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柱独立基础的数值模拟周军文
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加固的数值模拟研究

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加固的数值模拟研究一、前言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柱子可能会出现损伤和缺陷,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
为了延长柱子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承载能力,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钢筋混凝土圆形柱的加固研究。
二、加固原理在进行加固处理时,需要考虑柱子的受力情况和加固材料的性质。
一般来说,加固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和抗压能力,以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
具体的加固方法包括:(1)增加钢筋数量或直径将原有的钢筋数量或直径增加一定比例,以增加柱子的承载能力。
(2)增加混凝土厚度在柱子的外部增加一层混凝土,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3)加贴碳纤维布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柱子表面,以增加柱子的抗拉强度。
三、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加固研究时,可以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建立钢筋混凝土圆形柱的有限元模型。
模型应包括柱子的几何形状、材料参数和荷载情况等。
(2)设置边界条件根据柱子的实际情况,设置模型的边界条件和荷载情况。
边界条件包括固支和自由端,荷载情况包括静载和动载。
(3)进行材料试验进行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加固材料的试验,获取其力学性能参数。
同时,也需要对加固材料的施工工艺进行试验,以保证加固效果。
(4)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型和试验数据,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柱子在受力下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参数。
同时,也可以模拟加固前后柱子的受力情况,以比较加固效果。
(5)分析结果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柱子的受力情况和加固效果。
如果加固效果不理想,可以进行反复试验和模拟,直到达到设计要求。
四、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加固研究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数值模拟软件。
一般来说,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包括:(1)ANSYSANSYS是一种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用于进行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和电磁场分析等。
其有限元分析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用于进行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加固研究。
陡坡桩柱式桥墩双排桩施工数值模拟研究

[ 图分 类 号 ]T 7 中 u4 3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17 — 60 2 1 ) 4 0 0 — 6 6 4 0 1 ( 00 0 — 0 1 0
Co sr c i n Nu e i a i u a i n Re e r h f r Pie Co u n n t u to m rc lS m l to s a c o l . l m Br d e Pir u l — w l s i t e l p i g e s Do b e Ro Pie n S e p S o e
wa d p e o c l u ae sr s fdo b e r W i si h a e nd a ay e sr s iti ut n o ie a d s a o t d t ac lt te so u l —O p l n t e p p ra n lz te sd srb i fp l n e o
d s u s d a d ho io t ld s a e e n pl o t i ge p l nd d u l —o pl s wa o p r tv ic s e n rz n a iplc m nti i tp wih sn l ie a o b e r w ie s c m a aie e
[ bta t h r g i u d t na a s oa da s e lp etr o nanu i r t A sr c]T ebi epl f n a o l y c t t t ps ei w s nm u tiosds i d eo i w l e e o n e tc
太原理工大学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研究李立军【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城市地铁隧道项目大量的建设,都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深基坑的设计及施工问题,如基坑支护、降水、开挖等等。
特别是,近年来有关基坑土方坍塌的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好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基坑支护及环境效应问题成为岩土工程的热点与难点,技术安全、经济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体系是基坑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双排桩支护结构由于具有整体刚度大、侧向位移小、不需要设置支撑、施工方便、速度快、不需要工作面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边坡抗滑、基坑支护等工程中。
但是,双排桩的作用机理及受力特征目前还不清楚,双排桩的设计理论不成熟,主要依靠工程经验。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为研究手段,理论分析方法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全面研究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要素设计和复合式双排桩的受力及变形特征,研究双排桩的作用机理、探讨土压力的分配规律、分析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规律、对比不同支护方案下的安全性、经济性,为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广泛应用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与工程经验。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回顾总结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对比总结各自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2.采用FLAC3D数值法模拟双排桩结构的受力状态,研究双排桩支护结构的要素设计,包括:桩距、排距、直径、长度、连梁截面及刚度、基坑深度、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等,寻求双排桩设计最优参数。
3.采用FLAC3D数值法模拟复合式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研究不同复合方案下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规律,分析基坑工程的安全系数,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太原市平阳景苑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
4.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工程中,详细阐述了平阳景苑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思路、支护选型、模拟计算、方案比选,并最终确定支护方案,为该地区同类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提供借鉴。
双柱独立基础的计算理论探讨及其有限元分析

双柱独 立基 础尺 寸如 图 1 所示。
冲切确定基础高度 , 双柱基础还要验算在基 础反力 作用下是否在柱间出现负弯矩 , 否则需要配 置负弯
3 . 2 配筋计算
3 . 2 . 1 修 正后 的基底 地基 承 载力特 征值 ( k P a ) 基 础宽度 为 4 . 1 0 I T I >3 . 0 n l , 4 . 1 n l < 6 m, 需要
3 . 1 柱 子传 下来 的力
P K P M 中计 算 双 柱 及 多 柱基 础 时 , 荷 载 取 基 础
柱 子传下 来 的力见 表 l一 2 。
表 1 柱子 1 6传下来的力
上所有柱子上 的荷载的矢量 和。冲切计算时 , 对基 础 变截 面处 、 群 柱外 接 矩 形 边 界 处 和每 个 柱 子 边 都
独立基 础来 处理 , 只配置底 板 钢筋 网片 , 这就 会对 结
矩钢筋或者设置拉梁 J 。现行平法 图集 给出了两
种形式 的配筋形 式 , 但 是关 于这 种 基 础形 式 的完 整 的计算 过 程和配 筋过 程还 没有 , 这里用 手算 的方法 , 结合有 限元 模型 , 对 双 柱 独 立基 础 的 内力分 布 规 律
及配筋 方式 进行 探讨 。
3 算 例
某办公楼工程 , 主体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 ,
基础 形 式为柱 下独 基 。局部 采用 了较小 的柱距 。在
构 埋下 质量 隐 患 。所 以 , 很 有 必要 对 双 柱 独 立 基 础 的计算 理论 、 设 计 方法进 行一 些探讨 。
中 图分类号 : T U 3 1 2 . 3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1 9 3 3 ( 2 0 1 3 ) 0 3—1 0 7—0 5
独立基础与双柱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班级:11级建筑二班学号:**********姓名:***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一)工程概况某五层办公楼,全框架结构。
底层柱网平面如图所示,柱截面尺寸均为 500mm×500m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
(二)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1)温度:常年夏季平均气温16.3℃,冬季平均气温-8.6℃,夏季最高气温30℃,冬季最低气温-26.6℃。
(2)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W 0=0.35kN/m 2; (3)雨雪条件:基本雪压0.25 kN/m 2。
2.工程地质条件 (1)自地面而下①素填土:厚1m ,3/18m kN =γ;②粉质粘土:厚9m ,3/8.18m kN =γ,828.0=e ,52.0=l I ,MPa E a 5.7=,kPa c 15=, 20=ϕ ,a k a kp f 280=;③碎石土:很厚,中密。
(2)地下水:建设场地内地表以下无地下水;(3)西宁地区标准冻深-1.16m ,最大冻深-1.34m ,土的冻胀类别属不冻胀。
3、荷载(1)外柱:A 、D 轴,基础承受上部荷载M kN M k ⋅=2201,kN V kN F k k 48178011==,。
(2)内柱:B 、C 轴,基础承受荷载kN F k 15602=。
二、设计内容1、设计③轴外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内柱下双柱联合基础;2、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基础配筋图(1:30),并编写施工说明; 三、设计步骤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3、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5、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按基础布置进行内力分析、强度计算和满足构造要求);6、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四、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过程条理清楚,内容完整;2、设计步骤合理,设计图纸清晰;3、提交手写稿和打印稿计算说明书各一份,打印稿一律用A4纸打印,题目为三号黑体,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为小四宋体,1.25行间距。
地基基础设计常见问题的总结及关注

经常有设计人员询问如下问题:1、筏板有限元设计为什么反力小的地方设计通不过,反力大的地方反而计算结果正常?对于计算结果不过的网格区域该如何处理?2、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其取值范围如此宽广?比如在5000~20000之间,而不同的取值对基础沉降和内力计算影响很大? 该如何取值?3、采用基础软件设计的结果为什么与经验差异那么大?其计算结果靠谱吗?能作为基础设计依据吗?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该如何判断?4、地基或桩基规范提供的各种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什么叫文克尔地基模型?什么叫布辛奈斯克解?什么叫明德林解?什么叫等效作用法?什么叫实体深基础法?这一系列名词到底在说什么?有没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试想,如果连规范所说的这些名词都不清楚,基础设计又该从何谈起?5、基础设计软件中的许多参数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填写?用缺省值行吗?等等以上很多类似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广大设计人员。
本人以为,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围绕着基础设计的两大特点,从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出发,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础设计的基本方法,才能对设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完成符合实际工程要求的地基基础设计。
本次讲座,将结合工程实例,主要讲解地基基础的基本原理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地基基础规范的正确理解;运用目前工程界广泛应用的基础设计软件,阐述独基、条形基础、弹性地基梁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等各种基础形式的正确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基础设计软件各种参数详解、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判断。
1、基础设计正确性判断的一般原则(1)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如何运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这些基本特点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3)如何运用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这些基本特点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比如:a、某主裙楼结构,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有限元设计为什么反力小的地方设计通不过,反力大的地方反而计算结果正常?对于计算结果不过的网格区域该如何处理?b、主裙楼结构,裙楼部分抗浮不满足要求可以打抗浮桩吗?2、什么叫文克尔地基模型?什么叫弹性半空间体?什么叫布辛奈斯克解?什么叫明德林解?明德林解为什么要修正?地基规范里提的这些名词最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是什么?这些计算模式的优缺点是什么?采用这些方法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基床反力系数K的确定(1)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是什么?(2)确定基床反力系数K到底有哪些方法?(3)基床反力系数K的分布原则是什么?4、关于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常见问题(1)通过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为什么可以修正?(2)地基承载力能够通过修正而提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3)对于主裙楼一体的结构,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为什么规范规定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对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度修正?(4)确定地基承载力修正用基础埋深d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a、基础两侧土埋深不一样时,可以取平均值吗?b、主裙楼一体结构,主楼采用筏板基础,裙楼采用柱下独立柱基或条基,主体结构下承载力可以按两侧超载进行深度修正吗?如果是裙房采用独基加止水板呢?(5)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用勘察报告给出的载荷试验值进行深度修正吗?有没有不可以的时候?(6)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哪一个影响大?为什么规范规定当b>6m取6m?而深度修正却没有要求?(7)满足《地基规范》的5.1.4就等于满足5.1.3吗?规范规定的基础埋深的本质是什么?规范对回填土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人员在采用软件进行上部结构和基础设计时,最容易填错的参数是哪一个?(8)根据《地基规范》表5.2.4,宽度修正系数取0,深度修正系数取1.5或2.0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会不符合实际?(9)地基变形和基础底面积计算时,荷载组合要如何考虑?(10)原有建筑上进行增层改造的项目,其地基承载力在估算时该提高多少?(11)基础考虑抗震设计时,抗震调整系数该如何填?(12)如何考虑基础拉梁承担的弯矩比例?5、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柱下独立基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样的地质和工程条件适用于柱下独基?(3)这样的基础形式抗震性能好吗?(4)如何正确考虑基础底标高在基础设计时所起的作用?(5)新《地基规范》对最小配筋率是如何考虑的?采用最小配筋率计算配筋面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在考虑基础底面受拉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荷载组合可以考虑基础底面受拉?(7)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独立基础的受剪承载力V s≤0.7βhs f t A0?(8)为什么独立柱基础增大地基承载力后基础面积基本不变?(9)双柱基础设计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0)多柱基础的设计,其计算结果靠谱吗?(11)为什么独基地基承载力手工校核结果与软件计算结果不一致?(12)独立基础配筋计算公式能用于所有的独立基础形式吗?哪些比较常见的独基形式不能用独基配筋计算公式?6、砌体结构墙下条形基础设计(1)砌体结构墙下条形基础都有哪些特点?(2)进行基础设计时,如何正确考虑砌体结构荷载的分布?(3)砌体结构构造柱荷载如何考虑?(4)砌体结构中存在框架柱时,柱下独基面积计算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考虑墙下条基相交处基础面积重叠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弹性地基梁基础设计(1)这样的基础形式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原因会导致弹性地基梁翼缘宽度过大?(3)弹性地基梁地基承载力是如何确定的?(4)采用软件计算弹性地基梁地基承载力时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5)用软件计算弹性地基梁覆土重时应注意什么问题?(6)是否要考虑弹性地基梁基础底面积重复利用?(7)弹性地基梁配筋计算考虑柱宽而折减会有问题吗?(8)梁计算时考虑柱刚度的影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9)如何考虑软件提供的弹性地基梁五种计算方法?(10)弹性地基梁基础的沉降计算中什么样的基础采用刚性沉降?(11)软件提供的”沉降计算地基模型系数”到底是什么?该如何考虑?(12)“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如何考虑?(13)沉降计算压缩层深度该如何确定?如何进行人为修正?(14)“考虑回弹影响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该填多少?(15)广义文克尔假定对基床反力系数K的调整会有哪些启示?(16)柔性沉降计算都有哪些特点?(17)如何根据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判断柔性沉降或刚性沉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9)弹性地基梁配筋计算时如何正确考虑地基反力的分布特点?(20)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弹性地基梁计算结果不过的主要原因及调整方法8、筏板基础设计(1)筏板基础都有哪些主要形式?(2)墙体对筏板的冲切计算规范有公式吗?(3)如何正确理解软件提供的多墙冲板和单墙冲板的计算结果?(4)软件提供的内筒冲剪计算不满足要求一定要增加筏板厚度吗?合理的计算区域如何确定?(5)筏板基础中设计柱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6)筏板重心校核中偏心率不满足该如何调整?(7)对于裙房偏置的主裙楼结构,筏板重心无法满足要求,能仅满足主体结构的筏板重心校核就行了吗?(8)JCCAD软件在筏板“重心校核”中显示的底板平均反力与程序退出时提示的底板平均反力为什么不一致?(9)当结构的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不一致时,如何考虑筏板的配筋?(10)《地基规范》第5.4.3规定简单抗浮计算时,按照其相应条文所列公式进行抗浮计算。
钢管混凝土柱数值模拟与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数值模拟与分析夏鹏飞(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0)摘 要: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柱轴压状态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其中钢管采用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核心混凝土采用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
其中分析了6个圆钢管混凝土柱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可为今后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柱; 有限元分析; 极限承载力Nu m er ica l Ana lysis of Concrete-f illed Steel Tubular Colu mnX IA P eng2f ei(H ubeiW ater R esources R esearch Institute,W uhan430070,Ch ina)Abstract: A nonlinear finite elem ent analysis(FEA)m ethod of concrete2filled steel tubular co lum n is conducted by choo sing p roper m 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s fo r steel tube and concrete.T h is m ethod is emp loyed to analyze the static behavi o r of six circular concrete2filled steel tubular co lum ns under axial2comp ressing loading.In comparison w ith the testing results,w e find that the results of FE analysis agree w ell w ith the testing results.T h is p roves the rati onality of the FEA model and p rovides som e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analysis.Key words: circular concrete2filled steel tubular co lum n; FE analysis; load2carrying capacity 钢管混凝土结构已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双向水平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数值模拟

Ab s t r a c t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s e i s mi c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r e i n or f c e d c o n c r e t e( RC)c o l u mn s u n d e r b i a x i a l
吕大 刚 李 雁 军 王 震 宇
(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 院,哈尔滨 1 5 0 0 9 0 )
摘要 :为 了研 究双 向水平 荷 载作用 下钢 筋混凝 土 柱 的抗 震 性能 , 基 于地 震 工程模 拟 平 台 O p e n S .
e e s , 采用 纤维模 型对 钢筋 混凝土 柱 空 间 受力 性 能进 行 了数值模 拟 , 模 拟 结果 与 已有试 验 结 果 吻
Vo 1 . 4 3 NO. 2 Ma r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0 5 0 5 . 2 0 1 3 . 0 2 . 0 3 5
双 向水 平 加 载 下 钢 筋 混 凝 土 柱 抗 震 性 能 的 数 值 模 拟
L t i Da g a n g
L i Y a n j u n Wa n g Z h e n y u
( S c h o o l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Ha r b i n I n s i t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r b i n 1 5 0 0 9 0, C h i n a )
第4 3卷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东 南 大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的屈服面不随材料的逐渐屈服而改变,因此没有强 化准则,其本构模型采用理想弹塑性,可采用关联流
动法则或非关联流动法则。该准则的屈服强度随着侧 限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考虑了由于屈服而引起的体积 膨胀,但不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该模型适用于颗粒 状材料,如土、岩体、混凝土等[5,6]。
DP 屈服准则可表示为
·42·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2 年第 6 期 ( 总第 165 期)
双柱独立基础的数值模拟
周军文1 ,鲁良辉1 ,温志伟2
( 1. 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 ( 常州工学院) ,江苏常州 213002; 2.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8825( 2012) 06 - 0042 - 03
0 前言 柱下独立基础是框架结构中一种常见的基础形
式,主要用于土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中。 独立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的高度、大小以及基础底板 的受弯配筋量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高度由基础的 抗冲切能力来决定,基础大小是通过地基承载力来确 定,而底板的配筋量则是由底板受弯计算来确定。吴 方伯[1]对独立基础基底尺寸进行了优化; 王常青[2]研 究了基础高度和基础底板配筋的最优设计; 何水源[3] 则在综合考虑强度和变形影响的基础上对独立基础进 行研究。关 于 独 立 基 础 的 有 限 元 分 析 在 国 内 报 道 较 少,为准确了解独立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 布情况,本文采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对混凝土基 础进行数值模拟,并加以理论分析,其结果既满足了 强度要求,又达到了节约造价的目的,可供工程设计 参考。
槡 σe = 3 β σm +
1 2
{
S}
T[M]{
S}
= σy
( 1)
周军文,等: 双柱独立基础的数值模拟
·43·
式中
{ σx + σy + σz )
为平
均应力; [M] 为一常系数矩阵。
材料常数 β 和屈服强度 σy 的表达式为
β = 2sinφ
( 2)
槡3( 3 - sinφ)
摘 要: 采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数值模拟了加载全过程。然后在
相同竖向荷载下,对不同高度和不同柱距的两个基础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
析,其结果既满足强度要求,又达到了节约造价的目的。
关键词: 双柱独立基础; 有限元; 应力分析; 计算模型
中图分类号: TU471. 1 + 1
1 双柱基础 如果框 架 结 构 的 柱 距 较 小 时, 柱 下 独 基 发 生 重
叠,形成双柱基础或多柱基础,如图 1。由于双柱基 础是两根框架柱和基础相连,因此在设计上与单柱独 立基础稍有不同,在工程实践中,双柱基础一般采用 两种方法设计: 方法一是将双柱基础看作是倒无梁楼 盖结构形式设计,在两柱之间设置暗梁( AL) ,如图 1 ( a) ; 方法二是将双柱基础看做倒肋梁楼盖设计,在 两柱之间设置地梁( DL) ,如图 1( b) ,两种计算方法
mm,见图 2,框 架 柱 传 来 向 下 的 集 中 荷 载 分 别 为 1 000 kN,重力加速度为 9. 8 m / s2 ,基础的埋深为 1. 5
m,基础底板的配筋为 12 @ 200 双向。框架柱和基础 的混凝土等级 C 30,弹性模量 3. 0 × 104 MPa,泊松比 0. 2,密度 2 500 kg / m3 。土体为 D - P 材料,弹性模 量 6. 8 MPa,泊松比 0. 4,密度为 1 900 kg / m3 ,粘聚
图 2 双柱独立基础大样 ( 单位: mm)
地基和基础均采用 SOLID 45 单元,该单元是六 面体八节点单元,用于构造三维实体结构[7]。对于独 立基础,采用线弹性模型; 对于地基土体,采用理想 的 D - P 模型。基础和地基视为共节点的粘合连接。 独立基础的四周的土体取 5. 0 m × 8. 0 m × 3. 5 m 的立 方形,土体在 X,Y,Z 三个方向上的长度为基础的 两倍,考虑到结构的对称性,取 1 /2 模型分析,与独 立基础具有相同的对称面。模型底部采用固定约束, 对称面采 用 对 称 约 束, 其 余 三 面 均 只 考 虑 水 平 向 约 束,计算模型如图 3。
2 有限元分析[4] 2. 1 材料本构关系
土是岩石风化而成的碎散颗粒的集合体,一般包 括固相、液相和气相,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受风 化、搬运、沉积、固结和地壳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其 本构模型即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
ANSYS 中的 Drucker - Prager( 简称 DP) 屈服准则 是莫尔 - 库仑准则的近似,通常称为 DP 准则或则广 义密塞斯准则,是在密斯塞准则的基础上考虑平均主 应力对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而发展的一种准则。DP 准
力 27 kPa,内摩擦角 18°,膨胀角 15°。
3 计算分析 为了分析双柱独立基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
性能,分三种工况对双柱独立基础进行数值模拟。工 况一: 独立基础的尺寸如图 2,框架柱传来向下的集 中荷载分别为1 000 kN,基础的埋深为 1. 5 m,高度 为 500 mm; 工况二: 基础的高度改为 650 mm,其它 情况同工况一; 工况三: 双柱的距离改为 3. 0 m,其 它情况同工况一。三种工况下的应力云图和位移图如 图 4 ~ 图 9,各工况下基础的最大应力值和最大竖向 位移值见表 1。
收稿日期: 2012 - 06 - 04 基金项目: 常州工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 YN1031) 作者简介: 周军文 ( 1974 - ) ,男,湖北孝感人。讲师,一级注册
结构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与研究 工作。E-mail: zhoujw@ czu. cn。
都有理论依据。
图 1 双柱独立基础示意
σy
= 6 c cosφ 槡3( 3 - sinφ)
( 3)
式中 φ 为材料的内摩擦角; c 为材料的粘聚力。
在实际工程中,独立基础的破坏形式主要是以土
体的破坏为主,因此混凝土材料一般按照线弹性进行
计算,不考虑混凝土的塑性性能。
2. 2 有限元模型建立
根据某工程实例,建立简化的有限元模型。双柱
独立基 础 的 尺 寸 为 2 500 mm × 4 000 mm,高 度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