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表

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表

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表

标准项目名称:《地漏》

说明:1)发送《征求意见稿》的单位数:个;

2)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的单位数:个;

3)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个;

4)没有回函的单位数:个。

2009年月日填写

2017年度全国VOCS废气排放标准规定表

2017年全国VOCS废气排放标准表 (最新) 祈雅典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方式解决印刷和涂布行业VOCS有机废气,同时还为该行业提 供大量热风,提高生产力。 —— 打印本文小中大 国标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新建企业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执行本标准,现有企业自2020 年1 月1 日起执行本标准。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排放限值 污染物 限值(mg/m3) 苯0.4 甲醛0.2 三氯乙烯a0.1 硫酸二甲酯a0.5 二氯甲烷a 4.0 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 4.0 臭气浓度20

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备注:企业边界任何1小时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 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 污染物限值(mg/m3)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10 备注: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任何1小时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 污染物发酵尾气、污 水处理站废气 燃烧类废气、处 理尾气a 工艺废气 特殊原料药生产 b其他药品生产 颗粒物20c200.520二氧化硫-100--氮氧化物-200-- VOCs NMOC80808080 TOC d150150150150臭气浓度e2000200020002000 二恶英类f-0.1 ng-TEQ / m3 -- a. 利用锅炉或焚烧炉燃烧处理废气时,VOCs、臭气浓度和二噁英类的排放限值执行本标准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仍执行相应锅炉或焚烧炉的排放标准。 b. 特殊原料药生产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孕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 c. 该限值仅针对发酵尾气。 d. 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e. 臭气浓度无量纲。 f. 燃烧含氯有机废气时,需监测该指标。 重点区域企业、设施的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 污染物发酵尾气、污 水处理站废气 燃烧类废气、处 理尾气a 工艺废气 特殊原料药生产 b其他药品生产

国家标准智能交通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 《智能交通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智能交通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标准编制组 2017年7月31日

目录 一、工作简况 (1) 二、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论据 (2)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技术经济认证或预期的经济效果 (6) 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6)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6)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6)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6)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7)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7)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7)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智能交通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列入了《2011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11694-T-469。 通过对智能运输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智能运输系统中数字证书应用的安全消息的语法和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安全消息语法的基本元素格式进行了定义。 本标准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8)提出并归口,标准起草单位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协作单位 标准编制参加单位为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360企业安全集团、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3、主要工作过程 2011年10月~2012年1月,将《智能运输数字证书应用接口规范》标准,作为交通运输部信息化课题《交通运输行业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系统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纳入标准课题研究计划,成立标准编写组。 2012年1月~2012年7月,对国家政策、相关标准进行搜集整理,先后到卫生部、水利部、民航空管局、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专题调研。 2012年8 月~2014年1月,确定标准编制技术方案后,先后在公路网出行报送系统、台湾海峡两岸航运网上行政许可系统、国家干线路网信息系统中进行验证性工作。 2014年1月~2014年6月,编制组起草了标准草稿,并对标准草稿进行详细研究讨论。 2014年7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写工作,通过网络、发函、会议等

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排放标准》课题组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4) 1.1 任务来源 (4) 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4) 1.3 标准编制过程 (6) 1.4 标准制定的原则 (8) 1.5 标准制定的政策依据 (8) 1.6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0) 1.6.1 总体思路 (10) 1.6.2 标准制修订的技术路线 (10) 2 广东省排铊行业概况 (11) 2.1 铊的基本理化特性 (11) 2.2 铊的毒性 (12) 2.3 广东省铊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特点 (13) 2.4 排铊企业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14) 3 废水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5) 4 国内外铊污染物控制标准 (17)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2) 5.1 适用范围 (22) 5.2标准结构框架 (23) 5.3 术语和定义 (24) 5.4 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24) 5.4.1确定本标准排放限值 (24) 5.4.2国内外标准比较分析 (25) 5.5 监测要求 (27) 5.5.1监测点位要求 (27) 5.5.2 监测频次 (27) 5.5.3 测定方法 (27) 6 标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27) 7 实施成本和效益分析 (29)

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工作过程 1.1 任务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48号)以及《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保障人群健康要求,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管理,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防范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经省质监局立项,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工作。 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以及相关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均未对废水中铊污染排放限值做出明确规定,2015年7月新出台的《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虽然规定了铊排放限值,但其覆盖面仅限于无机化学工业,未能涵盖矿山、冶炼等铊污染物排放重点行业。根据我省排铊行业实际情况,结合我省环境管理需求,亟需提出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环境监管要求。 2、制定标准的重要意义 促进排铊企业加强排放废水中铊污染物的监管力度,推进排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以更有效的控制铊污染物向环境中排放。本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也将为我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执法依据。 (1)完善标准体系,提升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服务质量评价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服务质量评价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服务质量评价通则》国家标准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301所、中质协等单位负责起草,任务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任务编号:20141415-T-469)。 二、名称变更 本标准批准立项名称原为“服务企业质量分级通则”,在后期组织的多次专家研讨会中,多位专家提出了该标准应重点解决服务质量评价的问题,而“服务质量分级通则”在不同领域差异较大,难以统一进行分级,故建议本标准更名为“服务质量评价通则”,标准起草组采纳了专家的意见。 三、编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涌现出大批新兴的服务行业,而且它们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无论是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低,管理落后。因此,改进服务质量、完善服务管理、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将成为我国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些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又是重中之重。虽然有关制造业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然而由于服务质量的特殊性质,其相对应的理论方法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对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更是不能

满足实践中的要求。 在我国,近年来虽然人们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已经有所认识,但是由于相对落后的服务业发展现状,人们对于如何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及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管理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实践中也没有或者很少去做这方面的工作。因此对于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就有一定的必要性了。服务质量是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特性是用以区分不同类别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如旅游有陶冶人的性情给人愉悦的特性,旅馆有给人提供休息、睡觉的特性。特征则是用以区分同类服务中不同规格、档次、品味的概念。服务质量最表层的内涵应包括服务的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一般要求。 鉴于服务交易过程的顾客参与性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服务质量必须经顾客认可,并被顾客所识别。服务质量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对象; ——服务质量既要有客观方法加以制定和衡量,更多地要按顾客主观的认识加以衡量和检验; ——服务质量发生在服务生产和交易过程之中; ——服务质量是在服务企业与顾客交易的真实瞬间实现的; ——服务质量的提高需要内部形成有效管理和支持系统。 四、标准起草过程 (1)2015年12月;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服务质量

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xxx —xxxx 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 5污染物监测要求 (4) 6实施与监督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 (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家具制造行业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家具制造行业工艺过程VOCs排放浓度限值及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监测要求、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统一的VOCs监测技术导则。 家具制造生产企业排放水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或地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是家具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比本标准严格时,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执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苏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国营、王家骅、范佳华、刘立贵、杜永祥、尹方平。 本标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xxxx年x月x日批准。 本标准于xxxx年x月x日首次发布,自xxxx年x月x日实施。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解释。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ICS Z DB37 山 东省地方标准 DB37/ XXXX —201X 代替 DB37/ 2374—201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boilers - -发布 - -实施 发布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7/ XXXX—201X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内容 (2) 5 污染物监测要求 (4) 6 实施与监督 (5) I

DB37/ XXXX—201X 前言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3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此次修订主要内容: ——对锅炉进行重新分类; ——增加了分区排放控制要求; ——调整了标准的执行时段; ——加严了燃煤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 2374—2013)及其修改单废止。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济南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会剑、张战朝、苏志慧、胡欣欣、李玄、许颖、王宝琳、王志峰 II

DB37/ XXXX—201X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煤、燃油、燃气和其他燃料的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468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 543 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DB37/T 2537 山东省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锅炉boiler 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加热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1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doc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编制组 2018年6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1 1.1任务来源1 1.2工作过程1 1.2.1 资料调研 1 1.2.2 技术交流 1 1.2.3 现场踏勘、监测及报告编写情况2 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2 2.1灰霾污染防控的形势发展需要2 2.2政策规划要求 2 3编制原则 (3) 4 国内相关标准调研4 4.1标准制定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4 4.2国内相关标准5 5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6 5.1标准适用范围6 5.2术语和定义6 5.3施工场地扬尘控制要求 6 5.3.1 监测方法的选择6 5.3.2 控制项目选择 9 5.3.3 标准限值的确定依据10 5.4系统组成与要求11 5.4.1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组成11 5.4.2 扬尘在线监测仪11 5.5监测要求12

6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13 6.1技术可行性分析13 6.2经济可行性分析14 7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14 7.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 14 7.2实施本标准的社会效益 14 8 标准实施的建议 15 附件1国内和施工场地扬尘相关的标准、规范16 附件2 各市监测点位不同限值超标率统计表17 附件3 河北省及各市施工场地扬尘不同浓度所占百分比20附件4 国内其他省市监测点位布设要求22 附件5 资质23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扬尘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冀发〔2017〕7号)要求,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的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GY201634,由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鸿康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兆荣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 1.2 工作过程 接受任务后,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编制组围绕标准的制定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1.2.1 资料调研 2017年4月,编制组成员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建筑施工扬尘排放要求,对现有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法规、规定、规范等进行总结分析。多次前往多个施工场地与负责人沟通,了解目前河北省施工场地管理运行情况,并综合该行业有关可行性研究和环评资料,理清施工场地产生、控制扬尘的情况。 1.2.2 技术交流 (1)2017年7月,标准编制组前往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与辽宁省地方标准《施工及堆料场地扬尘排放标准》编制组专家就控制项目的选择及排放限值的制定过程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2)2017年8月和9月,标准编制组就施工场地扬尘监督管理政策与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进行了多次交流,对河北省及石家庄市施工场地扬尘的政策要求与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咨询、了解。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辣椒干、辣椒粉等辣椒制品为原料,经萃取、过滤、浓缩、脱辣椒素等工艺制而成的辣椒红,可以用食用油脂调整色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75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T 5009.76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 3 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 3.1 分子式 辣椒红素:C40H56O3 辣椒玉红素:C40H56O4 3.2 结构式 辣椒红素: 辣椒玉红素: 3.3 分子量 辣椒红素:584.85

辣椒玉红素:600.85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深红色油状液体。 4.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5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水。 5.1 鉴别 5.1.1 溶解性 不溶于甘油,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植物油、丙酮、乙醚、三氯甲烷,溶于乙醇。 5.1.2 显色反应 在1滴试样中加2~3滴三氯甲烷和1滴硫酸,应呈现深蓝色。 5.1.3 最大吸收峰 样品溶解在正己烷中,在约47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 5.2 色价 5.2.1 试剂 丙酮。 5.2.2 仪器 分光光度计,附1 cm 比色皿。 5.2.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1 g 试样,精确至0.000 2 g ,用丙酮稀释于100 mL 容量瓶中,再精确吸取稀溶液10 mL ,稀释至100 mL ,用分光光度计在460 nm 波长处,用丙酮作参比液,于1 cm 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 注:比色液的吸光度范围宜在A=0.30~0.70范围内。 5.2.4 结果计算 色价(吸光度)按式(1)计算: 100 1 460%11?= m Af nm E cm ………………………………(1) 式中: nm E cm 460 %11——被测试样为1 %,1 cm 比色皿,在最大吸收峰460 nm 处的吸光度; A ——实测试样的吸光度; f ——稀释倍数;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

国5标准“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标准“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共发出126份。期间,回函单位有60个,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的单位有35个,未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的单位有25个。返回修改意见共305条,其中:采纳116条,占38.03%;部分采纳90条,占29.51%;未采纳66条,占21.64%;其他(问题和不涉及《方法》本身修改的建议)33条,占10.82%。主要意见和处理情况,以及与原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差异情况如下: 1.关于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及其限值要求 在欧5法规中有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及其限值的要求,但国五标准征求意见稿未采纳。当时我们考虑到欧盟还在进一步完善实施粒子数量标准测试方法的细节;且国内汽车制造厂应对粒子数量测量的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进行准备,因此未引入粒子数量测量要求。 反馈意见中,环保部门和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等单位提出应在国五标准中保留这项规定,并详细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实施可行性。标准编制组对此进行了重新研究,决定参照欧5法规采纳此项要求,增加了颗粒物粒子数量测量及其限值要求。主要考虑如下: (1)为了保证标准实施所带来的公众健康收益和环境效益 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细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 0.1μm)污染会对健康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控制细微颗粒物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去掉对粒子数量的限制要求会大幅度削弱本标准控制细微颗粒物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实施本标准所能带来的公众健康收益。 (2)引导柴油车生产企业采用正确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路线 避免减少了颗粒物排放质量,却导致增加了对人体更为有害的颗粒物细微粒子的排放数量。 目前,汽车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主要有分流式过滤器、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等。颗粒氧化型催化器(POC)是常用的分流式过滤器,也是目前国内企业用的较为普遍的技术,该类技术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颗粒物质量排放,但同时有可能会使颗粒物细微粒子的排放数量增加,这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都是极为不利的。壁流式DPF可以解决分流式过滤器存在的问题,对颗粒物质量和数量

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G B修 改单征求意见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完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我部决定修改《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修改内容如下: 一、将表3中烧结机和球团焙烧设备的颗粒物限值调整为20mg/m3、二氧化硫限值调整为50mg/m3、氮氧化物限值调整为100mg/m3。 二、将条修改为:烧结和球团焙烧烟气基准含氧量为16%。实测焙烧烟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基准含氧量条件下的排放浓度,并以此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 三、增加“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内容为: 一般地区无组织排放控制 原料及运输系统 a)铁精矿等原料储存场,煤、焦粉等燃料储存场,以及石灰(石)等辅料储存场,应采用防风抑尘网或封闭料场(仓、棚、库),并采取喷淋等抑尘措施。防风抑尘网高度不低于堆存物料高度的倍,料堆应覆盖或喷洒覆盖剂。料场路面应硬化,出口应配备车轮清洗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 b)厂内铁精矿等大宗物料及煤、焦粉等燃料应采用密闭皮带、封闭通廊或管状带式输送机等封闭式输送装置;需用车辆运输的石灰等粉料,应

采取密闭措施,或吸排罐车等密闭输送方式;汽车、火车卸料点应设置集气罩,皮带输送机卸料点应设置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c)除尘器设置密闭灰仓并及时卸灰;除尘灰不落地;在除尘灰装车过程中使用加湿系统,并对运输车辆进行苫盖,或采用真空罐车、气力输送等方式运输除尘灰。 烧结及球团焙烧 a)原料和燃料破碎、筛分、混合应封闭,并配备除尘设施。 b)烧结机尾(球团带式焙烧机尾)应设置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c)烧结矿冷却机应在受料点、卸料点设置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d)成品筛分装置、转运点、成品矿槽顶部移动受料点和底部卸料点等工位应设置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 重点地区无组织排放控制 原料及运输系统 a)铁精矿等原料储存场,煤、焦粉等燃料储存场,以及石灰(石)等辅料储存场,应采用封闭料场(仓、棚、库),并采取喷淋等抑尘措施;料场路面应硬化,出口应配备车轮和车身清洗装置,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

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67号),《清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国家标准列入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40435-T-607),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起草,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主要工作过程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自2008年10月份成立以来,致力于清香型白酒标准体系的研究与中国白酒产业国际化的推行。分委会在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引领下,秘书处承担单位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及各委员单位配合支持下,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通过分委会的平台,共同开展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研究。 自2010年以来,分委会秘书处在充分收集行业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汇集各委员单位意见,认为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当前白酒现状,对指导消费与确保行业监管存在一定局限,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服务消费和强化行业监管都产生了影响,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委会一致认为需要对现行国标进行修订。为使标准修订更具科学性与先进性,清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查阅各类清香型白酒资料,为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起草阶段: 2016年10月,全国白酒白酒标准化委员会会同清香型白酒分委会秘根据前期工作基础上,发文筹建了《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国内清香型白酒十多家主要生产企业积极申请参与标准修订工作。 2017年5月17日,在山西汾阳正式召开“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会上对清香型白酒的定义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产品各项指标的研究方向,并对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了整体安排。 2.1调查取样工作 2017年6月,根据标准修订启动会安排,清香型白酒标委会下发了“征集清香型白酒标准修订工作样品的通知”与“关于征集清香型白酒分析方法实验室比对的通知”,并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此次,共征集汾酒、内鄂尔多斯、中国劲酒、云南玉林泉、重庆江津酒业、北京红星、河南宝丰酒业、青海青稞酒、北京牛栏山、山西梨花春等16家酒企,不同工艺、不同档次、不同酒度172个酒样品。 (1)企业的基本工艺特点 目前,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采用的工艺主要有三种:大曲清香工艺、麸曲清香工艺、小曲清香工艺。 (2)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验证样品抽样情况 本次调研抽取了16家大中小型清香白酒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不同工艺,不同价位成品酒共172个样品。其中大曲清香酒77个,小曲清香酒20个,麸曲(包括大麸混合)清香酒76个;高度酒55个,低度酒61个,原度酒54个(信息均由生产企业提供)。

2017年全国VOCS废气排放标准表

2017年全国VOCS废气排放标准表(最 新) 祈雅典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燃烧方式解决印刷和涂布行业VOCS有机废气,同时还为该行业提 供大量热风,提高生产力。 —— 打印本文小中大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新建企业自2018 年1 月1 日起执行本标准,现有企业自2020 年1 月1 日起执行本标准。 企业边界大气污染排放限值 污染物 限值(mg/m3) 苯0.4 甲醛0.2 三氯乙烯a0.1 硫酸二甲酯a0.5 二氯甲烷a 4.0 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 4.0 臭气浓度20 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备注:企业边界任何1小时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 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 污染物限值(mg/m3) 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10

备注: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任何1小时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限值。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 污染物发酵尾气、污 水处理站废气 燃烧类废气、处 理尾气a 工艺废气 特殊原料药生产 b其他药品生产 颗粒物20c200.520 二氧化硫-100-- 氮氧化物-200-- VOCs NMOC80808080 TOC d0 臭气浓度e22000 二恶英类f-0.1 ng-TEQ /m3-- a. 利用锅炉或焚烧炉燃烧处理废气时,VOCs、臭气浓度和二噁英类的排放限值执行本标准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仍执行相应锅炉或焚烧炉的排放标准。 b. 特殊原料药生产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孕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 c. 该限值仅针对发酵尾气。 d. 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e. 臭气浓度无量纲。 f. 燃烧含氯有机废气时,需监测该指标。 重点区域企业、设施的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 污染物发酵尾气、污 水处理站废气 燃烧类废气、处 理尾气a 工艺废气 特殊原料药生产 b其他药品生产 颗粒物10c100.510二氧化硫-50--氮氧化物-150-- VOCs NMOC50505050 TOC d1 臭气浓度e11000

渝环便函[2016]234 附件1.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附件1 ICS XXXXXXXX X XX 备案号:XXXX-XXXX 重 庆市 地 方 标准 DB 50/XXX-20XX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征求意见稿) 目 次 DB50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质量技术 监督局 20XX -XX -XX 实施 20XX -XX -XX 发布 发布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4.一般要求 (5) 5.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 5.1标准分级 (5) 5.2指标限值 (6) 5.3污水回用 (6) 6. (6) 污染物监测要求 (6) 7.标准实施与监督 (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促进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改善重庆水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结合重庆市农村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是重庆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的基本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比本标准严格时,应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执行。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强、李莉、艾海男、古励、柴宏祥、翟俊、周健、李果、李宏。 本标准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XX年XX月XX日批准。 本标准于20X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自20XX年XX月XX日实施。

GB7718现行2011版标准与征求意见稿对照表

二、食品伙伴网标签合规部解读征求意见稿亮点 现行版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于2012年04月20日实施至今已超六年,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及标准的深入实施,预包装食品标签问题越发引起关注。为了更好规范管理食品标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对该标准进行修订,结合本次GB 7718修订征求意见稿,食品伙伴网带您了解新增内容的几大亮点,具体如下: 1 食品名称的变化 增加了属性名称的定义,并明确了食品分类(类别)名称作为属性名称。 这一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很多方便,尤其是执行企业标准的企业,因为在GB 7718中没有明确企业标准的地位,采用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类别)名称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针对进口食品企业变化更加明显,分类(类别)名称可以解决企业因无标准采用无法命名食品名称的尴尬境况。 2 配料表的变化 2.1增加了归类标示类别。非油脂产品中添加的各种植物油:“植物油”或“精炼植物油”;如经过氢化处理,应标示为“氢化”或“部分氢化(原先的条件:橄榄油除外已删除,并且增加了前提条件:非油脂产品中添加的);生产过程中添加的起发酵工艺作用的微生物(在终产品中存在且发挥非发酵作用的除外):“发酵菌种”、“微生物发酵剂”;食用香精、香料:“食用香精”、“食用香料”、“食用香精香料”、“食品用香精”、“食品香精”、“食品用香料”;添加量小于食品总量2%的非单一成分的果汁、蔬菜汁、果蔬汁:“果汁”、“蔬菜汁”、“果蔬汁”、“浓缩果汁”、“浓缩蔬菜汁”、“浓缩果蔬汁”。 针对这一变化,我们认为对于企业现在纠结的问题“传统菌种如何标示名称”可以通过标示“发酵菌种”不标示具体名称得到有效解决;对于另一个一直存在的争议“食品用香精”到底该标示为“食用香精”还是“食品用香精”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方便了企业。 2.2修改了需要标识强调的特殊配料和成分的添加量和含量的条件。对于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如果不是来源于标准或法规中的属性名称时,也需要标识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含量。对于属于GB28050营养素的成分,一定要标识在营养成分表中。

《菊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菊粉》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技术委员会(TC64/SC5)上报,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20100279-T-469。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发酵分委会(TC64/SC5)归口。 2. 简要起草过程 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组织开展《菊粉》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2015年7月发文征集起草单位、调研行业情况,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2015年10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通过前期收集到的技术资料拟定标准草稿,下发各工作组成员。根据返回建议情况,提出标准文本讨论一稿,并于2015年12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标准研讨会。会后,综合各方意见,整理修改形成标准文本讨论二稿,确定后续工作安排,2016年3月公开征集菊粉样品。2016年5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标准研讨会,对一些尚存在异议的内容进一步研究探讨,开展样品检测和方法比对工作。2016年6月~10月,组织完成菊粉含量方法比对工作,形成分析报告,确定检测方法。之后对5家企业43批次样品整理分发、组织测定普查,结果汇总分析后确定指标设置。2016年12月工作组针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提出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形成征求意见稿,向行业内公开征求意见。 3. 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本标准由(暂略)等单位共同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暂略)。 所做的工作: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全面起草工作,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制定研究方案,以及标准起草和编制说明编写等组织、协调、审核工作。其他起草单位协助搜索技术资料并研究分析,进行样品检测及数据整理,参与研究方案确定,对本标准各版本涵盖的全部内容提出编写和修改意见。

[标准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怎样写

[标准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怎样写 按编写标准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对某一项标准首次起草的文稿,称为标准征求意见稿(亦称标准讨论稿)。下面给大家带来标准征求意见,供大家参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 __、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 __办公厅(办公室),环境保护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加强“十三五”期间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防范,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印送给你们,请研究提出书面意见,于xx年12月26日前反馈我部。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李晓弢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邮政编码:100035

电话:(010)66556215 传真:(010)66556213 附件: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2.《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12月8日 标准征求意见函审单标准名称:GB/T《水位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起草单位: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函审表决单总数:本单号:发出日期:投票截止日期:表决态度:赞成□赞成,但有建议或意见□不赞成,如采纳建议或意见改为赞成□弃权□不赞成□建议或意见理由如下(可另附页): 审查单位(盖公章)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 由(起草单位名称)起草的河南省地方标准《(标准名称)》经多次修改后,现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使该标准能更好地反映我省的实际情况,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你单位及各位专家对标准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请于××××年××月××日前反馈至(起草单位名称)。 附件:《(标准名称)》征求意见 稿联系人: 联系地址: __: 传真:邮箱: ××××年××月××日 标准征求意见相关文章:

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ICS XX.XX.XX Z XX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 ×××-2016 代替DB 12/ 356-200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征求意见稿) 201× -×× -××发布201× -×× -××实施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发布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目次 前言 (Ⅰ) 1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2) 5 其他规定 (4) 6 实施与监督 (4)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监测分析方法 (5)

前言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对DB 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调整了适用范围,对于排入工业园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系统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中要求的排放限值外,其排放控制要求也可由污水排放单位与工业园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并签订协议,报依法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增加了76项污染物控制指标,使控制项目由原标准的5项增加到现在的81项。 --调整了排放限值。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 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标准适用的污染源执行以下相应标准: DB 12/599-201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上述污染源外,其他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本标准。本标准发布后,若本市再行发布新的适用相关行业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行业执行相应的新发布的排放标准。 本标准正文及附录A为强制性内容。 本标准由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2016年月批准。 本标准于2008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国家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目前,国内农村污水相关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排放标准,造成地方确定工艺和建设标准困难等问题。对工程的设计、施工、评价、验收也缺乏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因此,农村污水行业对相关标准的出台十分迫切。今年四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技术标准对设计水量和水质、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配套设施、施工和验收、运行和维护等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水量和水质;5污水收集系统;6污水处理;7配套设施;8施工和验收;9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与维护管理费进行综合经济比较和分析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处理模式、技术工艺和管理方式。 1.0.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处理水宜利用村庄的自然条件,经过周边沟渠、水塘、土地等方式进一步处理后排入受纳水体,并应符合相关标准。 1.0.6 在不断总结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稳妥可靠地采用工艺、材料、设备。 1.0.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除应按本标准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8 应建立有效的监管和考核制度,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期正常运行。 2 术语 2.0.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for rural area 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等全部处理系统。 2.0.2分户污水处理onsite wastewater treatment 单户或多户的污水进行就地处理的方式。 2.0.3村庄集中污水处理centralizedwastewater treatment 村庄或一定范围内的农户的污水经管网收集就近接入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方式。 2.0.4纳入城镇污水管网ruralwastewater into urb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