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活塞式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活塞式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肥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4L-20/8 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压缩机得分类 (3)1、2压缩机得基本结构 (4)1、3活塞式压缩机得工作原理 (5)1、4活塞式压缩机设计得基本原则 (5)1、5活塞式压缩机得应用 (5)第二章设计计算 (6)2、1设计参数 (6)2、2计算任务 (7)2、3设计计算 (7)2、3、1 压缩机设计计算 (7)2、3、2 皮带传动设计计算 (8)第三章结构设计 (13)3、1气缸 (10)3、2气阀 (10)3、3活塞 (10)3、4活塞环 (10)3、5填料 (11)参考文献 (15)第一章概述1、1压缩机得分类[2]1、1、1 按工作原理分类按工作原理,压缩机可分为“容积式”与“动力式”两大类。

容积式压缩机直接对一可变容积工作腔中得气体进行压缩,使该部分气体得容积缩小、压力提高,其特点就是压缩机具有容积可周期变化得工作腔。

容积式压缩机工作得理论基础就是反映气体基本状态参数P、V、T关系得气体状态方程。

动力式压缩机首先使气体流动速度提高,即增加气体分子得动能,然后使气流速度有序降低,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与此同时气体容积也相应减小,其特点就是压缩机具有驱使气体获得流动速度得叶轮。

动力式压缩机工作得理论基础就是反映流体静压与动能守恒关系得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1、1、2 按排气压力分类见表1,按排气压力分类时,压缩机得进气压力为大气压力或小于0.2MPa。

对于进气压力高于0.2MPa得压缩机,特称为“增压压缩机”1、1、3 按压缩级数分类在容积式压缩机中,每经过一次工作腔压缩后,气体便进入冷却器中进行一次冷却,这称为一级。

而在动力式压缩机中,往往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叶轮压缩后,才进人冷却器进行冷却,把每进行一次冷却得数个压缩“级”合称为一个“段”。

单级压缩机——气体仅通过一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两级压缩机——气体顺次通过两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多级压缩机一一气体顺次通过多次工作腔或叶轮压缩,相应通过几次便就是几级压缩机。

L型石油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L型石油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目的 (2)2 设计内容 (3)3 热力计算 (4)(一)确定汽缸直径 (4)(二)计算实际吸排气压力 (6)(三)计算盖侧和轴侧活塞工作面积 (6)(四)确定各级排气温度 (7)(五)计算轴功率并选配电机 (7)(六)热力学参数统计 (8)4 动力计算部分 (8)(一)运动规律及机构运动学关系简化 (8)(二)往复惯性力计算 (11)(三)气体力计算 (11)(四)摩擦力计算 (12)(五)综合活塞力 (12)(六)切向力计算及切向力图 (12)(七)飞轮矩计算 (13)(八)分析动平衡性能 (13)5设计体会 (13)6 参考文献 (14)1 设计目的1.进一步加深并综合运用《过程流体机械》及相关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典型过程流体机械的选型、校核等基本技能。

2.了解压缩机基本结构及设计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对过程工程设计的技能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重点掌握典型过程流体机械-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热力和动力计算特点。

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查阅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等)、计算、运用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 设计内容(1)题目校核计算L-4/15型石油气压缩机。

(2)已知数据a. 型式:L型双缸二级作用水冷式石油气压缩机。

b. 工艺参数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1I =0.1MPa(绝压),吸气温度T1I =20℃Ⅱ级名义排气压力:P2II =1.6MPa(绝压),吸入温度T2II =20℃排气量(Ⅰ级吸入状态): Vd=4m³/min石油气相对湿度: φ=0.8c. 结构参数:活塞行程:S=2r=240mm;电机转速:n=422r/min;活塞杆直径:d=45mm气缸直径:Ⅰ级,DI =280mm Ⅱ级,DII =160mm相对余隙容积:αI=0.06,αII=0.010轴功率:≤35KW电动机与压缩机的联接:电动机转子直接装在曲轴端(电动机转子兼做飞轮)连杆长度:l=500mm运动部件质量(kg):见表3-7表3-7 运动部件质量(kg)名称Ⅰ级Ⅱ级连杆质量 45.2945 45.2945 活塞及十字头组件质量 119.5215 62.2086d. 石油气组成成分;见表3-8表3-8 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百分含量石油气成分 CH4 C2H6 C3H8 C4H10 N2 CO2体积%(ri) 0.8512 0.0535 0.0556 0.0187 0.0159 0.0051(3)核算任务a. 热力计算:包括压力比分配,气缸直径,排气量,功率,各级排气温度,缸内实际压力等。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

co2压缩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CO2压缩机的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CO2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CO2压缩机的类型及性能参数,并能够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CO2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运行状况,并解决简单故障。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CO2压缩机,并进行基本的系统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CO2压缩机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CO2压缩机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产生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CO2压缩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信心。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性能和应用,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职或中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制冷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和新技术感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制冷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CO2压缩机原理及构造- 热力学基础回顾- CO2压缩机工作原理-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压缩腔、阀片、轴承、电机等2. CO2压缩机类型及性能参数- 不同类型的CO2压缩机特点- 性能参数:容积、功率、效率、压力比等- 压缩机选型原则3. CO2压缩机的应用- 制冷循环中的CO2压缩机- CO2压缩机在商业制冷和汽车空调中的应用- CO2压缩机的环保优势4. CO2压缩机操作与维护-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维护保养方法5. 实践教学- 实验课:观察CO2压缩机工作过程,测量性能参数- 案例分析: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与解决- 设计作业:制冷系统压缩机选型与设计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回顾热力学基础,学习CO2压缩机原理及构造第二周:了解CO2压缩机类型及性能参数,学习选型原则第三周:探讨CO2压缩机的应用,分析环保优势第四周:学习CO2压缩机的操作与维护,进行实践操作第五周:实验课、案例分析和设计作业,巩固所学内容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CO2压缩机的基本原理、构造、类型及性能参数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TB-52型空气压缩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

TB-52型空气压缩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

TB-52型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七班课程设计说明书(三组)目录一.组长,组员名单。

二.任务安排及进度计划三.简述工作原理四.简述空气压缩机的拆装五.零、部件及标准间明细表六.工作总结七.参考文献组长:组员:任务安排及进度计划一.任务安排RW1……………………曾德临RW2……………………张璐蒋瀚颉RW3……………………孙铭RW4……………………李申童RW5……………………项泽林RW6……………………田波二.进度计划第一周:周一:上午,小组内部分清个人任务,并确定任务进度。

下午,组员一起动手拆装TB52型空气压缩机,确定其组成零件并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开始画自己任务内的草图。

周二:上午,保证按时到达,继续完成个人组内任务。

下午,必须完成组内草图任务。

周三到周五:在指导老师批完个人草图后,开始完成组内任务的CAD及CATIA。

将14张A4的CAD图按要求拼成1张A0或2张A1图,为打印做准备。

确定机体表达方案,测绘机体并画草图(A1)。

周六周日:继续赶进度。

第二周:周一周二:依据零件图装配图,确定装配图的表达方案,绘制装配图(白图,A1);上机绘制未完成的CAD及CATIA 图。

周三周四:完成CATIA装配图,生成轴测图,完成设计说明书。

打印所有CAD图。

并参加CATIA考试。

周五:绘图完成,归还各种工具和零部件。

三.简述工作原理工作原理:TB52型空气压缩机为用于小四轮拖拉机的刹车制动,也可作为充气喷漆的气源。

当皮带轮转动时,带动曲轴旋转,曲轴左端轴径穿在滑块孔中,而滑块在活塞杆下端的横孔可作横向滑动,因此曲轴旋转时,滑块在活塞杆横孔中作横向滑动的同时,带动活塞杆在垂直方向作上,下往复运动.当活塞下移时,气缸盖右边的进气阀门打开,左边的出气阀门关闭;当活塞上移时,气缸中的气被压出,由于皮带轮不停地旋转和上述过程不断地重复而得到压缩空气。

以下为装配示意图(零部件及标准件代号参见零部件及标准间表)四.简述压缩机的拆装顺序TB-52型空气压缩机的拆装:它由四个组件装成,由气缸盖组件,机体活塞组件,空气滤清器组件,曲轴组件.(1)气缸盖组件:气缸盖的右腔有进气孔,它与空气滤清器组件连接;左腔有出气孔,下面的阀片上,右边有进气阀门,左边有出气阀门.(2)机体活塞组件:它主要有机体(缸体),活塞,滑块,底盖和探油针以及放油丝堵组成,活塞上有三个活塞环.(3)空气滤清器组件:它装在进气口处,内有空气过滤网,此组件不拆也不装.(4)曲轴组件:它包括曲轴,皮带轮,两副球轴承,轴承座,油孔,密封圈以及两个轴承卡簧.小的卡在轴上,大的卡在轴承座上.一般机器拆装的顺序是:先拆下的零件要最后装,最后拆下的零件要先装.注意事项:(1)熟悉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及作用.(2)记住零部件数量,拆开后按顺序放置整齐,不可随意乱扔.(3)选用工具应恰当,并应正确使用.如扳手不可当锤用,螺丝刀不能当撬板五.零、部件及标准件明细表序号名称材料序号名称材料1 阀板HT200 12 油尺铁丝2 阀板上垫片橡胶石棉板13 油尺座Q2353 阀板下垫片橡胶石棉板14 油尺垫片耐油橡胶4 阀片钢板15 油尺组件5 阀板组件16 曲轴QT600-3 6 放气塞Q235 17 轴承座HT2007 轴承座垫片橡胶石棉板18 皮带轮HT2008 滑块粉末冶金19 曲轴组件9 底盖HT20020 活塞HT20010 底盖垫片橡胶石棉板21 汽缸盖HT20011 油塞垫片A1 22 机体HT200名称数量标准代号备注(序号) 轴承6204 1 GB/T 276-2008 23轴承6205 1 GB/T 276-2008 24挡圈48 1 GB 893.1-1986 25挡圈40 1 GB 893.1-1986 26挡圈20 1 GB 894.1-1986 27密封圈B20*40*7 1 GB/T9877.1-198828螺栓M8*45 4 GB/T5782-2000 29 螺栓M8*20 4 GB/T5782-2000 30 螺栓M8*16 4 GB/T5782-2000 31 垫圈8 12 GB/T 93-1987 32 螺母M12 1 GB/T6170-2000 33 垫圈12 1 GB/T97.1-2000 34 垫圈12 1 GB/T 93-1987 35 油塞M8*1 1 JB/ZQ4450-1986 36空气过滤器 1 37气环 2 GB/T9440-1988 38油环 1 GB/T9440-1988 39螺钉M5*5 3 GB/T67-1985 40垫圈5 3 GB/T97.1-2000 41螺钉M6*16 2 GB/T65-2000 42垫圈6 2 GB/T93-1987 43六.工作总结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本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压缩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目录一.计划任务书-----------------------------------------------------------------------------1 二.目录----------------------------------------------------------------------------------------2三.概述------------------------------------------------------------33.1压缩机的应用-------------------------------------------------33.2压缩机的分类------------------------------------------------33.3压缩机的基本结构---------------------------------------------43.4活塞压缩机的工作原理-----------------------------------------4四.总体设计-----------------------------------------------54.1 设计活塞式压缩机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54.2已知的参数和压缩机主要结构参数的选取------------------------5五.热力计算----------------------------------------------65.1计算总压力比并选择级数--------------------------------------6 5.2确定各级压力比分配------------------------------------------6 5.3确定各级容积效率--------------------------------------------65.4确定析水系数------------------------------------------------75.5.确定各级行程容积--------------------------------------------75.6.确定各级气缸直径,行程和实际行程容积------------------------75.7计算活塞力--------------------------------------------------85.7.1计算实际吸排气压力--------------------------------------95.7.2活塞力的计算 ------------------------------------------95.8确定各级的排气温度-----------------------------------------105.9.计算轴功率并选配电机---------------------------------------10 六.动力计算-----------------------------------------------------116.1已知条件和数据---------------------------------------------116.2作各级汽缸设计示功图---------------------------------------116.3作图法绘制综合活塞力图-------------------------------------126.4计算往复惯性力---------------------------------------------126.4.1第一列往复惯性力计算-----------------------------------126.4.2第二列往复惯性力计算-----------------------------------136.5摩擦力计算-------------------------------------------------15F-------------------------------------156.5.1往复运动摩擦力s fF-----------------------------------------156.5.2旋转摩擦力fr6.6计算第I列气体力-------------------------------------------156.6.1第I级盖侧的气体力--------------------------------------156.6.2第I级轴侧的气体力--------------------------------------176.6.3计算第一列综合活塞力及切向力---------------------------186.7计算第Ⅱ列气体力-------------------------------------------196.7.1第Ⅱ级盖侧的气体力-------------------------------------196.7.2第Ⅱ级轴侧的气体力------------------------------------- 206.7.3计算第二列综合活塞力及切向力---------------------------21 七.机座部分主要零件设计---------------------------------------227.1 曲轴设计----------------------------------------------------227.1.1 曲轴设计基本原则----------------------------------------227.1.2 曲轴结构尺寸的确定--------------------------------------237.2连杆设计----------------------------------------------------237.2.1 连杆主要尺寸的确定--------------------------------------237.2.2 连杆的计算----------------------------------------------25 八.参考文献-------------------------------------------------------------------------------27三.概述3.1 压缩机的应用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重要能量形式之一的压力能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已十分普遍,所占的地位相当重要。

压缩机课程设计

压缩机课程设计

压缩机课程设计学号:班级:姓名:专业:指导老师:二零一三年七月课程设计题目已知参数:设计任务:对活塞压缩机进行热力和动力计算。

热力计算一、 设计原始数据: 排气量:min /1530m Q =进气压力:Ps=0.5MPa(绝对压力) 进气温度:ts=293K排气压力:Pd=6.9MPa(绝对压力)二、 热力计算: 1、计算总压力比: 8.135.09.6===MPaMPaPs Pd z ε2、压力比的分配: 715.321===z εεε3、计算容积系数:查《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主编,得: 20℃,0.5MPa 时,天然气3195.17015.12451.211===Cv Cp k ; 30℃,1.8575MPa 时,天然气35.17015.13471.222===Cv Cp k ; 50℃,6.9MPa 时,天然气46.18231.16706.233===Cv Cp k 。

所以可以大致取值:第Ⅰ级压缩过程,绝热指数34.11=k ; 第Ⅱ级压缩过程,绝热指数46.12=k 。

查《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1,表1-2算得: 第Ⅰ级压缩过程,膨胀指数255.11=m ; 第Ⅱ级压缩过程,膨胀指数352.12=m 。

据《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29内容可取: 第Ⅰ级压缩过程,相对余隙容积14.01=α; 第Ⅱ级压缩过程,相对余隙容积16.02=α。

由公式: )1(11--=mv εαλ ,得:第Ⅰ级压缩过程,容积系数742.0=v λ; 第Ⅱ级压缩过程,容积系数738.0=v λ。

4、确定压力系数:由于各级因为弹簧力相对气体压力要小的多,压力系数p λ在0.98——1.0之间。

故取:第Ⅰ级压力系数99.01=p λ; 第Ⅱ级压力系数0.12=p λ。

5、确定温度系数:查《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2,图1-23.由于所设计的压缩机为水冷式压缩机,且天然气成分多为小 绝热指数的多原子气体。

压缩机专业课程设计

压缩机专业课程设计

压缩机专业课程设计压缩机课程设计学号:班级:姓名:专业: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七月课程设计题目已知参数:排气量 1.5(min/3m) 进气压力0.5MPa 排气压力 6.8MPa(表压) 进气温度 293K 转速 375rpm行程 300mm相对湿度80%冷却水温303K工作介质天然气 结构形式L 型,双级,双作用 设计任务:对活塞压缩机进行热力和动力计算。

热力计算一、 设计原始数据: 排气量:min /1530m Q进气压力:Ps=0.5MPa(绝对压力) 进气温度:ts=293K排气压力:Pd=6.9MPa(绝对压力)二、 热力计算: 1、计算总压力比: 8.135.09.6===MPaMPaPs Pd z ε2、压力比的分配: 715.321===z εεε3、计算容积系数:查《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主编,得: 20℃,0.5MPa 时,天然气3195.17015.12451.211===Cv Cp k ; 30℃,1.8575MPa 时,天然气35.17015.13471.222===Cv Cp k ; 50℃,6.9MPa 时,天然气46.18231.16706.233===Cv Cp k 。

所以可以大致取值:第Ⅰ级压缩过程,绝热指数34.11=k ; 第Ⅱ级压缩过程,绝热指数46.12=k 。

查《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1,表1-2算得: 第Ⅰ级压缩过程,膨胀指数255.11=m ; 第Ⅱ级压缩过程,膨胀指数352.12=m 。

据《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29内容可取: 第Ⅰ级压缩过程,相对余隙容积14.01=α; 第Ⅱ级压缩过程,相对余隙容积16.02=α。

由公式: )1(11--=mv εαλ ,得:第Ⅰ级压缩过程,容积系数742.0=v λ; 第Ⅱ级压缩过程,容积系数738.0=v λ。

4、确定压力系数:由于各级因为弹簧力相对气体压力要小的多,压力系数p λ在0.98——1.0之间。

4L-20丨8活塞式压缩机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4L-20丨8活塞式压缩机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压缩机简介 (2)1.2压缩机分类 (2)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 (2)第二章总体结构方案 (3)2.1设计基本原则 (3)2.2气缸排列型式 (3)2.3运动机构 (3)第三章设计计算 (4)3.1 设计题目及设计参数 (4)3.2 计算任务 (4)3.3 设计计算 (4)3.3.1 压缩机设计计算 (4)3.3.2 皮带传动设计计算 (8)第四章压缩机结构设计 (11)4.1气缸 (11)4.2气阀 (12)4.3活塞 (12)4.4活塞环 (13)4.5填料 (13)4.6曲轴 (13)4.7中间冷却器 (13)参考文献 (14)第一章概述1.1压缩机简介压缩机(compressor),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 ( 吸热 ) 的制冷循环。

作为一种工业装备,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管线、冶炼、制冷和矿山通风等诸多重要部门;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在航空、水、陆交通运输和发电等领域随处可见;作为增压器,已成为当代内燃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件。

在诸如大型化肥、大型乙烯等工艺装置中,它所需投资可观,耗能比重大,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装置经济效益,安全运行与整个装置的可靠性紧密相关,因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心脏设备。

1.2压缩机分类压缩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和动力式两大类;按压缩级数分类,可分为单级压缩机、两级压缩机和多级压缩机;按功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微小型压缩机、中型压缩机和大型压缩机。

按压缩机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立式、卧式。

压缩机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1.3活塞式压缩机特点活塞式压缩机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特点是:(1)压力范围最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课程设计学号:班级:姓名:专业:指导老师:二零一三年七月课程设计题目已知参数:设计任务:对活塞压缩机进行热力和动力计算。

热力计算一、 设计原始数据: 排气量:min /1530m Q =进气压力:Ps=0.5MPa(绝对压力) 进气温度:ts=293K排气压力:Pd=6.9MPa(绝对压力)二、 热力计算: 1、计算总压力比: 8.135.09.6===MPaMPaPs Pd z ε2、压力比的分配: 715.321===z εεε3、计算容积系数:查《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主编,得: 20℃,0.5MPa 时,天然气3195.17015.12451.211===Cv Cp k ; 30℃,1.8575MPa 时,天然气35.17015.13471.222===Cv Cp k ; 50℃,6.9MPa 时,天然气46.18231.16706.233===Cv Cp k 。

所以可以大致取值:第Ⅰ级压缩过程,绝热指数34.11=k ; 第Ⅱ级压缩过程,绝热指数46.12=k 。

查《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1,表1-2算得: 第Ⅰ级压缩过程,膨胀指数255.11=m ; 第Ⅱ级压缩过程,膨胀指数352.12=m 。

据《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29内容可取: 第Ⅰ级压缩过程,相对余隙容积14.01=α; 第Ⅱ级压缩过程,相对余隙容积16.02=α。

由公式: )1(11--=mv εαλ ,得:第Ⅰ级压缩过程,容积系数742.0=v λ; 第Ⅱ级压缩过程,容积系数738.0=v λ。

4、确定压力系数:由于各级因为弹簧力相对气体压力要小的多,压力系数p λ在0.98——1.0之间。

故取:第Ⅰ级压力系数99.01=p λ; 第Ⅱ级压力系数0.12=p λ。

5、确定温度系数:查《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2,图1-23.由于所设计的压缩机为水冷式压缩机,且天然气成分多为小 绝热指数的多原子气体。

故查表在Ⅰ区中查。

查得: 第Ⅰ级压缩过程,温度系数95.01=T λ; 第Ⅱ级压缩过程,温度系数95.02=T λ。

6、计算泄漏系数:据《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47内容,可查得如下表格:7、计算析水系数:因进入第二级前气体压力为Pa P 62108575.1⨯=,设冷却后气体温度为C t ︒=352。

由《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18附录表2,查得20℃时的饱和蒸汽压Pa P s 23371=;35℃时的饱和蒸汽压Pa P s 56222=.故211s s P P >εϕ,有水分析出。

第二级的析水系数为:9993.0122112=--=εϕλϕs s P P P P8、计算气缸的工作容积:第Ⅰ级气缸的工作容积: 311111059.09718.095.099.0742.037515m n QV l t p v h =⨯⨯⨯⨯=⋅⋅⋅⋅=λλλλ第Ⅱ级气缸的工作容积: 2222212212l t p v h T T P P n Q V λλλλϕλ⋅⋅⋅⋅⋅⋅⋅= =973.095.00.1738.09993.0303308715.3137515⨯⨯⨯⨯⨯⨯ =0.0163m9、确定缸径及实际工作容积:已知n=375rpm,行程S=300mm,得活塞平均速度: s m n S v m /75.3303753.030=⨯=⋅=取活塞杆直径d=30mm 。

由于S d D S D V h ⋅-+⋅=)(4141221211ππ 得:m d S V D h 3546.0203.03.0059.02222211=+⨯⨯=+⋅=ππ圆整成:mm D 3551=圆整后的实际行程容积:3'105915.0m V h =m d S V D h 1855.0203.03.0016.02222222=+⨯⨯=+⋅=ππ圆整成:mm D 1852=圆整后的实际行程容积:3'101591.0m V h =10、调整余隙容积:可以用调整相对余隙容积的办法,维持压力比不变。

即第一级气缸直径增大了,相对余隙容积也相应增大,使吸进的气量不变;第二级气缸直径缩小了,相对余隙容积也缩小,使二级吸进的气量也不变。

由此可得: 一级新的容积系数:7403.0)355.03546.0(742.02'111'1=⨯=⋅=A A v v λλ 一级新的相对余隙容积: 1047.01715.37403.0111255.1111'1'11=--=--=m v ελα二级新的容积系数: 7420.0)185.01855.0(738.02'222'2=⨯=⋅=A A v v λλ 二级新的相对余隙容积:1573.01715.37420.0111352.1112'2'22=--=--=m v ελα11、计算各列最大活塞力:据《往复活塞压缩机》郁永章主编,P35,图1-27,取进排气相对压力损失:03.01=S δ 05.01=d δ 02.02=S δ 035.02=d δ 气缸内实际进、排气压力: MPa P S 485.0105.0)03.01(6'1=⨯⨯-= MPa P d 765.1108575.1)05.01(6'1=⨯⨯-= MPa P S 820.1108575.1)02.01(6'2=⨯⨯-= MPa P d 659.6109.6)035.01(6'2=⨯⨯-= 轴侧和盖侧活塞面积分别为:(单位:2m )最大活塞力(以连杆受拉伸为正):12、验证连杆的强度:为了保证两级的活塞质量相等,不妨用密度大的铸铁做低压级活塞,用密度小的铝做高压级活塞。

查参考书《材料力学》知:铝在125℃时,弹性模量为63GPa ; 铸铁在100℃时,弹性模量约为100GPa 。

低压级的活塞杆: GPa GPa m NS F 6318.003.04112703822max 1max 1<<=⋅==πσ 高压级的活塞杆: GPa GPa m NS F 10019.003.04113136422max 2max 2<<=⋅==πσ 所以所选活塞杆的强度足够。

13、计算排气温度:由于压缩指数比膨胀指数略微大一点, 故取:第一级压缩指数4.11=n ; 第二级压缩指数5.12=n . 第一级排气温度:K T T n n d 3.426715.32934.14.0111111=⨯==-ε第二级排气温度: K T T n n d 3.469715.33035.15.0122222=⨯==-ε14、计算功率:}1)]1({[1601110111111'11-+-⋅=-n n h v s i n nV P n N δελ=}1)]08.01(715.3{[4.04.1059.0742.010485.0603754.14.06-+⨯⨯⨯⨯⨯⨯ =226.324 Kw}1)]1({[1602210222222'22-+-⋅=-n n h v s i n nV P n N δελ=}1)]055.01(715.3{[5.05.1016.0738.01082.1603755.15.06-+⨯⨯⨯⨯⨯⨯ =232.362 Kw 总的指示功率:7.458362.232324.22621=+=+=i i N N Ni Kw 取机械效率94.0=m η 得轴功率: 48894.07.458===miz N N η Kw 电动机的余度取10.6%,则电动机取540Kw.15、等温效率: 各级等温压缩功率:11111ln 60ελ⋅=-h v s is i V P nN =715.3ln 059.0742.0105.0603756⨯⨯⨯⨯⨯=179.542 Kw22222ln 60ελ⋅=-h v s is i V P nN =715.3ln 016.0738.0108575.01603756⨯⨯⨯⨯⨯=179.905 Kw 总的等温压缩功率:447.359905.179524.179=+=-is i N Kw 等温指示效率: 7.458447.359==--i is i is i N N η=78.4% 等温轴效率:94.0784.0⨯=⋅=-m is i is ηηη=73.7%动力计算——图解法图1 L 型双级双作用压缩机结构示意图1、计算的原始数据:Ⅰ级气缸内实际进气压力 MPa P S 485.0'1= Ⅰ级气缸内实际排气压力 MPa P d 765.1'1= Ⅱ级气缸内实际进气压力 MPa P S 820.1'2= Ⅱ级气缸内实际排气压力 MPa P d 659.6'2= Ⅰ级气缸直径 mm D 3551= Ⅱ级气缸直径 mm D 1852= 活塞杆直径 d=30mm Ⅰ级气缸的相对余隙容积 1047.0'1=α Ⅱ级气缸的相对余隙容积 1573.0'2=α 活塞行程 S=300mm 曲轴转速 n=375rpm曲柄连杆比 λ=0.2 Ⅰ级气缸指示功率 Kw 226.3241=i N Ⅱ级气缸指示功率 Kw 232.3622=i N 机械效率 94.0=m η Ⅰ级膨胀指数 255.11=m Ⅱ级膨胀指数 352.12=m Ⅰ级压缩指数 4.11=n Ⅱ级压缩指数 5.12=n 由压缩机的零部件结构图得出:连杆组件总质量 Kg m l 8= 十字头组件总质量 Kg m c 5.4= Ⅰ级铝活塞总质量 Kg m p 5156.181= Ⅱ级铸铁活塞总质量 Kg m p 4974.182=二、绘制各级气体力指示图:取指示图的横坐标为活塞行程S ,纵坐标为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力Fg.(一)、一级盖侧气缸气体力 1、膨胀过程m ci d c i A x V V p p )(00'1,+= ,0≤i X ≤e X其中e x 按公式m ce d s A x V V p p )(00''+= 求取2、吸气过程'1,s c i p p = ,S X X i e ≤≤3、压缩过程 c i n ci s c i X X S A x S V V p p ≤≤-+=,))2((00'1,其中c X 按公式:n cc sd A x S V V p p ))2((00'1'1-+=4、排气过程S X X p p i c d c i 2,'1,≤≤=然后利用公式c c i c g A p F ,,1-=即可求得第一级盖侧气体力。

带入数据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一级盖侧气体力:⎪⎪⎪⎩⎪⎪⎪⎨⎧≤≤-≤≤-+⨯-≤≤-≤≤+⨯-=6.04997.0,7.1746994997.03.0,))6.0(09898.0003109.0032803.0(3.480053.00565.0,3.480050565.00,)09898.0003109.0003109.0(7.1746994.1255.1,1i i i i i i cg X X X X X X F 同理(二)、一级轴侧气体力:由于大气压力相对来说非常小,所以忽略作用在连杆上的大气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