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活塞式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肥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4L-20/8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压缩机得分类 (3)1、2压缩机得基本结构 (4)1、3活塞式压缩机得工作原理 (5)1、4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得基本原则 (5)1、5活塞式压缩机得应用 (5)第二章设计计算 (6)2、1设计参数 (6)2、2计算任务 (7)2、3设计计算 (7)2、3、1 压缩机设计计算 (7)2、3、2 皮带传动设计计算 (8)第三章结构设计 (13)3、1气缸 (10)3、2气阀 (10)3、3活塞 (10)3、4活塞环 (10)3、5填料 (11)参考文献 (15)第一章概述1、1压缩机得分类[2]1、1、1 按工作原理分类按工作原理,压缩机可分为“容积式”与“动力式”两大类。
容积式压缩机直接对一可变容积工作腔中得气体进行压缩,使该部分气体得容积缩小、压力提高,其特点就是压缩机具有容积可周期变化得工作腔。
容积式压缩机工作得理论基础就是反映气体基本状态参数P、V、T关系得气体状态方程。
动力式压缩机首先使气体流动速度提高,即增加气体分子得动能,然后使气流速度有序降低,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与此同时气体容积也相应减小,其特点就是压缩机具有驱使气体获得流动速度得叶轮。
动力式压缩机工作得理论基础就是反映流体静压与动能守恒关系得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1、1、2 按排气压力分类见表1,按排气压力分类时,压缩机得进气压力为大气压力或小于0.2MPa。
对于进气压力高于0.2MPa得压缩机,特称为“增压压缩机”1、1、3 按压缩级数分类在容积式压缩机中,每经过一次工作腔压缩后,气体便进入冷却器中进行一次冷却,这称为一级。
而在动力式压缩机中,往往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叶轮压缩后,才进人冷却器进行冷却,把每进行一次冷却得数个压缩“级”合称为一个“段”。
单级压缩机——气体仅通过一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两级压缩机——气体顺次通过两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多级压缩机一一气体顺次通过多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相应通过几次便就是几级压缩机。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件

三、多极压缩和中间冷却
压力比分配原则: 主 要依据省功原则。
2. 各级压缩比的确定
理论分析:各级耗功相等时,压缩机总耗功最小。 即各级压力比应相等。
最佳压力比ε:各级压力比相等时总耗功最省。
εp p1 2
p3 p2
p pd z
z
pd p1
3. 压缩终了温度的确定
n1
T2 ε n T1
n1
T3 ε n T2 T2为中冷器后的温度T2=T1
功=P×V (PV图上的面活积塞式)空气压缩机课件
第一节 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
1. 不存在假设条件 2. 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
1)余隙容积Vc的影响 Vc不利的影响—残存的气体在活塞回行时,发生 膨胀,使实际吸气行程(容积)减小。
Vc有利的好处—
(1)形成气垫,利于活塞回行; (2)避免“液击”(空气结露); (3)避免活塞、连杆热膨胀,松动发生相撞。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件
第一节 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三、多极压缩和中间冷却
1. 采用多极压缩和中间冷却的好处:
1) 降低压缩终了的排气温度,保证机件润滑; 2) 减小余隙容积对排气量的影响,提高输气系数; 3) 节省压缩功(c-b-d-e-c); 4) 减轻活塞上的作用力。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件
第一节 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课件
1.进气
2.开始压缩
1.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 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 端进入。
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 空气被压缩。
3.压缩中
4.排气
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 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
活塞式压缩机培训教材

活塞式压缩机培训教材活塞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压缩机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制造业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活塞式压缩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厂商会推出专门的培训教材,下面将会针对这一主题进行程度的阐述。
1. 基本原理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原理是靠活塞的上下运动来形成气缸内空间的压缩和稀释膨胀,以达到提升气体压力的效果。
它的结构分为底座、气缸、活塞、手柄、飞轮等几个部分,利用两个或多个气缸工作循环实现一定量气体的压缩,其工作进程可分为进气、压缩、排气、放气等几个阶段。
2. 应用领域活塞式压缩机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包括各类制造、化学加工、金属加工、建筑及医疗设备制造等。
在制造业中,活塞式压缩机常被用来提供空气动力和能量,形成高压气体,用来驱动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帮助完成各种需要高速旋转设备的操作。
在医疗设备中,也需要使用活塞式压缩机来为各类呼吸治疗器和心肺复苏设备等提供氧气等。
3. 常见故障和维护活塞式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故障和技术问题,其中一些故障是可以通过自行维护来解决的。
例如:(1)压力不稳定:当空气需求量不同时,可能会导致压力变化,并可能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
这时候可以考虑增加容量或调整工作周期。
(2)密封不良:密封不良常会导致空气泄漏影响设备工作效率,可通过检查密封件来解决。
(3)轴承过热:活塞式压缩机轴承过热常常是由于过紧或过松的滚轮导致的,建议检查轴承状态以及安装。
维护活塞式压缩机更多的要点还包括定期检查机械压力、清洁滤网、检查油液状况等。
在使用活塞式压缩机前,需要了解和熟悉设备的相关参数,掌握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应的维护技巧和安全措施。
4. 教材内容活塞式压缩机培训教材通常会涵盖它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方式、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方法、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用户了解和掌握活塞式压缩机的操作和维护技巧。
教材的侧重点不同,有的鼓励逐步深入探究活塞式压缩机原理和操作技巧,课程设计较为系统、全面,有的则节选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操作技巧,以便更好的应用其于实际操作过程中。
2013压缩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热力学与动力学)

1绪论活塞式压缩机设计是装控专业课程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设计题目主要以排气量小于3m3/min的微型或小型角度式空气压缩机为主。
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角度式空气压缩机包括V型、W型、S型等结构型式,主要分为单级和两级压缩两大类,润滑方式分有油润滑和无油润滑,冷却方式主要为风冷,气阀型式主要为舌簧阀。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排气压力系列有0.4MPa、0.7 MPa、1.0 MPa、1.25 MPa、2.5MPa五档。
设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分为热力学设计、动力学设计和结构设计三部分。
热力学设计主要是确定压缩机的结构方案,确定热力学参数和主要结构参数和气缸直径等。
热力学设计中参数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极为关键,选择必须要有据可依。
设计过程中部分参数可能需要反复修正计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动力学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飞轮矩和平衡惯性力。
课程设计中主要完成飞轮矩确定。
惯性力平衡只要求明了目的、方法和可能的结果,不做计算。
结构设计内容为主要为活塞、气缸、连杆、曲轴等主要零部件的简要结构设计和设计图绘制。
设计时间为三周。
2热力学计算示例热力学计算目的:压缩机的热力计算,是根据气体压力、容积和温度之间存在的热力学关系,结合压缩机的具体特性和使用要求而进行的,其目的是确定压缩机的结构型式、合理的热力参数(各级的吸排气温度、压力、功耗等)和合理的结构参数(活塞行程、曲轴转速和气缸直径等),为动力学计算和零部件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2.1 设计参数设计题目:设计参数:压缩介质:空气排气量:3m3/min吸气压力:0.1MPa 吸气温度:20℃排气压力:0.4MPa、0.7MPa、1.0MPa、1.25MPa和2.5MPa排气温度:一级压缩时排气温度≤200℃;两级压缩时各级排气温度≤180℃。
气阀型式:舌簧阀2.2 结构型式选择和结构参数确定结构型式:V型、W型和S型压缩机结构和结构示意图见图2.1~图2.7。
其主要特点是连杆和活塞直接连接,无十字头和活塞杆,结构紧凑。
4L-20丨8活塞式压缩机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压缩机简介 (2)1.2压缩机分类 (2)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 (2)第二章总体结构方案 (3)2.1设计基本原则 (3)2.2气缸排列型式 (3)2.3运动机构 (3)第三章设计计算 (4)3.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 (4)3.2 计算任务 (4)3.3 设计计算 (4)3.3.1 压缩机设计计算 (4)3.3.2 皮带传动设计计算 (8)第四章压缩机结构设计 (11)4.1气缸 (11)4.2气阀 (12)4.3活塞 (12)4.4活塞环 (13)4.5填料 (13)4.6曲轴 (13)4.7中间冷却器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概述1.1压缩机简介压缩机(compressor),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作为一种工业装备,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管线、冶炼、制冷和矿山通风等诸多重要部门;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在航空、水、陆交通运输和发电等领域随处可见;作为增压器,已成为当代内燃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件。
在诸如大型化肥、大型乙烯等工艺装置中,它所需投资可观,耗能比重大,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装置经济效益,安全运行与整个装置的可靠性紧密相关,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心脏设备。
1.2压缩机分类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动力式两大类;按压缩级数分类,可分为单级压缩机、两级压缩机和多级压缩机;按功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微小型压缩机、中型压缩机和大型压缩机。
按压缩机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立式、卧式。
压缩机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活塞式压缩机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特点是:(1)压力范围最广。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书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书引言活塞式压缩机作为一种常见的能量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范围。
一、设计原理活塞式压缩机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将气体吸入、压缩和排出,从而实现对气体的压缩。
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排气三个过程。
吸气过程活塞作往复运动时,气缸内形成负压,使得气体从进气阀门吸入气缸内。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气缸内的容积、活塞面积以及进气阀门的位置和设计,以确保吸入足够的气体。
压缩过程活塞往复运动到顶点时,改变运动方向,并将气体压缩在气缸的另一侧。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气缸的几何形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以及缸盖和密封件的设计,以确保有效的气体压缩。
排气过程当活塞从最高点回到最低点时,气缸内的气体被排出。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气体的排放方式和速度,以及气缸内的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
二、结构特点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气缸、活塞、压缩机头部和排气阀门等。
气缸气缸是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部件之一,通过支撑活塞的运动并容纳气体。
气缸通常采用优质的合金钢制成,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活塞活塞是活塞式压缩机的运动部件,具有往复运动的特点。
活塞通过活塞销与连杆相连,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以驱动压缩机的工作。
压缩机头部压缩机头部是活塞式压缩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包括进气阀门、排气阀门和缸盖等。
进气阀门和排气阀门的设计和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气体的流动和压缩效果。
排气阀门排气阀门用于控制气体的排放,保证压缩机工作的高效稳定。
排气阀门通常采用可调式设计,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气压需求。
三、应用范围活塞式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能源、交通运输、电子电气等。
工业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压缩空气、氧气、氮气等工艺气体的生产和供应,用于工厂的动力驱动、工艺控制和仪表仪器的供气。
能源领域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用于增压输送、注气、采气和储气等环节。
船舶辅机4章-活塞式空压机1教案.

2012-2013第二学期船舶辅机教案一、授课教案课程名称: 船舶辅机授课教师姓名: 程相山职称(或学历: 甲类三管授课对象:(轮机专业12年级wp1、2班级学生授课时数: 8课题名称: 船舶辅机授课类型: 理论授课教材名称及版本: 船舶辅机(船员时任考试培训教材*本单元或章节的第四章活塞式空压机*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授课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1.活塞式空压机的理论工作循环2.活塞式空压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和输气系数3.实际工程中的多级压缩与理论上的多级压缩的区别*教学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教学重点:重点1:空压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差别、输气系数重点2:活塞式空压机的典型结构。
包括气阀、润滑、冷却、卸载机构等教学难点:空压机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的差别、输气系数*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采用的教学方法对比法、启发法、演示法、逻辑推导法等*教学过程:*导入课题首先回顾工程热力学中所学过的的各种形式的压缩,随后引出空压机的理论循环,然后对应地讲解实际循环,并推导出输气系数以及提高输气系数的方法和措施。
让同学们回忆理论压缩中采用多级压缩的目的和各级压力比的分配原则。
再讲解实际工程中采用多级压缩的原因及各级压力比的分配原则和原因。
*讲授新课用彩色图片演示CZ60/30型空压机的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讲解活塞式空压机的气阀、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气液分离器和卸载机构等。
用flash演示活塞式空压机的自动控制,并介绍自动控制的各个方面。
详细介绍活塞式空压机的管理要点,包括运行管理、检修保养和故障分析等。
最后提出事先准备的几个关于活塞式空压机故障分析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点评*巩固练习及讲评1.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实际工作中对排气量影响最大的一般是________。
A.余隙容积B.吸气阻力C.吸气预热D.漏泄2.研究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理论循环并未假定________。
A.气缸没有余隙容积B.吸、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波动C.工作过程没有气体漏泄D.气缸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教学内容小结总结: 活塞式空压机的管理要点*布置作业、复习思考题1.简述空压机余隙容积的调节。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活塞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压缩机类型。
它采用活塞和气缸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气体的压缩工作。
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活塞、气缸、曲轴、连杆、缸盖和阀门等组成,结构简单可靠,运行稳定。
本文将着重介绍活塞式压缩机的设计原理和一些关键设计要点。
首先,活塞式压缩机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适当的排量和压缩比。
排量是指活塞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气体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分钟或立方英尺/分钟表示。
压缩比是指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中的气体压力比值。
合理的排量和压缩比既要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又要考虑设备的经济性和运行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气体流量、工作压力、温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排量和压缩比。
其次,活塞和气缸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活塞的直径和行程决定了排量和压缩比,同时还要考虑活塞的重量和惯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气缸的直径要足够大,以容纳活塞和气体,并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气缸内壁通常采用特殊的润滑和防腐处理,以确保活塞在气缸内的平稳运动和寿命的提高。
曲轴和连杆的设计也十分重要。
曲轴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装置。
在设计曲轴时,需要合理布置连杆轴心和曲轴轴承,以减小惯性力矩和机械损失,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连杆则起到连接活塞和曲轴的作用,其长度和强度要满足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重量和空间的限制。
另外,缸盖和阀门的设计也不容忽视。
缸盖是活塞式压缩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气体的高压和高温。
因此,在缸盖的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耐热性和强度,并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
阀门则负责控制气体的进出,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快速响应能力。
在设计阀门时,需要考虑气体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因素,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综上所述,活塞式压缩机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排量、压缩比、活塞和气缸的结构、曲轴和连杆的设计,以及缸盖和阀门的特性等。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高效、可靠的活塞式压缩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活塞式压缩机设计也将不断迭代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L-208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选型及设计()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压缩机已经成为众多部门中的重要通用机械。
压缩机是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并输送气体的机械,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冶炼、仪表控制、医药、食品和冷冻等工业部门。
在化工生产中,大中型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及离心式压缩机则成为关键设备。
本次设计的压缩机为空气压缩机,其型号为D—42/8。
该类设备属于动设备,它为对称平衡式压缩机,其目的是为生产装置和气动控制仪表提供气源,因此本设计对生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活塞式压缩机是空气压缩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是利用气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的,通过能量转换使气体提高压力的主要运动部件是在缸中做往复运动的活塞,而活塞的往复运动是靠做旋转运动的曲轴带动连杆等传动部件来实现的。
关键词:活塞式压缩机;结构;设计;强度校核;选型1.1压缩机的用途4L—20/8型空气压缩机(其外观图见下页),使用压力0.1~1.6Mpa(绝压)排气量20m3 /min,可用于气动设备及工艺流程,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
该种压缩机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工艺流程用压缩机是为了满足分离、合成、反应、输送等过程的需要,因而应用于各有关工业中。
因为活塞式压缩机已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的需要,故保证其可靠的运转极为重要。
气液分离系统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压缩气体中的油、水及其它冷凝液。
本机为角度式L型压缩机,其结构较紧凑,气缸配管及检修空间也比较宽阔,基础力好,切向力也较均匀,机器转速较高,整机紧凑,便于管理。
本机分成两列,其中竖直列为第一列,水平列为第二列,两列夹角为90度,共用一个曲拐,曲拐错角为0度。
1.2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1.2.1工作原理本机为往复活塞式压缩机,依靠气缸内往复运动的活塞压缩气体容积而提高其压力。
当驱动机(电机)开启后,通过弹性联轴器带动压缩机的曲轴作旋转运动,不断旋转的曲轴使连杆不停的摆动,从而牵动十字头、活塞杆、活塞分别在十字头滑道内和气缸内作往复直线运动[5]。
压缩机工作时,在活塞从内止点到外止点运动的过程中,气缸容积处于相对真空状态,缸外一级进气缓冲罐中的气体即通过吸气阀进入一级气缸内,当活塞行至外止点时,气缸内充满了低压气体。
当活塞由外止点向内止点运动时,吸气阀自动关闭,气缸内的气体被逐渐压缩而使压力不断提高,当气体压力大于排气阀外压力和气阀弹簧力时,排气阀打开,排出压缩气体,活塞运动到内止点时排气终了,准备重新吸气。
至此,完成一个膨胀、吸气、压缩、排气、再吸气的工作循环。
从一级气缸排出的气体,进入中间冷却器后,再经仪表控制管路组件二级气缸,进行第二次压缩至需要压力,经过二级排气缓冲罐排出压缩机。
因此,周而复始,活塞不断的往复运动,吸入气缸的气体亦不断地被吸入排出,从而不断地获得脉动压缩气体。
1.2.2结构简介(1)压缩机构1)气缸组件:各级气缸中都有三层壁并行成三层空腔,最里层的薄壁筒为气缸套,紧贴在内壁上,内壁与其外面一层形成空腔通冷却水,称为冷却水套;冷却水套包在整个缸体、缸头、填料涵腔和气阀空腔周围,以期全面冷却气缸里的各部件;外层是气体通道,它被分成两部分:吸入通道和排出通道,分别与吸入和排出阀相通,缸体靠近曲轴侧,由于穿过活塞杆,为防止气体泄漏,设有填料函腔,整体为铸铁结构。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气缸靠轴侧的座盖与缸体铸成一体,简化了座盖结构,减少了密封面,填料涵和气缸中心线的同心度很容易保证,气缸座盖上有止口与压缩机中相配合,以保证气缸和十字头滑道的同心度,但这种结构较复杂,铸造工艺有一定难度。
2)活塞组件:图1.4压缩机结构简图一级活塞为盘形中空组合活塞,整个活塞分成两部分;二级活塞为盘形中空整体活塞。
均为铝合金铸造,表面用阳极氧化处理,可以防腐蚀,一级活塞有一道支撑环,四道活塞环,装配时应将活塞环的开口相互错开,可以减少泄漏。
各级活塞环均为四氟乙烯,气缸由注油器实现有油润滑。
活塞杆有良好的耐磨性,活塞杆与十字头用螺栓连接,旋入或旋出螺纹即可调节气缸和活塞的间隙。
3)吸气阀和排气阀部件:各级吸气阀均为环形阀,由阀座、阀盖、阀片、弹簧等零件组成。
阀片由不锈钢组成,其它零件都经镀镉处理,因而气阀的耐磨性良好。
气阀中均匀分布的弹簧将阀片压紧在阀座上,工作时,阀片在两边压差和弹簧力的作用下打开或关闭,由于气阀阀片自动而频繁的开启,因而要求弹簧力均匀,安装时应对弹簧仔细挑选,力求弹簧高度一致。
另外,在阀座、阀盖的密封面上,严禁划伤或粘上固体颗粒杂质。
4)填料部件:本机填料部件由节流套、密封环、闭锁环等组成,节流套内的节密封环槽用于节流降压,减轻密封环的负荷。
闭锁环、密封环靠外圈弹簧和气体力紧箍在活塞杆上起到密封作用,若内表面磨损,密封元件将自行补充,因而不致密封实效。
5)中间接筒部件:中间接筒、刮油环座、油封圈等组成中间接筒部件。
中间接筒分别与气缸和机身相连,其上有两个窗孔,供装卸刮油座及填料等用,并开有三个接管口,一个接填料密封润滑管路,另两路接排污管路。
(2)传动机构L型机身内装有曲轴,与联轴器同步电机相连,曲轴轴径两端各装有一个滚动轴承,曲轴上装有两块平衡块,以平衡回转部分不平衡质量和运动部件的部分惯性力,同一曲轴柄销上装有两根连杆,同时带动水平列和竖直列的往复部件。
连杆为球墨铸铁铸造,与曲柄销连接的大部分都装有轴瓦,轴瓦与轴颈的间隙可用垫片进行调节,大小头轴瓦之间沿连杆轴向钻有油孔,连杆与活塞杆之间的空隙,十字头销及十字头体上钻有油孔,使由连杆进来的润滑油能进入十字头。
1.3压缩机曲轴组件简介1.3.1概述曲轴组件,包括曲轴、平衡重及两者之间的连接件等。
曲轴如下图所示由三部分组成:主轴颈、曲柄和曲柄销。
曲柄和曲柄销构成的弯曲部分称之为曲拐[12]。
1——主轴颈2——曲柄3——曲柄销图1.5 曲轴组成示意图1.3.2曲轴结构压缩机曲轴有三种基本型式:曲柄轴、曲拐轴(简称曲轴)和偏心轮轴。
曲轴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型式,其曲拐一般两端支承,刚性较曲柄轴好。
曲轴的支承方式有两种:全支承是每个曲拐两侧均设有主轴承;非全支承方式是每2~3个曲拐的两侧用两个主轴承。
前者对曲轴的刚性,以及机身系列化时奇数列要求的满足有利;后者对缩短压缩机的长度有利。
曲轴的结构设计要点是曲轴定位、轴颈、过渡圆角、油孔、轴端和平衡重的设计。
其主要结构尺寸设计应使配用的轴承有承受负荷的能力,同时曲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交变弯曲与交变扭转的联合作用,保证轴颈偏转角处的 应力不超过许用值。
曲轴一般用40#和45#优质碳素钢。
碳素钢在合理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后,已可满足压缩机曲轴的要求,只有极少场合应用40Cr 等合金。
1.3.3 曲轴强度曲轴强度计算主要包括静强度计算和疲劳强度计算。
静强度计算的目的是求出曲轴各危险部位最大工作应力。
疲劳强度计算的目的是求出曲轴在反复承受交变工作应力下的最小强度储备,通常以安全系数的形式表示。
曲轴的强度计算一般有如下步骤: (1) 轴的受力分析; (2) 轴静强度校核; (3) 轴疲劳强度校核; (4) 轴刚度校核。
第2章4L-20/8型空气压缩机2.1 热力计算2.1.1 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1)确定各级压力比压力比的分配通常按最省工的原则进行,即可按等压比分配原则[3]。
εε==I1Ⅱ2P P k (2-1) 两级压缩总压力比 14.714.00.11Ⅱ2===I P P ε 取67.2Ⅱ===I εεε(2)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如下:k k k P P ε⋅=12 (2-2) k k P P 2)1(1=+ (2-3)2.1.2 计算各级排气系数因压缩级工作压力不高,介质为空气,全部计算可按理想气体处理。
由排气系数的计算公式:l T P v λλλλλ= (2-5)分别求各级的排气系数。
(1)计算容积系数:⎪⎪⎭⎫ ⎝⎛--=111m v εαλ (2-6) Ⅰ级多变膨胀指数I m :2.1)14.1(5.01)1(5.01=-+=-+=I k mⅡ级多变膨胀指数∏m :25.1)14.1(62.01)1(62.01Ⅱ=-+=-+=k m则各级容积系数为:858.013095.01112.111=⎪⎪⎭⎫ ⎝⎛--=⎪⎪⎭⎫ ⎝⎛--=I I I I m v εαλ 862.013098.011125.111ⅡⅡⅡⅡ=⎪⎪⎭⎫ ⎝⎛--=⎪⎪⎭⎫ ⎝⎛--=m v εαλ 2.1.3 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计算各级凝析系数(1) 计算在级间冷却器中有无水分凝析出来 查得水在26℃和35℃时的饱和蒸气压:kPa 170.3=I b P (26℃)kPa 621.5Ⅱ=b P (35℃)则可知:kPa 621.5kPa 771.667.2170.38.0Ⅱ11=〉=⨯⨯=I I b b P P εϕ 所以在级间冷却器中必然有水分凝析出来,这时1Ⅱ1=ϕ。
(2) 计算各级凝析系数1=I φμ981.01312335.01307375.08.011Ⅱ1ⅡⅡ1Ⅱ111Ⅱ=⨯⨯-⨯-=⨯⨯-⨯-=I I I I P P P P P P b b ϕϕμφ(3) 抽加气系数因级间无抽气,无加气,故1Ⅱ==I o o μμ2.1.4 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3m 06435.040020777.011=⨯⨯=⨯=I I I I n V V d o h λμμφ 31Ⅱ1Ⅱ11ⅡⅡⅡⅡm 02138.04002031332331789.01981.0=⨯⨯⨯⨯==I I n V T T P P V d o h λμμφ2.1.5 确定活塞杆直径为了计算双作用气缸缸径,必须首先确定活塞杆直径,但活塞杆直径要根据最大气体力来确定,而气体力又须根据活塞面积来计算,它们是互相制约的。
因此须先暂选活塞杆直径,计算气体力,然后校核活塞杆是否满足要求。
(1)计算任一级活塞总的工作面积ZS V F hkk ⋅=(Z —同一级气缸数) (2-8) 32m 3.2681m 26813.0124.006435.0==⨯=⋅=I I Z S V F h 32ⅡⅡm 8.890m 08908.0124.002138.0==⨯=⋅=Z S V F h (2)暂选活塞杆直径根据双作用活塞面积和两侧压差估算出该压缩机的最大气体力约为30吨左右,由《化工机器》附录四暂选活塞杆直径d=45mm 。
活塞杆面积 ()222cm 90.155.444===ππd f d(3)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活塞面积的计算 盖侧活塞工作面积 ()d k g f F F +=21轴侧活塞工作面积 ()d k z f F F -=21Ⅰ级:()()2cm 134990.153.26812121=+=+=I I d f F F g ()()2cm 133390.153.26812121=-=-=I I d f F F z Ⅱ级:()()2ⅡⅡcm 45390.158.8902121=+=+=d f F F g ()()2ⅡⅡcm 43890.158.8902121=-=-=d f F F z (4)计算活塞上所受气体力 1)第一列(第Ⅰ级)外止点: I I I I I ⋅-⋅=g Z F P F P P 21外4545101349103101333101--⨯⨯⨯-⨯⨯⨯=N 27140-= 内止点: I I I I I ⋅-⋅=g Z F P F P P 12内4545101349101101333103--⨯⨯⨯-⨯⨯⨯=N 26500=2)第二列(第Ⅱ级)外止点: ⅡⅡ2ⅡⅡ1Ⅱg Z F P F P P ⋅-⋅=外 45451045310910438103--⨯⨯⨯-⨯⨯⨯=N 27630-= 外止点: ⅡⅡ1ⅡⅡ2Ⅱg Z F P F P P ⋅-⋅=内 45451045310310438109--⨯⨯⨯-⨯⨯⨯=N 25830=由以上计算可知,第二列的气体力最大,为-27630N ,约合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