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糖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建议

合集下载

糖蜜酒精废水处理

糖蜜酒精废水处理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技术糖蜜酒精废水是一种高化学需氧量()、高色度的有机废水,属于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

本文分析了糖蜜酒精废水的特点以及其对环境的危害,综述国内外糖蜜酒精废水治理的多种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效果,并进行评价。

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军工、日用化工和医药卫生等领域;同时又是最有希望全部或部分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但同时酒精工业又是一个污染十分严重的行业,每产一吨酒精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约为14 吨—15 吨,含总有机物0.17吨—1吨[1],是造成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轻工业废液之一。

1.糖蜜酒精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危害糖蜜酒精废水是糖厂酒精车间用糖蜜发酵制取酒精之后排放出的高浓度高色度的有机废水[2],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它有机物,也含有较多的N、P、K、、等无机盐和较高浓度的42- 等。

通常情况,酒精废水的值为4. 0~4. 8、为10~13万 l、为5. 7~6. 7万、为10. 8~82. 4 l [3]。

此外,此类废水大多呈酸性,并且色度很高,呈棕黑色,主要包括焦糖色素、酚类色素、美拉德色素等[4]。

由于废液含固体物约10% ,浓度低无法利用,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江河、农田中,会严重污染水质、环境,或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农作物病长等。

如何处理和利用糖蜜酒精废液是当前制糖工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环保问题。

2. 糖蜜酒精废水治理及利用技术概况目前, 国内外对于甘蔗糖蜜酒精工业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理方法: ( 1) 农灌法( 2)浓缩法( 3) 厌氧—好氧法 ( 4) 生产生物制品(5) 菌技术( 6) 其它方法, 如吸附法、化学絮凝法、磁处理法等。

2.1 农灌法农灌法是最为简单的治理方法,由于糖蜜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成分以及氮、磷、镁等营养物质,特别是含大量钾盐。

故经简单处理后可以用于灌溉农田,也可作为较好的肥料。

一般,先将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降到0.61.0%[5],以免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制糖废水处理方案

制糖废水处理方案

制糖废水处理方案绪论制糖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制糖过程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制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悬浮物、酸碱度高等污染物质,对水体生态系统和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糖废水处理成为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制糖废水处理的方案和方法,以期实现有效的废水处理和减少环境污染。

一、制糖废水的特点制糖废水是指在糖厂生产过程中,通过洗糖、抽糖液等环节产生的含糖量较高、悬浮物较多、酸碱度较高的废水。

其主要特点如下:1.高浓度的有机物:制糖过程中产生大量糖汁和糖渣,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2.悬浮物高:制糖过程中产生的糖渣、细颗粒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使得废水呈现混浊状态。

3.酸碱度高:由于糖厂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制糖废水酸碱度波动较大,一般为酸性或碱性。

二、制糖废水处理方案为了有效地处理制糖废水,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案。

根据制糖废水的特点,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下面将对这些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固体颗粒,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1)沉淀:利用重力使悬浮物沉淀下来,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等。

(2)过滤:利用过滤材料的孔隙作用将悬浮物截留下来,常见的过滤设备有滤网、滤布、滤纸等。

(3)浮选:利用气泡粘附悬浮物质,使其浮起来。

常见的浮选设备有机械式浮选机、气浮设备等。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析出或沉淀。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1)调节pH值:通过添加酸碱剂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适宜处理的范围。

(2)凝聚剂:通过添加凝聚剂使悬浮物和粒状污染物聚集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淀和过滤。

(3)氧化剂: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降低其浓度和毒性。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生物体(如微生物和水生植物)来降解、吸附和转化废水中的污染物,对废水进行净化。

《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土壤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工业废水处理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探讨。

二、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1. 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废水处理工作,加大了投入力度,建设了大量工业废水处理设施。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仍有一部分老旧企业和小型企业缺乏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

2. 处理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企业采用的传统处理方法效率较低,难以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新型、高效的处理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3. 排放标准与监管我国制定了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并加强了监管力度。

然而,由于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违规排放现象仍屡见不鲜。

此外,一些地区的环保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排放标准执行不严。

三、污染防治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与法规建设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企业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工作。

同时,完善相关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违规排放行为。

2. 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鼓励企业采用新型、高效的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3. 完善基础设施与设备加大对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与设备。

特别是对于老旧企业和小型企业,应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

4. 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鼓励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积极投身工业废水处理工作。

同时,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工业废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已成为环境保护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治理内容。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污染防治的对策。

二、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现状(一)工业废水排放情况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

由于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足、治理设施落后等原因,部分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施当前,我国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未能及时更新或升级废水处理设施;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虽然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但由于运行管理不善,导致设施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工业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治理法规和政策不够完善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废水处理的法规和政策,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法规和政策的内容较为宽泛,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措施;部分地区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法规未能得到严格遵守。

(二)企业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投资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就可以忽视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这种观念导致废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低下,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

(三)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部分企业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时,仍面临技术难题。

四、污染防治对策(一)完善治理法规和政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工业废水处理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要加强对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其得到有效实施。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违反法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二)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同时,应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和效果。

制糖厂污水处理方法

制糖厂污水处理方法

制糖厂污水处理方法制糖厂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加工行业,但其生产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制糖厂需要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方法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制糖厂污水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目前制糖厂常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好氧处理或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通过增加氧气来加速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常见的方式包括活性污泥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

厌氧处理则是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在产生沼气的同时处理废水。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可以作为生物处理方法的辅助措施,帮助去除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离子交换和吸附。

制糖厂可以根据废水的具体成分来选择合适的化学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3. 固液分离制糖厂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这些固体对于水体的污染程度较高。

因此,固液分离是一项必要的步骤。

常见的固液分离方法包括机械过滤和离心分离。

机械过滤通过滤网或滤布来分离悬浮固体,离心分离则利用离心力将悬浮固体与废水分离。

4. 污泥处理污泥是制糖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和污泥浓缩。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污泥的体积,提高其稳定性,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5. 灌溉利用由于制糖厂废水含有一定的养分,可以将经过处理的废水用于灌溉农作物。

这不仅能够减少用于农业灌溉的淡水资源消耗,还能够利用废水中的养分为农作物提供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结起来,制糖厂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固液分离、污泥处理和灌溉利用。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制糖厂废水的具体情况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法,制糖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的可持续性。

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

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

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制糖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水污染源。

在制糖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糖类、酸类和盐类等污染物质。

这些污染物如果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应当明确废水排放的标准。

对于制糖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总磷等指标,应当制定明确的排放标准,限制其排放浓度,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同时,还应当规定废水排放的地点和方式,避免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其次,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还应当规定废水处理的技术要求。

制糖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应当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方法,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此外,还应当规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求,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另外,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还应当规定废渣处理的要求。

制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这些废渣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因此,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应当规定废渣的处理方法和要求,确保废渣的安全无害处理。

最后,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的执行和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制糖工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执行水污染标准,不得私自排放污水和废渣。

对于违反水污染标准的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确保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制糖工业水污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企业应当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制糖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制糖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制糖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制糖行业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制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这与当今世界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

如何实现制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好环境,已经成为糖业界和环保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1. 制糖行业的环境影响制糖行业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能源消耗制糖行业是能耗较高的行业之一。

传统的制糖工艺需要大量的燃煤、燃油等化石能源,这不仅加剧了能源危机,还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1.2 水资源消耗制糖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淡水,特别是在糖蜜的浓缩和结晶过程中。

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等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1.3 废水排放制糖工业的废水含有大量的糖分、有机物和无机盐,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1.4 固体废物制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糖蜜、蔗渣等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 可持续发展策略为了实现制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2.1 能源替代制糖企业可以通过使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2 水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改进工艺,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

2.3 废水处理对废水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有用成分,如糖分和有机物,用于发电或者生物肥料的生产,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2.4 废物资源化将糖蜜、蔗渣等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生产生物质燃料、有机肥料等,减少废物的环境排放。

3. 结论制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

只有这样,制糖行业才能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以上内容为制糖行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左右内容。

改善工业污染问题的建议

改善工业污染问题的建议

改善工业污染问题的建议工业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工业污染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为了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政府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并对相关法规的执行进行监督。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明确禁止携带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料的排放,对于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政府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转化,促进清洁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和应用,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三、加强工业污染排放的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的工业污染排放监测体系,对企业的排放行为进行监管。

政府可以设立相关机构来负责监测工业污染排放情况,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警告和处罚。

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治理的力度,通过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此外,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四、加强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监督企业是工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监督。

鼓励企业自愿接受环境审核和认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提倡公众参与,通过媒体和公众舆论的监督,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政府可以加强合作,分享环境治理经验,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共同制定国际标准与准则。

此外,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环境合作,共同开展环境保护项目,促进工业污染的减少与控制。

综上所述,改善工业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制糖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及建议
摘要:概述了制糖行业生产工艺和区域分布现状;介绍了制糖行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制糖行业除总磷外的各项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远低于现行《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的限值。

针对制糖行业,建议加严国家和地方管控;对于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业,可借鉴制糖工业的环境管理经验。

制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

2015 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将“农副食品加工业”列为十大重点行业之一。

制糖工业废水CODCr和氮磷浓度高,且主要在冬季生产,生产期间水环境容量低,污染物降解速度较慢,废水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影响大。

为此,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制糖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是制糖工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1 我国制糖工业概况
我国以甘蔗制糖为主,其产量占到了90%,甜菜制糖产量占10%。

制糖企业分布在全国12个省区,甘蔗糖产区主要位于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南方地区,其中95%的甘蔗制糖企业采用亚硫酸法生产工艺,5%采用碳酸法工艺;甜菜糖产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北方地区,且全部使用碳酸法生产工艺。

2016—2017年制糖期,全国共有开工糖厂222家,其中甘蔗制糖企业(集团) 42家,糖厂196家,占全国开工糖厂总数的88.29%,主要甘蔗制糖省份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的糖厂数量分别占到了全国的41.44%、26.58%、13.06%和4.95%;甜菜制糖企业(集团)4家,糖厂26家,占全国开工糖厂总数的11.71%,其中新疆和内蒙古的糖厂数量分别占全国的5.86%和3.15%。

2 制糖工业废水排放现状及分析
为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制糖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了主要甘蔗制糖省份(广西59份、云南66份、广东22份、海南7份)和甜菜制糖省份(新疆13份、内蒙古5份)共计172份2017/2018年制糖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调研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散点图标识出各个污染物项目所有的调
研数据,箱线图则展现了数据的分布情况(箱线图从上至下依次表示最大值、上四分位数、中值、下四分位数及最小值)。

2.1 甘蔗制糖企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近年来,我国制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水平有较大提升。

依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关数据,2007年制糖废水排放量为8.27亿m3,CODCr排放量为44.49万t。

而在2016年,全国制糖废水排放量为2.73亿m3,CODCr排放量为8.31万t,制糖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图1至图4为此次南方4个主要甘蔗制糖省份样本数据的处理结果。

以主要水污染物CODCr和氨氮为例,剔除异常值后,广西甘蔗制糖企业的两项污染物排放浓度范围分别为14~41 mg/L 和0.12~1.57 mg/L,且有75%的企业CODCr和氨氮的排放浓度分别低于32 mg/L 和0.89 mg/L。

云南、广东和海南三省的甘蔗制糖企业CODCr和氨氮的排放浓度范围分别为4.7~49 mg/L、0.1~2.96 mg/L和17.19~82 mg/L、0.09~2.93 mg/L 及13~45 mg/L、0.28~1.54 mg/L。

云南省有75%的制糖企业CODCr和氨氮的排放浓度分别低于35.63 mg/L 和1.67mg/L,广东和海南省分别为53.75 mg/L、2.13 mg/L和38 mg/L、1.31 mg/L。

根据调研结果,四省的甘蔗制糖企业各项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值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中的相关限值,同时也低于广西省地方环保标准《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5/893—2013),详见表1。

2.2 甜菜制糖企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现状
图5至图6为北方两个主要甜菜制糖省份样本数据的处理结果。

由于末端治理技术等水平的差异,新疆和内蒙古甜菜制糖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部分污染物项目仍远低于现行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限值(见表2)。

新疆甜菜制糖企业CODCr和氨氮的排放浓度范围分别为19~47 mg/L、0.16~2.04 mg/L,75%的制糖企业排放浓度分别低于39 mg/L、0.64 mg/L。

而内蒙古甜菜制糖企业CODCr和氨氮的排放浓度范围分别为63.67~68 mg/L、
0.36~6.3 mg/L,75%的制糖企业排放浓度分别低于72.5 mg/L、5.1 mg/L。

2.3 结果和分析
综合此次大样本量的调研结果分析,除总磷外,制糖工业其余各项水污染物项目无论是排放浓度均值、排放浓度区间,还是75%的企业中排放浓度的最大值,均远低于现行《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中所规定的限值。

并且在对广西、云南、广东、新疆和内蒙古5个省份制糖行业基准排水量的调研中发现,甘蔗制糖和甜菜制糖企业的基准排水量也均远低于GB 21909—2008中的限值(见图7)。

GB 21909—2008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对制糖企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从各主要制糖省份污染物排放强度来看。

虽然广西省和其他主要甘蔗制糖省份部分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接近,但由于其基准排水量较低,广西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要明显低于其他省份。

如广西CODCr和氨氮的排放强度分别为109.66 g/t糖和3.37 g/t糖,远小于云南和广东的323.87 g/t糖、12.96 g/t糖和459.93 g/t糖、16.93 g/t糖。

这其中,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和基准排水量进行双重严格控制的广西地方标准《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5/893—2013)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甜菜制糖企业由于其对基准排水量的出色控制,在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高于新疆甜菜制糖企业的情况下,CODCr和氨氮的排放强度分别为423.35 g/t糖和18.98 g/t糖,小于新疆的547.63 g/t糖、22.53 g/t糖。

这是由于新疆甜菜制糖工业发展较早,工艺设备相对老旧,而内蒙古制糖企业水循环利用技术使用较为广泛。

从制糖工业整体情况来看,多方面原因促使制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取得长足进步。

在生产技术的发展及清洁化改造的推动下,制糖工业经历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

从优化资源、淘汰落后企业,到对废酒精、糖蜜的综合利用,再到将酒精、糖蜜和酵母生产等从制糖产业链中分离出去,有效地从源头预防污染;同时在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等行业制度的倒逼下,制糖企业主动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如改善生产工艺技术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从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进行污染控制。

3 结论与建议
3.1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降低明显,国家管控需更加严格
当前制糖工业无论是基准排水量还是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均已大幅下降。

2018年,生态环境部就《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中规定的基准排水量限值发布修改单,并已于2019年5月1日实施修改单要求。

基于目前该标准中污染物项目排放浓度限值明显高于制糖企业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建议对该标准展开全面的评估和修订,降低相关污染物项目的限值,在契合行业现状和满足排放要求的同时,也能够督促部分制糖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较高的省份完成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

3.2 鼓励地方和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广西甘蔗制糖企业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得益于广西制糖行业先进的环境管理制度与政策。

广西省陆续发布和出台了《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5/893—2013)、《甘蔗制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B 45/T 1188—2015)及“三不允许和两不予”等标准、政策。

从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到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再到最后的末端治理,形成了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

建议其他主要制糖省份出台更加严格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和完善制糖行业环境管理体系。

2018年,生态环境部针对制糖工业又发布了《制糖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在已经较为完整的环境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加强了对制糖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管理。

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业可借鉴我国制糖工业相对成熟的环境管理经验,为国家水污染防治和管控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