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课件分析(PPT26张)

•
4.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 家,以 中国为 一人, 牺牲自 己,成 全众人 。被我 们中国 人奉为 文明始 祖的人 ,无论 盘古、 女娲, 还是伏 羲、神 农,或 黄帝、 尧、舜 ,他们 的共同 特点, 就是创 造文明 ,与民 兴利, 公而忘 私,品 德高尚 。
•
5.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 有种种 不足为 人道的 地方, 但是它 的文化 精神就 总体而 言是高 尚的, 是不会 过时的 ,只要 人类希 冀在和 平与平 等的世 界上生 活的话 。
•
2.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 主张人 是目的 还是手 段,把 自然看 作是与 自己同 属一个 整体还 是与己 无关的 对象, 却足可 影响人 类甚至 整个地 球的命 运。
•
3.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 德性, 倡导恃 德者昌 ,恃利 者亡, 这是我 们祖先 的信念 。我们 的先人 推崇的 那些开 天辟地 的圣贤 ,其共 同的特 点就是 舍己为 人,克 己让人 ,给人 类造福 。
学者 古指求学的人,今指在学术 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烈士 古指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 今之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2)表形状的词适用范围缩小。 皎洁 古:光白貌,今:指月亮 明亮而洁白
(3)表动作行为的词主体缩小。 结婚 古指结为婚姻之好,结亲。 《汉书张骞传》:“其后,乌孙竟 与汉结婚。”也指男女结婚。今指 男女经合法手续结为夫妻。
(2)表名物的词其适用对象从单 一的事物发展为一般的事物。 江,古专指长江,今指一切江河。 河,古专指黄河,今指一切河流。
(3)表形状的词适用对象扩大。 平衡 本指衡器两端所承受重量相 等而处于水平状态。后泛指两种 以上的事物所处位置相当或得以 均等。
(4)表动作行为变化的词,行为 变化的主体扩大。 瞎 先秦时指“一目闭合”,后指 “两目”。 缺 《说文》:缺,器破也。今扩 大到多种事物。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_图文

《词源》(1930)释为“气味的总称 ” 现为“难闻的气味”。
事故: 《词源》(1930)释为:“事情”
, 包括好事情和坏事情。 唐朝白居易《
对 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
事 故,从今日去少交集。”后指意外发生
的 不幸事情(损失或灾祸)。 属——种
(4)词义的转移 词的一个意义的指称外延和内涵均
服 装、滑稽可笑的举动和插科打诨著称。 ②比喻在某事物中充当的可耻角色,经常 出丑的人。
半导体 bàndǎotǐ: ①导电性能介于金属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的物质。 ②可指称 “半导体收音机”
(2)义项的减少 喽罗 lóuluó 《词源》(1979) ①机智,伶俐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 ——卢仝《寄男抱孙诗》
, 他们的词义与以前有了变化。
1、请分析“光盘”、“奇葩”、“土豪”、“萌” 等词义的发展变化。
“词的一个意义的变化”和“一个词的意义 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条件,那就是变化的 新义与旧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2、“打酱油”——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 你认为是属于词义的变化吗?若是那它属
(6)为表现特殊题材的地方色彩, 可以适当使用方言词。
操 小老子哩 踩得地皮响 除什么事也不顶 扣掐 阿拉 鼻头
2、外来词的规范 A 不要滥用外来词 B 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
啤酒——皮酒 C 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话筒——麦克风 D 产生等义词,以基础方言为准
汽水——荷兰水 冰淇淋——雪糕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_图文.ppt
(一)新词的产生 1、原因 给新事物、新现象命名。
电脑 热水器 网吧 世贸 B. 对已知事物认识的加深。
质子 中子 原子 基因 染色体
事故: 《词源》(1930)释为:“事情”
, 包括好事情和坏事情。 唐朝白居易《
对 酒劝令公开春游宴》诗:“自去年来多
事 故,从今日去少交集。”后指意外发生
的 不幸事情(损失或灾祸)。 属——种
(4)词义的转移 词的一个意义的指称外延和内涵均
服 装、滑稽可笑的举动和插科打诨著称。 ②比喻在某事物中充当的可耻角色,经常 出丑的人。
半导体 bàndǎotǐ: ①导电性能介于金属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的物质。 ②可指称 “半导体收音机”
(2)义项的减少 喽罗 lóuluó 《词源》(1979) ①机智,伶俐
喽罗儿读书,何异摧枯朽。 ——卢仝《寄男抱孙诗》
, 他们的词义与以前有了变化。
1、请分析“光盘”、“奇葩”、“土豪”、“萌” 等词义的发展变化。
“词的一个意义的变化”和“一个词的意义 的变化”有一个共同的条件,那就是变化的 新义与旧义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2、“打酱油”——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 你认为是属于词义的变化吗?若是那它属
(6)为表现特殊题材的地方色彩, 可以适当使用方言词。
操 小老子哩 踩得地皮响 除什么事也不顶 扣掐 阿拉 鼻头
2、外来词的规范 A 不要滥用外来词 B 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
啤酒——皮酒 C 吸收外来词,应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话筒——麦克风 D 产生等义词,以基础方言为准
汽水——荷兰水 冰淇淋——雪糕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_图文.ppt
(一)新词的产生 1、原因 给新事物、新现象命名。
电脑 热水器 网吧 世贸 B. 对已知事物认识的加深。
质子 中子 原子 基因 染色体
4现代汉语课件词汇ppt

❖ 同义: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 类义:江山、眉目、岁月、领袖、心肠 ❖ 反义:动静、来往、早晚、开关、教学 ❖ 偏义:忘记、师傅、窗户、睡觉、国家
(2)偏正型
❖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一般说来,偏 正型的中心语素决定这个词的词性。
❖ 1)名素为中心成分:名+名、形+名、动+名 ❖ 2)动素为中心成分:名+动、形+动、副+动 ❖ 3)形素为中心成分:名+形、形+形、动+形
❖ 名+形:性急、手软、眼红、肉麻、心虚
❖ 此外,还有一种主谓型的词,从语义关系 看,实际上是一种逆序支配(动宾)关系。
(6)连动型 ❖ 两个动作具有先后承接关系。
❖ 贩卖、退休、接管、考取、 报销、认领、扮演
(7)兼语型
❖ 两个动作分别与主体和客体有 关。
❖ 逼供、请教、促进、逗笑、逗 乐、遣返、迫降
❖ 阿、子、性、者、家、员、儿
❖ 有些语素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独立成词, 但在另一些义项上意义已经类化,其 自由度已降低,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 呈现定位、粘着的趋势,正在成为一 种类词缀。
❖ 角、热、意识、族
(二)词
❖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 用的语言单位。
❖ 小黄和小张去跑步了。
❖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 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
❖ 从汉语构成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成单纯 词和合成词两种。
(一)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单 纯词从音节的角度,可以分为单音节 的、双音节的、多音节的。
❖ 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有例 外,那就是儿化。“卷儿”、“信 儿”、“头儿”虽然是单音节的,却 是合成词。
(2)偏正型
❖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一般说来,偏 正型的中心语素决定这个词的词性。
❖ 1)名素为中心成分:名+名、形+名、动+名 ❖ 2)动素为中心成分:名+动、形+动、副+动 ❖ 3)形素为中心成分:名+形、形+形、动+形
❖ 名+形:性急、手软、眼红、肉麻、心虚
❖ 此外,还有一种主谓型的词,从语义关系 看,实际上是一种逆序支配(动宾)关系。
(6)连动型 ❖ 两个动作具有先后承接关系。
❖ 贩卖、退休、接管、考取、 报销、认领、扮演
(7)兼语型
❖ 两个动作分别与主体和客体有 关。
❖ 逼供、请教、促进、逗笑、逗 乐、遣返、迫降
❖ 阿、子、性、者、家、员、儿
❖ 有些语素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独立成词, 但在另一些义项上意义已经类化,其 自由度已降低,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 呈现定位、粘着的趋势,正在成为一 种类词缀。
❖ 角、热、意识、族
(二)词
❖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 用的语言单位。
❖ 小黄和小张去跑步了。
❖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 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
❖ 从汉语构成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成单纯 词和合成词两种。
(一)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单 纯词从音节的角度,可以分为单音节 的、双音节的、多音节的。
❖ 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有例 外,那就是儿化。“卷儿”、“信 儿”、“头儿”虽然是单音节的,却 是合成词。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ppt课件

㈠义素的概念
❖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灌木
❖ 乔木:树干高大,主干和分枝有明显 区别的木本植物.
❖ 灌木---- 〔﹢矮小〕〔﹢丛生〕 〔﹢木本〕〔﹢植物〕
❖ 乔木---- 〔﹣矮小〕〔﹣丛生〕 〔﹣木本〕 〔﹣植物〕
乔木
㈡义素分析步骤
❖ 2 、分类 简称
略语 数词略语
三、构词类型
(一) 词根和词缀* (二) 词的分类*
(一) 词根和词缀
❖ 词根 ❖ 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
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 ❖ 词缀 ❖ 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
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二)词的分类
❖ 1.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 2.合成词 * 有两个或两个一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二、词汇单位
❖ (一) 语素* ❖ (二) 词* ❖ (三) 固定短语* ❖ (四) 略语*
(一) 语素
1.概念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确定语素的方法 替代法 3.语素的分类 按语素的组合能力分出的 类型(如右图)
语素
成词 语素
不成词语素
不 成不 词定 语位 素
成 词定 语位 素
(二) 词
❖ ⑶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如蝴蝶 、蝙蝠
⒉合成词
❖ 分为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类型 ❖ ①复合式
至少由两个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 词缀之间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 ②重叠式 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构成.如姐姐、哥哥、仅仅. ❖ ③附加式 前加式 如老乡、小王;后加式,如花儿、弹性
❖ 一 词义的性质 * ❖ 二 词义的构成* ❖ 三 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

新词产生的途径
宋 苏洵 《几策· 审势》:“故威与惠者,所 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 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 一二。” 还有的新词,是直接在原有固定词组的基础 上简缩而来的。 如:海协会 \三产\外企\博导 但是简缩要注意意义的搭配。
新词产生的途径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描写人的惊慌心情的: 面部表情: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面面相觑 举止行动:仓皇失措 手足无措 手忙脚乱 心胆俱裂 心惊胆战 毛骨悚然 骨软筋酥 惶惶不安 大惊小怪 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二、结构上的发展 1、用两个数词做基础构成的成语,是近代 汉语成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用某一个或两个一样的词做基础,构成 多个意义不同的联合式成语,是近代汉语发 展的一个普遍方式. 不X不X
三
2、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到汉代凝固成为 成语,广泛流传。 鳏寡孤独,狐死首丘,似是而非,富国强兵, 发号施令,善始善终。 3、汉代才出现的成语: 鸡鸣狗盗,使羊将狼。
三
从形式上看,上古成语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古汉语成语以四字为主,但也有不限于四 字的。如: 鹿死不择音,无置锥之地 第二,成语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博闻强识 , 博闻强志,博闻强记 绝长补短,绝长续短,绝长继短
二
谚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特定意义内容的 现成的句子.表达了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 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反映他们对自然规律,社会 现实的科学的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谚语事实上是社 会全体成员千百年来智慧的浓缩,被称为生活的 ”大百科全书”. 强扭的瓜不甜;狗眼看人低,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 秋雨一场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挂羊头卖狗 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 颜如玉;旁观者清;宰相肚里能撑船;巧妇难为无米 炊
汉语词汇教程,PPT

词汇与文化11词与词汇12汉语词汇的构成13汉语词汇的特点21词的性质22词的构造23词的意义包括词义的内容词义的单位一词多义现象词义的演变构成它的要素的意义的关系31同义词32同音词33反义词34同素词41成语42惯用语43歇后语44谚语51汉语词汇和中国社会的发展52汉语词汇和中外文化交流53汉语词汇和中外文化差异每章的开头部分本书都会指明其重点与要教材始终把握住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工具性特点
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与各位同学批评指 正
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字及对外汉语教学。 发表多篇专注论文参与很多科研项目,并多 次获奖
三、教材体系及内容
• 1.教材具有系统性做到了系统内部的优化和 组合
• 2.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该教材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
• • • • • 1.概论部分 2.词形与词义 3.词和词的关系 4.熟语 5.词汇与文化
说教材
评教材
---------《汉语词汇教程》
第七小组 陆鑫 王迪 白光星 董家琦
一、教材编写背景与简介
90年代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之一
二、作者简介
万艺玲,女,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 授。
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92年 获学士学位,后师从符淮青先生,1995年获硕 士学位;1997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 博士生,师从王宁先生,2001年获博士学位。
1.1词与词汇 1.2汉语词汇的构成 1.3汉语词汇的特点
2.1词的性质
2.2词的构造
2.3词的意义 ( 包括词义的内容,词义的单位,一词 多义现象,词义的演变,构成它的要素 的意 3.3反义词
3.4同素词
4.1成语 4.2惯用语 4.3歇后语
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与各位同学批评指 正
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字及对外汉语教学。 发表多篇专注论文参与很多科研项目,并多 次获奖
三、教材体系及内容
• 1.教材具有系统性做到了系统内部的优化和 组合
• 2.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该教材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
• • • • • 1.概论部分 2.词形与词义 3.词和词的关系 4.熟语 5.词汇与文化
说教材
评教材
---------《汉语词汇教程》
第七小组 陆鑫 王迪 白光星 董家琦
一、教材编写背景与简介
90年代北京语言大学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之一
二、作者简介
万艺玲,女,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 授。
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1992年 获学士学位,后师从符淮青先生,1995年获硕 士学位;1997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 博士生,师从王宁先生,2001年获博士学位。
1.1词与词汇 1.2汉语词汇的构成 1.3汉语词汇的特点
2.1词的性质
2.2词的构造
2.3词的意义 ( 包括词义的内容,词义的单位,一词 多义现象,词义的演变,构成它的要素 的意 3.3反义词
3.4同素词
4.1成语 4.2惯用语 4.3歇后语
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

三、固定结构的增加
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一般包括成语,惯用语, 谚语,歇后语以及专门用语,它们的发展不象普通词那么“动 荡”,相对来说要缓慢的多。
一,成语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成语的发展
商代的卜辞我们没有看到四字格的成语,到了春秋战国以及汉 朝成语逐渐多起来。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
还有的新词,是直接在原有固定词组的基础上简缩而来的。 如:海协会 \三产\外企\博导
但是简缩要注意意义的搭配。
新词产生的途径
7、通过吸收外来词和方言词而产生的新词 A、外来词的吸收 汉语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吸收外来词的事件
新词产生的途径
a、从西域借词(主要在中古) 如:骆驼、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石榴、胭脂、八哥、
三
(三)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凤姐道:“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
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坐山观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 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红楼梦》16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一、内容上的发展 有关人的成语就有几百个: 1.描写人的外貌神态的: 豹头环眼 齿白唇红 呆头呆脑 方面大耳 骨瘦如柴 虎背熊腰 花容月貌 尖嘴猴腮 器宇轩昂 蛇眉鼠目 神头鬼面 童颜鹤发 獐头鼠目
三
2、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到汉代凝固成为成语,广泛流传。 鳏寡孤独,狐死首丘,似是而非,富国强兵,发号施令,善始善
终。 3、汉代才出现的成语: 鸡鸣狗盗,使羊将狼。
三
从形式上看,上古成语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古汉语成语以四字为主,但也有不限于四字的。如: 鹿死不择音,无置锥之地 第二,成语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博闻强识 , 博闻强志,博闻强记 绝长补短,绝长续短,绝长继短
第4章 词汇的发展

第五十六节 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 一般了解) (一般了解)
• • • • 一、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3.五四运动。 . 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特点: • 1.尽量利用意译。 .尽量利用意译。 • 2.尽量利用日本译名。(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 .尽量利用日本译名。( 。(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 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 语,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 人的原译。换句话说, 人的原译。换句话说,现代汉语吸收西洋词语是 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 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中国人介绍西洋文化在日 本人之后, 本人之后,因此有可能通过日本语来吸收西洋文 。)(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 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 化。)(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给 予新的涵义;第二种是利用两个汉字构成双音词, 予新的涵义;第二种是利用两个汉字构成双音词, 这些双音词按照汉语原义是讲得通的。) 这些双音词按照汉语原义是讲得通的。)
第五十五节 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 词和译词(重点) 词和译词(重点)
• 一、借词和译词 • 1.借词:连音带义 音译词。 .借词:连音带义——音译词。 音译词 • 2.译词: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 .译词: 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 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 意译词。 意译词。
• 二、来源: 来源: • 1.国内各族。(南北朝时期、元代、清代) 。(南北朝时期 .国内各族。(南北朝时期、元代、清代) • 2.国外。 .国外。
• 三、来自国外: 来自国外: • 梁晓红:“我国的翻译史表明:汉魏六朝 梁晓红: 我国的翻译史表明: 迄唐的佛典翻译与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和 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是旧时代的三次 翻译高潮,而其中佛典翻译,其规模之大, 翻译高潮,而其中佛典翻译,其规模之大, 气势之盛,历时之久,人数之多, 气势之盛,历时之久,人数之多,成果之 不仅居中国之冠, 巨,不仅居中国之冠,而且也是世界翻译 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丰碑。”参《佛教词 史上彪炳千古的不朽丰碑。 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 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P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