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

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

中药材应经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流程图中药材——净制—-切制前的水处理——切制——饮片干燥饮片炮制——饮片包装——检验-—入库一、中药材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药材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称为中药材的净制.1.挑选挑选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筛选筛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箩,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净度。

3.风选风选是利用药物和杂质的质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一般可用簸箕扬簸,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洁之目的。

4.水选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选或漂除去杂质的常用方法.5.去根或茎①去残根是指药用茎或根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部分.②去残茎是指药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

6.去皮壳去皮壳的药物大体有三类:①树皮类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

②根和根茎类如知母、桔梗、沙参、明党参等应除去根皮.③果实种子类应去果壳或果皮,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法去皮。

7.去毛有些药物表面或内部常着生许多绒毛,吸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消除其副作用,常采用刮、刷、烫、挖、撞等方法去除毛茸.8.去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现在去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除去非药用部位,二是分离药用部位。

去心的方法因药而异,如远志去心,可将远志根稍润至软时,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捶捣,其木质部与皮部脱离,抽去木心。

9.去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物的根茎、叶茎等部位。

10.去核有些果实类药物,常需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位。

去核方法:质地柔软者,剥取果肉去核;质地坚韧者可用温水洗净润软,再取肉去核.11.去瓤有些果实类药物,须去瓤用于临床.其方法是,原药用小刀挖去瓤,洗净泥沙,捞起,润过夜,用铁锚压扁,再上木架压3—5天,压扁后,使对合成扁半圆形,形成0。

中药饮片炮制操作的质量要求

中药饮片炮制操作的质量要求

中药饮片炮制操作的质量要求一、净药材的质量要求和检查方法1.经净制后的药材必须按大小粗细分档,无虫蛀、无霉变、无走油泛黑,无杂质。

杂质包括非药用部位、伪品、混淆品、异物、无机杂质如沙石、泥块、尘土等。

2。

质量指标2。

1药典规定枸杞子杂质不得过0。

5%;五味子、桃仁杂质不得过1%;山茱萸杂质(果核、果梗)不得过3%;女贞子杂质不得过3%;小茴香、穿山甲杂质不得过4%;草乌杂质(残茎)不得过5%;酸枣仁杂质(核壳等)不得过5%;蒲黄杂质不得过10%。

2.2饮片通则规定2.2.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菌藻类等类的药屑杂质不得过2%。

2。

2。

2果实、种子、全草等类的药屑杂质不得过3%。

2。

2。

3树脂类的杂质不得过3%。

2.2.4动物类的杂质不得过2%。

2.2。

5矿物类的杂质不得过2%.3。

杂质检查法3.1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

3。

2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的含量(%)。

杂质含量(%)=杂质的重量/样品总重量*100%3。

3注意3。

3。

1药材中混杂的杂质如与正品相似,难以从外观鉴别时,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化学或物理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3。

3。

2个体大的药材,必要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虫蛀、霉烂或变质情况.3.3。

3杂质检查所用的供试品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药材取样法称取。

中药材软化操作的质量要求、质量指标和检查方法二、软化药材采取操作的质量要求1.质量要求经软化后的药材,必须无泥沙等杂质,无伤水,无腐败,无霉变、异味,软硬适度,达到“药透水尽”的要求。

2质量指标2.1喷淋药材未润透或水分过大的不得超过5%。

2。

2淘洗及抢水洗药材水分过大或未透者不得超过5%。

2.3浸泡药材未泡透者不得超过5%,伤水的不得超过3%。

2。

4闷润药材未润透的不得超过10%.3.检查方法3。

1取定量样品,用下列方法拣出未润透和水分过大的药材,合并称重计算. 3.1.1刀劈质地坚硬药材用刀劈开,内心应有潮湿痕迹。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中药饮片是指将各种中药炮制成片状,以便于人们服用。

炮制方法和原料选择是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和原料选择进行详细探讨。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是指将中草药进行特定的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药效和服用效果。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 炙炒法:将中草药放在炉火上炙烤,使其表面微焦,能够增强药性,提高中药饮片的疗效。

2. 焙干法:将中草药放在炉火上烘干,以去除水分,增加保存期限,并能提高中药饮片的稳定性。

3. 炒制法:将中草药放在平底锅中炒制,调节火候和时间,使其炮制均匀,药性温和,有利于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

4. 蒸制法:将中草药放在蒸锅中进行蒸制,通过高温蒸煮,能够提高中药饮片的活性成分释放率。

5. 曝晒法:将中草药摊晒于阳光下进行炮制,主要是针对一些潮湿的中药材,可以杀菌、紫外线消毒、干燥等多种作用。

二、中药饮片的原料选择中药饮片的药材选择直接影响到其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一些中药饮片原料选择的关键要点:1. 正宗性:选择有正宗来源的药材,确保中药饮片的品质和疗效。

2. 品质:选择成熟、完整、无虫蛀、无霉变、无杂质的药材,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3. 产地:根据不同中药材的特性,选择适宜的产地,例如人参的产地宜选为东北地区。

4. 季节:根据中草药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采收季节,确保药材的新鲜度和有效成分含量。

5. 处理:对于一些有毒性的药材,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刮去毛刺、去除有害成分等。

三、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与原料选择的重要性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和原料选择对于提高中药饮片的品质、疗效以及安全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炮制方法能够改善中药的药效,增强其疗效,使其更易吸收和利用。

而错误的炮制方法则可能会破坏中药的活性成分,导致药物无效。

因此,炮制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

对于中药饮片的原料选择,合理地选择正宗、优质、适宜的药材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保障。

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

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

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中药炮制是中药材成为中药饮片的重要过程,其方法和工具直接影响着中药饮片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净制方法、切制方法、炮炙方法、晒干或阴干、烘焙法、蒸煮法、炒炙法、浸泡法、储存法和捣碎法等方面。

1. 净制方法净制是中药炮制的首要环节,主要包括筛选、淘洗和晾晒等步骤。

筛选是对中药材进行选择,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废弃物;淘洗是用清水洗净中药材表面的泥沙和灰尘等;晾晒是将洗净后的中药材放在阳光下晾干,使其变得干燥。

净制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匾、筛子、簸箕、晾晒架等。

2. 切制方法切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切削、切割、捣碎等步骤。

切削是将中药材用刀切削成薄片或小块;切割是将中药材用刀切成小段或细丝;捣碎是将中药材用杵或臼捣成粉末。

切制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切刀、菜刀、砧板、捣药罐等。

3. 炮炙方法炮炙是中药炮制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炒制、焙制、蒸制等步骤。

炒制是将中药材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金黄色或干脆;焙制是将中药材放在锅中用微火焙干;蒸制是将中药材放在蒸锅里用蒸汽蒸熟。

炮炙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炒锅、铁锅、蒸锅、炉子等。

4. 晒干或阴干晒干或阴干是将中药材放在阳光下晾晒或放在阴凉处自然干燥的过程。

晒干是将中药材放在阳光下晾晒,加速其干燥过程;阴干是将中药材放在阴凉处自然干燥,适合易变质的药物。

晒干或阴干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晾晒架、簸箕等。

5. 烘焙法烘焙是利用烘箱或电炉等加热设备将中药材烘干的方法。

烘焙可以加快中药材的干燥速度,并有利于保存。

烘焙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烘箱、电炉、烤盘等。

6. 蒸煮法蒸煮是利用蒸锅或煮锅将中药材用水蒸煮的方法。

蒸煮可以软化中药材,有利于进一步加工或制成中药饮片。

蒸煮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蒸锅、煮锅、漏勺等。

7. 炒炙法炒炙是利用炒锅或炙锅将中药材进行炒炙的方法。

炒炙可以改变中药材的药性,增强其疗效。

炒炙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炒锅、炙锅、铲子等。

中药饮片炮制的方法详解

中药饮片炮制的方法详解

中药饮片炮制的方法详解中药饮片是一种将中药原料加工炮制成方便服用的片剂。

炮制过程是中药饮片制备的重要环节,炮制得当可以提高中药饮片的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详细介绍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

一、处理原料1.验收:对原料进行检查,包括外观、质量等方面。

剔除有虫蛀、霉变、受潮、变质的原料。

2.清洗:将原料浸泡于清水中,用空心芦笙清洗。

清洗时,应用力适度,避免对原料造成损伤。

3.切割: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原料进行切割处理,可采用切块、切丝、切片等方式。

二、炮制1.炒制:将清洗后的原料放入干炒锅中,根据不同的原料特性,进行炒制。

如苦杏仁需要炒至微黄色,电焊枝需要炒至外皮变黑等。

炒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过火。

2.炙烤:将原料放入纸包或铁盒中,放入炉中炙烤。

如炙黄芪、炙甘草等。

炙烤的时间和温度要掌握好,避免炙烤过度。

3.炖煮:将切好的原料放入炖盅或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炖煮。

炖煮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原料的需要进行调整,一般煮至原料软化即可。

4.晒干:将煮熟的原料晾晒至干燥,其中草药需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晒干,以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三、贮存将炮制好的中药饮片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要防潮、防霉、防虫。

四、注意事项1.控制火候:炮制中药饮片时,要注意控制火候,避免过火或不足。

过火会导致药性减弱或破坏药性,不足则会影响中药的疗效。

2.保证原料质量:炮制中药饮片之前,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剔除劣质、变质的原料,以保证炮制后的中药品质。

3.遵循比例:炮制中药饮片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处理,不可过量或不足。

过量会导致中药饮片药性过强,不足则会影响中药的功效。

4.记载炮制过程:炮制时要详细记录每一步的操作,包括时间、温度、火候等,以便后期复查和参考。

总结: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是根据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对原料进行不同的处理,包括炒制、炙烤、炖煮等。

炮制过程需要注意火候、时间、质量等方面的控制,以提高中药饮片的疗效和质量。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1、炒制:将药物在锅内加热,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

清炒:不加辅料,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

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

如杏仁、芡实、莲子、远志、枣仁等。

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如焦楂、焦神曲、焦白术、焦栀子等。

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稍干即可出锅,倾于水湿的竹扁上,摊开,凉透方可包装。

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贯众炭等。

麸炒:先将锅加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每kg药材用0.4kg左右),至冒烟时加入药材,不断翻炒,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即可。

如白术、山药、枳壳、三棱等。

土炒:用灶心土打碎,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左右。

置锅内炒至轻松后,加入药材,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取出,筛去土粉即可。

如白术、山药、白芍等。

米炒: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俟冒烟时,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取出,筛去米粒即可。

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左右。

如米炒沙参、丹参等。

2、烫制:将药材加热炒烫,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

通常有三种:砂烫: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再将砂堆扒一坑,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埋起,稍后,进行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晾凉即可。

如龟板、鳖甲、山甲、刺猬皮、狗脊、毛姜、马钱子等。

蛤粉烫:取蛤粉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

如阿胶、鱼鳔等。

蒲黄烫:取蒲黄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

如阿胶珠。

3、煅制:将药材用火煅烧,通常分两种:直火煅: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取出即可。

如龙骨、龙齿、贝壳类、金石类等。

闷煅:将药材置锅内,再覆一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

如生地炭、灯芯炭、棕炭、血余炭等。

4、煨制: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

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加热除去部分油分。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饮片是中药炮制的常用剂型之一,具有用药方便、剂量易于掌握、质量稳定等优点。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原料药的选择、炮制设备的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以下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1.材料处理:对于采用炮制前需炭炙的中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炭炙或轻微炙烤;对于采用炮制前需处理成蒸制品的中药,要进行蒸制处理。

2.水量选择: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中,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合理选择加水量,一般以保证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完全为原则。

3.炮制时间:中药饮片炮制的时间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品种,以及所要求的制品的质量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要求炮制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最短时间,同时要保证炮制后的中药饮片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4.炮后处理:中药饮片炮制后要将其取出,经过适当的晾凉处理,使其完全干燥,然后进行筛选和包装。

二、原料药的选择1.中药材的原产地:中药饮片的原料药应选用符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且要求中药材的原产地符合药典的要求。

2.中药材的质量:中药饮片的原料药要求选用新鲜的药材,且质量应符合药典的规定。

3.中药材的配伍:中药饮片的配方要合理、科学,且配伍要符合药理要求。

三、炮制设备的要求1.炮制设备的选用: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适应生产要求的功能,要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用适当的设备。

2.炮制设备的维护:中药饮片炮制设备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炮制产品的质量检验中药饮片的炮制产品要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含水量测定、炮制时间测定、酸溶性挥发性物质检测、微生物限度检测等项目。

以上是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严格执行,可以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饮片的炮制水平,进一步推动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中药炮制学-第八章-饮片切制.

中药炮制学-第八章-饮片切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切薄片:质地致密、坚实者宜。 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木通等。
2.切厚片: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 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
3.直片、斜片: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 外形的美观,或为了便利切制操作。
如大黄、何首乌、山药、黄芪、桂枝、桑枝
▪ 4.段:凡药材形态瘦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的, 可切制肯定长度的。如木贼、荆芥、薄荷、麻黄、 益母草等。
▪ 2.利于炮炙
▪ 便于炮炙时掌握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 利于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取,提高炮炙 效果。
3.利于调配和制剂。 药材切成饮片后,体积适中,便利配方;在制备
液体剂型时,药材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 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而使处方中的 药物比例相对稳定。 4.便于鉴别
对外形相像的药材,切制成肯定规格的片型,显 露其组织构造的特征,利于区分,防治混淆。 5. 利于贮存
一般饮片均用晒干法。
个别药物承受阴干法:包括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 分较多、色泽明媚和受日光照射易变色、走油等 类药物。
一般药物的饮片枯燥传统要求保持形、色、气、味 俱全,充分发挥其疗效。
▪ 1.粘性类 ▪ 如:天冬、玉竹等含有粘性糖质类药材。 ▪ 多承受烘焙法或晒干法。 ▪ 烘焙至九成干,以手摸之感觉烫不黏手为宜 ▪ 2.芳香类 ▪ 如:荆芥、薄荷、香薷等芳香类药材 ▪ 多承受阴干法,于阴凉通风枯燥处
含水量下降,削减霉变、虫蛀利于贮存
药材切制工序
净药材 软化 检查软化程度 切制 枯燥 包装 饮片 调剂
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一、主要目的 ①软化药材,便于切制饮片; ②洁净药物,除去泥砂杂质; ③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1.人参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①生晒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日晒1天后,再用硫黄熏过晒干而成。

主要成品有生晒参、全须
生晒参、白干参等。

②糖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置沸水中浸泡3~7分钟,捞出,再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
取出晒干,再经硫黄熏过。

然后用特制的针沿参体平行及垂直的方向扎小孔,浸于
浓糖汁(100毫升水溶135克糖)中24小时。

取出后曝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行第2次扎孔,浸于浓糖汁中24小时。

取出后,冲去浮糖,晒干或烤干。

主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
的加工品)等。

?
③红参类?
取园参水子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为宜,取出烘干或晒干。

主要成品有红参。

边条参等。

?
④其它类?
㈠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根置沸水中约20分钟。

参体经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与内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

㈡大力参:取鲜
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晒干。

?
人参成品容易着潮返糖,宜放置于燥阴凉处,密闭保存,并防虫蛀。

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
2.山楂:?
①拣净杂质,筛去核。

?
②炒山楂:?
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

本品果肉黄褐色,
偶见焦斑。

气清香,味酸、微甜。

?
③焦山楂:?
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为度,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本品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气清香,味酸、微涩。

?
④山楂炭:?
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纲目》:九月霜后取山楂实带熟者,去核,曝干。

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

?
3.胖大海:除去杂质,筛去泥沙即可。

不能用水洗。

4.当归
酒当归
【炮制方法】:
1.当归:?
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

?
2.酒当归:?
取当归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锅内用微火炒,取出,放凉(每当归片100斤,用黄酒10斤)。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有浅棕色环纹,质柔韧,深黄色,略有焦斑。

味甘、微苦,香气浓厚,有酒香气。

?
3.《雷公炮炙论》:凡使当归,先去尘并头尖硬处一分已来,酒浸一宿。

4.板蓝根: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肉桂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粗皮。

用时捣碎。

?
1.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
2.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切片,晾干。

?
3.捣碎,磨粉,成品称肉桂粉。

蜜黄芪、炙黄芪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
①蜜黄芪: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厚~。

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
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

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

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
制作方法:将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并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的蜂蜜25斤)。

?
②炙黄芪:?
制作方法: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
生香附、制香附、醋香附、香附炭
【炮制方法】:
①生香附:?
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

?
②醋香附:?
取净香附粒,加醋拌匀,闷一宿,置锅内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每粒100斤,用醋20斤)?
③制香附:?
将碾碎之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

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

(每香附粒100斤,用黄酒、米醋各20
斤,砂糖6斤)?
④四制香附:?
取净香附用米醋、童便、黄酒、炼蜜(加开水烊化),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

(每生香附100斤,用米醋、黄酒、童便各斤,炼蜜6斤)?
⑤香附炭:?
取净香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
菟丝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
炙淫羊藿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摘取叶片,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
炙淫羊藿:取羊脂油加热熔化,加入淫羊藿丝,用文火炒至均匀有光泽,取出,放凉。

每100kg淫羊藿,用羊脂油(炼油)20kg。

【炮制后的名称】:
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白芍炭
【炮制方法】:
1.白芍《金匮玉函经》载:刮去皮。

《雷公炮炙论》: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上了,锉之。

《世医得效方》:去芦,铡碎。

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条,浸至六、七成透,闷润至透,切薄片,干燥。

?
2.酒白芍《扁鹊心书》载:酒炒。

《汤液本草》:酒浸。

《炮炙大法》:酒浸蒸切片。

《本草崇原》:切片,酒润,覆盖过宿。

现行,取白芍片,喷淋黄酒拌匀,稍闷
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白芍片100kg,用黄酒10kg。

酒制行经,止中寒腹痛。

?
3.炒白芍《经效产宝》载:炒黄。

《妇人良方》:微炒。

炒焦黄。

现行,取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炒用性缓,柔肝,和脾,止泻。

?
4.醋白芍《纲目》载:醋炒。

现行,取白芍片,用米醋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每白芍片100kg,用米醋15kg,醋炒敛血、止血。

?
5.土炒白芍《时病论》载:土炒。

现行,取灶心土(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用中火炒热,倒入白芍片,炒至表面挂土色,微显焦黄色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

每白芍片100kg,用灶心土20kg。

?
6.白芍炭《丹溪心法》载:炒成炭。

烧灰存性。

《医学纲目》:煅存性。

现行,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黑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

制炭止血。

此外,还有煨白芍、盐白芍、麸炒白芍。

?
酒川芎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
酒川芎: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均匀,稍闷,置锅内炒至微焦为度,取出放凉(每川芎片100斤,用黄酒12斤8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