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检测题及答案

《圆的认识》检测题及答案
《圆的认识》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圆》检测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 )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 )表示。

2、用字母表示圆周长的公式是( )或( )。

3、自行车的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车轮的( )。

4、要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 )厘米;要

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叉开( )厘米。 5.圆是( )图形,它有( )对称轴。

6.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倍,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7.圆的半径增加5倍,圆的周长增加( ),圆的面积增加( )。

8.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0.56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最长。

10.小圆的半径是6厘米,大圆的半径是9厘米。小圆直径和大圆直径的比是( ),小圆周长和大圆周长的比是( )。

11.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5平方厘米,

小圆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有意中心岛是半径 20米的圆,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13.小华量得一根树干的周长是25.12厘米,这根树干的横截面大约是

( )平方厘米。 14.从一个长7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π=3.14。 ( )

2.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 ( )

3.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面积一定相等。 ( )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5.半圆的面积就是这个圆面积的一半。( )

6.两个圆的直径相等,它们的半径和面积也一定相等。( )

7.圆的半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 )

8.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9.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12 ,那么小圆面积也是大圆面积的12

。( ) 10.一只羊栓在一块草地中央的树桩上,树桩到羊颈的绳长是 3米,这只羊可以吃到18.84平方米地面的草。( ) 三、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 A 、半径长度 B 、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 、圆心 B 、圆外 C 、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叫直径。 A 、直径 B 、线段 C 、射线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他的直径就扩大( )倍。 A 、2倍 B 、4倍 C 、无法确定

三、按要求画圆.(第1小题3分,第2小题7分,共10分。)

1、半径是3厘米。

2、以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的两端为圆心,作半径分别是2厘米和3厘

米的大小两个圆。

四、应用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一个圆形的铁环,外直径是40厘米,内直径是20厘米,做这样一个铁环需要用多大的铁皮?

2.一只大钟,时针长5分米,分针长7分米,一小时后,它们的尖端各转动多少分米?

3.一个圆形养鱼池,直径是4米,这个养鱼池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砂子堆在地面上占地正好是圆形,量出它一周的长度是15.7米,那么直径是多少米?

5.一个圆形花园的直径是16米,其中八分之三的面积种了玫瑰。种玫瑰的面积有多大?

6.校园圆形花池的半径是6米,在花池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水泥路,求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

一、填空。

1. 3 圆周率π

2. C = πd C = 2πr

3. 周长

4. 4 3

5. 轴对称无数条

6.4

1

16

7.5倍 35倍

8.25.12

9.直径

10.2∶3 2∶3

11.5

12.1256

13.50.24

14.12.56平方分米

二、判断。

错错对错对对错错错错

三、选择。

A C

B A

四、画图。

1.任一点为圆心,半径等于3厘米

2.先画一条线段,分别以线段两端点为圆心,以2厘米和3厘米为半径画圆

五、解决问题。

1. 3.14×(40÷2)2

- 3.14×(20÷2)

2

= 942(平方厘米)

2. 2×

3.14×5=31.4(分米) 2×3.14×7=43.96(分米)

3. 4×3.14=12.56(米)

3.14×(4÷2)

2

=12.56(平方米)

4. 1

5.7÷3.14=5(米)

5. 3.14×(16÷2)

2

×3/8=75.36(平方米) 6. 3.14×[(6+1)

2

– 6

2

] = 40.82 (平方米)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件只中心小学:徐丽平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掌握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下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或等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学具准备:直尺,圆形纸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六、教学媒体设计 1、设计思路:圆各部分名称、特征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了激发兴趣、引发思辨、突破难点、思维延伸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动态演示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使多媒体更有效、更高效的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2、自主学习设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节课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设想:根据“活动教育”课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直接揭题,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反馈,巩固新知——拓展认识——知识总结——分享收获”的活动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以活动促发展。 教学过程分析: 首先,直接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呢?.... 让我 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探索圆的真切欲望,兴趣,又直接引出,为下一步研究圆做好铺垫。 其次,初步感知,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到过圆形?如何可以画出一个圆? 然后,自主探究,发现体验: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 在折一折

名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名师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真佩服,我们西安的小朋友真棒!会动脑子,。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圆的认识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 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 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点评: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举实例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意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动手操作,认识圆心。

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 生: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每条折痕一样长,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板书) 点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动手操作,认识半径。 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生1:相等,都是2.3厘米。生2:相等,都是2.4厘米。 生3:相等,都是2.5厘米。生4:相等,都是2.8厘米。 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 生1: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生2: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生3: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生4: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从你们所量的数据中,有没有规律?若有,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有,相等。 师:相等说明了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七单元语文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A、而以奴骖乘( ) B、即以头击楹( ) C、杀而鬻( )之 D 、恶吏苛刻( ) E、死不得葬大茔中( ) F、家无jī( )侍 G、主上宵gàn( ) H、必cù( )额曰 J、hàn( )山易 K、衣zī( )衣而返 二、默写(12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脉脉不得语。(2)白头搔更短,。 (3)散入珠帘湿罗幕,(4),清风半夜鸣蝉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 (3)《春望》的颔联是,。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关于 ..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 ..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 ....,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 ....,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六、学校文学社正在进行“我所知道的名著人物”调查,按要求填写下来。(8分) 人物故事(各写两个)性格特点(每个人物答两点即可) 孙悟空⑴

小学数学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背景分析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及相关整理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想起美国学者泽布罗夫斯基,曾因为“在凝望波涛的时候”而产生了写作《圆的历史》这一迷人著作的冲动,而我――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多少有些另类的教学案例的呢?如今回想起来,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种莫明的冲动,一直萦绕心头,那就是:怎样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美丽些……藉此,想到了圆,继而,便有了“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大胆尝试。 ●过程描述 [一]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understanding of circle (1) "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第2-3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圆的特征——“一中同长”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尝试中学会用圆规画圆。 2、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设想 对于一节课的设计,最关键的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决定整节课的展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一体的。而“双

基”目标的落实是整体目标实现的立足点。因此,现在新课程改 革中提出课堂教学反璞归真,其实进一步明确了“落实双基”在 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但对于“落实双基”的理解绝对不能仅仅停 留在传统中。例如掌握规范化概念、快书准确运算等等。而是要 与时俱进,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实践等过程中充分体验,抽 象总结概括出规律。基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作如下思考: 1、结合生活创设情境——牛吃草,在了解了学生已有知识 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在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首先 采用牛吃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圆是由无数的点围城的曲线图形,然后在了解学生已有对圆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各部分名称。 2、学生通过操作、合作,在讨论探究中发现圆的特征。首 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去 自主探索和发现。然后开展交流讨论。交流分两层次:第一层是,全班讨论圆的特征;第二层是,与古人的“圆,一中同长也。” 进行交流。如此,进一步明晰圆的特征,并且渗透了思想教育。 3、在画圆的技能培养过程上,采取学生先尝试,再交流总 结画法,然后在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中初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4、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引用生活中学生喜欢的投圈游戏,让学生解释围成圆形能使游戏更公平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圆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而且引导画游戏中的 这个圆,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Unit7单元检测题 -.单项选择(15分) 1.---Can I help you? ----_____. A. Thank you B. Yes, please. I want a pen. C. I’m sorry D. You’re welcome 2.---Can I use your dictionary? ----Sure._____. A. Here you are B. Give you C .Here it is D. Here are you 3.---What color ____the pants? ----______blue. A. is, is B. is, It’s C. are, They’re D. are, They 4. We have socks ____black. A. for B. at C. of D. in 5---____are those two girls? ----They are Monna and Gina. A. How B. How much C .Who D. What 6. Please have a ____Guangming Clothing Store. A. look at B. look C. see D. watch 7. Each of the students_____ a Chinese book. A. is B. are C. have D. has 8 .Let’s sell these watches _____them. A. at B. from C. in D. to 9. How much _____do you want? A .bananas B. milk C. apples D. oranges 10. We can buy some nice clothes _____ a very good _____. A. at, price B. in, price C. at, cost D. at, selling 11. We have some good things _____ a good price. A. in B. for C. at D. with 12. The socks are too cheap. I’ll _____them. A. bring B .want C. take D. do 13. We can _____ clothes _____ this shop. A. buy, to B. buy, from C. sell, from D. buy, for 14. How much _____ these pants? A. is B. am C. are D. do 15. Come down to the shop and see for_____. A. you B .yourself C. your D. yours 二. 完形填空(15分) Hi, boys and girls. Have 1 look 2 Sister Ma Clothes Shop. We have black and blue hats 3 ($15) 4 . The blue sweater is ($33) 5 and the yellow sweater is ($30) 6 . The yellow shorts are 7 ($30) and the green shorts are 8 sale for ($25). You ask how 9 the shoes are ? 10 are the shoes? Oh, I’m sorry. These are my shoes. 1. A ./ B. a C. an D. the 2. A. at B ./ C. to D. in 3. A. on B. to C. for D. with 4. A. five B. fifteen C. fiveteen D. fifty 5. A .three three B. thirteen three C. thirty three D. thirty—three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本课知识 师:(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向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赛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容易套中。 生2:我认为不一定,站在边上的小朋友也是能套中的。 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师:站得近总是比较容易套中,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呈现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 生1:这样刚才要公平一些,大家离小旗的距离差不多。 生2:不对,这样也不公平。边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进一些,角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远。 师: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的公平问题。要使得比赛公平,你能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方案吗? 生:我有办法了,站成圆形就可以了。 师:(呈现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呢? 生:因为不管站在哪里,每个小朋友到小旗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学生活动,积极地动手画了起来) 师: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把刚才画的圆剪下来,用手摸一摸,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生: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角和边来分的 生:圆是一条边,而且是曲线围成的 师: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在圆的身上还有哪些奥秘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圆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师::即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对折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师;那我们把这一点就是圆的圆心,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生: 我知道这些折痕叫直径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 生: 我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很多直径 生: 我还发现这些直径都相等 生: 我还发现每条直径都通过圆心,而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 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生: 我还发现从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还有线段 师: 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生: 我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很多半径 生: 我还发现这些半径都相等 生: 我还发现每条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连线 师: 我们的祖先木子说过,教师板书古人说过圆.一中同长也. 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 一中就是在同一个圆中,同长什么同长?指的是半径相等,直径也就相等师: 我们木子发现的要比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师:能不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圆一中同长也 师: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刚才设计的圆形,把小旗看成圆心,每名小朋友都站在圆上,根据圆一中同长也,所以设计成圆形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探讨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小朋友真棒!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生:3米 师:就用上这两个词,就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啊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判断题 1.2小时25分等于225分. 2.半小时就是50分。( ) 3.判断:0.6时等于6分。( ) 二、单选题 4.单位换算: (1)2350千克=________吨( ) A. B. 1 C. 1 D. 2 (2)85分=________时( ) A. B. 1 C. 1 D. 2 5.1分钟之内,小华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 A. 跳绳40次 B. 步行500米 C. 做口算题10道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B. 小学一节课一般是40分钟 C. 10000比9990多1 三、填空题 7.填上合适的数. (1)3.5t=________kg (2)150分=________时;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明跑100米用了18________;一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是6________;做一次深呼吸用8________。

9.公顷=________平方米小时=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 4平方米=________平方厘米84升=________毫升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妈妈工作时间是8________ 李红跑50米的时间是12________ 一根棒球棒长5________ 一篮子水果重2________ 教室黑板长42________ 汽车每小时行驶80________ 树的身高是156________ 鸡蛋重是 50________。 四、解答题 11.2016年4月10日早上7:30,首届武汉马拉松鸣枪起跑,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名选手同场竞技。最终,肯尼亚选手Maiy0以2小时11分17秒夺得男子冠军,埃塞俄比亚的Regasa以2小时26分10秒夺得女子冠军。请你计算出跑完全程Maiyo比Regasa快多少时间。 12.在横线上写出钟面的时间,小兔子可能在哪个时间拔萝卜。 五、综合题 13.连一连。 (1)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一、从生活现象出发,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吗? 生:圆 师: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生1:我在手表上见过圆。 师:手表的表面上是圆形。 生2:一元,一角,5毛钱也是圆。 师:硬币上有圆。 生3:月亮 师:月亮远远看过去就像个大圆盘,是吗? 生4:篮球也是圆。 师:篮球是圆,有没有人。。。。。。 生5:篮球是个圆球体。 师:篮球是个球体,它和圆有所不同。 生:车轮上也有。 师:行,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师: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课件出示:平静的水面,丢下一颗石子。] 师:同学们,见过平静的水面吗? 生:见过。 师:丢下一颗石子,发现了什么?生:涟漪 师:什么形状?生:圆形。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 [课件出示:向日葵、花、光环、电磁波等] 师:在这里,你同样找到圆形了吗?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 好吗?生:好。 二、学习新课: 1、从画圆中认识圆 师:同学们,要认识圆,我觉得我们首先得画出一个圆。会画吗? 生:会。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过画圆了,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纸里面任意画一个圆。 生开始画圆,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生:画完了。

师:张老师特别感动第一小组,因为第一小组有个同学没有画出来,其他同学赶快凑上去帮他,告诉他要怎么样怎么样,张老师特别欣赏。 师:大家都画好了吧,张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同学画的都非常漂亮,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画的不够理想,甚至还没画出来。 大家猜猜他们可能哪里出问题了? 生1:有可能圆规没有放好,2个头搞错了。 生2:有可能他拿圆规的时候拿的不是地方。 师:应该拿哪里? 生2:应该拿这个帽子这里(生拿起圆规演示) 师:听到了吗?咱们拿圆规的时候可要掌握技巧,抓的时候不能随便抓,应该抓这里,如果抓下面画的就不够漂亮了。(师拿起圆规演示)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3:在对准中心点的时候,画到一半有可能歪掉了。 师:画的时候针尖能不能移动啊移动画的出圆吗 生:不能,画不出圆。 师:这也有可能,还有吗? 生4:也可能画圆的时候用力太大,针尖把纸划破了,这样的话也画不出来了。 师:恩,我们画圆时,要注意用力的尺度。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4位同学讲的其实不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对吗?生:对 2、学习圆心、半径、直径 师:那现在,小朋友想再画一个圆吗生:想。 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全班的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呢谁有办法 生:可以规定一个圆的半径,就是圆规一头和另一头之间的距离。师:他既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半径,同时还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师板书:半径 师:意思是说,咱们全班同学只要把圆规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统一一下,画出的圆就一样大。你能想象一下,这样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咱们就统一把他定为3厘米好吗?定完后,同样把这个圆画出来 生第二次画圆师:对了,小组内谁画圆时遇到问题了,(小组成员)及时提醒一下 师:画完了吗?已经画完的同学就把这个圆片剪下来。 师巡视,了解完成情况,提醒学生抓紧时间

(整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案及课堂实录.

圆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2) 会用圆规画圆。 三、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用两种方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1.画一画,填一填。 二、连一连。 2.连一连。 3.连一连。 三、小动物们说得对吗?

4.我会看时间. 四、我会正确选择。 5.9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平角 6.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是,这时的时间是()。 A. 2时 B. 3时或9时 C. 6时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在整点重合时,显示的时刻是()。 A. 3时 B. 6时 C. 12时 8.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数字3正对着()。 A. 东 B. 西 C. 北 五、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连一连。 9.连一连。 六、想一想,填一填。 10.在正确的钟面下面画“√””。 七、我会画漏掉的时针或分针。

11.过1小时是几时? ()()()() 八、根据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12.你能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九、解决问题。 13.小宁在每个时间可能在干什么?请你连连线。 14.下图中,时针指向________,分针指向________、接近________时,所以是快到________时了,还可以说成大约________时。

参考答案一、用两种方法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1. 二、连一连。 2. 3. 三、小动物们说得对吗? 4. 四、我会正确选择。

5. C 6. B 7. C 8. A 五、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连一连。 9. 上1—下2,上2—下1,上3—下3,上4—下4 六、想一想,填一填。 10. 七、我会画漏掉的时针或分针。 11.解:第一个是12时;第二个是9时半;第三个是3时;第四个是2时半。 八、根据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12.解:如图: 九、解决问题。 13. 14. 10;11;12;10;10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六年级《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理念: 吴正宪专家曾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启迪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的真正精彩是学生的精彩,而不是教师的精彩。教师要做操作工,要创造出孩子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知识。”所以,本节课我立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围绕着以发展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彰显美学价值。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55—5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圆内(相等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新性和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归纳圆的特征,正确画圆。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圆规、直尺、剪刀。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学发现 (一)课前预习 布置预习提纲: 1. 自学课本55页—56页的内容。 2.自学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会用字母表示。 3.准备画圆工具及圆形。 导言: 师: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圆形同学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生活中圆演绎着重要的角色,还藏着很多奥妙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去认识圆,了解圆。→(师板书:圆的认识)(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 3.会用圆规画圆。 第二环节:探究形成 (一)复旧引新,观察比较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边说师逐一帖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观察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形(贴黑板、手指图)和这些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生1:这些图形都有棱角,而圆形没有棱角。 生2:这些图形都是由直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二)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说圆) 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第七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把长方形涂成红色,正方形涂成绿色. 二、填空. 1.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厘米,长是40厘米,宽是()厘米. 4.用四根都是4厘米的小棒,围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厘米. 5.长方形的周长是16米,是宽的4倍,宽是()米,长是()米. 6.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7米,宽5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长()米,如果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长方形、正方形对折后,两边都能完全重合. ()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3.每个图形都有周长. () 4. 这是一个四边形. ()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 6.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7.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用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的周长最短. 2.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了3厘米,宽减少了3厘米,它的周长(). 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有变

3. 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长是25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8厘米,从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26 B.32 C.36 5.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 . A.一样长 B.长方形周长长 C.正方形周长长 五、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以厘米为单位) ()()() 六、把表格补充完整. 七、计算下列各图形的周长. 八、解决问题. 1.小芳用一根长48厘米的彩带正好沿着一个正方形礼盒围一圈,这个礼盒一个面的边长是多少 图形长宽周长 长方形 6cm 4cm 2dm 10cm 边长周长 图形 28cm 12dm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教案

张齐华《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从生活现象出发,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吗? 生:圆 师: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圆形? 生1:我在手表上见过圆。 师:手表的表面上是圆形。 生2:一元,一角,5毛钱也是圆。 师:硬币上有圆。 生3:月亮 师:月亮远远看过去就像个大圆盘,是吗? 生4:篮球也是圆。 师:篮球是圆,有没有人。。。。。。 生5:篮球是个圆球体。 师:篮球是个球体,它和圆有所不同。 生:车轮上也有。 师:行,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师: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 [课件出示:平静的水面,丢下一颗石子。] 师:同学们,见过平静的水面吗? 生:见过。 师:丢下一颗石子,发现了什么?生:涟漪 师:什么形状?生:圆形。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 [课件出示:向日葵、花、光环、电磁波等] 师:在这里,你同样找到圆形了吗?生: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 好吗?生:好。 二、学习新课: 1、从画圆中认识圆 师:同学们,要认识圆,我觉得我们首先得画出一个圆。会画吗? 生:会。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过画圆了,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纸里面任意画一个圆。 生开始画圆,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生:画完了。 师:张老师特别感动第一小组,因为第一小组有个同学没有画出来,

其他同学赶快凑上去帮他,告诉他要怎么样怎么样,张老师特别欣赏。 师:大家都画好了吧,张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同学画的都非常漂亮,但是也有部分同学画的不够理想,甚至还没画出来。 大家猜猜他们可能哪里出问题了? 生1:有可能圆规没有放好,2个头搞错了。 生2:有可能他拿圆规的时候拿的不是地方。 师:应该拿哪里? 生2:应该拿这个帽子这里(生拿起圆规演示) 师:听到了吗?咱们拿圆规的时候可要掌握技巧,抓的时候不能随便抓,应该抓这里,如果抓下面画的就不够漂亮了。(师拿起圆规演示)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3:在对准中心点的时候,画到一半有可能歪掉了。 师:画的时候针尖能不能移动啊?移动画的出圆吗? 生:不能,画不出圆。 师:这也有可能,还有吗? 生4:也可能画圆的时候用力太大,针尖把纸划破了,这样的话也画不出来了。 师:恩,我们画圆时,要注意用力的尺度。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4位同学讲的其实不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对吗?生:对 2、学习圆心、半径、直径 师:那现在,小朋友想再画一个圆吗?生:想。 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全班的同学画出的圆一样呢?谁有办法? 生:可以规定一个圆的半径,就是圆规一头和另一头之间的距离。师:他既提到了一个新名词——半径,同时还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师板书:半径 师:意思是说,咱们全班同学只要把圆规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统一一下,画出的圆就一样大。你能想象一下,这样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咱们就统一把他定为3厘米好吗?定完后,同样把这个圆画出来 生第二次画圆师:对了,小组内谁画圆时遇到问题了,(小组成员)及时提醒一下 师:画完了吗?已经画完的同学就把这个圆片剪下来。 师巡视,了解完成情况,提醒学生抓紧时间 师:同学们,来看老师这个圆和你们画的这个圆大小怎么样?生:差不多 师:同学们,圆倒是有了,可要是有人问起,这是一个多大的圆?

2014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修正补充教学内容:第57页-第59页。相关例题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 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 的空间观念。 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2014年10月9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主 题图) 生:想看。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这些图案都是由圆形组成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平面图形圆的认识。 师:你在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圆吗? 生:从生活中寻找自己所认为的圆,有可能会回答:①自行车汽车的 轮子是圆的;②篮球乒乓球是圆的;③硬币是圆的…… 师:孩子们,真细心。那么通过找生活中的圆,你发现圆和我们学过 的平面图形有何区别? (结合学生回答)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准备的工具换一个任意大小的圆。 生:进行反馈。 你的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教师注意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 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 用圆规画圆; 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创造出圆,看老师也利用饮料瓶画了一个圆。那么你知道圆内、圆外、圆上指的是圆的哪部分吗? 师:你们认为自己画的圆怎么样? 生:...... 师:想不想把圆画的更好? 生:...... 师:要想画出一个标准的圆,我们先要知道圆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第58页的部分: 自学要求: 1.什么是圆心?一般用哪一个字母表示? 2.什么是半径?一般用哪一个字母表示? 3.什么是直径?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 学生汇报板书 圆心 o 半径 r 直径 d 练习,是不是半径或直径。 2、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用圆规画圆?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什么? 2.针尖固定的这一点也就是什么? 3.画圆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Ppt 演示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 、r 、d 标出它的圆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