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类型

合集下载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主要类型锋面雨是指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抬升,形成的降雨,如南方的梅雨北方的寒潮。

对流雨是指一个地方受热,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降雨,如夏季的暴雨。

台风雨是指海上一地气压中心的气流上升四周气流补充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一个巨大的气流旋涡,夹带着水汽高速移动。

通常在台风眼也就是台风中心由于盛行上升气流所以非常平静,而在台风眼的周围通常会有狂风暴雨。

地形雨指的是带有水汽的气流遇到山、高原等地被迫抬升而形成降雨,会导致山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

气旋雨和锋面雨的范围有一定的重叠,但并不完全一致。

1、气旋雨随着气旋或低压过境而产生的降雨,称为气旋雨,它是我国各季降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气旋雨可分为非锋面气旋雨和锋面气旋雨两种。

非锋面气旋雨是气流游丝周向低压中心辐合而引起气流上升所致,锋面气旋雨是由锋面上气旋波所产生的。

气旋波是低层大气中的一种锋面波动。

气旋波发生在温带地区,所以叫温带气旋波,气旋波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就形成气旋。

江淮气旋就是发生在江淮流域及湘赣地区的锋面气旋,在春夏两季出现较多,特别在梅雨期间的六七月份更为活跃,是造成江淮地区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温带,属南北气流交汇地区,气旋雨极为发达。

各地气旋雨所占比率都在60%以上,华中和华北超过80%,即使西北内陆也达70%。

我国境内的气旋多发生在高原以东地区。

在北方形成的有蒙古气旋、东北低压和黄河气旋。

我国气旋生成之后,一般向东北方向移动出海,有名的江南梅雨,就是六七月间的极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交会于江南地区所造成的。

2、锋面雨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沿锋面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这种雨称锋面雨。

锋面经常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锋面有系统性的云系,但是并不是每一种云都能产生降水的。

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云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冲并作用,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有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有利于形成降水。

降水的类型

降水的类型

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

锋面雨:是由于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主动抬升或被动爬升,在上升降温过程中冷凝致雨。

对流雨: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形成对流云而降水,比如积雨云和浓积云,条件一定时即可降水。

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故又称热雷雨。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夏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见。

地形雨: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称为地形雨。

地形雨一般只发生在山地迎风坡。

降水的时空分布

降水的时空分布

夏季风越往西北势力越弱,降水越少,使年等 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明显;
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向西北方向凸出; C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夏季风 和山地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充沛; 分布密集,降水差异大。 山区地形相对高度大,坡度大,导致降水量的 垂直差异明显,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大气降水
含义 必要条件 类型 我国的 降水
等降水量线与 山脉走向平行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与海 岸线平行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闭合 等降水量线与 山脉走向平行
等降水量线闭合
试描述我国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点。
等降水量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分布特点: 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减小;
长城站
水汽凝结的条件 物质条件 3 5
水汽过 饱和 足够的 凝结核
30 25 20 15 10 5 0 0 10 15
在不降低气温的情况下, 如何才能促使水汽凝结?
克/米3
¥ Í ´ ¬ ë ø Â Ø µ ±º ×Ì Ó Æ Î ¹ Ï
动力条件
促使空 气上升 冷却 空气降温
A
B
C
20
25
30

拓展
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气流也会促使空气冷却凝结
四、降水的成因分析
(1)大气环流 (2)海陆位置 (3)地形 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流性质 与来向对降水的影响。大陆东岸要考虑季风。 与周围陆地、海域的相对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距海远近对水汽输送的影响。 地形海拔高低、坡向、地形封闭、平原及山 脉的分布、走向等对降水的影响 沿岸寒、暖流性质对湿度和降水的影响。 海岸线平直或曲折、破碎,河湖、植被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主要类型包括:
1. 雨水:由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液态水滴,从云层中落下。

2. 雪: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凝时以固态形式结晶而成。

这些结晶逐渐增长,形成雪花,最后以雪的形式降落在地面上。

3. 冰雹:冰雹是由强烈的上升气流中的水滴在云中来回凝结和融化形成的。

在云中反复上升和下降多次后,最终的冰块会下降到地面上。

4. 雨夹雪:在冷空气和暖空气交汇的地方,会产生雨夹雪。

这是一种介于雨和雪之间的类型,同时降下雨水和雪。

5. 冻雨:当地面温度接近或低于冰点时,降落的雨滴会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薄冰覆盖在地面上。

6. 阵雨:阵雨是一种短暂而强烈的降水,通常伴随着雷暴活动。

阵雨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一个小时。

这些是降水的主要类型,每种类型降水形成的机制和条件都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现象。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5月登陆6长江, 7、8华北、东北汪, 9月南撤冬风下,
10月锋消雨季亡。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形 成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 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 一场暴风骤雨。
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 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的夏季午后也常出现。例如: 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常会出现。
读图回答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 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气温/℃
30
15
600 500 4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1 4 7
300
200
100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08-降水的过程种类和观测

08-降水的过程种类和观测

测量范围为0-100mm,分辨率0.1mm , 测量准确度±1.5%,在气温0~+50℃范 围使用。
34
Thank Your Message? What’s you!
35
降速度快,强度大,但往往降水历时短,范围小。如果在阵雨的同时还伴有闪电和雷 鸣,便是雷阵雨。
降水的类型
历时长短不等。
降水的类型:按性质分类
20

GDOU 2013
降水的观测
21
测定降水的主要仪器
I. 雨量器
雨量器由承水器(漏斗)、储水桶(外桶)、储水瓶组成,并配有与其口径成比 例的专用量杯。
22
雨量器
方法:添加氯化 钠、氯化钾等吸 湿性物质.
6
Cloud Seeding
7
8
人工降雨
9
降水量:指降落到地面上的雨和融化后的雪、霰、雹等集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
单位为mm。
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为mm/h或mm/d。
降水变率: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表示降水量的变化
23


测定降水的主要仪器
II. 虹吸式 雨量计
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体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 水,没有气,来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闭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一 切安置好后,打开出水口,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 水不断流出出水口。
降水→承接器→上翻斗→汇集漏斗→计 量翻斗→计数翻斗翻转一次→送出一个 信号→记录一个0.1mm的降水量。
27
翻斗式雨量计
28
降雪量 vs. 降雪深度

【每日手绘】4、四种降雨类型

【每日手绘】4、四种降雨类型

【每⽇⼿绘】4、四种降⾬类型降⽔降⽔是指⼤⽓中的⽔汽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从空中降落到地⾯的现象,是⾃然界所发⽣的的⾬、雪、露、霜、雹等现象的统称,其中降⾬和降雪是其主要形式,表述降⽔特征的指标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个:1.降⽔量2.降⽔历时和降⽔时间3.降⽔强度4.降⽔⾯积影响降⽔的因素1、地理位置:通过太阳辐射纬度差异和⼤⽓⽔汽含量经度差异⽽对降⽔产⽣影响,其基本规律是降⽔量⾃⾚道向两极递减、⾃沿海向内陆递减。

低纬度地区⽓温⾼,蒸发量⼤,空⽓中⽔汽含量多,降⽔也多。

沿海地区⼤⽓中的⽔汽含量多,降⽔充沛,越往内陆降⽔量越⼩。

(我国降⽔量空间差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地形主要通过⽓流抬升作⽤和屏障作⽤对降⽔强度和时空分布产⽣影响。

地形对⽓流的强迫抬升可增加降⽔量,增加程度取决于空⽓中⽔汽含量的多少。

⼀般来说,地形坡度越陡,对⽓流的抬升作⽤越强烈,⾼⼤的⼭脉对⽓流的阻挡作⽤会使得⽓流停滞在⼭前,增加降⽔量(地形迎风坡)。

⼭脉缺⼝和海峡是⽓流的通道,在此⽓流运动速度加快,⽔汽难以停留,降⾬机会减少。

如贺兰⼭和阴⼭之间的缺⼝所在地鄂尔多斯和陕北⾼原的降⽔量相对较少。

3、⽓旋和台风路径青藏⾼原使西风环流被阻形成南北两只,在我国的西南部容易产⽣波动,导致⽓旋向东移动,春夏之间进⼊江淮平原⼊海,形成梅⾬;七⼋⽉份锋⾯⾬北移,华北东北地区降⽔量增加。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常有台风⼊境,带来⼤量的降⽔。

4、森林⼀⽅⾯森林可以截留降⽔,使得林下降⽔量减少。

另外⼀⽅⾯对降⽔量有着复杂的影响,森林对降⽔量的影响肯定存在,⾄于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前⽆具体定论。

5、⽔体陆地上的江河、湖泊、⽔库等⽔域对降⽔量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减少降⽔量,这种影响存在季节差异。

⼤型⽔体上空的⽓流因阻⼒⼩⽽运动速度加快,对流作⽤减弱,从⽽减⼩了降⽔的⼏率。

但是,在⽔体周边的迎风坡地带,因风速减少、⽓流上升运动增强⽽形成的增加降⽔量现象明显。

降水的形成及主要类型.pptx

降水的形成及主要类型.pptx
第10页/共14页
台风雨 (1)形成原因 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 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2)特点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 伴有狂风雷电 (3)分布地区 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第11页/共14页
降水的类型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大气运动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区
湿热空气强烈 受热 上升 ------湿热空气前进受
第7页/共14页
锋面雨
第8页/共14页
锋面雨
• 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 “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 在中纬度的季风区,锋面雨较多。
第9页/共14页
锋面雨 (1)形成原因 冷暖空气相遇,相对 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 (2)特点 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广 (3)分布地区 中纬度地区 (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强度 --大-- ,历时 --短-范围 -小--- ,常有 --风---暴-- ,-雷---电----
降水发生在山的
赤道 及其两侧 -----地区
-地---形---阻---挡--- 被迫抬 升
迎----风-- 坡上, 背风
坡上降水
很少 -------
山地 迎---风---坡---
冷暧气流 相---遇--- , 持续时间 长---- ,范围
低纬度热带地区,中纬度夏季午后 (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第3页/共14页
对流雨
•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降水,叫对流雨。 •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一场暴风骤雨。
第4页/共14页
地形雨
第5页/共14页
地形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降水,叫对流雨。 •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计算:
(1)日降水量:一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 (2)月降水量:一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 (3)年降水量:一年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
二、降水的形成

基本要素 : 水汽 ——充足的水汽 降温 ——水汽过饱和 凝结核
思考: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3 (克 / 米 ) 单 位 体 积 水 汽 含 量
30
对流雨
地形雨
山地 迎风坡 ---------
锋面雨
台风雨
范围 相遇 , 持续时间 长 , --------暧湿空气被抬升 广 ,强度 小 ----暧湿空气围绕台 强度 很大 ,多 暴雨 ----------风中心 旋转 上升 伴有 狂风 , 雷电 ----------- ------
中纬地区
低纬大陆
该少雨带为湿 润区
我国台湾岛平均年降 水达到2429mm,台 湾山脉东部可达 3000mm以上,火烧 辽1912年P达到 8408mm,平均为 6558mm,最大一日 降水量1672mm。
【典例 1】(双选)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B.南极地区是降水较多的地区 C.在山区,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降 水
主讲人: 赖洋莉
降水


基本概念 降水的形成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的分布及成因
一、基本概念
(一)、 含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 称为降水。 (二)、降水量的计算
1.降水量:表示某地在一年中各月、各季降水的多少。 2.测量工具:雨量器。每天8时、20时测量各一次 3.单位:毫米。
D.世界的雨极是阿塔卡马沙漠
【名师点拨】降水的形式有降雨、霜、露、雾等,但主要 形式是降雨;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在山区,迎 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干极是 阿塔卡马沙漠。
【答案】AC

锋面雨
4、台风雨 (1)、形成原因 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 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2)、特点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 伴有狂风雷电 (3)、分布地区 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1.(2011· 宁波模拟)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 量分布图,据图判断(1)~(2)题。
(1)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 000 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 ) A.250 mm B.500 mm C.750 mm D.1 000 mm
C地形:
D洋流: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暖流多雨;寒流少雨
2.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
60°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30°
3.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成因
形成原因
雨带
气压带、风带 降水多或少的原因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气温高、海洋面积辽 多雨 阔,蒸发旺盛,空气 中含有大量水汽;赤 带 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 行上升气流 副热 副热带高气压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 带少 带和信风带 沉气流;大陆内部和 西岸受来自大陆的性 雨带 质干燥的信风控制, 降水少
(2)造成②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分布 D.地形起伏
(
)
降水的四种类型
降水类型 大气运动 湿热空气强烈 受热 上升 -----------湿热空气前进受 地形阻挡 ------------升 冷暧气流 被迫抬 降水特征 强度 大 ,历时 短 ------范围 小 ,常有 风 ------暴 ,雷电 ---- -------降水发生在山的 迎风 坡上, 背风 -----坡上降水 很少 ------主要分布区 赤道 及其两侧 -----地区
降水特点
多对流雨
该带的大陆东岸受 夏季风和台风影响, 降水多;该少雨带 为干旱、半干旱区
形成原因
雨带 气压带、风带 降水多或少的原因 降水特点 多锋面雨、气 旋雨 温带 副极地低带和西 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多雨 风带 ,多锋面雨、气旋雨 ;大陆东岸受夏季风 带 影响,多降水 极地 极地高压带和极 受高压控制,盛行下 少雨 地东风带 沉气流;地处高纬蒸 发弱,空气中水汽含 带 量少
17 9 0
过 饱 和
未饱和
20 30 ( C )
10
温度
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示
1.降水形成的条件
A有充足的水汽
B有凝结核
C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 达到饱和状态
2、降水的形成过程
不断聚集、不断增大 过 饱 和 , 冷 凝 重 量 增 加 , 下 降
受热蒸发,进入大气
三、 降水的主要类型
东南沿海地带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的年降水量为 >400mm ,乙地的年降水为 <25mm 试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甲地为山脉,多地形雨; 乙地为内陆盆地,降水稀少.

2、影响降水的因素
A大气环流: 低压带多雨;迎风侧多雨;高压
带少雨;背风侧少雨
B海陆分布: 大陆内部少雨

提问: 如何使气流上升? 强 辐射对流上升 ——对流雨 地形抬升 ——地形雨 锋面抬升 ——锋面雨 气旋辐合上升 ——台风雨
三、 降水的主要类型
1、对流雨 (1)、形成原因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
引起热力对流,大气上升 (2)、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 伴有暴风雨 (3)、分布地区 低纬度热带地区,中纬度夏季午后 (eg. 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2、地形雨
(1)、形成原因 暖湿空气遇地形阻挡, 被迫沿迎风坡爬升 ( 2 )、特点 降水集中在迎风坡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 3 )、分布地区 山地迎风坡(山腰地带)
地形雨
3、锋面雨
(1)、形成原因
冷暖空气相遇,相对 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
(2)、特点
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广 (3)、分布地区 中纬度地区 (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