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烟现状调查和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报告背景近年来,学生吸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吸烟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抽烟的情况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学生抽烟的调查。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校的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包括了学生基本信息和与抽烟相关的问题,我们共收集到了3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学生抽烟率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受访学生中,抽烟学生的比例为9.3%。

其中,男生的抽烟率为12.8%,而女生只有6.1%。

开始抽烟的年龄和频率在抽烟学生中,大多数人开始吸烟的年龄为15岁到18岁之间,占比达到62.7%。

而开始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和模仿他人。

对于抽烟的频率,有35.6%的学生称他们每天都会抽烟,而有32.1%的学生则表示他们只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吸烟。

影响学生抽烟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学生抽烟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因素和个人压力。

其中,54.2%的学生表示他们抽烟是为了融入同学圈子或社交活动,而47.9%的学生抽烟是为了缓解学业和生活压力。

学生对于吸烟的认知和态度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对于吸烟的认知和态度。

令人担忧的是,81.3%的学生知道吸烟对健康有害,但依然选择吸烟。

此外,57.2%的学生认为他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来减少对健康的危害。

学校对抽烟问题的干预措施就学校对学生抽烟问题的处理措施,调查显示,79.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抽烟的宣传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意识。

此外,62.1%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抽烟的监管,严厉惩罚违规吸烟的学生。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抽烟问题在中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尤其是男生。

社交因素和个人压力是学生选择吸烟的主要原因。

学校应该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加大对抽烟行为的监管和处罚,以帮助学生摆脱抽烟的困境,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学业发展。

参考资料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WHO report on the global tobacco epidemic.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9). Youth and Tobacco Use. Retrieved from [。

大学生烟瘾程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烟瘾程度调查报告

大学生烟瘾程度调查报告引言烟草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身边的大学生烟民数量众多,并且烟瘾程度也不尽相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烟瘾程度的分布和影响因素,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旨在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匿名方式收集数据。

我们在全校范围内随机选取了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烟草使用情况、烟瘾程度等。

调查结果烟草使用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中有91.2%的人尝试过吸烟,其中51.8%的人是每天吸烟,31.6%的人是偶尔吸烟。

仅有16.6%的人从未吸烟。

此外,我们注意到女大学生吸烟的比例(40%)较男大学生(59.2%)要低。

烟瘾程度对于那些开始抽烟的大学生来说,了解他们的烟瘾程度非常重要。

我们在问卷中使用了尼古丁依赖性指数(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来评估烟民的烟瘾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烟瘾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52.3%)和中度(40.1%)水平,只有7.6%的人达到了高度或非常高度的烟瘾水平。

影响因素我们还研究了一些可能影响大学生烟瘾程度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社交圈和朋友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71.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吸烟是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

此外,压力和情绪问题也会导致大学生增加吸烟的频率和数量。

健康教育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对烟草使用的危害和烟瘾产生的健康影响了解不足。

有5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并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戒烟支持和服务。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增强了对大学生烟瘾程度的了解。

烟草使用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但大部分学生的烟瘾程度较轻。

然而,社交圈和压力等因素会促使他们增加吸烟的频率和数量。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提供戒烟支持,以减少大学生烟草使用对健康的影响。

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调查分析报告学中生吸烟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一、影响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情况来看,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吸烟的风气还很严重。

各种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以烟相待,开会、办事、交友、喜庆、丧事等等,到处离不开烟,青少年自小就生长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即使在电影和电视片中,也斥着吸烟的镜头。

可以说,吸烟已成为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环境,它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且主要是父亲。

许多学生的第一支烟,是从父亲的烟盒中拿的。

极少数甚至是在父家庭的影响。

有关青少年吸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吸烟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而亲的鼓励下吸第一支烟的,中学生对吸烟的害处往往还缺乏认识,有的家长在吸烟的过程中,还会不知不觉讲一些吞吸烟好处的话,这就更加会诱发少年学生的吸烟新奇性。

第三,学校中的影响。

不少中学生,在会吸烟的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地学会了呼烟。

另外,在中学里还存在着教师吸烟的影响,这也是不能忽视的。

第四,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化,容易对吸烟产生好奇心,特别是感到自己长大成熟了,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心中就会想:"抽烟多神气,多有气派,这才是男子汉风度哩!"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使中学生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二、青少年吸烟的心理、生理特征。

1、年龄和生理方面。

从年龄来说,初中阶段是吸烟的重要诱发期,最容易学会吸烟。

所以,初中的年龄阶段,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高发期。

调查表明,在吸烟的学生中,高中生经常吸烟者高于初中生,部分高中生自认为吸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在试吸烟者中,初中生则高于高中生,说明初中生自制力较差。

而家长自身吸烟,对学生自然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生理反应来说,吸烟会使中学生心跳加快,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感冒等。

现代医学还告诉我们,女中学生抽烟,多数会发生口臭,也可能使皮肤变得粗糙。

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1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吸烟者也逐渐上升。

香烟,在大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一位必不可少的好伙伴。

有许多大人在吃饭时会美美地吸上一口,我爸爸也不例外,他也加入了狂爱香烟族。

早上起来还会咳嗽,牙齿变黑了。

吸烟到底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我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1、上网浏览。

搜集有关香烟成分的资料,了解香烟中到底有没有影响身体的物质。

2、观察香烟的购买人群,向销售员了解香烟的购买人群和香烟的销售情况。

3、查阅书籍,了解由吸烟引起的疾病,知道香烟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上网。

调查内容:了解香烟成分。

香烟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有多种已知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身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

2、市场调查。

调查内容:香烟购买人群于销售情况。

一天一家店销售的香烟高达400包。

其中,购买者中年人占多数。

3、查阅书籍。

调查内容:了解有吸烟引起的疾病。

吸烟引起的疾病有肺癌、肺炎、口腔癌、鼻咽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四、结论通过吸烟对人的调查,我认识到香烟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不仅危害到吸烟者本身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危害到他人,危害社会环境,对社会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要杜绝吸烟,绝不沾染吸烟的坏习惯,给自己给别人一个健康的身体,给社会一个洁净的环境,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大家庭中。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请大家远离香烟。

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篇2调查目的:吸烟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调查对象:大学吸烟状况调查内容:吸烟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人群范围分布广泛,青少年吸烟人数每年都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中国平均吸烟年龄为10岁。

现在在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以及大学生中随处可见吸烟者。

近年来,女性吸烟人数也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超过男性。

吸烟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都有着重大的危害调查方式:观察法发放问卷法调查时间:20XX年XX月号调查人员:调查结果:吸烟人群范围广,人数多,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大。

论文学生吸烟心理调查报告

论文学生吸烟心理调查报告

论文学生吸烟心理调查报告第一篇:论文学生吸烟心理调查报告学生吸烟心理调查报告正当目前戒烟呼声在全世界愈喊愈烈,深受烟害的成年人纷纷“弃烟归正”的时候,学校中学生“烟民”的数量却有增无减,且初始吸烟的年龄有降低之趋势,这不能不使教师及家长深感困惑与不安。

为了了解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及如何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走出烟笼雾锁的桎梏。

学生为什么要吸烟呢?根据本人近十年的走访及发放500份的调查问卷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种心理在作祟:1、对“偶像”的模仿心理学生心理都有他们崇拜的偶像,如某教师、家长、影视名星等。

他们对偶像的言行、举止常常表示羡慕而刻意模仿,当然也包括偶像吸烟时的“优美”姿态和“潇洒”风度。

他们认为自己若吸烟不仅与偶像距离近了,而且也标志着自身的“成熟”,况且这些成年人由习惯的在吸烟时表现出一副悠闲自得、其乐无穷的姿态,于是乎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不加选择地学习去了。

在调查中这种心理占到34.6%。

2、对“压力”的反抗心理“压力”一般来自教师和家长。

超出承受能力的作业量,无需解释的强制性命令,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蒙冤”式的批评,申辩带来的训斥等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

学生会由此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而当焦虑、怨恨的情绪无从发泄时,他们便借吸烟来表示反抗,企求在苦闷中得以解脱。

在调查中这种心理占到23.5%。

3、对挫折的逃避心理青少年学生一方面思想单纯,充满幻想,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尊心,一方面又显示出幼稚,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

因此一旦遭受诸如学习成绩欠佳、竞赛失败、家长训斥、老师批评等挫折后,便会产生羞愧、内疚的不良情绪。

这时如没有人理解他,帮助他,使他摆脱苦恼,重建信心,那么,为了逃避受挫的现实,寻求解闷的途径,他们便会把吸烟作为一种新的解闷途径,一种新的尝试,试图在“吞云吐雾”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在调查中这种心理占到20.2%。

4、与同学的“攀比”心理同学中有人吸烟,自己不吸,岂不是不够“派头”?今天吸人家一支,明天不回敬一支,岂不显得“非礼”?如此一来,自然就进入吸烟者的“圈子”。

青少年吸烟问题研究

青少年吸烟问题研究

青少年吸烟问题研究吸烟作为一种无形的健康杀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青少年吸烟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时期,其对于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吸烟危害不只限于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青少年吸烟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

吸烟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青少年的身体还在发育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吸烟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年轻的肺部组织更容易被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害,从而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此外,吸烟还会降低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其次,青少年吸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的阶段,他们需要面对学业、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同等问题。

吸烟往往被一些青少年视为缓解压力的方式,然而实际上,吸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重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吸烟还会造成对学业的影响,青少年吸烟者常常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维迟缓等问题。

因此,研究应该探讨如何帮助青少年有效应对压力,并引导他们不采取吸烟这种有害的解决方式。

青少年吸烟问题还会对家庭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的吸烟行为可能会成为青少年吸烟的诱因。

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吸烟,青少年开始吸烟的风险就会增加。

这种如父如子、如兄如弟的影响机制,不仅反映了家庭的社会化作用,也说明了家庭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

因此,研究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吸烟问题的影响,探索如何改善家庭成员的吸烟行为,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吸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青少年吸烟问题还对社会和经济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需要耗费巨额医疗资源进行治疗,同时还可能导致生产能力下降和劳动力的损失。

青少年吸烟还会增加未来流行病学上的疾病负担,进一步加大社会公共卫生压力。

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吸烟状况调查报告引言:吸烟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更加严重。

为了了解中学生吸烟状况及其背后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学生吸烟的现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减少中学生吸烟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市几所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使用了匿名问卷的方式,仔细设计了问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问卷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个人基本信息、是否吸烟、吸烟频率、吸烟原因等。

二、调查结果1.吸烟率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学生吸烟率相当令人担忧,约有30%的中学生有吸烟行为。

其中,男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生,占总吸烟人数的70%。

2.吸烟频率在吸烟学生中,大部分每天吸烟的频率为1-5支,约占吸烟学生总数的60%。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每天吸烟超过10支。

3.吸烟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吸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因素:有33%的学生认为吸烟可以更好地融入同龄人的圈子,增加人际交往的机会。

(2)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大约有27%的学生表示他们抽烟是出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想要尝试一下吸烟的感觉。

(3)缓解压力:有20%的学生认为吸烟可以缓解压力,使他们感到轻松和放松。

(4)追求成熟感:还有10%的学生吸烟是出于追求成熟感和表达个性的需要。

(5)家庭因素:约有5%的学生表示他们吸烟的原因是因为家庭环境中有成年人吸烟的例子。

三、问题分析1.吸烟习惯养成的原因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背后有很多原因。

首先,社交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学生抽烟是出于他们想要融入同龄人的圈子的需要。

此外,好奇心和追求成熟感也是推动学生吸烟的一大动力。

2.忽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学生在选择吸烟时并没有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他们可能过于年轻或者缺乏足够的健康教育,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吸烟可能导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青年吸烟情况汇报稿件

青年吸烟情况汇报稿件

青年吸烟情况汇报稿件近年来,青年吸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年吸烟的情况也呈现出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

首先,青年吸烟的年龄逐渐降低。

过去,大多数吸烟者都是成年人,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也开始吸烟。

一些调查显示,一些青少年在未满十八岁的情况下就开始接触并尝试吸烟,这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青年吸烟的方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香烟外,一些青年还会选择电子烟、水烟等新型吸烟方式。

这些新型吸烟方式看似更加时尚和潮流,但实际上同样会对青年的健康造成危害。

而且,一些青年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吸烟,这种行为也会对其他青年产生不良影响。

再者,青年吸烟的原因复杂多样。

一方面,一些青年吸烟是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可能是受到家人或朋友的影响而开始吸烟。

另一方面,一些青年吸烟是因为他们认为吸烟可以减压、放松情绪,或者是因为追求个性和潮流而选择吸烟。

针对青年吸烟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年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年吸烟行为的监管,严格控制未成年人的吸烟行为。

同时,加大对吸烟的宣传力度,让青年了解吸烟的危害,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青年吸烟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让青年远离吸烟,拥有健康的未来。

希望各界能够共同关注青年吸烟问题,共同为青年的健康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青少年吸烟现状调查和研究[摘要]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青少年吸烟更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1]。

资料显示,大约70%到90%的成年吸烟者都是在l8岁以前开始吸烟的[2]。

吸烟和被动吸烟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3]。

本文就目前我国青少年吸烟的现状和规模、导致青少年沾染吸烟行为的因素以及如何有效实现青少年控烟目的进行探讨。

[关键词] 青少年;吸烟;调查[中图分类号] r19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1 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现状1.1 少年吸烟的总体状况世界有l1亿人在吸烟,而其中近四成是中国人,以目前中国的烟民发展状况推算,到2050年中国的吸烟人口将达到4.3亿。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将有2亿成为烟民,他们中至少有5000万人最终将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2]。

据卫生部发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现有13岁至18岁青少年1.3亿,约有1500万名青少年烟民,吸烟率为11.5%,男女生分别为18.4%和3.6%。

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4-5]。

报告表明,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逐年上升,吸烟学生以男生为主。

另外,报告也指出,目前我国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5岁以下儿童有1.8亿,占受被动吸烟危害总人数的1/3[6]。

1.2 青少年初始吸烟的年龄状况研究者对2006年中国国际戒烟竞赛某赛区报名者中随机抽样108名参赛者进行统计发现,报名者吸烟的平均年龄为l8.7岁,其中l8岁之前开始吸烟为57名,为52.8%,15岁之前开始吸烟为28名,为25.9%,lo岁之前开始吸烟为7人,为6.5%,最小的吸烟年龄仅为7岁[7]。

吸烟学生初始吸烟行为多发生在12岁之后,在14-16岁时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10.44%) ,其次学龄前已有相当比例学生开始尝试吸烟(2.8%),其中男生为4.11% ,女生为1.39%[8]。

1.3 青少年吸烟的性别状况不同性别学生都曾尝试吸烟,目前吸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

各个年龄段男生初始吸烟率都比同年龄段女生高。

23.6%的中学生现在吸烟,其中35.0%的男生吸烟, 11.4%的女生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

1.4 青少年吸烟强度有研究调查显示,过去30天吸烟天数累计构成比的结果显示,吸烟学生的月吸烟天数呈现两极分化,其中月吸烟天数为1-2d(23.4%)和30d(36.0%)的比例较高,月吸烟3-5d 的占10.1%[10]。

日吸烟量构成比调查结果显示: 71.1%的吸烟学生中将日吸烟量控制在5支以下, 其中25.5%的学生每天吸烟量不足1支,日吸烟量超过10支的学生为13.3%[11]。

我国青少年吸烟现象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逐年上升,有向女生蔓延的态势:我国青少年开始吸烟有低龄化的倾向。

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13岁前吸完一整支烟的比例增加了15%,开始吸烟越来越早。

另外,我国青少年遭受二手烟的危害人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约占1/2强,其情势不容忽视[7]。

2 形成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因素2.1 心理因素有研究对中学生第一次吸烟原因进行分析,中学生第一次吸烟因好奇而导致吸烟的最多,占到13.72%;其次是因为心情不好,占到12.06%,当代青少年学习、就业生存压力大,导致他们不断寻求缓解压力的方式,当然包括以吸烟来缓解紧张、焦急、沮丧的情绪。

同伴给烟、无法拒绝同伴要求、感觉更象成年人则分别占5.88% , 2.26%和1.02%,青少年往往通过模仿成人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成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感到自己长大成熟了,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使中学生容易沾上吸烟行为[14]。

有调查显示,被问到青少年吸烟的原因时,最常见的字眼是:很酷、很帅、有型、郁闷。

一些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知之甚少,错误地认为吸烟是潮流[17]。

社会上一些大款或自己崇敬的老师手里夹着烟、嘴里喷着烟的样子很酷;有的青少年平时见家长都吸烟,以为味道一定不错,于是也想尝试一下,久而久之便上了瘾:也有的是认识了社会上的一些烟民,别人递烟自己盛情难却,于是便试着吸,继而慢慢就上了瘾;而女青少年吸烟大多数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同学关系不和谐、家里父母吵架或被父母责骂等,因为心情苦闷以吸烟解愁[15]。

2.2 社会因素社会的影响。

目前,我国社会吸烟的风气还很严重,青少年自小就生长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即使在电影和电视片中,也有吸烟的镜头,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2]。

学校的影响。

不少中学生在会吸烟的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地学会了吸烟,另外,在中学里还存在着教师吸烟的影响。

烟草价格低、销售的许可和限制比较宽泛,也是造成青少年吸烟的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劝阻青少年吸烟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等有明确规定,但受市场经济多方面因素影响,执行效果非常不好[16]。

2.3 家庭因素有关青少年吸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吸烟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许多学生的第一支烟,是从父亲的烟盒中拿的,家长吸烟诱发青少年学生的新奇性,同时为学生获得烟草提供了机会[13]。

3 如何有效控制青少年吸烟3.1 重视社会环境遏制烟草广告、提高青少年控烟意识和增强广大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三结合”是解决认识和意识问题的首要机制。

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我国自1979年开始控烟工作以来,已相继颁布了2o多条有关控烟的法规、条例、通知。

但是有些法规还不完善,尤其处罚方面力度不大,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另外一些法律政策执行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不许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法律条文,但商家受利益驱动,很少有真正执行的[18]。

目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执法不严的问题,应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限制青少年获得烟草。

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制定监测烟草使用和预防政策,发布烟草危险警告,禁止烟草广告,帮助戒烟,提高烟草税等。

真正形成全社会共管的长效机制和崇尚无烟的社会文化。

3.2 重视学校环境发挥学校控烟的主战场作用青少年是控烟工作的重点人群,中、小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控烟教育的主场所,富有成效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实施将对全国青少年控烟工作乃至整个社会控烟工作带来重要影响[19]。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对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校要积极创造无烟环境。

其次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烟害,帮助学生戒烟。

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规划,普通中小学校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要比较详细地对吸烟的危害作科学说明。

教师要明确告诫学生,未成年人吸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吸烟是越轨的第一步,发展下去不但有损健康,而且可能是犯罪的入口处。

发现吸烟的中学生,不能简单处罚,重要的是加强个别指导和个别矫正。

要查清学生吸烟的原因和经过,了解烟的来源、吸烟的场合和该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

对偶尔吸烟者,重在教育引导,注意日常观察,采取具体措施促使他们不再继续抽烟。

对吸烟情况比较严重或有吸烟习的中学生,应特别重视,需采取专门的治疗措施进行矫正。

再次要突出学生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控烟和创建无烟环境。

参与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开展活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控烟活动和创立无烟环境[20]。

3.3 重视家庭环境家长吸烟不但危害自己,而且使孩子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研究表明,家长吸烟,孩子吸烟可能性要比不吸烟家庭高2-4倍[21]。

家长要逐步做到不吸烟,在此之前可先做到在子女面前少吸烟,进一步要做到家庭中来往客人少吸烟或不吸烟。

由于目前青少年吸烟年龄趋低,对于出于好奇心偶尔沾上烟的初中生,家长要严加管教,不能姑息。

如发现孩子已有多次吸烟行为,应与学校联系,并对自己子女采取切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办法[22]。

参考文献[1] 卫生部.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eb/ol].http://.en,2008,o6,12.[2]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病[eb/ol].http://www.smg.en,2008,07,20.[3] 郑厚成.现代体育与健康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杨功焕.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n].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121.[5]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77-83.[6]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3-264.[7] 梁有华.校园小烟民令人担忧[n].南方日报,2001-07-06.[8] 许小频,郝瑞丰,聂少萍等.广州青少年吸烟现状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12(1):121.[9] 李新建,姚海宏,徐继英.上海市中学生吸烟相关健康知识和态度及与吸烟行为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12-15.[10] 陈纯.汕尾市城区青少年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5):42-43.[11] 刘明哲.菏泽市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20(1):71-73.[12] 孙纪超,广俊.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吸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1997,18(2):99.[13] 陈秀玲,王卫峰,赵庆法.家长对中学生吸烟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8,14(6):22-23.[14] 马杰民,陶沁,宋恒兴.中学生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监测,2002,17(2):68-69.[15] 段佳丽,孔祥波,吕若然等.北京市学生吸烟状况抽样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07-308.[16] 刘然祥,耿贯一,阎佩琪等.青少年吸烟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与预防,1995,6(3):162-165.[17] 徐晓红,戴寿桂.盐城市青少年吸烟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校医,2007,21(2):153-155.[18] 高茗,张金霞,马尔健等.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5年变化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43-144.[19] 李爱兰,黄悦勤,王燕玲.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75.[20] 黎江,李新建,彭宁宁.上海市部分城区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校医,2005,19(2):l11.[21] 杨焱.烟草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387-389.[22] 综合疗法戒烟效果明显[eb/ol].http://www.apett-tm.en,2004,06,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