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形成与类型
主要降水类型

三、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来测量。
(2)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雨量器与量杯
• • • • • •
千条线,万条线。 落到河里看不见 一片白线万丈高, 可惜布机织不了, 剪刀裁它不会断, 只有风吹能折腰
(打一自然现象)
雨
说象糖,它不甜, 说象盐,又不咸. 冬天有时一片, 夏天谁都不见. (打一自然现象)
雪
大豆小豆从天撒, 人畜庄稼谁都怕, 尽干坏事伤天理, 掌握科技征服它. (打一自然现象)
三、主要降水类型
依据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对流 雨,地形雨、锋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
受热膨胀上升,变冷 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 历时短、范围小,常 伴有雷电。
如:赤道地区
地形雨:湿润空气
水平运动时,遇到山 地,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背风坡气流 是下降运动,降水少。
2 .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 D A 霜 B 冰雹 C 降雪
3.下图中降水较多的地点是( B )
4. 读降水类型图并判断,与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三种降水类型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 )
A ②①③
B ③②①ຫໍສະໝຸດ C ③①②D ①②③
拓展延伸
2.谚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中,降
水的类型为哪一种? 3.“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属于哪一种降水类型?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脉的迎风坡 如: 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 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主要分布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降水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降水类型及其影响因素降水是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并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了解降水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们理解气候、预测天气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水类型1、对流雨对流雨是由于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这种降水通常发生在夏季午后,气温高、对流旺盛的地区,如赤道附近和我国夏季的午后。
对流雨的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常伴有雷电和狂风。
2、地形雨当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被迫沿山坡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称为地形雨。
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背风坡则降水较少。
例如,印度的乞拉朋齐之所以成为世界“雨极”,就是因为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在这里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3、锋面雨锋面雨是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沿锋面爬升,水汽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根据锋面的类型,锋面雨又可以分为冷锋雨、暖锋雨和准静止锋雨。
冷锋雨通常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短;暖锋雨则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准静止锋雨往往形成连续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范围广。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
4、台风雨台风雨是由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巨大,能够将海洋中的水汽大量卷入空中,形成狂风暴雨。
台风雨的特点是强度大、范围广,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
二、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会导致不同的水汽输送和分布,从而影响降水的多少和分布。
例如,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而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2、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也很大。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这是因为海洋水汽丰富,能够为沿海地区带来充足的水汽,而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
3、地形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七年级地理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 最大。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不稳定性是导致降水年际变 化大的主要原因。
降水来源
降水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水汽, 这些水汽通过蒸发、升华等作用 进入大气,并在一定条件下凝结 成云,最终形成降水。
降水类型划分
根据降水性质划分
根据降水时间划分
可分为雨、雪、雹等类型。其中,雨 是液态降水,雪是固态降水,雹则是 混合态降水。
可分为连续性降水和间歇性降水。连 续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间 歇性降水则时断时续,降水量较小。
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高原、山地地形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上 升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多 地形雨。
盆地地形
空气不易流通,水汽不易 扩散,多雾和阴雨天气。
平原、丘陵地形
对降水影响较小,降水分 布相对均匀。
03 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影响 因素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01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的超过1600毫米,逐渐递减到西北内陆的不
02 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与特点
全球降水分布概述
全球降水分布不均,总体上呈 现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趋势。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丰富,形成 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降水 稀少,形成极地气候。
在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降水 较少,而大陆东岸降水较多。
纬度地带性降水差异
01
02
03
低纬度地区
降水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全年多雨,以热带雨林气 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七年级地理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目录
• 降水基本概念与类型 • 全球降水分布规律与特点 • 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 降水与生活、生产关系探讨 • 实验探究:测量和记录降水量 • 知识拓展:极端降水事件及应对措施
降水的形成、成因和主要类型PPT课件

锋面雨
.
4、台风雨
(1)、形成原因 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 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2)、特点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 伴有狂风雷电 (3)、分布地区
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
1.(2011·宁波模拟)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 量分布图,据图判断(1)~(2)题。
c (1)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 000 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
形成原因
雨带 气压带、风带 降水多或少的原因
降水特点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多雨 带
副热 副热带高气压 带少 带和信风带 雨带
气温高、海洋面积辽 阔,蒸发旺盛,空气 中含有大量水汽;赤 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 行上升气流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 沉气流;大陆内部和 西岸受来自大陆的性 质干燥的信风控制, 降水少
.
.
地形雨
.
2、地形雨
(1)、形成原因 暖湿空气遇地形阻挡, 被迫沿迎风坡爬升 ( 2 )、特点 降水集中在迎风坡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 3 )、分布地区
山地迎风坡(山腰地带)
.
地形雨
•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 “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 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 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 地的迎风坡,称为雨坡;印度的乞拉朋齐 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 雅山迎风坡的缘故,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 多的地方.而处于背风坡的青藏高原,年降 水量却为200~400毫米。
.
地形雨
.
锋面雨
.
锋面雨
• 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 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 的降水,叫锋面雨。
• 在中纬度的季风区,锋面雨较多。
青岛二中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06 降水

4. 那大市全年雷雨日多的主要原因是
A. 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烈
B. 副热带高压影响,下沉气流显著
C. 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充沛
D. 东南季风长时间控制,水汽充足
尼罗河泛滥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
尼罗河泛滥期每年6-10月不能耕作
11月—次年5月—枯水期
淤泥裸露农业耕作 植物生长期—冬季
植物从周边地区引种,植物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个耕种期一致
地中 海气 候区
【考点五】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训练】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 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 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 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 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 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 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
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 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 能拦截水汽。
支流北 多南少
冰川积雪融水
永久性冰川
迎风坡降水
西风的迎风坡,水汽来自北冰洋北部多地形雨
下渗量大,补给地下水少 南部为戈壁沙漠
【规律总结】
【考点四】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五】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训练】
降水和降水分布

地区的降水差异 判读
海陆位置及影响
判断迎(背)风坡(沿海)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线内降水多:山地迎风坡(例:祁连山) 线内降水少:闭塞内陆盆地(例:柴达木盆地)
内陆地区:呈闭合状态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对流雨 受热 地形雨
受地形 阻挡爬 升 沿锋面 抬升 辐合 旋转 上升
动力 抬升 动力 抬升 热力对 流 动力抬 升
锋面雨
台风雨
大气环流 极高 (少) 夏
90°
西部
大陆内部 全年降水极少
东部
90°Leabharlann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80°
(少 ) 副低 (多) (多 ) 副高 (少)
1、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亚寒带 2、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大陆气团
[典例分析]——全国名校模拟等值线试题汇编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读台湾省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从图中选择一种气象要素,说明该气象要素 的分布规律,并解释成因(10分)
降水分布规律: 年平均降水量大(2分)。 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岛的东北部和中 部为多雨中心(2分)。 成因: 东部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大(2分), 西侧为背风坡(2分), 东北和中部多地形雨(2分)。
参考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 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 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 水很多。(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降 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宏观趋势和微观特殊地区,分析找 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关于降水的冷知识

关于降水的冷知识
关于降水的冷知识有:
1.雨水循环:雨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一部分,从海洋蒸发形成云,再凝结为水滴并降落到地面。
2.形成雨滴:雨滴由大量小水滴聚集而成,当这些小水滴合并到足够大时,就会下落为雨滴。
3.彩虹:彩虹是太阳光在雨滴表面折射和反射产生的自然现象。
4.雨量计:雨量计是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常见的雨量计有雨量桶、雨刷和超声波雨量计等。
5.降水的等级:降水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等,等级不同,降水量和降水强度也不同。
高考地理大气降水专题

15° 11°
图例
0~200米
200~500米
500~1000米
R
1000~2000米
海洋
河流
(2021四川)读图
1.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福建降水量
加强对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能力的训练,如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闭合、 弯曲、重要降水界限等,并能结合影响降水因素及具体区域背景进展成因分析。
【例1】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1〕读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分析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 大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降水增多。
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谢谢!
分析产生上述的原因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 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2000 1000
40° 甲
北回归线 120°
乙
1000
墨 西 哥湾 100°
80°
图例
城市
国界线
250
分〕
10.材料一:图16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1〕请判断图16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
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10分〕。 A: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分〕; 原因: 终年受西风影响和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 〔2分〕 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2分〕 原因: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流雨
•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 降水,叫对流雨。
•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然天 气闷热,接着一场暴风骤雨。
地形雨
2、地形雨
(1)、形成原因 暖湿空气遇地形阻挡, 被迫沿迎风坡爬升 ( 2 )、特点 降水集中在迎风坡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 3 )、分布地区
锋面雨
4、台风雨
(1)、形成原因 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 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2)、特点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 伴有狂风雷电 (3)、分布地区 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1.(2011·宁波模拟)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 量分布图,据图判断(1)~(2)题。
c (1)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 000 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
山地迎风坡(山腰地带)
地形雨
•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 “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 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
• 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 地的迎风坡,称为雨坡;印度的乞拉朋齐 年降水量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 雅山迎风坡的缘故,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 多的地方.而处于背风坡的青藏高原,年降 水量却为200~400毫米。
•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然天 气闷热,接着一场暴风骤雨。
三、 降水的主要类型
1、对流雨 (1)、形成原因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
引起热力对流,大气上升 (2)、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伴有暴风雨 (3)、分布地区
低纬度热带地区,中纬度夏季午后 (eg. 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2、降水的形成过程
不断聚集、不断增大
过 饱 和 , 冷
凝
重
量
增
加
,
下
受热蒸发,进入大气
降
三、 降水的主要类型
• 提问: 如何使气流上升?
• 强 辐射对流上升
——对流雨
• 地形抬升 • 锋面抬升
——地形雨 ——锋面雨
• 气旋辐合上升
——台风雨
对流雨
对流雨
•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 降水,叫对流雨。
2、影响降水的因素
A大气环流:低压带多雨;迎风侧多雨;高压
带少雨;背风侧少雨
B海陆分布: 大陆内部少雨 C地形: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D洋流: 暖流多雨;寒流少雨
2.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60°
地形 洋流
30°
3.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成因
形成原因
雨带 气压带、风带 降水多或少的原因
形成原因 雨带 气压带、风带 降水多或少的原因
降水特点
温带 多雨 带
副极地低带和西 风带
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多锋面雨、气旋雨 ;大陆东岸受夏季风 影响,多降水
多锋面雨、气 旋雨
极地 少雨 带
极地高压带和极 地东风带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 沉气流;地处高纬蒸 发弱,空气中水汽含 量少
该少雨带为湿 润区
强度
很大 ------
,多
暴雨 ------
风中心
旋转 上升 ------
伴有 狂风 ,雷电 ------ ------
低纬大陆 东南沿海地带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 >400mm,乙地的年降水为 <25mm 。 试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甲地为山脉,多地形雨; 乙地为内陆盆地,降水稀少.
A.2550 mm
D.1 000 mm
(2)造成②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分布
D.地形起伏
D ( )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降水的四种类型
大气运动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区
湿热空气强烈 受热 上升 ------湿热空气前进受
强度 --大-- ,历时 --短-范围 -小--- ,常有 --风---暴-- ,-雷---电----
我国台湾岛平均年降 水达到2429mm, 台湾山脉东部可达 3000mm以上,火 烧辽1912年P达到 8408mm,平均为 6558mm,最大一 日降水量1672mm。
【典例 1】(双选)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B.南极地区是降水较多的地区 C.在山区,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D.世界的雨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名师点拨】降水的形式有降雨、霜、露、雾等,但主要 形式是降雨;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山区,迎 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干极是 阿塔卡马沙漠。 【答案】AC
降水
• 基本概念 • 降水的形成 • 降水的主要类型 • 降水的分布及成因
一、基本概念
(一)、 含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 称为降水。
(二)、降水量的计算
1.降水量:表示某地在一年中各月、各季降水的多少。 2.测量工具:雨量器。每天8时、20时测量各一次 3.单位:毫米。 4.计算:
(1)日降水量:一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 (2)月降水量:一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 (3)年降水量:一年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
地形雨
锋面雨
锋面雨
• 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 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 的降水,叫锋面雨。
• 在中纬度的季风区,锋面雨较多。
3、锋面雨 (1)、形成原因 冷暖空气相遇,相对 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
(2)、特点 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广
(3)、分布地区 中纬度地区 (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降水特点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多雨 带
副热 副热带高气压 带少 带和信风带 雨带
气温高、海洋面积辽 阔,蒸发旺盛,空气 中含有大量水汽;赤 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 行上升气流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 沉气流;大陆内部和 西岸受来自大陆的性 质干燥的信风控制, 降水少
多对流雨
该带的大陆东岸受 夏季风和台风影响, 降水多;该少雨带 为干旱、半干旱区
二、降水的形成
• 基本要素 : 水汽 ——充足的水汽 降温 ——水汽过饱和 凝结核
思考: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克 / 米3 )
单
位 30
体
积
水 17
汽
含
9
量
过
饱
和 未饱和
0 10 20 30
温度
( C)
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示
1.降水形成的条件
A有充足的水汽 B有凝结核 C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 达到饱和状态
降水发生在山的
赤道 及其两侧 -----地区
-地---形---阻---挡--- 被迫抬 升
迎----风-- 坡上, 背风
坡上降水
很少 -------
山地 迎---风---坡---
冷暧气流 相---遇--- , 持续时间 长---- ,范围
暧湿空气被抬升
广--- ,强度
小 ---
中纬地区
暧湿空气围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