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红细胞”专题复习
谈“红细胞”专题复习与知识整合

谈“红细胞”专题复习与知识整合曾鹏光(广东省空港经济区登岗中学广东揭阳515558)摘要本文对红细胞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总结,形成专题复习,使教师和学生对红细胞能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红细胞专题复习知识整合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在高中教材和其他高考辅导资料中涉及红细胞的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比较零碎。
现将红细胞的相关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形成专题复习,使师生对红细胞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红细胞的进化1.1无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红细胞,只限于海生动物,如螠虫、光裸星虫、绿纽虫、海豆芽、扫帚虫、魁蛤、海棒槌等。
涉及到各门约有100种,但也有的和白细胞并没有明显区别,不过和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则有明显的差异。
1.2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在脊椎动物中,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而人和哺乳类动物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哺乳类的红细胞,是中心部凹陷的圆板状,在造血组织中是有细胞核的,但在循环血中的红细胞,除骆驼和羊驼之外,可看到细胞核退化,向细胞外放出、消失。
鸟类以下的动物的红细胞多数呈椭圆形,中心具核,中心部向两面突出。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大小,可因动物种类不同而异,哺乳类的直径为4~8微米(人的为6~9微米),厚度以1.5~2.5微米者为多见。
鸟类的长径为12~15微米,短径为7~9微米,在爬行类的长径为17~20微米,短径为10~14微米,两栖类的更大,长径为23~60微米,短径以13~35微米者较多。
鱼类的红细胞的大小有明显变异。
红细胞数由于物种的不同而异,但具有大形红细胞的,一般在单位体积中红细胞减少。
处于冬眠期的动物,比活动期显着减少。
2红细胞的研究、科学史1658年,荷兰生物学家简·施旺麦丹(Jan Swammerdam)应用早期的显微镜首先发现了红细胞,并对其形态进行了描述。
红细胞检验复习

红细胞检验复习题1.什么是贫血?答: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2.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3. 按红细胞的MCV、RDW将贫血分为(D)类。
A3类;B4类;C5类;D6类;E7类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有如下五方面,目前公认的是(E)。
A化学因素;B生物因素;C物理因素;D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功能障碍;E造血组织的免疫损伤5. 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中以(C)检查最具价值。
A外周血象;B骨髓细胞学检查;C骨髓活检;D骨髓铁染色及NAP 积分;E造血祖细胞培养6.下列哪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骨髓特征(B)。
A红细胞系明显增生;B幼红细胞常出现核幼浆老现象;C粒细胞系相对减低;D细胞内、外铁均下降;E巨核系、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正常7. 缺铁性贫血的下列结果错误的是(E)。
A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成熟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C铁代谢异常;D骨髓内外铁减少或消失;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减少8.缺铁性贫血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鉴别常用的方法是(E)。
A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B血清总铁结合力;C骨髓铁染色;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E 以上均是9.下列哪些疾病可见巨幼红细胞或巨幼样红细胞(E)。
A巨幼红细胞贫血;B红白血病;C MDS;D再障治疗后及溶血性贫血发作期;E以上均是1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检测体内是否有溶血的实验(D)。
A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加;B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C尿含铁血黄素实验阳性;D血红蛋白电泳检验;E尿胆原阳性11.关于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A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B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C网织红细胞增高;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以上均是12.下列哪项属血管内溶血(E)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D脾功能亢进;E PNH13.原发性红细胞膜缺陷常见的遗传病有以下疾病,其中以(A)最多见。
19007-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红细胞》专题复习

19007-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红细胞》专题复习“红细胞”专题复习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
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本文精选与红细胞有关的高考或模拟试题进行例析,便于同学们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红细胞的知识考点。
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故答案选C。
例2、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A、二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解析] 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的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的血细胞中看到了。
其过程是:一般细胞核先延长,从中部内凹缢裂为二,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分裂开过程中核膜、核仁并不消失,也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丝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就是这样。
二分裂是指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进行分裂生殖时,先是核逐渐延长,然后逐渐分成两个新个体。
虽然两者都要“一分为二”,但分裂的机理和本质有所不同。
顺便提醒一句,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如鸟类成熟红细胞仍然有细胞核,难怪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故答案选B 。
例3、为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A、10%盐酸B、蛋白酶C、磷脂酶D、清水[解析] 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
红细胞专题

“红细胞”专题复习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辛建福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
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现将有关的考点归纳总结如下:考点1.组成细胞的分子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解析: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故答案选C。
答案: C考点2.细胞的基本结构例2.若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A.10%盐酸B.蛋白酶C.磷脂酶D.清水解析: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
获取细胞膜就是让其破裂,让内部物质释放出。
10%盐酸浓度高,使红细胞皱缩甚至杀死;脂类和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故蛋白酶、磷脂酶均使膜结构遭破坏;清水使细胞渗透吸水胀破,内部物质流出只剩细胞膜。
故选D。
答案: D例3.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C.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D.遗传因素的作用解析: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寿命和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和丢弃大部分细胞质的精子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有力地说明细胞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C。
答案:C考点3.细胞的生命历程例4.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A.二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解析: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二轮复习之红细胞专题课件

思考:任何生物的红细胞都不能分 裂吗?
必修一 P114
7、与哺乳动物红细胞相关的实验 实验:(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动物细胞的吸收和失水 (3)血红蛋白的提取
思考:鸡和猪两种动物的血液, 哪种更适合提取血红蛋白?
答案:猪
8.血红蛋白
判断: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选修一P67
练一练
(2015海南卷.6.)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 【答案】B 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 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 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 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寿命不同
3.哺乳红细胞的结构(必修一P40-41)
问题:这种特点有何意义?
为什么红细胞寿命那么短?
练一练
(2013四川卷)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 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 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 RNA,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D
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二轮复习之红细胞专题
问题:为什么黑人总拿冠军? 与红细胞有关?
一、知识分布 红细胞的相关知识点散布在三本 必修教材的多个章节中,共有25 处,其中必修1、2、3分别有17 处、5处和3处。
问题:这么多知识散乱分布,你有没有好 方法联系起来呀?
思维导图
二、知识梳理
1、红细胞的形态 判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 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 )
练一练
“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 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 体后能( )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 渗透压 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 D、促使更多红细 胞的产生
高考常考红细胞知识点总结

高考常考红细胞知识点总结红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血细胞类型之一,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
红细胞在人体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携带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高考常考的红细胞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生物学概念。
1. 红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红细胞是一种无核、呈鞍状的圆盘状细胞,直径约为7.5微米。
它们富含血红蛋白,这是一种红色的铁质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
红细胞的形态和弹性使其能够在循环系统中顺利地通过微小的血管。
2. 红细胞的生成和分解红细胞的生成过程称为红细胞生物合成。
在骨髓中,通过一系列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的过程,幼稚的红细胞逐渐转化为成熟的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具有较长的寿命,通常可以在体内存活约120天后被脾脏和肝脏分解。
3. 红细胞和氧气运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当红细胞沿着血管运行时,血红蛋白会与氧气分子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这一过程发生在肺部,而在身体其他部位,氧气会释放出来,以满足细胞的需求。
4. 红细胞和二氧化碳的运输红细胞不仅携带氧气,还在身体内运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它需要从细胞中运出并排出体外。
红细胞通过与细胞内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在那里二氧化碳将被释放出来并排出体外。
5. 红细胞与血型红细胞表面有一种叫做红细胞抗原的分子。
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抗原种类,人们将红细胞分为A、B、AB和O型。
AB型红细胞上同时存在A型和B型抗原,O型红细胞上不存在任何抗原。
而人们在血液输血时,需要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抗原之间没有不兼容,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6. 红细胞的疾病与检测红细胞与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反映了人体健康状况。
各种红细胞相关的疾病,如贫血、溶血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都可以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来检测和诊断。
高考复习三轮复习红细胞小专题

红细胞一、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1.结构特点: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制备细胞膜:因为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膜,可以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注意引流法)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铺成单层分子,其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注意:(1)原核细胞也为此(2)其他细胞为大于2倍4.因为是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5.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6.不能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即没有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不能合成蛋白质)。
7.形态: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增大膜面积。
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显微镜观察不到突变的基因,但是能观察到红细胞形态。
9.血红蛋白(1)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2)煤气中毒,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不易分离。
二、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
(1)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变化(2)核延长、核缢裂,质缢裂(3)完成DNA的复制(4)核膜核仁一直存在三、鸡的红细胞: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例: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和ATP。
(错)2.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对)3.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凡是活细胞都能合成酶。
(对)4.严重却铁的人容易乳酸中毒。
(对)5.下列关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细胞膜上存在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B.线粒体内膜上存在ATP合成酶C.能够吸收氧气,并利用氧与NADH结合产生水D.没有细胞核,能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6.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Na+浓度只有血浆的六分之一,是主动运输的结果,这一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错)7.缺氧时,人成熟的红细胞主动运输转运物质的速率下降。
(错)8.绘制O2浓度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主动运输的速率的影响。
微专题 红细胞专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Rh-的母亲怀有Rh+胎儿,胎儿的血液通过脐带进入母体, 母体中会产生Rh抗体,如果再怀有一个Rh+胎儿,就是产 生新生儿溶血现象。
环境的稳定
B.Ca2+进入成熟红细胞的速率与氧气
浓度无关
C.红细胞的衰老并不意味着动物组织
、器官衰老
哺乳动物红细胞衰老没有细
D.凋亡红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均下降 胞核的变化。
哺乳动物红细胞凋亡没有凋亡基因的表达。
红细胞的功能
【典例3】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 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 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 分CO2在血浆中以HCO3-的方式 运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氧气供应正常时HIF被降解, 氧气供应不足时HIF在细胞内 积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生成。
镰状细胞贫血
根本原因:基因发生突变
直接原因:蛋白质结构 发生改变
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 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红细胞陷阱
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
C.HIV 侵染胎儿的 T 细胞会引
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向 AIDS 患者输入 CD4 分子
修饰过的红细胞不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红细胞与血型 ABO血型
血型 基因型 红细胞表面抗原 血浆抗体
A型 IAIA或IAi
A抗原 B抗体
B型 IBIB或IBi
B抗原 A抗体
AB型
O型
IAIB
ii
A抗原、B抗原
A.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D.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专题复习
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
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本文精选与红细胞有关的高考或模拟试题进行例析,便于同学们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红细胞的知识考点。
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故答案选C。
例2、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二分裂
B、无丝分裂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
[解析] 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的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的血细胞中看到了。
其过程是:一般细胞核先延长,从中部内凹缢裂为二,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分裂开过程中核膜、核仁并不消失,也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丝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就是这样。
二分裂是指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进行分裂生殖时,先是核逐渐延长,然后逐渐分成两个。
虽然两者都要“一分为二”,但分裂的机理和本质有所不同。
顺便提醒一句,人和
新个体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如鸟类成熟红细胞仍然有细胞核,难怪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故答案选B 。
例3、为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
A、10%盐酸
B、蛋白酶
C、磷脂酶
D、清水
[解析] 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
获取细胞膜就是让其破裂,让内部物质释放出。
10%盐酸浓度高,使红细胞皱缩甚至杀死;脂类和蛋白
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故蛋白酶、磷脂酶均使膜结构遭破坏;清水使细胞渗透吸水胀破,内部物质流出只剩细胞膜。
故选D。
例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氨基酸
C、葡萄糖
D、CO2和O2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的成分和内环境的概念。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成分,不在细胞外液(相对人体外部环境来说,又称为内环境),即血红蛋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故答案选A。
例5、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
D、遗传因素的作用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寿命和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和丢弃大部分细胞质的精子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有力地说明细胞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C。
例6、当氧气含量升高时,下列哪一项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可能发生的()
A、沼气池内沼气含量减少
B、牛奶变酸速度减慢
C、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速度加快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沼气池内甲烷杆菌的无氧呼吸产生沼气、牛奶中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有氧条件下都受到抑制。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速度加快。
当氧气含量升高时,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故答案选C。
例7、有人从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提取出一种成熟细胞,经化学分析,细胞中不含有DNA而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请分析最可能发生在该细胞中的生理活动是()
A.DNA→mRNA→蛋白质
C.丙酮酸+H2O→CO2+[H]+A TP
[解析] 此题考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特殊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殊性。
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等细胞器,也无细胞核结构(不能进行基因的表
达),不含有DNA而富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起运输氧气作用),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故答案选B 。
例8、缺乏有氧氧化酶系统的成熟红细胞,其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为()
A、蛋白质
B、葡萄糖
C、乳酸
D、脂肪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生命活动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葡萄糖是任何活细胞直接依赖的、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其代谢途径有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缺乏有氧氧化酶系统的成熟红细胞仍然可以通过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只不过能量的利用效率较低而已。
脂肪和蛋白质虽然可以分解释放能量,但需要经过转变,不能成为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
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更不是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
故答案选B 。
例9、下列属于衰老的人体红细胞特征()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某些酶活性降低
③色素积累增多④核体积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衰老特征。
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衰老的红细胞没有核体积变化这个特征,所以答案应选B。
例10.下列细胞分裂过程中,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A、蛙的红细胞
B、乳酸菌
C、蓝藻
D、变形虫
[解析] 此题考查蛙的红细胞的结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
乳酸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DNA分子上不含蛋白质成分,即没有真核生物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
虽然蛙的红细胞和变形虫都是真核生物的,但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也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
所以答案应选D。
例11.下列各种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次级性母细胞B.人的成熟红细胞
C.卵原细胞D.雄兔的精细胞
[解析] 此题考查人体或蛙红细胞是否存在等位基因的问题。
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存在染色体,当然也不存在等位基因。
次级性母细胞和雄兔的精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同样也不存在等位基因。
所以答案应选C。
例12..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二位科学家,他们对细胞膜离子和水的通道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允许K+通过的通道却不能让比K+还小的Na+通过,这是因为_________。
(2)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的各种膜蛋白,后来在肾脏上发现一种蛋白,科学家假设该种蛋白是细胞的水通道。
A、为什么选用哺乳动物红细胞研究水通道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