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垂直干线

垂直干线
统。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用途和楼层面积,来选择垂直布线线缆的种类。在干线子系统中可以使用以下4种
类型的线缆。
(1)100Ω大对数双绞电缆。
(2)15OΩSTP电缆。
(3)62.5μm/125μm多模光缆。
(4)8.3μm/125μm单模光缆。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常用的缆线是1OOΩ大对数UTP(传输语音信号)和62.5μm/125μm多模光缆(传输数据信
访问控制策略,故主结点的控制设备较为复杂,而各从结点的信息处理负担却较小。主结点可与从结点直
接通信,而从结点之间必须经中心结点转接才能相互通信。
在主千布线中有主跳接和内跳接两种跳接,主跳接在设备间的主配线架上进行,内跳接在配线间的分配
线架上进行。两个管理区间的相互连接耍通过3个以下的跳接箱,单一的跳接必须达到主跳接。
星状拓扑结构有如下主要优点:采用集申控制便维护管理容易,各链路的独立性增加了灵活性,扩展修改
简单,简化了故障处理流程。缺点是对中心主结点的依赖性太强,主结点的故障将便整个系统失效。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
垂直千线子系统宜采用星状拓扑结构。
如果把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单元当做结点,连接相邻结点的线路当做链路,则星状拓扑结构是由一个中
心主结点(设备间的主配线架MDF)及其向外延伸到各从结点(楼层的分配线架IDF)构成的。因为每一条从中
心结点到从结点的线路均与其他线路相对独立,所以星状拓扑结构是一种模块化设计。主结点采用集中式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的概述 垂直干线于系统(也称为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
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问的千线电缆组成。
千线于系统应选择干线电缆较短,安全和经济的路由,丑宜选择带门的封闭型综合布线专用的通道敷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要求:
某一建筑物有7层楼,每层楼的信息点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这一建筑物所需要的光缆以及大对数电缆长度、芯数以及类型
一、设计步骤:
(一)主配线间
主配线间设置在大楼的1层,其它楼层配线间设置在同一个垂直位置。

(二)确定交换机的数量
根据每层信息点数为150个,根据每台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可以确定需要4台交换机,分别是3台48口网络交换机和1台24口的网络交换机。

(三)光缆的芯数
每台交换机需要2芯,4台交换机需要8芯。

每台交换机要进行冗余连接,则共需要8芯,考虑到今后扩展的需要,可以考虑采用24芯光缆。

(四)确定光缆的长度
主配线间内部光缆路由、端接的长度,一般需要10m;
楼层配线间内部光缆路由、端接的长度,一般需要10m;
主配线间到楼层配线间的垂直长度,为3m
因此,二层需要的光缆长度为23m。

(五)光缆的芯数
根据信息点的数量以及冗余度的考虑,采用200对大对数电缆
(六)确定光缆的类型
由于光缆的长度小于275m,所以选用多模光缆,同时由于我们选用的光缆是24芯的,所以,在这里选用的光缆的类型为24芯多模光缆。

二、图:
主配线间。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技术-垂直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技术-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1.向下垂放线缆的一般步骤 1)把线缆卷轴放到最顶层。 2)在离房子的开口(孔洞处)3~4 m处安装线缆卷轴,并从卷轴顶 部馈线。 3)在线缆卷轴处安排所需的布线施工人员(人数视卷轴尺寸及线缆 质量而定),另外每层楼要有一个工人,以便引寻下垂的线缆。 4)旋转卷轴,将线缆从卷轴上拉出。 5)将拉出的线缆引导进竖井中的孔洞。在此之前,先在孔洞中安 放一个塑料的套状保护物,以防止孔洞不光滑的边缘擦破线缆的 外皮。 6)慢慢地从卷轴上放缆并进入孔洞向下垂放,注意速度不要过快 7)继续放线,直到下一层布线人员将线缆引到下一个孔洞。 8)按前面的步骤继续慢慢地放线,并将线缆引入各层的孔洞,直 至线缆到达指定楼层进入横向通道。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垂直子系统缆线敷设方式 垂直干线是建筑物的主要线缆,它为从设备间到每层楼上的 管理间之间传输信号提供通路。直子系统的布线方式有垂直 型的,也有水平型的,这主要根据建筑的结构而定。大多数 建筑物都是垂直向高空发展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会采用垂直 型的布线方式。但是也有很多建筑物是横向发展,如飞机场 候机厅、工厂仓库等建筑,这时也会采用水平型的主干布线 方式。因此主干线缆的布线路由既可能是垂直型的,也可能 是水平型的,或是两者的综合。 在新的建筑物中,通常利用竖井通道敷设垂直干线。 在竖井中敷设垂直干线一般有两种方式:向下垂放电缆和向 上牵引电缆。相比较而言,向下垂放比向上牵引容易。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例:已知某建筑物需要实施综合布线工程,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得知,其 中第六层有60个计算机网络信息点,各信息点要求接入速率为100Mbps, 另有45个电话语音点,而且第六层楼层管理间到楼内设备间的距离为60m ,请确定该建筑物第六层的干线电缆类型及线对数。

综合布线4.1 垂直子系统设计及施工

综合布线4.1 垂直子系统设计及施工
课前复习 1、水平布线设计、施工要求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跨度大、 隐蔽、不易更换和维修
课前复习
2、水平子系统设计和规划前期要经过大量的用户调查 (需求分析)、实地勘察、查阅图纸的工作,这些工作 为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请问: 1)这个正式设计前的阶段主要工作是了解什么情况?
布线路径上的强电线路、消防线路、暖 气空调管道、水路、气路、暗埋管线及电器 安装位置等等。
1.为将来的扩充留有余地 2.为发生故障留有备用线路
2、设计要点
1)确定干线线缆类型及线对
a. 计算机网络主干:4 对双绞线 或 25 对大对数电缆 或 光缆 b. 语音主干:3类大对数电缆 c. 有线电视系统:同轴电缆(75Ω粗缆)
2、设计要点
2)路径的选择 a. 一般选择建筑物预留的电缆孔、电缆井 b. 水、气、强电、弱电应分离
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主要完成什么工作?
布线路径、 布线方式及布线材料的选择, 从而确定材料规格和数量统计表。
课前复习
3、设计铜缆布线路径的时候应该避免与电力线并行。 如果不得已需要并行,则必须按规定间距一段距离。如 果在极端情况下,必须近距离并行,那我们可以采取的 方法是什么?
使信息铜缆或电力缆线包裹在接地的屏 蔽层中。一般采用穿接地金属管槽的方法。
干线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
接。点对点端接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接合方法,如图1所示。干线子系统每
根干线电缆直接延伸到指定的楼层配线管理间或二级交接间。
6F 管理间
5F 4F 3F 2F 1F
管理间
垂直干线 通道
管理间 管理间
6F 管理间
5F 4F 3F 2F 1F

第8章垂直干线子系统

第8章垂直干线子系统

3F
308室
ø75、 、
3、 、 、 、、
2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8室
227A
竖井系统 100x50PVC线槽
127A
1、 2、 、 、、、
1F
108室
ø75PVC、
(a)PVC线槽布线方式
(b)PVC线管布线方式
427A
4F
、 、
408室
ø75、 、 327A
4、 、 、 、、
3F
308室
ø75、 、
3、 、 、 、、
第8章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 2.垂直子系统路径的选择 垂直子系统主干缆线应选择最短、最安全 和最经济的路由。 • 路由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建筑 物内预留的电缆孔、电缆井等通道位置而决定。
第8章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 2.垂直子系统路径的选择 主干电缆宜采用点对点终接,也可采用分支递减 终接。
第8章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 8.4.3 垂直子系统布线通道的选择 垂直线缆的布线路由的选择主要依据建筑的结构 以及建筑物内预埋的管道而定。目前垂直型的干 线布线路由主要采用电缆孔和电缆井两种方法。 对于单层平面建筑物水平型的干线布线路由主要 用金属管道和电缆托架两种方法。 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下列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第8章 垂直子系统工程技术
• 8.4.2 垂直子系统布线线缆选择 •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系统的类型,决定选用干线线缆的类型。在 干线子系统设计常用以下5种线缆: (1)4对双绞线电缆(UTP或STP); (2)100Ω大对数对绞电缆(UTF或STP); (3)62.5/125μm多模光缆; (4)8.3/125μm单模光缆; (5)75Ω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 目前,针对电话语音传输一般采用3类大对数对绞电缆(25对、50对、100对等 规格),针对数据和图像传输采用光缆或5类以上4对双绞线电缆以及5类大对数 对绞电缆,针对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采用75Ω同轴电缆。要注意的是,由于大 对数线缆对数多,很容易造成相互间的干扰,因此很难制造超5类以上的大对 数对绞电缆,为此6类网络布线系统通常使用6类4对双绞线电缆或光缆作为主 干线缆。在选择主干线缆时,还要考虑主干线缆的长度限制,如5类以上4对 双绞线电缆在应用于100Mbit/s的高速网络系统时,电缆长度不宜超过90m,否 则宜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

垂直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精)

垂直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精)

垂直子系统缆线敷设保护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缆线不得布放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 暖管道竖井中,缆线不应布放在强电竖井 中。 2 )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之间干线通道 应沟通。
垂直子系统干线线缆的交接

为了便于综合布线的路由管理,干线电缆、 干线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从楼 层配线架到建筑群配线架之间只应通过一 个配线架,即建筑物配线架(在设备间 内)。当综合布线只用一级干线布线进行 配线时,放置干线配线架的二级交接间可 以并入楼层配线间。
垂直子系统干线线缆的端接
6F 垂直干线 通道 管理间 管理间
6F
垂直干线 通道 管理间 管理间
5F
5F
4F
4F
3F
3F 交接箱
2F
2F
1F
管理间
管理间
1F
管理间
管理间
设备间
设备间
确定干线子系统通道规模

垂直子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在大型建 筑物内,通常使用的干线子系统通道是由一连串 穿过配线间地板且垂直对准的通道组成,穿过弱 电间地板的线缆井和线缆孔,如图所示。 确定干线子系统的通道规模.主要就是确定干线 通道和配线间的数目。确定的依据就是综合布线 系统所要覆盖的可用楼层面积。如果给定楼层的 所有信息插座都在配线间的75m范围之内,那么 采用单干线接线系统。单干线接线系统就是采用 一条垂直干线通道,每个楼层只设一个配线间。 如果有部分信息插座超出配线间的75m范围之外, 那就要采用双通道干线子系统,或者采用经分支 电缆与设备间相连的二级交接间。
线缆容量配置
主干电缆和光缆所需的容量要求及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电话8位模块通用插座配 置1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约10%的备用线对。 (2)对于数据业务应以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群(按4个HUB或SW组成 1群);或以每个HUB或SW设备设置1个主干端口配置。每1群网络设备或每4 个网络设备宜考虑1个备份端口。主干端口为电端口时,应按4对线容量;为光 端口时则按2芯光纤容量配置。 (3)当工作区至电信间的水平光缆延伸至设备间的光配线设备(BD/CD)时, 主干光缆的容量应包括所延伸的水平光缆光纤的容量在内。 (4)建筑物与建筑群配线设备处各类设备缆线和跳线的配备宜符合如下规定 1)设备缆线和各类跳线宜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端口容量和电话交换机的 实装容量、业务的实际需求或信息点总数的比例进行配置,比例范围为 25%~50%。 2)各配线设备跳线可按以下原则选择与配置: ①电话跳线宜按每根1对或2对对绞电缆容量配置,跳线两端连接插头采用IDC 或RJ45型。 ②数据跳线宜按每根4对对绞电缆配置,跳线两端连接插头采用IDC或RJ45型 ③光纤跳线宜按每根1芯或2芯光纤配置,光跳线连接器件采用ST、SC或SFF 型。

3.5 综合布线系统中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3.5  综合布线系统中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2
单层平面建筑物水 平型的干线布线路由
金属管道
电缆托架
一、电缆孔方法
一根或数根直径为l0cm金属管 比地板表面高出2.5-5cm
电缆孔方法
二、电缆井方法
宽度为30cm
2.5cm 高的井栏
电缆捆扎或箍在支 撑用的钢绳上,钢绳靠 墙上的金属条或地板三 角架固定。
三、 金属管道方法
在水平方向架设金属管道, 水平线缆穿过这些金属管道, 让金属管道对干线电缆起到 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干线子系统的基本概念 设计要求 设计步骤
干线子系统(垂直子系统)
01 是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部分。
02 是从主配线架至楼层配线架之 间的缆线及配套设施组成的系统。
PART
电信间
01
设备间
02
03
引入口设备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1)确定干线线缆类型及线对
铜缆
光缆
PAR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垂直型
水平型
飞机场候机厅
工厂仓库
(1) 确定干线子系统通道规模
干线子系统通道由一连串穿过配 线间地板且垂直对准的通道组成。
电缆孔
电缆井
确定通道规模,主要就是要确定
干线通道 数目
配线间 的数目
依据 综合布线系统所要覆盖的可用楼层面积。
给定楼层的所有信息插座都在配 线间的75m范围之内
单干线接线系统
端接到目的地的连接硬件上
规划和设计
1、干线子系统布线线缆选择
规划和设计
1、干线子系统布线线缆选择
(1) 4 对双绞线电缆 (2) 100Ω大对数对绞电缆
(3) 62.5/125μm 多模光缆 (4) 8.3/125μm 单模光缆 (5) 75Ω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智能互联网络 规划与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INTERNET
3-5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NETWORK ENGINEERING AND INTEGRATED WIRING
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垂直干线)系统
通常是由主设备间提供建筑 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主干线 路,是整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 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 间和配线间的多条连接路径。对 于高层建筑而言,通常叫做垂直 干线子系统。
干线线子系统路由设计
干线子系统垂直通 道有电缆孔、电缆竖 井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1)电缆孔
干线线子系统路由设计
(2)电缆竖井
干线线子系统路由设计
干线子系统水平通 道一般采用管道方 式或电缆托架方式。
(1)管道方式
干线线子系统路由设计
(2)电缆托架
3-5
THANK YOU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综合布线干线系统布线的最大距离要求;
在建筑群配线架和建筑物配线架上,接插软线 和跳线长度不宜超过2m,超过2m的长度应从 允许的干线线缆最大长度中扣除;
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距离
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布线的距离与信息传输速率、 信息编码技术,以及选用的线缆和相关硬件有关;
把电信设备(如用户交换机)直接连接到建筑群配 线架(CD)或建筑物配线架(BD)时,所用的设 备缆线长度不宜超过30m。
干线子(垂直干线)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 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 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 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设计要点与规范
设计规范(略) 干线子系统拓扑结构(星状拓扑结构)
BD 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要求:
某一建筑物有7层楼,每层楼的信息点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这一建筑物所需要的光缆以及大对数电缆长度、芯数以及类型
一、设计步骤:
(一)主配线间
主配线间设置在大楼的1层,其它楼层配线间设置在同一个垂直位置。

(二)确定交换机的数量
根据每层信息点数为150个,根据每台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可以确定需要4台交换机,分别是3台48口网络交换机和1台24口的网络交换机。

(三)光缆的芯数
每台交换机需要2芯,4台交换机需要8芯。

每台交换机要进行冗余连接,则共需要8芯,考虑到今后扩展的需要,可以考虑采用24芯光缆。

(四)确定光缆的长度
主配线间内部光缆路由、端接的长度,一般需要10m;
楼层配线间内部光缆路由、端接的长度,一般需要10m;
主配线间到楼层配线间的垂直长度,为3m
因此,二层需要的光缆长度为23m。

(五)光缆的芯数
根据信息点的数量以及冗余度的考虑,采用200对大对数电缆
(六)确定光缆的类型
由于光缆的长度小于275m,所以选用多模光缆,同时由于我们选用的光缆是24芯的,所以,在这里选用的光缆的类型为24芯多模光缆。

二、图:
主配线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