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寓言故事的短文,并附上故事的寓意和道德教育。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走进寓言故事群文阅读课 阅读单

阅读《丑妇效颦》的故事,仿照《龟兔赛跑》的阅读单,独立完成《丑妇效颦》的阅读单。
丑妇效颦(pín)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
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
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
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
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
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
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 lài),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
其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wēn)神一般。
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
看来,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快速浏览下面的三则寓言,然后小组合作,填好阅读单。
猴子与骆驼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
骆驼却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
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
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模仿他人的人。
嘶(sī)叫的鹞(yào)子最初,鹞子能发出一种动听的尖叫声。
当他听见马嘶叫后,觉得非常好听,十分喜欢,便不断使劲地去学马那样的嘶叫声。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会寓言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分析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和道德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寓言故事,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诚实、勇敢、善良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五个不同主题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
2.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使学生理解每个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和道德寓意。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五个寓言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2.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寓言故事。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故事的主题思想、道德寓意和启示。
4. 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总结:教师对每个寓言故事进行点评,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和道德寓意,强调其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在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汇报和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其课堂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读后感和生活实例的质量和创意。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寓言故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结构。
群文阅读 走进寓言故事优秀课件

我用方法读寓言
• 品人物做法、想法 • 读人物对话 • 悟人物比照
}明白寓意
我用方法读寓言
• 品人物做法、想法 • 读人物对话 • 悟人物比照 • 联系生活实际
明白寓意
读经典的人家的铃铛。
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的道 理: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 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 是自己害自己。
yuάn zhé
南辕北辙
•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 “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 “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 一个种田的人,偶尔得到 一
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 此他放下农具,整天守在 树
桩旁边等兔子撞死,然而却 再也得不到的故事
守株待兔 宋人 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 走 触株,折颈 而死。因 释其耒 而 守株,冀 复得兔。兔 不可 复得, 而 身为 宋国笑。
我用方法读寓言
• 品人物做法、想法 明白寓意
文昌 杨 彩 萍
画
刻
蛇
舟
添
求
足
剑
自
狐
相
假
矛
虎
盾
威
农
狼
夫
和
与
小
蛇
羊
龟
乌
兔
鸦
赛
喝
跑
水
寓言有什么特点呢?
寓言是一种用“小〞 故事说明“大〞道理的文 学作品,故事内容简短, 但生动形象,能深刻地说 明一个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 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 走 触株,折颈 而死。因 释其耒 而 守株,冀 复得兔。兔 不可 复得, 而 身为 宋国笑。
《走进寓言》群文阅读说课稿及反思

我的研究故事《走进寓言》群文阅读说课稿及反思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非常有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群文阅读课。
对于群文阅读课,以前只是浏览网页时见过,但没有在意,也无深究,更不明白其意。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的我,一直以为群文阅读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农村教师平常对付单篇课文教学有时也尚感力不从心,何况多篇?学生一篇都不知如何来读,何况多篇?能把单篇精读教学打磨精致就很不错了。
也从来没有考虑过“阅读教学除了单篇精讲之外,还有哪些教学形态?”这个问题。
在10月份听了教研室组织的“群文阅读专题讲座”后我震惊了!在这次大会上各位专家都对“群文阅读”做了方方面面详细的阐释,身为一线文教师的我颇受启发,特别是观看了XX小学XX老师的《感悟母爱》一课,受益匪浅。
我才发现,我竟然一直没有“得法”!甘心地呆坐在单篇精读之“丼”中,还在沾沾自喜地观整个阅读教学之“天”!我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我也深深地预感到:一场挑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颠覆性革命的时代就要来了!回家以后我查找了很多资料,通过学习,向别的老师请教,最后实践,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你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
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了。
《走进寓言故事》指导阅读教学设计

《走进寓言故事》指导阅读教学设计指导目标:1.通过学生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从活动中认识更多的寓言课外书。
2.调动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并进一步形成寓言的阅读习惯。
3.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寓言阅读能力。
指导重点:调动学生阅读寓言兴趣,并形成寓言阅读习惯。
指导难点:通过指导,提高学生的寓言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1.寓言故事课件。
2.学生各自准备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记熟。
3.课外阅读小册子。
指导过程。
一、导入激趣,激起学习欲望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上课外阅读课,主要是交流我们所阅读过的寓言,开展一次寓言故事交流会。
(师板书课题:寓言故事交流会)二、专题阅读方法指导。
1.复习《寓言两则》寓意,介绍出处。
什么是寓言呢?我们学过了几篇寓言,它们都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名篇。
其实,我们的世界还拥有很多的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看过不少。
2.班内互相推荐寓言故事交流活动。
课前,同学们都已经把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收集到了,今天我们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吧。
(1)提出小组交流要求。
(出示要求)小组交流要求:A小推荐,讲一讲:把你想说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自己说出故事中的道理,或者考考同组同学你的故事说明的道理。
B.演一演,评一评:同组同学可以帮帮忙,演一演故事,提一提意见,为全班汇报表演做好准备。
(2)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让孩子更完整地发言。
(指导方向:推荐的时候还要具体说明书的来源、作者等资料,而评论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一点。
)(3)提出班内交流要求,激发求知欲望。
老师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周,听了部分同学的推介发言。
发现同学们口才越来越棒了,课外书帮了你不少的忙;而且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所以都把故事讲得十分生动。
接下来,我们全班交流分享吧。
先看看我们的分享目标吧:全班分享目标:A小推荐:每组派一名同学当代表讲故事,注意要把寓言故事说清楚,有准备的小组,同组同学还可以帮忙演一演;B小评论:代表讲完之后,其他同学来评一评;C小评选:其他同学要当评委,评出你心目中的最佳推荐员,谁的推荐令你心动,想立刻阅读那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群文阅读材料
计划学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通过了解学生以前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来导入今天的课。
二、新课
《走进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学校
石板镇中心小学
执教人
李娟
学科
小学语文
执教年级
四年级
时间
2017、3、22
指导教师
龙银会、邓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接受阅读方法的训练。
3.能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读懂寓言故事,复述寓言故事
4.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根据前面的方法,阅读群文材料2、材料3、材料4,完成以下表格
成语故事
人物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寓意
揠苗助长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三、总结这三种故事的规律
1、这几则寓言故事都、、、、、、、、、
2、这几则寓言中每个人物做的事都、、、、、、
3、这几则寓言都有、、、、、、、、
四、推荐阅读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1、学生说什么是寓言故事?(从这里渗透每个故事都有重要的几要素)
2、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些什么经过、什么结果,最后怎么样。用这主要的几要素来复述故事;
3、师生一起完成表格;
4、小组合作学习用以上方法学习第二篇、第三篇和第四篇。
5、自学《掩耳盗铃》、《画蛇添足》《滥竽充数》并完成以下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
能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读懂寓言故事,复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
能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读懂寓言故事,复述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
及
设计理念
“走进寓言故事”是一节群文阅读课,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手法,以分享阅读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首先,为了让学生感受阅读乐趣和引发对寓言文体特点的一些思考,阅读文本要经过精心选择,能为学生搭建横向比较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