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归纳
初中三年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每天背一背,中考不用担心丢分

初中三年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每天背一背,中考不用担心丢
分
文言文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是同学们初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
几乎每一册的语文课本里,都会有整整一个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很多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主要是由于文言文的字词句都比较生僻,几乎每一篇文言文里,都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虚词,一词多义等等。
孩子们学得越多,就越容易混淆。
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我每天会分享电子版学习资料和教育资讯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可能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文言文中,字意变化万千,令很多同学感到头疼。
下面是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初中1——6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本文总结了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词类活用情况。
实词实词是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即具有具体内容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具体的实词活用情况如下: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人、事、物等具体对象。
名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单数和复数形式:名词的单数形式一般用于表示单个对象,复数形式用于表示多个对象,复数形式常在名词后加"们"表示复数概念。
2. 谓语修饰:名词可以作为主语或宾语,在句子中可以由谓语动词、形容词等修饰。
动词动词在文言文中表示动作、状态等。
动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时态变化:动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态表达不同的动作或状态,如过去、现在、未来等。
2. 语态变化: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态,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3. 方式变化:动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示动作的进行方式,如直接、间接等。
形容词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用于描写人、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形容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级别变化:形容词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使用不同级别,如比较级、最高级等。
2. 修饰变化: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通过副词修饰动词。
虚词虚词是表示虚拟意义或具有辅助作用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具体的虚词活用情况如下:介词介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介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位置变化:介词的位置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变化。
2. 搭配变化:介词通常与特定的动词、名词搭配使用,表示特定的意义。
连词连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词与词、短句与短句之间的关系。
连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并列关系:连词可以表示两个词、短句之间的并列关系,连接相同语法成分。
2. 转折关系:连词可以表示两个词、短句之间的转折关系,连接相反或对比的语法成分。
助词助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辅助动词、形容词等进行语法上的变化。
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汇总【例析】

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
负势竞上。
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
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孟子·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
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贫贱不能移。
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改变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桃花源记》
渔人甚异之
异:以......为异;对......感到惊异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到......的尽头。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方位词作状语,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潭西南而望。
西南:方位词作状语,向西南
一词多义
《世说新语·陈太首与友期行》
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离开)
意与日去(流逝,逝去)—《诫子书》
与:
陈太丘与友期行。(和,跟)
意与日去。(随,伴随)—《诫子书》
《论语》十二章
之: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学习的内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代学问和事业)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疑问语气词
《礼记·虽有嘉肴》
学学半“学”通“敩”,教导。
《兑命》“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
《礼记·大道之行》
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寡,老而无皆有所养。妻的人
《马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部编人教版】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

人教版初中1—6 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天雨墙坏(雨,下雨)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 、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攻下)32 、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二)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2、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3、跳往助之(跳,跳着)(二)动词作名词1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三)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10、凄神寒骨()(四)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以动心忍性(使 使 苦痛 使 乏 空 饿饥(五)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 6 、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三、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 、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二)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三)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7 、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 、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四、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
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语文中考部编版教材词类活用整理

部编版教材词类活用整理一、名词用作动词教材例句释义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吃恐前后受其敌《狼》攻击狼不敢前《狼》上前一狼洞其中《狼》挖洞不蔓不枝《爱莲说》横生枝蔓;旁生枝茎每至晴初霜旦《三峡》下霜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犯错误介胄之士不拜《周亚夫军细柳》铠甲和头盔。
这里指披甲戴盔。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做记号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子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用马鞭驱赶忧谗畏讥《岳阳楼记》说坏话、进谗言名之者谁《醉翁亭记》起名,命名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起别号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白色丧服。
这里指穿白色丧服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在腰间佩带神弗福也《曹刿论战》赐福,保佑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击鼓进军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穿戴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称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渔网,这里指用网捕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手指目视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发扬光大二、形容词用作名词教材例句释义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回清倒影《三峡》清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奇丽的景色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险峻的大山音志怪者也《北冥有鱼》怪异的事物百废具兴《岳阳楼记》荒废了的事业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铠甲;武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奸邪的事情此皆良实《出师表》忠良诚实的人三、形容词用作动词教材例句释义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往高处伸展;向远处伸展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震慑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尽力做好分内的事风烟俱净《与朱元思书》消散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轻视,看不起四、动词用作名词教材例句释义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虽乘奔御风《三峡》这里指飞奔的马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这里指飞奔的马伛偻提携《醉翁亭记》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五、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教材例句释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以……为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以……为快乐心乐之《小石潭记》为……(感到)高兴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到惊异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认为……美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苦于,以……为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对……感到奇怪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教材例句释义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痛苦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劳累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经受饥饿之苦七、动词的使动用法教材例句释义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使听到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使……惑乱,使……迷惑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使……改变,使……动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使……屈服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受到震撼;使……坚忍起来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使……听到忿恚尉《陈涉世家》使……恼怒八、方位名词作状语教材例句释义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向东或向西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在上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向西北通巫峡《岳阳楼记》向北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向南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在……之前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之后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在面前下视其辙《曹刿论战》向下九、名词作状语教材例句释义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按时其一犬坐于前《狼》像犬一样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从通道斗折蛇行《小石潭记》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像狗的牙齿那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像鸟张开翅膀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沿着山路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每天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每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当面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用朱砂十、动词作状语教材例句释义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在国外。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1.名词作动词:名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表示“打洞”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谓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中的“箕畚”,表示“用箕畚”的意思。
3.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
点,如“此皆良实”中的“良实”,表示“善良诚实的人”。
4.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
点,如“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表示“擅长”的意思。
5.动词作名词: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和“入”,表示“出产的东西”
和“收入的东西”。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如“无案牍之劳
形”中的“劳”,表示“使……劳累”的意思。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怎么样”或“以……为……”的意思,
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表示“把……当作宾客对待”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阅读考点精讲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之意动用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阅读考点精讲 课件: 文言文 词类活 用之意 动用法
词类活用之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 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 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 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2人01教9秋 部人 编教 版部 九编 年版 级九 语年 文级 阅语 读文 考( 点阅 精读 讲 考 课点 件精 : 讲 文) 言课 文 件 词: 类文 活 言 用文 之词 意 类 动活 用用 法 之意动 用法 (共12张PPT)
7、先主器之 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隆中对》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 10、其家甚智其子 智: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 11、智子疑邻 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智子疑邻》 12、渔人甚异之 异:意动用法,认为……诧异。 《桃花源记》
2人01教9秋 部人 编教 版部 九编 年版 级九 语年 文级 阅语 读文 考( 点阅 精读 讲 考 课点 件精 : 讲 文) 言课 文 件 词: 类文 活 言 用文 之词 意 类 动活 用用 法 之意动 用法 (共12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阅读考点精讲 课件: 文言文 词类活 用之意 动用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阅读考点精讲 课件: 文言文 词类活 用之意 动用法
下列红色标志词没有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D )
A 父异焉。 B 先主器之。 C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 D 无案牍之劳形。
A 以……为异,认为……奇怪。 B 认为……有才能。 C 以……为美,认为……美丽。 D 使动用法,使……劳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归纳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1、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